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之的一些事

合集下载

文化名人与青岛大事记

文化名人与青岛大事记
同年吴伯箫任《民国日报》副刊编辑,通过副刊联系一些崭露头角的诗人、作家,如李广田、臧克家、李辉英等。
同年王灵菲在青岛入党和参加青岛左联。
同年沈旭从东北来青岛,在邮电局工作,每天上夜班,白天到山东大学中文系旁听,受教于老舍等教师,参加《青岛邮工》的编辑。
同年青岛左联在青年中组织了一个“汽笛文艺社”,联络了一批进步文艺青年,如于黑丁、周浩然、彭也夫、姜宏、林映等人。他们在报纸上出版公开的《汽笛》周刊,并秘密出版油印刊物《汽笛》在工厂里散发。
5月臧克家创作了《樱花会》。
春周浩然因病再次回到青岛。
夏孟超来青岛。
夏萧军、萧红离开哈尔滨,乘火车到大连,又乘船来青岛。
7月郁达夫应在青岛市立中学执教的湖畔诗人汪静之等的邀请,携妻儿由上海乘轮船来青岛。
8月应北大胡适邀请,梁实秋离开青岛执教北大。离别之际,他盛赞青岛人淳朴,谓“真君子国也”。
8月底老舍和夫人胡絜青从济南来青岛。初,老舍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小说作法》、《外国文学史》等课程;胡絜青在市立女中(今育才中学)任教。
同年马三立初来青岛。
1933年
1月闻一多辞去青岛大学的教职,回到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2月乐于泓调到青岛无线电台总台,在市立女中(今育才中学)接上组织关系,在静中开展进步文化活动。成立歌咏会,组织读书会,参加海光文艺社。
年初王亚平由北平来青岛,在黄台路小学执教,后任校长。因他是中国诗歌会北平分会的负责人,于是建立了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会员有袁勃、沈旭等人。
同月国立青岛大学海鸥剧社宣告成立。
夏为逃避迫害,王林逃离青岛。
9月初巴金应沈从文的邀请,来青岛旅游,住在沈从文家中,时间一个星期。
同月周浩然离开青岛,考入北平大同中学(今北京二十四中)高中部。

