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合集下载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一.填空题1.如图,∠AOB∠AOC,∠AOB∠BOC(填>,=,<);用量角器度量∠BOC =,∠AOC=,∠AOC∠BOC.2.如图,∠AOC=+=﹣;∠BOC=﹣=﹣.3.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BOD=90°,∠COE=90°,那么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OC=∠DOE B.∠COD=∠BOE C.∠AOD=∠BOD D.∠BOE=∠AOC 4.将一副常规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ABC=度.5.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度.6.OC是从∠AOB的顶点O引出的一条射线,若∠AOB=90°,∠AOB=2∠BOC,求∠AOC的度数.7.如图.∠AOB=∠COD,则()A.∠1>∠2B.∠1=∠2C.∠1<∠2D.∠1与∠2的大小无法比较8.如图,∠AOB=∠AOC,∠BOC=110°,∠AOB=.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则∠AOD+∠COB的度数为度.10.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上,EC'交AD于点G,已知∠FEC=48°,那么∠BEG=.11.钟面上8:30这一时刻,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度是.12.已知∠AOB=120°,∠BOC=30°,则∠AOC=.13.用三角板画15°角,如图所示,使30°角的顶点与45°角的顶点,30°角的相邻直角边与45°角的相邻斜边重合,用铅笔沿AB,ED画线,移开三角板,延长DE 与AB交于点A,∠DAB=.二.选择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大于90的角是锐角B.一个钝角减去比它小的钝角,差是锐角C.钝角与锐角的差小于直角D.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没有关系B.角的大小与它们的度数大小是一致的C.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等于它们的度数的和差倍分D.若∠A+∠B>∠C,那么∠A一定大于∠C16.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A.75°角B.135°角C.160°角D.105°角17.如果∠1﹣∠2=∠3,且∠4+∠2=∠1,那么∠3和∠4间的关系是()A.∠3>∠4B.∠3=∠4C.∠3<∠4D.不确定18.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那么有()A.∠AOC=∠BOC B.∠AOC>∠BOC C.∠BOC>∠AOB D.∠AOB>∠AOC三.解答题19.如图,把∠AOB绕着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A′OB′,指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并简要说明理由.20.如图:∠AOB是哪几个角的和?∠DOC是哪几个角的和?若∠AOB=∠COD,则还有哪两个角相等?21.下面是小马虎解的一道题题目:在同一平面上,若∠BOA=70°,∠BOC=15°,求∠AOC的度数.解:根据题意可画出图∵∠AOC=∠BOA﹣∠BOC=70°﹣15°=55°∴∠AOC=55°若你是老师,会判小马虎满分吗?若会,说明理由.若不会,请将小马虎的错误指出,并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法.22.已知∠AOB=90°,∠COD=30°.(1)如图1,当点O、A、C在同一条直线上时,∠BOD的度数是;(2)将∠COD从图1的位置开始,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n°(即∠AOC=n°),且0<n<180.①如果∠COD的一边与∠AOB的一边垂直,则n=.②当60<n<90时(如图2),作射线OM平分∠AOC,射线ON平分∠BOD,试求∠MON 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如图,∠AOB>∠AOC,∠AOB>∠BOC(填>,=,<);用量角器度量∠BOC =30°,∠AOC=25°,∠AOC>∠BOC.【分析】根据图形,射线OC在∠AOB的内部,即可判断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知,射线OC在∠AOB的内部,所以∠AOB>∠AOC,∠AOB>∠BOC,用量角器量得∠BOC=25°,∠AOC=30°,故∠AOC>∠BOC.故答案为:>,>,25°,30°,>.2.如图,∠AOC=∠AOB+∠BOC=∠AOD﹣∠COD;∠BOC=∠BOD ﹣∠COD=∠AOC﹣∠AOB.【分析】根据图形即可求出∠AOC及∠BOC的不同表示形式.【解答】解:根据图形,∴∠AOC=∠AOB+∠BOC=∠AOD﹣∠COD;∠BOC=∠BOD﹣∠COD=∠AOC﹣∠AOB.故答案为:∠AOB+∠BOC,∠AOD﹣∠COD,∠BOD﹣∠COD,∠AOC﹣∠AOB.3.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BOD=90°,∠COE=90°,那么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OC=∠DOE B.∠COD=∠BOE C.∠AOD=∠BOD D.∠BOE=∠AOC 【分析】由∠BOD=90°,∠COE=90°,得∠AOD=∠BOD=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COD=∠BOE,∠AOC=∠DOE.那么,∠AOC+∠BOE=90°.进而推断出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解答】解:A:∵∠BOD=90°,∴∠AOD=180°﹣∠BOD=90°.