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主备人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案设计(3篇)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案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2b3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6.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青睐。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主题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为例,进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四、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参与人员1. 三年级语文教师2. 学校教研组长3. 教研室专家七、活动流程(一)准备阶段(1:30-2:00)1. 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教参、教学案例等。
2. 教研组长对活动流程进行简要说明,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主备人汇报(2:00-2:30)1. 主备人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 展示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
(三)集体研讨(2:30-4:00)1. 教师们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
2. 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a.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b.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c.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学生?d.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e. 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否有效?3. 教研组长或专家对研讨过程进行引导和总结。
(四)教学展示(4:00-4:30)1. 主备人进行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
2. 教师们对教学展示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反思(4:30-5:00)1. 教研组长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2. 教师们进行个人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八、活动预期效果1. 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
精选集体备课教案5篇
![精选集体备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fb7a6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9.png)
精选集体备课教案5篇为做好教学前的统筹工作,老师们需要制定一份完美的教案,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老师肯定要强调与时俱进。
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精选集体备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集体备课教案1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开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二、主要内容1、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注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引领深入解读。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
3、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重点探究教学过程,引导重难点突破和问题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
4、注重教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
三、组织划分集体备课分两部分组成。
一是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小组,开展日常备课研讨活动,二是由各教研组在本组内每期开展一次大型的集体备课活动。
四、大型集体备课时间九月:中学语文十月:中学数学十一月:小学语文十二月:小学数学。
五、活动地点各年级组办公室六、具体操作1、学期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根据教材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及内容。
2、主备人初备。
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3、集体研讨。
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前瞻后延,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教研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4。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fbe10b27284b73f342504d.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案交流平台交流学习方法出示古诗《浪淘沙》【课件2】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对照古诗,想一想自己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3.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古诗,大家都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具体总结如下,出示:【课件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的字词。
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去体会。
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适时板书:注释想象常识)完成阅读练习出示古诗【课件4】戏问花门酒家翁唐代: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⑴沽:买或卖。
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⑵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⑶榆荚:榆树的果实。
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合作交流: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大意。
词句段运用分析提炼观点出示:【课件5】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
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确切的。
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学生读这一段话,读两遍。
交流: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汇报,评价,指导: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些花草树木。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作者围绕这个中心意思,从颜色和作用两方面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从“郁郁葱葱”“绿色卫士”“城市之肺”这些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花草树木的赞美。
(适时板书:抓住关键句把握观点)选择乘车方案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文字,明确时间和路线。
小组交流,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教师检查指导:时间:早上九点以前路线:温泉镇——宋家洼乘车方案:早上六点钟先坐65路车从温泉镇到四通桥下车,然后坐86路车从四通桥上车到宋家洼下车。
集体备课主讲人教案编写要求
![集体备课主讲人教案编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11c27130740be1e650e9a2b.png)
育才双语初中部2015---2016上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第(课/章) (节)第二次备课(引入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主备人:使用人:或教学手段、修改教【学习目标】学过程、插入练习等)
(要求手书)
【课时安排】第一部分(节)课时,第二部分(节)课时,
共课时。
第一部分(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并板书课题
导语:(语言情景导入、歌声音频导入、图片漫画导入、视频电影导入、实物
实验导入……根据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灵活使用)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怎样达到目标呢?
请看自学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适当时间,一节课最多不超过3次自学指导)
过渡语:明确教学指导的请举手,好,现在开始看书(自学),
时间:分钟。
第二次备课:
(要求手书)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
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过渡语:同学们,时间到,内容看完的请举手。
(二)、出示自学检测题或提问(检测题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
五、后教
(一)先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进行“兵教兵”(同桌互助,小组互帮)
过渡语:哪位同学能告诉他(她)这道题(这个问题)该怎样做(该怎样回答)?
