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第九章透视图的倒影与虚像
精选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因光线平行画面而 无灭点,故光平面 灭线为过直线灭点 并与光线的透视平 行的一条线
光线平行画面,直线有灭点 171-7-1 12 233
光平面灭线(二)
画面平行面无灭线
直线AB 平行 画面无灭点, 故光平面平 行画面而无 灭线
光线平行画面,直线无灭点
171-7-1 12 233
光平面灭线(三)
171-7-1 12 233
一.直线与画面平行(三)
承影面的灭线
铅
垂
线
落
在
一
般
位
置
面
上
171-7-1 12 233
二.直线与画面相交(一)
过直线所作的光平面一定与画面相交,该光平面 的灭线与承影面灭线的交点即为直线落影的灭点(落 影是两面的共有线,其灭点应同时在两面的灭线上)
承影面灭线
画
光平面灭线
第17章 透视阴影、倒影和镜像
17-1 2 3
1
?透视图中的阴影 ?倒影 ?镜像
171-7-1 12 233
透视图中的阴影
? 在建筑物的透视图上,画出光线照射建筑物 所产生的阴影,会使透视图更有立体感。
? 在透视图上画阴影,是直接根据光线的透视 来作图的,而不是由平面图中的阴影来作阴 影的透视。
直线的影子为过该直线的光平面与承影面的交线 直线落影的性质有相交性和平行性,符合第9章中 直线的落影规律 相交性质: 1.直线与承影面相交时,直线的落影通过交点 2.直线落在两相交的承影面上的两段落影必相交 3.两条相交直线在一个承影面上的落影必相交,落 影的交点为两直线交点的落影 平行性质: 1.直线与承影面平行,影子与直线本身平行 2.一组平行直线落于一个平面上的影子互相平行 注意平行性在透视图中由直线相对于画面的位置决 定其反映平行还是交于同一灭点
透视学
1平行透视(二)
物体 (侧面) 画面 眼睛—视点
地面
侧视图
2成角透视(一)
物体 画面 眼睛—视点
俯视图
2成角透视(二)
物体 (侧面) 画面 眼睛—视点
地面
侧视图
成角透视图例
3 倾斜透视 — 平 行 转 为 倾 斜 ( 前 倾 )
物体 (侧面) 画面 眼睛—视点
地面
侧视图
3倾斜透视—平行转为倾斜(后倾)
物体 (侧面) 画面 眼睛—视点
地面
侧视图
3倾斜透视—成角转为倾斜(前倾)
物体 (侧面) 画面 眼睛—视点
地面
侧视图
3倾斜透视—成角转为倾斜(后倾)
物体 (侧面) 画面 眼睛—视点
地面
侧视图
四、眼睛的三种位置
1高低
2左右
3前后
1高低 —— 视平线的变化
画面 物体 (侧面)
眼睛—视点
地面
侧视图
至天点
至地点
1倾斜透视的规律和画法
至天点
1倾斜透视的规律和画法
至地点
4圆形的透视画法
5物体高度的空间定位
七、作
1平行透视作业 2成角透视作业 3圆形透视作业
业
1张 1张 1张
4人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
的高度定位作业
1张
透
视
一、透视的概念
•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透视是关于透视现象变化规律的科学
•透视是一种按照透视变化规律来表现
物象空间感觉的绘画技法
二、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原理示意图
画面 物体 眼睛—视点
三、物体的三种角度
1平行
2成角
3倾斜
立 方 体
第十二章 透视图中的倒影和虚影
第十二章透视图中的倒影和虚像§12-1 倒影和虚影的形成§12-2 水中的倒影§12-3 直立镜中的虚影§12-4 倾斜镜中的虚影§12-1 倒影和虚影的形成一、倒影和虚影的形成二、倒影和虚影形成的图例一、倒影和虚影的形成物体在水中有倒影,在镜中有虚象。
