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土壤学》第一章绪论1、掌握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等概念;2、明确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术观点。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1、掌握粘土矿物、原生矿物、同晶替代等概念;2、明确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3、掌握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类型与性质;4、了解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1、掌握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腐殖化系数、C/N、土壤有机质矿化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HA/FA等概念;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3、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括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明确腐殖物质的组分及特点、;4、明确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调控土壤有机质的途径。

第四章土壤的物理性质1、掌握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孔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团粒结构、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物理机械性等概念;2、掌握土壤粒级的矿物组成和理化特性、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以及不良土壤质地改良的基本措施;3、掌握土壤孔隙类型,明确孔性的影响因素,了解其调节途径;4、明确土壤结构的类型,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机制,比较不同结构体与肥力的关系;5、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1、掌握土水势、土壤水吸力、毛管水、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呼吸、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等概念;2、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及影响因素;3、明确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了解水分含量测定方法;4、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掌握其运动的方式;5、了解土壤的热性质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第六章土壤的化学性质1、掌握土壤胶体、离子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CEC、盐基饱和度、潜性酸度、活性酸度、总碱度、碱化度、土壤Eh、土壤缓冲性等概念;2、了解土壤胶体表面类型及土壤胶体带电的原因;3、掌握阳离子交换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明确离子交换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4、了解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概念以及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5、明确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6、明确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土壤酸碱性的改良;7、了解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植物生长、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

农业知识综合四

农业知识综合四

农业知识综合四一、农业知识概述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障。

农业知识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技术、农作物保护、土壤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知识的综合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农业知识。

二、种植业知识1. 种植作物选择在农业生产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作物对土壤、气候和水质的要求各异,因此种植者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种植技术包括施肥、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损失。

三、养殖业知识1. 畜禽的饲养管理畜禽的饲养管理是保障畜禽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

养殖者需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畜禽的饮水和卫生条件,及时进行疫病防控,以确保畜禽健康生长。

2. 养殖技术养殖技术包括畜禽的繁殖、饲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

合理运用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畜禽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殖者的收益。

四、农业技术综合1. 农药与化肥的合理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农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化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但过量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科学施用。

2.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大棚种植技术可以调控作物的生长环境,无人机技术可以监测农田状况等。

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五、总结农业知识综合涉及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业技术等多个方面,对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农业从业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关于农业知识综合的部分内容,农民朋友们可以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1、“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2、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多予,少取和放活。

3、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

应该说,基本农田是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

4、农业推广的特点有生产性、教育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周期性5、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需要经过国务院批准。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作物播种期的确定,一般要考虑品种特性、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病虫和自然灾害等因素8、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基本特点是:三者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

其中无公害食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即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强调优质与营养;有机食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控制。

9、作物试验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科学的试验设计,基本内容包括试验目的_试验材料、试验处理、试验对照和试验方法。

10、绿色食品分类A级和AA级。

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隶属于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_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指的是什么?答: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12、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什么原则?答:(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3)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

(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院校、试验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什么叫肥料?答: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课程

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课程

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课程一、农业知识综合二课程简介农业知识综合二课程是农业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领域的全面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农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生产知识1. 农业生产基本概念:农业生产是指利用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和渔业等生产活动的过程。

2. 农作物种植:包括种子选择、土地准备、耕作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技术和管理措施。

3. 畜牧养殖:包括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配制、养殖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 渔业生产:包括水产养殖、捕捞技术、水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农业管理知识1. 农业企业管理:包括农业企业组织架构、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2. 农业资源管理: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 农产品质量管理: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认证等方面的知识。

4. 农业项目管理:包括农业投资项目策划、实施、监控和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四、农业技术知识1. 农业机械技术:包括农机选型、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 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农产品的采摘、贮藏、加工和包装等方面的知识。

3. 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农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农业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4. 农业节能技术:包括农业用能的优化和节约、新能源在农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五、农业知识综合二课程的学习方法1. 多角度学习:通过多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期刊论文等,从不同角度了解农业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程和农业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开展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4. 学习总结:及时总结学习内容,复习巩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基础知识综合

农业基础知识综合

农业基础知识综合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

拥有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合介绍农业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

一、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

首先,选择合适的农地是关键。

农地的选择应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排水条件、阳光照射等因素。

其次,选取适宜的农作物。

农作物的选择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进行科学的轮作制度。

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使用农药、科学灌溉等技术手段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农业机械凭借其高效、快捷的特点,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农业机械的种类繁多,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

农业机械的选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预算合理选择。

此外,合理的维护保养和正确使用农业机械,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三、动植物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保障农作物和畜禽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对于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

首先,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害发生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其次,加强病害的生物防治,采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科学施肥、合理种植布局等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农田、林地、水域等农业生产用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其次,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