(二)教师点拨(重难点)
六、当堂训练
补充练习:(二次备课)七、板书设计
补充练习:(二次备课)八、教学反思(备课时不写,上完课课后必写)。
学校集体备课方案(6篇)
![学校集体备课方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96ea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5.png)
学校集体备课方案(6篇)学校集体备课方案(通用6篇)学校集体备课方案篇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
备课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课前的准备和预设。
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有效,要从备课的有效性抓起。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使教师通过合作、联合,提高备课效率?学校提出以集体备课为基础,电子备课为形式,网络校本教研为载体的备课方式,创造教师合作共享的平台,发挥团队力量,营造学习研究、反思交流、合作共赢的文化氛围,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组织建构为保证电子集体备课工作能有效开展,学校成立电子备课小组,形成电子集体备课管理与研究网络。
即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各学科组长负责管理本学科组,各年级备课组长(语数)或学科组长(综合)组织开展。
二、备课流程备课组分工→个人单元备课(每月每人备一课)→集体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后反思修改三、电子集体备课要求1、备课组长学期初按单元进行分工,确定个人的备课课题,排好各单元集体备课时间,并制表在网上公布。
2、个人单元电子备课要求备课组教师根据分工深入研读单元教材,收集相关素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备好整个单元的课。
首要要求是体现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
教学内容设计要科学、合理。
教学过程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了解学生学习方式,了解学生对学科的学习要求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设计要灵活。
要精心设计习题,做到多样性、层次性。
要备详案。
(主要检查内容)3、集体备课的要求备课组长在单元教学前一周安排1课时以上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先由主讲教师说教材分析(重难点)、重点课时教案等。
再对该课时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再由主讲教师进行修改。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377c70561252d380eb6efc.png)
初中部集体备课(个案)一、复习归纳1. 如图:△ABC≌△DEF,指出它们的对应角、对应边。
2. 我们已经学过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有哪些?SSS、SAS、ASA、AAS二、探究实际问题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两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方法1:用直尺量出斜边AB, A1B1的长度,再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一个锐角(如∠A与∠A1 )的大小,若它们对应相等,据根( AAS )可以证明两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
方法2:用直尺量出不被遮住的直角边AC, A1C1的长度,再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一个锐角(如∠A与∠A1 )的大小,若它们对应相等,据根( ASA )可以证明两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
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如果没有量角器,那么他只能测直角边和斜边了,只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能全等吗?三、动手实践探索规律任意画一个Rt△ACB ,使∠C﹦90°,再画一个Rt△A′C′B′,使∠C﹦∠C′,B′C′﹦BC,A′B′﹦AB(1)你能试着画出来吗?与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2)把画好的Rt△A′C′B′放到Rt△ACB上,它们全等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作法:1. 画∠MC′N=90°;2. 在射线C′M上取B′C′=BC;3. 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4. 连接A′B′,Rt△A′C′B′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四、总结规律运用新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例:如图,AC⊥BC, BD⊥AD, AC﹦BD,求证:BC﹦AD.证明:∵ AC⊥BC, BD⊥AD,∴∠C与∠D都是直角.在 Rt△ABC 和 Rt△BAD 中,AB=BA, AC=BD .∴Rt△ABC≌Rt△BAD (HL).∴ BC﹦AD.五、巩固练习1.如图,AB=CD, BF⊥AC,DE⊥AC,AE=CF.求证:BF=DE.六、新知运用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和∠DFEDEF中,DEF (HL).初中部集体备课(个案)5.要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①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③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有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相等;⑤有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⑥有两条边相等.A.6个B.5个C.4个D.3个6.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点F,若BF=AC,则∠ABC=__45°_____7.如图,Rt△ABC中,∠C=90°,AC=8,BC=4,PQ=AB,点P与点Q分别在AC和AC的垂线AD上移动,则当AP= 4或8时,△ABC≌△APQ8.如图,AB=AC,AD⊥BC于点D,AD=AE,AB平分∠DAE交DE于点F,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9.分析:△≌△、ADB ADC△≌△、ABD ABE△≌△、AFD AFE△≌△、BFD BFE△≌△ABE ACD9.在△ABC中,AB=CB,∠ABC=90º,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 Rt△ABE≌Rt△CBF;(2)若∠CAE=30º,求∠ACF度数.解:(1)∵∠ABC=90°,∴∠CBF=∠ABE=90°.在Rt△ABE和Rt△CBF中,∵AE=CF, AB=BC,∴Rt△ABE≌Rt△CBF(HL)(2) ∵AB=BC, ∠ABC=90°, ∴∠CAB=∠AC B=45°.∵∠BAE=∠CAB-∠CAE=45°-30°=15°.由(1)知 Rt△ABE≌Rt△CBF,∴∠BCF=∠BAE=15°, ∴∠ACF=∠BCF+∠ACB=45°+15°=60°.10.如图 AB=AC,CD⊥AB于D,BE⊥AC于E,BE与CD相交于点O.(1)求证AD=AE;(2)连接OA,BC,试判断直线OA,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证明:在△ACD与△ABE中,∵∠A=∠A,BAEC D B AEMFC D ∠ADC=∠AEB=90°,AB=AC , ∴△ACD ≌△ABE , ∴AD=AE . (2)互相垂直,在Rt △ADO 与△AEO 中, ∵OA=OA ,AD=AE , ∴△ADO ≌△AEO , ∴∠DAO=∠EAO ,即OA 是∠BAC 的平分线, 又∵AB=AC ,∴OA ⊥BC .11.已知如图,AB=AC,∠BAC=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且B 、C 在DE 的异侧,BD ⊥AE 于D,CE ⊥AE 于E,求证:BD=DE+CE. 证明:∵BD ⊥AE 于D,CE ⊥AE 于E ∴∠ADB=∠AEC=90° ∵∠BAC=90° ∴∠ABD+∠BAD=∠CAE+∠BAD∴∠ABD=∠CAE 在△ABD 和△CAE 中 ABD CAE ADB CEA AB CA ∠=∠⎧⎪∠=∠⎨⎪=⎩∴△ABD ≌△CAE(AAS) ∴BD=AE,AD=CE ∵AE=AD+DE ∴BD=CE+DE12.已知如图,在△ABC 中,以AB 、AC 为直角边, 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ACF,连结EF,过点A 作AD ⊥BC,垂足为D,反向延长DA 交EF 于点M.猜想EM 与FM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分析:EM=FM作EH ⊥AM,垂足为H,FK ⊥AM,垂足为K先说明Rt △EHA ≌Rt △ADB 得EH=ADRt △FKA ≌Rt △ADC 得FK=AD得EH=F K在Rt △EHK 与Rt △FKM 中, Rt △EHM ≌Rt △FKM 得EM=FM.初中部集体备课(个案)(已知)、°.,求证:∠E=∠F.初中部集体备课(个案)知识回顾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 主备人 程加荣
