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经济第十章:区域分工
(2)农产品资源
目前,中国轻工业原料约70%来源于农产品。从空间分布看,一些具有专 目前,中国轻工业原料约70%来源于农产品。从空间分布看,一些具有专 业化意义的主要农产品相对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轻工业生产能力主要偏 集于沿海地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空间布局与农产品原料地之间存 在相当程度的脱节现象。
(二)我国的分工格局
⒈ 改革开放以前的我国区域分工 ⒉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区域分工
(一)我国的区域差异
构成区域差异的因素很多,如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本、 技术、区域经济产权结构、文化等等。
(1)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
总体上看,我国工业生产能力60%以上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水资源、 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例如西南4省区水资 源总量约占中国36.7%,加上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6省, 水资源总量共占全国71.4% 。北方特别是西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存在严重的工 业用水不足问题,它使北部耗水量大的工业发展受到限制。 从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空间组合看,中部和西部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有优 越性,是中西部参加区域分工的有利条件。
小结: 归纳而言,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资 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甚至区际产权 结构的实现形式差异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存在很大 的互补性。东部地区位置优越,工农业生产发达, 资金供给相对充裕,劳动力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较 高,但资源缺乏,能源紧缺,其北部沿海少数城市 面临着用水不足的问题,中西部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资金短缺,技术管理水平较低,但廉价劳动力供给 充足。各地区生产要素的这种互补特征,是中国区 际之间产业合理分工的基础。
主要内容:
一、区域差异与分工格局 二、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与形成机制 三、区域要素流动的动因与基本类型 四、区域合作内涵、原则与组织形式 区域合作内涵、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区域相关的概念1. 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上的一定范围或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地域。
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和内部联系,通常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
2. 区域的特征区域具有以下特征:边界清晰、内部联系密切、相对稳定、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3. 区域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区域可以分为自然区域、人文区域、政治区域、经济区域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的问题和目的。
二、区域相关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地理学上的基本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物产、市场、交通等要素在不同地点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问题。
2. 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是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包括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中心城市和周边乡村等发展差异性问题。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地位,以及分工条件和方式的演变和影响。
4. 区域识别理论区域识别理论主要研究区域的特色和认知,包括自然环境的特征、人文地域的特色、地域品牌的塑造及其对发展的重要性。
5. 区域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主要研究在特定地域内进行的各种规划活动,包括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以及规划实施的科学方法和流程。
三、区域相关的研究方法1. 区域调查区域调查是研究区域内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2. 区域分析区域分析是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间发展差异、关联性和发展趋势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
3. 区域比较区域比较是研究不同区域之间异同点和联系的方法,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地理环境差异比较、文化特色比较等。
4. 区域模拟区域模拟是通过模型和仿真方法研究区域内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包括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多智能体系统等。
四、区域相关的主要领域1.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往来等经济问题,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区域分工方案
区域分工方案前言区域分工是团队协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分工方案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减少团队之间的协调成本。
在本文档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区域分工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求达到适合不同团队的最佳实践。
常见区域分工方案1. 功能分工功能分工是最常见的一种区域分工,它将团队的工作按照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每个团队成员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
例如,在一个网站开发团队中,可以将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数据库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每个成员负责自己的模块。
优点•明确各自职责,减少沟通成本。
•便于开发人员专业化、深入研究某个领域。
•可以快速适应需求变化,使得团队灵活性更强。
缺点•依赖高度分工和专业化。
•可能因为职能分工不明确而延误项目计划。
•可能会造成代码耦合太紧密而导致后续维护难度增加。
2. 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根据工作地点进行分工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一家国际公司中,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团队,每个团队成员都在一起工作。
优点•更容易面对当地市场环境,方便团队沟通。
•可以节省旅游和通讯成本。
•提高区域的聚合度,方便管理和资源协同。
缺点•团队间沟通不便,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偏见。
•难以处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习惯。
•极易产生“本地优先”和“中心孤立”等问题。
3. 项目分工项目分工是按项目组成对团队进行分工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一家多元化的企业中,可以将相关业务团队分配给不同的项目开发。
优点•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的需求和技术发展。
•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来支持创新。
•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团队的合作。
缺点•依赖于项目类型和规模,可能会造成团队资源和人力的占用。
•可能会出现项目之间竞争和协调不足。
结语无论是哪种区域分工方式,在实践中都需要灵活运用,实时调整。
区域分工需要个人职责和团队整体目标的平衡,这也就需要团队协作和沟通的紧密合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区域分工理论
内生比较优势(内生因 素)
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化 方向的决策而造成事后 的生产率的差别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 学;克鲁格曼的新贸易 理论
二、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1.区域利益 区域经济利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空间
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得到的经济利益。 区域利益的特点: 首先,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
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区位优势 制度供给优势 聚集优势 产业结构优势 社会发展环境优势
第四节 区域分工理论