现代文学史重点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史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20题1.八不主义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2.三大主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3.人的文学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的重要文章,他把“人的文学”定义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4.双簧戏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对王敬轩的信逐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总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5.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是年1月10日小说月报发表由周作人起草的文学研究会宣言,作为发起人署名的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 文学研究会的刊物是小说月报主张:“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谴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这是文学研究会对文学的一种基本态度;6.创造社1921年7月在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 先后出版了洪水、文化批判等刊物和创造丛书;7.内心的要求这是创造社多数成员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共同态度;他们尊重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提倡过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8.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 1925年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提倡新格律诗;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是新月社的后期,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9.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主张:“想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提倡“自由思想、立判断和美的生活;”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10.浅草社1922年在上海成立,1925年浅草停刊后,浅草社同仁和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鲁迅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11.湖畔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清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四人,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精炼”为特色;12.爱美剧“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批判堕落的文明戏,翻译介绍欧美话剧;在此基础上,一些戏剧家提出了“爱美”的口号英文 Amateur 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13.京派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周作人、废名、沈从文、萧乾等;“京派”不是一个文学社团组织,其创作也不是以北京为主要描写对象;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也不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月刊,文学杂志月刊等; 京派强调艺术的独立口格,文学思想是以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14.论语派30年化工的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林语堂;以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后又办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均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宣扬“世事看穿”,主张“以我为中心”;15.中华全中文艺界搞敌协会1938年在武汉成立;大会推举老舍、郭沫若、茅盾、丁玲、巴金、朱自清、许地山等45人为理事;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不少,文章入伍”的口号;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16.孤岛文学195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在党的领导下,孤岛进步作家以报刊、戏剧舞台为阵地,发表文章和公开演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激励观众,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孤岛文学的作品有鲁迅的鲁迅全集、大时代文艺丛书;文艺刊物世纪风多刊登杂文;专业剧团有丁玲等的上海剧艺社,演出现代剧各历史剧;17.“七月”诗派早在抗战前期,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就团结了一批青年作者,这是七月派的雏形;1945年希望杂志创刊,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发表;绿原、鲁藜、阿垅等人的诗歌创作;使得“七月”派更为壮大;“七月”派抒写重大题材,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18.九叶诗派40年代后期,围绕着诗创造、中国诗歌等刊物活跃着一批年轻诗人;辛笛、陈敬客、袁可嘉等人,从不同侧面暴露国统区的黑暗现实,艺术上进行大胆创新,既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又从西方现代诗派中吸收一些表现手法,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诗歌流派,即“九叶”诗派;19.战国策或战国派“军事第一,胜利第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等反动口号;在文艺思想上,林同济在寄语中国艺术人中提倡反理性的“恐怖、狂观、虔诚”为创作的“三道母题”;战国策派在文学上的代表作是陈铨的剧本野玫瑰;20.主观战斗精神由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博斗,能够对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表现结为一体;”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街头诗歌运动: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二、象征诗派:20年代中期,中国诗坛出现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象征主义最主要来源于法国,李金发是第一个把法国象征主义介绍到国的诗人;他于1925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微雨,标志着象征诗派由理论倡导走向创作实践,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三、老舍的创作道路1、初期阶段:初步显示作家基本风格,即关注市民命运,作品故事性强,语言幽默,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2、中期阶段:成熟阶段,寓言体长篇小说猫城记,标志着幽默风格走向成熟的长篇小说离婚,短篇小说月牙儿,最着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3、后期阶段:深入发展阶段,构建了完整的“平民世界”,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饥荒组成; 四、丁玲的创作道路1、初期阶段:20年代,主要表现个性解放、女性解放,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2、中期阶段:20年代末30年代,过渡时期,作品内容发生根本变化,面向社会命运,面向时代生活,短篇小说田家冲;3、后期阶段:30年代中后期40年代,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作品成熟的标志,作品的深刻性、艺术的圆熟都达到一个高潮; 五、张天翼小说的讽刺特色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一些作家的讽刺艺术有何不同对比鲁迅、老舍、钱钟书1、鲁迅的讽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辩的色彩;2、老舍的讽刺来自一种宽厚,来自一种从容,温文尔雅;3、钱钟书的讽刺来自一种学者式的智慧,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4、张天翼的讽刺来自一种辛辣、尖刻,来自于沉重和轻松之间的对比,文学史上称为“冷面幽默”,很冷峻六、从鲁迅到赵树理,对农民的描写有什么变化这种描写具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意义从鲁迅到赵树理,中国现代作家始终关注农民命运;具体描写农民方面,从鲁迅到赵树理,发生了根本变化;1、鲁迅:鲁迅看到中国农民多少年来的悲剧命运,给予深切的理解和深厚的同情,但他的描写是沉重的,以唤起人们对中国农民现实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集中写出农民身上体现的麻木、愚昧、落后的思想性格,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这种性格,如药、祝福;2、孙犁:孙犁与赵树理都抓住了农民的基本时代特征,而孙犁则更多地表达了抒情色彩,体现一种清新和舒展的风格,突出的是揭示中国农民身上的美好品质和美好心灵,比如荷花淀中塑造的农村女性形象;3、赵树理:作家对农民的描写,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根本变化;赵树理与鲁迅都抓住了各自时代的本质特征,他们都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眼光,但赵树理给予农民的则更多提同情、期待和赞美,风格质朴、淳厚、诙谐、细密;什么样的文学史意义七、钱钟书的围城在描写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方面有什么新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为什么说围城具有某种深刻的反思意味和哲学意味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始终关注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而且始终把知识分子的性格与民族性格联系在一起;1、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都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变革意识,都看到了知识分子觉醒的重要性,鲁迅笔下的子君、涓生是觉醒过的,钱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等人也是有觉醒意识的,他们的追求对国家对民族是很重要的;2、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又看到,知识分子也具有自身局限和不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自身与社会融为一体,所以不管子君、涓生多么觉醒过,不管钱钟书笔下的知识分子有多大的变革热情,他们的结局都将是归于失败,一事无成;围城具有反思意味、哲学意味:1、对知识分子命运带有反思意味,有一种回顾、总结的味道;2、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意味,描写的不仅仅是民族的,不仅仅是40年代知识分子的,这也是整个人类所共有的弱点;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他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之困—人生处处是“围城”;3、钱钟书对知识分子的描写与鲁迅不同的是,更多地带有一种幽默、调侃的味道,以一种轻松的笔触去接触沉重的主题; 八、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有何区别鲁迅:从狂人日记到伤逝,始终走在潮流前面,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先进作用;在肯定先进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知识分子自身存在重要的思想局限,表现在知识分子不易把个人的解放个人价值和社会的解放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叶绍钧: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小知识分子的卑琐形象,丰富了现代小说的人物,作家对这些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灵魂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如潘先生在难中;钱钟书:作者以精细、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群“新儒”的命运,不仅蕴含着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破产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样的深刻思想命题,而且还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显示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他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之困—人生处处是“围城”,这是方鸿渐等形象所凝结着的人生思考; 九、张爱玲小说对人性挖掘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尤其是金锁记在表现人与金钱的关系方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深度与现代文学史上的其他女作家如冰心、萧红、丁玲等人,稍作点评相比,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哪些方面更显示了自己的独有魅力张爱玲独特风格:1、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的透彻;女作家都关注女性婚姻、爱情方面问题,但从冰心到丁玲,她们都不如张爱玲写得这样单刀直入,这样透彻,张爱玲直接写出了金钱在女性生活、女性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像金锁记中的人物曹七巧,她作为一个受害者,是金钱造成的,后来成为害人者,也是金钱造成的,揭示出金钱对人性的巨大诱惑、腐蚀作用,以及人性在金钱的诱惑腐蚀之下产生的深刻变化;2、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是客观写实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可称这“大家”,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大雅大俗的风格;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造气氛,有很强的意境;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对其他三位作家稍作点评即可; 十、为什么在五四新文学初期,散文的成就最大谈谈你的看法;1、中国有史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文以载道,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2、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3、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 十一、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意义其代表作沉沦如何体现了他的基本风格谈谈你对郁达夫小说的看法;与孙犁的抒情作比较在现代文学史上大部分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都是强调客观反映生活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很少,注意抒情的,一个是郁达夫,一个是孙犁;但他们的风格却大不相同;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这篇小说典型地体现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风格:1、自叙传的写法,大胆自我暴露,坦诚、真诚、透明、亲切;2、作品人物形象并不具体,重点在于通过人物抒发感情,成功在于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形象;3、结构以情绪变化安排,不以情节为线索;4、语言非常浓烈、明快,大量感叹词,语言高度抒情化,感情色彩重;郁达夫是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开拓者,他的抒情是一种放纵感情的流淌,一任感情的渲泄,小说表现内容是非常自我的,感情是内在的,但他的抒情方式是非常外在的,一点也不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的;与郁达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孙犁,他讲究一种有分寸的、有节制的,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抒情;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就像一首“抒情诗”; 十二、孙犁小说的抒情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与郁达夫、萧红的异同从郁达夫到孙犁,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小说散文化另一特色作家是萧红; 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渲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孙: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萧: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多少年来已经成为了游客心中的旅游天堂。

“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

”康有为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

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

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王统照、萧军、萧红、舒群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一定声誉的文化名人都在青岛留下了他们的故居,这些名人故居见证了青岛人文发展中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

老舍故居:黄县路12号,为二层楼房,座北朝南。

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文博士》等一批优秀作品。

住在二楼的是作家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三兄妹。

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故居:始建于1899年,三层德式砖木结构建筑,为德占时期总督府要员官邸。

1924年康有为先生购买此房作为寓所,直至1927年3月病逝于此,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先生长期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方得以回国。

1917年他第二次来青岛时,市政当局安排他在此下塌,先生对此处十分满意,于次年购买并进行改进装修。

嗣后先生在此会见文化要员,潜心研讨书艺,因此故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青岛市对故居的维修十分重视,1986年曾作过维修并对外开放,其时86岁高龄的康有为弟子刘海栗来青时,亲笔为康有为故居题词,并为康有为墓撰写了碑文。

2000年初青岛市政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议案精神,拨出专款,由市文物局全面维修,并于同年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

康有为来青时,当时居住青岛的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欲举家北迁大连,二人私交甚笃,溥伟便将其家具赠送先生。

现故居内起居室、会客室、书房等室内家具,均为当时亲王所赠。

康有为故居虽不豪华,却十分高雅,足以反映康先生的审美康有为故居陈列馆重新修复开放后,增加了《康有为生平图片展》和《康有为藏品珍品展》二个展览。

闫红 : 胡适和曹诚英分手始末

闫红 : 胡适和曹诚英分手始末

闫红:胡适和曹诚英分手始末许多年来,一直看坊间说,胡适和表妹曹诚英好上之后,要跟江冬秀离婚。

江冬秀挥舞着菜刀,声称要杀掉胡适的两个儿子,然后自杀,这才吓住了胡适,离婚一事就此作罢,胡适与曹诚英不能牵手。

事实是这样的吗?这次翻读大量有关胡适情感生活的传记,“菜刀”一说皆赫然在目,但几乎都没有说明出处,只有江勇振先生的《星星?月亮?太阳》后面注明:石原皋《闲话胡适》,39页。