![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 主备人 程加荣](https://img.taocdn.com/s3/m/e80b863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0.png)
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第五单元教案主备人:程加荣21画家和牧童【教学目的】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绽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虚心慎重。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理解,体会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打算:1、课件2、布置学生查找戴嵩和一些著名画家相关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启思1、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两位挚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2、指名读他们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吗?〔假如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四周人。
〕3、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老师出示“我知道〞内容。
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觉了什么?〔“画家〞两个字写得大“牧童〞两个字写得小〕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诞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嬉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放在一边,同桌互相扶植识字,看哪组合作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依次读生字。
4、猜猜找找嬉戏:请你依据老师表现猜一猜,找到相应生字:注:字谜──黑土动作识字──戴拱翘抹体验识字──一个人经常因为做错事或有缺点而感到不好意思。
5、参与“登山夺红旗〞嬉戏,英勇孩子们谁能最快登上山顶?〔用孩子喜闻乐见方式稳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进步识字效率。
〕6、写字:抹、挤、拱、指责、决。
⑴视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⑵老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⑶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察指导。
对于写得好学生嘉奖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字。
三、比照感知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订正字音和难读句子。
2、听录音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⑴出示概括文章句子,指名填空⑵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别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赞扬〞。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e45f2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6.png)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学校:学科: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备课组名称:2024年六年级组集体备课第三单元:数据处理主备人:一: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育人价值)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扇形统计图、统计图的选择、身高的情况、身高的变化四个活动展开学习。
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关键应基于他们亲身经历的经验。
也就是说,让学生完整长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学会提出用数据表达的问题。
通过收集组织、展示数据以及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回答问题、作出判断、进行测、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基本途径。
二:单元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生活、知识、活动、方法等经验)1.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力求通过选择现实情境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意义。
例如,借助笑笑家一天的各类食物摄入量,学习扇形统计图;利用第24届奥运会至第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有关数据,经制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分别表示金牌获得情况、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奖牌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讨论中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科书还注重让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科书十分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统计图的学习中,教科书安排了多个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使学生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学习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学生将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中,探索如何以简单而直观的形式描述数据。
现代公共媒体已经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能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为使学生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简单推断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科书将统计图的学习重点放在会看图表、会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推断上,而不是放在制作统计图表上。
集体备课主备人谈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主备人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a7501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4.png)
集体备课主备人谈教学设计摘要: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承担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的责任和任务。
本文从集体备课主备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过程。
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设计、学生学习任务的安排等方面。
教学设计旨在引导教师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对于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科学有序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提前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主动权,使教学更加有条不紊,不仅能够保证所授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还能够提前预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通过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同时,教学设计也能够为教师提供灵活的教学操作指导,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化。