一、绝对成本理论 1.提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国富论》 1)从利己角度出发 2)绝对成本(人*时) 3)国家拥有的优势有两个:自然优势、获得性
第二节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一、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1.分工的经济性
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 复杂劳动被分解,提高管理效率 引起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迂回生产
方式的发展
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特点
比较优势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 水平,增加福利
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 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二、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生产
相关产业
需求 政府
Cluster 企业集群
1)概念 2)根据产业性质可分为三类 3)集群的竞争优势有两方面 4)企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的重要意义
1)概念
2)根据产业性质可分为三类
高科技企业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 一般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
集群
3)集群的竞争优势有两方面
(1)直接经济因素的竞争优势 主要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企业
优势
2.内容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工理论cxfq
24
• 如果两国进行合理分工,英国生产呢绒{呢绒是 2.2[(100+120)/100]个单位},葡萄牙生产酒 {就是2.125[(80+90)/80]个单位},就可以增加 商品生产总量,通过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
25
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
• 贸易条件:是指两种商品价格的国际交换比例, 以同一种货币计算的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百分 比表示。当出口价格上升的幅度高于进口价格时, 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反之贸易条件则趋于恶化。 当贸易条件改善时,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 口产品;当贸易条件恶化时,出口产品能交换的 进口产品数量就会减少。
• 要素禀赋是区域分工的供给约束,市场则是需求 约束。
• 市场对区域分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结构和层 次实现的。
• (1)受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文化差异等因素的 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存在着差异。
• (2)同类商品或劳务的市场在区域之间还有多个 层次。
16
4、区际贸易
• (1)区际贸易首先决定了区域分工是否能 够发生。
第一节 区域分工概述
1
一、区域分工的概念
区域分工也称为区际分工,地域分工,劳动地 域分工,地理分工等。关于区域分工的定义:
张敦富认为:区域分工,是指以国内各区域在充分 利用区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 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 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 第161页。
• 第二,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没 有专业化生产,也就不可能产生区域分工。
• 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 同时,区际贸易也是促进区域分工产生的前提条 件。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一、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布局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成本。
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则分别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内容。
区位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而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的地区首先出现增长,这些地区就成为增长极。
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其集中,从而使增长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扩散效应则是指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一些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集中投入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早期代表。
区域经济学-地域分工理论
11LOGO
三、案例分析
京津地区以知识性区域为主要职能分工,重点发展先进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产业,逐步向 周边加工型区域和资源型区域进行产能和技术扩散; 加工型区域应重点进行制造业升级,并有计划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向资源型区域转移部 分产能; 资源型区域应逐步摆脱资源依赖,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制造业,向周边国家拓展新 的资源来源地。
二、地域分工论 2.比较优势理论
(1)渊源: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2)比较成本:指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 成本比率(成本/卖家*100%)进行比较。
(3)观点: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够生产各 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
二、地域分工论 2.比较优势理论
城市,边境城市特色明显,是经济发展的外围地区。
哈尔滨产业地域功能区 太原产业地域功能区 呼和浩特产业地域功能区
沈—大产业地域功能区 石—唐产业地域功能区 济—青产业地域功能区 长春产业地域功能区
天津是全区的一级 制造业中心
主要输出农矿产品
主要输出工业制成品
北京是全区的一级 服务业中心
三、案例分析
京津地区科技和人才资 源最具优势,要以“创新 驱动”驱动“京津核心主动 轮”转动,向周边进行产 业和技术的扩散,带动 “沈大制造业次动轮”和 “济青制造业次动轮”转动, 进而带动“石太资源带动 附属轮”、“呼包资源带动 附属轮”和“哈长资源带动 附属轮”转动。
运用区位商指数和引力模型对环渤海地区个城市的产业地域
分工格局进行分析,可知: 核心城市主要集中在以大连为中心的 500km沿海地区内,是环
渤海地区的核心圈层,圈内制造业发达; 以大连为中心 1 000km范围内为腹地圈层,圈内农、林、牧、
第06章 区域分工、联系与对外开放理论050831
此值等于1,为平衡水平;大于1,为程度密切;小于1, 为不够密切。
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区域相互作用是指在某种特定因素的影响 下,发生于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作用。这 种作用是通过区域间人口、物质、信息等的流 动来实现的。 1、区域要素流动的主要模型 (1)对流——以人和物资的移动为特征。 (2)传导——指区域间的多种交易,如财政、 税收、金融和证券等。 (3)辐射——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 术的扩散等。
2、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体系 (1)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与GNP或GDP增长速度之比。如果贸 易增长速度快于GNP或GDP增长速度,说明相互依赖程度较高, 反之,则表明相互依赖程度较低。 (2)出口贸易额与GNP或GDP之比。比重越高,表明相互依 赖程度越大,相反,则依赖程度就越小。 (3)国际资本流动总额的增长速度。相互依赖程度与此项 指标成正比关系。 (4)世界劳务出口的增长速度。相互依赖程度与此项指标 也是一种正比关系。 (5)贸易结合度。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3、斯托尔帕-萨 缪尔森命题 该命题是关于征收 关税对各种生产要素间 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国 际贸易分工理论,它表 明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 影响,不仅仅限于具有 使国家之间要素价格均 等化的倾向,还可以使 一国内部各种要素之间 的价格均等化。
4、其他有关理论 主要指“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部 门内贸易理论”等。 “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是由日本学者 小岛清提出的。小岛清认为,当两国或两地 区在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均无差异时,分工 的动力来自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即在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都不存在的条件下,决 定分工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由于这种分 工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地实现,需经当事 双方的某种协议加以实现,故小岛清将这种 分工称之为“协议性分工”。
