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解读

合集下载

对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解读

对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解读

对柯林武德的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的解读
黄思玉 代力阳 黑龙江大 学
摘 要: “ 历史哲学”一词的出现 ,伴随的是对历史是什么的解答。对此,众说纷纭,科林伍德是继克罗齐之后勇 敢 的提 出 “ 一切 历 史都是 思 想史 的一位 伟 大的历 史 哲学 家 ,但 他 的这 一观 点在 今 天却 百般 被人 误解 与批评 ,认 为他 强调 的只 是思想 对 于 历史 的重演 ,缺 少客 观 性 ,只讲 思想 , 陷入 盲 目的主观 性 。本 文 旨在 阐 明,他所 说 的历 史是 主客 体 统一 的历 史,强调 的是 思想 与思想 的对象 之 间的关 系问题 ,不是 单讲 思想本 身 。

二、 “ 一切历史都 是思想史”的 内蕴 ( 一 )思想 史即是 关于人 性 的学说
所 谓思 想史 ,均 是源于 人 的思想 ,即人 的所 思所想 , 探 索历 史 的发展 ,就是 探索 人性 的发展 , 即是人 的 自我 认 识 。同时 ,想 ,并不是 空洞 的想 ,而是 根据对 象 ,根据 客 体 进行 想 , 考虑 到跟 客体和 思想 的主体 间 的关系进 行尝 试。 所谓 认识历 史 ,认识 思想 史也是 一种 塑造历 史 的过程 ,也 是对 人性 的再塑 造 。在 这里 需要 强调 一下 ,柯林 武德所 理 解的 人性 并不是 我们狭 义上 ,伦 理学 意义上 的人 性 ,性 善 性恶 ,而是 指人 的理性 。 思想是 人 的理性 的一种 显现 形式 ,对思 想 的反 思 ,也 是对 人的理 性 的考察 ,对 思想的 思想 ,同样 是主体 对于 业 已存 在的客 体化 的主 体的 一种关 怀 ,仍是一 种关 系 ,是 一 种 自我认识 的实 际行动 , 并不 是只是 强调主 体 的能动作 用 , 同样 业 已存 在 的客体 也决 定 了主 体对 它 的态 度 ,二者 同一 才能 构成人 来 的历史 。变动 不居 的历 史 ,体 现 了人 的理 性 的变 化,实 际上 正是人 性 的变化 推动着 历史 的变化 。历 史 过程 体现着 人的 思想 与行动 的完美 结合 。 ( 二 )历史 是一种 问答 模式 历史 不是对 过去 的事件 的重 叠 ,复制 与粘贴 ,不 是对 材料 的堆积 ,对 具体 历史事 件 的记载 ,不是 对于 己知命 题 的重 复叙述 ,历 史是 一种 问答模 式 ,而 且不 同 的历史过 程 不是对 同一问题 的解 答 ,而 是 问题在不 断变 化 ,答案 也在 不断 变化 中,所 以历 史也在 不断变 化 中。 我们 造就 了什么 样 的历史 ,就说 明人们 进行 了怎样 的 解答 ,提 出 了什 么样 的 问题 ,对 于 问题 的解 答 ,我们 并不 是仅 仅思考 ,从 纯主 观的方 面去 进行 问答 ,而这 种 问答是 种 活生生 的过 程 ,它包含 着思 想与对 象 的 同一 ,我在 思 考着 我思考 的这 件事 ,对 象对我 的显 现也 是我对 对 象,对 问题 ,对对 象与 我 的关系 的一种解 决方 式 。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历史学的定义。

我认为,每一个历史学家都会同意: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

它是什么样的探讨,我还不去过问它。

问题在于,总的说来它属于我们所称的科学,也就是我们提出问题并试图作出答案所依靠的那种思想形式。

重要之点在于认识,一般地说,科学并不在于把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收集起来并把它用这种或那种方式加以整理,而在于把握我们所不知道的某些东西,并努力去发现它。

耐心地对待我们已经知道的事物,对寸:这一目的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手段,但它并不是目的本身。

它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手段。

它仅仅在新的整理对我们已经决定提出的问题能给我们以答案的限度内,才在科学上是有价值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切科学都是从知道我们自己的无知而开始的:不是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无知,而是对某种确切事物的无知,——如国会的起源、癌症的原因、太阳的化学成分、不用人或马曰某种其他家畜的体力而抽水的方法。

科学是要把事物弄明白;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是一门科学。

历史学是作什么用的? 我的答案是: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大家都认为对于人类至关重要的就是,他应该认识自己:这里,认识自己意味着不仅仅是认识个人的特点,他与其他人的区别于在,而且也要认识他之作为人的本性:认识你自己就意味着,首先,认识成为一个人的是什么;第二,认识成为你那种人的是什么;第三,认识成为你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人的是什么。

