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疾病ppt课件

以人际关系不合谐和情绪不稳定为特 征的人格障碍
22
被动—攻 击型人格 障碍
以被动阻抗应付完成任务的一种 人格障碍(如拖延等)
强迫型 人格障 碍
以过分严格要求和追求完美 为特征的人格障碍
23
四、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指寻求性的对象和满足性欲的 方式异于正常。
24
1.不以成熟异性作为性活动的对象
同性恋
单纯型
临床 类型
其他常 见症状
幻觉 触、幻嗅、幻味)
感知综 合障碍 妄想
(在意识清晰的 紧张症 背景下出现,无 15 综合症 智能障碍) 精神人格解体
躯体人格解体 现实人格解体
(幻听、幻视、幻
青春型 紧张型 偏执型
双向情感
躁狂和抑 郁交替
双相型
躁狂 状态
较少
单相型
抑郁 状态
病例具有周期性,间歇期精神恢 复正常。早晨重,晚上减轻。
恋童癖
恋兽癖
恋物癖
25
2.不以生殖器性交作为性活动的核心
露阴癖
异装癖
摩擦癖
窥淫癖
26
3.以古怪的条件作为性活动的核心
施虐癖
受虐癖
恋尸癖
27
4.性别认同障碍
易性癖
28
五、心身障碍
指心理因素在病因中起主导作 用的一大类躯体疾病。
原发性 高血压
支气管 哮喘
溃疡病
过敏性 疾病 等
29
一、健康人:婚姻家庭、升学择业、社会适应。 二、心理问题:心理和行为的应激反应,心理 行为偏离正常。(时间短、不强烈) 轻度心理障碍 三、心理紊乱:心理和行为的应激反应,心理 行为偏离正常。(时间长、强烈、内容泛化) 四、边缘状态:心理行为偏离正常。(超越临 床心理范围、无法进行精神病学诊断) 五、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 衰弱、癔症) 六、人格障碍(11种)
精神病学ppt课件

医学科学。
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 种精神疾病患者,如精神分 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精神病学还涉及对正常人的心 理活动的研究,以揭示心理活 动的生理基础和异常心理的发
生机制。
精神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关注精神疾病,提出了一些原始的 理论和治疗方法。
近代精神病学的建立
1 2
心理咨询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者内心感受, 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方式。
3
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治疗,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 系,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
时间标准
症状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标准
精疾病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 严重程度标准:症状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 损害
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流程
心理测验与评估工具的应 用
详细询问病史与精神检查
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与精 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的可能
03
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精神疾病的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遗传因素在 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精神病学ppt课件
目 录
• 精神病学概述 •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 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 精神病学的研究与展望
01
精神病学概述
精神病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 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 展规律以及治疗与预防的一门
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 种精神疾病患者,如精神分 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精神病学还涉及对正常人的心 理活动的研究,以揭示心理活 动的生理基础和异常心理的发
生机制。
精神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关注精神疾病,提出了一些原始的 理论和治疗方法。
近代精神病学的建立
1 2
心理咨询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者内心感受, 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方式。
3
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治疗,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 系,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
时间标准
症状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标准
精疾病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 严重程度标准:症状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 损害
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流程
心理测验与评估工具的应 用
详细询问病史与精神检查
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与精 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的可能
03
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精神疾病的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遗传因素在 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精神病学ppt课件
目 录
• 精神病学概述 •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 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 精神病学的研究与展望
01
精神病学概述
精神病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 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 展规律以及治疗与预防的一门
精神病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PPT课件

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情感不稳(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淡漠(精神分裂症) 易激惹性(疲劳状态、躁狂症、人格
障碍、神经症或偏执性精神障碍)
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情感倒错(精神分裂症)
情感幼稚(癔症、痴呆)
意志的概念
概念
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 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 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蜡样屈曲(精神分裂症) 缄默症(癔症、精神分裂症) 违拗症(精神分裂症)
动作与行为障碍(续)
刻板动作(精神分裂症)
模仿动作(精神分裂症)
作态(精神分裂症)
意识的概念
概念
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
应能力
精神病学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绪
论
概述 脑与精神活动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展望
概
述
精神病学
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 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 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病学与精神医学
精神障碍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 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 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情感的概念
情感(情绪)
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此而产 生的内心体验
心境
是指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
情感障碍
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高涨(躁狂症)
欣快症(脑器质性疾病)
《精神病学症状学》PPT课件

3
h
概述
精神症状的识别和检查:
观察和访谈(interview)
明确
是否存在异常的…… 具体有哪些症状:症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原发与继发 症状的影响因素:生物、心理和社会 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
4
h
概述
常见类型
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等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5
h
感知觉障碍
感觉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知觉
感觉基础上 人脑综合各种个别属性,并借助于既往经验而形成的
整体印象
6
h
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迟钝 感觉倒错 感觉质变:如毒物所致的红视症、绿视症等 内感性不适:神经症、癔症及躯体形式障碍等
跳下去!
