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_妇产科学整理

合集下载

第8版妇产科学(早产)

第8版妇产科学(早产)

第三节●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早产预测有助于评估风险并及时处理,方法有阴道超声检查及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

●治疗原则为若胎膜完整和母胎情况允许尽量保胎至妊娠34周,方法主要是为促胎肺成熟和抑制宫缩。

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日)间分娩者。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g。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越差。

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

出生1岁以内死亡的婴儿约2/3为早产儿。

随着早产儿的治疗及监护手段不断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有些国家已将早产时间的下限定义为妊娠24周或20周等。

【早产的分类及原因】早产按原因可分为3类:自发性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PPROM)和治疗性早产。

1、自发性早产最常见的类型,约占45%。

发生的机制主要为:①孕酮撤退;②缩宫素作用;③蜕膜活化。

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史、妊娠间隔短于18个月或大于5年、早孕期有先兆流产(阴道流血)、宫内感染(主要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牙周病、不良生活习惯(每日吸烟≥10支,酗酒)、贫困和低教育人群、孕期高强度劳动、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及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减退等),近年发现某些免疫调节基因异常可能与自发性早产有关。

2、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病因及高危因素包括:PPROM史、体重指数(BMI)<19.8kg/m、营养不良、吸烟、宫颈功能不全、子宫畸形(如中隔子2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宫内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子宫过度膨胀、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等。

3、治疗性早产由于母体或胎儿的健康原因不允许继续妊娠,在未足37周时采取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即为治疗性早产。

终止妊娠的常见指征有: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或过多、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病、急性阑尾炎、肾脏疾病等)、前置胎盘出血、其他不明原因产前出血、血型不合溶血以及胎儿先天缺陷等。

人卫《妇产科学》(第八版)数字教材(精选5篇)

人卫《妇产科学》(第八版)数字教材(精选5篇)

人卫《妇产科学》(第八版)数字教材(精选5篇)第一篇:人卫《妇产科学》(第八版)数字教材人卫教材人卫《妇产科学》(第八版)数字教材人卫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数字教材,源自医学“干细胞”教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全套53种。

本套数字教材编写团队由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全体编委,联合医学数字教育专家、技术专家总计1300多位组成,覆盖近百所医药院校。

教材内容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内容为蓝本,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触控等技术,整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习题、扩展阅读等媒体内容和交互效果,支持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类移动阅读终端。

《妇产科学》数字教材在纸质教材基础上增加约一千张图片、上百个视频、三十多个动画,并将纸质教材黑白线条图全部彩色绘制,提供全新生动的阅读体验。

本数字教材覆盖需要本科生掌握的基本技能,难于理解的知识配有3D或2D动画阐释。

每章增加辅助理解和记忆的素材和同步练习,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学习要点。

全书适当增加拓展知识和典型病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理论联系临床。

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立体生动的妇产科学教材,希望大家更加热爱妇产科学的学习。

