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合集下载

探中日宪政近代化成败的原因

探中日宪政近代化成败的原因

探中日宪政近代化成败的原因内容摘要:十九世纪末期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壮大,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制度带领着日本踏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与此同时也让晚清时期的清政府看到了希望,清政府看到日本的成就,寄希望于通过新政实现宪政,摆脱统治危机,挽回人民和西方实行宪政的国家的支持,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清政府的新政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其陷入了泥潭,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日本的成功与清政府的失败这二者的差异在背景、领导者与支持者以及改革的内容和成效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关键字:工业革命经济形态社会现状地域原因人才储备贯彻程度十八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架起了世界通向工业文明的桥梁,工业革命是生产领域一场了不起的革命,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由于资产阶级的扩张性,使得早期工业革命的成果给当时相对隔绝的世界带去曙光的同时更多的是灾难。

许多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难以应对工业革命国家的刀枪火炮加廉价商品的攻击,再加上封建官僚主义的腐化堕落,任由鸦片泛滥,国中金银大量外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统治开始动摇,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由于难以抵抗资本主义的掠夺,开始解体,国家主权也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统治者虚骄自大的心开始被打击。

此时的清王朝统治者在安稳与享乐中失去乐祖先开疆拓土、戎马生涯的斗志,他们没有选择反抗,相反他们选择了在保守中退后,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一个事实。

而日本却走上了另外一条向西方学习的道路。

面对资本主义的入侵,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的机遇,同属于封建国家的中国和日本选择了相似的近代化道路,都想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来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令人费解的是,在古代盛极一时有着几千年历史并且还一直自以为是“天朝上国”的中国一败涂地,而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小岛国日本却取得了改革胜利,在近代化道路上迅速迈进,成为了亚洲国家近代化的一个神话,这样的结局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其原因。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众所周知近代中日均进行过改革,即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虽然都是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是其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

1853年,美国佩里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近海《日美亲善条约》,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

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成为日本社会斗争的目标。

倒幕派力量逐渐壮大,通过与幕府斗争,倒幕派获得了胜利,明治天皇得到了实权。

明治天皇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而且日本通过改革树立了在东亚的强国地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霸权国家,异成为帝国主义角逐中的正式成员,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力量得到增强。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开始了。

但戊戌变法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

只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中日改革究其成败本源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阶级矛盾加深。

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分化,表现在天皇和将军之间的矛盾和中、下级武士和大名与将军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危机严重。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由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不同:日本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为改革的主体力量,且倒幕派得到了天皇的支持。

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重要议程。为了实现这个 目的 , 日本各项 法规 的改革和 建设 便紧锣 密 化的中、 级武士提 出的 。他们从世界“ 下 变局 中清醒地看到 , 洲各国 亚 鼓地拉开了序幕。可见 , 废除不平等条约、 收回治外 法权也是促使 日本 的封建社会明显落后于 欧洲 , 日本必须抢先摆脱亚洲 的固陋 , 快转向 尽 进行法制改革的直接动因。 西 方文明 把日本封建社会改造为西 方式的资本 主义社会 , , 否则 , 在
浅析 中 日 近代宪政之路 的异 同及原因
他 山 之石
浅 析 中 日近 代 宪 政 之 路 的 异 同及 原 因
贾 占军
( 中共 宝鸡 市委 党校 陕西宝鸡Leabharlann 7 10 ) 2 0 1
【 摘
要】 本 文分析 了近代 中 日两国法制化 大致相 同的历 史背景和 实施 宪政 结果不 同的原 因, 讨 了日本 宪政之路 对中国宪政建设的 探
近 代 中 日两 国 的 法 制 化 具 有 大 致 相 同 的历 史背 景 1 中 日两国近代以前 同属 中华法 系 、