∴∠AOC+∠COD=90°.又∵∠COE=∠COD+∠DOE=90°,∴∠AOC=∠DOE.故A不合题意.B:∵∠COE=∠COD+∠DOE=90°,∠BOD=∠BOE+∠DOE=90°,∴∠COD=∠BOE.故B不符合题意.C:∵BOD=90°,∴∠AOD=180°﹣∠BOD=90°.∴∠AOD=∠BOD.故C不符合题意.D:由B知:∠BOE=∠COD.∵∠AOD=∠AOC+∠DOC=∠AOC+∠BOE=90°.∴∠BOE与∠AOC不一定相等.故选:D.4.将一副常规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ABC=135度.【分析】根据图形得出∠ABD和∠CBD的度数,即可求出∠ABC的度数.【解答】解:∵∠ABD=90°,∠DBC=45°,∴∠ABC=∠ABD+∠BCD=90°+45°=135°.故答案为:135.5.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180度.【分析】先利用∠AOD+∠COD=90°,∠COD+∠BOC=90°,可得∠AOD+∠COD+∠COD+∠BOC=180°,而∠BOD=∠COD+∠BOC,∠AOD+∠BOD=∠AOB,于是有∠AOB+∠COD=180°.【解答】解:如右图所示,∵∠AOD+∠COD=90°,∠COD+∠BOC=90°,∠BOD=∠COD+∠BOC,∠AOD+∠BOD=∠AOB,∴∠AOD+∠COD+∠COD+∠BOC=180°,∴∠AOD+2∠COD+∠BOC=180°,∴∠AOB+∠COD=180°.故答案是180.6.OC是从∠AOB的顶点O引出的一条射线,若∠AOB=90°,∠AOB=2∠BOC,求∠AOC的度数.【分析】利用角的和差关系计算,注意此题要分两种情况.【解答】解:①如图1所示,OC在∠AOB内部,∵∠AOB=90°,∠AOB=2∠BOC,∴∠BOC=×90°=45°,∴∠AOC=∠AOB﹣∠BOC=90°﹣45°=45°;②如图2所示,OC在∠AOB外部,∵∠AOB=90°,∠AOB=2∠BOC,∴∠BOC=×90°=45°,又∵∠AOC=∠AOB+∠BOC,∴∠AOC=90°+45°=135°.7.如图.∠AOB=∠COD,则()A.∠1>∠2B.∠1=∠2C.∠1<∠2D.∠1与∠2的大小无法比较【分析】根据∠AOB=∠COD,再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BO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OB=∠COD,∴∠AOB﹣∠BOD=∠COD﹣∠BOD,∴∠1=∠2;故选:B.8.如图,∠AOB=∠AOC,∠BOC=110°,∠AOB=125°.【分析】本题是角的计算问题,根据周角是360°即可求出∠AOB的度数.【解答】解:设∠AOB=∠AOC=x,则2x+110°=360°,解得x=125°,∴∠AOB=125°,故答案为125°.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则∠AOD+∠COB的度数为180度.【分析】根据角度的关系∠AOD+∠COB=∠COD+∠AOB,据此即可求解.【解答】解:∠AOD+∠COB=∠AOD+∠AOC+∠AOD+∠BOD=∠COD+∠AOB=90°+90°=180°.故答案是:180.10.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上,EC'交AD于点G,已知∠FEC=48°,那么∠BEG=84°.【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G=∠FEC=48°,再由点E在BC上,可求得∠BEG 的度数.【解答】解:∵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FEC=48°,∴∠FEG=∠FEC=48°,∵点E在BC上,∴∠BEG=180°﹣∠FEC﹣∠FEG=180°﹣48°﹣48°=84°.故答案为:84°.11.钟面上8:30这一时刻,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度是75°.【分析】根据钟面上圆心角的大小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12=30°,即∠DOC=∠COB=30°,而钟面上8:30时,时针指向“8与9中间”,因此∠AOB=×30°=15°,所以钟面上8:30这一时刻,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AOD=30°×2+15°=75°,故答案为:75°.12.已知∠AOB=120°,∠BOC=30°,则∠AOC=90°或150°.【分析】由于点C的位置不确定,所有此题要分类讨论,利用角之间相加减求出∠AOC 的大小.【解答】解:①当点C在射线OB左侧时,∠AOC1=∠AOB﹣∠BOC1=120°﹣30°=90°,②当点C在射线OB右侧时,∠AOC2=∠AOB+∠BOC2=120°+30°=150°.故答案为90°或150°.13.用三角板画15°角,如图所示,使30°角的顶点与45°角的顶点重合,30°角的相邻直角边与45°角的相邻斜边重合,用铅笔沿AB,ED画线,移开三角板,延长DE 与AB交于点A,∠DAB=15°.【分析】根据角的和差计算即可.【解答】解:用三角板画15°角,如图所示,使30°角的顶点与45°角的顶点重合,∴∠DAB=∠CAB﹣∠CAD=45°﹣30°=15°.故答案为:重合,15°.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大于90的角是锐角B.一个钝角减去比它小的钝角,差是锐角C.钝角与锐角的差小于直角D.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分析】不大于90°的角还有直角,故A错误,135°的钝角﹣1°的锐角差还是钝角,故C错误,两个较小的锐角和可能还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故D错误,因为两个钝角都大于90°且小于180°,故B正确.【解答】解:∵不大于90°的角还有直角,故A错误,举例:135°的钝角﹣1°的锐角差还是钝角,故C错误,∵两个较小的锐角和可能还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故D错误,∵两个钝角都大于90°且小于180°,故B正确,故选:B.