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感检查注意事项_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9b35a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f.png)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监督,旨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主要内容:1.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检查: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各个区域的清洁程度、消毒情况、垃圾处理等。
2.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检查: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如洗手、戴手套、佩戴口罩等,以及是否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程度、消毒方法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4. 患者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隔离病房的设置、防护措施的使用等。
5.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储存和处理是否符合规范,以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6. 医疗机构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感染监测系统,并能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了解院感检查的标准和要求。
2. 在进行检查前,应提前通知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并与其商议好检查时间和方式。
3. 检查过程中应注重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不干扰正常的医疗活动。
4. 检查人员应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手套、口罩、消毒液等,以确保自身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5. 在检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相关的检查结果和问题,及时与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反馈。
6. 检查结束后,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建议,并与医疗机构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7. 检查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反映检查结果和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和建议。
8. 医疗机构应及时整改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并报告检查人员。
9. 检查人员应保持专业的态度和严格的保密性,不泄露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10. 检查人员应定期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检查水平和能力。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1d341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0.png)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监测,旨在确保医疗机构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主要内容:1. 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的落实情况:包括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感染控制委员会的成立和运作、感染控制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等。
2. 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包括感染监测指标的选择和监测频率、感染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3. 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4. 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包括手术室、病房、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等。
5. 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6. 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设施和设备:包括手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感染控制设备和器械的配置和维护情况,以及感染控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情况等。
7. 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指南和操作规范:包括感染控制指南和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更新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对其的熟悉程度和遵守情况等。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在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了解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包括感染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情况,以及感染控制委员会的成员和职责等。
2.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包括监测指标的选择和监测频率,以及感染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3. 了解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等。
4. 检查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情况,包括手术室、病房、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等。
5. 关注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6.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设施和设备,包括手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感染控制设备和器械的配置和维护情况,以及感染控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情况等。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8ab21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7.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感染的疾病。
院感检查是评估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 熟悉检查标准:在进行院感检查前,检查人员应详细熟悉相关的院感检查标准和指南,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
2.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规模,制定详细的院感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范围、目标和时间安排。
3. 配置必要的工具和设备:检查人员应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检查表格、计算器、体温计、洗手液等。
三、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保持客观公正:在进行院感检查时,检查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真实记录和评估医疗机构的院感控制措施。
2. 遵守隐私保护原则: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应尊重医疗机构及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3. 着装和个人卫生:检查人员应穿戴整洁、干净的工作服,佩戴好头套、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记录准确详细:检查人员应准确记录所检查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设备、操作方法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确认取证: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者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检查人员应及时采取照片、录相等方式进行取证,并在检查报告中详细描述。
四、检查后的工作1. 撰写检查报告:根据检查结果,撰写详细的检查报告,包括问题和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建议改进的措施等。
2. 及时反馈和沟通:将检查报告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并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措施的落实。
3. 监督和跟踪: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检查人员应进行监督和跟踪,确保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后续的检查中进行验证。
五、总结院感检查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9d883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d.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者加重的感染。
