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ppt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PPT课件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唐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赵师秀 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初中语文古诗词必背全集
七年级上
❖[观沧海] 曹操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
[游山西村] 陆游 宋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

• 这首诗只写行者,未写送者, 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 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 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 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 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 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 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 年)间。刘长卿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 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 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 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 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 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 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 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 境界。
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借景 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 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 篇。
•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 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 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 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 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 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 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 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 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 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 竹林寺里林木苍翠,暮色苍
茫钟声悠远, • 你(指灵澈)背着斗笠披着斜 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 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 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 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 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 回竹林寺的途中。
青荷 山笠 独带 归斜 远阳 。,

杳苍 杳苍 钟竹 声林 晚寺 。,

• ⑴灵澈(chè)上人:唐代著名僧 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 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 对僧人的敬称。 • ⑵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今江 苏丹徒南。 • ⑶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 ⑷荷(hè)笠:背着斗笠。荷, 背着。

送灵澈上人课件ppt

送灵澈上人课件ppt

送灵澈上人
————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作者简介: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 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 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 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 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生卒 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左右。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 ,自称“五言长城”。
写作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 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 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 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注释:
【苍苍】深青色。 【竹林寺】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杳(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注意读音】 杳(yǎo)荷(h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译诗: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 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 我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 独自向青山归去。
赏析: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 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 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 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 ”,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 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 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 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

•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 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 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 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 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 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 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 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 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 一种闲淡的意境。
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1苍苍:深青色。 竹林寺:在现在 江苏丹徒南。 2杳(yǎo)杳: 深远的样子。 3荷(hè)笠: 背着斗笠。荷, 背着。
•青苍的竹林寺,
苍苍竹林寺,
•近晚时传来深远的 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
•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 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 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 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 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 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 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 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 种境界。
青山独归远。
•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 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 的名篇。 • 前二句想象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 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以想象 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 中寓情。后二句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

返回
The Sky Soft®©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 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 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 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 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 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 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 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返回
The Sky Soft®©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全诗四句,句句写景, 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乍看好像是写郊 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 “荷笠带斜阳”一句,最易误解为纯属自然景 物的描写,无甚用意。其实不然。作者写斜阳 经天,不是光照山峦火树,而是映现于荷笠者 一身,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 个画面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感情的 专注。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
返回
Skysoft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创作背景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 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 卿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 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 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 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 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 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返回
Skysoft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翻译
Skysoft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2 3 苍苍1竹林寺,杳杳( yǎo)钟声晚。 荷(hè )笠4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杳杳:深远的意思 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课外古诗词《送灵澈上人》

课外古诗词《送灵澈上人》


全诗四句,句句写景, 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 乍看好像是写郊野向晚的景 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 情思。
有谁能发挥想象描绘出当时情景?

好似墨青色隐隐铺盖着曲径通幽的 竹林寺 ,阵阵沉重的晚钟飘渺在自然 的屏障中,随风驱散,给人恍若隔世 的感觉。我背着轻巧的斗笠,任晚风 斜阳柔柔抚摸我的青丝。向远处眺望, 连绵起伏的青山外,遥遥的远行人, 那晚霞的光填补了我伤感的心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 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 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 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 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 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 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 意境。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 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 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 辉。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 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 离情别绪更强烈了。这就获得了很 好的艺术效果。
诗词大意:

苍翠的竹林寺, 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 声。 • 你背着的斗笠还 带着夕阳,独自归向 远方的青山。
赏析前两句: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 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 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 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 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 寓之以情。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 长卿的作品。这是一首感情深沉 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 景物画。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 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 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 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唐代 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但他的大部 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 字句雷同之感。

8送灵澈上人PPT课件

8送灵澈上人PPT课件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 长卿的作品。这是一首感情深沉 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
景物画。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 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 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唐代 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但他的大部
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 字句雷同之感。
苍翠的竹林寺, 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 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 带着夕阳,独自归向 远方的青山。
赏析前两句: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
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
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
远幽渺的境界。此句: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 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 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 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 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 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 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 意境。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 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 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 辉。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 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 离情别绪更强烈了。这就获得了很 好的艺术效果。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ppt课件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ppt课件
.
16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17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18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19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 白沙堤。
.
27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8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 与老翁别。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
24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
25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 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送灵澈上人》七年级语文课内古诗及鉴赏

