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高二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形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中国的地形1.熟悉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2.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能够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5.通过研究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形成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上课前开始播放视频《中国地形地势歌》(小苹果版)。
伴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注随着优美的歌曲,我们进入今天的研究主题《中国的地形》。
意,同时与本节所学内容密切相关。
目标展示研究目标1.识记我国山脉的走向与分布,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明确进修目标,增强进修的针对性,有利于提分布与特征。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高课堂效率。
特征。
3.学会分析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多媒体: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势图”、我国各类利用图片地势类型面积占全国的比例饼状图,让学生总结出等资料,让学生“地势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阔”的结论。
通过资料自主N)”引导学展示“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沿32°进行归纳,提生总结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结论。
高学生读图能展示“中国地形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找力。
出三级阶梯的主要界限。
问题承转过渡: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地理环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有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多媒体:展示探究的问题。
要求:以组为单位讨论,并记录讨论成果。
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的成果。
助于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教师并点拨更正补充。
中国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头脑风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我国的地理环境将会是造就学生逆暴怎样的呢?过渡:可以说XXX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环境的向思维能力。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2)使学生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地理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的特点;(2)运用地形模型、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的形成和变化;(3)开展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中国地形图、地形模型、地球仪、教学PPT等;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引发学生对地形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介绍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如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等;(2)分析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如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等;(3)运用地形模型、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的形成和变化;(4)开展小组讨论、探究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形区的理解和认识。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中国地形的选择题或填空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收集有关中国地形的图片或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中国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2. 直观教学:利用地形模型、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地形认识。
3.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高二地理教案-第三章 中国的地形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讲述我国的地形特征。
由于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
所以本章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之首,成为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教材。
这一章知识内容与其它教材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教材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
此外,本章还与世界地理的关于地形类型、分布和形成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它要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中国地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认识中国地形特征中,使这些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更加深入。
可见,中国的地形一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章教材是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括第1~4节是讲述中国地形特征的;第二部分即第5节,是讲述中国的地震区和火山的有关知识。
第一部分教材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安排知识内容的。
第一节地形的概况,从中国地形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状况;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述了我国各种地形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这种从中国地形整体规律出发,进而学习各种类型的地形特点的教材安排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地形这一知识点多、内容复杂的教材。
也正如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第一节地形的概述对于其它三节教材的宏观指导作用。
在第二部分教材中(即第五节地震和火山),中国的地震知识,从其知识性质来说,虽不属地形知识,但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同时地震与火山同是地球内能释放,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形式,与地形知识有关,因此在本章单设一节,专门讲述我国的地震和火山是合理的,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一节中,有关地震知识是重点内容,因为无论从分布上看,还是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上看,在我国地震的重要性都远大于火山。
所以本节主要讲述了我国的多发地震区和一些有关地震的知识。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2讲 中国的地形 教案

第二讲中国的地形考点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夯实基础1.地形的特征地势__西__高__东__低,呈__阶梯__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__山区__面积广大。
2.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农业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__山区__面积广大,限制了耕地面积,造成我国__耕地__比重小。
(2)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__湿润__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3)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__东__流,沟通东西交通;地势呈阶梯状,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__水能__。
(4)城市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76%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之上。
核心考点突破1.中国的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把西部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到东部。
2.中国的地形(1)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约占三分之二。
(2)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特别提醒】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江苏省溧阳市高二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形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中国的地形考纲要求掌握中国的地形特征与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供相应的区域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填出相应的地形名称,分析其对气候、河流、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我国山区多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预习内容一、我国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地势特征:①②海拔(米)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界线:第二阶梯界线:第三阶梯训练:读“沿北纬320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数字号①②③④⑤地理事物名称3有利的:①,②,③,④,不利的:①,②4、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其中山区是指。