喝水,喝水
9
h
感知觉障碍
幻觉按照来源/结构性质划分 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来源于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 是否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 形象是否鲜明生动、结构是否完整
10
h
感知觉障碍
特殊类型幻觉
思维化声/思维鸣响:听到声音来自主观世界 读心症:听到声音来自客观世界 思维显影:想到什么就看到什么 功能性幻觉:出现在同一感觉器官 反射性幻觉:出现在不同的感觉器官 心因性幻觉 入睡前幻觉
15
h
思维障碍思ຫໍສະໝຸດ 形式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语词新作 逻辑倒错 内心被洞悉感/思维被广播 持续言动:回答问题时持续重复第一次答语
16
h
思维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是病理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病理性信念,是
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内容与事实不符,坚信不移 内容与个人有关 个人独特性 内容有时代色彩
h
概述
精神症状的识别和检查:
观察和访谈(interview)
明确
是否存在异常的…… 具体有哪些症状:症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原发与继发 症状的影响因素:生物、心理和社会 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
4
h
概述
常见类型
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等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5
h
感知觉障碍
感觉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知觉
感觉基础上 人脑综合各种个别属性,并借助于既往经验而形成的
整体印象
6
h
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迟钝 感觉倒错 感觉质变:如毒物所致的红视症、绿视症等 内感性不适:神经症、癔症及躯体形式障碍等
跳下去!
喝水,喝水
9
h
感知觉障碍
幻觉按照来源/结构性质划分 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来源于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 是否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 形象是否鲜明生动、结构是否完整
10
h
感知觉障碍
特殊类型幻觉
思维化声/思维鸣响:听到声音来自主观世界 读心症:听到声音来自客观世界 思维显影:想到什么就看到什么 功能性幻觉:出现在同一感觉器官 反射性幻觉:出现在不同的感觉器官 心因性幻觉 入睡前幻觉
15
h
思维障碍思ຫໍສະໝຸດ 形式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语词新作 逻辑倒错 内心被洞悉感/思维被广播 持续言动:回答问题时持续重复第一次答语
16
h
思维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是病理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病理性信念,是
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内容与事实不符,坚信不移 内容与个人有关 个人独特性 内容有时代色彩
《精神病学》第8版课件—人格及相关行为障碍【44页】

四、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以不遵守社会规范和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1.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 2.全面、持久的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 3.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却不能长久地保持 4.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 5.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6.很容易责怪他人 7.伴随的特征:持续的易激惹
四、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1.过分疑虑及谨慎,常有不安全感 2.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 3.完美主义,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以至影响了工作的完成 4.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 5.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6.刻板和固执
(一)生物学因素
1. 遗传 单卵双生子品行障碍的同病率(35%)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13%) 若亲生父母有违法或犯罪,孩子寄养到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家庭或由自己抚养,孩子反社 会性行为出现率高 对立违抗障碍与遗传相关,且是多基因遗传
2. 神经生化 男童的脑脊液5-HT与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6~17岁患者的脑脊液5-HTAA水平和其冲动行为
四、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依赖,害怕被抛弃和决定能力低下为特点,女性多于男性。 1.请求或同意他人为自己生活中大多数重要事情做决定 2.将自己的需求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 3.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处处委曲求全 4.由于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时总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5.沉陷于被关系亲密的人所抛弃的恐惧之中 6.没有别人过分的建设和保证时,做出日常决定的能力很有限,缺乏自信,总把自己
精神病症状学ppt课件