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没有关系B.角的大小与它们的度数大小是一致的C.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等于它们的度数的和差倍分D.若∠A+∠B>∠C,那么∠A一定大于∠C【分析】根据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是通过角的度数来体现的,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没有关系,因为角的大小只与角的开口有关,故本选项正确;B、角的大小与它们的度数大小是一致的,正确;C、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等于它们的度数的和差倍分,正确;D、∠A+∠B>∠C,∠A与∠C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16.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A.75°角B.135°角C.160°角D.105°角【分析】用三角板画出角,无非是用角度加减法.根据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答】A选项:75°的角,45°+30°=75°;B选项:135°的角,45°+90°=135°;C选项:160°的角,无法用三角板中角的度数拼出;D选项:105°的角,45°+60°=105°.故选:C.17.如果∠1﹣∠2=∠3,且∠4+∠2=∠1,那么∠3和∠4间的关系是()A.∠3>∠4B.∠3=∠4C.∠3<∠4D.不确定【分析】由∠1﹣∠2=∠3,可把∠1等效替换为∠2与∠3的和,进而求解.【解答】解:∵∠1﹣∠2=∠3,∴∠1=∠2+∠3,又∠4+∠2=∠1,即∠4+∠2=∠2+∠3,∴∠4=∠3故选:B.18.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那么有()A.∠AOC=∠BOC B.∠AOC>∠BOC C.∠BOC>∠AOB D.∠AOB>∠AOC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观察图即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C点是∠AOB内部任一点,∴∠AOC与∠BOC的大小无法确定,由图可知∠AOB必大于∠AOC,故选:D.19.如图,把∠AOB绕着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A′OB′,指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并简要说明理由.【分析】可根据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旋转角相等的性质,寻找相等角.【解答】解:①∠AOB=∠A′OB′.因∠A′OB′是由∠AOB旋转得到的.②∠AOA′=∠BOB′.∵∠AOB=∠A′OB′,∴∠AOB﹣∠A′OB=∠A′OB′﹣∠A′OB,∴∠AOA′=∠BOB′.20.如图:∠AOB是哪几个角的和?∠DOC是哪几个角的和?若∠AOB=∠COD,则还有哪两个角相等?【分析】本题是角的计算问题,利用角的加法定义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AOB=∠AOD+∠DOB,∠DOC=∠DOB+∠BOC,∵∠AOB=∠COD,∠AOD=∠AOB﹣∠BOD,∠COB=∠COD﹣∠BOD,∴∠AOD=∠COB.21.下面是小马虎解的一道题题目:在同一平面上,若∠BOA=70°,∠BOC=15°,求∠AOC的度数.解:根据题意可画出图∵∠AOC=∠BOA﹣∠BOC=70°﹣15°=55°∴∠AOC=55°若你是老师,会判小马虎满分吗?若会,说明理由.若不会,请将小马虎的错误指出,并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法.【分析】在同一平面内,若∠BOA与∠BOC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即当OC在∠AOB的内部或OC在∠AOB的外部.【解答】解:如图,当OC在∠AOB的内部时,∠AOC=∠BOA﹣∠BOC=55°,当OC在∠AOB的外部时,∠AOC=∠BOA+∠BOC=85°,故∠AOC的度数是55°或85°.22.已知∠AOB=90°,∠COD=30°.(1)如图1,当点O、A、C在同一条直线上时,∠BOD的度数是60°;(2)将∠COD从图1的位置开始,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n°(即∠AOC=n°),且0<n<180.①如果∠COD的一边与∠AOB的一边垂直,则n=60、90、150.②当60<n<90时(如图2),作射线OM平分∠AOC,射线ON平分∠BOD,试求∠MON的度数.【分析】(1)根据∠AOB=∠AOD+∠BOD=90°,而∠AOD=∠COD=30°,代入即可求出结论;(2)①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发现∠COD的一边与∠AOB的一边垂直共有三种情况,分别求出每种情况下旋转的度数即可;②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将直接求∠MON得度数转换成求∠AOM,∠DON的度数,再依照角的关系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1)∠BOD=∠AOB﹣∠AOD=∠AOB﹣∠COD=90°﹣30°=60°.故答案为:60°.(2)①∵0<n<180,∴分三种情况.a:点D在射线0B上,∠AOC=∠AOB﹣∠COD=90°﹣30°=60°;b:点C在射线OB上,∠AOC=∠AOB=90°;c:点D在AO的延长线上,∠AOC=180°﹣∠COD=180°﹣30°=150°.综上得n为60、90、150.故答案为:60、90、150.②∵∠AOC=n°,OM平分∠AOC,∴∠AOM=n°,∠AOD=∠AOC+∠COD=n°+30°,∠BOD=∠AOD﹣∠AOB=n°+30°﹣90°=n°﹣60°,∵ON平分∠BOD,∴∠DON=∠BOD=×(n°﹣60°)=n°﹣30°,∠MON=∠AOD﹣∠AOM﹣∠DON=n°+30°﹣n°﹣(n°﹣30°)=60°。