最后,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技巧1.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以达到教学目标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
2.注重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教案(3篇)
![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04880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6.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组决定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智慧,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培养教师间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2. 教学目标制定3. 教学重难点分析4. 教学方法探讨5. 教学过程设计6. 教学反思与改进四、活动流程1. 准备阶段(1)提前通知教研组成员,确定集体备课的主题和内容。
(2)教研组长分配备课任务,明确每位教师的备课方向。
(3)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备课准备。
2. 集体备课阶段(1)教研组长主持,介绍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和目标。
(2)教师依次进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难点分析等环节的发言。
(3)针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形成共识。
(4)教研组长总结本次集体备课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3. 反馈与改进阶段(1)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对个人备课进行修改和完善。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试讲,互相听课、评课。
(3)教师根据评课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优化。
五、活动时间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分三次进行,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六、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七、活动参与人员1. 全体教研组成员2. 学校领导八、活动评价1. 参与度:每位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备课、认真讨论。
2. 教学设计质量: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反思: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九、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得到提升。
2. 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3.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2d2a7e419e8b8f67c1cb966.png)
镇远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高(一)年级学科生物备课组长:杨昌武主备人:陈红全时间:2014.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提示〗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讲述〗细胞分化是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
由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成熟个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细胞由全能性向专能稳定性发展的过程。
细胞的分工加强,生命活动的效能得到了提高。
与此同时已分化的细胞的发育潜能也逐渐受到抑制。
细胞开始出现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异性,而且这种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形态结构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识别作用聚集粘连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较明显差异的细胞群。
细胞由同型到异型的发展过程就是细胞的分化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组织的形成。
〖板书〗细胞分化的特点:1.细胞分化的持久性:发生于整个生命进程中。
2.细胞分化的差异性:高等生物比低等生物分化显著;动物比植物分化显著。
3.细胞分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问〗多细胞生物体在胚胎早期随着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数目迅速增加。
这些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吗?(复习有丝分裂特点)从理论上讲具有同样的遗传性的体细胞就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什么?二、细胞的全能性。
〖板书〗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讲述〗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珍稀动物的保护;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名贵花卉、珍稀草药、优良物种的迅速繁殖等;医学上组织器官的体外培养扩增可以用于移植手术;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定向分化可以挽救许多血液病人的生健康人会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去。
2.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314a9d6f1aff00bed51e6c.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北师大版)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教案主备人:主教者:班级:时间:年月日周星期教学内容题分数的再认识36-39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
2通过一个分数单位,能理解并准确找到这个分数所在的整体。
3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前准备学生准备铅笔几枝教学过程一、揭示题。
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分数知识。
你能写出一个分数并读出吗?这一节,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分数。
二、新(一)活动一:分数的再认识1请你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
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3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也不同。
在这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
4师拿厚薄两本书,说这两本书的三分之一的页数一样吗?为什么?我一次能吃四分之一块蛋糕,(出图),这两个四分之一一样吗?为什么?6小结:两本书的三分之一中,因为两本书的厚薄不同,因此结果不同。
在这里,要把书看作单位一。
在蛋糕的问题上,也是由于蛋糕本身的大小不同,因此它们的四分之一也不同。
要把蛋糕看作单位一。
由此可以看出,单位一不同,所表示的分数的大小和实际含义也不同。
教学过程(二)活动二: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三)活动三:练一练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2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
3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一样吗?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