倒影实际上也是虚象,只是由水平面形成的虚象而已。
倒影和虚象的形成基于光学中的反射定律。
所谓反射指的是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一种媒质达到另一种媒质时返回原媒质的现象。
光在界面如水面或镜面上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界面法线的两侧,而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倒影和虚影形成的图例i 1i 1i 2i 22B 0A 0134§12-2 水中的倒影一、平面图形及其倒影是透视仿射对应图形二、作房屋在水中的倒影一、平面图形及其倒影是透视仿射对应图形ADQBCD 0A 0C 0B 0cdabs2s1二、作房屋在水中的倒影V 4a 0a1014042020E 0C EA 0F 0G 0A BB 0D 0C 030D3FG§12-3 直立镜中的虚影一、垂直于地面和画面的镜中的虚影二、平行于画面的镜面中的虚象三、垂直于地面而倾斜于画面的镜中的虚影一、垂直于地面和画面的镜中的虚影1.点在垂直于地面和画面的镜中的虚影2.一点透视中侧面直立镜中的虚影1. 点在垂直于地面和画面的镜中的虚影a111a 0A 0VcHgA2. 一点透视中侧面直立镜中的虚影A 0a 011B 0BAaV c二、平行于画面的镜面中的虚象1.点在平行于画面的镜面中的虚象2.一点透视中作正面镜中的虚象111a 0aV cAA 02H1. 点在平行于画面的镜面中的虚象AB CD123C0B0D0A0Vc2. 一点透视中作正面镜中的虚象三、垂直于地面而倾斜于画面的镜中的虚影1.点在垂直于地面而倾斜于画面的镜中的虚影2.两点透视中作立面镜中的虚象1. 点在垂直于地面而倾斜于画面的镜中的虚影A 011aa 012V 1HAV 22. 两点透视中作立面镜中的虚象V2V1 H§12-4 倾斜镜中的虚影一、垂直于画面而倾斜于地面的镜中的虚影二、平行于基线而倾斜于地面的镜中的虚影三、倾斜于画面和地面的镜中的虚影一、垂直于画面而倾斜于地面的镜中的虚影1.点在垂直于画面而倾斜于地面的镜中的虚影2.一点透视中作侧面倾斜镜中的虚影1. 点在垂直于画面而倾斜于地面的镜中的虚影90-a90-aa a 012A 011a VeHA1a0A0A BB02a V c2. 一点透视中作侧面倾斜镜中的虚影二、平行于基线而倾斜于地面的镜中的虚影1.点在平行于基线的镜面中的虚影2.一点透视中作正面倾斜镜中的虚影1. 点在平行于基线的镜面中的虚影HAaV cD V 3V 2A 0a 0V 4A 0a 0镜面平行于镜面平行于a 01平行于a 0 a垂直于a 0 a1V 4V3V 22. 一点透视中作正面倾斜镜中的虚影B AV 3V 4V 223A 0B 01DHV c三、倾斜于画面和地面的镜中的虚影1.点在斜镜中的虚象2.两点透视中作斜镜中的虚象1. 点在斜镜中的虚象α1A 0a 0V 4V 2V 3αV cS 1HA aMV2. 两点透视中作斜镜中的虚象V3V2 VV4S1HM12V c本章结束。
透视图
d g E
2) 平 行 于 基 面 的 画 面 相 交 线 , 其 灭 点 和 基 灭 点 是 是 视 平 线 上 的 同 一 个 点 。
3) 倾 斜 于 基 面 的 画 面 相 交线,其灭点在视平线的 上方或下方。但其基灭点 均在视平线上。
(二)画面平行线的透视特性
( 1) 画 面 平 行 线 , 在 画 面 上 没 有 迹 点 和 灭 点 。 其 透 视 与 其 本 身 平 行 , 且 透视与与基线的夹角反映画面平行线相对于基面的倾角。 基透视平行于基线和视平线。
透视图
透视的基本知识
透视的形成
• 透视图的特征:近大远小.
• 透视图的成像原理:中心投影法(类似于视 网膜成像及照片成像).