在人们 思想 中依然 占据统 治地位 、 法等级制度 顽 固不 化 , 宗 家族本 位、 义务本位观念牢不可破 , 个人 权利长 期被漠视 、 被践 踏 , 奴化 思想深入
中华 法系是以中国古代 法为 中心 , 响及于 东亚各 国法律 制度的 人心 。在这样 的情况下 , 影 以民主 、 自由、 平等、 权利等为主要特征 的近代 法律体 系。受中 国传统法律影晌并共 同组成 中华法系的东亚 国家主要 法制 , 无法在中国社会里找到扎根的土壤 。 是日本 、 朝鲜和 越南 。中日两国在 近代以 前均 属于 中华法 系的 主要成 日本在 l 世纪 7 9 0年代末到 8 O年代初 , 曾掀起 了一场 波及全国 上 员, 两国的法律体系基本一致。 下的 自由民权运动 ” 这场现代 政治法律观的普及运动 , , 大量地 吸收了 日本 由于大规模地输 入唐代 中国的法律 文化 , 以唐律 为范本 , 引进 西方 的近代思想和学术。自由主义和个人 主义取代过去的儒家思想 而 并制定了律、 格、 令、 式成文 法。日本 的多数 历史学家 , 把当时这种 以律 流行 起来 , 天赋人权的思想观念也受到启蒙 , 西方的法律观念得 以广 泛 令法 为基 轴所形成 的国家统治体制 , 称之为 律令制 。在公元 1 世纪 传扬 , 1 现代法治主义的精神渐渐深入人心 , 为近代 法制的建立奠定 了坚 幕府 政治 以前 , 特别 是大 化改 新 后的 头两 个世 纪 , 世谓 之 律 令时 实的思想基础 。 后 代 其特点是仿效唐代中 国, , 国家掌握土地和人民 , 在此基 础上建立以 3 中 日司 法人 才 的储 备 不 同 、 天皇 为核心 的中央集权 官僚体 制。律令时代 是 日本政治 统一 、 制完 法 清廷 10 年废 除科举 , 95 同年在 京师设 立法律学 堂 , 紧接着 各省建 备、 经济文化走 向繁荣 的新时代 。这 一日代 的开创在 制度 上得 力于对 立法政学堂 , 寸 此时 , 大量旧士子才视 新办 的法政学校为传统的读书做 官 唐代法律文化的输入 。 的捷径而趋之若骛 , 各法政学校 学生 的数量大为膨 胀。但迅速 膨胀的 2 都 因 列 强入 侵 、 、 主权 遭 到破 坏 而走 上 法制 近 代 化 之 路 法政教育反而带来负面效果 : 本极其有 限的法律人 才都被应 用到法 原 日本与中国大致在 14 80年 以前均保 持着 自给 自足的 自然经济 和 政教育的方面 , 对法律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更加 缺乏 , 而法学教育也只 不 同形式的封建制度 , 但是随后均遭受了来 自西 方列强的入侵 , 近代化 能在低水平上重复。 的序幕也 由此被拉开 。中 国自 14 80年鸦片战争失 败之后 , 迫同西方 被 同期的 日本政府为了吸引人才 , 甚至规 定帝国大学 法学院 的毕业 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割地赔款 , 丧失 关税主权。两次鸦 片战 生可免试进政府机 关做 官 , 于是 出现 了 法科 万能 时代 。日本 国内 争, 、 、 、 英 美 俄 法等资本 主义列 强逼 迫清朝 政府签 订 了不平 等条 约 2 17 年 在司法省设置 民法案 , 6 82 开始讲 授法国法 ;8 4 东京的 开成学 17 年 个, 欧美各国纷纷攫取领事裁判权 , 对清政府的统 治也造成 了危 害。列 校开始教授英国法 ; 8 年法科大 学设立德 国法科。这样在 民法典的 17 8 起草和公布时期 , 已有 一 定的人 才培养 和积聚 , 已形成不 同的 学术 并 强的治外法权成为各阶层 民众一致要求废除的目标。 日本所面临的情况与 清末 状况大 致相似 。日本从 15 8 3年被美 国 流派。 舰队敲开大门 , 16 年 明治政府成立后 的 l 年中 , 、 、 、 等列 到 88 5 英 美 俄 法 三、 日本 宪 政 之 路对 中 国宪 政 建 设 的 启 迪 强迫使日本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达 2 个 , 5 通过这 些不 平等条 约 , 方列 西 1 思 想 领 域 的 对 外 开放 是 至 关 重要 的 、 强在日本取得了片 面最 惠国 待遇 , 享有 治外法 权 , 日本 的关税 不能 自 日本接受西方文 明的心态是开放的 , 在总体上说 , 能够形成 一些国 主, 列强还享有在日本设立租界的特权等等 , 日本面 临着沦为 半殖 民地 民共识 , 即必须学习西万优秀文明 , 并且为我所用。 的危机。明治政府上台后 , 迅速把修改不平等条约 、 回治外法权列 入 收 日本明治维新 的“ 脱亚入欧 指导 方针 , 由那些已经资产 阶级 的 是

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

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

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徐立志Ξ一 法制近代化的含义及特征“法制近代化”是个宽泛而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有必要先对这一概念作一探讨。

首先须明确,所谓“近代化”,指的是哪一历史阶段的现象。

从有关论著中可以看到,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按史学界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将近代作为不同于现代的一个阶段,赋予近代化以不同于现代化的含义;另一种则把近代化与现代化合为一体,称之为“近代化”,或“现代化”。

①笔者认为,这类概念本来就没有如同自然科学的概念那样严格的含义,两种用法均无不可,关键是看研究的对象及研究需要。

以本文而言,为了便于将中日两国的法制演进进行比较,以采取第一种用法为宜,因为中国法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情况,如将这一阶段也作为近代化的一部分而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无多大意义。

因此本文所说的“法制近代化”,仅指前现代阶段的法制演化,而不包括现代。

其次须弄清楚,所谓“法制近代化”,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包含着人类法制演进中的哪些趋势。