谁是单位一?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
谁是单位一?(四)总结虽然都是四分之三,它们表示的多少一样吗?为什么?三、作业练习的1-题快乐同步练四、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8支1/2 4支8支1/2 4支4支1/2 2支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主备人
![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主备人](https://img.taocdn.com/s3/m/ffee7d5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4.png)
(5)齐读最后一段。
因为有了前面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功。(板书:成功)
用“无论……都……”造句。]
(三)背诵老师说的话。
四、总结: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送你一句话: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只要有恒心,万事终所成
备
注
板书
设计
6.画鸡蛋
集体备课课时教案主备人:
课题
6.画鸡蛋
授课时间
___月___日___
教材分析
目标
1、理解本课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话。
3、理解达·芬奇学习态度转变的原因,懂得只有从小下苦功夫,严格训练,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
重点
1、理解本课生字。
2、理解达·芬奇学习态度转变的原因
教学
难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从小下苦功夫,严格训练,才能学会过硬本领。
三、品读感悟
(一)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圈出的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多音字:论单3、指名分段读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理解感悟。
1、出示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用“————”画出达·芬奇是怎样画鸡蛋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注意分工,一人读文,一人概括)
2、学生汇报:
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一个,一画就是好多天。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画的多,总画一样的事物)从哪个词知道的?(一个又一个,好多天)把这几个字读的时候重一点。画了这么多天的鸡蛋,心情会怎样?(板书:不耐烦)
集体备课主备人教案
![集体备课主备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710320066f5335a812178.png)
集体备课主备人教案课题《少先队员采茶歌》单元目标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2.在歌曲演唱方面要注意音准、节奏、吐字、咬字等一般技巧,通过甜美的歌声表达对歌曲的情感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2.方法与过程:通过对歌曲的多次聆听及为歌曲画旋律线等方法使学生学会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采茶的过程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能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教学难点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课时一课时计划教学设计意见和建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音阶歌2.柯尔文手势音阶训练游戏二、导入1.出示6、3、2的音阶手势并进行乐句练习及区分两句的相同与不同1.加上歌词唱一唱(重难点突破)师问:“同学们知道要采什么吗,让我们看一条谜语”----出示谜语“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生:茶叶师:“同学们知道怎么样来采茶的吗?一起观看采茶图片”,并介绍茶在中国的意义及种类。
结合采茶过程将歌曲中“采呦采呦”一句重复学习,唱准音准。
采茶时的动作轻柔,一根一根的来采摘,所以要唱的轻柔。
(重难点突破)生:唱三:学习歌曲1.第一遍聆听师:今天有一队少先队员也来到我们的茶园进行采茶,我们一起来仔细聆听少先队员们采茶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几个字中可以看出来?生:回答师:采茶那么辛苦,我们的少先队员的心情却非常的快乐为什么?生:回答(熟悉歌词及歌曲旋律)2.第二遍聆听师:让我们带着这样欢快的心情为茶山画一幅茶山图吧(感受歌曲旋律)3.聆听第三遍师:请同学们自己跟着音乐画一画并思考如果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应该从哪里来划分,为什么?生:画并回答前14小节是表现采茶的过程,后面表现采茶的心情(进一步了解歌曲的旋律)4.读歌词师:我们现在把少先队员们的采茶过程和心情都放入我们的画中,让我们一起跟着节奏读一读生:读5.试唱师:请同学们试着小声的跟歌曲旋律唱一唱,觉得哪里最难我们一起来解决生:唱解决6.处理歌曲(1)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唱的时候还欠缺一些茶山上的灵气,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绿叶娇”要唱的连贯。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2b081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6.png)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学校:学科: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备课组名称:2023年六年级组集体备课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主备人:一、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育人价值)学生已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如下:解决有关分数除除混合运算的问题,体会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分数混合运算(一));解决有关“增加几分之几”和“减少几分之儿”的问题,体会整数法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分数混合运算(二));用方程解决与分数混合运算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数混合运算(三))。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解决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问题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科书注重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在本单元的各节内容中,第一个问题都是通过学生间的对话,展现读题、审题的一般思考过程,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这样编写强调了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独立思考,经历探索性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加强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2.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注重发展学生对分数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本单元有关分数混合运算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拓展,不同之处在于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教科书注重呈现直观图发展学生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例如,“分数混合运算(一)”呈现的两个图示中的圆圈图:首先用圆圈图表示出12人的三分之一是4人,再表示4人的四分之三,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
3.用不同的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分数混合运算(一)”中教科书呈现了两种图示,第一种是圆片图,第二种是线段图;在“分数混合运算(二)”中教科书也呈现了两种图示,第一种是方格图,第二种是线段图。
一年级语文《天地人》集体备课 教案
