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赏析 教案完美版资料
古典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教学设计[精选5篇]
古典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古典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教学设计古典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修辞手法。
2.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结合句意理解)。
3.对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难】【考点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能力层级为D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修辞手法。
涉及的范围一般在《考试大纲》里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之内。
第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第三,篇章结构。
“修辞手法” 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所以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们普遍热爱语文,对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然而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考虑到高考的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
【教学流程】一、导入二、小试牛刀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学生回答,明确分别使用了对偶、比喻、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案2013高考备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及诗歌鉴赏中修辞技巧的命题特点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技巧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诗歌鉴赏修辞技巧题目的答题步骤。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虞美人》(邓丽君)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李煜的名作《虞美人》。
其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比喻。
(引出课题并板书)【2012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宋·刘子翚《海棠花》)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明·邱睿《都城春日》)一、回顾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诗词大家们在作品中多运用修辞来表情达意。
那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比喻、比拟、对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排比、双关、夸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拟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的《燕歌行》)(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对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典诗歌鉴赏之五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教案案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五表达技巧第二节修辞手法一、知识回顾语言特色修辞手法艺术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技巧其他技巧二、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抒情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诗句如何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修辞手法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比喻夸张借代互文通感将上面这些修辞手法填入横线处修辞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修辞手法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3、例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希,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的手法。
诗人把对友人的道别祝福之情比作春色,夸张地说这份情将像春色遍满大江南北一样,伴着友人归去。
这一手法的运用,形象而贴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依依不舍之情。
修辞手法1、分析下面两句诗的妙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2、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05年浙江卷)答:用了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形象。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又“低面”,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2.辨认修辞手法并具体解说3.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辨认修辞手法并具体解说教学难点: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知否知否》(胡夏/郁可唯)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借代、拟人、设问二、带领学生回顾常见的修辞手法含义及作用。
(一)比喻含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与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与道理的一种修辞手法。
表达对象叫本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表示相似的词语叫比喻词。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二)夸张含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三)对偶含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四)比拟含义: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作用:使物人格化(拟人)或者使人物化(拟物),使描写的人、物更形象生动。
(五)排比含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使语言更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六)借代含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分为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体三类。
作用: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
(七)设问含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来。
作用:开头设问,引入问题,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八)反问含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诗歌鉴赏之修辞》说课稿
《诗歌鉴赏之修辞》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理解修辞在诗歌中的作用,并能够使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鉴赏;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修辞在诗歌中的作用;-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内容1. 修辞在诗歌中的作用- 修辞是诗歌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修辞可以使诗歌更具韵律和美感,让诗歌更加生动、深邃。
2. 常见的修辞手法2.1 比喻-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用一个事物来象征、描绘另一个事物,使诗歌更具想象力和感染力。
2.2 拟人- 拟人是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诗人可以使非人类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3 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特征或者情感进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诗歌更具戏剧性和张力,增强表达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3. 诗歌鉴赏实践- 在课堂上,将会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 学生将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细腻之处,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分析经典诗歌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修辞在诗歌中的作用;- 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鉴赏,加深对诗歌修辞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 基于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运用程度,进行课堂表现评价;- 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鉴赏能力,进行个人评价和指导。