院感检查是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检查目的和范围: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明确本次检查的目的和范围,例如手术室、病房、门诊等。
2.制定检查计划:根据检查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等。
3.准备检查工具和材料: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材料,如纸笔、相机、消毒液等。
三、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院感检查时,检查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注意个人卫生:检查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伤口或者体液,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3.子细观察环境:在检查过程中,应子细观察医院的环境卫生情况,包括病房的清洁程度、床单、手术器械的消毒情况等。
4.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消毒和维护。
5.记录检查结果: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等,以便后续的整改和跟踪。
四、检查后的处理工作1.整理检查结果:对于检查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和建议,要进行整理和归类,以便后续的整改和改进。
2.编制检查报告:根据检查结果,编制详细的检查报告,包括问题描述、整改要求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3.及时跟踪整改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持续改进:院感检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医院应根据检查结果和经验教训,不断改进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五、结语院感检查是医院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守注意事项,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改进。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6f037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5.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院感检查是医疗机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确保院感检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院感检查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1.1 培训院感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熟悉院感检查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2 提供实际案例和模拟演练,让院感检查人员能够熟悉实际操作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1.3 定期组织院感检查人员进行知识考核和技能培训,确保其持续学习和进步。
二、严格执行院感检查的标准和流程2.1 制定院感检查的标准和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
2.2 建立院感检查的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每次检查的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和上报。
2.3 加强对院感检查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注重院感检查的重点和难点3.1 重点关注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3.2 关注手卫生和洗手间的卫生状况,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培训。
3.3 注意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管理,确保废物的分类、包装和运输符合相关规定。
四、加强院感检查的信息化建设4.1 建立院感检查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检查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
4.2 推广使用院感检查的移动终端设备,方便检查人员进行实时记录和上报。
4.3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院感检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院员工的院感意识和参与度。
总之,院感检查是医疗机构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加强对院感检查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严格执行院感检查的标准和流程,注重院感检查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加强院感检查的信息化建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医疗机构的院感工作做到位,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b1255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a.png)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1. 环境卫生检查:- 检查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医疗场所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设备等。
- 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情况,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 检查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情况,包括手术器械、注射器、导管等。
2. 感染控制措施检查:- 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帽子等。
- 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包括正确洗手的频率、手部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等。
- 检查医疗设施是否提供足够的洗手设备,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 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 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及时报告感染病例,并按要求进行疫情监测和调查。
- 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感染病例登记制度,记录感染病例的相关信息。
4. 医疗废物管理:- 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情况,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 检查医疗废物的运输和处置方式是否安全可靠。
5. 消毒灭菌质量控制:- 检查医疗设备的消毒灭菌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医疗设备的消毒灭菌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了解《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确保检查工作符合法规要求。
- 了解国家和行业对院感检查的标准和指南,作为检查的依据。
2. 制定检查计划:- 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规模,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对象等。
- 确保检查计划能够全面覆盖院感检查的各个方面。
3. 进行现场检查:- 到医疗机构现场进行检查,仔细观察环境卫生、个人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 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院感控制的认识和实施情况。
4. 检查记录和报告:-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包括问题的具体描述、发现的时间和地点等。
- 撰写检查报告,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5. 随访和复查:- 对医疗机构在检查后进行随访,了解他们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8d72f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f.png)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检查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卫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院感检查内容:1.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检查: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走廊等公共区域的清洁情况、垃圾处理情况等。
2. 医疗器械和设备检查:包括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情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等。
3. 感染控制措施检查: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感染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4. 患者感染情况检查:包括患者的感染情况、感染风险评估和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5.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储存和处理情况等。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在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和专业背景,熟悉院感检查的要求和标准。