认识你自己就意味看认识你能做什么;而且既然没有谁在尝试之前就知道他能做什么,所以人能做什么的唯一线索就是人已经做过什么。

因而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

自然的过程可以确切地被描述为单纯事件的序列,而历史的过程则不能。

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但是历史学家怎样识别他所努力要发现的那些思想呢?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做到,那就是在他自己的心灵中重新思想它们。

《历史的观念》读后感

《历史的观念》读后感

《历史的观念》读后感《历史的观念》是英国哲学家罗宾·乔治·柯林武德的杰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历史哲学的窗口,还引导我们思考历史学的本质和目的。

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观念发展的梳理,更是对历史哲学深入的探讨。

柯林武德在书中明确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历史。

我们过去可能认为,历史仅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和人物的记录,但现在我们明白,历史实际上是关于思想的记录。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个社会变革,背后都有其思想驱动。

而历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记录这些事件,更是要深入挖掘背后的思想。

此外,柯林武德对传统史学提出了批判。

他认为,传统的史学方法过于简单化,仅仅是剪刀加浆糊的组合。

历史学家们从各种文献中摘录、拼凑,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这种方式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历史往往被简化为单一的叙事。

而真正的史学研究,应该从问题出发,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简单地剪切和粘贴。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文化背景,而这些背景又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柯林武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那就是深入挖掘背后的思想。

同时,我也对历史学的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历史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记录,更是关于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通过了解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而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历史的内在逻辑和思想。

《历史的观念》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历史哲学的机会,还引导我们思考历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对于每一位热爱历史、关心人类命运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必读的经典之作。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义者 的 “ 史 哲 学 ” 则是 试 图得 出一种 经验 科 学 。以 此 为 出发 历 点 ,柯 林 伍 德 解 释 分 析 了 自己 的哲 学 观 点— — “ 学 是反 思 的 哲 即对 思 想 的思 想 ” ,历 史哲 学 亦如 此 。 他认 为历 史 哲 学是 对 “ 由有 组织 的和 系统 的历史研 究 之存 在而 造成 的 哲学 问题 ”的 探 讨 :并 指 出历 史哲学 存在 着 两个 阶段 ,一 是狭 义 的历 史哲 学 , 即证 明历 史学 之存 在 即独立 ,其二 是广 义 的历史 哲 学 ,即 “ 设计 出这一 哲 学 的新分 支和 就得 传 统学 说之 间 的联系 ” “ 生一种 新 产 的哲 学 ……也 就是 从历 史观 点所 构 思 的一套 完整 的哲 学 ”。而 他 在 《 史得 观念 》一书 中仅 试 图 “ 历 代表 第一 个阶 段 ”之后 ,他 又 站 在 自己立 场阐 述 了 自己对 历 史学 性质 、对 象 、方法 和价 值观 的 理 解 ,进 一步巩 固其所 持有 的观 点 “ 有具 有历 史思 想模 式的 经 只 验 ,并 具有 反 思这 种思 维经 验 的经 历的 人 ”才能 算真 正 的历史 学 家 ,并 再次 强调 历 史哲 学反 思对 历 史学 家的 必要 性 。之 后他 对 历 史 的 内涵 ,对象 ,发展 的条 件 以及 史学 的作用 逐 一进 行解释 ,其 第 三节 中 明确将 之 后一 至 四编关 于 历史哲 学 发展 考察其 发展 脉 络 的 例证 考据 ,着 手 更加 详尽 发挥 和 阐述 以佐证的 哲 学 家 、历 史 学 家 、 考 古 学家 ,2 0 世 纪西方 哲 学史 和史 学史 上 不容 忽视 的重 要人 物之 一 。他 引入 哲 学 思维 方式 ,考 察探 求历 史认 识 能力 和性 质 , 以期对历 史 学进 行 “ 白尼 式 革命 ”。柯林 武德 继 承 了康 德 的哲 学 思想 ,追 问历 史 哥 认识 何 以可 能 ,旗帜 鲜 明地 反对 实证 主义 者对 历史 学所 造成 的犬 儒式 空谈 ,对西 方分 析历 史哲 学 的发 展作 出 了贡献 。他 晚年 特 别 侧重 于探 讨 历史 哲学 。 由于在 历 史哲 学方 面 的成就 和贡 献 ,他 被 人们 认 为是 英语 国家 中最 重要 的 历史 哲学 家—— 卡 尔便 认 为他 是 “ 当代英 国唯一对 历 史哲 学作 出重 要 贡献 的历 史学 家 。 ”还 有 的 学者 认为 , “ 近几 十 年来 分析 的历 史哲 学 的发 展和 成就 ,部 分地 要归 之于柯 林武 德的 影响 ” 。 《 史 的观 念 》一 书是 柯林 伍德 的代表 作 ,集 中体 现 了他 的 历 主要 史学 理论 。 《 历史 的观 念 》也 是其 关于 方法 的著作 ,被 学者 盛誉 为 “ 这本 书是 英 国人对 现代 历 史哲 学 的唯 一贡献 ”,及 “ 现 代最重 要 的历史 启示 ” 。 《 史 的 观 念 》 分 为 导言 等 五 部 分 。但 通 读 之后 ,我 感 觉 历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理性主题与情感构境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理性主题与情感构境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理性主题与情感构境柯林武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其史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命题。