《送灵澈上人》七年级语文课内古诗及鉴赏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斜阳一作:夕阳)鉴赏: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这两句是说作者眺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

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此二句主要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两句就是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

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

”(《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

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二 句写的是灵澈在夕阳晚照中辞 别诗人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 笠,沐浴着夕阳余晖,独自向 青山深处走去,越来越深,越 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 “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 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 目送,依依不舍,别情甚深。
Hale Waihona Puke 此二句是写眼前所见所感, 是实写。

全诗四句,静景与动景结合巧 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 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 衬托,互相映辉。句句写景,也句 句写情。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 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 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
诗词大意:

苍翠的竹林寺, 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 声。 • 你背着的斗笠还 带着夕阳,独自归向 远方的青山。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写的 是诗人所想,幽深的远山,苍苍山 林中灵澈上人归宿的去处——竹林 寺,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告 诉人们此刻当时已黄昏,那袅袅的 钟声仿佛是在催促灵澈归山。这
两句是写诗人的想象,是虚写。 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 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 长卿的作品。这是一首感情深沉 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 景物画。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 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 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 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唐代 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但他的大部 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 字句雷同之感。
• 全诗通过写黄昏钟声中送别友
人、友人荷笠归山的情景,表 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 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 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 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有谁能发挥想象描绘出当时情景?

鲁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送灵澈上人(刘长卿)》ppt课件2

鲁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送灵澈上人(刘长卿)》ppt课件2
•独回 Nhomakorabea山渐行渐远。
作品赏析
•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借景抒情,构思精致 ,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 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 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 “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 ,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 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 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 者的寂寞心情。
送灵澈上人
作者简介 •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 (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任长州县尉,因事下 狱,两遭贬谪,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 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 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 (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 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 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 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 。如《新年作》、《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 如《别严士元》《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 山主人》、《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 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 同之感。
创作背景
•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 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 (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 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送灵澈上人ppt

送灵澈上人ppt

谢 谢 大 家
为什么说这首诗精美如画呢

1、全诗共四句诗,前两句写灵澈欲归竹林寺, 后两句写诗人目送荷笠归远的灵澈上人.全诗 没有一个明显的"送"字,但内容很切合题意. 2、以精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 图。开头一句从颜色着笔, 写竹林寺的深邃. 第二句从声音着笔, 写竹林寺的深远。 3、诗意含蓄。从表面看,这首诗纯写风景,实 际上,在风景中,蕴涵着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释 义
苍苍:青色 杳杳(yǎo yǎo):深远 钟声晚:寺院晨昏鸣钟 荷(hè )笠:背着斗笠 笠:斗笠

【译文】 在苍翠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深远 的晚钟声。他背着斗笠,身后披着晚 霞,独自一人向远方的青山归去。

写作背景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刘长卿自 从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归来,一直失意待官, 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 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 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 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 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 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精美如画,是这首诗 的明显特点。
句子赏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远。】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所想。幽深的远山, 苍苍山林中是灵澈上人归宿的去处— —竹林寺。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晚钟 声,告诉人们此刻已经是黄昏。那袅 袅的钟声仿佛是在催促灵澈归山。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

句子赏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两句写的是灵澈在夕阳晚照中辞别诗人 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沐浴着夕阳余 晖,独自向青山深处走去,越来越深,越 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竹林寺”, 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 目送,依依不舍,别情甚深。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所见所感,是实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苍翠的竹林寺,
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
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写作特色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 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一经渲染,令读者 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 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 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 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 强烈了。
中心思想
这首小诗通过写灵澈 欲归竹林寺及诗人目送 荷笠归远的灵澈上人, 表露出诗人因怀才不遇 而闲适,虽然失意却淡 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 种闲淡的意境。
创作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 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 (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 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 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 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 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 的途中
【注释】 ⑴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 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 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 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hè)笠:背着斗笠。 荷,背着。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 的作品。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 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 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 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 山水诗的名篇。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简介 作家
刘长卿祖籍安徽宣城, 因迁居洛阳,所以就自称为洛阳人。 刘长卿以五言律诗擅长。肃宗至德间 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 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 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 被诬再贬睦州司马。《新唐书· 艺文志》 著录其集10卷。,《全唐诗》编录其 诗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