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老庄道家之水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老庄道家之水德
王焱 MF1020030
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永远闪耀着属于它自己独特的光芒。道家思想博大精深,“道”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然而在理解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时,我们发现“道”是如此抽象与玄奥。因此中国先哲们早已用水来作为万物的依体,而老子更是把“水”对万物的依存性、柔顺性、逆反性视为“道”的代表。
从当前对道家与水的研究发现,大体有五个方面:一、通过水性与人性的结合,论述老子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例如秦晓慧的“水德——老子的人生哲学①”;
二、从老庄论水的言论中概括出道家思维模式的主要特征,例如莫付欢的“从老庄论水看道家思维模式②”;三、从儒道比较的角度来论述,例如:姚新中、焦国成的“先秦儒道哲学中的智、水关系之比较③”,四、从老庄的某句言论进行论述的,如汪焰祥的“‘上善若水’的哲学意蕴④”;五、通过对“水”本根思想的提升,来论述老子道论的本体内涵,如黄承贵的“水:老子‘道’论的本喻⑤”。本文论述的“老庄道家之水德”将从对“道”与水的对比理解,进一步发现“道”与水的联系,并以实例来阐述道家之水德。
一、“道”之初解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在《老子·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而且是万物的根本,是人类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一个往复使用的类似于规律的东西。但这里仅是对“道”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并没有对“道”具有哪些具体的特征做详细的解释。
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道”的内涵是极为深刻的。在道家的经典中“道”的特征在不同的地方分散的表现出来。《老子》开篇就说到:“道可道,非常道”。这句通常解为:“可道”的不是“常道”,第二个“道”为“说”之意,整句为“道”是不可言说的意思。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开篇第一句话往往具有总领全篇的意义,《老子》开篇第一句也不例外。南怀瑾先生认为:“《老子》第一章首句的第二个‘道’字,便是一般所谓‘常言道’的意思,其实是不大合理的。因为把说话或话说用‘道’字来代表,那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如果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时隔几千年,口语完全与后世不同。那时表示说话的用字,都用‘曰’字。⑥”赵汀阳先生在他的《二十二个方案》一书中也认为把第二个“道”字解释为“说”,在语义选取上是一个错误。并且它与老子的思路不一致。清初王夫之,对“道”的理解则是另一条思路。王夫之在其《老子衍》第一章中说:“常道无道……‘可’者不‘常’,‘常’者无‘可’”。王夫之认为凡是可以尊而行的,并且为人所利用的各种具体的道,就算不得永恒不变的道。由此看来,“道”这里指的是某一可行的方式,它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即“可行”、“可循”、“可为”之类的意义,而不是“可说”之意。由以上对《老子》开篇所说“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理解,我们可知,道家之“道”具有永恒变化的特征,并且这种永恒的变化却又是可以遵循和效仿的。“道”具有永恒的变化性,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道”柔的一面。试想,一物若随时变化,那它注定不会是物属刚强,而会具有柔顺的
特性。
为了使世人明白“道”,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在阐述“道”的特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老子对“道”这样解释:“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⑦”。“冲”,古字为“盅”,训虚。《说文解字》解释为:“器,虚也”,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意思就是说“道”是虚空不可琢磨的。《老子·二十一章》说得要具体一些:“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的作用是创造万物,但是它又好像有又好像无,好像是实际存在的又好像是虚的,恍惚中有形象,恍惚中有实物,深远而深沉中又有最精微的物质,这个最精微的物质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可信,在它里面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信息,宇宙依道而存在。依此意理解“道”,就如仿佛“道”就在身边、就在我们面前,但要把“道”至于掌细看为何物时,却发现两手空空。这便让人想到水。观水其无形,触水其无状,尝水其无味,闻水其无声。但水又确实存在,并且万物都不可或缺。在这种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在,恍恍惚惚,却又有物有信之中,我们隐隐约约的了解到了“道”的另外一些特征:“道”即使处于永恒的变化状态,即使恍恍惚惚,但万物对“道”具有依存性,“道”具有不可或缺性。
庄子在《大宗师》里对“道”又作了这样的发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此话让我们对“道”的特征又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无为无形的;可以心传而不可口授,可领悟而不可认识;道自己为本,自己为根。没有天地之前,从古以来就存在;使鬼帝变成了神灵,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不算高,在六极之下不算低,生于天地之前不算久,长于上古之前不算老。这一句中,我们可知“道”的另一特征:先天地万物而生,同时又产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认为“道”是创生万物的本源。但这个创生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而是经历一个层层展开的过程。首先是“道生一”,即道生气的过程;其次是“一生二”,即道产生阴阳二气;再次是“二生三”,即阴阳交感、二气和合;最后是“三生万物”。这一系列的过程简化一下就是道生万物的过程,同时,“道”又是万物存在的依据。
《老子·七十七章》中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天的道路,就象一张弓拉开一样,高了就压抑一下它,往下了就往上举举它,有多余的就减去它,有不够的就补足它,是损掉有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的道路,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减损不足的来奉侍有多余的。这里是用简单的比喻说明“道”在自然万物运行和发展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道”并不是让自然万物任其发展,而是有一定的制约逆反作用。
至此,我们可知:“道”先天地而生,同时又生万物,而这生出万物实体的“道”却无形无状,可得却不可见,可心传却不可口授,可领悟却不可认识;“道”为万物所依存,同时却又永恒变化;“道”不仅是产生自然的根本,也是自然万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但却对万物具有逆反性。在这种欲知而不得的尴尬中,在哲人们把目光转向自然界之时,便发现了水。
二、水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