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三酚87-66-1

合集下载

表1化妆品禁用组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表1化妆品禁用组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113 乙酸2-乙基己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苯基)-甲基)-硫代)酯
114 (2-异丙基戊-4-烯酰基)脲 盐类 116 2-甲氧基乙醇及其乙酸酯
117 2-甲氧基甲基对氨基苯酚
118 2-甲氧基丙醇及其乙酸酯
119 2-甲基氮丙啶 120 2-甲基庚胺及其盐类 121 二异氰酸2-甲基-间-亚苯酯(甲苯-2,6-二异氰酸酯) 122 2-甲基-间苯二胺(甲苯-2,6-二胺)
77 2,3-二氯丙烯
78
2,3-二氢化-2,2-二甲基-6-((4-(苯偶氮基)-1-萘基)偶氮)-1H-嘧啶(溶剂黑3) 其盐类

79 2,3-二硝基甲苯
80 2,3-环氧-1-丙醇
81 2,3-环氧丙基邻甲苯基醚
82 2,3-二羟基萘
83 2,4-二硝基甲苯;工业级的二硝基甲苯
84 2,4,5-三甲基苯胺; 2,4,5-三甲基苯胺盐酸盐
54 异狄氏剂
55 56
57
58 59
1-乙烯基-2-吡咯烷酮 2-((4-氯-2-硝基苯基)氨基)乙醇(HC 黄 No. 12)及其盐类 颜料黄73 (2-((4-氯-2-硝基苯基)偶氮)-N-(2-甲氧基苯基)-3-氧代丁酰胺)及其 盐类 氯鼠酮
(+/-)-2-(2,4-二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丙基-1,1,2,2-四氟乙醚
93 辛酸2,6-二溴-4-氰苯酯
94 2,6-二羟基-4-甲基吡啶及其盐类
95 (2,6-二甲基-1,3-二噁烷-4-基)乙酸酯
96 2,6-二硝基甲苯
97 2,7-萘二磺酸, 5-(乙酰胺)-4-羟基-3-((2-甲苯基)偶氮)-及其盐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131-11-3
112
磷酸二丁基苯酯
2528-36-1
113
磷酸三邻甲苯酯
78-30-8
114
三甲苯磷酸酯
1330-78-5
115
1,2,3-苯三酚(焦棓酚)
87-66-1
116
4,6-二硝基邻苯甲酚
534-52-1
117
N,N-二甲基-3-氨基苯酚
99-07-0
118对氨基酚123-0-811911097-69-1
159
甲硫醇
74-93-1
160
乙硫醇
75-08-1
161
正丁基硫醇
109-79-5
162
二甲基亚砜
67-68-5
163
二氯化砜(磺酰氯)
7791-25-5
164
过硫酸盐(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等)
165
硫酸及三氧化硫
7664-93-9
166
六氟化硫
2551-62-4
167
630-08-0
20
二硫化碳
75-15-0
21
硫化氢
7783-6-4
22
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7803-51-2、1314-84-7、
20859-73-8
23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7782-41-4(氟)
24
氰及其腈类化合物
460-19-5(氰)
25
四乙基铅
78-00-2
26
有机锡
27
羰基镍
13463-39-3
88-89-1
130
氰氨化钙
156-62-7
131
碳酸钙
471-34-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1333-86-45
石棉粉尘
1332-21-46
滑石粉尘
14807-96-67
水泥粉尘
8
云母粉尘
12001-26-29
陶土粉尘
10
铝尘
7429-90-511
电焊烟尘
12
铸造粉尘
13
白炭黑粉尘
112926-00-814
白云石粉尘
15
玻璃钢粉尘
16
210
邻茴香胺
90-04-0211
双氯甲醚
542-88-1212
乙醚
60-29-7213
正丁基缩水甘油醚
2426-08-6214
钼酸
13462-95-8215
钼酸铵
13106-76-8216
钼酸钠
7631-95-0217
三氧化钼
1313-27-5218
氢氧化钠
1310-73-2219
96-18-4184
1,2-二氯丙烷
78-87-5185
1,3-二氯丙烷
142-28-9186
二氯二氟甲烷
75-71-8187
二氯甲烷
75-09-2188
二溴氯丙烷
35407189
六氯乙烷
67-72-1190
氯仿(三氯甲烷)
67-66-3191
氯甲烷
74-87-3192
7440-39-3(钡)8
钒及其化合物
7440-62-6(钒)9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有机磷单列)
7723-14-0(磷)10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三)不包括行业工种举例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原《目录》除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外,还通过行业工种举例的方式予以说明举例。行业工种举例与生产工艺有关,种类多、数量大,
且在不断变化之中,往往列举不全。因此,本次修订为未提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开放性条款。
关于可能导致的职业病,2013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列出。
104二苯胍102-06-7
105对苯二胺106-50-3
106对溴苯胺106-40-1
107卤化水杨酰苯胺(Ν-水杨酰苯胺)
108硝基萘胺776-34-1
109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20-61-6
1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4-74-2
11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31-11-3
112磷酸二丁基苯酯2528-36-1
四、《目录》与以往有何不同?
(一)对类别进行了调整。2002年发布的《目录》按照危害因素性质和所导致的职业病进行
分类,但各类危害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为避免这种交叉重复,本次修订只按照危害因
素性质进行分类,调整后的《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
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等6类,而将原《目录》中的“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
162二甲基亚砜67-68-5
63氢氧化铵1336-21-6
64碳酸铵506-87-6
65α-氯乙酰苯532-27-4
66对特丁基甲苯98-51-1
67二乙烯基苯1321-74-0
68过氧化苯甲酰94-36-0
69乙苯100-41-4
70碲化铋1304-82-1
71铂化物
721,3-丁二烯106-99-0
73苯乙烯100-42-5
29甲苯108-88-3