六、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积累更多的鉴赏经验;- 鼓励学生参与诗歌创作活动,尝试运用修辞手法创造出自己的诗歌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学生也将会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教案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教案第一章:古诗词鉴赏概述1.1 了解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1.2 掌握古诗词的分类与分期1.3 明确古诗词鉴赏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古诗词的表现手法2.1 比喻手法2.1.1 了解比喻手法的定义与作用2.1.2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比喻手法2.2 拟人手法2.2.1 了解拟人手法的定义与作用2.2.2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拟人手法2.3 夸张手法2.3.1 了解夸张手法的定义与作用2.3.2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夸张手法2.4 对比手法2.4.1 了解对比手法的定义与作用2.4.2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2.5 象征手法2.5.1 了解象征手法的定义与作用2.5.2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第三章:古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3.1 了解意象与意境的定义与关系3.2 掌握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内涵与特点3.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意境创造与表现第四章: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律4.1 了解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律的概念4.2 掌握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律的分类与特点4.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节奏与韵律运用第五章:古诗词的抒情与议论5.1 了解抒情与议论在古诗词中的作用与意义5.2 掌握古诗词中抒情与议论的手法与技巧5.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效果第六章:古诗词中的典故与象征6.1 了解典故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与作用6.2 掌握古诗词中典故的来源与类型6.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典故运用及其寓意第七章:古诗词中的视觉与听觉描绘7.1 了解视觉与听觉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7.2 掌握古诗词中视觉与听觉描绘的技巧7.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视觉与听觉描绘效果第八章: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8.1 了解情感表达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8.2 掌握古诗词中情感表达的手法与途径8.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其特点第九章:古诗词中的审美观念9.1 了解古代审美观念的基本内涵9.2 掌握古诗词中审美观念的体现与影响9.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审美价值与意义第十章:古诗词鉴赏实践10.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进行鉴赏10.2 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古诗词的表现手法10.3 总结与评价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价值第十一章:古诗词中的结构布局11.1 了解古诗词结构布局的基本原则11.2 掌握古诗词开头、过渡、结尾等各部分的作用与技巧11.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结构布局艺术第十二章: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上)12.1 了解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的定义与作用12.2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12.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及其效果第十三章: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下)13.1 了解古诗词中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定义与作用13.2 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13.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及其效果第十四章:古诗词中的风格与流派14.1 了解古诗词不同风格与流派的特点14.2 掌握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诗人与作品14.3 分析具体古诗词所属风格与流派及其艺术特色第十五章:古诗词鉴赏的综合训练15.1 运用所学知识对古诗词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鉴赏15.2 培养古诗词鉴赏的能力与习惯15.3 提高自身审美水平,深入体会古诗词的艺术魅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分类与分期2. 古诗词鉴赏的意义与方法3.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应用4. 意象与意境的内涵与关系,常见意象的内涵与特点5. 节奏与韵律的概念、分类与特点,抒情与议论的手法与技巧6. 典故与象征的运用与寓意,视觉与听觉描绘的技巧7. 情感表达的手法与途径,审美观念的内涵与体现8. 结构布局的基本原则,开头、过渡、结尾等各部分的作用与技巧9. 常见修辞手法的定义、作用与运用技巧10.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特点、代表诗人与作品难点:1. 古诗词中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与表现2. 节奏与韵律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与分析3. 典故与象征的深层寓意解读4. 情感表达的细腻区分与把握5. 结构布局的艺术性分析6. 修辞手法的多样化运用与效果分析7.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艺术特色辨识8. 古诗词鉴赏的综合能力培养。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优秀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考点解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2、千里莺啼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夸张)解说: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
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比喻、夸张)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反问)解说: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6、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拟人)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拟人)8、一水护田将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拟人)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反复)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反复)解说:“巴山夜雨”重复使用,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也含蓄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寂寞相思之苦。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比喻、夸张、设问)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解说: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濛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学会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其表达效果;(3)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感知修辞手法的运用;(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3)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3)引导学生感受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美感,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与理解;(2)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 教学难点:(1)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2)创作中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2)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课堂讲解:(1)讲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举例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子;(2)每组选取一个例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3)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情况和表达效果;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文本;2. 相关修辞手法的参考资料;3. 写作纸张和文具;4. 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修辞手法的运用;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创作实践法:学生通过诗歌创作,将所学修辞手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赏析 教案完美版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赏析教案高二语文组郭欣教学目标:1、熟记古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通过学习,概括诗歌中修辞手法考察的一般答题步骤。