从近代主要国家的法制发展来看,法制近代化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1法治主义原则的确立。

法治主义是一种以突出法的至上权威性和统治地位为特征的立国原则,虽然在历史上,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很早就已出现,但真正的法治主义无论作为系统的理论还是国家原则,都主要形成于近代。

近代以前,由于实行法治所必需的种种条件(如宪政民主、权力分立等)尚不具备,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

只是到了十七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法治学说经过欧洲思想家和法学家们的阐释,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英、法、美等较早实现近代化的国家相继走上法治之路,制定了作为国家最高准则的宪法,并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分权原则,从而消除了临驾于法律之上的最高权力,实现了法的统治。

其他后起国家也大体如此。

从古代中世纪的君主之治、寡头之治到近代的法律之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反映了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是衡量法制进化程度的尺度之一。

中日近代化成败之政治原因探究

中日近代化成败之政治原因探究

中日近代化成败之政治原因探究摘要: 中日两国在相同的背景下, 被迫踏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走过了一段极为相似的道路, 即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然而, 在近代化的进程中, 中国失败了而日本却成功了。

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国民素质和国际环境因素。

本文仅从政治方面给出一点思考。

19 世纪中叶, 中国和日本先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国门, 开港通商, 由此踏上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大致走过了一段极为相似的道路,即从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入手, 再到变革经济和政治制度, 但结果与成效却截然相反。

造成这样的结局并不是一种偶然, 究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多种原因。

现在就从政治方面加以简单探讨。

一、政治因素1、政权结构不同中国的中央集权官僚制是典型的政治全面控制社会的体制,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道德生活以及其他社会领域都纳入这下高度板结的宝塔体系中,归根结底又纳入最高权威人物(集团)手中,任何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的因素都被视为异端而被消灭。

同时权力的集中也有利于统治阶级动员全国力量来镇压来自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而各地方作为中央的一个行省,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大都是皇权的代表,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

此外还设提督学政,提刑按察使司,设布政使,按察使分管民政,财政和人事以达到相互制衡的日的。

权力有限,都要受到最高统治者的约束,不可能也没有自由从根本上为改善统治而进行变革。

在这样的务件下,任何改革或变革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得到最就统治者的支持, 否则就会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扼杀。

而统治者必然会对有利于巩固其统治的改革和变革加以支持, 反之则万般阻挠。

戊戌变法正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而真正握有实权的皇太后从变法一开始就加紧部署策划, 准备政变。

因此, 得不到最高统治者支持的改革派不可避免地被联合起来的封建反动势力所绞杀。

而日本实行的是幕藩制,分布于全国的200多个藩国对幕府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各藩的大名是世袭的封建领主,在经济上是领地的所有者,并因此有权向领地的农民征收封建年贡。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贵州财经大学 2011级行政管理杨柳琴整理发布《中外大学发展比较》班的同学就不要抄了)“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领域脱胎换骨式的历史性转变。

!L 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演进主潮流的国际背景下,中日仍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之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两国的大门,迫使两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面对血与泪的耻辱,两国的一部分人开始醒悟,奋起探索救亡图存的路径,由此踏上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史学界对中日近代化问题的相关侧面已多有论及,但对两国近代化结局截然不同的原因尚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这一论题略加探讨。

一第一,中日两国近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相同。

!A 世纪中叶以前,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率先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专制社会。

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德川家族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K!% 年至!KHL 年间,幕府连续颁布一系列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和不准国人出海的法令。

如!KHK 年颁布的禁令规定:“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

船及船主一并扣留,并备文呈报”;“如有发现传播基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应即依照往例,押谢至大村藩之牢狱”等等。

M ! N (B!%)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一是为了防止国内人民利用基督教信仰否定封建主从关系和滋生下层群众的反抗;二是为了垄断国内市场,从中获利;三是为了维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这种“锁国体制”在日本维持了%@@ 余年,对外只与荷兰、朝鲜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

统治当局的禁教和锁国使日本隔绝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极大地封杀了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没能挽救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反而加速了其衰败的进程。