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外生殖器第二节内生殖器第三节血管、淋巴及神经第四节骨盆第五节骨盆底第六节邻近器官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3 第一节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第二节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第四节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第五节月经周期的调节第六节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月经周期的影响第四章妊娠生理28 第一节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第二节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第三节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第四节妊娠期母体的变化第五章妊娠诊断42 第一节早期妊娠的诊断第二节中、晚期妊娠的诊断第三节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第六章异常妊娠47 人卫教材第一节自然流产第二节异位妊娠[附1]子宫残角妊娠[附2]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第三节早产第四节过期妊娠第七章妊娠特有疾病64 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附]HELLP综合征第二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第三节妊娠期糖尿病第四节妊娠剧吐第八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82 第一节心脏病第二节病毒性肝炎第三节贫血第四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五节急性阑尾炎第六节急性胰腺炎第九章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第一节淋病第二节梅毒第三节尖锐湿疣第四节生殖器疱疹第五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第六节支原体感染第七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附]TORCH综合征第十章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第一节胎儿先天畸形第二节胎儿生长受限第三节巨大胎儿[附]肩难产第四节胎儿窘迫第五节死胎第六节多胎妊娠第十一章胎盘与胎膜异常126 第一节前置胎盘第二节胎盘早剥第三节胎膜早破第十二章羊水量与脐带异常136 第一节羊水过多第二节羊水过少13896 105 107人卫教材第三节脐带异常第十三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第一节产前检查第二节胎儿健康状况评估第三节孕妇管理153 第四节孕期营养154 第五节产科合理用药155 第六节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156 第十四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干预第一节遗传咨询158 第二节产前筛查161 第三节产前诊断164 第四节胎儿干预165 第十五章正常分娩168 第一节分娩动因168 第二节影响分娩的因素169 第三节枕先露的分娩机制174 第四节先兆临产、临产与产程176 第五节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77 第六节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80 第七节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82 [附]手取胎盘术184 第八节分娩镇痛185 第十六章异常分娩187 第一节产力异常187 第二节产道异常191 第三节胎位异常197 第四节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207 第十七章分娩期并发症211 第一节产后出血211 第二节羊水栓塞215 第三节子宫破裂218 第十八章正常产褥220 第一节产褥期母体变化220 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222 第三节产褥期处理及保健223 [附]母乳喂养225 第十九章产褥期并发症226 第一节产褥感染226 第二节晚期产后出血228 第三节产褥期抑郁症230 第二十章妇科病史及检查232 第一节妇科病史232158 人卫教材第二节体格检查233 第三节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236 第二十一章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241 第一节外阴鳞状上皮增生241 第二节外阴硬化性苔藓242 第三节其他外阴皮肤病243 第二十二章外阴及阴道炎症245 第一节非特异性外阴炎245 第二节前庭大腺炎246 第三节前庭大腺囊肿246 第四节滴虫阴道炎247 第五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48 第六节细菌性阴道病250 第七节萎缩性阴道炎252 第八节婴幼儿外阴阴道炎253 第二十三章子宫颈炎症254 第一节急性子宫颈炎254 第二节慢性子宫颈炎255 第二十四章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258 第一节盆腔炎性疾病258 第二节生殖器结核264 第二十五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268 第一节子宫内膜异位症268 第二节子宫腺肌病274 第二十六章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276 第一节女性生殖器官的发生276 第二节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277 第三节两性畸形281 第二十七章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第一节阴道前壁膨出284 第二节阴道后壁膨出285 第三节子宫脱垂286 第四节压力性尿失禁290 第五节生殖道瘘292 第二十八章外阴肿瘤296 第一节外阴良性肿瘤296 第二节外阴上皮内瘤变297 第三节外阴恶性肿瘤298 第二十九章子宫颈肿瘤301 第一节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301 第二节子宫颈癌304 第三十章子宫肿瘤310 第一节子宫肌瘤310284 人卫教材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13 第三节子宫肉瘤317 第三十一章卵巢肿瘤与输卵管肿瘤321 第一节卵巢肿瘤概论321 第二节卵巢上皮性肿瘤326 第三节非卵巢上皮性肿瘤328 第四节输卵管肿瘤331 第三十二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34 第一节葡萄胎334 第二节妊娠滋养细胞肿瘤338 第三节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342 第三十三章生殖内分泌疾病344 第一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44 第二节闭经352 第三节多囊卵巢综合征359 第四节痛经362 第五节经前期综合征363 第六节绝经综合征364 第七节高催乳素血症367 第三十四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369 第一节不孕症369 第二节辅助生殖技术372 第三十五章计划生育374 第一节避孕374 第二节输卵管绝育术381 第三节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383 第四节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385 第三十六章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386 第一节性欲、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386 第二节女性性反应和性反应周期387 第三节女性性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388 第四节女性性功能障碍389 第五节女性性卫生和性健康教育392 第三十七章妇女保健394 第一节妇女保健的意义与组织机构394 第二节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395 第三节妇女保健统计指标、孕产妇死亡与危重症评审制度第三十八章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402 第一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402 第二节羊水检查403 第三节生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404 第四节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409 第五节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413399 人卫教材第六节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417 第七节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420 第八节输卵管通畅检查427 第九节常用穿刺检查430 第十节影像检查434 第三十九章妇产科内镜442 第一节胎儿镜检查442 第二节阴道镜检查443 第三节宫腔镜检查与治疗444 第四节腹腔镜检查与治疗446 参考文献449 附录451 [附录1]妇产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参考值451 [附录2]药物名称对照455 [附录3]常用妇产科专有名词英文缩写470 英中文名词对照索引475“人卫教材”特色纸质教材升级为新媒体数字教材◆ 创新阅读方式开创医学教材新媒体移动阅读模式,“人卫教材”APP 客户端支持Ios 和Android 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开启阅读模式。