• 求作透视图的古老方法
• 今天绘制透视图的方法:以画法几何的投 影理论为基础,根据正投影图绘制. • 具体绘制时:以人眼作为投影中心,用中心 投影法,求出由人眼引向物体的视线(直线) 与画面(平面)的交点的集合即可. • 即透视图就是求作直线和平面的交点问题.
a'
A a' h
A a
h s S g
h
A a
P(V) s
h
ga x a
g
a g ax
ag
s
此法理解 即 可 ,不 要 求掌握.
p
ag
p s
G(H)
直线的透视
一直线的透视
B
P
M
M
即 :当 直 线 延 长 后 正 好 通 过 视 点 S时 ,其 透 视 重 合 为 一 点 ,但 其 基 透 视 仍 为 直 线 ,且 垂 直基线.
四、直线、平面间各种几何关系的透视表现
( 1) 直 线 如 位 于 平 面 上 , 或 平 行 于 此 平 面 , 则 直 线 的 灭 点 就 在 该 平 面 的 灭 线上。 ( 2) 如 果 平 面 上 的 直 线 或 平 行 于 平 面 的 直 线 , 又 同 时 平 行 于 画 面 , 那 么 这 种直线的灭点就是平面灭线上的无限远点,从而直线的透视成为该平面灭线 的平行线。 ( 3) 两 平 面 平 行 , 则 两 平 面 有 共 同 的 灭 线 。 ( 4) 两 平 面 相 交 , 交 线 的 灭 点 就 是 两 平 面 灭 线 的 交 点 。 ( 5) 相 交 二 平 面 中 有 一 平 面 平 行 于 画 面 , 则 交 线 也 平 行 于 画 面 , 于 是 交 线 的透视就一定与另一平面的灭线平行。
透视学上传PPT课件
1.减切法:
第 二 章 一 点 透 视
•18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 法
第 二 章 一 点 透 视
•19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 法
2.加增法:
第 二 章 一 点 透 视
•20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 法
2.加增法:
第 一 章 透 视 基 本 原 理
•6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 一 章 透 视 基 本 原 理
•7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 一 章 透 视 基 本 原 理
•8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透
1.近大远小;
视
2.不与投影面平行的平行线、平行面有共同的灭点、灭线。 透视效果图的技法:画法几何,绘画基础。
基
本
原
理
•1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常用术语: 1、视点(S)(EP):观者眼睛的位置。 2、立点(SP):人站立的位置。
第 一
3、视高(H)(EL):视点到立点的距离。 4、画面(PP):假想平面,垂直于地面。
11、距点(D):距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心点左右的视平线上,离心点的远近与视距
相等。 12、真高线:在透视图中反映物体空间真实高度的尺寸线。
原
理
•2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透视与阴影图
透视与阴影图第九章透视与阴影图§9-1 透视图的基本知识⼀、透视图的基本概念1、垂直画⾯透视图采⽤的是中⼼投影⽅法,如图9-1所⽰,这是垂直画⾯的投影⽰意图。
(1)、画⾯(P ):投影平⾯,为作图⽅便,常垂直于地⾯,称为垂直画⾯,相当于正投影中的正投影⾯。
如果画⾯与地⾯倾斜,称为倾斜画⾯。
(2)、基⾯(G):相当于⽔平地⾯或正投影中的⽔平投影⾯,⽤来确定视点的位置和作图。
(3)、视点(S):观察者眼睛所处的位置。
(4)、视⾼(H ):观察者眼睛的⾼度。
(5)、视距(D ):观察者眼睛到画⾯的距离。
(6)、⼼点(s ’):视点在画⾯上的正投影。
(7)、视平线(h-h ):过视点作⼀个平⾏基⾯的平⾯,该平⾯与画⾯的交线称为视平线。
(8)、视线:过空间点(如A )与视点的连线称为视线,如SA 。
(9)、透视:过空间点(如A )的视线(如SA )与画⾯的交点,称为空间点(A )的透视,⽤A ’表⽰。
(10)、基点:空间点在基⾯上的投影称为基点,⽤⼩写字母表⽰(如a )。
(11)、基透视:基点的透视称为基透视,⽤⼩写字母加⼀撇表⽰(如a ’)。
(12)、基线:基⾯和画⾯的交线。
⽤g-g 表⽰。
基线与视平线间平⾏,距离等于视⾼。
将画⾯从图9-1中取出放正,并删除画⾯的边框,如图9-2所⽰,⼼点s ’的位置,说明了视点在长度⽅向的位置,基线(g-g)和视平线(h-h )的位置反映了视⾼的⼤⼩。
