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 机械 专业硕士 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机械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如机械设计、流体力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控制工程等。
2. 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等。
3.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训、工程实践、实习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术研究: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包括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学术会议报告等。
5. 学位论文: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术研究工作,并撰写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
此外,具体的培养方案会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和调整。
学制一般为2-3年,其中前一年为学习课程和实践教学,后一年主要用于开展学术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
学校也会提供相应的课程选修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供学生根
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02)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机械工程学科事业献身的精神。
3、在机械工程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研作风;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学科的研究方向:(1)制造过程及装备自动化主要研究生产系统控制及装备自动化、制造过程的在线检测与监控、生产过程计算机视觉应用技术研究等等。
(2)先进制造技术主要研究现代模具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研究、虚拟与网络制造技术、制造信息管理系统,生物制造工程。
(3)材料加工新技术主要研究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新技术,工程材料及其先进成型方法、难加工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等。
2.机械电子工程本学科的研究方向:(1)光机电一体化该研究方向主要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应用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等有关技术对机械、液压、电子进行综合及整体优化的研究。
具体研究的内容有:CAD/CAM集成技术;机、液系统的测试及控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智能仪器仪表等技术的研究。
研制CCD图像获取与机电相结合的一体化设备、采用大功率激光控制的焊接、切割、清洗等特种设备、螺杆泵性能测试系统、制动下滑测量系统、液压中央回转接头测试系统等。
(2)数控技术及装备研究专用数控机床与专用数控系统,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等关键技术及其装置,重点研究其设计方法、结构分析方法、自动化编程,实现相应静态、动态结构仿真、刀具轨迹路径仿真等。
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使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发展动态。
2.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
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开展科学研究项目。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培养过程1.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在硕士研究生期间需要修读一定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包括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
此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法。
2.科研实践阶段: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后,需要进入科研实践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科研导师,并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和实践工作。
学生需要独立开展科研项目,参与科研团队的学术研讨和项目交流,撰写科研论文和发表学术论文。
3.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等。
学生还需要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学术合作、科研项目合作等。
4.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撰写一篇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论文,并通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三、培养方式1.导师制:每名学生都需要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导师,导师将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和科研训练,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展,并帮助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2.课程设置:学校将根据机械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既满足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需要,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学术交流:学校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机械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展农林机械装备设计开发及智能控制技术、竹木材产品工程材料开发和应用、工业设计 技术等研究,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农林装备制造业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 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2、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践 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艰苦奋斗,求 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机械工程领域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工程领域的国 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熟练运用先进的 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解决本领域涉及的技术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 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有严 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身体健康。
六、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本领域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含实践研究6学分)。原则 上所修课程总学分不多于36学分,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课程体系 (1)公共课:公共课程设置见附表; (2)领域主干课:领域主干课程设置见附表; (3)选修课:选修课程设置见附表; (4)实践研究: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 12 个月的工程实践研究, 并结合项目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实践研究在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基地 涵盖了本领域研究方向的企业和研究单位,实践形式采用顶岗实习。实践研究的考核等 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实践研究环节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 答辩; (5)补修课: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机 械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2、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
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机械工程(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机械工程(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1)一、培养目标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 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
4. 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分“汽车零部件” 和“建材装备”二个领域,研究方向如下:1. 汽车零部件领域: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及装备、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及装备、汽车零部件制造及信息化、汽车电子技术及装置。
2. 建材装备领域:工业过程装备及自动化、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其装备、建材装备检测与控制。
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
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
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分为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
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分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
1. 学位课课程,总学分18学分。
(1)第一外国语(含基础外语3学分与专业外语1学分);(2)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3)矩阵论,2学分;(4)机械中的有限元方法,2学分;(5)专业学位课程5门,9学分。
2. 非学位课程,按培养领域选修2门,4学分。
3. 必修环节,6学分。
(1)选题报告,1学分;(2)实践环节,5学分;其中:课程实践(2学分),综合实践(3学分)。
4. 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均须补修本学科(专业)相应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说明:为满足论文工作需要,研究生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工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标与要求 贯彻德、智、体全⾯发展的⽅针,并着重对研究⽣综合素质和应⽤能⼒的培养,培养机械⼯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与应⽤等⽅⾯的⾼级⼯程技术⼈员和⼯程管理⼈员。
要求专业学位研究⽣: 1、进⼀步学习马列主义、⽑泽东思想和邓⼩平理论,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机械⼯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的了解,具有较宽的知识⾯;能较熟练地使⽤计算机,能熟练运⽤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法解决本领域涉及的技术与发展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担负⼯程技术或⼯程管理⼯作的能⼒;较熟练地掌握⼀门外国语,能阅读本⼯程领域的外⽂资料;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
3、⾝体健康。