第八版《妇产科学PPT课件

第八版《妇产科学PPT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介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症 状、诊断和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和 手术治疗等。
2024/1/25
14
不孕不育症及辅助生殖技术
不孕不育症
讲解不孕不育症的定义、分类、病因 和诊断方法,包括男性因素和女性因 素的分析和处理。
辅助生殖技术
介绍辅助生殖技术的种类、适应症、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人工授精、 试管婴儿等。同时强调伦理和法律问 题的重要性。
诊疗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同时,注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
2024/1/25
6
02
CATALOGUE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2024/1/25
7
女性生殖系阴唇、小阴唇、 阴蒂、阴道前庭。
肛门指诊
了解先露部高低、胎方位及宫颈成熟度,并估计胎儿大小 。
2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妇产科应用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是否存在感染等。
影像学检查
包括B超、X线、CT和MRI等,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广泛。B超可用于诊断妊娠、异位妊娠、子宫肌瘤等 疾病;X线可用于诊断骨骼系统疾病;CT和MRI可用于诊断盆腔肿瘤等疾病。
雌激素和孕激素。
输卵管功能
输卵管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并结 合成受精卵的场所,同时也有 输送受精卵到子宫腔的作用。
子宫功能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同时 也是月经产生的场所。
阴道功能
阴道是性交器官,也是月经排 出和胎儿娩出的通道。
2024/1/25
9
妊娠生理及孕期保健

2024年度第八版妇产科学课件

2024年度第八版妇产科学课件
血容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心脏负担加 重。
2024/3/24
乳房变化
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 自觉乳房发胀。
消化系统变化
胃肠道蠕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易出现 上腹部饱满感以及便秘。
16
妊娠诊断
早期妊娠诊断
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以及血液或尿液HCG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中、晚期妊娠诊断
丰富。
骨盆与骨盆底
2024/3/24
骨盆
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组成,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骨性 支架。
骨盆底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 器于正常位置。
11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 点
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 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
2024/3/24
进入20世纪后,妇产科学在分子生物 学、遗传学、免疫学等领域取得了重 大突破,推动了学科的快速发展。
近代妇产科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妇产科学在基 础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 了显著进展。
2024/3/24
5
课件内容与结构
课件内容
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妊娠 生理与病理、分娩与产褥、妇科常见 疾病、计划生育与妇女保健等方面的 内容。
25
产褥期保健与管理
保健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饮食、适当活动、注意个人卫生等。
管理措施
定期产后访视、评估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同时提供母 乳喂养指导、心理支持等服务。
2024/3/24
26
06
异常分娩与处理
2024/3/24
27

第八版妇产科名解总结版

第八版妇产科名解总结版

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历时短至1~2年,长至10~20年,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因而月经不规律,常为无卵性月经。

绝经: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

围绝经期综合征:在围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等,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月经周期: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出血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

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经期,一般2~8日,平均3~5日。

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

其主要变化有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

始基卵泡:由一个停留于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及环绕其周围的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层组成。

绝经后期:绝经后的生命时期,此期卵巢功能逐步衰竭,雌激素水平低落,不足以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骨代谢失常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青春期: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

排卵(ovulation):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除的过程称排卵。

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透明带反应: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时,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形,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的过程。

妊娠(pregnancy):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妇产科学第八版 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过期妊娠

妇产科学第八版 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过期妊娠
妇产科学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妇产科学》(第8版) 配套课件
主编 谢幸 苟文丽
第六章 异常妊娠
编者 张建平(中山大学)
3 2
第一节 自然流产
spontaneous abortion
• 父亲因素 • 环境因素
6
第一节 自然流产
病理
• 根据不同孕周胎盘发育情况而不同
孕周<8w,胎 盘发育不成熟, 易与底蜕膜分 离,出血不多。
7
第一节 自然流产
孕6周示意图
病理
8
第一节 自然流产
妊娠8~12w,胎 盘绒毛发育茂盛, 与底蜕膜联系较 牢固,常不易完 整排出,致使出 血多。
妊娠11周示意图
腹部检查 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盆腔检查 宫颈举痛或摇摆痛(主要体征)
阴道后穹隆饱满 子宫漂浮感
诊断
1.血β-hCG检查
血β-hCG值:异位妊娠≤宫内妊娠
2.血清孕酮检查
血孕酮(P):≥25ng/ml,多为宫内妊娠 10~15ng/ml,流产可能 <5ng/ml,需排除异位妊娠
一、输卵管妊娠
诊断
第一节 自然流产
特殊类型
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流产合并感染(septic abortion)
11
临床发展过程
第一节 自然流产
先兆流产
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妊娠 ↗
↘ 难免流产
↗ 完全流产 ↘不全流产

妇产科第八版

妇产科第八版

八、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妊高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 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 2.重度子痫前期11条标准中包括低蛋白血症 伴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早发型即妊娠34周 以前发病?,同时明确蛋白尿≥5.0g/24小 时或随机蛋白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八、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治疗 a 降压治疗的指征和目标 b使用硫酸镁条件:呼吸≧16次每分,尿量 ≧17ml/小时或400ml/24小时.血清镁有效治疗浓度 1.8-3.0mmoL/L,大于3.5mmol/L即可出现中毒。 c 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的期待治疗 d 哺乳期禁用ACEI和ARB(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 除外)