➢幻味:尝到食物或饮水中有特殊的怪味道
➢ 精神分裂症中幻嗅、幻味常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 一起,可产生相应的异常到皮肤或粘膜有麻木、刀刺、通电、
虫爬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器质性精神病
16
感知觉障碍
➢内脏性幻觉:患者相应的内脏器官出现的幻觉体验。
患者可以清楚地描述某一脏器的不适体验,如:感到肠在 扭转、肺扇动、心压缩,或昆虫在胃内游走。常与虚无妄 想、疑病妄想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 病、抑郁症
➢ 反射性幻觉:一个现实刺激除引起相应感官的知觉体验
外,同时另一感官出现幻觉体验。幻觉体验与现实刺激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 入睡前幻觉:指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状态出现的幻觉体
验。多见于酒精中毒、谵妄状态
➢ 心因性幻觉:指在强烈情感体验中随着生动的想象、回
忆或期待中所出现的幻觉体验。多见于癔症、心因性精 神障碍
他们的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正常情况下感知觉的映像与外界客观事物相
一致
9
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 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如声光的刺激以 及身体上某些轻微不适感的感受性增加J:\感觉.MPG
➢ 感觉减退:与上一症状相反,对外界刺激感受性减退, 如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 感受
➢思维播散又称思维被揭露感或被洞悉感。指患者觉察到自己的
思想还未往外表达或不想表达出来就已被许多人知道,尽管患者 说不清自己的思想如何被别人探知,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
24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逻辑方面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人将一切事物的具体概念与抽
象的概念混淆在一起而病人自己毫无觉察。多见于精 神分裂症
7
➢ 精神分裂症中幻嗅、幻味常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 一起,可产生相应的异常到皮肤或粘膜有麻木、刀刺、通电、
虫爬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器质性精神病
16
感知觉障碍
➢内脏性幻觉:患者相应的内脏器官出现的幻觉体验。
患者可以清楚地描述某一脏器的不适体验,如:感到肠在 扭转、肺扇动、心压缩,或昆虫在胃内游走。常与虚无妄 想、疑病妄想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 病、抑郁症
➢ 反射性幻觉:一个现实刺激除引起相应感官的知觉体验
外,同时另一感官出现幻觉体验。幻觉体验与现实刺激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 入睡前幻觉:指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状态出现的幻觉体
验。多见于酒精中毒、谵妄状态
➢ 心因性幻觉:指在强烈情感体验中随着生动的想象、回
忆或期待中所出现的幻觉体验。多见于癔症、心因性精 神障碍
他们的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正常情况下感知觉的映像与外界客观事物相
一致
9
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 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如声光的刺激以 及身体上某些轻微不适感的感受性增加J:\感觉.MPG
➢ 感觉减退:与上一症状相反,对外界刺激感受性减退, 如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 感受
➢思维播散又称思维被揭露感或被洞悉感。指患者觉察到自己的
思想还未往外表达或不想表达出来就已被许多人知道,尽管患者 说不清自己的思想如何被别人探知,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
24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逻辑方面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人将一切事物的具体概念与抽
象的概念混淆在一起而病人自己毫无觉察。多见于精 神分裂症
7
精神病学心境障碍ppt课件

抑郁病人→无反应
10
4. 脑电生理变化:睡眠脑电改变 EEG异常
5. 神经影像变化: (1) 结构性影像学研究:CT发现脑室扩大 (2) 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局部脑血流量(rCBF) (二) 心理社会因素
11
五、临床表现:
(一) 躁狂发作:典型症状:“三高” 1. 心境 (情感) 高涨
2. 思维活动加速: 思维奔逸、意念飘忽
26
Carbamazeping: 400~1200mg/d B 丙戊酸钠(valproate) C 氯硝基去甲安定(clonopin)
20
(3) 抗精神病药: A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100~250mg/d, im, bid or tid 200~600mg/d, tid B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10~30mg/d, im, bid or tid 10~30mg/d, tid 2. 电抽搐治疗、非抽搐电休克疗法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自知力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间歇期精神活动多保持正常; 体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和其他特 殊检查无异常所见。
3
二、分类:
(一) 国际疾病分类方案手册第10版 (ICD10) (二)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3) 3. 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F30-F39] 30 躁狂发作[F30]
(3)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A 氟西汀(百忧解Prozac) :20~80mg/d B 舍曲林(左洛复Zoloft):50~200mg/d C 帕罗西汀(赛乐特Seroxat):20~50mg/d D 伏氟沙明(Fluvoxamine):50-300mg/d E 西酞普兰(Citalopram):20-60mg/d