此外,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农产品贮运与销售农产品贮运与销售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环节。

在农产品的贮存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冷藏、通风、防潮等条件,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在销售环节,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类销售,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3)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3)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1.引言农业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是农业技术的基础,它包括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农业工程基础知识以及农业管理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和阐述。

2.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等相关知识。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学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它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植物学知识的掌握对于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了解植物生长的生理特点、掌握植物生长的时间和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动物学是农业生产中关于家畜养殖的重要基础知识。

它研究动物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合理选择家畜品种、掌握家畜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土壤学也是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了解土壤的性质、肥力、水分保持能力以及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成功至关重要。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候的科学,也是农业科学基础知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气候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了解气候情况可帮助农民安排农业生产的时间和方式,合理利用气象条件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农业工程基础知识农业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农业机械、农业建筑、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知识。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农机的选型、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农业机械的基本运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有重要意义。

农业建筑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存放农作物和牲畜的建筑物,如仓库、畜舍等。

农业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需求,保障农作物和牲畜的安全和舒适。

掌握农业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和牲畜的存储和养殖条件。

农田水利是指农田中的水文环境调控技术,包括灌溉、排水等方面的知识。

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农田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知识综合三一、农业生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农业生产是指通过种植、养殖等手段,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出人类所需的食物和其它物质财富。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业生产的分类1、种植业: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种植、培育、收割等手段,获取粮食、油料、纤维、药材等农作物。

2、养殖业:利用动物的生长规律,通过养殖、繁殖等手段,获取肉类、蛋类、奶类等动物产品。

3、林业:利用森林资源的生长规律,通过采伐、植树等手段,获取木材、纤维、药材等林产品。

三、农业生产的特点1、地域性:农业生产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品种都有所不同。

2、季节性: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同季节的农业生产活动都有所不同。

3、连续性:农业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种植到收获需要经过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精心的管理和维护。

4、综合性:农业生产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学等。

四、农业生产的管理1、合理规划: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规划,明确生产目标和发展方向。

2、科学种植: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精心管理: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

4、环境保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等现象,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1、科技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农业生产将更加依赖于科技手段,如智能化农业设备、生物技术等。

2、生态化:未来的农业生产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

3、多元化:未来的农业生产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多元化,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农学类知识点总结

中职农学类知识点总结

中职农学类知识点总结一、农业基础知识1.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土地、水和气候等自然资源,种植和培育植物、养殖动物,生产农产品的生产活动。

农业起源于人类定居和农业文明的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系统和技术方法。

2. 农作物栽培农作物栽培是指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通过耕地、施肥、灌溉、除草、施肥等一系列操作,使农作物生长发育,最终获得丰收的过程。

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栽培技术。

3.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各种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和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的技术。

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灌溉机等各种农业机械设备。

4.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指将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加工和精加工,制成成品农产品,提高商品价值和延长商品保质期的过程。

包括粮食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等。

5. 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管理是指对农业生产进行组织、计划、指导、监督和协调的过程,包括生产组织与计划、生产管理、技术指导等内容。

二、农业科学知识1. 土壤学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性质、肥力、分类、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主要包括土壤的组成和结构、土壤肥力、土壤分类及利用、土壤保护等内容。

2. 植物学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分类和利用等内容的科学。

主要包括植物细胞结构、植物营养、植物生长发育、植物分类等内容。

3. 动物学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和利用的科学。

主要包括动物细胞结构、动物生理生态、动物分类及利用等内容。

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指预防、控制和治理农作物和畜禽的病害和虫害,保障农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

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知识、病虫害的诊断与鉴别、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等内容。

5. 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利用的科学。

主要包括气象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护、气象信息的利用等内容。

6. 农业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利用是指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产品、农副产品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

农业综合4知识点总结

农业综合4知识点总结

农业综合4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综合概述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综合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综合调度,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综合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科学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二、农业综合知识点1. 农业生产规划农业生产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对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进行全面规划和调度。

农业生产规划包括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养殖业的发展规划、全年农业生产的安排等内容。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有序、高效。

2. 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等。

种植技术是指如何合理选择农作物的种植地点、时间、种类以及施肥、灌溉等管理技术。

养殖技术是指如何科学饲养动物,保障牲畜的健康和生长。

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则是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

3. 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管理是指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农业生产计划的制定、资源的配置、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指导、质量的控制等内容。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4. 农业发展政策农业发展政策是国家对农业发展所做的宏观部署和政策措施。

农业发展政策包括粮食安全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科技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等内容。

通过明确政策,可以有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综合的意义农业综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以不断推进农业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转型。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更新,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技术的定义、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术、农业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农业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为目标,通过改变生产环境、管理农作物和畜禽、利用农业机械和设备等手段,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农业文明的起源,但在现代社会,农业技术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

