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体系梳理)散文阅读+记叙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

一、考查内容

二、散文阅读知识清单

1.散文的概念

狭义散文指的是:用优美、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广义上指除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所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除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以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游记、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2.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本质的发现和认识。

形式上:以个人抒情议论为主,把抒情、叙述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从侧面暗示,激发读者的想象;行文自由,结构灵活。概括来讲即“形散神不散”。

3.散文的分类

有四种: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①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情感。并非客观的对其进行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②抒情散文:注重抒发作者的思想感受的散文。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光,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但并不是空的、虚的,而是有所依据的。

③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④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讲述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永恒的相似之处。

4.散文的基本要点,即考查要点

①把握散文结构:善于抓“文眼”,即文中的“点睛”之笔,文中的主旨。《荔枝蜜》《醉翁亭记》《春》

②理清散文脉络:即梳理线索,和梳理思路(《白杨礼赞》)。

PS:散文的线索的常见形式:

A.以情为线索。散文通常有一条抒情线。《荔枝蜜》

B.以理为线索。抒情与明理紧密结合,描述与议论相得益彰。《石缝间的生命》

C.以事为线索。以富有特征的事件或景象为中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并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藤野先生》

D.以物为线索。托物言志。这里的物可以是偏重于自然的物,也可以是偏重于社会性的物,即赋予一定意义的象征物。《荔枝蜜》

③感悟散文意境

A.意境的含义:作者在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创造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能引人丰富想象,并给人以美感的艺术画面。

B.表现形式:诗情、画意、哲理、谐趣。

C.感悟意境的方法:

把握意象:意象是繁杂琐碎的现实生活中提炼挑选出的最能表达情思的事物。分析时,不仅要找不同意象的共同点,还要善于区分意象间的差异,准确抓住主要意象,从而正确地领会作者的情感,进入意境。《日出》

体验情感:进入作者的艺术境界,我们必须换位、移情,与之产生共鸣。《荔枝蜜》

展开想象:散文寓实于虚,寓直于曲,常常使用比喻、拟人、通感,和象征等手法。需要加以想象,才能深入理解。

④概括散文主题

即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作者的主观感受,就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⑤品味优美语言

《白杨礼赞》《春》《背影》

语言有何特点?特定的字句赏析?运用哪些修辞,哪些手法?为何如此安排?用……替换如何?总结其特殊的表达效果。

⑥体会作者情感(重点考查内容)

抒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描绘画面抒情:作者寓情于景,以感情为主线,描摹出一幅精美而又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白杨礼赞》

运用警句抒情:凝结作者情感的警句或表达作者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反复在文章中出现。这种反复吟唱的语句既标明了外在的抒情脉络,也表达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白杨礼赞》

借助表现手法抒情:象征、衬托与烘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引用、渲染、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浓淡相称。

⑦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急需、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相结合。

⑧散文的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与烘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引用、渲染、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浓淡相称。

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

1.把握“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明确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藤野先生》;第二人称,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列夫托尔斯泰》。明确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态度。

3.掌握结构:

注意文章的过渡(过渡句或过渡段)、连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照应(文题照应、首尾呼应,以及前后文照应)、以及开头结尾。

按照时间、空间的变化(《藤野先生》)、人物场景的变化(《云南的歌会》)、选材角度变化(《信客》)、作者思想情感变化(《背影》)这四种来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结构。

4.抓住线索

以某一种意义的事物为线索《羚羊木雕》;以人物为线索《背影》;以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荔枝蜜》;以时间为线索《登上地球之巅》;以地点变化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社戏》。

5.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6.归纳中心

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渐形成了对生活的一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信客》

7.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议论、抒情、说明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正反对比、象征、衬托、欲扬先抑等。

突破方法

一、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和主题。

二、阅读语段,体会其作用

1.段落的作用

①重要段落的作用:

开头:统摄全篇,提纲掣领,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过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前文或题目,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其他:形成对比,补充说明。

②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设置了背景,烘托、渲染……的气氛;

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