我在石原皋的《闲话胡适》中逐字查找,书中只是说,江冬秀经常为这件事跟胡适大吵,有一次,她拿起裁纸刀朝胡适脸上掷去,幸未掷中,石原皋把他们拉开。

石原皋的《闲话胡适》,是研究胡适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但文中也有很多话靠不住,比如说梁实秋要跟原配仳离,江冬秀帮他的原配打官司云云,根本就是张冠李戴;又说江冬秀后来恨曹诚英,弄散了她的一桩姻缘,也属道听途说。

不过,这些差错,皆非石老先生存心撒谎,有的是年纪大了,记不清楚了,有的则是人云亦云,毕竟,他对江冬秀的了解也有限。

石原皋说江冬秀拿裁纸刀去掷胡适,是他亲眼所见,应该没问题。

只不过,裁纸刀这玩意,刀锋大多不十分锋利,有金属的没错,更多的是塑料的,杀伤力跟菜刀没法比。

两口子生气,情急之下,拿裁纸刀去扔对方,也是多见之事,《围城》里,孙柔嘉搞毛了就拿梳子掷过方鸿渐的头。

菜刀这话,其实是汪静之说的,他在《六美缘》里写道:他们(胡适与曹诚英)在烟霞洞里住了二三月,又在杭州上海二地往返住了二三月。

适之师回北京向冬秀提出离婚。

冬秀到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来说:“两个儿子是我生的,杀了儿子再和你离婚!”结果离婚不成。

只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年适之师南下在杭州或上海或南京与佩声相会二次。

汪静之描述的这一幕,算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升级版,被下堂的糠糟之妻多半这么干,江冬秀要是这么干了,我们当然也不吃惊,但问题是,这事儿,汪静之如何知道的呢?他可没像石原皋那样,说明是自己亲眼所见。

以胡适的城府,在徐志摩面前都不把话说敞亮,不大可能跟这个神神叨叨的小同乡说这个;江冬秀是个要强的女人,而且一直住在北京,跟主要活动在南方的汪静之没什么交集,也不大可能告诉他。

一生相爱未相亲_爱情故事

一生相爱未相亲_爱情故事

一生相爱未相亲1902年,在安徽绩溪,当地茶商汪家和乡里富户曹家的两位女主人先后怀孕了,因为两家关系要好,又流行做亲的风俗,于是,双方家长就相约指腹为婚。

如果汪曹两家分别生下一男一女,就结为亲家。

心诚可鉴,果然,汪家生下了儿子汪静之,曹家生下了女儿曹初菊。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孩子因为家族的频繁走动经常玩耍在一起。

只是,遗憾的是,曹初菊自幼体弱多病,虽然看过不少医生,但在12岁那年,还是早早离开了人世。

当然,这一桩好事也就无疾而终。

当时,在曹家,经常和汪静之玩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同龄的女孩,她是曹初菊祖父同父异母的女儿曹诚英,按照辈分,汪静之应该管她叫小姑母。

曹初菊过世后,汪静之自然就和曹诚英亲近了许多,并且萌发出几分年少的纯真情愫来。

只是,曹诚英在娘胎时也被许配过人,对方同样是富庶之家的儿子胡冠英。

少年懵懂,未谙世事,他们从无忧无虑的年纪逐渐长大。

1917年,汪静之15岁,意气风发的他到屯溪安徽茶务学校读书,新文学的熏陶和青春的躁动混杂在一起,让他无法按捺对曹诚英的感情,于是就写了情诗寄出去。

曹诚英明白汪静之的爱慕之意,对他的印象也十分美好,但因为辈分和自己从小已许配他人的缘故,她婉拒了他,只相约做永远的好朋友。

自此,一切归于原位,她依旧是他的小姑母。

第二年,16岁的曹诚英奉父母之命,与胡冠英举行了婚礼。

得知她出嫁,汪静之哀伤地写道:“我看着你/你看着我/四个眼睛两条视线/整整对了半天/你也无语/我也无言……”婚后不久,曹诚英便考到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去读书。

虽然自己喜欢的女子成了别人的新娘,可一旦动了真情,不想不念也并非轻而易举一朝一夕的事,黯然神伤的汪静之次年也考入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同在杭州,汪静之觉得即便不能鸳鸯双飞,起码也会经常会面,呼吸同一个城市的空气,偶尔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笑脸,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已为人妇的曹诚英见到汪静之也很开心,但敏感的她何尝察觉不到他的一往情深,为了防止丈夫起疑,她决定为她名义上的侄子牵线搭桥,做一次红娘。

民国历史上最著名漂亮的7位小三是谁?

民国历史上最著名漂亮的7位小三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历史上最著名漂亮的7位小三是谁?
导语:二奶和小三虽然在中国是违背传统道德观念的一个角色,但千百年来却从来没有消失过,也不可能消失,以前喊妾,还可光明正大,如今叫二奶、小
二奶和小三虽然在中国是违背传统道德观念的一个角色,但千百年来却从来没有消失过,也不可能消失,以前喊妾,还可光明正大,如今叫二奶、小三,似乎不受法律保护,对于某些官员来说还是触犯法律的,有相当大的风险,不过因为它的名头非常诱人,自然有人愿意为其前仆后续了,今天我们要看的是民国时期那些非常著名,又非法漂亮的小三们,她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应该是胡蝶了,胡蝶生于1907年,上世纪上海滩电影皇后。