同时期中国的满清王朝,在对外关系方面也奉行闭关海禁政策。

中国近代君主立宪与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比较

中国近代君主立宪与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比较
l 中国借 鉴 日本 君主 立宪 制的原 因
】 .3 中国有 识之 士理 性看待 日本 的 富强 E t 本 自明治 维新 后 迅 速 发 展 ,对 中 周发 起 r甲午 中 日战 争 。
1 . 1 所 处背 景的 相似性 :面临 内忧外 患 的局势 ,亟 待改 革 第 一 ,从 罔 内局 势 而 青 。清 初 皇 帝 十 分 明 确地 意识 到 ,他们
他们 带 来 巨大经 济利 益 ,1 8 4 0年 英 国 发动 了鸦 片战 争 ,1 8 4 2年 清
日本 当 日正 复相 似 ,所 以最值得 效法 的 是 E l本 ” 。
2 .1 领 导 者力量 强弱
政府 同英 国侵略 者 签 订 了 中 国近 代 史 上 的第 一 个 不 平 等 条 约—— 2 中 日两 国君 主立 宪制 的差异 中英 《 南 京条 约》 。之后 ,美 、法 、俄相 继侵 略并 与 清政 府 签 订 了
彼伏 ,农 民 起 义 市 民 暴 动 多 发 ,造 成 社 会 不 安 ,统 治 阶 级 地 位
动摇 。
强的根 源 。1 8 9 8 年 6月 光 绪 帝 颁 布 《 定 困是 诏》 ,开 始 了百 E l维
中 国能像 E l本一 样走 上资 本 主义 道路 。于 1 9 0 7年 第 二次 派 宪政 大 臣到德 国 、 E l本等 国考 察 ,考察 后 ,端方 和戴 鸿慈 就 说 :“ l 本 E
长期 以来 ,各 方 f 人 志 士一 直反 思 :近 代 史 上 为什 么 中 国 和
其他 东方 国家都 未 能 摆脱 沦 为殖 民地 、半 殖 民 地 的命 运 ,而 日本 化 大成 矣 ” 。强调 “ l本 文字 政俗 ,皆 于我 罔 同 ” E ,学 习 E l本 容 易 却成 成功 了 。两 国背 景 相 似 , 同样 实 行 君 主立 宪制 ,结 局却 截 然 获 得成 功 。 不 同 。这 要从 当 时中 E l 两 同的对 比说 起 。

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作者:贾占军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近代中日两国法制化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实施宪政结果不同的原因,探讨了日本宪政之路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之处。

要加强思想领域的对外开放;正确认识宪政的实质;大力夯实市场经济基础。

以早日实现宪政与法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近代;宪政;中日比较;异同;原因一、近代中日两国的法制化具有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1、中日两国近代以前同属中华法系中华法系是以中国古代法为中心,影响及于东亚各国法律制度的法律体系。

受中国传统法律影响并共同组成中华法系的东亚国家主要是日本、朝鲜和越南。

中日两国在近代以前均属于中华法系的主要成员,两国的法律体系基本一致。

日本由于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以唐律为范本,引进并制定了律、令、格、式成文法。

日本的多数历史学家,把当时这种以律令法为基轴所形成的国家统治体制,称之为“律令制”。

在公元11世纪幕府政治以前,特别是大化改新后的头两个世纪,后世谓之“律令时代”,其特点是仿效唐代中国,国家掌握土地和人民,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

律令时代是日本政治统一、法制完备、经济文化走向繁荣的新时代。

这一时代的开创在制度上得力于对唐代法律文化的输入。

2、都因列强入侵、主权遭到破坏而走上法制近代化之路日本与中国大致在1840年以前均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不同形式的封建制度,但是随后均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化的序幕也由此被拉开。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之后,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关税主权。

两次鸦片战争,英、美、俄、法等资本主义列强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26个,欧美各国纷纷攫取领事裁判权,对清政府的统治也造成了危害。

列强的治外法权成为各阶层民众一致要求废除的目标。

日本所面临的情况与清末状况大致相似。

日本从1853年被美国舰队敲开大门,到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的l5年中,英、美、俄、法等列强迫使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25个,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日本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享有治外法权,日本的关税不能自主,列强还享有在日本设立租界的特权等等,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

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

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

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

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

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

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

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

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

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

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甲午中日战争:宪政与社会改革

甲午中日战争:宪政与社会改革

甲午中日战争:宪政与社会改革甲午中日战争:宪政与社会改革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深入与西方列强的接触,遭受了一系列的失利和屈辱。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国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尽管在此前,很多思想家、改革派人士已经开始提出改革的构想,但由于各种原因,改革一直不了了之。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道路,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宪政改革自1860年代以来,中国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官员等已经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宪政构想。

到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这些构想更加迫切。

当时,很多人认为唯有通过宪政改革,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政治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戊戌变法就诞生了。

戊戌变法的核心是宪政改革。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宪政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专制形式,尝试着走向现代的行政体制。

同时,戊戌变法还涉及到了民权保障、立法、司法、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些改革,试图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的制度框架。

可惜,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戊戌变法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二、社会改革除了宪政改革,戊戌变法还涉及到了很多社会改革的问题。

这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社会已经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改革民间许多财富都被官僚和地主劫掠,一些企业也频频倒闭,此情况在戊戌变法时期相当严重。

变法派曾经企图改革中国财政,引进现代的财政制度,如国库、财政部等,以增强政府的收入,同时减少贪污和奢侈浪费。

2. 地租改革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地租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关系。

地租税收直接占了农民庄稼收成的30%以上,给农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变法派希望消除租佃关系,使土地流转自由,以削减地主的权力。