2. 检查人员应提前通知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与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3. 检查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4. 检查人员应子细观察和记录检查过程中的细节,如环境的清洁程度、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等。
5. 检查人员应与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对院感控制工作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6. 检查人员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并协助医疗机构改进院感控制工作。
7. 检查人员应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准确记录检查结果和意见。
总之,院感检查是确保医疗机构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医疗机构环境、设备、感染控制措施和患者感染情况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检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c1454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引言概述:院感检查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确保医院内部的卫生与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院感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帮助医院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更好地进行院感检查工作。
一、环境卫生检查1.1 医院内部环境卫生- 检查医院各科室的卫生情况,包括走廊、病房、手术室等。
- 检查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情况,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
- 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包括分类、储存和处置。
1.2 空气质量检查- 检查医院内部空气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 检查空调系统的清洁和维护情况,避免空调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 检查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的空气过滤设备,确保过滤效果符合要求。
1.3 水质检查- 检查医院自来水的水质,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 检查医院内部水源的消毒情况,避免水源成为传播病原体的途径。
- 检查医院的给水管道和水质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监测。
二、医疗操作规范检查2.1 洗手消毒操作- 检查医务人员的洗手消毒操作是否规范,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液。
- 检查洗手设施的完善程度,包括洗手池的设置和洗手液的供应。
- 检查医务人员的佩戴手套情况,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2 医疗废物处理- 检查医院的医疗废物分类和储存情况,确保按规定进行处理。
- 检查医疗废物的收集容器和密闭性,避免废物外泄和污染环境。
- 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消毒等,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2.3 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 检查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情况,确保无细菌残留。
- 检查医疗器械的使用流程和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和交叉感染。
- 检查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感染控制措施检查3.1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检查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设立和运行。
- 检查感染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情况,确保医务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 检查感染控制制度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756a5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6.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发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院感检查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环境卫生1.1 清洁消毒院感检查中,环境卫生是重中之重。
首先,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清洁消毒制度,确保每一个科室、手术室、病房等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要定期检查清洁工具和消毒设备的有效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1.2 医疗废物处理医院应建立严格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废物的分类、采集、储存和处理符合相关标准。
检查时要关注医疗废物的分类是否正确,储存是否安全可靠,处理是否规范,以防止院感的传播。
1.3 空气质量控制医院应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特殊是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区域。
检查时要确保空气过滤设备正常运行,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减少院感的发生。
二、医疗器械和设备2.1 检查合格证明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检查合格证明制度,确保每一个器械和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检查时要核实器械和设备的合格证明是否齐全,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2.2 使用规范医院应制定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规范,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检查时要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范正确使用器械和设备,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要检查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确保其无菌状态。
2.3 库存管理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和设备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盘点和检查。
检查时要核实库存管理是否规范,器械和设备是否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菌的环境中,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三、手卫生3.1 洗手规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院感检查中的重要环节。
检查时要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范正确洗手,包括使用正确的洗手液、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正确的洗手时间。
3.2 手部消毒除了洗手外,医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手部消毒。
检查时要核实医务人员是否按照规范进行手部消毒,包括使用正确的消毒剂、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正确的消毒时间。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cbcf3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d.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检查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院感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安全可靠,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以下是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环境卫生1. 定期清洁消毒:医疗机构应制定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清洁消毒的频次和方法。
对手术室、病房、门诊等区域进行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2. 废弃物管理:科学合理地处理医疗废弃物,做到分类采集、密闭贮存、定期清运。
严禁将医疗废弃物随意堆放或者倾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
3. 空气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测空气质量,保持空气流通畅通,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特殊是手术室、ICU等关键区域,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三、医疗器械和设备1. 严格消毒灭菌:医疗器械和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不同类型的器械和设备应采用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严禁交叉使用。