胡蝶与丈夫潘有声的感情本来非常好,但戴笠在抗战期间,于重庆幽禁胡蝶三年。

戴笠欲在1946年下半年迎娶胡蝶,此时他搭乘的飞机坠毁,胡蝶终于结束了被幽禁的日子,重获自由。

蓝妮,生于1912年,原名蓝巽宜,学名蓝业珍,祖籍云南建水,苗族,生于澳门。

后蓝家迁居广州,7岁时又赴上海。

蓝妮从小就显得美丽俊俏、聪明伶俐,加上一张不同于汉人的美丽脸庞与湛蓝的眼睛,就像洋娃娃一样,人称“苗王公主”。

她的父亲蓝世勋是江苏省税务局局长,经常在家里讲孙中山先生的共和思想,给幼小的蓝妮留下了深刻印象。

蓝妮长大后,以立法院院长孙科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在南京。

作为私人秘书,蓝妮将孙科的工作场所整理得井井有条,让孙科少了很多烦劳;她了解到孙科的一些生活习惯,将孙科的日常饮食生活都细心设计,让孙科感到家的温馨。

交际场合,落落大方的蓝妮给孙科增添了更多的欢笑。

孙科慢慢觉得,自己已离不开这位蓝小姐了。

蓝妮对这
生活常识分享。

读故事新编有感1500字

读故事新编有感1500字

读故事新编有感1500字读《故事新编》随感10中文1班袁舒琳1012100019《故事新编》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从1922年一直持续到1935年,可以说是贯穿了鲁迅整个创作生涯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及写作艺术,因而近年来这部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谈《故事新编》,首先谈谈题目所谓故事,鲁迅对其的解释是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古代典籍中的一部分记载。

所谓新编,就是对这些古老的事物加以改写,重写,给这些故事以新的面貌,新的内涵,让这些古老的东西也加上当时的时代气息,当然要表现作者即鲁迅的思想观点。

神话,必然会散发浪漫主义气息,自然而然的,取材于神话传说的《故事新编》也必然会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其次,鲁迅先生本人有着深厚的传统的文化的底蕴,自身本就具有浪漫主义气质,而这部小说无疑为鲁迅的这种气质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整部小说必然会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

然而,鲁迅就是鲁迅,他永远都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永远都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战士,在国家处在风雨飘摇的危难之际他又怎么会去写那些所谓的怡神养性的小品文,去写那些脱离现实的纯粹的故事呢,他的笔就是他的匕首,他的文就是他的就算是反抗,他的作品是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的。

如果把《故事新编》比作一幅画,那浪漫主义只是其画法,而其现实主义意义才是画的灵魂。

他的作品让人能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当时中国的人和事。

因而对于《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的思想内涵,伊凡先生和李桑牧先生下过这样的系统的论断:《非攻》是巧妙的穿插着对现实的直接抨击,更重要的是讽刺着现实中的那些“民气论者”。

《理水》的基本主题是:抨击国民政府匪帮统治时期的管理的腐败和专横,官场学者的卑劣面貌,从而揭露了国民党发动政权的彻底腐朽。

《采薇》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现实中的盲目的正统观念的嘲讽,并揭露了当时那些自命清高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士们。

《起死》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自命超功利、超厉害的第三种人的尖锐嘲讽。

汪静之披露 郁达夫妻子王映霞曾为戴笠堕胎?

汪静之披露 郁达夫妻子王映霞曾为戴笠堕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汪静之披露郁达夫妻子王映霞曾为戴笠堕胎?
导语:郁达夫、王映霞:一个才子,一个佳人,然道不同,于是不能偕老,惜哉!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
郁达夫、王映霞:一个才子,一个佳人,然道不同,于是不能偕老,惜哉!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遂展开了强烈、真挚而又执着的攻势。

为赢得王映霞的欢心,郁达夫写了无数的情书和情诗,其中一首被时人传诵一时:“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1928年2月,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他们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并没有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由于年龄、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郁、王之间渐生罅隙。

后来郁达夫又在家中发现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

致使夫妻反目王映霞离家出走,后经友人调解,一场风波才告平息。

然而感情的裂痕却愈裂愈深,终至最后在新加坡恶脸相向。

郁达夫推出《毁家诗纪》,详细叙说王映霞与许绍棣的“热恋情事”,而王映霞也以《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相回应,在报纸的推波助澜下,这对当年的“神仙侣”最终以“协议离婚”而分道扬镳。

孤身回国
1940年5月,已与郁达夫离婚的王映霞准备离开新加坡回国。

临行生活常识分享。

最新-文学论争话语空间争夺 精品

最新-文学论争话语空间争夺 精品

文学论争话语空间争夺现代诗人汪静之第一本新诗集《蕙的风》于1922年8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甫一问世,褒贬声纷至沓来。

特别是三位知名的重量级人物———新诗的积极鼓吹及实践者胡适、朱自清、刘延陵———同时为之作序,为文学小弟汪静之叫好,更不啻给文坛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因此,很快在1922年11月5日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就出现了署名陈校方的讥讽挖苦文章《仗着新偶像赚钱的著作家》,因《蕙的风》有胡适、朱自清、刘延陵三人作序,作者讽刺汪静之是仗着新偶像们赚钱的小小的刮钱家。

今天看来,我们觉得这样的讥讽挖苦方式似乎显得很可笑,但也因此不免让人发出种种疑问一是为什么一本诗集,汪静之居然要请三位大家作序?二是为什么胡适、朱自清、刘延陵都欣然应允为之作序呢?三是在当时文学论争的大背景下,作序者们所构建的话语空间到底发挥了怎样的战斗力量?一、作序的缘由及过程胡适在五四前夕指出社会的最大罪恶莫过于摧残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

[1]作为五四运动基石的个性解放思想比较早的植入了少年汪静之的心,1919年还在屯溪上茶务学校的汪静之就开始学写新诗,1920年转赴杭州第一师范学习,并开始发表新诗作。

汪静之邀请朱自清、刘延陵为《蕙的风》作序乃舟水之便。

朱自清1920年5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8月便偕妻武仲谦、子朱迈先赴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

这是朱自清一生服务于教育界的开始。

这一年,因脑疾在美国留学两年未完成学业的刘延陵也转道来到杭州一师执教英文,开始了与朱自清的至交生涯。

汪静之也于1920年转入杭州一师学习,朱自清、刘延陵作为教师,汪静之作为学生,但他们年龄相差仅三四岁,刘延陵稍长,也不过相差七八岁,很容易沟通往来,结成兄弟般的师生情谊。

朱自清浙江第一师范开始教师生涯,并在浙江第一师范刊物《浙江第一师范十日刊》上陆续发表了短论《自治底意义》、小说《新年底故事》、杂感《奖券热》等,同时,也创作了多首新诗作品。

汪静之

汪静之

汪静之早年求学于屯溪茶务学校,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是年下半年,与潘漠华发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冯雷峰等参加的,由叶圣陶、朱自清为顾问的“晨光文学社”。

1922年3月,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

1926年秋在芜湖一所中学执教,10月,经郭沫若介绍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次年任《革命军报》特刊编辑兼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劳工月刊》编辑;1928年至1936年在上海、南京、安庆、汕头、杭州、青岛任中学文教员及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8月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调北京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55年调中国作协,其后,一直担任湖畔诗社社长。