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ppt课件
当前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特点
区域分工的基本特点
南北之间区域分工显著; 三大地带之间的区域分工格局仍以资源-加工型垂直地域
分工为主; 各省份专业化部门有所发展,但发展程度不一。
区域合作的基本特点
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开始改变,不同区域的合 作方式与效应出现明显差异;
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则与政策仍在完善之中; 除制度因素外,困扰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区域问题有增多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指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与历史条件,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外生因素是区域 分工的基本前提,特别是早期的区域分工主要 是以自然差异为基础的。
内生因素是指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 决定的变量。这些因素是在区域内部分工和外 部分工内生演进的过程中,由各个经济主体自 利的专业化决策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与此同时,还有可能陷入新的“比较利益陷阱”,即发达 国家和地区可能以密集的资本或技术替代劳动或资源,从 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产品 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固定规模收益 的基本假定,论证了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 还有规模递增收益;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着产业间贸易, 而规模经济决定着产业内贸易。
的趋势; 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多样化。
当前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
区域分工模糊导致区域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屡 禁不止,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区域间的合作关系难 以真正建立;
在区域分工方面,资源-加工型的垂直区域分工格局 不利于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
在区域合作方面,由于中央政府区域管理制度基础 不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区域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仍然十分频繁,缺乏合理 的区域协调与问题解决机制。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理论
4、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1)基本假定:a 存在规模经济; b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 )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有递 增规模收益。 ( 3)比较优势决定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济 决定产业内部的国际或区际贸易。
(4)产业内贸易问题:在不完全竞争的市 场结构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 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 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异产品之间的产业 内贸易,并且国家间差异越大,产业间 贸易量就越大,国家间差异越小,产业 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书中对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含义作了解释: 第一,先富后富,共同富裕。 第二,公平竞争,特别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 第三,承认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性,但是政府要扶持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消 灭绝对贫困。 第四,实施空间一体化战略。既要发挥市场机 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对 区域经济的干预。
Hale Waihona Puke 斯 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 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需成本绝对 的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 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 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 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 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按此理论,一个 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 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简称H—O定理——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各地生 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是古典学派认为的劳动 生产率的差异产生的。 其基本观点如: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 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 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 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 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理论 ——五种经典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1)亚当·斯密: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创始人,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1)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2)地理分工的类型:
① 绝对的地理分工:完全不能生产 ② 相对的地理分工:生产成本高 3)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经济利益 4)地理分工的公式: Cv > Cp+t 产品:销售地价格 > 产地价格+运费和关税
(六)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除土地 不能自由流动外,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
按照相对价格差异的理论,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 构成,将所有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 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等类别。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土 地较充裕,资本和劳动力较稀缺,故形成小麦 、羊毛、肉类等产品的专门化。
展的基础和动力。 区域间经济联系: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的途径 区际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从国内局部性地
区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 性分工,从国内地域分工到国际地域分工。
(二)模式
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 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一个完整生产过程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等三个主要生产阶段,并需要相关配 套服务,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生产阶段而形成分 工,是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地区间的分工。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
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
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
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
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
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
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
理论篇-01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从以“产业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空间经济结构 到以“价值区段”为特征的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 微笑曲线” Curve) 理论