因应于实证主义史学传统重视原始史料与恪守价值中立原则,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命题体现了理性主义特点,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历史学家而非史料置于历史知识建构的中心,认为理性分析历史事件的关键是发现人类历史的目的性。

不同于学界的唯理性主义指责,柯林武德在历史认识过程中,既注意到理性(目的),也没有忽略理性所依托的情感构境。

尽管柯林武德做出的基本情感与非基本情感区分并未妥善解决历史认识中理性(客观)与情感(主观)的关系问题,但他围绕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论题进行的相关阐释体现了其辩证的、理性的思想特点。

柯林武德;思想史;理性主题;情感构境一实证主义史学家遵照的是机械反映论,认为自己在鉴别了史料真伪,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下,将史料组织成一个合理的历史叙事后,就对相应的历史做出“如实”说明了。

这是实证主义史学传统的历史认识论。

现在看来,它当然是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但在实证主义史学传统盛行的19世纪,这个认识论是无可质疑的,是个无需再思考的问题。

这反映了自然科学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信心。

实证主义史学家在借鉴自然科学认识自然的思维模式认识历史时,也将自然科学家揭示大自然奥秘的自信心带入历史认识领域中了。

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涉及一个历史认识论的问题:历史学家在历史认识中的地位如何,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柯林武德将人类有目的的行动看作历史学研究对象,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他所批判的实证主义史学传统满足于历史理解,不进行历史解释,对历史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挖掘深度不够。

他将历史人物看作鲜活的、有生命的思想个体,而不仅仅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历史事件的机械执行者。

当然,任何历史人物在进行活动时,都不是麻木的、无思想的。

但是历史记载大多偏重于历史人物外在行为的记述。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关于历史是什么的问题,许多历史学家都作出了自己的见解,可谓是众说纷纭。

作为一个历史学习者,我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去解读历史问题。

但是,历史又究竟是什么呢?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曾指出,“一切的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的这一重要论断引起了人们对历史哲学的思考,柯林伍德的“思想”指的是人内心的思想活动。

他说:“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

因此,史学家的工作“乃是要深入到他们正在研究其行动的那些行动者的思想里去”。

最初人们对于柯林伍德的观点是批评的,但从这一层面来说,又必须承认其合理性。

例如,在红军长征中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决断,又怎么能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呢?所谓历史能使人明智,就是说历史能够让人反思,不但对逝去的人与事给予理解、同情、追思,还要反思自己,使自己能够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以史为鉴”。

与此同时,柯林伍德也说:“历史学家的思想并不是心灵现象的一个综合体,而是一个知识的体系。

在《历史的观念》序言中,耶尔恩·吕森写到:“历史学家们的专业学术工作往往涉及到并依赖于认同形成的文化过程。

”所以说,历史是一种过程,是一系列事件的组合。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真正的历史要在过去的历史经验中看到现在,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类的未来负责。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对此,我不能认同,历史的真实还是存在的,我们不可能完全百分之百地还原它,但是我们可以对她进行探讨和研究。

对于我们没有考古记载无法证实的历史,历史学家便赋予历史他们的想象,将整个历史贯通成为一体。

每一段历史都曾经是现在,而每一段现在都将成为历史。

所以,历史是真实的。

在历史研究方面,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在历史研究中将时间和空间这两种要素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历史分析或是着重于实践过程的事实分析,或是着重于地理空间的历史变化,很少有历史学家能像他一样把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整合在一起。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这句话早已是耳熟能言的史学名言了。

不过正如诸多名人名言总是容易被人误读一样,柯林伍德这句话同样被许多人误认为历史研究只是局限在狭义的思想领域。

其实,柯林伍德在书中首次完整论述时是这样的:“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即历史学家研究的不是狭义的思想史,而是一切历史行为内在的思想,这个范围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

历史学家需要关注的正是这些历史行为内部的历史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构成历史行为。

在本书的开端,科林伍德首先针对历史学自问自答了四个问题,他认为今天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应当是:“(1)一门科学,或者说回答问题;(2)与人类过去的活动有关;(3)通过解释证据来进行;(4)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 但是历史学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成熟的,实际上历史学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为此柯林伍德首先花费了四个章节回顾了从希腊罗马直到20世纪的西方史学。

在对这些阶段历史学或准历史学的分析批判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西方史学思想的概况,而且能够从中大致总结出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特点。

在后论的七篇文章中,柯林伍德又集中分析了他对历史学的诸多看法。

(一)希腊罗马的历史编纂学在柯林伍德看来,历史学实际是一个发明,是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的发明。