10
4. 脑电生理变化:睡眠脑电改变 EEG异常
5. 神经影像变化: (1) 结构性影像学研究:CT发现脑室扩大 (2) 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局部脑血流量(rCBF) (二) 心理社会因素
11
五、临床表现:
(一) 躁狂发作:典型症状:“三高” 1. 心境 (情感) 高涨
2. 思维活动加速: 思维奔逸、意念飘忽
26
Carbamazeping: 400~1200mg/d B 丙戊酸钠(valproate) C 氯硝基去甲安定(clonopin)
20
(3) 抗精神病药: A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100~250mg/d, im, bid or tid 200~600mg/d, tid B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10~30mg/d, im, bid or tid 10~30mg/d, tid 2. 电抽搐治疗、非抽搐电休克疗法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自知力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间歇期精神活动多保持正常; 体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和其他特 殊检查无异常所见。
3
二、分类:
(一) 国际疾病分类方案手册第10版 (ICD10) (二)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3) 3. 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F30-F39] 30 躁狂发作[F30]
(3)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A 氟西汀(百忧解Prozac) :20~80mg/d B 舍曲林(左洛复Zoloft):50~200mg/d C 帕罗西汀(赛乐特Seroxat):20~50mg/d D 伏氟沙明(Fluvoxamine):50-300mg/d E 西酞普兰(Citalopram):20-60mg/d
精神病学精品医学PPT课件

出现这种差别,除因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不同 外,与诊断标准和认识水平等因素有关。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5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已知在心境障碍患者的家族中,发生本病的 机率约为正常人口的10~30倍,血缘关系 越近发病机率越高。 “早期遗传现象”
.
2.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
6
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6.7%,双卵双生子为12.9% 寄养子研究发现,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而其养父 养母只有12%。 遗传方式,有多种假说,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 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 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 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在单位好提意见,且很尖锐,不达到目的便煽动 其他人:“罢工”,整天忙忙碌碌,东跑西跑, 走亲访友。自已不吸烟,却买好多高档烟,逢人 便发,以示慷慨。春节变卖买了鸡鸭,兼价出售 给邻居,说是做好事,搞好邻里关系。日进五餐, 顿食斤余,食欲特增,睡眠锐减,夜睡三小时, 精神抖擞。二月来体重减少7公斤。
自称具赵子龙之勇,诸葛亮之才,关羽之义,刘 备之胸怀。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随境转移,记忆力 的增强
.
12
躁狂发作[F30]的诊断标准:
13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 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 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 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 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 性症状。
.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 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4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5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已知在心境障碍患者的家族中,发生本病的 机率约为正常人口的10~30倍,血缘关系 越近发病机率越高。 “早期遗传现象”
.
2.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
6
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6.7%,双卵双生子为12.9% 寄养子研究发现,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而其养父 养母只有12%。 遗传方式,有多种假说,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 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 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 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在单位好提意见,且很尖锐,不达到目的便煽动 其他人:“罢工”,整天忙忙碌碌,东跑西跑, 走亲访友。自已不吸烟,却买好多高档烟,逢人 便发,以示慷慨。春节变卖买了鸡鸭,兼价出售 给邻居,说是做好事,搞好邻里关系。日进五餐, 顿食斤余,食欲特增,睡眠锐减,夜睡三小时, 精神抖擞。二月来体重减少7公斤。
自称具赵子龙之勇,诸葛亮之才,关羽之义,刘 备之胸怀。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随境转移,记忆力 的增强
.