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 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 制造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 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 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 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 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 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 加强研发,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 营销与服务。
古典学派理论
绝对利益说
缺陷: 如果把这个理论完全付诸实施,很可能产生这样一种 极端情况——某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在生产成本上拥有 极端情况——某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在生产成本上拥有 绝对优势,因此将独占生产领域;其他国家或地区由 于在成本上处于劣势,因此将退出生产领域而沦为原 料供应地,或干脆被摈弃在国际分工之外、只能成为 单向贸易的接受者。
现代学派理论
林德尔的偏好相似理论
现代区际贸易的定向和资源禀赋论的结论不尽等同, 其表现是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机会实际上 并不低于那些生产要素互补性的国家之间的机会。 区际贸易不能只偏重供应能力,即偏重成本优势来说 明贸易的起因。 林德尔认为,出口产品的生产推动力首先来自国内市 场,是技术创新领先和国内市场饱和的结果。 区域需求结构是区域收入水平高低的反映, 区域需求结构是区域收入水平高低的反映,相同需求结 构的区域之间贸易机会和数量会更为突出。 贡献:从需求方面补充了资源禀赋理论的不足,并揭 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赶超的可能性。
典型的进口替代战略首先确定区内有广大 消费市场的产业部门,设立产品进口关税 或限额壁垒,并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 入合作设厂生产,期望使自身幼年工业逐 渐成熟,最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1.分工的内涵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
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
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
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
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
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
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
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
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
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
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
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
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分工的演进。
区域分工与合作
前店后厂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 主)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而 港澳地区则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港澳地区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 从事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原器 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 “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 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 演“厂”的角色。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 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前店后厂形成条件
区域差异(优势):
港澳:经济发展快速,发展水平高,工业化水平高,技 术、人才、资金和管理优势区位优势(高度国际化) 珠江三角洲:土地、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丰 富,市场广阔
优势产业:
港澳: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市场推广和对外销 售,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服务、销售,出口贸易业发达。 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 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优势, 工业发展强劲。
背景:
港澳:70~80年代面临经济转型,工业化进入后期,第二
产业急需向第三产业转移。
也需要外贸窗口走向全球。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急需技术资金来发展工业,
成果: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
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 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经济转型。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 中心。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积 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外 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 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 工制造企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大量轻工业产品,主 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全球其他地区,从这些地 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中赚取了大量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 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区域管理
第二节全息地域分工理论一、传统地域分工理论的回顾(一)地域分工的概念所谓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其它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各地区(或国家)通过产品交换与贸易,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一种形式,是部门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
(二)地域分工的形成生产地与消费地的分离——区际交换与贸易——规模加大——国内局部——全国——国际——全球(空间上的发展)(三)地域分工产生共同的利益■地域分工能够使各地区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地区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四)主要传统地域分工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
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如甲、乙两地区都需要A、B 两种产品,甲区A 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乙区,B 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乙区,于是甲、乙两区分别生产A、B 两种产品,然后进行交换,比两地区都同时生产A、B 两种产品有利(扬长避短)。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二、全息地域分工理论(一)全息地域分工理论的相关概念1、全息论(1)定义研究事物间所具有的全息性关系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学说。
这一新的科学学说的提出,曾在学术界引起轰动,不少人陆续加入了对这一理论研究、探讨的行列, 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 召开了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研讨会, 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2)基本假设■有一台足够灵敏的各种信号的接收和贮存系统■再假设信源发出的信号足够强大■接受的信息是分别发自于遥远的过去和遥远距离之外(3)全息包①全息包(全息系统、全息元、全息胚)类似于收录机那样具有接收和存贮各种宇宙信息的功能单位称之为“全息包”。
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