在此之前,统治近东的是神权历史学和神话这两种形式构成的准历史学。

而古希腊的思想本质上带有一种强烈的反历史的形而上学的色彩。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那是因为“他们(希腊人)生活在一个历史以特别的速度运动着的时代里,生活在一个地震和侵蚀并以在其他地方罕见的暴力改变着大地面貌的国度里。

他们看到的整个自然就是一场不断变化的场面,而人类生活又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变得更为激烈。

” 正因如此,他们特别强调永恒性,只有具有永恒性的事物才算知识,“它本身不能包含有使它自己消失的种子” ,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自然规律天生就具有永恒性。

对克罗齐和柯林武德关于历史概念的解读

对克罗齐和柯林武德关于历史概念的解读

对克罗齐和柯林武德关于历史概念的解读西方学术界认为“历史”一词源于希腊语“historia”,这个词语的原义是“调查和探究”,出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则进一步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可以说是两人关于历史哲学思想的核心命题。

二者都认为历史并不是简单的陈述过去,而是将历史置于研究中所处的时代去探索包含历史学家某种思想的人性的发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历史充其量就只能称之为“编年史”或者“准历史”,而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历史。

标签:历史;克罗齐;柯林武德;当代史;思想史在西方历史学界,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和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是两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名字,二人在历史哲学尤其是史学理论方面的观点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克罗齐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核心命题出发,认为历史只是一些个别的事实,一切历史都是在心灵的直觉和理智认识后才具有意义。

这就使得历史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建构性,克罗齐的这一观点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学家史学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1913年开始翻译克罗齐的著作开始,柯林武德开始广泛接触19世纪欧洲唯心主义哲学,并深受意大利思想家G.B.维柯和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的影响,提出了自己关于历史哲学的核心命题,即“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认为历史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自然现象仅是现象,背后无思想,而历史现象则不仅是现象,背后还贯穿着人的思想;历史的生命和灵魂是事件背后的思想;抨击剪刀糨糊史学只是罗列史料,因此研究历史就是重演以前的思想,发掘历史行为背后的思想。

由此,柯林武德在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关于历史哲学的思想。

一、对克罗齐关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论述的理解克罗齐将历史的划分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他在其著作《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一开篇就指出:“‘当代史’通常是指被视为最近过去的一段时间的历史,不论它是过去五十年的、十年的、一年的、一月的、一日的、还是过去一小时或一分钟的。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的著名命题[1]。

要理解这个命题,首先必须对其中及涉及的几个概念进行阐述和辨析。

当代史和非当代史、过去史。

毋庸置疑,这三个概念都属于历史(广义的)。

当代史和我们的习惯用法不同,即不是指与古代、现代相对应的时段上的当代,也不是指最近过去的一段时间的历史(长则几十年、几年,短则几小时、几分钟),而是“指那种紧跟着某一正在被作出的活动而出现的、作为对那一活动的意识的历史。

”[2]意识的历史和活动的历史之区别在于逻辑而不在于时间,也就是说,从时间上来看,它们是同时发生和存在的。

非当代史或过去史是与当代史在时间上相对应的概念,如果“具有某种意义而不是一种空洞的回声”[3],那么这种非当代史或过去史就是当代史。

可以说,二者的区别在于时间的先后,但非当代史或过去史又可以转换为当代史,条件是在现在的语境下前者对于人们的兴趣性、有用性和借鉴性。

真历史和编年史。

真历史就是“我们的思想活动所真正加以思索的历史。

”[4]编年史,这是一种单纯的叙述,“是一种意志活动所维护的空洞字句或公式的复合物。

”[5]一些关于区别真历史和编年史的错误观点,错误之原因在于出发点是事实的性质和有关、无关的概念。

克罗齐认为真历史和编年史的真正区别在于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精神态度,是一种形式上的差别而非实质性、想象性的差别。

历史与编年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记录的字句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有可能是历史,也有可能是编年史。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下,相同的记录字句也有历史和编年史的区别,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思想这些记录的字句,思想则为前者,不思想则为后者。

假历史。

假历史与编年史一样,都属于真历史的对立面,包括三种:语文文献学历史、诗歌性历史和实用性历史(演说术或修辞学的历史)。

“精神本身就是历史”[6]由于没有精神上的连结,语文文献学历史终究不是真实的,不具有真正的历史兴趣,而仅仅是用外在事物写出的文献汇编。

《历史的观念》读书笔记

《历史的观念》读书笔记

从“人性”角度看“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提出英国当代哲学家沃尔什在其《历史哲学导论》一书中,将近现代的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

而柯林武德则是分析的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尤其柯林武德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对分析的历史哲学中历史解释的探究影响深远。

在柯林武德之前洛克、休谟等人,为了认识人的心灵,都曾试图建立起“人性的科学”,但在柯林武德看来都失败了。

柯林武德提出“研究心灵的正确道路则是要靠历史学的方法(中译本《历史的观念》p238)”,并在此前提下逐步推进,最终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论断。

