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国工资制度的沿革与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1978年以来的工资制度演进
(六)1999年来,全面推进企业工资收 入分配机制转换与制度创新
理论: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 收入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董事会和经 理层等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职 工工资水平由企业根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企业经 济效益决定;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适当拉开 差距,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实践: 年薪制和股权、期权试点;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49-52)
二、51年开始的第一次工资改革
1、统一以“工资分”作为计量工资的单位; 2、建立了企业工人等级工资制和职员工资制度 工人:八级工资制;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 3、建立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资分配 (1952-1978)
(一)56年的第二次工资改革 1、取消了工资分和物价津贴制度,全部实行 直接用货币规定工资标准; 2、改进了企业工人、职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 制度 工人:高级工人与初级工人、熟练劳动与不熟 练劳动、繁重与轻便劳动、高温与常温、井上 与井下、船上与岸上; 职员:实行职务工资制; 技术工人:加发技术津贴
六、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
(三)工效挂钩
1、基本模式:确定工资总额基数、经济 效益基数以及工资总额随经济效益挂钩 浮动的比例,然后工资总额随年度经济 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按确定的比例增加 或减少。 当年工资总额=当年挂钩的工资基数+ 当年计提的效益工资 当年计提的效益工资=工资总额基数× (当年效益实际数-效益基数)/效益基 数×挂钩浮动比例
薪酬管理
第三讲 中国工资制度的沿革与改革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49-52)
一、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 (一)供给到包干 供给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代下的一种 大体平均的分配制度。 1950年起供给制转为包干制,将个人生活费折 成米按大、中、小灶三种标准法给个人,包干 使用,自由支配,其余部分仍实行供给制。 52年扩大了包干范围,津贴、伙食费、服装费 一律折合成工资分发给个人自由支配。
(二)计税工资 通过税收调整约束企业的工资水平。 计税成本工资总额=年度人均计税工资×企业 年度平均人数 以企业当年实际平均人数为准,规定一个人均 成本列支的工资,即计税工资。企业年度允许 列支成本的工资总额为: 当实际支付的工资高于计税成本工资总额时, 高出基数的部分,视同从利润中支付工资,对 高出部分按照所得税率征收所得税。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
例:河北徐水县针对农民的生活供给制
伙食:男女整半劳力,大、中学生(这里的大学生是指红 伙食 专大学的学生)每人每月5元,小学生每人每月4元,幸福 院老人每人每月4元5角,幼儿园儿童每人每月3元5角,托 儿儿童所每人每月3元。伙食费一律不发给本人,以食堂 为单位掌握。伙食用粮发给实物,以食堂为单位发给供应 证,凭证到附近粮库领取,其他部分一律折款发给货币。 为了便于掌握,各食堂可发给个人饭证。农民出门原数带 走饭费,到另一食堂吃饭交费。 服装日用品:男女整半劳力,每人每年发给服装布24Baidu Nhomakorabea, 棉花1斤,鞋3双,袜子2双,毛巾1条,肥皂2块,根据需 要发给草帽1顶。大中小学生、幸福院老人、儿童都有相 应的规定,连托儿所儿童,每人每年也发给服装布8尺, 袜子3双,毛巾2条,帽子1顶,香皂1块,小毛巾1条。
三、1978年以来的工资制度演进
(五) 1992。10-1998 理论:劳动部提出工资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市 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 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十五大提 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 实践:在“两低于”前提下自定工资总额;工 资控制线到工资指导线;工资集体谈判;最低 工资保障;经营者年薪制试点。 关注: 关注:国家工资管理职能适应经济条件的变化 发生重大转变。 发生重大转变。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49-52)
(二)工资制
为保证职工的工资收入不受物价波动的影响,开始建 立 “以实物为计量单位、以货币支付” 的工资分配 制度。51年起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的计量单位。 做法: 按照职工生活的实际需要,适当照顾当时的工资情况 进行调整,求出两口之家 26种消费品的月平均消费量; 两口之家 26种消费品 归为粮、布、油、盐、煤五种主要生活消费品; 取五种消费品的总消费量为100,取其1作为一个工资 分,对应的实物种类和数量为:粮食 400克,白布0.2 尺,植物油0.05克,食盐0.02克,煤2000克; 主管机关核定各地的工资分单价; 职工的货币工资收入=工资分单价×职工的月工资分 标准 例:1951年石景山钢铁工资改革
四、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内涵
指导思想: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 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在国家的指导下,企业结合劳动用人制度等配 套改革,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自主建立科学、规 范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 价格的调节作用,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拉 开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改革形成 有效的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工资能增能 减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企业经 济效益的提高。
三、1978年以来的工资制度演进
(三)84。10-87。10 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理论下的全面推进工资改革 理论上:两级分配理论——国家对企业实 行一级工资分配;企业对职工实行二级分 配;企业工资分配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脱 企业工资分配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脱 钩; 实践上:实行工效挂钩,企业职工工资总 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