2. 定期维护检修:医疗器械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对于浮现故障或者损坏的器械和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3. 有效监测和追溯: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监测和追溯制度,确保其来源可追溯、使用情况可监测。
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四、手卫生1. 规范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的手卫生操作流程进行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正确戴手套、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等。
特殊是在接触患者先后、进行无菌操作先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2. 定期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并进行考核。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3. 相互监督和提醒:医护人员之间应相互监督和提醒,确保手卫生操作的规范和严谨。
同时,医疗机构应设立监督和反馈机制,对违规操作进行纠正和处理。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e628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c.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标题:院感检查注意事项引言概述:院感检查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检查前准备1.1 确认检查时间和地点:提前与医院管理部门或院感管理人员确认检查时间和地点,以避免出现误解或延误。
1.2 准备检查工具:携带必要的检查工具,如手套、口罩、消毒液等,以确保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1.3 熟悉检查标准:在进行院感检查前,要熟悉相关的检查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查过程中2.1 仔细观察环境卫生:在进行院感检查时,要仔细观察医院的环境卫生情况,包括手卫生设施、医疗废物处理等。
2.2 沟通与合作:与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以便获取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2.3 记录和反馈:在检查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医院管理部门,以便及时解决。
三、重点检查项目3.1 患者安全:重点检查医院对患者安全的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理等。
3.2 医疗设备管理:重点检查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情况,包括设备的清洁消毒、维护保养等。
3.3 医务人员培训:重点检查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情况,包括院感知识的掌握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检查后处理4.1 撰写检查报告:在完成院感检查后,要及时撰写检查报告,详细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4.2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检查报告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帮助医院改进院感管理工作。
4.3 跟踪和评估:对医院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院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
5.2 培训提升: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院感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院感管理水平。
5.3 持续改进:根据检查结果和反馈意见,持续改进医院的院感管理工作,确保医院的安全和卫生。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81d96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0.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引言概述:院感检查是医疗机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医疗机构内的感染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然而,由于院感检查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不少医疗机构在进行院感检查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水平。
正文内容:1. 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1.1 确保检查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院感检查标准和指南。
1.2 加强院感检查人员的意识培养,使其认识到院感检查的重要性和影响,以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1.3 定期组织院感培训和研讨会,分享经验和最新的院感管理知识,促进人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2. 检查流程的规范化2.1 制定院感检查的详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正确执行。
2.2 确保检查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检查,避免漏检和滞后。
2.3 定期对检查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3. 数据采集和分析3.1 确保院感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的误差和遗漏。
3.2 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对院感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
3.3 将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4. 设备和环境的管理4.1 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引起院感风险。
4.2 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减少院感传播的风险。
4.3 定期对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院感管理的有效性。
5. 感染控制和预防5.1 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和预防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5.2 加强感染控制和预防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5.3 积极应对和处置院内感染事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总结:院感检查是医疗机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注意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检查流程的规范化、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和环境的管理以及感染控制和预防等方面。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1922d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e.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背景介绍院感检查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和医疗质量安全。
为了提高院感检查的效果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检查目的和范围:确定本次检查的目标和检查范围,包括科室、病区、手术室等。
2.制定检查计划:根据检查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3.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院感检查相关的文件、记录和数据,如感染监测报告、消毒灭菌记录等。
三、环境卫生检查1.手卫生设施:检查医疗机构内的手卫生设施是否完善,包括洗手池、洗手液、洗手纸等。
2.床位和病房清洁:检查病房内床位和环境的清洁情况,包括床单、被褥、地面等。
3.医疗设备清洁:检查医疗设备的清洁情况,如呼吸机、监护仪等。
4.医疗废物处理: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情况,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四、感染控制措施检查1.手卫生操作: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是否规范,包括洗手、戴手套等。
2.消毒灭菌操作:检查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消毒灭菌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3.隔离措施:检查医疗机构内对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是否得当,包括单间隔离、防护措施等。
4.医务人员接种疫苗情况:检查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情况,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五、感染监测和报告1.感染监测: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情况,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等。
2.感染报告:检查医疗机构对感染的报告情况,包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等。
六、员工培训和教育1.员工培训计划:检查医疗机构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院感培训的内容和频率。
2.培训记录:检查医疗机构对员工培训的记录情况,包括培训的时间、参与人数等。