五、关于产程的处理
缩宫素静滴:2.5U+0.9NS 500ml内,每滴含缩 宫素0.33mu,最大给药剂量不超过 20mu/min(60滴/分)
六、关于产后出血

1.诊断: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 2.处理:增加了“子宫压缩缝合术”-----BLynch缝合法。 3.在估测失血量加入了”休克指数法——休 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当SI =0.5 为正常;1时则为轻度休克;1.0-1.5,失血 量约为20-30%;1.5-2.0,约为30-50%;若为 2.0以上,约为50%以上,重度休克。
四、关于双胎




1.诊断上强调在妊娠早期进行绒毛膜性判断 非常重要。 2.单绒毛膜双胎特有并发症—— TTTS的诊断依据及分期 sIUGR 一胎无心畸形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四、关于双胎

最新-妇产科学(第八版)期末重点复习资料-知识点配选择题(带答案)

最新-妇产科学(第八版)期末重点复习资料-知识点配选择题(带答案)

2017年妇产科学复习资料使用指南:(1)妇产科学考试题型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问答,复习方法建议参照管理学(2)答案附页码、来源可查1、正常月经血的特点 P15(1)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2)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溶酶。

(3)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经血不凝,只有出血多的情况下出现血凝块。

2、月经周期的计算? P15月经具有周期性。

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经期,一般为2-8日,平均4-6日。

3、卵泡的生长过程? P16卵泡的生长过程分为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卵泡、排卵前卵泡四个阶段。

4、骨盆入口前后径的正常值是多少?(百度百科)骨盆入口前后径又称真结合径。

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1cm。

5、胎儿出现胎毛的时间? P29 16周6、早期妊娠的表现? P42(1)停经:停经10日以上,应高度怀疑妊娠。

若停经已达两个月以上,妊娠的可能性更大。

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但不是妊娠所特有的症状。

(2)早孕反应: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缺乏食欲、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早孕反应。

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尿频:前倾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所致,当子宫逐渐增大超出盆腔后,尿频症状自然消失。

(4)乳房变化:自觉乳房胀痛,检查发现乳房体积逐渐增大,有明显静脉显露,乳头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加深,蒙氏结节增生。

(5)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充血呈紫蓝色。

7、流产的临床过程? P48早期流产的临床过程表现为先阴道出血,后出现腹痛。

晚期流产的临床过程表现为先出现腹痛(阵发性子宫收缩),后出现阴道流血。

具体为:(1)早期流产时,妊娠物排出前胚胎多已死亡。

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剥离,血窦开放,出现阴道流血,剥离的胚胎和血液刺激子宫收缩,排除胚胎和其他妊娠物,产生阵发性下腹部疼痛。

《妇产科学》(第8版)—产褥期抑郁症

《妇产科学》(第8版)—产褥期抑郁症

5
第十九章第三节
产褥期抑郁症
早期诊断困难
产后自我问卷 调查有助于早 期诊断
诊断
6
排除器质性精 神障碍
排除精神活性物 质非成瘾物质所 致抑郁
第十九章第三节
产褥期抑郁症
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病协会,1994)
1.在产后2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必须具备(1)(2)两条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 (4)失眠或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均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 (8)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 (9)反复出现想死亡的想法 2.在产后4周内发病
《妇产科学》(第8版) 配套课件
第十九章第三节
产褥期抑郁症
第三节 产褥期抑郁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
2
第十九章第三节
概念
产褥期抑郁症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是指 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 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国外报道约为30%,通常在产后2周 内出现症状。
7
第十九章第三节
治疗
产褥期抑郁症
心理治疗
•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包括心理支持、咨询与社会干预等
药物治疗
•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及心理治疗无效患者 •要注意个性化选药 •首选不通过乳汁的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8
第十九章第三节
预防
产褥期抑郁症
• 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妊娠因素等多方面入手。 • 产后进行自我问卷调查(如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系
统)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很有帮助。

《妇产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doc

《妇产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doc

《妇产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Obstertrics and Gynaec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17110072 课程总学时73 (理论总学时40/实践总学时33)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3. 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眼七、临床专升本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妇产科学的概念、特点、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妇产科学的重要性、范畴、特点、发展史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自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二)熟悉女性外、内生殖器官解剖及邻近器官的关系。

(三)了解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

(四)了解骨盆底的解剖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正常内、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