12
躁狂发作[F30]的诊断标准:
13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 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 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 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 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 性症状。
.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 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4
精神病学器质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精神病学-器质性精神障碍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护理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导致患者出现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分类
器质性精神障碍可以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 障碍两大类,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精神 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则 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如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的重要环节,可 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 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详细描述
意识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晰度降低 ,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刺激反应减 弱。严重时可能出现昏睡、昏迷等症 状,甚至导致死亡。
行为障碍
总结词
行为障碍表现为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等。
详细描述
行为障碍表现为患者的行为与平时明显不同,出现异常动作、行为怪异等情况。 不自主运动也是常见的症状,如肢体不自主抖动、抽搐等。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 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需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以全 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护理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导致患者出现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分类
器质性精神障碍可以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 障碍两大类,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精神 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则 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如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的重要环节,可 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 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详细描述
意识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晰度降低 ,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刺激反应减 弱。严重时可能出现昏睡、昏迷等症 状,甚至导致死亡。
行为障碍
总结词
行为障碍表现为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等。
详细描述
行为障碍表现为患者的行为与平时明显不同,出现异常动作、行为怪异等情况。 不自主运动也是常见的症状,如肢体不自主抖动、抽搐等。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 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需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以全 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精神病学基础ppt课件

三、精神疾病的遗传学基础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3、染色体畸变 4、基因突变 5、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
四、其它的生物学因素
1、体质 2、性格 3、性别 4、发育年龄 5、器质性疾病 6、感染 7、损伤 8、素质 9、分娩 10、其它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心理社会性因素
一、心理因素:应激与生活事件; 性格与气质; 挫折与耐受力。
治疗比例(%) -10 10 30 1 ? 10 50 ? ?
中国精神疾病的需求和治疗现状-2
--精神疾病的识别率低. --抑郁症,强迫症,双相疾病,酒依赖,惊恐的
估计数,均远高于国内估计数.
精神病学的发展趋势
• 研究领域:宏观和微观的研究共同发展 • 治疗领域生物学治疗和心理治疗共同发展 • 医院治疗和社区康复共同发展 • 专科医院向综合医院共同发展 • 中国在近10年内的发展情况
• 目前,精神病学已经成为医学的重要学科 (以美国为例)
疾病的流行状况和严重程度的传统研究
死亡率:高估致死性疾病 忽略非致死性疾病
发病率:高估高发病率疾病 低估慢性疾病
未考虑到劳动力/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等问题 在严重程度上 在持续时间上
DALY的概念
•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
结核病
溺水
腹泻 (>50%)
摔伤
先心病 幼年类病
中国的疾病负担(2020)-4
比1990年负担增加的病种:
肺癌 胃癌 车祸
肝癌
(>100%)
痴呆 关节炎 慢性肺梗塞
(>70%)
冠心病
脑血管病
(>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发展历史
中世纪
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被送进寺院, 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世纪末,用烙铁烧炙皮肤、用长针穿舌 头、用可怕的苦刑来处罚躲在躯体内的魔 鬼。
5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常认为精神病人是魔鬼附体 所造成的。在这幅15世纪晚期的绘画中,圣佳琳画了魔鬼离 开妇女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魔鬼飞出妇女的嘴。