汪静之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有《蕙的风》、《耶苏的吩咐》、《翠黄及其夫的故事》、《鬻yù命》、《寂寞的国》、《人肉》、《父与子》、《作家的条件》、《诗歌的原理》、《李杜研究》、《爱国诗选》、《爱国文选》、《诗廿一首》,并发表过大量文章,其中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

鲁迅很赏识他的诗作,并对其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曾亲自为他修改作品,多次给他教诲和鼓励。

“《蕙的风》的内容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它的出版,无疑是向旧社会道德投下了一颗猛烈无比的炸弹,在我国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

还发表了当时歌颂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首新诗《天亮之前》。

为“新的太阳升起”而欢欣鼓舞,尽情讴歌。

《蕙的风》是哪里吹来这蕙花的风——温馨的蕙花的风?蕙花深锁在园里,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薰在蕙风里:他陶醉了;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他只迷在伊底风里,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死别》我死后你把我葬在山之阴,山之阴是阴凉而寂寥;我要静静地睡在这里,我不要太阳光的照耀。

民国浪漫诗人的风流韵事

民国浪漫诗人的风流韵事
年4 月 ,两人在 武汉结婚 。 婚 后 , 二 人 过 得 平 淡 而 幸福 。五 年 后 ,汪 静 之独 自在
来 说 ,学 生 虽 然 伤 心 地 离开 了
他 ,却 仍 然 爱 他 爱得 “ 但 愿 来 生早结缘”。1 9 91 年的一天, 汪 静 之 在 西 湖 边 留 影 时 ,忽 然
上 海 建 设 大 学 教 书 。 他 因 诗成 名 ,不 少 女 学 生 被 他 的 才学 倾
倒 ,其 中甚 至 有 两 个女 学 生 主 动 投怀送抱 。
想起那个 叫玉莺 的女 学生 ,并 为
之 写 诗 ,诗 中 的序 言 说 : “自
1 9 2 9 年 离别 后 , 已 6 0 年 生 死 不
跟 她结婚 。怎奈 老师拒绝 ,两人
静 之 的 同学 作 打 油 诗 嘲 笑 他 :
“ 矮 脚 诗 人 汪 静 之 , 痴 心 妄 想

不打扰 人家 了,去住旅馆 吧。到
了旅馆 后 ,汪静之说 ,开两个 房
争 论许久 ,终于 分床而睡 。苦苦 追 求汪半年 以后 ,玉珍终于主动
放 弃。
之与符 竹因两情依依 ,共 同生活 了六十 多个年头 。静
编 辑 /晓 雪
【 世说新语】 叫纪委查你 !
— —
全 国政协副主席 苏荣的 口头禅 ,结果他 自己被纪委查 了
除他 天性多情 、风流的 因素 ,无
论 怎样 ,符竹 因还 是很大度地原 谅 了他 。
个 天 堂安 乐 窝 ,安 乐 窝里痴 情 郎。”怎奈虽然汪静 之说妻子 、 学生两 个都要 ,那个 女学生 却断 然 回绝 : “ 爱情不可三人共 ,难 忍二妻 共一 夫。”五 天后 ,学 生 毅然离去 。 然 而 ,用 汪 静 之 自 己的 话

湖畔风景蕙的风——汪静之致胡适札

湖畔风景蕙的风——汪静之致胡适札

竞拍 , 虽然我尚未见到信的模 样, 更没想 到这 是一封如此有趣的信。 最终以起价的若干倍拿 下, 不啻清风 入怀。 日, 兄遂亲自驾车到郊 明 杜 区的一家 小书店将信取 回, 当晚 , 赶到我 的画
室, 我们 一 同分 享 。 虽 然 我 很 早 就 听 闻 汪 静之 的 大 名 , 知 道 也
是这样写的:
适之先生:
悲哀的青年》 母亲》 、《 两首, 周先 由 生寄登 新青年》 。 了

汪静之的这封信用我们安徽的土话来说, 就是拐弯抹角地请求 “ 胡导师” 为他修改诗稿, 并给他即将出版的诗集 《 蕙的风》作序。 他 在信 中首先 透 露了周 、 叶二先 生 传来 的消息,因此说 “ 我所 以知道你并不是不肯做 了”。 ——如此聪慧的小老 乡, 胡先生岂能不喜
正在香港参加一个关于张爱 玲的活动, 有一些
张的遗物 正在展出。 于是 , 我将 汪的信复印一 份快寄给 他, 并请 教信中所及相 关问题。 很快 就收到了他t月廿八 日写的回信: 关于兄所购得之汪静之致胡适一函, 拙
香翁说, 某年我参加在杭州图 书馆召开的 “ ’来了 徽籍名 旁边有 徽学 , 很多 流。 人说, 汪
我逼着家里给我的未婚妻进高小学校 去, 但我家里 今年竟没有介供给我了 所以 ! 我 的求学问题更其恐慌。 有一位好朋友修人 ( 浙
江人) 自己 ,( 他 说 我没有 向他先开口 他下半 )
年可以 供给我几十元学费。 然而我这上半年 的经济是如何 困 难呀j 所以我要赶快把那诗
胡适 (81 92 ) 原名嗣 , 19 ̄I6年 , 学
你做! i !
早期参 加北伐战争 、 日战争 , 军中 抗 在 任编纂国文教官, 曾任 上海建设大学 ,

湖畔诗社汪静之

湖畔诗社汪静之

2017.648COLUMN专栏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在杭州大学读中文系时,就狂热地爱上诗歌,几乎阅尽中外著名诗集。

当时我就知道,在西湖边诞生了我国“五四”以来最早的第一个诗歌团体——“湖畔诗社”。

由当时就读于“浙江两级师范”(后为杭州高级中学)的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等四个人自发组织。

当时,我从图书馆借来了我国第一本白话爱情诗集——汪静之《蕙的风》,认真拜读。

读后,大有惊世骇俗之感。

怎么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可以这样直抒胸臆,对心仪的姑娘如此狂热地表白爱情的追求?可在我读书的那个“革命年代”,爱情是属“资产”或“小资”的感情。

同学之间即使有爱慕之情,绝对不会直白地说:“我爱你!”而是隐讳曲折地表达:“让我们在共同学习战斗中建立同志般的友谊吧。

”即便如我这样的“叛逆者”,胆敢写爱情诗,也只能偷偷地写在日记上,悄悄塞在女同学的书包或饭碗里,怎么可以如《蕙的风》那样毫无顾忌、无所遮掩呢?这位汪静之大圣不知是何方来的“情魔”。