初二数学:上册角教案新人教版

初二数学:上册角教案新人教版

角课题 4.3.1 角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

2、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角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用运动的观点理解角、平角、周角等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角的静态定义和角的表示方法,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和步骤2、通过角的动态定义的学习,初步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中辨别角,培养识别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1.填表:图形表示方法端点个数延伸方向线段线段AB或线段a 两个不向任何一方延伸射线射线AB或射线a 一个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直线AB或直线a 0个向两方无限延伸2.下图中共有几条线段?EDCBA二、引入新知我们知道,线段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在小学我们已经对角有些粗浅的认识,本节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我们将对角作进一步的研究。

【举出生活中遇见的角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观察完上面的例子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通过以上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小学对角的认识,根据你的理解,如何定义一个角?【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完善】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边.——角的静态定义。

如图,如何表示这个角?角用符号“∠”来表示。

(1)用三个大写字母:∠AOB 或∠BOA,或用一个大写字母:∠O;【教师示范】变式1:这个角又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先思考,尝试回答,然后教师强调,进行纠正】最后进行总结: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时,中间字母是顶点字母;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时,顶点处只能有一个角。

(2)用一个数字加弧线表示:(3)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加弧线表示:这个角又该怎样表示?能把∠ AOB记作∠ 1吗?为什么?【学生自己思考,表示】教师强调:这两种方法必须在图上标注后才能使用,并且只能表示单独的一个角。

子长县第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3角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3

子长县第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3角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3
105°、120°、135°、150°、 165 °180°
75°
15°
观察思考 , 探究新知
动手做一做 : 在纸上画∠AOC , 然后将其剪下来 , 将其沿经过顶点的线対折 , 使边OA与OC重合.将角展开 , 折痕上任取一点记作点B.类比线段中点的定义 , 填 空:
C
∠AOB=∠BOC= 1 ∠AOC ;
即 a + b - c = a + b + ( -c )
➢ 把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转化为加法运算后 , 为书写 简单 , 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及它前面的加号.
8 + 3 +〔-5〕+〔-7〕可以写成 : 8 + 3–5 + 7
计算 : (-21)+30-15-(-17).
解 (-21)+ 30-15-(-17) = (-21)+ 30 +(-15)+ 17 = (-21)+ (-15)+ 30 + 17 = -36 + 47 = 11
2
E
D
C
B
O
A
(2) 如果∠AOB=40° , ∠DOE=30° , 那么∠BOD
是多少度 ? 解 : 因为 OB 平分∠AOC ,
E
D
C
B
所以 ∠BOC=∠AOB = 40°.
因为 OD 平分∠COE ,
所以∠COD=∠DOE = 30° ,
O
A
所以 ∠BOD =∠BOC+∠COD = 40°+30°= 70°.
数的
〔-2〕× 3 = -6
发现 : 两数相乘 ,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 , 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4.3.1角与角的大小比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湘教版12七年级上册