该图虽然没有直接反映出视距基⾯画⾯视点站点视⾼视距⼼点视平线空间直线与点基线基点视线透视基透视图9-1 透视的基本概念图的⼤⼩,但可以通过⼏何关系求出。
如中a g为站点和基点的连线与基线的交点,从图9-1可以看出,点的透视、基透视和基点、站点连线与基线的交点共线(A’、a’、a g共线),且垂直于基线,这也是将来作图的⼀个依据。
对垂直画⾯来说有如下的透视规律:(a)、点的透视与基透视位于⼀条竖直线上,透视与基透视间的距离称为透视⾼度,透视⾼度可能⼤于、⼩于或等于真实⾼度。
《透视阴影倒影镜像》课件
文字大小、颜色、 字体要统一,便 于阅读
语言要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生僻词 汇
避免使用过于复 杂的句子结构, 确保语言准确
注意文字与图片、 图表等元素的搭 配,确保整体视 觉效果和谐
注意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色彩搭配: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使画面更加美观 图片选择:选择高质量的图片,使画面更加生动 字体选择:选择合适的字体,使文字更加清晰易读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布局设计:合理布局,使画面更加整洁有序 用户体验:考虑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使PPT更加易于理解和使用
更新频率:定期更新,保持功能最新 升级内容:增加新功能,优化旧功能 兼容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 用户反馈:收集用户意见,不断改进产品
06 PPT课件制作流程
确定主题和目标
确定主题: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确定目标:制作一份关于透视阴影倒影镜像的PPT课件 确定内容:包括透视、阴影、倒影、镜像等知识点 确定受众:针对PPT制作初学者或对透视阴影倒影镜像感兴趣的人群
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PPT课件制作 技巧
02
PPT课件介绍
05
PPT课件制作 工具
03
PPT课件内容
06
PPT课件制作 流程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PPT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介绍
主题: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目的:介绍透视、阴影、倒影、镜像等概念及其在PPT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适用人群:PPT初学者、设计爱好者、职场人士等
收集素材和整理资料
确定课件主题和目的
收集相关素材,包括 图片、视频、音频等
反影透视
反影透视的画法
二、水面倒影透视的画法 规律: 3.不接触反射面的悬空物,其倒影是由该物向水面作垂 直线,并以水面为界再向下画等高线。 4.处于岸上隔离层上的物体, 其倒影由该物做垂直线穿过隔离层至水面线,再向下画 等高线。
反影透视的画法
1.直接水面倒影
根据景物与反影相同的原 理。首先确定景物与水面 的交接线,然后测定景物 在水中个对应点的距离和 位置,完成倒影透视图。 注意:倒影与实物的各对 应点在同一条垂直于水平 线的直线上。
1.辅助线等分画法
反影透视的画法
二、水面倒影透视的画法
规律: 1.水面倒影中景物透视变化与实际景 物的透视变化相同:景物是平行透视, 水中景物也是平行透视;景物是成角 透视,水中景物也是成角透视。 2.水面倒影透视的三种直线。 A.垂直与水面的直线:其倒影透视是 延长垂直于水面的直线,并以水面为 界画等高线。 B.平行于水面的直线:其倒影透视和 实物等长,与水面等距。 C.倾斜于水面的直线:其倒影是由倾 斜直线的高端向水面作垂直线,并以 水面为界再向下画等高线,将等高线 的端点与倾斜直线的低端相连接。
AB=BC”
A’B’=B’C’
反影透视的画法
一、镜面倒影透视的画法 规律: 1.垂直镜面:遵循“相反方向、
相同距离、相同角度”原则,但 因为角度问题反影多有近大远小 的透视变化。
2.倾斜镜面:前倾和后倾。景物
在前倾镜面上的反影是俯视景物 透视,景物在后倾镜面上的反影 是仰视景物透视。
反影透视
综合透视2
反影透视的特征
反影是指物体被反射出的影像。凡一切光
滑的物面都可能成为影像的反影面,如水 面、镜面、光滑金属面,雨后的路面等。 这种光滑物面称反射面,反射面上被映出 的影像称反影,水面反影又称倒影。
透视学(全)ppt课件
.