(二)详细讲解骨盆的组成:平面、倾斜度、骨盆轴、骨盆的四种类型(女性、男性、类人猿型、扁平型)。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管、淋巴及神经,骨盆底的解剖。

(三)一般介绍女性生殖器邻近器官。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学时)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熟悉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卵巢功能及周期变化、女性生殖轴的相互关系。

(三)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临床表现及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女性生殖生理特点、卵巢功能、女性激素周期变化及生殖轴的关系。

(二)详细讲解女性各阶段生理的临床表现、女性生殖轴的神经内分泌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他内分泌腺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三)一般介绍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

第四章妊娠生理(L5学时)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胎盘功能。

(二)熟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三)了解卵子受精到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过程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胎盘功能。

(二)详细讲解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变化。

(三)一般介绍卵子受精到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过程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妇产科学-第8版(最新word)

妇产科学-第8版(最新word)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妇产科学第8版总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四章妊娠生理第五章妊娠诊断第五章第六章孕期监护及保健第七章正常分娩第八章正常产褥第九章异位妊娠第十章妊娠特有疾病第十一章妊娠时限异常第十二章妊娠晚期出血第十三章羊水量异常第十四章巨大胎儿与双胎妊娠第十五章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第十六章眙儿窘迫与胎膜早破第十七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第十八章妊娠合并外科疾病第十九章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第二十章遗传咨询、遗传筛查与产前诊断第二十一章产力异常第二十二章产道异常第二十三章胎位异常第二十四章分娩期并发症第二十五章异常产褥第二十六章妇科病史及检查第二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及外阴瘙痒第二十八章外阴及阴道炎症第二十九章宫颈炎症第三十章盆腔炎症第三十一章外阴肿瘤第三十二章宫颈癌第三十三章子宫肿瘤第三十七章月经失调第三十八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第三十九章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第四十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第四十一章不孕症第四十二章计划生育第四十三章妇女保健第四十四章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第四十五章妇产科常用特殊药物第一章绪论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属于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

回顾临床开始分科时仅有内科和外科,妇产科仅是外科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科学的整体发展.临床学科的分工日趋细致.妇产科学才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如今.妇产科学课程已经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主干课程。

一、妇产科学的范畴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0‰lrics)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裤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是一门掷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科学。

产科学通常包括产科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等)、生理产科学(妊娠生理、妊娠诊断、孕期监护及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等)、病理产科学(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友症、异常产褥等)、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

第八版妇产科总结名解+问答+填空

第八版妇产科总结名解+问答+填空

第八版妇产科总结名解+问答+填空第八版妇产科总结名解+问答+填空月经临床表现:月经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同时子宫内膜从增生到分泌变化的结果。

月经周期从出血的第一日算起。

正常月经周期是28-30天加减三天。

经血中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周期是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进入青春期卵泡的发育依赖于促性腺激素的刺激,生育期每月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达完全成熟,其余卵泡闭锁;卵泡的生长过程分为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2)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①排卵前,由于成熟的卵泡分泌的雌激素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大量释放GnRH;②GnRH刺激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出现LH/FSH峰;③LH峰使卵母细胞重新启动减数分裂,直至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④LH峰作用下,排卵前卵泡黄素化,产生孕酮;⑤LH/FSH峰与孕酮协同作用,形成排卵孔;⑥排卵前卵泡液中前列腺素显著增加;⑦前列腺素可促进卵泡壁释放蛋白酶,促使卵巢内平滑肌收缩,有助于排卵;⑧随卵泡排出的有透明带、放射冠及卵丘内颗粒细胞;3)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日,机制不明。

卵巢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1)雌激素:①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②至月经第7日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达高峰;③排卵后由于卵泡液中雌激素释放至腹腔使循环中雌激素暂时下降;④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循环中雌激素形成又一高峰;⑤此后,黄体萎缩,雌激素急剧下降,月经期达最低水平;⑥月经周期中雌激素的后一高峰均值低于第一高峰;2)孕激素:①卵泡期卵泡不分泌孕酮;②排卵前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在LH排卵峰作用下开始分泌少量孕酮;③排卵后黄体分泌孕酮渐增,黄体成熟时达最高,以后渐低,月经来潮时降到卵泡期水平;3)雄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少量源于卵巢,包括睾酮和雄烯二酮;排卵前循环中雄激素升高。

第八版妇产科学知识点

第八版妇产科学知识点

第二章生殖系统解剖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

妊娠末期达7—10cm。

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

输卵管:8-11,间质部(最窄、最厚、易出血)、峡部、壶腹部(受精常发生于此)、伞部(拾卵)。

邻近器官:尿道、膀胱、直肠、阑尾、输尿管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青春期第一性征变化是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规律性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

