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课件第四章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宁斯大林的贡献
列宁在指导殖民地被压迫民族 的解放斗争和领导俄国各民族 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一方面把 各民族无产阶级平等联合的原 则运用于俄国,指出:“各民 族完全平等,一切民族的工人 应该团结和融合。”
一方面发展了各民族无产阶级 平等联合的原则,提出“全世 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 起来!”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衰朽的封建势力的斗争,反映在意 识形态领域里,就是民主对专制、“人权”对“王 权”、“平等”观念对封建特权思想意识的斗争。
“平等”成了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 制度的政治口号。卢梭认为,私有制和国家是导致不 平等的社会根源,这一思想成为其“人民主权思想” 的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斯宾诺莎设想的民主制度国 家就是“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洛克反对君权神授说, 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政治主张,认为人天生是自由、 平等的,保障生命与财产乃是人的基本权利。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 立和发展,平等观念被资产阶级引入民族国家的建 立和民族关系领域,成为一般平等关系的合理延伸。 的构建。
资料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资本主义 发展必然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和束缚。新兴资产阶级 为发展资本主义,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改变自己政 治上的无权地位,把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指向封 建王权。
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 的行成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各国无产阶 级的“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 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 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应当以各民族的工人兄弟联盟来 对抗各民族的资产阶级兄弟联盟。”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 来!”
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讲的民族团 结是指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发展。
1998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视 察新疆工作时指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 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 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以下简称“三个离不开”)。
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 原则的基本内容
平等的提出
平等的思想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 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差异而不能够受 到同等对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到中世纪后期,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商品交 换的普遍化,逐渐出现了平等的观念。这种平等观 念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权利的一种探索和追求。
第三,在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即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民族的共同繁荣。
共同繁荣
第二,坚持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繁荣。 即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 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繁荣。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各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
民族平等
第二,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 权利。
第三,各民族都应该平等地履行 相同的义务。
第四,无产阶级民族平等的实际 内容是消灭阶级。
马克思义的民族团结具有丰富的内容: 第一,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
民族团结
第二,各民族无产阶级和被压 迫民族的团结。
“平等”和“民族平等”的口号,在资产阶级革命中 确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不 可能有真正的平等。正如列宁指出的:“资产阶级 民主在一般个人平等的名义下,宣布有产者和无产 者间、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间的形式上的或法律上的 平等,以此来达到欺骗被压迫阶级。”资产阶级的 民主仅仅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他们的平等是 在承认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度的合理性前提下而言的, 而私有制正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 是造成不平等现象的社会根源。
这说明,民族平等在资产阶级那里只是一个空洞的 口号,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
历史经验也证明:
当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并成为新的民族压 迫者,对其他民族奉行民族压迫政策时, “民族平等”就完全成为资产阶级掩盖阶级 矛盾,保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劳动人民和 被压迫民族的工具。
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诞Baidu Nhomakorabea,才真正赋予了民族 平等以彻底的革命内容,成为马克思主义处 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四章
各民族平等团结和 共同繁荣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和共同繁荣原则的提出;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
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维护和增 强各民族大团结;
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 了解两种对立的民族观; 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时期的资产阶
级民族主义。
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基本原则
第二节 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三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 的基本原则
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 则的行成和发展
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 则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认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各 民族平等团结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我国《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体现了坚持各民族平 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原处平周 则 理等总
民团理 族结指 问政出 题策民 的是族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对我国 新型民族关系 的科学总结
“三个离不开” 的思想是“两个离不 开”思想 的坚持和
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华各民族人民平等联 合的原则,并且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 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 证。”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把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 繁荣联系起来,提出“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 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他还进一步强 调:“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是任何民族都不能例 外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 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 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 治的地区都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