1
第一章: 透视的产生 发展和应用
.
2
第一章: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应用
发展简述: 远古时期 - 岩画和洞窟壁画 公元前5世纪 - 世界上第一幅透视原理透视画 15世纪 -《绘画透视学》一书系统研究透视学
《绘画论》论述“线性透视” 《画论》达芬奇 17世纪以后 – 平行透视扩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10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11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12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13
清明上河图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24.8x582.7
.
14
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理论:散点透视 又称动点透视,多视点透视,将移动视点所看到 的多角度景物描绘下来的组合。
“远山无石,远树无枝,远水无波,远人无目” 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最早将西方图法带入中国。 留学法国的徐悲鸿、刘海粟真正系统传授。
.
26
.
27
.
28
.
29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透而视之”---透过透明 的平面来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 规律和图形画法。而所描绘的图形却如实表现了 空间距离和准确的立体感,这就是物体的透视形。
“透视学” 是在二维平面上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 感、立体感的绘画方法和与此有关的科学理论研 究。
色彩透视法。因空气阻隔,同颜色物体距近则鲜明,距远则色彩灰淡。
.
37
线性透视学的方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 体的实际空间位置。这种系统总结研究物体形状变化和规律的方法, 是线性透视的基础。15世纪意大利画家L.B.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 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 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德国画家A.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 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 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 方法,即线性透视。L.达·芬奇还通过实例研究,创造了科学的空气透 视和隐形透视,这些成果总称透视学。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概述 透视学基础知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曲线透视 人物透视
第一章 透视学概述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透视、透视学、透视图 1、何谓“透视” “透视” 就是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
并将物体描绘下来进行研究,简言之就是“透 而视之”。透视是一种理性的观察方法和研究 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
成角仰视:一组边线向左底消失,一组向右底消失, 一组边线向天点。
成角俯视:一组边线向左顶消失,一组向右顶消失,一 组边线向地点。
二 .平行倾斜透视(俯视、仰视)的特点
1.天点和地点都在正中线上。 2.天点在心点以上,地点在心点以下。
3.正中线以左的变线向右消失,正中线以右的变线相左 消失;前低后高的线向上消失,消失到天点,前高后低 的线向下消失,消失到地点。(与平行透视不同)
4.和画面成同一角度又和基面成同一角度的倾斜变线 不管பைடு நூலகம்多少条都消失到同一组天点或地点。
5.和画面成不同角度的倾斜变线消失到不同的天点或 地点;和画面成同一角度但和基面成不同角度的倾 斜变线也不会消失到同一天点或地点,但是它们的 天点或地点在同一余点的垂直线上。和基面成同一 角度但和画面不成同一角度的倾斜变线不会消失到
俯仰透视分四种情况:
平行仰视和平行俯视;
成角仰视和成角俯视;
(1)平行仰视,平行俯视的概念 平行仰视,平行俯视指中视线和画面向上或向下与地