人民公社成立之初推行的供给制,有三种类型: 人民公社成立之初推行的供给制,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 粮食供给制,这是各地普遍推行的方式,其办法是在公社 粮食供给制,这是各地普遍推行的方式, 预定分配给社员个人的消费基金中, 预定分配给社员个人的消费基金中,口粮部分按国家规定 的留粮指标,统一拨给公共食堂, 的留粮指标,统一拨给公共食堂,社员无代价地到公共食 堂用饭,菜金和副食品部分仍由社员出钱负担。 堂用饭,菜金和副食品部分仍由社员出钱负担。 如果将副食品也包括在供给的范围之内, 如果将副食品也包括在供给的范围之内,就变成了第二种 类型,即伙食供给制。 类型,即伙食供给制。 第三种类型是基本生活供给制,供给的范围包括伙食、 第三种类型是基本生活供给制,供给的范围包括伙食、衣 住房等基本生活需要,供给多少种时称多少“ 服、住房等基本生活需要,供给多少种时称多少“包”, 如供给的内容包括七种,就简称“七包” 当然也有八包、 如供给的内容包括七种,就简称“七包”,当然也有八包、 十包或者十几包的。 十包或者十几包的。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
享受“供给制”的完整概念:(1)伙食按规定享受小灶、 中灶、大灶;(2)供给服装、棉被等生活用品;(3)提供极 少的普通津贴费。凡按当时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同 时享受以上三项供给的,方可认定为供给制。 在供给制的基础上,增加必需的城市生活费用,合并计算, 包干使用,称为包干制,也称包干供给制。 “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是在供给制基础上演变来 的一种供给形式。指有的原在老解放区享受供给制,进城 后,以工资形式增加了一部分城市生活费用;有的原在老 解放区享受的是薪金制,调到新解放区后改为供给制,为 了照顾这些同志的生活,还保留了一部分薪金;有的在当 地解放后,个人生活部分享受以供给制为主体,同时又发 给一定数额的薪金。
六、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
(三)工效挂钩
2、主要类型 从挂钩指标来看 (1)价值量指标:实现税收、销售收入、销售产值、净产值、 劳动生产率等作为挂钩指标; (2)实物量指标:发电量、产煤量、周转量、吞吐量等作为挂 钩指标; (3)复合指标:同时包含价值量和实物量指标。 从挂钩方式来看 含量法:百元产值含量工资(建筑企业);百元销售收入含量工 资 单价法:吨煤工资单价包干 系数法:工资与实现税收、净产值挂钩等。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资分配 (1952-1978)
(一)56年的第二次工资改革 3、改进了计件工资制、奖励制度和津贴制度 计件工资标准高于计时工资标准,鼓励计件工资制。 例:中央关于计件工资制的批复文件 4、调整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人员之间的工资关 系 企业干部高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技术人 员高于一般行政管理人员。 5、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
六、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
(三)工效挂钩 举例 劳动部对国有企业工效挂钩方案的批复
三、1978年以来的工资制度演进
(四)1987。10-1992。10 基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理论系统提出新的分配政策 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 可能是单一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 (五)1992。10-1998 十四大-十五大 建立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与个人 分配制度
总体上,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 转变,政府在工资管理中的角色由制订 者、决定者向指导者、调控者转变,由 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政策引导; 工资指导线; 人工成本预测预警; 最低工资保障; 工资支付保障。
六、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
(一)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的改革
1、1978年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规定奖金总额不得超 过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奖金从利润中列支。 2、84年开始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奖金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 法。 企业应提奖励基金=当年税收留利×留利奖金提取比例 奖金提取比例=企业人数×平均标准工资×2.5个月/税后 留利 3、国有企业普遍实行奖金上不封顶,征收奖金税后,大部分 企业试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四、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内涵
制度目标: 1、建立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岗位效益工资制 岗位薪点工资制 岗位等级工资制 2、实行董事会、经理层成员按照职责和贡献 取得报酬的办法 年薪制:严格考核;董事会成员以资产保值 增值为基本考核指标;经营层以履行经营职责 和经营业绩为基本考核指标。
五、政府在工资管理中的职能转变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资分配 (1952-1978)
(二)56-66年的工资工作 1、确定了按劳分配原则 2、恢复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 3、试行了工龄津贴 4、试行了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工作人员的统一工资 标准方案,即“一条龙”工资标准方案
三、1978年以来的工资制度演进
(一) 78-82年,理论上为按劳分配原 则拨乱反正,实践上按劳分配原则重新得 到实践和贯彻 (二)83-84。10 工资改革的起步阶段 两挂:调整工资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 同个人的劳动成果大小挂起钩来; 利改税:奖励基金同企业税后利润挂钩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
例:河北徐水县针对农民的生活供给制(续)
津贴:根据劳动态度、技术高低、劳动强度分为二等,一 等每月2元,二等每月1元,一、二等各占50%左右。大中 学生每人每月零用钱5角,小学生、幸福院老人、婴幼儿 每人每月零用钱分别为1角、3角、1角,不发给个人,由 集体掌握。 其他:农民的医疗费,由县财粮部发给各公社,由各公社 统一掌握,农民看病在本公社有效,本公社不能治疗经医 生证明转院,转院治疗一律付现款;结婚男女双方每人补 助1元5角,生育补助3元,死亡丧葬适当发给丧葬费;看 戏、看电影、洗澡不花钱,每10天发洗澡票1张,20天发 理发票1张,1个月发电影票1张;取暖以每年105天计算, 每户每天煤2斤,折款一次发给各户。
六、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
(一)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
4、对自我约束机制健全的企业,试行在 “两低于”前提下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的 办法 5、探索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符合国际 惯例的企业人工成本核算制度 6、建立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由工资总 量调控向工资水平调控转变
六、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