3. 社会福利改革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如失业者、孤儿、穷人,变法派还试图推出福利计划,提供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援助和社会保障,以保障社会公正且有利发展。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1. 引言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比较和评析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过程,探讨其共同点和差异,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2. 背景2.1 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

然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两国都面临了外来侵略和内外交困的局面。

2.2 近代化的定义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追赶或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过程。

3. 政治改革3.1 中日政治改革的共同点•君主制度改革:中日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进行了君主制度改革,力求建立现代化的君主制度。

•政府机构改革:两国都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法律体系改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法律体系改革,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正。

3.2 中日政治改革的差异•中日君主制度的不同: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成立了共和国;而日本则维持了天皇制度,并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现代化。

•政府机构改革的不同: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政府机构改革,如废除内阁制度、建立行宪政体等;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机构体系。

4. 经济发展4.1 中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对外贸易的开放:中日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

•工业化进程:两国都致力于推动工业化进程,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4.2 中日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模式不同: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并实行集体所有制;而日本则采取市场经济模式,并鼓励私人企业发展。

•外资引进的差异: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建立了经济特区;而日本则更多依靠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

5. 社会变革5.1 中日社会变革的共同点•教育体制改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提倡普及教育并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女性地位提升: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提升了女性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

关于中日近代史不同的几点分析

关于中日近代史不同的几点分析

关于中日近代史不同的几点分析中日近代以来,不约而同的遭受到了西方侵略者的武力侵略。

面对这种情况,两国都进行了改革变法,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未能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的近代史从此开始了。

背景中日大体相同,我认为日本近代以前的文化,制度,体制等,大部分是学习我国而得到的,如日本的建筑,许多与中国风格相近,但是,由于日本地理位置与我中国区别很大,导致日本的思维方式,人物性格,风俗习惯,饮食习惯,民族信仰等,与我们不同。

日本人习惯吃生鱼片,而中国则喜欢吃米面等食品,即使吃鱼也不会是生食。

日本人信仰军国主义,而中国受儒学影响,历来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日本人是大和民族,而中国则是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历史悠久。

政治近代历史上,中日的政治制度是大不相同的。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成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是被迫走上近代史道路的,中国的近代史道路可以说是十分被动、十分缓慢和十分曲折的。

由于,当时统治中国的满清政府的腐败软弱,导致在反抗外来侵略时节节败退,基本以失败告终。

教育中日对待教育问题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日本历来很是重视教育问题,日本的教育理念有以下几点:1、真正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现代日本教育界中认为好学生的主要标准是身体健康、自主学习能力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国际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再看中国身体素质普遍偏低,自主能力差,合作精神欠缺更不要说国际合作精神,环保意识就更差的不要说了)。

2、学生培养目标是:情感、思考和独立。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好学生的标准中没有一条是我们常提的优异的学业成绩。

日本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几乎没有把小孩在校的学业成绩看成是最重要的东西,真的大多都强调小孩身心健康最重要。

(反思我国学生,据有关报刊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越高,特别是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日多,这多少与我们虽提“健康第一”却因国情特别,难以真正落实要求有关。

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思考

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思考

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范多宝 730030关键词:近代化中国日本比较研究内容提要: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从政治上讲,日本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而中国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从经济上讲,日本大力扶植私营企业,而中国长期压制私营企业;从文化上讲,日本勇于改造传统文化而中国则固守传统文明。

其结果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而中国承受了空前的屈辱。

对历史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造成中日两国的差距的原因,以史为鉴,更好地实现民族振兴。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免不了对有些问题进行一些肤浅的思考。

在思考中发现,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走的是两条层次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截然相反的道路。

历史无情地将中国抛在了后面,承受了空前的灾难和屈辱。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许多学者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或者是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中,探求历史的玄机。

但当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分析问题时,触及到一些更为深层的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在近代史上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以民间资本为主导,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息息相关。

在西欧,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私营的工场手工业中,生长在私有制的土壤中。

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也有一些国家兴办的手工工场,比如法国的国家工场比较发达,但是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思潮兴起,重商主义日益失去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并显示了它的勃勃生机。

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时期,都通过打击和削弱贵族势力,形成了强大的王权,国内市场日趋统一;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德意志和意大利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

国家的统一,不仅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为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西方经济政治的发展,促生了西方近代文明。

以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树立了人们的民主观念,为民主政治的建构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近代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政治制度、特点异同、成因、启示)

近代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政治制度、特点异同、成因、启示)

一、两国背景之比较:中国向以天朝大国自据,蔑视一切外来事物。

自古以来的边患均来自生活于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

这些游牧民族由于在文化上落后于汉民族,它们入侵中原的结果,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汉文化,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而日本则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先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当19世纪在同样的面临来自西方的高于我们传统农业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冲击时,两国的反映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统治者仍然极其厌恶和蔑视西方的一切,在1842----1856年两次战争之间的十几年中,面对西方扩张主义的挑战几乎没有做什么。