本文将从柯林武德对前人人性科学的批判出发,梳理柯林武德的论证过程。

对前人“人性的科学”的批判是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起点。

在《历史的观念》的导论部分,柯林武德开明宗义,提出了他的基本哲学观“哲学是反思的”。

进行历史思考不仅要思考某种客体,而且要思考这一思维自身对客体的思考。

因而当人在认识其他事物时,也必须认识他自己,没有关于他自己的某种知识,他关于其他事物的只是仅仅是半知识,这种知识是不完备的。

其次、这种自我认识不是关于人身体的,也不是包含感知、感觉和情绪的心灵知识,柯林武德只把这种关于自我的知识的范围限定在关于“人的认识能力、他的思想或理解能力或理性的知识”(p233)。

要获得这样的知识,看似易,实则难。

有人撼于困难而认为心灵没有认识自身的能力,理由是正因为人有这种能力,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它,对此柯林武德斥之为“赤裸裸的诡辩”。

那么是否可以用我们理解自然世界的方法来认识我们自身的心灵的性质呢?柯林武德追溯了洛克、休谟、康德三人为此所作的努力,但认为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

当我们理解自然时,我们从观察相继存在的特殊事件开始,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联系中归纳出自然规律,我们从而依靠自然规律去理解它所适用的一切自然事物。

如果同样的方法被原来建立“人性的科学”,我们将观察自我与他人的心灵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方式,之后寻找联系发现规律。

浅析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

浅析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

浅析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内容提要]柯林武德是英国批判的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与探索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进程的历史学家不同,柯氏主要不是以历史学家而是以哲学家闻名于世的,他感兴趣的不是历史进程本身,而是历史学本身。

他在《历史的观念》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探求历史进程背后的思想动因,这给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有益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哲学;思想;思想的重演集中反映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历史哲学观点的《历史的观念》一书于1986年在我国翻译出版,从而使我国学术界之学者能进一步系统的了解和研究柯氏的思想。

柯林武德在此书中,阐发的思想不仅集中反映了他的历史哲学,而且代表了批判的历史哲学派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柯氏的历史哲学不失为一种探索人性,实现人的自我认识的大胆尝试。

一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渊源传统的实证主义的史学思想和方法统治了西方史学界很长一段时间,在这种思想方法统治下,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弄清历史事实,注重历史典籍、档案、遗物的作用,沉溺于对史料的摘录编排。

他正是在批判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

他一方面反对以史料的考据假充历史,提倡透过史料探究前人的思想。

另一方面,也反对用史学家个人的情感或信仰归纳历史,力主如实的考察前人思想,这种观点不能不说是以客观的态度揭示了历史进程的部分真相。

他反对剪刀加浆糊和“鸽子笼”式的传统的实证主义,希图使史学家加强其主观能动性,而不过分迷恋史料。

按照柯氏的主张,历史不是单纯的事实,毋宁是思想,而思想又是人类理性的重要特征,因此这种反思这种历史思想也等于是在践行人的自我认识。

就此而言,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自我认识的学问。

这样的历史就不是死的历史,而变成了活生生的历史了。

人性或是理性,是历史学家永远关注永不能回避的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柯林武德基于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吸收前人(休谟、黑格尔)等人的优秀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著名而惊人的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⑴从而标志着历史哲学研究由探索历史本体论转到历史认识论上。

历史的观念柯林伍德读后感

历史的观念柯林伍德读后感

历史的观念柯林伍德读后感柯林伍德上来就给我一种要打破常规的感觉。

以前我觉得历史嘛,不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儿,按时间顺序一罗列,加点大人物的事迹就得了。

可他偏不这么想,他觉得历史是一门有思想的学科,不是简单的史实堆积。

这就好比做菜,不是把食材一股脑儿堆在一起就行,得讲究搭配和烹饪技巧。

历史也是,史实就像食材,而历史学家的思想就是烹饪技巧,把史实变成一道有滋有味的“历史大餐”。

他强调历史是思想史。

我一开始想,这啥意思呢?难道那些战争、王朝更迭啥的都不重要了?后来才慢慢明白,他是说这些事件背后的思想动机才是关键。

就拿一场战争来说,表面上看是双方军队你来我往,拼个你死我活,但柯林伍德会告诉你,得去探究那些领导者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士兵们又是抱着怎样的信念在战斗。

这就像是在扒洋葱,一层一层地深入到历史事件的核心思想。

这让我觉得历史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了,那些古人不再是书本上干巴巴的名字,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思想的人。

柯林伍德还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学家的角色。

我以前觉得历史学家就是个记录员,像个史官一样把发生的事儿记下来就完事儿。

但他说历史学家得是个侦探,要从蛛丝马迹中还原历史真相。

这可不容易,因为很多时候史料就像碎片一样,而且还可能是被歪曲或者有遗漏的。

历史学家就得像拼图高手一样,把这些碎片拼起来,还得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填补那些缺失的部分。