也许是因缘际会,“文革”结束刚不久,我在主编《西湖》文艺杂志。

一位年轻作者来编辑部告诉我:在城东郊区的望江门外工人宿舍中,来了一个北京退休的老诗人,叫汪静之,恰好是他邻居。

汪静之,不就是《蕙的风》作者吗?曾是我一度崇拜过的爱情诗人哟。

于是,穿过十年的情感荒漠,勾引起我爱的缪斯,我就在一个秋日的下午,骑着自行车越过城东铁轨,到望江门外的工人区去拜访这位汪静之。

乍见面,我有些失望,眼前的诗人绝对不是如同徐志摩那种温文儒雅、风流倜傥的招牌式“诗人”。

眼前是一个矮矮憔悴的小老头,花白头发,小圆脸,眼睛不再明亮,瘪嘴也不善言辞,神情似乎十分木讷。

他,就是写《蕙的风》的爱情诗人吗?怎么与工人区那些在铁轨边敲石子、捡煤核的老头毫无二致。

开头的谈话极为平淡。

他只是简单告诉我:解放后由于冯雪峰的关系,他长期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当编辑,最近才退休到杭州定居。

对“文革”的遭遇,对当时自己的政策没有落实(包括工资、待遇),他只是轻描淡写,没有什么愤懑与埋怨,脸上也没有诗人惯有的那种激动表情。

读义乌名人的故事

读义乌名人的故事

陈望道(1891-1977),原名明融,号参一,以字行,夏演乡分水塘人,现代著名语言 学家、教育家。 1915年,陈望道赴日本留学,先后东亚预备学校、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攻 读四年,结识了日本著名进步学者河上肇、山川均等。 1919年“五四”运动回国后,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他与夏丐尊、刘大白、李次九 被顽固势力称为“四大金刚”。1919年冬,在夏演乡分水塘村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毛泽 东同志就是读了这本?共产党宣言?之后才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1920年至1921年间,陈望道参加了上海工人运动,组织了纺织、印刷等工会,并到沪西 工厂区开办工人夜校和平民女校。同时在<<新青年>><<觉悟>><<妇女评论>>上发表文章, 提倡妇女解放、主张社会改革。1922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在上海共产党办的上海大学担任 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等职,并同师生参加了“五卅“运动,上海工人第三 次武装起义等反帝反封建斗争。 1932年,陈望道完成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巨著<<修辞学发凡>>,这时国民党在白 区加紧文化“围剿”,提出“尊孔读经”,“文言复兴”。1936年6月,在上海同乐嗣炳、 胡愈之、夏丐尊共同发起“大众语运动”。同年9月,在鲁迅支持下,创办<<太白>>半月 刊,与林语堂等鼓吹的<<论语>><<人世间>>相抗衡。 1938年,提倡拉丁代新文字运动,发起组织“上海语文学会”,“上海语文教育学会” 等进步团体,主编<<每日译报>>和<<语文周刊>>,1947年被子参加党所领导的上海地区 教授联谊会。并用理事会主席,参加反内战、反饥饿等民主革命运动。 解放后,陈望道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长,华东高教局局第,复旦大学校 长,中国拉学哲学家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人大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三、 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等职。他的著作有<<修辞学发凡>><<美学概论>><<作文法讲义>><<文法简论>>等。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1993年,汪静之已经过了90高龄,早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写了一份“实话实说”的关于自己的小传,最后总结说“我在解放前,都靠不谈政治,明哲保身,苟全性命,一世平安,没有受过政治上的灾祸”。

“苟全性命”云云让人觉得心酸,“明哲保身”云云让人觉得遗憾。

这话由一个世纪老人说出,让人心灵震撼。

“一世平安”云云是汪静之对这个世界的善言,因为他并非一世平安,生逢乱世,他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做了许多违背诗人天性的事,甚至是有损人格的事,虽然不谈政治,但在泛政治环境里,他不得不与政治周旋。

早在21岁时,还是学生的他由于父亲破产,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生活,旋即辍学,被迫离开花都杭州,到武汉去做中学教师,但很快连这个饭碗都丢掉。

1926年,为了得到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这个职位(郭沫若介绍的),他不得不加入了国民党。

1927年,宁汉分流时,他总算脱党。

但是,1938年4月,他“拖儿带女一家五口逃难到武汉”,生活受到威胁,由于武汉形势不稳,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在谋划迁都重庆,连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都没办法帮他找到工作,只好南下广州,“饥不择食”地到中央军校第四分校任教,翌年还因为“无法另谋职业,为了保持饭碗,只好被迫加入国民党”。

1929年底,他仅仅因为介绍夏衍到建设大学代上“世界文学思潮”课,而被军警搜捕,靠跳窗逃脱。

抗战期间,他颠沛流离,到处兼课,胜利之后,还得靠与人合伙开小馆子维持生计。

1954年8月,他由正式编辑改为特约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停发了他的工资。

直到1956年5月,他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但工资非常低,哪够让一大家子人吃饱饭;为此,他曾以几乎是乞食者的口吻给当时的作协领导写信,一面“感谢党的救济培养”,一面求助说“望给我大力支援,给我最低必须的创作条件”。

其实,当时,只要他愿意去教书,生活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但他愿意过比教书更清苦的生活,愿意为自己写作的雄心而吃苦(1957年12月26日给作协办公室的信和1958年3月11日给邵荃麟、刘白羽和郭小川的信)。

汪静之的诗歌人生

汪静之的诗歌人生

汪静之的诗歌人生缪丽芳/文m少年歌者到西湖隐士,汪 静之的一生纯粹又带有诗意,他得时代风气之先,率先唱 出青年人要求自由恋爱的心声,时过境迁,他的诗歌渐渐失色,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当我 们回首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如果把文坛比作头顶的天空,当我们不再只是关注耀眼的日月,而是把眼光也投向满天的星斗,我们不得不承认汪静之对新诗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 诗丰富了新诗的面貌。

诗歌的萌芽汪静之,1902年出生在安徽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余川村周围多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一溪之隔就是胡适的老家上庄村。

汪静之的父亲是一个小商人,在上村经营一家杂货店兼卖茶叶。

汪静之回忆“幼时在家乡,有亲爱的姐妹们每于清风徐徐的早晨的园里,闲静时家人团叙的厅前,或铺满银色月光的草地上”教他唱俗歌童谣,这培养了他对诗歌的爱好。

另一方面,家乡的私塾教育让他熟读了《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启蒙了他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的喜爱和诗歌给他的灵感就像一颗种子在小小年纪的汪静之心中悄悄埋下,为他之后成长为一个诗人打08.J1AZGHCA1WEMSH1人物述林■汪静之和妻子符竹因 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静之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子,又是三代单传,父母望子成 龙。