农业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落后的农业社会中,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试错方法来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进入了以机械化为主导的阶段,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继续创新和更新。

现代农业技术以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通过基因改良、高效肥料、精密灌溉、无人机监测等手段,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作物和畜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种植技术、畜禽饲养技术、农田水利技术和温室技术等。

种植技术涉及到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科学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畜禽饲养技术包括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管理等,对于提高畜禽的肉、蛋、奶等产品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技术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以确保农作物能够获得适当的水分和排除过多的水分。

温室技术则利用温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和保护。

农业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2)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2)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农田生产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是指农业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土壤与肥料、农作物种植、农业机械与设备等方面。

1. 土壤与肥料1.1 土壤的组成和特性土壤是农田的基础,它由无机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土壤的组成和特性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种植作物和施肥方式。

1.2 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肥料是供给植物养分的物质,根据其营养元素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

有机肥主要由动物和植物的残骸经过一定的发酵产生,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无机肥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成,其含有的养分比例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来调整。

使用肥料的方法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2. 农作物种植2.1 农作物的选择和布局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类是农田种植的第一步。

不同的农作物对环境和土壤要求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至关重要。

农作物的布局也要考虑到作物间的互相影响和异域作物的轮作。

2.2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耕作、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正确的栽培技术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和品质。

例如,适当的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播种时要注意种子的密度和深度,灌溉的时间和量也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调节。

3. 农业机械与设备3.1 农业机械的分类和选择农业机械是农田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按照用途可以分为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收割机械等。

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要考虑到农田面积、作物类型和经济投入等因素。

3.2 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正确使用和维护农业机械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机械故障和事故发生。

例如,在使用农业机械前要对机械进行检查和调试,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和维修。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1. 引言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种植、养殖、农机化、农药、农膜等方面的知识。

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指培育植物的技术方法,包括选种育种、土壤肥料管理、植株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种植技术中,合理选择优质种源、科学管理土壤和施肥、科学调控温湿度等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2.1 选种育种选种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种子和育种材料,通过杂交、选择等方式改良植物的性状。

在种植技术中,选种育种是提高品种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2.2 土壤肥料管理土壤肥料管理是指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方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矿质元素供应。

合理的土壤肥料管理能够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3 植株管理植株管理是指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调控和管理,包括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操作。

合理的植株管理能够促进农作物的早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防治病虫害。

3. 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指饲养动物的技术方法,包括动物选育、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

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

3.1 动物选育动物选育是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改良遗传性状等方式改善动物的性状。

合理的动物选育能够提高动物的肉质、增加体重和改善繁殖能力。

3.2 饲料管理饲料管理是指合理配置和管理动物的饲料,包括精确计量、营养均衡和适时供应。

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3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指对动物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通过建立预防疫苗接种、定期消毒和养殖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养殖中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4. 农机化技术农机化技术是指应用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方法,包括播种机械、收割机械和农业机械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农业技术的综合基础知识,包括土壤管理、植物生长、农作物保护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土壤管理包括土壤质地改良、施肥、灌溉和土壤保护等方面。

1.1 土壤质地改良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比例。

土壤可分为砂壤、壤质和粉砂壤等几个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采取不同的质地改良方法,如添加有机肥料、石膏或石灰等,以调整土壤结构和改善其通气性与保水能力。

1.2 施肥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等,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施肥的时机、方法和剂量也需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土壤状况进行调整。

1.3 灌溉灌溉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含水量进行灌溉。

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洪灌、滴灌和喷灌等,适当的灌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4 土壤保护土壤保护是防止土壤侵蚀、土壤质量恶化的一系列措施。

常见的土壤保护方法包括植树造林、合理耕作、轮作休耕和覆盖耕种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土壤养分流失。

二、植物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对于进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植物生长过程包括萌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几个阶段。

2.1 萌芽萌芽是植物从种子中生长出幼苗的过程。

种子经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后才能顺利萌芽。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这些生长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2.2 生长生长是植物在幼苗期到成熟期间的主要阶段。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来进行生长。

土壤肥力、水分和光照等条件对植物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2.3 开花开花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植物进行繁殖的步骤。

最新=农业知识综合一汇总

最新=农业知识综合一汇总

=农业知识综合一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渗透势(ψπ):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ψπ。

用负值表示。

亦称溶质势(ψs)。

压力势(ψp):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

一般为正值。

符号ψp。

初始质壁分离时,ψp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衬质势(ψm):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

符号ψm 。

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主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与同化的过程。