这就好比我自己在生活中找东西,有时候东西不见了,我就得根据各种线索去推测它可能在哪。

历史学家也是,要根据有限的史料推测出历史的全貌。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柯林伍德的思想有时候就像绕口令一样,弯弯绕绕的。

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又扯到那个相关的概念上,感觉就像在迷宫里走路,得时刻集中注意力,不然就跟丢了他的思路。

有时候我得反复读好几遍一个段落才能明白他到底想说啥。

这就像和一个思维特别跳跃的朋友聊天,你得努力跟上他的节奏。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作为历史学家的柯林伍德对于大陆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记得先前国内何兆武先生翻译过其遗著《历史的观念》种种。

新近大陆兴起一股历史学方法论研究的热潮,这也带动了历史学界对柯氏著作的研究。

其最为学界所征引的一句名言乃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本是柯氏在《历史哲学纲要》中提出的史观。

近日有幸一堵柯氏对这句论断的诠释文本,跟着这位历史学家的思路,得到一些自己的想法。

柯氏在开篇即提到了历史研究的对象,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乃是一种真实的历史事实。

柯氏所认为的历史事实“与其说是一种本质,不如说是一个事件”。

在此,柯氏否认了历史是自然发生的观点,认为历史是由每个偶然的历史事件所组成,所以他说“一项历史事实乃是一个事件”。

于是历史研究的焦点便转移到历史事件上来。

柯氏在提出此观点的同时,也对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历史事件的范围做出了限制,即只能是属于过去的历史事件,而非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

柯氏讲到“当历史思想把历史事件当作其研究对象那一刻,没有什么历史事件仍然是正在发生的。

”最终,柯氏得出结论:“作为历史思想对象的所有事件都不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因为他们不再发生”。

接下来阐释的逻辑就相当清晰了。

历史事件具有非现实性,这被柯氏称为“历史的意像性”(the ideality ofhistory)。

柯氏使用这个词意在诠释“作为不具有真实性的思想对象存在的质”,接着,他对这个观念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一个想象的事物就是此时不具有现实存在的思想对象,一种想象的质便是在任何存在着的事物中都不会作为现实范例的思想对象,一个想象的事件乃是并非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思想对象。

”很显然的是,既然历史研究的是过去的事件而非现在,那么基于历史事件不可重复的性质,历史研究何以成为可能呢?借助于历史的意象性,柯氏认为历史研究恰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将具体情景抽象的加以演绎,以达到历史再现的图景。

他以青铜时代的研究为例,但柯氏同时并不认为所有的历史内容都具有研究的可能,在后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指出了创造历史的成就感就无法模拟,他说:“在发现或发明的经验当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质,存在着一种作为第一个深入该特定真理之处所的人具有的特殊情感,这种情感是历史学家绝不可能再次体验到的,这正是因为它同样隶属于发现。

湖北省浠水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浠水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浠水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历史是对过去的认知,这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常识。

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是“过去”?我认知的又是“过去”的“什么”?是行动,还是思想?对于克罗齐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和“现在”再无法脱开干系;而对于柯林武德来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和哲学要实现同一。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过去”?“过去”是指刚刚过去的“过去”,还是已过去久远的“过去”?对前者的意识可称“当代史”,而对后者的意识则是“过去史”。

我们对当代史的兴趣容易解释:我们生活在它的巨大影响之下,它鼓舞万物,摩荡时世。

但我们为何对遥远的古代史充满兴趣?原因仍与上相同,古代未成绝响,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中,“现在”并非遗世独立,“过去”保留在“现在”之中。

就算我们不谈“影响”,仅对“过去”的认知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的存在真相:不知道“过去”,我们无法安处于“现在”之中。

然而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只能立足于“现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错乱,不能自欺我们诚然就在“现在”。

“当代史”固然是今人的产物,“过去史”亦然:我们带着我们的眼光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建构重新发现和认知了它们。

在此,克罗齐说出了他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条规律适用于一切历史的写作。

所以,书写者写下的“过去”其实并不真正是“过去”,而是“现在”眼中的“过去。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认知的是“过去”的“什么”?是行动,还是思想?柯林武德认为本质上是后者,“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而行为只是作为思想的外部表现才是可知的。

所以历史学家不是要知道人们都做了些什么,而是要了解他们都想了些什么。

相对主义史学

相对主义史学

相对主义史学2011-01-10 21:14:40| 分类:历史小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史学观点的总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

12)相对主义史学1、代表人物:克罗齐、柯林武德2、观点:(1)克罗齐:历史的认识是从主体的心灵或精神出发的。

历史只有赋予了精神,才能成为具有灵魂的、活生生的真正的历史。

据此,他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诊断。

而一切历史具有当代性,是因为人们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时总是从现实的兴趣出发,为当前的目的服务,因而体现的是当代人们的精神和思考。