面倾斜,方形物的一组边线与画面保持水平,其投影 特征与成角透视一致,有两个消失点,一上一下,实 际是两点透视。
(2)平行仰视,平行俯视的透视特征 平行仰视:一组边线与画面保持水平,一组边线向底
透视学课件ppt课件
概述部分
考核标准:
线条清晰、准确。
返回
概述部分
训练方法:
1、个别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 度及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尤其是对 透视常用术语的应用方面进行指导。
2、集体指导: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 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集中性问题进行指导。
返回
概述部分
训练方法:
3、集体提示:在设计(制图)过程中经常进行 提示,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同时对于线条的要求 也要经常提示。
词术语,理解平行透视所包含的基本特 征、原理,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应用平 行透视进行效果图的绘制。
平行透视
基本理论 技能训练 能力体现
训练方法 课后练习
返回
平行透视
一、什么叫平行透视 二、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 三、平行透视的基本画法 四、透视的应用
返回
平行透视
——基本理论
一、什么叫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焦点透视,它是最常用的 透视形式,也是最基本的作图方式之一。以教室为 例,当我们站在教室前面向后看时,会发现左右两 侧前后门窗的大小、高低,在视觉上均有变化,呈 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现象,但它的实际大小、高 低是一致的,没有实质变化。教室的各墙角线和门 窗的顶线、底线等均向视中心消失,
平行透视
——基本理论
具体画法如下:(省略了正方形平面透视图求法) 1.A、B点分别向上作垂线,得正方体高E、F点。 2.E、F点分别向VP点作消失线。 3.C、D点分别向上作垂线,该线与E、F点向VP点 的消失线相交得G、H点。 4.E、F点作平行AB线、HL线,G、H点作平行与E、 F线得正方形上面透视形。这样便得出正立方体透 视图了。
以上为完成平行透视的基本要素。 2.然后根据正方形大小画一条与HL线平行的正方形 近处边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ppt课件
五、圆的透视图画法
圆在透视图上,由于相对画面的位置不同, 其形状大小也随之改变。当圆平行于画面时, 其透视图仍然是圆,当不平行于画面时,圆的 透视图时椭圆,通常利用作圆的外切正方形的 透视图,然后用八点法求出椭圆。
32
八点法求一点透视的椭圆
F
AABBCCDD为为正正方方形形的的透透视视图图
D
2、透视图常用术语:
(1)、画面:透视图所在的假想的透明画面。 (2)、基面:物体所在的水平面。 (3)、视点:观察点。 (4)、基线: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5)、视平面:过视点的水平面。 (6)、视距:视点到画面的距离。 (7)、视高:视点到基面的距离。 (8)、视线:视点与物体任意点的连线。
5
大型物体,视平线在物体下部, 两灭点向内靠拢,体现雄伟壮观形象。
物体
视平线
小产品(如收录机、 在物体上方 坐钟、小轿车)
中型产品(卡车、机 在物体高度内偏上
床、家俱)
位置
大型物体(建筑物) 在物体下部
两个灭点 比较远离左右两 侧 稍向内靠近
向内靠近
23
2、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的偏角 每改变一个角度,其透视形象也 随着改变。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 的偏角越小,透视收敛越 慢,该面越宽。
当物体两个立面大小 接近时,画面与物体的偏 角应避免接近45°,否则 显得呆板,主次不分。用 30 °偏角比较合适。
24
四、在透视图上作分割和叠加
1、直线的分割
F1
(1)分割水平线
水平线AB与基 面平行,其透视图 为A0B0,分割成 3:1:2方法如图: A 0
【例二】一点透视画法
15
2、两点透视作图法(成角透视)
透视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精品
25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视角,指眼睛看物视线所成的角,以60°视角为视物最清楚的角 度。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
消失。 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