杜南平衡: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叫杜南(道南)平衡。

它不消耗代谢能,属于离子的被动吸收方式。

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单盐毒害是指溶液中因只有一种金属离子而对植物之毒害作用的现象;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即能减弱或消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拮抗。

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

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

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一)常规技术常规技术是经常、长期、普遍应用的技术,在任何农业发展阶段都是提高生产力的主体。

1.育种和良种繁育育种,指的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的过程。

其做法是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或先应用杂交或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

良种繁育,是将新创造的动植物良种扩大繁育种子、种苗、种畜的过程,以便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2.作物种植制度种植制度是一个单位内作物生产的总体安排,包括作物结构、布局、复种和种植方式(间套作或单作、轮作或连作)等。

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系统,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大。

我国盛行以间套复种为中心的多熟制,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间,体现了中国种植制度的特色与亮点。

3.作物栽培技术在作物生命活动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所采取的各种田间管理措施的总称。

包括品种选用、农机配置、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

良好的栽培技术在农作物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平衡施肥技术人要吃饭,庄稼要吃肥。

据FAO研究,作物增产中,化肥的贡献达50%以上。

所谓平衡施肥,一是施肥数量上力求平衡,以产定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即根据土壤肥力的测定状况和作物产量的要求,作物需要多少养分就给多少肥料;二是养分种类上的平衡,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要按比例配合,避免畸轻畸重。

有机肥和化肥都无毒无害,它们在应用机理上也基本是一致的,其区别无非是有机肥所含养分种类比较多,而化肥多数品种为一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在施肥技术上要讲究元素的配合。

西方提倡的“有机产品”禁止使用化肥的规定,只不过是一种信仰或商业目的而已。

5.灌溉与节水技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或排水)加施肥可使产量成倍的增加。

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以及天气、土壤、水源等条件,适时、适量进行灌水,少了多了都不好。

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现象,推广沟灌、畦灌、管灌、以及喷管、滴灌、渗灌等节水工艺。

专业农技知识点总结

专业农技知识点总结

专业农技知识点总结农技是农业技术的简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

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关于农技知识点的总结。

一、农业生产技术1.土地利用技术农业土地的利用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合理的土地利用技术包括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加快土地资源的恢复和利用速度等。

2.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指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各个阶段的具体管理技术和方法。

3.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指家畜、家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

4.设施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是指通过设置温室、大棚等设施来改善气候条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

5.植保技术植保技术包括农作物病虫害病原检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等。

6.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包括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实施科学施肥措施等。

7.水利技术水利技术包括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节约使用等。

8.农药使用技术农药使用技术是指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9.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的应用。

10.粮食储藏技术粮食储藏技术是指农作物的储藏、加工、包装等技术。

二、农业保护技术1.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包括化肥农药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2.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是指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技术。

3.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指农作物品种、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技术。

4.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技术。

5.农业资源保护技术农业资源保护技术是指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

三、现代农业技术1.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农作物等生物体进行改良、培育和保护。

2.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种植、养殖等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创新的扩散
答:
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
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2、农业推广经营服务
答: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是农业推广人员为满足农民需要,所进行的物
资、技术、信息、产品等各个方面的交易和营销活动。

3、农业技术推广
答: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推广度
答:
推广度是评价单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程度的指标,指实际推广规
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5.推广费用收益率
答:
推广费用收益率=新增纯收益×推广单位份额系数/推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沟通是人们借助共同的_____,彼此交流和传递_____的过程。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五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新采用者通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五种类型。

4、创新决策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等三种。

答:
1.符号系统信息
2.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
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
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4.个人选择型集体决定型权
威决定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
些?
答:
1)直接功能
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
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2、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
有那些?
答:
维护信息源的信誉
信息内容对推广对象具有相关性
信息的组织与处理尽量做到简明
重复关键内容
运用比较和对比
加强信息反馈
改善沟通环境
利用沟通网络
3、简述群体指导方法的主要
种类与特点。

答:
群体指导方法的主要种类有:
成果示范、方法示范、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座谈会、小组讨论、现场参观、科技竞赛、科技信息发布会等。

群体指导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
双向沟通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利于信息反馈;
有利于展开讨论或辩论,达到意见一致;
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要。

4、农业推广项目评估过程的
步骤有哪些?
答:
确定评估对象与领域
制定评估计划
确定评估标准与指标
收集资料、取得证据
整理、分析资料,作出
判断
撰写评估报告
利用评估报告
四、论述题(20分)
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理论,联系某地实际,论述怎样提高推广服务的工作效率。

答案要点:(这里仅列出答案要点,答题时
应联系实际,并对每一点适当展开)
框架模型包含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
体系统、沟通与互动关系、系统环境。

要提高推广服务的工作效率,应当:
提高扩散效率
提高接受效率
改善沟通与互动效果
改善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