《4.3.1角与角的大小比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湘教版12七年级上册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作业练习,旨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和比较不同角的大小关系,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二、作业内容(一)基本概念练习1. 填空题:给出不同度数的角,要求学生填写对应的角的名称(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2.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如“小于”、“大于”或“等于”。

(二)实际应用题1. 图形问题:在几何图形中找出不同类型的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实际问题:设置生活中常见的角度问题,如测量桌角的角度、判断建筑物窗户的角度是否合适等。

(三)综合练习题1. 组合图形问题:在组合图形中找出所有的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情境问题:设计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如测量角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等,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并按照步骤进行解答。

3.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规范书写,步骤清晰,答案准确。

4.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思考,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的准确性、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书写规范程度等。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总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4.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建议,教师将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和解决。

通过以上就是《角与角的大小比较》的作业设计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加深对角的理解,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教案练习)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教案练习)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4.3.1角与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小学的时候我们学习过角,对角有了一定的印象,在我们身边也存在很多的角,你还记得角的概念是怎么说的吗?观察图形,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师:你能否把刚才观测到的角画出来呢?生:师:能用自己的话对角做一下解释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观察:如图,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圆规的两只脚之间、折扇的扇骨与扇骨之间都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形象?生:这里有许多角师:谁能描述一下角?生:角是由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师:根据下图,总结一下角的定义如图师:如果旋转后成为一条直线,会是什么角呢?所以有一些特殊角,我们要记住生:我知道平角,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与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生:还有周角,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与起始位置OA第一次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师:注意:1.角的始边可以绕顶点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本书只研究角的大小,不计方向. 2.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书所讲的角只限于不大于平角的角.师:如图,如何表示这个角?角用符号“∠”来表示.生:(1)用三个大写字母:∠AOB 或∠BOA或用一个大写字母:∠O师:∠ BOC能记作∠O吗?为什么?生: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时,中间字母是顶点字母;生: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时,顶点处只能有一个角.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还能怎么表示角生:用一个数字加弧线表示:∠1生: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加弧线表示:∠α师:能把∠ AOB记作∠ 1吗?为什么?生:这两种方法必须在图上标注后才能使用,并且只能表示单独的一个角.课件展示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师:请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每人任意画出两个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并讨论你们的比较方法:生:可用量角器量.师:怎样使用量角器呢?生:1.对“中”——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2.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3.读数——读出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度数课件展示:师:哪个角大呢?生:∠ABC > ∠DEF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与线段长短的比较类似,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师:叠合法同线段一样,谁能告诉我下面这两个角哪个大?生:∠DCE>∠AOB师:两个角的大小可以出现以下情况,同学们填一下表格吧师: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角的大小如何比较了吧,说一说吧生:常用的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法和叠合法师:同学们,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有关吗?生:有关,边越长,角越大生: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恩,角的大小由角的始边绕顶点旋转至终边位置时旋转量的大小决定.和边长无关.师:如图当∠1=∠2 时,射线OB把∠AOC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时OB叫做∠AOC 的平分线,也可以说OB平分∠AOC.师:那么读课本,看看角平分线是如何定义的生:以一个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如果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师:几何语言描述一下生:因为OB平分∠AOC(已知)∠AOC所以∠AOB=∠BOC=12或∠AOC=2∠AOB=2∠BOC(角平分线的定义)课件展示练习:因为AD是∠BAC的平分线所以∠_____= ∠______因为∠ABC = 2∠ABE所以_______平分∠______答案:D2.下图中表示∠ABC的图是( )答案:C3.将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答案:∠BCE,∠2,∠BAC,∠DAB,∠54.写出如图所示的符合下列条件的角(图中所有的角指小于平角的角).(1)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2)以A为顶点的角.(3)图中所有的角(可用简便方法表示).答案:解:(1)∠B,∠C.(2)∠1或∠CAD,∠2或∠DAB,∠CAB.(3)∠C,∠1,∠2,∠CAB,∠B,∠3,∠4.拓展提高图中∠1= ∠2, 试判断∠BAD和∠EAC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答案:解:∠BAD=∠2+∠DAC,∠EAC=∠1+∠DAC所以∠BAD=∠EAC若∠AOB内没有射线,则图中一共有个角若∠AOB内有1条射线,则图中一共有个角若∠AOB内有2条射线,则图中一共有个角若∠AOB内有3条射线,则图中一共有个角若∠AOB内有10条射线,则图中一共有个角…………若∠AOB内有n条射线,则图中一共有个角答案:1,3,6,10,66,(n+2)(n+1)2。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最终)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最终)