⼆、研究⽅向 机械制造设备及⽣产系统;新型机械与机电设备设计与开发;机械设备维修⼯程;机械装备测控制技术;智能化检测与⾃动化控制技术;车辆、⼯程机械及⽣产系统;新材料及新⼯艺;智能机械;机械产品计算机虚拟仿真设计;微机数控技术;机电液⼀体化技术;机械传动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农业、⽣物、化⼯、材料等专⽤⽣产设备及⽣产系统。
三、培养⽅式及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程硕⼠专业学位的研究⽣,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式进⾏课程学习及科学研究。
课程实⾏学分制,实⾏多学科综合、较宽⼝径培养。
2、⼯程硕⼠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实⾏双导师制,由校内相关专业具有⼯程实践经验的硕⼠、博⼠⽣导师指导,⼯矿企业或⼯程部门内业务⽔平⾼、责任⼼强的具有⾼级技术职称的⼈员作为副导师联合指导。
来⾃企业的研究⽣副导师要填写中国农业⼤学有关登记表格。
3、学习年限⼀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课程学习⼀般应在前两年内完成,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
浙大机械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学院(系)机械工程专业(代码: 0802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如下:1.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2.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工程知识,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工程技术开发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熟练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学制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5-5年,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前两年内完成。
三、研究方向机电工程:1. 电液控制技术;2. 电子-气动控制技术;3. 应用流体力学;4. 信号处理及计算机仿真;5. 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机械设计及理论:1.设计理论方法及其自动化;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3.摩擦学设计;4.机构和机械传动设计;5.计算机工程图学;6.可靠性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1.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2.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3.工业工程;4.产品设计与制造自动化;5.微机电系统理论及微制造技术;6.制造过程检测和质量控制技术;7.机械振动、冲击与噪声控制;8. 精密测试仪器与技术;9. 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四、培养方式注重工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跨学科(甚至跨门类)的实践本质,根据机械工程领域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中充分体现工程特点。
1、攻读该学位的研究生,采取半脱产或不脱产的方式。
2、论文工作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或工程单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至少获得15个学位课程学分,总学分(含读书报告)不少于30学分。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一、招生对象及培养目标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对象为机械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及具有相关背景的其他学科本科毕业生。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科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2.学位论文及答辩学生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需要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
论文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能够展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完成学位论文后,学生需要进行学位论文的答辩,以展示对所选题目的深入研究和扎实掌握。
三、培养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软硬件条件,学校将为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室设备、科研资助、学术活动等支持。
学生可以参与学院组织的学术交流、学术研讨、学术报告等活动,与他人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
四、培养要求和评价标准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术活动三个方面。
学生需要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并积极参与科研训练和学术活动。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学术表现、科研能力、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五、学位授予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撰写、答辩后,经过学校学位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可以授予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
六、其他事项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需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以上就是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的相关内容。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学术活动的培养,学校旨在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学校将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评价标准,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机械工程 硕士 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工程硕士基本理论和系统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旨在培养能在机械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设计、技术管理及教学工作等方面,具备发展前景和较强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其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1. 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力;3. 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和实际工程应用的能力;4.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社会管理能力;5. 具备全面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
二、培养要求1. 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 具备较强的机械工程设计、控制、制造、测试、评价、管理等能力;3. 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够撰写学术论文或发表科研成果;4. 具备较强的学术、科研积累和知识更新的能力;5. 具备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的能力;6. 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三、学习课程1. 必修课程:(1)机械基础理论(2)材料力学(3)机械设计(4)数值计算方法(5)工程热力学(6)现代控制理论(7)现代制造技术(8)机械传动理论(9)机械制造工艺(10)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11)机电一体化设计与制造(12)机械工程实验(13)科学研究方法2. 选修课程:(1)复合材料与结构(2)摩擦学与润滑学(3)机器人技术(4)智能制造系统(5)先进材料应用技术(6)装备维修与管理(7)环境保护工程(8)航空航天工程导论(9)汽车工程四、科研实践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与教师或研究院所的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培养科研能力。
并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实验和论文撰写工作。
五、实习实践学生需要在企业或机构进行一定时期的实习,了解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毕业论文学生需要在确立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知识和科研实践结果,完成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毕业论文,撰写并发表。
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2
动 202499 振动理论
化 202448 CAD/CAM 原理及应用
选 修
202507 现代 CAD 技术
课 202421 现代物流工程
202493 数字化制造与管理
202508 微电子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非
202439 机电系统伺服控制技术
学
202449 机电系统建模与辨识
位 课
机 械
202440 流体控制元件优化设计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学位 课与 非学 位课 的总 学分 ≥30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五、培养方式 1. 硕士生培养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既要使硕士生深入掌握基础
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
—1—
式。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 3. 硕士生一般应在第 3 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在第 4 学期内完成中期考核。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2
机械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工程专硕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和工程开发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机械工程领域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3.掌握先进的实验测试、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献查阅能力,能够进行文献综述和科技信息分析;5.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二、培养体系机械工程专硕培养体系分为两年制和三年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学生情况。
2.1 两年制培养两年制培养方案适用于机械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工科、理科和管理科学)。
第一学期:1.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2.开设《机械设计基础》、《热工基础》、《材料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3.开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科研素养。
第二学期:1.开设《机械原理》、《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等进阶课程,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工程核心知识;2.开设《实验技术与数据处理》等课程,培养学生实验能力;3.设立导师指导小组,进行导师指导和课题选择。
1.学生选择导师,根据兴趣方向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课题研究;2.开设《机械工程专题研究》、《科研项目管理》等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3.开展科研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能力。