他说:“当代史固然是直接从生活中涌现出来,被称为非当代史的历史也是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因为,显而易见,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云研究过去的史实。

因此这种过去的史实只要与和现在生活中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趣而是针对一种现在的兴趣的。

”所以,只有当现实生活的发展需要历史时,死的历史就会复活,过去的历史就会变成现在的,如文艺复兴运动就是这样,是人们根据现时的利益和兴趣唤醒了它,使他们复活过来。

克罗齐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人们思想中所想到的或可能想到的历史,每一代人都有他们思想中的历史。

因此每一部历史都将不断地重写,而且都将为后来者所写的历史所超越,因为人们的精神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克罗齐那里,没有衡量历史意义的最终标准,真理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客观的历史,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真正的真历史,只有比较真正的真历史。

(2)柯林武德:柯林武德在克罗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诊断,他认为研究人性的惟一方法是历史学的方法而不是自然科学的方法。

他说研究心灵的正确道路是靠历史学的方法。

我将争辩地说,要由人性来做的工作,实际上要由、而且只能由历史学来做;历史学就是人性科学来做的工作。

历史学就是人性科学所自命的那种东西。

历史学是历史学家深入观察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历史知识是历史学家在自己头脑中重演他所研究的那些历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何理解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何理解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何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的。

对于克罗奇这句话很多人抱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被人所接受的是柯林武德的论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并非在这个词的通常意义上,即当代史意味着为期较近的过去的历史,而是在严格的意义上,即人们实际上完成某种活动时对自己的活动的意识。

因此,历史就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

这段话恰当的说明了这一命题的重要内涵——当代史是自我认识在历史中的再现。

而要把这种再现归结为历史本身,重心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当代史对历史的全面涵盖,这种涵盖需要对当代史做出一番新的诠释:“‘当代’一词只能指那种紧跟着某一正在被做出的活动而出现的、作为对那一活动的意识的历史”。

当代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更多的是一个思想概念。

正如克罗齐自己所表明的,“当代”是对历史做出叙述时所出现的一种思考状态。

这种思考无疑是思想的现实化和历史化,并通过思想的历史花进而发现了历史学的真谛所在,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就是过去与现在无休止的对话: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要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世界未来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了解历史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说有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同样的,历史其实是在一个不断重新构建的过程。

因为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都是听别人说的(文献影片资料)。

这些未必真实。

所以说,历史其实是在不断地重构,可能这种重构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和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

懂吗?封建社会宣扬孔孟,刚理伦常,社会主义社会就不会宣扬,甚至对有些持否定态度。

这就是历史的重建,在古人眼中,朱熹是个圣人,但是现在很多书中介绍的来看,朱熹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这就是一种历史古今的对话。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时代的统治阶级都需要塑造有利于自己统治基础。

所以说,唐朝的李家要把自己认作是老子的后代,这就是一种改变历史为自己的统治服务。

对柯林武德史识的评说

对柯林武德史识的评说

对柯林武德史识的评说夏祖恩【摘要】A sagacity in history is a major quality a historian shall possess and it is also the spirit of history works. It reflects a historian's idea about history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research. Robin George Collingwood's The Idea of History is a book specially discusses sagacity of historians which claims that "All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thought". Collingwood boiled the two aspects of history, subject and object, down to the concept of "thought", and differentiate the two aspects as past thought and reproduction of past thought. Collingwood's idea about history provides a novel insight into history;however it has its weaknesses. Many historical events are just events instead of thoughts. Historians in many cases cannot reconstruct the thoughts behind the events. With the evolvement of time, people's feelings and believes also change. Historian of different eras will come to different conclusions about a certain historical event if they intend to reproduce the thoughts behind the events. In this case, history will lose its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When it comes to the events which go through a long time span and involves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a multitude of people and countries, historian cannot revive the though behind it. An important factor in historical research is the time spa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event and the time when related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This time span renders the attempt to reconstruct the thoughts behind the event unrealistic. Therefore,Collingwood's idea of "All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thought" cannot be realized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ev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shall be regarded as historical sagacity in its highest form.%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

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作者: 张艳国[1];黄长义[2]
作者机构: [1]《江汉论坛》杂志社;[2]《江汉论坛》杂志社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探索
页码: 120-129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柯林武德;思想史;历史学家;历史思想;实证主义史学;历史科学;
借鉴意义;自然科学;哲学体系
摘要: 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是当代西方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本文将这一史学思想放在近现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坐标轴上进行此照性剖析,并揭示了这一思想所蕴含着的深刻意义,既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在某种意义上是目前依然活着的过去;历史学或历史思维的确切对象就是思想;历史学家研究的方法在于主体与对象沟通,是一种过程性的思想对话等等。

由于柯林武德这一历史哲学体系对于史学认识论作了系统、深刻的研究,因此这一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解读
摘要:“历史哲学”一词的出现,伴随的是对历史是什么的解答。

