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新报告

检索项目名称中文:止痛机制查新英文:

一、检索目的:通过阅读文献,总结止痛中药有哪些止痛的机制

二、检索要求:

三、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检索范围:中外数据库

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

检索关键词:

中文:1、,2、,3、

英文:1、,2、,3、

检索模式:

中文:1and3,2and3,1and2and3

英文:1and3,2and3,1and2and3

四、检索结果摘要:

根据镇痛中药的分类,可将止痛的机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抑制下丘脑神经元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2、抑制炎症病灶前列腺素合成;3、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4、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周围;

5、抗炎镇痛和激素样作用,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素排出。

五、检索结果:【1-4】

1、解热镇痛药

前列腺素E(PGE,PGE2)是极强的致热物质,人体发热是由于致热原激活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前列腺素使温感受神经元的敏感性降低,而冷感受神经元的敏感性增高,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发热。解热药能抑制下丘脑神经元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使体温恢复正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中药有70多种,以伞形科、毛茛科、唇形科和豆科为主,例如薄荷、升麻、防风、荆芥、牡丹皮、苦豆子、沙苑子、赤芍等,其它科属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中药有青蒿、生姜、芦根、枳实等。

2、消炎止痛药

局部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可以引起缓激肽、5-羟色胺、组胺等致痛产生和释放,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前列腺素PGE2、PGI2等,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局部组织产生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同时还可以增加致敏物质的致痛作用。抗炎镇痛药由于抑制了炎症病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使炎症减轻,消除。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中药有100多种,以防己科、毛茛科、马兜铃科、豆科、菊科、木犀科为主、例如:汉防己、北豆根、黄连升麻、马兜铃、寻骨风、槐花、海桐皮、豨莶草、小蓟、女贞子、秦皮等,其它科属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中药有五加皮大黄、苦参、丁公藤、天麻等。

3、中枢性镇痛药

中枢性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少数为阿片类中药,多数为非阿片类中药。具有中枢镇痛作用的阿片类中药有罂粟壳等、非阿片类中药有乌头、附子、雪上一只蒿、闹羊花、细辛、白屈菜、延胡索、大麻花等。

4、局部麻醉性镇痛药

局部麻醉性镇痛药,简称局麻镇痛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周围,能暂时完全、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使局部的痛觉消失的药物,具有局部麻醉性镇痛作用的中药有乌头附子、雪上一只蒿、闹羊花、花椒、地椒、当归、佛手、柴胡两面针、苏木、洋金花、天竺黄豆蔻油、杜衡等。

5、抗痛风药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原发和继发病因,使尿酸形成增加和尿酸排出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肾脏及其它组织沉积,引起炎症损伤。抗痛风中药主要分为应用于急性发作期和应用于急性发作间期和慢性期的中药两种。前者主要有抗炎镇痛和激素样作用,后者有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素排出的作用。应用于急性发作期抗痛风中药有百合和三慈菇等;应用于急性发作间期和慢性期的中药有石蒜、车前草、苍术、秦皮等。

参考文献:

1黄春林,朱晓新.中药药理与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8-249.

2刘丽.秦汉时期中医文献对镇痛中药的原创性贡献J.中医药导报2008,14(8),18-20.

3吴承艳.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2),1633-163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0-235.

检索人:柏玲日期:2011-12-23

审核意见:

审核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