第四学期:1.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毕业论文;2.进行论文答辩和学术交流,完成学业。
2.2 三年制培养三年制培养方案适用于非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或有工作经验并希望深造的学生。
第一学期:1.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2.开设《机械设计基础》、《热工基础》、《材料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3.开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科研素养。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担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电系统控制与自动化、机械工程热处理等专业课程,以及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上有所深入和扩展。
3.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培养时间和学分要求1.培养时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为两年,其中第一学年为学习课程,第二学年为论文或实践项目研究。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所要求的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其中,基础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30学分,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5学分。
另外,学生还需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和学术讲座,并通过宣讲报告和论文发表等方式积累学术学分。
四、培养方式1.培养方式:培养过程以教学为主,辅以实践和科研活动。
学生需要进行理论学习、实验室实践、课程设计、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导师制度:每个学生在入学时将被分配一名导师,导师将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和个人成长。
学生要与导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进行科研项目讨论和指导,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锻炼科研能力。
五、培养评价1.成绩评价:根据学生参加的课程和实践活动的成绩,由教师进行评定。
2.学术学分评价:学生通过发表论文、参加学术报告和学术活动等方式,积累学术学分。
3.毕业论文评价:学生需撰写一篇毕业论文,由导师进行评审,并进行答辩。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200
(一级学科)
一、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机械工程学科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术视野开阔,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善于在研究工作中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在科学或工程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培养方向
1.石油机械工程
2.机械设计及理论
3.机械电子工程
4.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5.车辆工程
6.工业设计
7.海洋石油装备
三、学习年限:2.5~3年
四、学分要求:必修课共6门,总学分最低30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本专业未选的必修课及其它专业的必修课及选修课均可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
2、对跨学科报考生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3、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语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机械工程(0802)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0802)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汽车行业,发挥校企共建学科的工程背景优势,培养具有坚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在汽车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中能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二、学科方向本学科下设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微机电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
机械工程以汽车行业为背景,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了自已的学科特色。
主要研究方向有:“机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光机电一体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一体化”、“车身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汽车制造自动化、”“节能与新能源车辆技术”、“商用车辆设计与优化技术”、“汽车动力学仿真与控制技术”、“汽车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汽车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流体传动与控制”、“传感与测量技术”、“微纳测量与表征”。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本学科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2-5年。
四、学分与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33学分,其中课程不低于30学分。
开题报告1学分,课外实践活动2学分。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课程。
补修课程跟本科生听课,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五、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环节”两项必修环节,各记1学分,由研究生处负责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1、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8次以上学术活动,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以上。
参加活动需有书面记录,未完成学术活动者不准参加论文答辩。
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参加校内外各类学术讲座、论坛,参加研究生素质教育讲座“中华文明概论”、“声乐作品鉴赏与演唱”、“现代汉语修辞学”、参与学科研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有明确任务的企业、社会调查等。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针对机械工程领域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学生需具备机械工程学科相关领域的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制造、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3.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开展前沿的科研项目。
三、培养体系1.课程学习:学生需修习一定的专业课程,包括机械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选修课程包括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生产制造等。
课程设置旨在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研训练: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并完成一定量的科研成果。
指导教师将为学生提供科研方向和项目,并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通过科研训练,学生将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
3.实践锻炼:学生需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包括工程实习和企业调研等。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将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并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四、培养方法1.阶段性考核:学生需参加各学期的课程考核,包括笔试、实验和报告等形式。
通过阶段性考核,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2.专业实践: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包括工程实习、企业调研、实验室实践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增强实践能力。
3.科研训练:学校将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指导教师将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五、培养评价1.学期成绩:学校将进行学期成绩评定,包括课程考核成绩以及科研和实践活动的评价。
学生成绩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位评定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机械工程硕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硕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工程硕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 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2. 具备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机械系统与控制、机械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知识;3.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能力;4.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方式1. 课程学习硕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修满学位课程学分,并达到学位课程学分的平均成绩要求。
学位课程主要包括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核心课程涵盖机械工程基础理论、数学、力学、机械设计、材料科学等内容。
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机械系统与控制、机械工程材料等专业课程。
2. 导师指导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要有一名导师进行指导。
导师要求具有高水平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指导经验,能够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学术和科研指导。
3. 科研实践研究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或工程实践,锻炼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4. 论文撰写硕士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取得学位。
博士生需要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取得学位。
三、培养计划1.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为2-3年,具体培养计划如下:第一年:学习学位课程,选定导师,确定论文选题,开展科研工作;第二年: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科研实践,撰写学位论文;第三年: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2.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5年,具体培养计划如下:第一年:学习深化课程,参与科研项目,确定博士论文选题;第二年: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第三年:继续深入研究,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第四年: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第五年:进行博士学位答辩,取得博士学位。