3、通过练习,能够解答诗歌修辞手法鉴赏题。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概括诗歌中修辞手法考察的一般答题步骤。
4、通过练习,能够解答诗歌修辞手法鉴赏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诵读赏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考试说明:(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鉴赏常用答题模式题型:表达技巧型、形象意境型、炼字炼词型语言特色型、思想内容型。
修辞手法赏析属于表达技巧的题型。
二、基础知识梳理(一)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2、比拟;3、借代;4、夸张;5、对偶;6、设问;7、反问;8、双关9、互文;10、反复双关:利用近音字或同音字使某个词语既有表层含义又有深层含义的修辞方法;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句中的“丝”既指“蚕丝”,又跟“思”是同音,因而又指“思念”。
例1: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双关。
“晴”既指“晴天”的“晴”,也指“有情”的“情”。
互文: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这样理解:主人与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
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两个语句使用了互文,应这样理解:不以物与己为喜,也不以物与己为悲。
(二)修辞手法的效果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2、比拟:色彩鲜明、启人联想3、反问:加强语气、强化感情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5、对偶:整齐与谐、表意凝练6、对比:突出事物、强化感情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8、反复:舒缓与谐、强调突出9、借代:特点鲜明、具体生动10、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三、高考连接(一)常见的设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古诗鉴赏之五:修辞手法》教案
《古诗鉴赏之五:修辞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表达技巧的类型2.掌握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方法3.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1.认识古诗修辞手法的类型2.掌握鉴赏古诗修辞手法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展示;训练;讲评。
教学条件:导学案;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审题指导古诗表达技巧四大考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1.审题(1)审题型明考题。
题干有“艺术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明显信息。
暗考题。
题干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
(2)审范围(区间)局部型。
判断诗歌的某句、某联(阕)等的表达技巧,可优先从修辞手法切入。
全诗型。
是判断全诗的表达技巧,可优先从表现手法切入;(3)审角度大角度。
直接问表达技巧(艺术技巧、艺术手法)。
要多角度作答。
小角度。
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行文结构等方面的某一个角度。
不能乱答,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4)审数量题干中说“哪种”,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至多两种。
2.答题:用什么(名称)+如何用(用法)+为何用(作用)可根据该题设问数量和分值分配来确定是简单题型还是完整题型。
简单题型。
只答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即可,不需要作分析说明。
分析题型。
答题实行“三步走”:①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②分析表达技巧(为什么)③点明表达效果(怎么样)。
二、考点探究:修辞手法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问:“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教案诗词鉴赏之修辞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高考命题特点。
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规范并掌握诗歌鉴赏修辞手法题目的答题步骤。
重点:结合诗句赏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忆(回顾知识)
(一)联系教材回顾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二)明确高考诗词鉴赏中常见的设题角度。
二、写(小组展示)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分别把“导学案”中的《望洞庭》、《昭君怨梅花》、《移家别湖上亭》的问题答案要点写到黑板上。
其它同学的任务是小组互评。
三、评(小组互评)
(1)小组间、教师点评的要点(标准):如:修辞手法判定是否正确。
是否结合具体诗句,是否针对问题回答,答案是否完整,书写是否规范等方面。
(2)组内讨论后,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征。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
四、练(提升训练)
1.学生:组内讨论、合作后口答、笔答。
2.教师:答疑,指名到黑板规范答题,点评,总结。
3.学生当堂修改导学案(2分钟时间学生当堂修改)。
1。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案)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学目标】明确诗歌常用修辞方法和定义明确高考试题命题点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练习、讲授、归纳【教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学目标】明确诗歌常用修辞方法和定义明确高考试题命题点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练习、讲授、归纳【教学步骤】【知识归纳】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互文等。
鉴赏修辞手法要辩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其对塑造形象、表现感情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比喻比喻即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对音乐的比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长亭送别》中“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等都能游刃有余地将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事物比喻出来,或者反之,将形象的事物用抽象的事物比喻出来,给人以多重感观美的享受。
古诗词鉴赏实践修辞技巧教案
古诗词鉴赏实践修辞技巧教案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介绍一份实践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古诗词鉴赏的基本修辞技巧。
一、目标:通过这个教案,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技巧:1. 能够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和特点;2. 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意义;3. 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解读一首古诗词;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堂导入教师可通过展示或朗读一首著名的古诗词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第二步:修辞手法的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可以借助PPT或展示卡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增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第三步:修辞手法的实例分析教师选择几首经典的古诗词,将其中的修辞手法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分析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修辞手法与整体意境的关系。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讨论,拓宽他们的思路。