七、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1.数据分析:对院感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2.制定改进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监督和评估:对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改进效果的可持续性。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32658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e.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等过程中,由医疗机构内部或外部引起的感染。
院感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院感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文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检查目的和范围:根据具体情况,明确本次检查的目的和范围,例如是否仅检查某一科室或某一时间段的院感情况。
2.准备检查工具和材料: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工具和材料,例如检查表格、消毒液、手套、口罩等。
3.通知相关人员: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和院感管理人员,告知检查时间、目的和注意事项。
三、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佩戴防护装备:在进入医疗机构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遵循洗手消毒规范:在进行检查前后,务必进行正确的手部洗手和消毒,以确保双手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3.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摸自己的脸、头发等,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4.查阅相关记录和文件:仔细查阅医疗机构的院感相关记录和文件,包括院感报告、感染事件报告、消毒记录等,以了解过去的院感情况。
5.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与科室负责人和医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院感工作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6.实地检查环境卫生:对医疗机构内的各个科室、病房、手术室等进行实地检查,重点关注环境卫生、消毒措施、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7.观察医务人员操作:观察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洗手消毒情况,以评估其对院感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8.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根据需要,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例如空气、水、表面物品等,以评估院感风险。
四、检查后的总结和报告1.总结检查结果:根据实地检查和相关资料,总结本次检查的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风险以及改进的建议等。
2.编写检查报告:根据检查结果,编写详细的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建议等,以供医疗机构参考和改进。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1767d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0.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引言概述:院感检查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在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查范围:在进行院感检查前,首先要明确检查的范围,包括检查的科室、病区、手术室等。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确定检查的重点区域。
1.2 制定检查计划: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检查人员的分工等。
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准备,避免因为计划不周导致检查效果不佳。
1.3 准备检查工具: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检查工具,如检查表格、计算器、摄像设备等。
确保工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便进行有效的检查。
二、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 遵循检查流程:在进行院感检查时,要严格按照设定的检查流程进行,不要随意更改或者省略环节。
这样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检查,并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2.2 注意观察细节: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细节,如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操作、患者的隔离措施、医疗设备的清洁情况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
2.3 与被检查人员沟通:在检查过程中,要与被检查的医务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尊重他们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或者指责,而是以合作和改进为目标。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3.1 采集准确的数据:在进行院感检查时,要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可以通过观察、访谈、检查记录等方式采集数据,尽量避免主观臆断或者不许确的信息。
3.2 分析数据结果: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工具或者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改进措施。
3.3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改进建议应具体、可行,并有明确的改进目标和时间表。
四、问题解决和改进措施4.1 及时解决问题:在进行院感检查时,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或者存在的隐患。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2c754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1.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新发或已存在的感染,包括医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进行院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院感检查的目的院感检查的目的是评估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院内感染问题,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院感检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 熟悉院感检查的相关标准和指南,了解检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和人员安排;- 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资料,如检查表格、统计数据等;- 与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确保他们对检查的知情并配合工作。
2. 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院感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检查计划进行工作,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与被检查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仔细观察和记录,包括环境卫生、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等;- 检查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个人安全,如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并与被检查单位的相关人员讨论和协商。
3. 检查后的工作院感检查结束后,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汇总和分析检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将检查结果和改进措施报告给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和相关部门;- 跟踪和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评估和反馈;- 定期进行院感检查,确保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性。
四、院感检查的意义和效果进行院感检查的意义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发现和解决院内感染问题,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提高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水平,降低院内感染率;- 增强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和声誉,提升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促进医疗机构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fa928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0.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检查是保障医疗机构内部环境卫生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医疗机构的内部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标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二、院感检查的目的院感检查旨在评估医疗机构内部环境卫生的情况,包括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等方面。