四、培养评价1. 学位课程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位课程学分成绩应满足学院及学校相关规定。
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是一级学科,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学习: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需要修习一定数量的专业课程,以加深对机械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这些课程可能涵盖机械设计、热能工程、流体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课程学习,研究生可以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技能。
2.科研训练: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研究生需要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探索,并完成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科研过程中,研究生需要具备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等科研方法与技能。
3.学术交流:研究生期间,学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参与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活动,研究生可以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并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这有助于研究生扩大学术视野,提高自身研究水平。
4.导师指导: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通常由导师指导进行研究工作。
导师会对研究生的科研项目进行指导和督促,并帮助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导师还会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进行指导,培养学术操守和责任感。
5.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生培养期末,研究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通常由研究生个人进行,要求能够展示出研究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需要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并结合个人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阐述。
以上是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般内容。
每个高校和培养单位的具体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还需查阅相关学校或单位的具体要求。
机械工程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实习
安排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技术和业务流程。
工程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科研实践
参与科研项目
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或团队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素养和 团队协作能力。
学术交流
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其 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专业学位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具有从事工程技术领域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国家 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专业学位的国际接轨
国际上,专业学位已成为工程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与学术学位并行发 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机械工程专业的定位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理 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机械工程领域中的设计、制造、研 发、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教育方向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研究员、工程教育 工作者等,具备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
创业方向
自主创业,创办公司或担任公司高管,具备创新、创业和管理能 力。
前景展望与挑战
前景展望
机械工程领域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为机械工程技术人 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对机械工程领域的支 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践教学不同
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制、案例式、研 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03
培养方案与培养要求
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工程 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具有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和研究新理论 、新方法的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 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开发、产品设 计、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 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80200)
机械工程是以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和解决各种机械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修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它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的重要工程领域。
本学科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点现有教授17人。
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
本学科依托河北省现代集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快速制造中心河北省示范中心和河北省装备制造教育创新高地等,面向装备制造业、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围绕复杂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激光快速制造、机械产品测量与故障诊断和机电控制与机器人技术等研究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和国家装备制造重大专项课题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和石家庄市重大科技项目3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56篇,出版著作、教材42部,专利授权38项,引进科研经费910万元。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具有艰苦奋斗、献身科学技术精神,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毕业生应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前沿与动态;较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分析方法和实验测试技术;熟悉现代化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独立地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工程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一定的项目组织才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外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所需要的听说能力。
本学科毕业生可胜任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工作或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专门技术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2、快速制造技术
3、机电控制与机器人技术
4、机械产品测量与故障诊断
三、学分要求及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为30-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学分不低于16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根据具体情况,修业年限为2-5年。
课程计划一般按18课时1学分设置。
四、课程设置
注:备注栏中跨一级学科用*表示,双语教学课程用#表示。
选修双语教学课程的同学可以免修专业外语。
五、开题
1.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等进行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具有一定深度和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选题应符合本领域培养目标并尽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也可根据本人的兴趣和原有基础选题,但要经导师审核通过;选题还要从现有的科研条件和工作时间考虑,使课题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2.在确定选题后,于第三学期中期在学院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会由学院组织进行,对开题报告给予指导和评价,并给出是否通过开题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对未通过开题者,允许在3个月内再次提出申请,重新开题。
3.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并严格按照开题报告进行论文撰写的各项工作,不得推迟或更改。
六、中期考核
学生在第四学期中期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包括对思想品德、业务学习、科研能力、健康状况、学分是否满足要求等方面考核,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考核不合格者,允许在二个月内重新考核一次,若无明显改进,根据情况做出推迟毕业的处理。
七、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1.学位论文答辩前提条件
(1)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选课,总学分应在30-36学分。
(2)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本学科专业相关(导师或研究生署名第一,如是第二,导师应是第一)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
2.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做到主题明确,立论有理有据,内容有一定的创新,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方案完整,实验数据真实准确,结论正确可靠,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
行文流畅,条理清晰,格式符合《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3.论文完成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组织答辩。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
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