月经血呈暗红色,有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粘稠,不凝血,但有血块。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即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性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雌激素1) 子宫肌: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2) 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3 )宫颈: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

4)输卵管;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活动,井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5)阴道上皮: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井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

6) 外生殖器: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7 ) 第二性征: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8) 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9) 下丘脑、垂体: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10) 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漪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1)子宫肌: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妇产科学第八版

妇产科学第八版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05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及其相关组织。

骨盆与分娩关系密切,故一并叙述。

第一节外生殖器●大阴唇皮下含丰富血管,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小阴唇和阴蒂富含神经末梢,对性刺激敏感。

●前庭大腺若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女性外生殖器(external genitalia)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统称为外阴(vulva)(彩图2-1)。

1.阴阜(mons pulis)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脂肪组织丰富。

青春期该部开始生长呈倒三角形分布的阴毛。

阴毛的疏密和色泽存在种族和个体差异。

2.大阴唇(labium majus)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

大阴唇外侧面为皮肤,有色素沉着和阴毛,内含皮脂腺和汗腺;大阴唇内侧面湿润似黏膜。

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未产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产后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大阴唇可萎缩。

3.小阴唇(labium minus)系位于两侧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

两侧小阴唇前端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

大、小阴唇后端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

4.阴蒂(clitoris)位于两小阴唇顶端下方,部分被阴蒂包皮围绕,与男性阴茎同源,由海绵体构成,在性兴奋时勃起。

阴蒂分为3部分,前为阴蒂头,暴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对性刺激敏感;中为阴蒂体;后为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上。

5.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为一菱形区域,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

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为舟状窝(又称为阴道前庭窝),经产妇受分娩影响,此窝消失。

在此区域内有以下结构:(1)前庭球(vestibular bulb):又称为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组成。

第八版_妇产科学word_整理

第八版_妇产科学word_整理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统称为外阴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ovary(真骨盆内)输卵管、卵巢合称附件1.阴道(vagina)阴道穹窿:后穹隆最深,为常用的穿刺或引流部位2.子宫uterus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青春期前为1:2;育龄期妇女为2:1;绝经后为1:1 子宫峡部isthumus:子宫体corpus与子宫颈cervix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特征:非孕期1cm;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其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子宫韧带ligament:圆round韧带、阔broad韧带、主cardinal韧带、宫骶uterosacral 韧带。

圆韧带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输卵管、卵巢、子宫AV);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3.输卵管fallopian tube 由内向外分为四部分:间质interstitial部、峡isthmic部、壶腹ampulla部、伞fimbrial部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内口水平约2cm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

骨盆pelvis骨盆组成:骶骨、尾骨、左右2块髋骨骶棘韧带:坐骨切迹——中骨盆骨盆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两部分骨盆类型:女型gynecoid、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女型最常见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青春期发动onset of puberty:8-10岁。

中枢性负反馈抑制状态解除,GnRH开始脉冲式释放,促性腺激素、卵巢性激素水平升高,第二性征出现,最终获得成熟的生殖功能。

乳房萌发thelarche、肾上腺功能初现adrenarche、生长加速growth spurt、月经初潮menarche2.月经初潮是青春期重要标志;性成熟期是卵巢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3.月经menstruation定义:指随卵巢的周期性periodic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endomentrial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妇产科学重点章节知识点总结及习题PART1 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统称为外阴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输卵管、卵巢合称附件1.阴道阴道穹窿:后穹隆最深,为常用的穿刺或引流部位2.子宫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青春期前为1:2;育龄期妇女为2:1;绝经后为1:1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特征:非孕期1cm;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子宫韧带: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3.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四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内口水平约2cm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骨盆骨盆组成:骶骨、尾骨、左右2块髋骨骨盆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两部分骨盆类型: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女型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内外生殖器的邻近器官及其关系:与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及阑尾相邻,生殖器官出现病变会累及邻近器官,反之同样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理特点及月经:1.儿童早期(8岁之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儿童后期(8岁之后):下丘脑GnRH抑制状态解除2.月经初潮是青春期重要标志;性成熟期是卵巢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3.月经定义: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正常月经临表:周期性21-35天,平均28日。