我国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分析成因及防治措施:二、我国地形分布1、山脉:活动:在图上掌握:北:东:东西走向中:东北西南走向中:南:西: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北侧南侧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地形区位置地形特征高平碎崎盆地名称位置地形特征共同特征平原名称位置地形特征共同特征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B.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C.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D.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2.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中数字代表相对高度B.图中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C.图中区域地形比较崎岖D.C处为鞍部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3-4 题。
3.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C.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D.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为( A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B.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使我国河流富蕴水能,处处可建水电站B.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C.使森林、水能、矿产资源丰富D.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形成降水6.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上的是( D )A.长江中下游平原B.江南丘陵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7.下列山脉介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D )A.祁连山B.阴山C.武夷山D.太行山8.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是( B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二、综合题1.下图为沿东经89º线所作的地势剖面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加以注明。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分布。
3.培养学生进一步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1.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挂图)2.我国三级地势阶梯概况的空格表(见下表)【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1.5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讲述“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后面半个课时(或一课时)讲述“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和“比较法”讲述。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提问〕我们在初一地理课中已经学过有关亚洲和东亚的地形知识。
亚洲的地形和地势有什么特点?东亚大陆部分有哪些大的地形区?地势高低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让学生稍加议论后回答,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和归纳。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我国的地形。
先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地形图”。
〔挂图〕在黑板前挂出“中国地形图”〔板书〕第三章中国的地形第一节地形概况(讲授新课)〔读图指导〕在图上找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可由学生齐答,下同),这个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
由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找到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它们的海拔大约在1000—xxxx米之间。
再由黄土高原向东,找到华北平原,它的海拔在100米甚至50米以下。
〔读图提问〕通过以上读图,从“中国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提示:(1)说明地势的概念,即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2)提示学生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海拔变化来得出结论。
高二地理《中国的地形》公开课教案

高二地理《中国的地形》公开课教案高二地理《中国的地形》公开课教案高二地理的教学任务空前繁重,公开课的教案帮助教师更好进行教学。
下面是由查字典地理网小编带来的高二地理公开课教案,好的案例使我们进步。
?时间 2019.12.09上午第一节班级高二(1)班课题第3节中国的地形(2课时)课型复习课高考考纲解读高考考点1、学会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识别地势、地形2、掌握我国地形特征,各类地形区的特征、分布3、地形对中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对照地图,熟悉和记住我国的主要山脉;利用山脉的位置识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考查热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
2、从考核形式上,多以区域地形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等图像资料考查与地形相关的知识。
3、注重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图表分析能力、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地形特征,各类地形区的特征、分布教学难点地形对中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形空间定位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对比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设计导入分析自然地理特征从哪些方面入手?地形、地势特征是很重要特征。
这节课学习中国的地形有关内容。
放视频中国地形片段。
通过视频导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3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形、地势区别与联系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地形地势描述地形有三个步骤:1、简单描述地势(如,东高西低)2、描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等)3、描述第二步地形的分布情况(如,沿海有小面积平原分布等)另:有某些参考资料,还要求描述海拔等应用:如何描述福建省的地形和地势特征?二、地形概况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通过表格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地形区思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状况对气候、河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利影响(1)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2)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既有利于沟通我国的海陆交通,又便于我国东西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观察、分析中国地形的分布特征;(2)运用地形模型,直观展示地形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2)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地理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形的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2)地形区域特征明显,包括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等。
2. 主要地形区(1)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高寒景观;(2)内蒙古高原:广阔的草原,温带干旱气候;(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4)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流;(5)华北平原:黄土地貌,耕地丰富;(6)东北平原:黑土地,肥沃耕地;(7)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泽国,富饶的农业区;(8)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9)丘陵和山地:分布广泛,地形复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地形区域的划分及特点;(2)地形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形特点;2. 利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环境的影响;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 准备地形模型,以便进行直观展示;3. 安排学生进行预习,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势特点;(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各地形区的特点。
2. 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各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2)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各地形区的典型案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寒景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
教案:中国的地形
1.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
- 熟悉中国的主要地形特征;
- 掌握描述中国地形的相关词汇。
2. 教学准备:
- 地理教材和地理地图;
- PowerPoint 或白板;
- 学生练习册。
3.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一个有关中国地形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本课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讲解地形概念