![一年级语文《天地人》集体备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1fa1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7.png)
自己称为“我”,对“你”来说话,来了第三人,一起称呼“他”。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专用纸
年级一科目:语文课题:天地人主备人:使用人:
教学内容:《天地人》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正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等6个生字。
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生字。
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从字体演变图中了解“天、地、人”字体的本义。
地:
(1)通过图片和字理识字,教学“地”字。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 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3)组词理识字。象形字,出示人的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2)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组词:老人、男人、女人;再引导学生自主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7.通过读《三字经》巩固对“天地人”的理解。出示:
三才者,天地人。
三才,就是天、地、人。
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你:
(1)通过观察图片再进行动作演示识字。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我:
(1)通过观察图片再通过观察图片再演示识字。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他:
(1)通过观察图片再通过观察图片再演示识字。
(2)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3)形近字比较识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高二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
![高二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https://img.taocdn.com/s3/m/dbba214fa8956bec0975e354.png)
4一词多义
以
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则何以哉(用,做)
如
如五六十(或者)
如其礼乐(至于)
撰
撰写(写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5.词类活用
鼓瑟希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弹奏。
端章甫端、章甫: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风乎舞雩风:名词活用为动词,吹风,乘凉。
6.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吾与点也:“也”表判断。句意是我赞成曾点啊。
倒装句
不吾知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
则何以哉:疑问句宾语前置,即“以何”。
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结构后置,句意是我的志向才能和他们三位所谈的不同。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陋之有?(《陋室铭》)
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6、唯利是图(成语)
问: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
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
使生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使生学会阅读文言文,掌握重要文言知识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正音——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哂,音shěn相,音xiàng铿,音kēng沂,音yí喟,音kuì雩,音yú冠,音guàn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1c30fb8ce2f0066f4332224.png)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参加人:主讲人:备课时间:备课内容: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材分析:这一单元包括1-5的认识,比较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和有关0的计算。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5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5各数。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教学生学会分与和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5以内的数的组成,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用书表示物体的个数,和物体的顺序,并进行交流,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0——5的数并会读、会写。
会比较大小,高矮,长短。
2、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实物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复习师问:“谁能用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5?”分别请同学回答。
揭示课题:1-5的认识二、培养数感1、出示挂图:(1、)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试着数出图内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几个?让不同的学生回答。
(2)、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出图中的动物:1头……2头……3只……4朵……5个……多让学生说一下。
(3)、随着学生的回答,师分别在黑板上写出1、2、3、4、5、让学生认识这5个数字。
(4)、让学生用这5个数字表示周围的物体,加深对这几个书的认识,培养数感。
2、用计数器帮助认数出示计数器,先拨一个珠子,让学生知道用1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主备人教案
课题《少先队员采茶歌》
单元目标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2.在歌曲演唱方面要注意音准、节奏、吐字、咬字等一般技巧,通过甜美的歌声表达对歌曲的情感
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2.方法与过程:
通过对歌曲的多次聆听及为歌曲画旋律线等方法使学生学会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采茶的过程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能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教学
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
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
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教学
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
计划
一课时
教学设计意见和建议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音阶歌
2.柯尔文手势音阶训练游戏
二、导入
1.出示6、3、2的音阶手势并进行乐句练习及区分两句的相
同与不同
1.加上歌词唱一唱
(重难点突破)
师问:“同学们知道要采什么吗,让我们看一条谜语”----
出示谜语“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生:茶叶
师:“同学们知道怎么样来采茶的吗?一起观看采茶图片”,并介绍茶在中国的意义及种类。
结合采茶过程将歌曲中“采呦采呦”一句重复学习,唱准音准。
采茶时的动作轻柔,一根一根的来采摘,所以要唱的轻柔。
(重难点突破)
生:唱
三:学习歌曲
1.第一遍聆听
师:今天有一队少先队员也来到我们的茶园进行采茶,我们一起来仔细聆听少先队员们采茶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几个字中可以看出来?
