海燕教学案
语文《海燕》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海燕》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海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挑战,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海燕》是一篇描写海燕成长的故事,通过讲述海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坚持,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海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2.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寓意。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1.2 写作与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拓宽视野。
第四章:教学安排4.1 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海燕》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海燕》,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4.2 第二课时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成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海燕》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写作手法和寓意的把握。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1. 让学生预习《海燕》,了解作者和背景。
八年级文下册《海燕》的教案
八年级文下册《海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海燕》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高尔基及写作背景。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燕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海燕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理解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理解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海燕形象的象征意义。
2. 领悟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高尔基及写作背景。
(2)板书课题《海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海燕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景物描写欣赏:(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其对塑造海燕形象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面对困难、挑战自我。
(2)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鼓励。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海燕的象征意义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写一篇关于如何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心得体会。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八年级文下册《海燕》的教案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海燕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深入学习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其对塑造海燕形象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板书课题《海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海燕优质教案(5篇
海燕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语文》教材第九单元“海滨之歌”中的《海燕》一文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词汇解析、句子结构分析、段落大意概括、主题思想提炼以及修辞手法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新词、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划分文章的段落,概括各段大意,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分析并欣赏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词汇的积累、句子和段落的分析、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海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海燕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课文分析:b. 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3. 重点词汇:振翅、翱翔、盘旋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
b.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 答案:a. 各段大意:描述海燕的外貌、生活习性、勇敢顽强等特点。
b. 修辞手法分析:如第一段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中穿梭”,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海燕的速度和勇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a. 布置一篇关于海燕的作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b. 组织一次关于海燕的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词汇积累和修辞手法分析。
2. 教学过程中的课文分析,尤其是修辞手法的深入探讨。
《海燕》教案公开课
《海燕》教案精品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文本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
(2)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如海燕的象征意义、乌云、狂风、雷声等比喻手法的运用。
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抗争精神,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背景。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
(3)探讨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抗争精神。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的深入理解。
(2)对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抗争精神的内涵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及其作品《海燕》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学鉴赏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课文。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本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
(2)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如海燕的象征意义、乌云、狂风、雷声等比喻手法的运用。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抗争精神。
(2)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培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语文《海燕》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海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2)领悟鲁迅先生揭示社会现实的深刻内涵,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背景。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现实的联系。
(2)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海燕》的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难懂之处。
(3)教师解答疑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现实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2. 强调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五、作业布置:2. 选择一篇与社会现实相关的文章,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兴趣。
《海燕》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海燕》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海燕》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海燕》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海燕》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必修一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最美的生命的讲述,唤起人们对困难生活的坚持和对于美好的追求。
本文主要通过南丁格尔的故事,让学生们认识到不认输、不放弃的道理,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南丁格尔的坚韧、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也可以了解到南丁格尔的故事和近代医学发展的历程,懂得了拼搏和奋斗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和医学贡献,培养学生们厚德、博学的品质。
2.掌握本文的阅读技巧,练习自主阅读的习惯并且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学习《海燕》,让学生们了解到坚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坚持、努力、奋斗,并且通过读完文章懂得去感悟生命中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1.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个人阅读等多样化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海燕》中所描写的坚强、拼搏、发奋的意义。
2.知识与情感并重:通过了解南丁格尔的故事和对难度的克服,让学生有感而发,从而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
3.课本教学与课外拓展结合:通过让学生们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实地观察等方法,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内容1.对《海燕》的阅读分析:了解文章的结构、主题等,学生们可以通过详尽的探讨阅读文本,确切的理解文本中的思想。
2.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了解世界上著名的医学家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和医学发展进程。
3.积极向上的精神:学习坚韧、不畏艰苦、勇敢的精神,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困难总能攻克,勇往直前的精神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实施1.预习指导:对于第一次接触文章的学生,应该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条件的同时,快捷地介绍一些文章的背景和核心部分,引导学生产生阅读的预期目标。
2.整理讲解: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在上课前需要老师预备相应的教案,整理文本中的重点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思维导图和相关资料。
《海燕》优秀教案(精选
《海燕》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海燕》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文学常识了解、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修辞手法鉴赏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散文的韵味。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