使用PPT或白板简要讲解地形的定义,使学生了解地形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等。
Step 3:讲解中国的地形
通过课堂讲解和地理地图,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特征,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黄河、青藏高原、华北平原等。
Step 4:学习地形词汇
在PPT或白板上,列出与地形相关的词汇,例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等。
与学生一起学习并进行词汇练习。
Step 5:巩固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地形特点的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地形特点,利用地理地图和教材,进行小组展示。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并进行讨论。
Step 6: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查找有关中国地形的资料,并以小组形式准备一份短的报告,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中国地形特点。
4. 教学延伸:
-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地理考察,实地观察和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
- 进一步研究中国地形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更深入
的讨论和研究。
5. 教学评估: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观察学生对地形特点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收集学生的作业,并针对作业内容进行评估。
高中中国的地形教案

高中中国的地形教案篇一:中国地形特征教案《中国的地形特征》教学设计时间:第5周星期五第六节授课班级:高二(10)班主讲人:陈楚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识别地形2、掌握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3、学会分析地形对河流、气候、经济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地形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 2.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难点: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分析我国地形特征,理解地形对气候、河流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由古诗词导入:古诗词中都体现出河流的流向是向东流,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二、新课学习:(一)地势特征? 1、展示中国地形雪线图,指导学生分析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展示两种西高东低的地势图,提问:我国的地势是哪种情况?2、展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指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读地形图,讲解并让学生掌握各阶梯地形?4、指导学生查阅沿100°E和110°E作剖面(自北向南)依次经过我国哪些地形区?5、练习——学以致用(二)地形特征1、展示中国地形图及我国五种地形占全国面积的比重图,请学生描述我国地形,归纳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西部中部主要为高原盆地,东部主要为平原丘陵,山脉众多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思考: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时有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山区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不利影响: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1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课标六大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而地形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地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
2、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自然分界线地势对河流、气候的影响3、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的逻辑关系本节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的各章节之首,本节还与世界地理的关于地形分类、分布和形成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4、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我国地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它既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严重影响着别的因素,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图引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参照图例,利用教材上的“沿32O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抓住图中颜色与高度的关系这一线索,启发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并总结出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读图的能力,对世界的地形有所了解,在次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从而得出中国地势的特点及阶梯间的分界线。
3、本节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是对“沿32O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的理解。
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剖面图”,举例说明,把一根萝卜竖着放,沿萝卜的中部剖开,同学们看到的形状就是一根萝卜的剖面图,地形的剖面图也是如此。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从中国的地形剖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 掌握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貌特点。
3. 能够描述中国地形与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介绍。
2. 主要地形类型和地貌特点的学习。
3. 地形与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分析。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其他教学工具。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4.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中国各地形类型和地貌特点。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世界地图或中国地图,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理位置是否对其地形和地貌产生影响?为什么?主体:1. 展示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河流等。
2. 介绍每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地形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平原适宜农业发展,山地适合林业和旅游业等。
4.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貌特点如何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练习与讨论: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让学生回答与中国地形相关的问题,如“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中国最高的山峰是哪座?”等。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对中国地形与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总结:1. 总结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 强调地形与地貌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中国地理,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延伸:1. 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地形和地貌特点。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展板或报告,介绍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貌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和人口的影响。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批改学生的练习册或作业本。
3.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的合理性。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我国地形的兴趣。
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引起学生的关注。
1.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提问学生对我国地形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形分布情况。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章:我国的地形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使学生掌握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特点。
2.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形特点和影响的看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地形对生活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介绍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地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对生活影响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作用。