只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的刺激下,才出现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

然而即使是洋务派也仍然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而向西方学习也就只能局限于先进的军事技术方面。

喊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日本面对西方侵略做出的反映则要比中国快的多,他们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很快便提出了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方针。

这也可从两国自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发出的变革纲领性文件中看出。

中国弈忻在其《统筹全局折》中强调:"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日本1868年天皇颁布"五条誓文"阐明新政权的目标。

强调"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破除旧习。

......求知识于世界。

"这种认识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行动。

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利用西方先进武器对付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以维护日益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

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前夕推翻了封建没落的幕府统治,从而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二、两国领导力量之比较:中国为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

他们对当时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既没有大胆"驳议"的勇气,更没有夺取政权、取而代之的要求。

中日近代殊途分析

中日近代殊途分析

讨论课:中日两国近代化殊途分析一.统治集团的差异1.日本主持日本明治维新后一系列改革是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统治集团。

明治政府以天皇为首,天皇原先处于无权地位,倒幕成功后才执权。

天皇需要对原有体制进行彻底变革来巩固统治。

所以明治维新远不是一个改革,而是统治集团的变革。

此外,由于地小人多,日本有很强的扩张欲望。

明治维新初,天皇就宣称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2.清朝同一时间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几乎一直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更多关注维护自己的权力而非是国家富强。

因而她为了防止某一派系权势过大危及她的地位,她时而支持一派,时而支持另一派。

同时政府内部既有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又有满汉的民族矛盾。

保守的满族贵族始终对汉族地主阶级怀有猜忌之心。

限于传统,满族和汉族中的顽固派认为经商和办厂是低贱之事。

二.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是分权的封建制度,中国是集权的封建制度。

日本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社会一样,是分权的封建社会;而中国一系列运动失败,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宗法专制的。

在日本的封建制度下,权力分散并受到有力的制约,不但天皇和幕府之间有矛盾、地方各藩和幕府之间也有矛盾,而且哪一方的举措对其他方面都有力量制约和修正,不是一权独大。

西洋文化中的民主政治,主要的精神是帝王无权,权在民选的宰相和会议,这恰恰与中国政治传统背道而驰,更触犯了权力中心皇帝的最大禁忌。

三.对西方学习态度的差异日本政府重视向西方学习,清朝政府不重视。

日本有一半的政府官员曾赴洋考察与留学。

1871 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前往欧美各国,其中包括49名明治政府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

为了支撑这此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当年的财政收入的2﹪,他们最后用“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概括。

而中国大部分政府官员对外一无所知。

即使有极少部分留学之士回国后亦不受政府重用,只能做跟班、翻译之类角色。

由当时中国统治阶层的无知、守旧和落伍以及对新思想的抵制,致使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运动相继失败。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姓名:徐晨皓)(专业:电子信息班级:11047812 学号:11047854)对于中国近代发展情况和日本近代发展情况,我发现它们初始情况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过程与结果。

但是是什么导致了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近代史与日本的近代史慢慢比较,你会发现时间越往后,差别就越大,当然,其中的各种缘由我们也可以一一的体会出来。

中国的近代史发展可谓是艰苦卓绝,直到现在才慢慢崛起,日本的近代史发展则是另一番景象,从崛起到妄想称霸到如今的经济强国。

那从中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呢?一、两国的近代开端。

从国家体制来看,中国是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则是德川幕府统治,总体来看,都是统治阶级至上的国家。

而且,两个国家都是以农耕为主,都没有大型的机械工具,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先进技术相比,都远远落后。

中日两国都过着封闭的日子,与外界的交流甚少,但不同之处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日本小小岛国,人口少,总体中国远远富裕与日本。

20世纪7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同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但这恰恰引起了英国商人的愤怒,也给英国政府进攻中国提供了一个借口。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由于清朝后期的政治制度已腐朽不堪。

皇帝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军事废弛,清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已经到了腐朽的地步;清朝后期思想界处在很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的经济落后······最终,英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清政府显得不堪一击,不得不在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近代中国与日本发展歧路的分析

近代中国与日本发展歧路的分析

近代中国与日本发展歧路的分析中文摘要: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民主共和,但革命后的中国依然一盘散沙,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增无减,传统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富国强兵的梦想依然遥遥无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克思列宁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

但可喜的是,我们找到了改革开放,也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双重超越”之路。

关键字:近代中日差异背景发展道路和平崛起正文: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向全世界发起了又一次有力的扩张。

这一次扩张不同以往。

扩张者不仅能够获得短暂军事胜利,还能够彻底征服最强大的帝国,并在经济上彻底控制对手。

在这样的历史大势中,曾经被地理障碍和众多的人口所保护的中国和日本——远东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不得不面对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威胁。