14
我国古代
东 方
15
东 方
发展历史
中医关于精神疾病的论述 《内经》:把人的精神活动归之于“心 神”的功能,所谓“心藏神”。
16
东 方
发展历史
中医关于精神疾病的论述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情志变化能引起 精神异常,且影响体内功能。如“大怒伤 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 恐伤肾”的七情内伤论。
22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 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在感知、思 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产生了不 同程度的障碍。
病因 精神活动改变 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也就是说,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的精神活动出 现了异常,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超出了正常精神活动 波动的范围,因而或轻或重地损害了正常人的生物及社会 功能,这就导致了精神障碍。
6
给精神病人“驱鬼”
7
比奈尔的变革(Philippe Pinel)
世界上第一个专门收容精神病人的医院出现于15世 纪初的西班牙。随后欧洲许多城市纷纷仿效。
1792年法国大革命后不久,Pinel接管巴黎的La Bicêtre地方。 他认为精神病也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主张给予 精神病人以人的待遇,并一直认为应该以仁慈和体 谅来对待心理病患,不该把他们视为罪犯。
18
发展历史
我国近代精神病学
1949年以前仅有八所精神病院
广州(1898)、北京(1906)、苏州(1929) 大连(1932)、长沙(1934)、上海(1935) 成都(1944)、南京(1947)
1949年:神经精神专科医生50~60人,床位 <1000张。 教学:最早是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医学院刘昌永 教授编写了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精神病学》 195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病学会,《中华神 经精神疾病杂志》
8
早期“疯人院”状况
9
他亲自解开精神病人身上的锁链,解除对病 人的束缚,为病人提供阳光、新鲜空气和娱 乐,并花费大量时间同病人谈话,倾听病人 的诉说,给病人以安慰和忠告,使精神病人 收容所状况完全改变。
他还开始为每一位病人建立一个个案史资料 卡。这一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革新,因为 它可以使医生了解各种心理障碍在不同阶段 的特征性表现,从而为心理障碍的分类、病 因学的研究和治疗奠定基础。
10
菲利普· 比柰尔视察脱离枷锁后的拉· 撒勒贝特依艾河医院病人, 这个医院是他直接管理的。普桑、比柰尔、突克所带领的运动 叫道德治疗法,这种方法在18、19世纪非常流行。
11
发展历史
18世纪
精神病才被看作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法国Pinel(比奈尔)是第一个“疯人院”的 院长,他去掉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把 他们从不见天日终生囚禁的监狱生活中解放出 来,把疯人院变成了医院,进行了有历史意义 的改革,从而使医生有可能观察研究精神疾病 的症状。 Pinel将精神疾病分为四类:躁狂症、抑郁症、 呆症和白痴。
19
发展历史
疾病谱的变化
50年代:鸦片成瘾、梅毒和各种寄生虫病、传 染病和营养不良引起的精神疾病 60~70年代:普查
城市: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 农村: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最高
80年代以来:儿童不良行为、青少年违法行为、 酗酒、药物滥用、老年痴呆、抑郁症、神经性 厌食症、网瘾等。
20
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
3
西 方
发展历史
古希腊(公元前5~4世纪)
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精神病学之父 脑是思维活动的器官 精神病学的体液病理学说:人体存在四种基本 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如果四种 体液正常地混合起来则健康,如果其中一种过多 或过少,或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失常,人就生病。 不同的观点:Aristotal(亚里士多德)心脏是精 神的发源地,也有人认为位于横膈、子宫。
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一、精神病学
社会精神病学 司法精神病学
老年精神病学
分支学科
生物精神病学
儿童精神病学
精神药理学
精神病理学
21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精神障碍:一个临床诊断概念
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改变 症状需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病学
1
第一单元 绪论 本章重点
掌握
精神病学和精神障碍的概念 精神障碍的病因 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 精神活动与脑的关系
熟悉
了解
2
概念
指一组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除了精神活动 显著偏离正常外,常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等 精神病性症状,同时社会功能严重下降。
精神病 神经病
具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症 状的一类精神障碍。
这些1875的照片显示,左边的男病人在他们房间 旁的走廊上呼吸空气,而右边的女病人在街区医 院吃早餐。
13
发展历史
19世纪后期,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德国精神 病学家克雷丕林(Kraepelin,1856~1926)通 过长期观察,提出临床疾病分类学原则。 191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E.Bleuler对早发性痴呆 做了更为深入的临床研究,提出了“精神分裂 症”的概念。 奥地利的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17
发展历史
临床症状
《素问阳明脉解篇》论阳明发狂的症状是: “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 日,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 妄言骂詈,不辟亲疏而歌, ” 《素问厥论篇》:“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 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是对感染中毒性精神病的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