§4.3.2角的比较和运算一、设计依据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人教版)§4.3.2角的比较和运算,本节课共用3个课时完成,它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课时是有关角的概念,它是通过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特点引出角的形象,再与小学所学角的概念联系起来引出更符合现实生活中角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学习角的表示和角的度量。

第2课时是在认识了角的定义、角的表示和角的度量的基础上认识到角与角之间有大小关系,进而讨论角的比较和角的运算,同时在此过程中引出角平分线的概念。

第3课时是特殊角的关系的学习。

从上面内容分析上看,第2课时更是第1课时的接后、第3课时的承上,而起到的桥梁作用。

同时它也是以后所学的平面几何中的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的定义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过程性目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方法,以及理解两个角的和、差的定义。

让学生折叠一个角,感受角平分线的特征。

情感与价值现目标利用一副三角尺,让学生画出一些特殊角,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通过角的比较,树立比较和鉴别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角平分线的概念教学难点:从图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教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一副三角板,量角器、白纸。

生:一副三角板,量角器,白纸。

二、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对生活中角的观察,使学生明确角是有大小的,并且我们通过复习线段比较长短的方法引出角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叠合法和度量法。

接着用开封市地图中出现的三个角,使学生明白用等式可表示角的和、差,知道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到的仍然是一个角,紧接着用图形引导学生会用等式表示角的和、差。

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一个角可表示为两个等角的和,随后导出角平分线的概念。

最后设计了有层次的有思维深度的巩固练习以及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情感能力的课堂小结,结束本课的教学任务。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典型例题 例2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解:360º÷7=51º+3º÷7 =51º+180′÷7 ≈ 51º26′.
答:每份约是51º26′.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练习1 按图填空: (1)∠AOB+∠BOC=_∠__A__O_C____; (2)∠AOC+∠COD=_∠__A_O__D____; (3)∠BOD-∠COD=_∠__B_O__C____; (4)∠AOD-__∠__B_O_D____=∠AOB.
探究 怎么用符号语言表示角平分线呢?
C
O
B
A
∵OB平分∠AOC,
∴∠AOB =∠BOC = 1 ∠AOC
2
(或者∠AOC =2 ∠AOB = 2∠COB ).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 类似角平分线,如图射线OB、OC是∠AOD的三等分线.
D
α α α
O
C B
A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练习2 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AOB=2∠AOP
C.∠AOB= 1 ∠BOP 2
B.∠AOP= 1 ∠AOB 2
D.∠AOP=∠BOP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与 运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AOC=53º17′,求∠BOC的度数.

(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度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配套练习(附答案)

(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度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配套练习(附答案)

4.3 角度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教学提示《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是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部分《角》的第一课时。

教材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事物中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学习角的表示法和读写方法,并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出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并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

角的表示方法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是认识角,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常见事物中不同的角,在学生找角的基础上,学习角的表示方法和读写方法。

活动二是比较角的大小,教材呈现了开口方向不同的两个角,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

在交流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引出还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后体会交流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然后认识量角器和学习度量单位,如何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会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1、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表示角的符号、角的表示方法、书写方法和读法。

难点认识量角器并用量角器测量角。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量角器、课件、折扇三角板等。

学生准备:量角器三角板长方形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手举三角板,这是什么?生:这是三角板。

师:为什么叫三角板呢?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拿出五角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谁能说说自己见过的角吗?(预设)生1:课本面有四个角。

生2:衣服的领子尖尖的有角,剪刀张开也有角。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角)师: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角。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课件)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课件)