中日几乎同时感受到了西方的强大威胁,但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两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历史无情地将中国抛在了后面,中国虽地大物博,但到了21世纪依然身处第三世界;日本虽是小国,却能积极对外扩张,对内提高经济水平,虽然一度在原子弹的威力下战败,到如今却依然是发达国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两国的差异如何解释?具体原因我认为要从近代化历史背景、发起阶级、内容以及对外经济关系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1、背景:双方发起近代化的背景比较相似。

内因均是封建体制的日趋没落,国内旧有的上层建筑不适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激烈。

外因均是迫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一开始处在被动状态。

中国近代化开端为1840年鸦片战争,日本的话,一般认为是1868年明治维新。

2、发起阶级:双方的发起阶级区别较大。

中国:最初为中国地主阶级开明派,代表林则徐、魏源,举措是介绍西方的历法、地理社会等自然社会科学著作;随后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慈禧、李鸿章、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介绍西方的科技和军事技术,陆续创办了早期的官办民族工业如安庆内军械厂、江南制造总局;再后来是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戊戌变法”;再后来为孙文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点,这些差异影响了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和发展轨迹。

相似之处:
1.西方影响与现代化起步:两国都在19世纪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特
别是受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影响。

这促使两国开始进行现
代化改革,试图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2.政治制度变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试图实现现代国家
的建设。

比如,日本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设立议会,中国也进行了类
似的尝试,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不同之处:
1.对外接触和应对方式不同:日本较早地通过明治维新进行国家改革,吸
收了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

相比之下,中国面对外部压力时,经历了鸦
片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导致对外接触和对外影响的应对方式不同,也较
晚开始进行现代化探索。

2.政治发展道路不同: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后,逐渐实现了宪政民主和工
业化。

而中国在辛亥革命后,政治动荡较为频繁,经历了战国时期、国
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和内战等一系列政治动荡,直至建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相对缓慢。

3.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差异:两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也有所不同,日本
在现代化过程中相对更快地吸收西方文化并融合本国传统,中国则更多
地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试图在现代化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总体来说,虽然中日两国都经历了近代化的过程,但由于各自历史、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现代化路径和发展策略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两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19世纪中日立宪进程何以差距甚大

19世纪中日立宪进程何以差距甚大

19世纪中日立宪进程何以差距甚大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中国遭受西方近代文明强烈冲击,但经过70年后才颁布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而同期遭受西方挑战的日本,早已在1889年制定《明治宪法》,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宪政制度的国家。

为什么日本不仅比中国近乎早20年就能制定并施行近代宪法,而且之后更打败中国和俄国,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力量强大的近代化国家?从制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来看,这与国情相关。

在某一特定时期,制度与文化的互动变革孰先孰后,完全取决于特定国情和改革者智慧。

一、宪政制度与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制度就是一系列权威机构制定的规则、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

”一个社会可能具备两套“制度”:纸上的制度和实际操作中的制度。

宪政制度,对于中国、日本或是亚洲其他国家来说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产物,而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

宪政制度包含那些尚未完全获得实施的宪法制度,宪政制度一般指基本政治制度,而非具体政策。

“在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制度与文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更经常发生的是新首先引发制度变化,而未必能动摇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新制度和旧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最后结果或者是新制度成功地颠覆旧文化,或者是旧文化推翻新制度或至少迫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带上固有的文化含义。

”政治文化与宪政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自变量——因变量”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联系。

没有文化的支持,制度无法建立,而没有制度的实践,也不可能完成文化的更新与变迁。

从制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来看,制度和文化变革必须齐头并进,而在某个特定阶段,制度与文化的互动变革孰先孰后,完全取决于特定国情和改革者智慧。

二、中日国情比较在19世纪接受西方挑战之前,中日两国均为传统君主专制政体。

自唐朝以后,日本全盘引进中国权威式家长制政治文化,将“权威”与“恭顺”作为支配社会秩序的基本原理。

但是,中国实行绝对君主制,皇帝拥有绝对实权,而日本天皇只是有名无实的傀儡元首,只起到统合大和民族的精神权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代中日两国法制化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实施宪政结果不同的原因,探讨了日本宪政之路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之处。

要加强思想领域的对外开放;正确认识宪政的实质;大力夯实市场经济基础。

以早日实现宪政与法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近代;宪政;中日比较;异同;原因
一、近代中日两国的法制化具有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
1、中日两国近代以前同属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是以中国古代法为中心,影响及于东亚各国法律制度的法律体系。

受中国传统法律影响并共同组成中华法系的东亚国家主要是日本、朝鲜和越南。

中日两国在近代以前均属于中华法系的主要成员,两国的法律体系基本一致。

日本由于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以唐律为范本,引进并制定了律、令、格、式成文法。

日本的多数历史学家,把当时这种以律令法为基轴所形成的国家统治体制,称之为“律令制”。

在公元11世纪幕府政治以前,特别是大化改新后的头两个世纪,后世谓之“律令时代”,其特点是仿效唐代中国,国家掌握土地和人民,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