精品
26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 基线,指画面与基面相交之平线。 视点,指画者的眼睛位置。 视距,画面与画者之间的距离。
精品
24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视平线,是在画面上假设的一条平线,它是通 过心点所作的一条水平线,因与眼睛等高,所 以称为视平线,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眼 面垂直。俯视透视,如站在大楼顶上低头画画 的透视,称为俯视透视。假设的画面倾斜,视 心线必须与画面垂直。
称为消逝透视。
精品
20
透视的三种类型
3.线透视 泛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向远处延伸的平行线,会随着距离的
推远越聚越拢并最终集于一点的现象,称为直线透视,又称 线透视。 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所以常把线透视称之为透视。
精品
21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
画面,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 看景物时可扩展成很大的画面。
透视投影过程
精品
15
透视图基本知识
一、透视图的形成
有了光我们才得以看到自然界中的一切。
这个过程就是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并通过眼球内水 晶体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内视网膜上而形成图像。 我们把光线在眼球水晶体的折射焦点叫做视点,视 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称为画面。只是人脑通过自身 的机能处理将倒过来的图像转换成正立图像。
精品
27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第九章透视
2﹒关于光足 (光足的寻求)
斜面直杆影的光足
3﹒灯光阴影图例 (平行透视卧室灯光阴影作图举例)
平行透视工作室灯光阴影作图举例
余角透视室内灯光阴影作图举例
4﹒多光源的投影
圆板的投影
圆形器皿的投影
6﹒方体立面亮暗与影灭点位置
7﹒日光阴影图例 (庭院的日光阴影作图举例)
棍杆,木箱和门的日光阴影例
8﹒关于影灭点 (影灭点寻求)
影灭点寻求
影灭点寻求
(1)受影面灭线有三种:
①地面,台面等水平受影面的灭线,是地 平线。 ②墙面等竖立面的灭线,是竖面灭线。 ③坡地,屋顶等倾斜受影面的灭线,是斜 面灭线。
②平行杆(平行于受影面):不论何处来 光,平行杆影与棍杆本身实际平行:是原 线,相互平行没有灭点:是变线,测同向 一个灭点聚集。 ③相交杆(倾斜或垂直于受影面):杆影 方向线为双向,一端向影灭点,另一端向 棍杆与受影面相交点;若因棍杆短或受影面 小未能相交,则以棍杆延线和受影面扩展 的面的相交点为方向。
第九章
阴影的透视
光线照射物体,物体受光部分为亮面,背光部分 为暗面,因被其他物体遮挡受不到光线照射的物 面称影面。暗面又称阴面。阴影,是阴面和影面 的合称。
前苏联画家的版画作品《傍晚》,用阴影 黑块表现了晚霞中的火车,铁道以及路基 旁的斜坡地面。
日光阴影和灯光阴影的区别
第一节
日光阴影
1﹒三棍杆(直立杆,平行杆,相交杆)的 投影 (直立杆和平行杆的日光投影)
(1)直立杆投影
(2)平行杆投影 (3) 倾斜杆(即相交杆)投影
透视画法
1、垂直倒影 、
倒影的透视画法
倒影的透视画法
2、水平倒影 、
倒影的透视画法
光影的透视画法
基本概念 光源点:发光点的位置。 光源点:发光点的位置。 光足点:光源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光足点:光源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物顶点:物体的顶端点。 物顶点:物体的顶端点。 物足点:物体在地面的位置点。 物足点:物体在地面的位置点。 投影点:投影的外轮廓点。 投影点:投影的外轮廓点。
光影的透视画法
光影的透视画法
顺光阴影的画法 光线从物体正面, 从镜头背面照射而来, 光线从物体正面 , 从镜头背面照射而来 , 所以在 画面中无法描述光源点, 画面中无法描述光源点 , 需要确定光源灭点来 确定光源位置。 确定光源位置。
光影的透视画法
光影的透视画法
灯光阴影的画法 光足点要靠心点或左右灭点来确定位置。 光足点要靠心点或左右灭点来确定位置。
光影的透视画法
光影的透视画法
光影的透视画法
日光阴影的画法, 日光阴影的画法 , 首先确定光源与被摄体的位置 关系。 关系。
光影的透视画法
光影的透视画法
逆光阴影画法 光线从物体背面、从镜头正面照射而来。 光线从物体背面、从镜头正面照射而来。