生:回答
师:采茶那么辛苦,我们的少先队员的心情却非常的快乐为什么?
生:回答(熟悉歌词及歌曲旋律)
2.第二遍聆听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欢快的心情为茶山画一幅茶山图吧
(感受歌曲旋律)
3.聆听第三遍
师:请同学们自己跟着音乐画一画并思考如果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应该从哪里来划分,为什么?
生:画并回答前14小节是表现采茶的过程,后面表现采茶的心情(进一步了解歌曲的旋律)
4.读歌词
师:我们现在把少先队员们的采茶过程和心情都放入我们的画中,让我们一起跟着节奏读一读
生:读
5.试唱
师:请同学们试着小声的跟歌曲旋律唱一唱,觉得哪里最难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唱解决
6.处理歌曲
(1)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唱的时候还欠缺一些茶山上的灵气,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绿叶娇”要唱的连贯。
(2)师:迎着、追着演唱时要强调“迎”和“追”,这两个字要加重。
0处注意空半拍
(3)师:今天少先队员来到茶山,帮助茶山采摘茶叶,所以茶山非常的爱我们红领巾,红领巾也爱茶山,这一句要唱出对茶山的感情。
生:跟琴唱
(4)请学生们自学第二段歌词
(5)学生完整跟音乐演唱并加入动作
四、拓展
师:歌中少先队员们通过歌声表达了他们对劳动、对家乡茶园、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也布置一道作业,小组合作创编,模仿这首歌曲,为我们的身边的果园、菜园等也改写一首歌曲,表达一下我们对劳动、对家乡果园、对生活的热爱……
生:小组合作创编
生:展示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能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同时也要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的环境。
艺术组集体备课议课记录表
课题主讲人主持人
议课记录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方法与过程:
通过对歌曲的多次聆听及为歌曲画旋律线等方法使学生学会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采茶的过程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能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
活,
教
学
重
难
点
1.学会歌曲
2.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
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教学过程
课题主讲人主持人
评课记录优点
不足
改进办法
课题主讲人主持人
评课记录优点
不足
改进办法
集体备课教后反思
《少先队员采茶歌》反思
《少先队员采茶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一单元<<绿水江南>>的第四课。
现对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一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本节课内容我先以柯尔文手势音节带入学习,突破歌曲中的难点乐句“采呦采呦采呦采呦”的音准。
然后以少先队员郊游为主题导入课题。
他们郊游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节奏是紧密的,歌曲也是一样表现了愉快的情绪,紧密的节奏,南方歌曲旋律的特色委婉、优美。
加上孩子们采茶时的节奏动律。
(歌曲的重、难点强调)
二、成功之处:歌曲旋律欢快,明朗学生学唱时的积极性高,加上学习歌曲时,我把采茶叶的舞蹈动作加在歌曲学习中,让学生在欢快的舞蹈中体会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及掌握好歌曲的节奏,情绪等。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歌曲中的乐句一二,旋律委婉,曲折学生学习起来教困难,总是唱不好,这时我应该使用电子琴来帮助教学,这样学生学起来的积极性较高,而且容易唱好。
四、教学创新: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能运用现代教学首发旋律线等进行教学,歌曲学会后我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引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而我们的教师则应该注重“教而不思则罔”只有注重不断的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集体备课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