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有为《大同书》的细读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同”社会构想

----对康有为《大同书》的细读分析

一、康有为与《大同书》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人物。作为康有为代表作的《大同书》,可以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学人,首次尝试设计理想中世界的状态。在这个世界性的社会里,没有国家、没有种族、没有阶级、没有家庭、私有制消失、人人平等、天下为公,人类过着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这就是康有为设想中的大同社会。

“大道者何人理至公, 太平世大同之道也。”“公者, 人人如一之谓, 无贵贱之分, 无贫富之等, 无人种之殊, 无男女之异。分等殊异, 此狭隘之小道也。平等公同, 此广大之道也。无所谓君, 无所谓国, 人人皆教养于公产, 而不恃私产, 一内外为一, 无所防虞, 故外户不闭, 不知兵革,此太平之道、大同之世”,康有为在1884年撰写的《礼运注》中, 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基书轮廓。

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中的人而言,大同社会表征着希望和美好。虽然正如毛泽东所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社会的路”,但其大同设想是康有为早期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其中的很多设想都很先进也很具体,不仅在当代具有进步意义,对现代执政者设计未来发展道路也仍旧有很大的启发性,集中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平等民主的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代表着以康有为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智慧和胸怀,就像康有为本人所说的“吾为天游,想象诸极乐之世界,想象诸极苦之世界,乐者吾乐之,苦者吾救亡,吾为诸天之物,吾宁舍世界天界绝类逃伦而独乐哉!”因而这本书不仅从内容上而且从思想价值上都有被仔细研究的必要,篇幅关系,本文着重选择个人觉得重要且有兴趣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

二、重点问题研读

1、康有为大同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大同书》“混合公羊家三世说、礼运篇小康大同说、佛教慈悲平等说、卢骚天赋人权说、耶稣教博爱平等自由说,还耳食一些欧洲社会主义学说,幻想出一个‘大同之世’。

从他的描述可以看出《大同书》的思想来源多而庞杂,其中,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整本书的思想架构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看过《大同书》的人也都会觉得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有着很明显的儒家传统思想的烙印。

那么,康有为是借儒家思想而为己所用的呢?一句话概括就是他将儒家核心的“仁爱”思想发展为类似于西方思想的“博爱”哲学。在《大同书》开篇部分,康有为以“人有不忍人之心”为基础,怀着“吾既为人,吾将人心而逃人,不共其忧患焉?”的博爱之心,在这种至仁至情的氛围下,他在《大同书》中提供了一条可能的人类摆脱苦难的道路---“大同之道”。依据他的描述,“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很明显,这个关于“大同”世界的幻想是要建立在整个社会“仁”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只有更多的人具备了“仁爱之心”或“不忍之心”,大同社会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其次,孔子在《礼记》的礼运篇中曾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与这个图景中所展示的一样,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也强调了社会的和平安宁、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可以说,前者在很多方面成为后者社会构想的最初来源。

但是,虽然两者都以“仁爱”为基础,对大同社会的蓝图设计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但在根本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儒家的大同理想是以对宗法秩序和伦理规范的遵守为基础的,其社会构想的实现也往往寄托在“君主”“圣人”的身上,这就代表着儒家思想必然是推崇封建君主专制、强调等级秩序、鼓吹宗法制度、三纲五常的。然而,康有为笔下的《大同书》却体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他认为“人者,亦一物之魂质也,虽形有大小,而其分浩气于太元,挹涓滴于大海,无以异也”“人非人能为,人皆天所生也,故人人皆直隶与天。这种绝对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与在那个时期中仍旧存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和严苛的宗法纲常是格格不入的。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和社会架构在很多程度上是继承了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同时康又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和自己的设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否定和批判。简而言之,就是批判性继承。

2、如何理解康氏“大同”社会中“没有家庭”的观点?

在康氏之前的很多前瞻者提出的未来社会构想里,都试图表达“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政府”这样的设想,因为这些划分都是人类为某种目的或自身的某些共同特征刻意为之,且带来了交流的阻隔以及权利义务的不平等,因而消灭这些人为划分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康有为的未来社会中,除去前面提到的“国家”“阶级”等要抛弃,他还提出要“去

家界”,即消灭家庭。康有为把“家”看作进入“太平世”的重大阻碍,认为家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荒谬言论的根源,与“人人平等”的观点相抵触;

他还认为有“家”导致人们各自为己,互不相爱,正如《大同书》所说,“有所偏亲者即有所不亲,有所偏爱者即有所不爱。中国人以族姓之故结,故同姓则亲之,异性则疏之;同姓则相收,异性则不恤”。而所有这些与“大同”社会相左的元素,皆因家而起,因而只有去家才能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理想境地。在康有为眼里“父母、子女”等称谓意味着一定的相互义务,只要去掉附加在这些名称上的“义务关系”,即解决家庭哺育幼儿、赡养老人等问题,那么家庭的独特功能消息,那么因家所引起的与大同社会相违背的元素便也将不复存在。对此,康有为提出设立“公立政府”,这样一个社会机构来实现家庭的功能,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三院”(人本院、育婴院和怀婴院)实现“公养”的职责,负责婴儿从孕育到入学前的所有事宜;通过设立公共教育机构实行“公教”的职责,对入学儿童提供相应的教育;而“公恤”机构则负责人除上学外一切生活事宜。简单看来,通过这一套的公共机构的运作,家庭的职能被完全的取代,社会也可以正常的运转。

消灭家庭即意味着消灭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在我看来,不同于君臣,夫妻之爱、父母子女之爱这些都是人的自然天性之体现,怎么可以硬生生地去去除呢,这不是违背自然伦理吗?此外,消灭了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为地去模糊亲情、爱情与博爱这种感情的界限,甚至是消灭最原始意义上的亲情和爱情,是在“灭人欲”。可以说,“消灭家庭”这种思想是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大同书》中最能代表康有为独特思想的一条设想,然而,它也暴露了康有为、甚至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即先进又保守、即创新又局限性的双重矛盾性。

3、“去苦求乐”:最质朴的社会进化动力说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指出人的本性就是“去苦以求乐”“普天之下,有生之徒,皆以求乐免苦而已,无他道尔”。他将那些打着“道德”“灵魂”等看似冠冕堂皇的实则空洞甚至虚假的幌子抛开,把社会进化的动力归结为人类“去苦求乐”的本性和欲望,这种质朴的思想往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更加容易被人所理解和接受。

他说“人生而有欲,天之性哉……,生人之乐趣愿欲何者?口之欲美食也,居之欲美宫室也,身之欲美衣服也,用之欲美械器也,知识之欲学问图书也,游玩之欲美园林山泽也,体之欲无疾病也……”。

他认为现在的社会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生活在“苦”之中。而在“大同”社会,人们的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生活极度丰富,能够使人们的各种欲望得到满足,变得快乐。那么,想要脱“苦”

得“乐”,人们就需要进行社会变革,打破现在充满弊端的旧社会,进入理想的大同社会。如此一来,“大同”社会变得栩栩如生,为进入“大同”社会所进行的各种改革也具有了简单却充分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