3. 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借助海燕形象表达的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与分析,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掌握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高尔基的图片及其作品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3. 生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如“翱翔”、“搏击”等。
4. 课文解析(1)课文结构分析:让学生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2)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讨论海燕形象所象征的意义,理解作者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的情感。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小练笔。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文海燕2. 作者:高尔基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生词:翱翔、搏击等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象的文字。
2. 答案:(1)课后练习答案见教材。
(2)示例:夕阳如金,洒满大地。
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快地跳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如《童年》、《在人间》等。
(2)开展“走进自然,描绘美景”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锻炼写作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海燕》教案、教学设计
5.思维导图:制作一张关于《海燕》的思维导图,内容包括课文结构、修辞手法、情感体验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课文要点。
6.课堂反馈: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撰写一篇课堂反馈,内容包括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困惑以及建议,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拓展:
-邀请文学专家或作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高尔基及其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的作文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展课堂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
4.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
5.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海燕》这篇课文的学习,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提升。首先,学生对高尔基及其作品的背景了解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和拓展。其次,学生在分析文本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此外,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塑造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海燕》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
3.以一段有关海燕在暴风雨中翱翔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燕的勇敢与无畏,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海燕》教案
《海燕》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诗歌《海燕》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诗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准备:1. 音频或录音设备。
2. 能够播放视频的设备。
3.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播放一段与海洋相关的自然风景视频或播放音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和想象力。
阅读诗歌:1. 分发《海燕》的诗歌文本给学生。
2. 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理解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
3. 分小组讨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讲解诗歌:1. 引导学生共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较难理解的单词、短语和句子。
3. 将诗歌的每个节奏和押韵都详细讲解给学生。
感受与反思:1. 鼓励学生想象自己是这只海燕,描绘诗中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2. 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描写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其他动物的特点和情感。
课堂延伸:1. 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与自然相关的诗歌,了解更多的自然元素和情感表达。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海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海燕的情感和境界。
小结:1. 总结诗歌《海燕》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强调学习诗歌的重要性,它能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扩大我们对自然的理解。
3.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大自然的意识。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一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并写一篇短文。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分享学生对诗歌《海燕》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撰写的短文的内容和表达情感的程度。
3. 学生对自然界动物特点和情感的理解。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根据《海燕》这首诗歌进行声音模仿,尝试模仿海燕的鸣叫声或者飞行声音,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体验感。
2. 创设一个小型展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在家中观察到的动物特点和习性的记录。
可以用图片、绘画、文字等方式呈现,通过展览的形式分享学生对自然界中动物的观察和感悟。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海燕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通过海燕形象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启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海燕形象特点,理解作者的主题思想。
难点:1.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1.2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2 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海燕形象特点。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海燕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思想观点。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文本中提炼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2)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海燕》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
三、教学难点1. 领悟作者通过小说表达的思想观点。
2. 学会从文本中提炼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海燕》。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结合课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观点。
(2)组织小组汇报,分享探讨成果。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5. 课后作业:(2)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思想观点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汇报,评价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以及对文本的深入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后作文、日常表现,评价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语文海燕教案
初中语文《海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的关爱。
(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句的理解。
2. 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海燕》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海燕》,提问学生对“海燕”的理解和期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生僻词语和难句。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僻词语和难句的问题。
(2)分享对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僻词语和难句的意思和用法。
(2)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特色。
5. 朗读与表达(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语气。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强调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六、教学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3. 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教学策略。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海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语文文学海燕教案范文
语文精选文学海燕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观点和情感。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鲁迅的观点和情感。
(2)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海燕》2. 参考资料:关于鲁迅的生平和作品的其他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单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海燕》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海燕》,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与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分析和讲解。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鲁迅的观点和情感。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1. 复述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
2. 分析并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的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海燕》这篇课文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海燕优质教案(5篇