方法解读
用三个大 写字母表 示
字母 O 表示顶点, 要写在中间, A, ∠ AOB 或 B 表示角的两边 ∠ BOA 上的点,用该表 示法可以表示任 何一个角
感悟新知
续表
表示方法
图例 记法
方法解读 知2-讲
用一个大写 字母表示
∠O
当以某一个字母表示的 点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 时, 可用表示这个顶点 的字母来表示
长短无关;③④是正确的;⑤ 是错误的,因为直线和平
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角有顶点和两边,它与直线不
同;⑥ 是错误的,因为周角是由顶点和两条边构成的,
不 是一条射线 . 故有 2 个说法正确 . 答案:A
感悟新知
1-1.下列说法:①平角就是射线;
知1-练
②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③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④角的两边是 两条线段. 其中正确的有( C )
1. “数”的角度:角的大小和角的度数大小一致,
比较其度数大小可得角的大小.
2. “形”的角度:角的开口越大角越大,可以通
过直接观察比较角的大小,但不够精准,一
④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⑤因为平角的两边成一条直 线,所以一条直线可以看成一个平角;⑥周角是一条 射线. 其中正确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紧扣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行辨析 .
知1-练
解:①是错误的,因为若两条射线无公共端点,则构成
的图形不是角;②是错误的,因为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
把一条射线绕着它
“动”态 的观点
的端点从一个位置 逆时针(或顺时针)旋 转导另一个位置时
所成的图形称为角

《4.3.1角与角的大小比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湘教版12七年级上册

《4.3.1角与角的大小比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湘教版12七年级上册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及性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比较角的大小,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 课堂知识点复习。

要求学生复习角的定义和性质,了解不同种类角的区别,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2. 理解角的测量。

让学生熟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测量技能。

3. 角的大小比较实践。

通过多种方式(如利用三角板、几何图形等)让学生体验不同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尝试总结比较角大小的规律。

4. 作业题目练习。

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巩固学生对于角的知识和大小比较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要求学生认真复习课本中关于角的所有知识点,理解其概念及性质。

2. 熟练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能准确测量出不同角的度数。

3. 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实践,并记录下比较过程和结果。

4. 完成作业题目练习,要求答案准确、步骤清晰,体现解题思路。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对角的概念及性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3. 学生在角的大小比较实践中的创新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业题目完成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的清晰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

2.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根据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在《角与角的大小比较》这一课程中学习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角的度量和角的大小比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与运算》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角的计算”的第3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分类以及度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方法,以及学会运用角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引导学生探究角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角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角的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量角器的使用不熟练,对角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方法,学会运用角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比较方法,角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量角器的使用,角的运算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角的比较和运算。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在几何画图中,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如何计算两个角的和?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比较与运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

同时,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角的运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024年秋季学期新湘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2024年秋季学期新湘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D
6.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BOD,若∠COB=35°,则∠AOD等于( )A.35° B.70° C.110° D.145°
C
7、图中共有几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

×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

×


角通常可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来表示.
1
∠AOB,∠BOA 或∠O
∠ 1
注: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注: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源自的表示方法总结OA
B
O
1
α
找一找
如图,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角: (1)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 (2)以A为顶点的角.
C
3.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那么有( )A.∠AOC=∠BOC B.∠AOC>∠BOCC.∠BOC>∠AOB D.∠AOB>∠AO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 B.一个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C.反向延长射线OA就得到一个平角 D.画一条射线就得到周角
角及相关的概念
当射线绕着端点旋转到与原来的位置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反时,所成的图形叫作平角(如图).
B
O
A
平角
(B)
A
O
周角
注意:角的大小由角的始边绕顶点旋转至终边时旋转量 的大小决定.
当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又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所成的图形叫作周角(如图).
如图1,若另一脚可与点Q重合,则∠ABC=∠DEF;如图2,若另一脚落在∠DEF内部,则∠ABC<∠DEF;如图3,若另一脚落在∠DEF外部,则∠ABC>∠DEF.

七年级数学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4.3 角 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七年级数学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4.3 角 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叠合法 1.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 2.两个角的另一边落在重合一边的同侧 3.由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确定两个角的大小
E
C
DO
∠DCE>∠AOB
B A
E
C
D
O
∠DCE<∠AOB
E
C
DO
∠ DCE =∠AOB
A B
A B
度量法 1.对“中”——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 2.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 3.读数——读出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度数
它们给我们怎样的形象?
B
1.角的相关概念:
想一想:
O
(1)你能指出所画角的边和顶点吗?
A
(2)角的两边是前面学过的什么图形,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
(3)你能描述一下怎样的几何图形叫做角吗?
角是由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射线