对此,众说纷纭,科林伍德是继克罗齐之后勇敢的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一位伟大的历史哲学家,但他的这一观点在今天却百般被人误解与批评,认为他强调的只是思想对于历史的重演,缺少客观性,只讲思想,陷入盲目的主观性。

本文旨在阐明,他所说的历史是主客体统一的历史,强调的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不是单讲思想本身。

关键词:主客体统一;历史;柯林武德
一、柯林武德思想的两个来源
(一)继承新黑格尔主义思想
在历史哲学方面,新黑格尔主义代表人物克罗齐,提出了一种绝对历史主义的学说,试图从历史中发现黑格尔式的绝对实在性,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柯林武德是对克罗齐的思想的一种延续与深化。

(二)继承英国经验论的传统
柯林武德自称继承的是笛卡尔和培根的传统,即一种哲学理论就是哲学家对自己所提出某种问题的解答,就是说知识来自回答问题,因此他提出了问答逻辑,即要了解一个人
的意义,就必须了解他心目中的问题是什么,而他所说的就意味着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所以探究历史,就要谈行为者背后的思想,他所做的即是他所想的。

二、“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内蕴
(一)思想史即是关于人性的学说
所谓思想史,均是源于人的思想,即人的所思所想,探索历史的发展,就是探索人性的发展,即是人的自我认识。

同时,想,并不是空洞的想,而是根据对象,根据客体进行想,考虑到跟客体和思想的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尝试。

所谓认识历史,认识思想史也是一种塑造历史的过程,也是对人性的再塑造。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柯林武德所理解的人性并不是我们狭义上,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性善性恶,而是指人的理性。

思想是人的理性的一种显现形式,对思想的反思,也是对人的理性的考察,对思想的思想,同样是主体对于业已存在的客体化的主体的一种关怀,仍是一种关系,是一种自我认识的实际行动,并不是只是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同样业已存在的客体也决定了主体对它的态度,二者同一才能构成人来的历史。

变动不居的历史,体现了人的理性的变化,实际上正是人性的变化推动着历史的变化。

历史过程体现着人的思想与行动的完美结合。

(二)历史是一种问答模式
历史不是对过去的事件的重叠,复制与粘贴,不是对材料的堆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记载,不是对于已知命题的重复叙述,历史是一种问答模式,而且不同的历史过程不是对同一问题的解答,而是问题在不断变化,答案也在不断变化中,所以历史也在不断变化中。

我们造就了什么样的历史,就说明人们进行了怎样的解答,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答,我们并不是仅仅思考,从纯主观的方面去进行问答,而这种问答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它包含着思想与对象的同一,我在思考着我思考的这件事,对象对我的显现也是我对对象,对问题,对对象与我的关系的一种解决方式。

(三)思想的重演即历史的再创造
对于前人思想的重演,并不是现代人对古人思想的一种简单的叠加重复,而是把前人遗留下来的思想作为我们思想的客体,融合到主观中去。

所谓融合到主观中去,就是说,史学家在心灵中再现前人的思想,并针对已成为客体的思想进行反思、批判,这个所谓的再现,也不是简单的映射重复,而是有了新的问题域,并对业已存在的思想客体进行修改,形成新的答案域。

同时,新的答案也是对于历史的再创造,即重构,历史必然表现为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即是针对某一问题的答案的外显,行动背后必然伴随着某种动机,历史背后必然伴随着
某种思想的驱动,重演过去的思想也跟史学家个人的修养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历史即思想史,即主客体统一的历史。

所以历史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思想史,是人创造的,所以历史可以为人所认识。

组成历史过程的是由人的思想所支配的行动,历史就是思想实现自身的一个运动过程,因而思想史一个主客体统一的历史。

(四)历史哲学是主客体的统一
前边几个要点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提到历史是主客体统一的历史,在此,单列出来再强调一下。

研究历史,即研究过去的人事物,研究他们所遗留下来的思想,研究他们给我们的财富或是难题。

当我们处在所研究的对象的环境、局势中,感受着设身处地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和我们所研究的人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距离,有着某种同一性。

客体也就简单地被纳入到主体中,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过去的东西不是死的,僵化的,而是可以和我们现今联系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逻辑演化过程,过去的变成了现在,客观变成了主观,主观变成了客观,也可以说是主客体的统一。

结语:我所理解的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所理解的历史即是主客体统一的历史,柯林武德是强调在历史认识过程中主体的作用,但他并没有抛弃客体,客体是蕴于主体之中的。

柯林武德对于历史和科学的截然划分,为历史保留了一片广阔的天地,维护了历史的独特地位,历史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不是谁的附属品,这让我们对于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

历史是人的一种活动过程,历史的变动不居体现了人的生存方式的变化,体现时代的发展潮流与趋势。

同时,柯林武德的思想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
商务印书1997年
[2] 英柯林武德著.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5]孙小中.思想的力量: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研究[M].学林出版社201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