3.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分析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中国地形教案》课件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地形教案》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形特点。
2. 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地形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2. 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特点的区分。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形图。
2. PPT课件。
3. 教学卡片。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形特点,引发学生对地形的学习兴趣。
Step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Step 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PPT课件,讲解中国的地形特点,重点讲解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特点。
Step 4: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做出调整。
四、课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地形特点拼图游戏教师准备一副中国地形图拼图,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能快速正确地拼出中国地形图。
2. 活动二:地形特点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形区,扮演该地形区的特点,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给其他同学。
七、教学资源准备1. 中国地形图拼图。
2. 地形特点角色扮演剧本。
八、教学评价标准1. 学生能正确回答中国地形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2. 学生能正确回答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回答问题。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地形特点时,可以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形动画、图片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中 国地形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一、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
帮助学生掌握中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位置和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难点:理解地形对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3、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4、教学资源中国地形地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11 教学过程11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的壮丽山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国地形的兴趣,提问学生对中国地形的初步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112 知识讲解展示中国地形地图,结合地图讲解中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等。
详细介绍主要山脉,如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等;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等;南北走向的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讲解主要高原,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位置、海拔、地表特征等。
介绍主要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布、面积、土壤状况等。
阐述主要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的位置、气候特点等。
以及主要丘陵,如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的分布和特点。
11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11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填写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判断山脉走向等。
11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中国地形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12 教学评估12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讨论的表现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122 作业评估布置课后作业,如绘制中国地形示意图、撰写地形对生活影响的小短文等,通过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13 教学延伸13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地理书籍或文章,如《中国地理奇观》等,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国的地形
考纲要求
掌握中国的地形特征与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供相应的区域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填出相应的地形名称,分析其对气候、河流、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我国山区多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预习内容
一、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地势特征:①②
海拔(米)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界线:
第二阶梯
界线:
第三阶梯
训练:读“沿北纬320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
数字号①②③④⑤
地理事物名称
3
有利的:①,②,③,④,
不利的:①,②
4、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其中山区是指。
我国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分析成因及防治措施:
二、我国地形分布
1、山脉:
活动:在图上掌握:
北:东:
东西走向中:东北西南走向中:
南:西:
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弧形山脉:
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
西侧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北侧南侧
祁连山
天山
昆仑山
地形区位置地形特征
高
平
碎
崎盆地名称位置地形特征共同特征
平原名称位置地形特征共同特征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2.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中数字代表相对高度
B.图中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C.图中区域地形比较崎岖
D.C处为鞍部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3-4 题。
3.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为( A )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B.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使我国河流富蕴水能,处处可建水电站
B.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C.使森林、水能、矿产资源丰富
D.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形成降水
6.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上的是( D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江南丘陵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7.下列山脉介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D )
A.祁连山
B.阴山
C.武夷山
D.太行山
8.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是( B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二、综合题
1.下图为沿东经89º线所作的地势剖面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加以注明。
(2)图中的A是盆地,B是盆地,C是盆地。
(3)D为高原南部的江。
(4)E是洋边缘的湾。
(5)盆地C发展经济的优势是。
(6)D 江地带资源很丰富。
2.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数码代表的山脉,
填写其名称: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⑨⑩
⑾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注入以
下地形区(填代码):
甲:东北平原乙:华北平原
丙:黄土高原丁:内蒙古高原
戊:青藏高原己:云贵高原
庚:四川盆地辛:准噶尔盆地
壬:塔里木盆地癸:柴达木盆地
(3)解释A、B山脉的成因。
(4)从地形角度分析,我国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地区退耕还林还牧的原因。
学习反思
中国的地形
1.(1)提示:找昆仑山
(2)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
(3)青藏雅鲁藏布江
(4)印度孟加拉
(5)光照充足、油气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6)雅鲁藏布江水力、地热
2.(1)(2)略
(3)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4)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持水土。
内蒙古高原: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多风沙,退耕还林还牧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沙尘天气。
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水资源缺乏,绿洲农业耗水量大,易造成沙漠化。
退耕还林还牧有利于保护植被,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