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三、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1.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院感检查前,检查人员应熟悉相关的检查标准和流程,了解医疗机构的内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同时,检查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2. 检查范围院感检查的范围应包括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手术室、病房、洗手间、消毒供应室等。
检查人员应按照检查标准逐一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覆盖。
3. 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与消毒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是院感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检查人员应检查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情况,包括手术器械、呼吸机、血压计等。
同时,还应检查清洗和消毒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4. 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对于院感防控至关重要。
检查人员应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和处置情况,确保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同时,还应检查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5. 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检查人员应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是否规范,包括正确洗手的步骤和频率。
同时,还应检查医务人员是否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以确保其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6. 检查结果的处理检查人员应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对于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改进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
同时,还应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da0ba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6.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检查是指对医疗机构进行感染控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旨在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安全和病人的安全。
为了提高院感检查的效果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检查范围: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规模,确定院感检查的范围,包括科室、病区、手术室等。
2.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院感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等。
3. 准备检查工具: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如纸笔、相机、测温仪等。
三、检查内容1. 病房环境卫生:检查病房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床铺、洗手间等,确保环境卫生符合标准。
2. 医护人员手卫生:检查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包括手部清洁程度、是否佩戴手套等,确保手卫生符合标准。
3. 医疗器械消毒和灭菌:检查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情况,包括消毒剂的使用、消毒时间、灭菌器的运行情况等,确保医疗器械符合卫生要求。
4. 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包括感染病例的报告、感染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确保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隔离措施:检查医疗机构的隔离措施,包括感染病例的隔离、隔离病房的使用等,确保隔离措施符合标准。
6. 医疗废物处理: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包括分类、包装、运输等,确保医疗废物的处理符合标准。
四、检查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医疗机构的环境、设施、人员行为等,判断是否符合院感检查的要求。
2. 询问法:与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院感检查的了解和执行情况。
3. 抽查法:随机抽取医疗机构的一部分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检查记录与报告1. 检查记录:在院感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2. 检查报告:根据检查记录,编写详细的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的结果、问题的分析和改进的建议等。
六、改进措施1. 及时整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c89f2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4.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期间,由于医疗操作、医疗环境或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的感染。
为了提高医院院感管理的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进行院感检查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院感检查的目的院感检查的目的是评估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院感的发生和传播。
检查结果将作为改进院感管理的依据,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三、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1. 检查范围院感检查应包括医疗机构的各个环节,如手卫生、设备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空气质量控制等。
检查人员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全面评估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
2. 检查方法院感检查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检查主要通过观察和访谈来评估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如观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设备消毒情况等;访谈医务人员了解他们对院感管理的认识和执行情况。
定量检查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来评估院感管理的效果。
3. 检查要点(1)手卫生: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是否规范,如洗手程序是否正确、手消毒是否及时等。
(2)设备消毒:检查医疗设备的消毒情况,如消毒剂的使用是否符合规范、消毒程序是否完整等。
(3)医疗废物处理: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情况,如感染性废物是否正确处理、一次性器械是否按规定处置等。
(4)空气质量控制:检查医疗机构的空气质量控制情况,如手术室的洁净度是否达标、空调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等。
4. 检查记录院感检查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检查项目、检查结果等。
记录应准确、完整,并保存在医疗机构的档案中,以备查阅和分析。
5. 检查结果的处理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改进机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计划,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6. 检查的周期性院感检查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1b8fd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d.png)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是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卫生,进行院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检查目的和范围:确定要检查的科室、病区或特定区域,明确检查的重点和要求。
2.编制检查计划: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人员、工具和方法等。
3.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检查表格、纸笔、消毒液、手套等。
三、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检查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帽子、手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检查人员应注意勤洗手、正确穿戴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手套,以避免污染传播。