他十四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 到亲戚处学做生意,但未来的诗 人不能接受站柜台的生活,于是 写信向父亲诉苦希望回家读书, 父亲不同意,汪静之就写了十几 首七言绝句寄回去,父母为之感 动得流泪,将他接回了家。

人生 之初的这次诗歌创作,让汪静之 看到了诗歌感人的“威力”。

1919年春天,汪静之进人安徽屯溪茶务学校学习,不久之 后,五四运动爆发,《新青年》 《新潮》等刊物带来了新的概念、 新的思想,也让年轻的汪静之接 触到了当时最新的文学样式—白话新诗。

汪静之晚年回忆这段 经历时说:“……五四运动开始, 《新青年》《新潮》杂志来了,我 本来是学旧诗的,可是看到上面 登的新诗,我很喜欢。

”心动之后就是行动,汪静之自此开始学作 新诗,家乡的山水首先进人他的 笔下:“路上铺遍绿油油的嫩草, 我不忍踏坏了伊(五四前后文学 作品中专指女性,意为“她”,下 同),脚步轻轻地。

2023中国名人故事

2023中国名人故事

2023中国名人故事2023中国名人故事1记者柴静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

柴静去北京市一所中学就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采访一个姓江的模范教师。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采访任务,普通的人物,普通的采访形式。

采访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当柴静准备离开学校时,一个女学生跑过来告诉她说:“柴静姐姐,你刚才采访的江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得了癌症……”话没有说完,女学生就哽咽了。

柴静猛然意识到她的采访还没有结束,多年的采访经验告诉她,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题材,想到这里,柴静拔腿返了回去。

看见柴静又返了回来,江老师憔悴的神色里露出些疑惑,说:“柴记者还有事?请坐吧!”柴静坐下后,犹豫了一下说:“江老师,您身体还好吗?”被柴静这么一问,江老师不由得怔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江老师望着窗外操场上,几个正在跳皮筋的女学生,然后慢慢地说:“我还行,身体硬朗,还扛得住……”他的眼里分明闪着泪花。

柴静虽不忍,但职业习惯还是逼着她继续问了下去:“您为什么不住院接受治疗呢?”江老师欲言又止。

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操场上的女学生都向教室跑去。

江老师隔着窗户用手指着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女学生,说:“那个是我女儿,她叫江珊,过几天要参加高考了……”柴静向窗外看时,一个欢快曼妙的身影一下子跃入了她的眼帘。

“江珊孝顺、乖巧”,江老师望着窗外空空的操场说着,“我不想让她担心我而误了考试。

”柴静的双眼模糊了,她透过迷蒙的眼帘,看到了一个父亲魁伟的身躯里流动着的慈爱,像一个休止符,不需太多的表白,就足以让人心碎。

柴静忽然想起了刚才那个女学生和她说的话.江老师的学生、同事都知道了他的病情,唯独他的女儿不知道,偌大的一个谎言就只为了她一个人!这难道不该成为一期节目吗?柴静合上采访笔记,其实她一个字也没有写,她觉得有理由把江老师的故事做成一期节目,不是为了得奖,而是为了感动。

辞别了江老师,柴静正要离开学校回去准备节目时,她在学校门口远远地看见一个女孩子独自蹲在一个角落里哭泣。

关于美德的故事5篇

关于美德的故事5篇

关于美德的故事5篇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美德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美德故事1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两个毫无感情的人同床共枕而又漠然相对。

如果把前一种感受比喻成人间天堂,那么后一种感受便形同地狱了。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同,追索一下有些人宁愿一辈子痛苦的原因,说复杂有复杂的一面,说简单点,其实只是当事人不善拒绝罢了。

鲁迅与朱安,一个是民国时代的思想家、文学家,一个是绍兴乡下善良的农家女子,无论学问、识见、经历,两人都实在相差太远,共同语言亦难得,相濡以沫更无从谈起。

当年,这两个青年男女,仅仅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明知难以举案齐眉的情况下,匆匆结为百年之好,终于酿成了这棵婚姻之树上的苦果,让双方痛苦地品尝了一辈子。

鲁迅作为当时思想界的先驱、反封建反旧礼教的战士,是反对婚姻包办、倡导恋爱自由的。

然而,到了自己身上,为什么就难以施行了呢?个中原因,我觉得不必深追细究,简单说来就是鲁迅不善拒绝,不善拒绝母亲之命,不善拒绝周氏家族给他安排的婚姻,不善拒绝上上下下的所谓“美意”,宁愿不与对方同床、不给对方笑脸、不同对方交流、不在日记里留下对方的点点滴滴,以这种暗暗排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争。

鲁迅先生拒绝了封建流毒的侵蚀,拒绝了权贵的拉拢,甚至还拒绝了瑞典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然而,他却没能拒绝一场大失所望的婚姻,让人徒然叹息。

民国时期的青年学子,无论是他抑或她,很多都有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约,不少甚至还是指腹为婚。

父母筹资送他们出门求学,往往同时又在门当户对的家族中,为他们物色品貌相当的女子或男子,订下婚约,待学成归来后,成就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的所谓佳话。

鲁迅与朱安、胡适与江冬秀、徐志摩与张幼仪、朱自清与武钟谦、郭沫若与张琼华等皆是。

我的不周山读后感

我的不周山读后感

我的不周山读后感1922年的冬天,鲁迅启笔完成了一部白话语境下的神话短篇小说《不周山》,同年12月,这篇小说被发表在北京《晨报四周纪念增刊》上。

照鲁迅的说法,他原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做一组系列小说,《不周山》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

起先,他于这桩新事业很是认真,还借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小说中,女娲无意间用泥水捏造了人类,眼看着他们从只能发出拉丁语似的咿呀语言,到满嘴“人心不古……天实祐德”的胡言乱语——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文明,但文明自身命运的复杂走向却难以预测,饶是造物主也无法理解。

写至中途,鲁迅取了日报,不幸看见一位批评者对汪静之的抒情诗《蕙的风》的口诛笔伐:“他说要含泪哀求,请青年不要再写这样的文字。

这可怜的阴险使我感到滑稽,当再写小说时,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

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

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

”这组小说的命运于此时便搁置,当编印《呐喊》时,鲁迅将《不周山》附在卷末,“算是一个开始,也就是一个收场”。

从神话里“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但手执现实主义炬火的小说集《呐喊》一出,创造社的成员之一成仿吾便开始对其大加批判。