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地域的专业化分工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 分工中心理论:指通过把某些生产过程放在特定的地方进行,来实现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的最佳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生产力水平理论:认为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来分工,并在分工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3. 单一技能理论:主张通过集中生产某种特定的产品或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来形成单一技能的生产中心,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逐渐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逐渐兴起并被广泛讨论。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避免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合作理论:认为通过跨地区合作和协调,可以在保证各地区利益的同时,实现共同的经济发展。
2. 区域创新理论:强调通过创新来推动区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同时注重人才和知识的流动,避免创新的不均衡。
3. 空间规划理论: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4. 区域平衡理论:认为通过区域平衡政策,可以避免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过大,实现经济的均衡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总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都是经济地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好地结合两种理论,探索更加有效地推动区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
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
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
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
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
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
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
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
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
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 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
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
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
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
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
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
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
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
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Helpman-Krugman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定,但为简化起见,选用的是典型企业,也不考虑企业间差异。
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
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
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学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同样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现有企业理论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视了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以及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都使得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选择变得非常重要。
企业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价值链分配,是通过FDI在企业边界内进口中间投入品,还是以外包形式从独立供货企业手中采购中间投入品,新新贸易理论较好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在企业全球化生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
安阳市主导产业计划
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4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85%,已经成为我市的4大主导产业。
未来我市将通过科技创新、整合重组、嫁接招商、产品结构调整等措施,不断提升4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行动计划,在冶金建材方面,到2020年,我市钢铁及精深加工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有色金属将达到400亿元,建材将达到500亿元。
其中,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将依托安钢、沙钢永兴、新普钢铁等重点钢铁企业,将我市建设成为千万吨级优质钢基地。
同时,大力发展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形成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建材产业将重点推进安阳县千万吨级的新型熟料基地和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中原瓷都”建设,着力打造千万吨级新型熟料基地和内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在煤化工方面,到2020年,我市煤化工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
重点抓好安化集团瓶级聚酯、宝舜化工蒽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宇天化工煤焦油加氢精制加工、盈德气体合成气和聚酯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提高煤
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将我市打造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在装备制造方面,到2020年,我市装备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
围绕做大做强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煤矿机械、数控装备、精密制造产业,构建集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和精密制造产业基地。
在食品医药方面,到2020年,我市食品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600亿元、医药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食品产业将利用滑县“中国小麦第一县”、汤阴县“全国食品强县”优势条件,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食品企业,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
医药产业将依托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医药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产业特色突出、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显著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新医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根据行动计划,我市将依托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通过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新上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提高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基础优势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使其尽快培育形成我市新的主导产业。
在纺织服装方面,到2020年,纺织服装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将我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
在电子信息方面,到2020年,电子信息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抓住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发展的机遇,吸引产业转移,发展平板显示、光存储、光盘装备制造、电器元件、通讯产品、软件和物联网服务等产业,着力打造光存储、光电显示等产业集群。
在新能源方面,到2020年,新能源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重点依托新能光伏、凤凰光伏、安彩高科、欧美亚、茂旭及恒生能源等企业,形成以高新区光伏产业园、滑县光伏产业园、汤阴生物质能源产业园3个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太阳能产业集群,将我市打造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