3.注意观察细节:检查人员应仔细观察医疗机构的环境、设施和人员行为,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
4.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以便更好地评估院感风险。
5.收集样本和数据:根据需要,采集相应的样本和数据,如空气质量、手印样本、器械消毒情况等。
四、检查后的处理和记录1.整理收集到的样本和数据:对收集到的样本和数据进行整理和标记,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改进环境、加强培训、完善制度等。
3.记录检查报告: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记录在检查报告中,包括具体问题、建议和时间节点等。
4.跟踪整改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整改情况,并进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五、总结院感检查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守以上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感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和操作规范,以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六步洗手法,验证洗手正确率、医院感染核心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本科室重点环节与高危因素,医院感染及暴发流行上报时限及程序、耐药菌防控、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置、手卫生、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等院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职业防护措施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相关概念→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相关资料→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掌握MDRO概念、报告程序→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对培训相关知识是否掌握、掌握清洁程序、消毒剂使用、浓度配置监测、职业暴露防护
一、检查范围:内、外、妇、儿病房、五官科、妇产科、手术室、ICU、新生儿科、血透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中心、DSA、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二、检查对象:全院医务人员、后勤保障部工勤人员、珠江物业工友
三、检查方法:
1、现场抽考六步洗手法,验证洗手正确率;查看医务人员在接触不同病人时,是否洗手或手消毒,验证手卫生依从性。
2、检查资料: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耐药菌病例登记本,院感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院感质量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科室各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登记,紫外线灯使用维护保养及累计时间等记录,消毒液有效浓度监测记录、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
3、现场检查:手卫生设施、速干手消毒剂配备及正确使用情况,科室布局流程,对高危患者有无保护性隔离措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科室感控医师、感控护士配备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情况,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情况,职业防护措施;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等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
5、随机询问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核心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本科室重点环节与高危因素,医院感染及暴发流行上报时限及程序、耐药菌防控、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置、手卫生、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等院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6、检查现病历:查阅运行病历5份,了解医院感染调查表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有无漏报、病原菌送检等情况。
7、追踪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选取医院感染病例→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程序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是否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报告程序、时限→医院感染管理部核实指导记录→核实医院感染汇总数据准确性→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报告流程→院感部监管记录。
8、追踪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处置:选取医院感染病例→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是否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相关概念→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相关资料→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医院领导
小组会议记录→医院感染管理部调查、分析、处置记录→终结报告→医院有无报告卫生主管部门→医院相应的制度和培训。
9、追踪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选取MDRO病例,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是否掌握MDRO概念、报告程序→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院感部监管记录。
10、追踪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抽取运行病例→查病区医院感染登记报告本→询问管床医师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检查病历记录中有无相应处理措施→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查医院是否有相应的规定→查院感部、医务部有无监管记录。
11、追踪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选取Ⅰ类手术切口现病历、现场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有无培训,是否考核合格和授权→有无培训制度及落实情况→查看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是否规范→有无监管记录→科室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12、追踪人员培训:查看近3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随机抽查其中一项内容→考核培训人员→对培训相关知识是否掌握→追查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考核→相关培训资料。
13、追踪环境物品清洁管理:查看科室环境、物品等→询问清洁人员相关知识→了解是否掌握清洁程序、消毒剂使用、浓度配置监测等→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
14、追踪SSI预防与控制:随机选取正在手术的病例,询问主刀医师和手术室护士SSI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及岗位职责的掌握及落实情况→了解医院有无培训,是否有培训效果考核→查看科室培训记录→追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查看院感部、护理部、医务部的督查记录。
15、追踪医用耗材、消毒隔离物品管理:随机抽取科室使用中医用耗材、消毒隔离产品→查物资设备部门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登记、索证、质量检验、贮存、发放等管理情况→医院感染管理部审核记录、质量验证→设备工程部对医院感染管理部监督检查问题的整改资料→使用科室保管、使用、无害化处置情况。
16、追踪职业暴露防护:现场查看CSSD、口腔科、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操作时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考核相关人员对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知识是否掌握→追查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考核→相关培训资料→有无监管记录。
17、追踪外来器械管理:随机抽取外来手术器械一包,从设备工程部、手术室、CSSD登记→在CSSD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全过程→抽考护理人员相关制度的知晓率→CSSD执行情况。
18、追踪呼吸机等重点部位管理:随机选取使用呼吸机病人、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病历:检查是否符合插管指针→询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等防控知识→防控措施的落实→院感部、护理部、医务部、设备工程部对ICU的监管记录等。
19、追踪医院感染相关医患纠纷处置:从财务处电脑调阅评审前一年度医患纠纷赔付账单→选择与医院感染
有关的赔付病例→询问管理程序和相关知识→调阅感染病人的归档病例→了解有无医院感染重大事件→医院检查讨论、整改意见→追问奖惩制度落实情况和公式点评情况。
查阅近1年医院行风部/医务部、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记录或财务处赔款信息资料,查看有无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