经期:2-8天,经量:30-50毫升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1.卵巢功能:具有生殖和内分泌的功能,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卵泡发育和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卵胞发育和成熟: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卵泡、排卵前卵泡;始基卵泡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排卵:多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黄体:卵子受精,黄体在人绒毛促性腺激素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退化;未受精,黄体在雌激素溶黄体作用下在排卵后9-10天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激素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1)排卵前:稀薄、透明、拉丝度长,羊齿状结晶(2)排卵后:粘稠、浑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椭圆体月经周期的调节:1.月经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神经内分泌调节2.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通过调节腺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合成与分泌达到对卵巢功能的调控3.卵巢产生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卵巢性激素的反馈做用:雌激素、孕激素第四章妊娠生理妊娠时胚胎和胎儿在母体中发育成长的过程:受精卵形成受精: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于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的过程桑椹胚:受精后72小时分裂为16个细胞的实心细胞团受精过程:精子获能—生殖道内分泌产生一种物质解除对精子获能的抑制受精场所—输卵管壶腹部2.受精卵着床标志:受精后6-7天植入子宫内膜称为受精卵着床过程:定位-粘附-侵入着床条件: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④孕妇体内分泌足够量的孕酮胚胎、胎儿发育特点及胎儿生理特点:胎儿身长(cm)=20周前:月份的平方胎儿身长(cm)=20周后:月份×5(1)呼吸系统:母儿血液在胎盘进行气体交换(2)泌尿系统:妊娠中期起,羊水的重要来源是胎儿尿液(3)内分泌系统:胎儿肾上腺皮质能产生大量甾体激素,与胎儿肝、胎盘、母体共同完成雌三醇的合成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1.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2.胎盘组成:羊膜、叶状绒毛膜及底蜕膜功能:(1)物质交换;(2)防御功能;(3)合成功能;(4)免疫功能合成功能:(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人胎盘生乳素(HPL):(3)雌激素(E):(4)孕激素(P):3.羊水来源:早期母血清,中晚期为胎儿尿妊娠期母体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子宫,主要表现为体积增大、血流量增加和子宫下段的形成(1)循环系统的变化:心脏:左、上、前移——Ⅰ-Ⅱ级杂音妊娠晚期仰卧位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下肢静脉曲张、外阴静脉曲张、直肠痔疮,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形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血液的变化: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故出现血液稀释(3)泌尿系统的变化:饭后出现尿糖;受孕激素影响,易患急性肾盂肾炎,以右侧多见(4)呼吸系统的变化:妊娠晚期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次数不变,但呼吸较深(5)消化系统的变化;受雌激素影响,易齿龈出血、牙齿松动及龋齿(6)皮肤的变化:腺垂体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增加,使黑色素增加;皮肤弹力纤维断裂,呈多量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律平行略凹陷的条纹,称妊娠纹(7)生殖系统的变化:①子宫变化;②乳房变化:变大、蒙氏结节、初乳第五章妊娠诊断妊娠期:早期妊娠:第13周末之前;中期妊娠:第14-27周末;晚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第一节早期妊娠的诊断症状与体征:停经:停经10日以上,应高度疑为妊娠,停经2个月以上,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停经是妊娠的最早症状,但不是妊娠的特有症状;早孕反应;(3)尿频;(4)乳房胀痛;妇科检查:①阴道、宫颈紫蓝着色;②子宫增大、软;③黑加征黑加征: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 辅助检查:妊娠试验;(2)基础体温;(3)宫颈粘液检查:涂片干燥后光镜下见到排列成行的椭圆体,不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4)超声检查—诊断金标准:停经35日时,宫腔内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妊娠囊;妊娠6周时,可见到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停经14周,测量胎儿头臀长度,估计孕周,矫正预产期第二节中晚期妊娠的诊断病史与症状:初孕妇于妊娠20周感到胎动,经产妇略早体征与检查:子宫增大;(2)胎动;(3)胎体;(4)胎心音:妊娠12周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能够探测到胎心音;妊娠18-20周用一般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够听到胎心音;胎心音呈双音,似钟表“滴答”声,正常每分钟110-160次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第三节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定义: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胎头俯屈,额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头端小、臀端大的椭圆形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两纵轴平行者称纵产式,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99.75%;两纵轴垂直者称横产式,仅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0.25%;两纵轴交叉呈角度者称斜产式,属暂时的;在分娩过程中多数转为纵产式,偶尔转成横产式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纵产式:头先露、臀先露各6种方法;横产式:肩先露4种方法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胎位。