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其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鲁迅回忆,在“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的成仿吾以“庸俗”的罪名,“几斧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

坦白的说罢,这就是使我不但不能心服,而且还轻视了这位勇士的原因。

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不周山》的后半是很草率的,决不能称为佳作。

“县长守约,我不失信”

“县长守约,我不失信”

“县长守约,我不失信”
佚名
【期刊名称】《决策》
【年(卷),期】2006(0)11
【摘要】前不久,笔者在著名诗人汪静之的故乡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的余川村听到这样一件事:几个月前,绩溪县县长潘万金到余川村检查工作时发现,该村河道中垃圾成山,他对此很不满意,说:“余川是一个环境清幽、山明水秀的好地方,我看过《余川村志》,也看过其中汪静之的儿子汪飞白为《余川村志》写的《保余川水脉长清》的《序》,他在《序》中对余川村往河里乱倒垃圾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可这里至今依然如故,余川人不仅负了别人也负了自己。

”临离开时,县长说一个月再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有没有变化。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县长;失信;绩溪县;汪静之;《序》;安徽省;垃圾;环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9.47
【相关文献】
1.“四不”县长是个好县长 [J],
2.不灰心不丧气不失信让他做出了大事情 [J], 张军霞;
3.守约方放任扩大的损失不获赔 [J], 马彦玲;
4.退休了也可构成贪污罪/单位不遵守约定怎么办 [J],
5.副县长千金陷“炫富门”冤不冤——“尤美美”不冤 [J], 王艳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静之男,生于1902年,原籍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

他是"五四"时期全国142位著名作家之一。

汪静之早年求学于屯溪茶务学校,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是年下半年,与潘漠华发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冯雪峰等参加的,由叶圣陶、朱自清为顾问的"晨光文学社"。

1922年3月,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

1926年秋在芜湖一所中学执教,10月,经郭沫若介绍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次年任《革命军报》特刊编辑兼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劳工月刊》编辑;1928年至1936年在上海、南京、安庆、汕头、杭州、青岛任中学文教员及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8月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调北京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55年调中国作协,其后,一直担任湖畔诗社社长。

汪静之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有《蕙的风》、《耶苏的吩咐》、《翠黄及其夫的故事》、《鬻命》、《寂寞的国》、《人肉》、《父与子》、《作家的条件》、《诗歌的原理》、《李杜研究》、《爱国诗选》、《爱国文选》、《诗廿一首》,并发表过大量文章,其中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

鲁迅很赏识他的诗作,并对其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曾亲自为他修改作品,多次给他教诲和鼓励。

"《蕙的风》的内容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它的出版,无疑是向旧社会道德投下了一颗猛烈无比的炸弹,在我国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
《蕙的风》
1922年出版。

收集诗作三十三首。

内容有表现诗人对人生价值、友谊和大自然的探索与追求,有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也有对新思潮的赞颂,而更多的则是抒写对爱情的渴望,以表现爱的力量。

诗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

原文: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过伊家门外》摘自
汪静之
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
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
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呵。

这首诗只有短短三句,但,其中所蕴含的“诗意”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汪静之,1920至1923年就读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

1922年,汪静之与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了他们的合集《湖畔》,四人被称为“湖畔诗人”,以写爱情诗著称。

这一年汪静之还出版了个人诗集《蕙的风》,这首《过伊家门外》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汪静之不同于早期的白话诗派的新诗先驱者,他不是新旧时代的过渡人物,而是“五四”所唤起的一代新人;他在写作湖畔诗时,基本上是“五四”高潮时期,还没有“五四”落潮时的彷徨、苦闷,所以他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新诗”。

他的情诗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咏歌的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

其诗大胆坦白地表达爱情与抒发了追求自由恋爱之情。

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去品会其诗的“诗意”。

此诗抒写了诗人等“五四”青年一代大胆地追求爱情,敢于向传统的封建礼教挑战的勇气。

如“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这两句诗中,诗人就“鼓起了”勇气——为了多“瞟我意中人”一眼,而敢于“冒犯人们的指摘”而且是“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频频地驻足回眸,向其意中人大胆地表白心中的脉脉深情。

其实诗人此处既是对封建社会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男不沾女皮,女不沾男皮,女沾男皮,非嫁不移”思想的反抗,又抒发了现代社会之少男少女们常挂嘴边的那种:“一日不见如隔秋,两日不见愁啊愁,三日不见眼泪流,四日不见欲跳楼”对意中人那种刻骨铭心而又难以言表的深深的留恋与爱慕之情。

“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呵”反映了诗人虽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但还是不太敢“一马当先”打碎封建礼教这副精神枷锁,完全摆脱它的束缚。

诗人
在“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时,在感到无比“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了无比的“胆寒”。

诗人为何会感到“胆寒”呢?因为,在封建社会男女间的自由交往是不被允许的,如果男女私自交往,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即使是在“五四”时代的社会氛围里,当时的封建残余还是十分强大的。

青年男女间的自由恋爱,还是会受到封建“顽固派”、“守旧派”的强烈指摘。

《过伊家门外》是收集在汪静之的第一部诗集《蕙的风》中的。

《蕙的风》出版后两个月,就有人撰文,认为诗集里“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等诗句“做的有多么的轻薄,多么的堕落!”“有故意公布自己兽性冲动和挑拨人们不道德行为之嫌疑。

”(1922年10月24日《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后鲁迅批评这种将“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等诗句科以《金瓶梅》一样的罪的观点,那只不过是道学家们的“神经过敏”(《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我们再看一下汪静之的另一首同样备受当时封建“顽固派”、“守旧派”指责的短诗《伊底眼》:“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伊底眼是解冻的剪刀/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我被燎烤的灵魂就自由了呢?//伊底眼是快乐的钥匙/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这首小诗发表后,竟引来了“有意的挑拨人们情欲”的指责,周作人还写了《什么是不道德的文学》一文为其辩护。

可见,当时社会之旧思想、旧势力还是多么强大的存在,诗人“胆”“寒”之有理。

所以,诗人只能是“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而不敢过于“放肆”,虽然只是“瞟”(“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意为“斜着眼看”,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但是这种通过“瞟”来表情达意的方式其乐融融——诗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抗了封建礼教,即使只是“瞟”的,也甚感快意。

“欣慰”和“胆寒”是诗人当时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而这首《过伊家门外》也就是“五四”时期进步青年追求自由恋爱、恋爱自由被扭曲了的矛盾心态的真实而典型的写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