顶点
边 射线
【尝试练习】 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
(√)
(×)
定义:以一个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如果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 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如图:
2 1
O
C B
A
因为 OB 平分∠ AOC ( 已知 )
所以∠ AOB = ∠ BOC = ∠AOC
1
或 ∠AOC=2 ∠ AOB=2 ∠BOC(角平分线的定2 义)
【跟踪训练】
D C B A
【尝试练习】
把图中的角表示成下列形式:
①∠APO ②∠AOP ③∠OPC
④∠O
⑤∠COP ⑥∠P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如何比较下列两个角的大小?
A

角

4.3.1角(1)【学习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角的形成,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形式和四种表示方法.2、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预习探究⑴请你根据小学对角的认识与理解,画一个角。

⑵角的两边是;他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给角下一个定义?二、课堂学习探究:(一)角的概念角的定义:有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举出几个生活中给我们角的形象的物体:。

(二)角的表示方法: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角的形象.那么,我们如何给这些角取名呢?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AOB(顶点写在中间)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用顶点表示,该顶点处只有一个角)③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α(用小弧圈在图中表示)④用数字表示:∠1(用小弧圈在图中表示)(三)例题点睛例 1 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2)写出以B为顶点的角;(3)图中共有几个角?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课堂练习1.如下左图所示,把图中用数子表示的角,改用大写字母表示分别是________.2.将上右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填入下表:(四)用旋转观点定义角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当射线OA绕点O旋转时,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会形成什么角?继续旋转,当OB和OA重合时,又形成什么角?①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②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做。

③小于180°角可以分成:、、。

(五)小结三、反馈练习:1.把图中的角表示成下列形式,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1)∠APO (2)∠AOP (3)OPC (4)∠OCP(5)∠O (6) ∠P2.图中以O点为顶点的角有几个?以D点为顶点的角有几个?试用适当的方法来表示这些角。

4.3 角

4.3 角

2. 如图,∠BOD = 118°,∠COD 是直角, OC 平分∠AOB, 求∠AOB的度数.
答:∠AOB的度数为56度.
章末总结
1. 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
2. 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3. 角的大小用什么单位表示?怎样比较两个角的
大小?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有什么关系?同角或等角的
(2)如图(b),∠4与∠5互余,∠4与∠6互余, 那么∠5与∠6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类似地,我们可以得到 ∠5 = ∠6. 相等
(b)
结论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 如图,∠AOB与∠BOD互为余角,OC是
∠BOD的平分线,∠AOB=29.66°,求 ∠COD的度数.
例如,34°的角与56°的角互为余角, 图(a) 中的∠1与∠2互为余角; 48°的角与132°的角互 为补角,图(b)中∠3与∠4互为补角.
1 2
(a)
3
4
(b)
(1)如图(a),∠1与∠2互补,∠1与∠3互补, 那么∠2与∠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相等
(a) 由于 ∠1 +∠2 = 180°,∠1 +∠3 = 180°, 所以 ∠2 = 180°-∠1,∠3 = 180°-∠1. 因此 ∠2 =∠3(等量代换).
解 因为∠AOB与∠BOD互为余角,
所以∠BOD = 90°-∠AOB = 90°-29.66°= 60.34°.
又因为OC是∠BOD的平分线,
所以
∠COD
=
12∠BOD
=
1× 2
60.34° = 30.17°.
因此,∠COD 的度数为 30.17°.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角》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角》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角的定义、特点,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能正确识别各种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概念。

3.角的分类:讲解角的分类,让学生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4.角的度量: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5.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识别各种角,并用度、分、秒表示它们的大小。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方法的重要性。

7.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1.角的概念2.角的分类3.角的度量–度、分、秒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数学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第三节。

二)教材分析《角的比较与运算》第一课时是初中数学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第三节,角的比较、角的和与差、角的平分线,这三个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图形与几何必备的基础。

比较两角的大小是本节知识的起点,角的和与差是问题的延伸,等分问题又是角的和与差的特殊化,这三个知识点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且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已经学过线段的大小比较、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本节课可以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便于理解与掌握。

这是学生的有利条件。

然而学生处于几何的启蒙阶段,如何正确的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所研究的对象将是他们的难处。

四)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对教材的剖析与学生的分析,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2、学生经历“观察——对比——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通过对角大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形象直观美,向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角平分线的定义难点:角的加减运算,角的平分线的运用六)教学具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课堂练习密度,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教具。

二、说教学法教法: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线段的大小比较,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基础上,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学法: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三、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以登山的情景导入新课,学生在选择登山路径的过程中,若考虑路径的长短,则是对线段的大小比较,若是考虑坡度的陡与缓,则是对角的大小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