例:枕先露时,胎头枕骨位于母体骨盆的左前方,应为枕左前位,余类推。

第六章异常妊娠第一节自然流产定义:流产、早期流产、晚期流产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早期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晚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临床表现:流产的主要症状:阴道流血、腹痛、组织排出早期流产临床特点:先出现阴道流血后后出现腹痛之前;晚期流产临床特点:先出现腹痛(阵发性子宫收缩),后出现腹痛临床分型:1.流产不同阶段:(1)先兆流产;(2)难免流产;(3)不全流产;(4)完全流产2.特殊类型:(1)稽留流产;(2)习惯性流产;(3)流产感染流产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处理原则:(1)处理前查血常规,血凝,必要时查DIC系列;(2)术前口服雌激素制剂(已烯雌酚),提高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3)如凝血异常,酌情输新鲜血,凝血因子等,并配血,做好手术准备(4)刮宫术适用于子宫小于12周时;引产适用于大于12周习惯性流产:连续自然流产3次或3次以上者处理原则:(1)查出原因,若能纠治者,应于怀孕前治疗;(2)原因不明者,当有怀孕征兆时,可按黄体功能不足给以黄体酮治疗;(3)宫颈内口松弛者,于妊娠前作宫颈内口修补术,若已妊娠,最好于妊娠14一16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流产感染:流产伴感染上述症状外,尚有体温升高、下腹痛,阴道分泌物臭等处理原则:积极控制感染。

出血少时:先控制感染,后清宫;出血多时:先夹出残留物,控制感染,再清宫。

第二节异位妊娠(输卵管)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发生部位:输卵管妊娠的发生部位以壶腹部最多,其次为峡部,伞部及间质部妊娠少见。

病因:常见原因—输卵管炎症,可分为输卵管粘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病理:(1)输卵管妊娠流产(流产型):多见于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妊娠8~12周发病;(2)输卵管妊娠破裂(破裂型):多见于输卵管峡部妊娠,多在妊娠6周左右;(3)陈旧性宫外孕;(4)继发性腹腔妊娠临床表现:1.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1)停经;(2)腹痛:主要症状,为患侧酸胀痛、撕裂样痛;(3)阴道流血:子宫蜕膜剥离所致;(4)晕厥、休克:腹腔出血所致,与阴道流血不成正比;(5)腹部包块:血肿形成,并与周围粘连所致。

2.体征:(1)一般情况:贫血貌,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2)腹部检查: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不明显,出血多时可有移动浊音。

(3)盆腔检查:子宫稍大而软;子宫有漂浮感;在子宫侧方可触及小包块及轻压痛后穹隆饱满及触痛,宫颈举摆痛;诊断:hCG测定:血HCG升高,尿HCG阳性,但只能考虑为妊娠,不能确定宫内或宫外;孕酮测定;B型超声诊断—宫腔内未探及妊娠囊;若宫旁探及低回声区,且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异位妊娠;腹腔镜检查—诊断金标准;阴道后穹隆穿刺;(6)诊断性刮宫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有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临床表现;阴道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HCG测定其水平较宫内妊娠低;超声检查宫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腹腔镜检查,既可诊断又可治疗;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仅见蜕膜未见绒毛。

鉴别诊断:输卵管妊娠应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鉴别,见P55 表6-2治疗: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次是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适应者:化学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适应症:①输卵管妊娠病灶直径不超过≤4cm;②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③无明显内出血;④血ß-HCG<2000U/L;⑤无药物治疗禁忌症常用药物:氨甲喋呤和5-氟尿嘧啶2.手术治疗:适应症: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②诊断不明确;③异位妊娠进展;④随诊不可靠;⑤期待疗法或药物疗法禁忌(1)保守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2)根治手术:适于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3)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适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者其它异位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子宫残角妊娠第七章妊娠特有疾病成年人的血压在90/60—140/90之间都是正常的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初产、低龄、高龄、多胎、高血压病史、家族史、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低收入等病理生理变化: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出血注意蛋白尿的多少标志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类与临床表现:见P66 表7-1 血压、蛋白必答治疗:1.治疗基本原则: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2.硫酸镁防治子痫:用药指征:①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②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成为子痫;③子痫前期临产前用药预防抽搐用药方案:静脉给药注意事项:血清镁离子有效治疗浓度为1.8-3.0mmol/L,若>3.5mmol/L,即发生镁中毒症状3.终止妊娠的指征:(1)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24-48h仍无明显好转者;(2)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3)子痫前期患者孕周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者;(4)子痫前期患者,孕周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者,可用地塞米松促胎(5)肺成熟后终止妊娠;(6)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第十五章正常分娩影响分娩的因素:四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1)产力: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节律性宫缩是临产标志(2)产道:1)骨产道:指真骨盆,分3平面: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60度)2)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构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补)(3)胎儿:胎儿大小、胎位、胎儿畸形;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头先露利娩(4)精神心理因素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肩娩出等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下降贯穿全程,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