海燕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海燕》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海燕》的阅读与解析,结合课后练习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学习并运用文中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海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海燕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详细过程:(1)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海燕的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海燕的生活环境吗?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海燕》,就是一首赞美海燕的诗歌。
”2. 阅读与解析: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详细过程:(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
(2)解析课文的象征手法,如“海燕”象征自由、勇敢等。
(3)分析课文的描写手法,如动词的运用、比喻的修辞等。
3. 例题讲解:结合课后练习,讲解写作技巧。
详细过程:(1)选取一道课后练习题,如“请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段关于某种动物的文字。
”(2)分析例题,明确要求。
(3)讲解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动词、形容词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写作。
详细过程:(1)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如“请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文字。
”(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海燕2. 重点词语:勇敢、自由、象征、描写手法等3. 主要内容:课文内容概括,如“海燕象征勇敢、自由,课文运用动词、形容词等描写手法赞美海燕。
海燕优秀教案5篇
海燕优秀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海燕优秀教案5篇一份优质的教案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详实的教案可以为我们提供教学评估和反思的依据,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海燕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海燕》教案
《海燕》教案教案:《海燕》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章《散文》,第三节《海燕》。
文章描绘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勇敢和自信,通过海燕的形象,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海燕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通过海燕描绘的先驱者精神。
2.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细节刻画等手法塑造海燕形象。
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海燕的形象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体会散文的意境,欣赏作者的文学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燕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体会海燕的勇敢和自信。
3. 分析海燕形象:引导学生从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分析海燕的形象特征,理解海燕象征的意义。
5. 欣赏文学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欣赏其艺术魅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海燕形象:勇敢、自信、无畏2. 写作意图:展现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海燕的形象特征,并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2. 答案:海燕的形象特征:勇敢、自信、无畏。
作者写作意图:通过海燕形象,展现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海燕的形象,使学生了解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精神,提高了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阅读其他有关海燕的文学作品,如《海燕之歌》等,比较不同作品中海燕形象的异同,进一步加深对海燕精神的理解。
海燕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海燕教学设计海燕教学设计(精选10篇)海燕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并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的写作手法。
2、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4、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设想】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
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
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这也是审美教育。
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2、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
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3、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教学步骤】一、介绍作家与作品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
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
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
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
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
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海燕》 教案设计
《海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海燕》这篇课文;(2)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海燕》的朗读与理解;(2)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掌握。
2. 教学难点:(1)文中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海燕》这篇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2)举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课堂练习;(2)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对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能力;3. 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海燕》优秀教案7篇
《海燕》优秀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海燕》优秀教案7篇一个详细的教案可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燕》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文学海燕教案范文
语文精选文学《海燕》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相关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树立坚定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相关背景。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树立坚定的信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海燕》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老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海燕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
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
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
《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
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教学提示
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2.思考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
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3.探究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三个画面?在这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明确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画面的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即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4.阅读全文,品析“海燕”形象,并用“我从文中______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______的海燕”的句式来描述海燕的形象。
(1)我从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高傲的海燕。
(2)我从文中“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勇敢的海燕。
(3)我从文中“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乐观的海燕。
(4)我从文中“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自信的海燕。
海燕形象总结高傲、勇敢、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
目标导学三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本文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联系全文和时代背景,指出下面物象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2.除海燕外,文中还写到了“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些海鸟呢?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衬托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坚强的战斗形象。
同时,也借此鞭挞“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3.本文语言热情洋溢,意蕴深刻,请反复诵读,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
(1)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2)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明确(1)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令“乌云”所象征的敌人也感觉到了,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的信心。
(2)表现了海燕对光明的热切渴望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
生活就是这样,阴云再重,总有散去的时候;困难再大,经过一番努力,总能克服。
邪恶永不能战胜正义,真理终有一日会大放光彩。
(3)这是胜利的预言,革命者发出的时代的最强音,震撼人心,信心满怀。
以此收束全文,使全文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
表达了作者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赢得革命胜利的信念。
目标导学四赏析语言,把握文本艺术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以下面的语句为例,反复诵读,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明确(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
是拟人的写法。
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运用拟人的修辞。
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3)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
“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三、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由海燕的形象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