光影阴影画法 光线从侧面射来, 已经接近平行光, 光线从侧面射来 , 已经接近平行光 , 所以没有光 足点。 在投影中始终有两条线保持平行, 足点 。 在投影中始终有两条线保持平行 , 另两 条线向灭点消失。 条线向灭点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为镜面平形于画面时某室内物体的虚像。作图时同 样利用透视对应关系和矩形倍增方法确定出家具上的一些 特征点的虚像。透视图中有些看不到的部分如门等应该在 镜中反映出来。
A A O
a
11
a
3、 镜面倾斜于画面,垂直于基面
两点透视中铅垂镜面上水平线的灭点为Fy,点与其虚 像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其灭点为Fx。点A的水平投影为a, 作直线aFx,这条线与镜面的H面迹线交于点11,过11作垂 线,与Afx交于1,作线段111的中点2,利用透视图的矩形 即可。
一、物体的倒影
一点与其在水面或者光滑地面的倒影的连线 是一条垂直于水平面的铅垂线,当画面是铅垂面 时,这条线的透视仍为铅垂线,点与其倒影到反 射平面的距离在透视图中保持相等。因此,为了 在透视图中做出某个点的倒影,只要先经过该点 作一条铅垂线,求出该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即垂 足,由垂足向下量取一段长度等于该点到垂足的 距离,即可做出该点的倒影。
透 视 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2013年2月
第九章 透视图的倒影与虚像
日常生活中,物体在光亮的地面或水面会产生 倒影,在镜子中会产生虚像。绘制透视图时,适 当的画一些倒影或虚像会增强透视图的真实感, 增加其艺术表现力。
一、物体的倒影 二、镜子中的虚像
当物体置于水面或者光滑地面时,会在水平 反射平面产生影子,称为物体的倒影。当反射平 面为直立或者倾斜的镜面时,物体在镜子中反射 的图像称为虚像。倒影和虚像的形成基于物理学 中光的镜面成像原理。物体在反射平面中的像和 物体大小相等、互相对称,并且对称点的连线垂 直于反射平面且对称点到反射平面距离相等,所 以,绘制透视图中物体的倒影或虚像,只要利用 成像原理和透视原理做出该物体对称于反射平面
Fx A 1 A
Fy
2
a
11
a
图所示为镜面倾斜于画面,垂直于基面时室 内物体的虚像。
B B Fy 3 A A
a
2 11
a
镜面倾斜于基面的作图较为复杂,实际中用 的不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阅有关资料选择学 习。
总结与回顾
D C B A
d
c
b
a
D
B C A
二、镜子中的虚像
镜子中虚像的透视与镜面和画面的相对位置 有关。镜面可以垂直于基面,其中包括既垂直于 基面又垂直于画面、垂直于基面又平行于画面或 垂直于基面而倾斜于画面几种情况。镜面也可以 倾斜于基面,包括倾斜于基面同时又垂直于画面; 倾斜于基面平行于基线或者同时倾斜于基面和画 面。当镜面平行于基面时,所产生的物体的虚像 实际上就是倒影。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常用的镜面 垂直于基面的几种虚像的画法。
A
入射
h
线
S
a2
反
射
线
a
B
h
A
与画面相交的水平线的倒影也是水平线,它们在空间 彼此平行,在透视图中有相同的灭点,所以,作图时并不 需要作出物体上每个点的透视,而可以利用灭点使作图步 骤简化,在掌握倒影的基本性质和透视规律的情况下,作 图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下图所示为置于光滑地面的物体及其倒影。
Fx
人在观看物体时,同时又能够看到物体在水平面的倒 影,连接视点S与倒影A0,SA0与水面交于B点,过B点作铅 垂线,此线为水面的法线,AB为入射线,AB与法线的夹 角称为入射角a1,SB称为反射线,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a2,直角三角形AaB全等于直角三角形A0aB,Aa与aA0重 合,Aa等于aA0。
1、镜面既垂直于画面又垂直于基面
当镜面既垂直于画面 又垂直于基面时,点与其 相应虚像的连线平行于基 线或视平线,透视图中点 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其虚像 到镜面的距离。如图所示, 此时,图形与其虚像---与 水中倒影相似---对应于镜 面。要做出点A在镜面中的 虚像,只要由点A的水平投 影a引水平线平行于视平线, 交镜面的H面迹线于11点, 在a11的延长线上截取 a011=11a确定出a0点,由A 作水平线,由a0作垂直线, 交于A0即为所求。
O A 1 A
a
11
a
下图为某室内侧立镜中的虚像。作图时只要 确定出家具上的几个特征点的虚像就可轻松完成 作图。
O
O
A
A 11
a
a
2、镜面平行于画面
在这种情况下,点与其虚像的连线通过灭点o,透视图 中点与其虚像成透视对应,对应面为镜面。图中,为了作出 A点的虚像,作直线AO和aO,直线aO与镜面的H面迹线交 于一点11,由11点作垂直线,交AO于点1,作线段111的中点 2,利用透视图的矩形倍增方法可以做出A点的虚像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