第四步: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分析和解读,要求学生准确地找出并解释其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点拨。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学生将他们分析和解读的成果报告给全班同学,并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积极的评价,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古诗词的应用和鉴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2. 运用修辞手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意义;3. 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 古诗词的抽象性和多义性。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在分析古诗词时正确运用;2. 学生对古诗词的解读是否深入,是否能有效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文鉴赏》中的修辞格教案
理解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了解修辞格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具体运用
探讨修辞格对古诗文表达的作用
举例说明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掌握修辞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会分析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修辞格对于增强作品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修辞格对于增强作品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作用。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深层含义
修辞格的定义:修辞格是运用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通过调整词语的排列、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格的分类:常见的修辞格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每种修辞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讲解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修辞格的特点和作用。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古诗文案例,分析其中的修辞格运用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古诗文中的修辞格运用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古诗文中的修辞格运用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修辞格的运用
案例分析:分析古诗文中的修辞格实例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03
教学内容
修辞格的定义和分类
修辞格的定义:修辞格是一种语言手段,通过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识别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2.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3.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修辞手法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古代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修辞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修辞手法的分类,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静夜思》中的比喻和拟人。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创意和效果。
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古代诗歌,识别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2. 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
八、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文本:提供不同朝代和风格的诗歌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修辞手法的解析和案例分析。
3. 创作工具:提供纸笔或电子设备供学生创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2. 第二课时: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案例。
3. 第三课时:互动讨论和创作实践。
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安排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强调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以便他们在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赏析教案完美版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赏析教案
高二语文组郭欣
教学目标:
1、熟记古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通过学习,概括诗歌中修辞手法考察的一般答题步骤。
3、通过练习,能够解答诗歌修辞手法鉴赏题。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概括诗歌中修辞手法考察的一般答题步骤。
4、通过练习,能够解答诗歌修辞手法鉴赏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诵读赏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试说明:(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鉴赏常用答题模式题型:表达技巧型、形象意境型、炼字炼词型语言特色型、思想内容型。
修辞手法赏析属于表达技巧的题型。
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设问;
7、反问;8、双关
9、互文;10、反复
双关:
利用近音字或同音字使某个词语既有表层含义又有深层含义的修辞方法;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句中的“丝”既指“蚕丝”,又跟“思”是同音,因而又指“思念”。
例1: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双关。
“晴”既指“晴天”的“晴”,也指“有情”的“情”。
互文:
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这样理解: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
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两个语句使用了互文,应这样理解:不以物和己为喜,也不以物和己为悲。
(二)修辞手法的效果
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
2、比拟:色彩鲜明、启人联想
3、反问:加强语气、强化感情
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6、对比:突出事物、强化感情
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8、反复:舒缓和谐、强调突出
9、借代: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10、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
三、高考连接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二)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
(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
(步骤三)(三)例题赏析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答: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
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
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
四、真题演练(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利用投影仪评改学生的答案,提出答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孙光宪
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光道路。
马萧萧,人去去②,陇云愁。
香貂③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注] :①空碛:空旷的大沙漠。
②去去:走了一程又一程。
③香貂:贵重貂皮做的战袍。
问:“陇云愁”是什么意思?请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说明。
五、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头深藏碧伞中。
问:两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