律令时代是日本政治统一、法制完备、经济文化走向繁荣的新时代。

这一时代的开创在制度上得力于对唐代法律文化的输入。

2、都因列强入侵、主权遭到破坏而走上法制近代化之路
日本与中国大致在1840年以前均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不同形式的封建制度,但是随后均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化的序幕也由此被拉开。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之后,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关税主权。

两次鸦片战争,英、美、俄、法等资本主义列强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26个,欧美各国纷纷攫取领事裁判权,对清政府的统治也造成了危害。

列强的治外法权成为各阶层民众一致要求废除的目标。

日本所面临的情况与清末状况大致相似。

日本从1853年被美国舰队敲开大门,到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的l5年中,英、美、俄、法等列强迫使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25个,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日本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享有治外法权,日本的关税不能自主,列强还享有在日本设立租界的特权等等,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明治政府上台后,迅速把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治外法权列入重要议程。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日本各项法规的改革和建设便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序幕。

可见,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治外法权也是促使日本进行法制改革的直接动因。

二、实施宪政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
1、中日统治者追求宪政的目的截然不同
1900的义和团运动以及继之的八国联军入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
下,清政府的法制变革并非顺应历史潮流,追求进步的自觉行为,而是迫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压力和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所
做出的自救行为。

所以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一曰皇位永固,一曰外患渐轻,一曰内乱可弭”,不过是希望通过法制变革以挽救封建王朝濒于灭亡而已。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初,日本天皇即于l868年4月发布《维新政体书》,开宗明义宣布了天皇的五条誓文: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第二,上下一心,盛行经论;第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勿使人心倦怠;第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第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法律制度的最初改革确立了基本原则。

这五条誓文是明治政府对封建旧体制进行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纲领。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以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为基本内容的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日本的改革一开始便把目标定在国家的现代化上。

2、中日法制观念大相径庭
19世纪末的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制度仍在苟延残喘,儒学在人们思想中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宗法等级制度顽固不化,家族本位、义务本位观念牢不可破,个人权利长期被漠视、被践踏,奴化思想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等为主要特征的近代法制,无法在中国社会里找到扎根的土壤。

日本在l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曾掀起了一场波及全国上下的“自由民权运动”,这场现代政治法律观的普及运动,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的近代思想和学术。

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取代过去的儒家思想而流行起来,天赋人权的思想观念也受到启蒙,西方的法律观念得以广泛传扬,现代法治主义的精神渐渐深入人心,为近代法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中日司法人才的储备不同
清廷1905年废除科举,同年在京师设立法律学堂,紧接着各省建立法政学堂,此时,大量旧士子才视新办的法政学校为传统的读书做官的捷径而趋之若骛,各法政学校学生的数量大为膨胀。

但迅速膨胀的法政教育反而带来负面效果:原本极其有限的法律人才都被应用到法政教育的方面,对法律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更加缺乏,而法学教育也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

同期的日本政府为了吸引人才,甚至规定帝国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可免试进政府机关做官,于是出现了“法科万能”时代。

日本国内1872年在司法省设置民法案,开始讲授法国法;1874年东京的开成学校开始教授英国法;1887年法科大学设立德国法科。

这样在民法典的起草和公布时期,已有一定的人才培养和积聚,并已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

三、日本宪政之路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启迪
1、思想领域的对外开放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接受西方文明的心态是开放的,在总体上说,能够形成一些国民共识,即必须学习西方优秀文明,并且为我所用。

日本明治维新的“脱亚入欧”的指导方针,是由那些已经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提出的。

他们从世界“变局”中清醒地看到,亚洲各国的封建社会明显落后于欧洲,日本必须抢先摆脱亚洲的固陋,尽快转向“西方文明”,把日本封建社会改造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否则,在亚洲和世界就难以有一席之地。

2、正确认识宪政的实质
考察宪政在西方的缘起,是正确理解宪政含义的前提。

不可否认,宪政在西方产生有着其特定的传统作为基础。

宪政所要求的权力制衡与民主思想在古希腊思想家的论著中即可找到依据。

按照一般的宪政理论,宪法是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国家最重要机构的职权和相互间的关系。

从社会契约的角度阐释,国家的权力产生于公民的委托,而宪法就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契约。

国家行使权力不能损害公民权利,相反而是应该以保障公民的利益为目的;权力制约的目的则在于防止权力的滥用。

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宪政史中,人们见到了甚至熟知了“权利”、“分权”、“人权”这些在以往典籍中查找不到的名词,学者呕心沥血地介绍了西方宪法的种类,宪政的模式,但宪政与历史传统的关系,宪法与民族价值观的关系却被忽视或回避了,更无法如汉唐祖先那
样冷静地探求自身文化与这一泊来品之间的相通相异及其磨合途径。

(下转第24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