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各省、各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护治法》,切实保障劳动才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

再次《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3月11日原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部局全国总工会
2015年11月17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
二、化学因素
三、物理因素
四、放射性因素
六、其他因素。

邻苯三酚分子式

邻苯三酚分子式

邻苯三酚分子式邻苯三酚,化学式C6H3(OH)3,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它是苯环上三个邻位都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邻苯三酚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邻苯三酚具有一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

邻苯三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使其在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邻苯三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延缓细胞老化,抵抗疾病的发生。

因此,邻苯三酚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抗氧化和抗炎等保健品和药物中。

其次,邻苯三酚还可以用作化妆品中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能够延长化妆品的使用寿命,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邻苯三酚还可以作为染料和颜料的中间体。

通过改变邻苯三酚的结构,可以合成具有不同颜色和性质的染料和颜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油墨和塑料等行业。

邻苯三酚基团的引入可以增加染料和颜料的稳定性和耐光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染色性能和使用寿命。

邻苯三酚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和试剂。

由于邻苯三酚具有较强的亲电性和碱性,它可以作为氧化剂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邻苯三酚催化的反应通常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邻苯三酚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邻苯三酚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可用作荧光探针和荧光标记物。

此外,邻苯三酚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

邻苯三酚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抗氧化性能、染料合成、催化反应和特殊性质使其在医药、化妆品、染料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邻苯三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连苯三酚-邻苯三酚SOD 超氧自由基清除-过氧自由基清除-过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

连苯三酚-邻苯三酚SOD 超氧自由基清除-过氧自由基清除-过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

改进的连苯三酚法:一种适用于所有抗氧化剂超氧自由基(•O2-)清除试验(适用于SOD)【名词辨析】•O2-:该微粒既含有一个成单的电子,所以,可以属于自由基,又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也属于阴离子。

所以,可以称为“超氧自由基”、“过氧自由基”、“过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阴离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SOD:过氧化物歧化酶,使过氧自由基发生岐化反应,而清除之。

连苯三酚:有些文献也称为“邻苯三酚”。

但邻苯三酚是不准确的名称。

因为分子含有三个取代基,应当称为“连”。

【操作示意图】操作示意图[1]操作示意图的说明:最初的连苯三酚(1,2,3-三羟基苯)法是专门为超氧化物歧化酶开发的,现在广泛用于测量其他抗氧化剂的超氧化物清除。

然而,强烈的pH影响被忽略了。

在本研究中,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因素,大量实验证明pH值至关重要。

由于主要抗氧化剂含有羧酸、酯或内酯基团,pH 8.2应改为生理pH 7.4。

改进的程序如下。

将连苯三酚溶液(在1 M HCl中)与pH 7.4的Tris-HCl溶液充分混合;在37°C下每隔30秒测量一次A325nm值,持续5分钟。

由于ΔA325nm,控制值反映基质•O2-的初始浓度−, 应妥善控制,以保证方法的准确性。

改进的连苯三酚法是一种可靠且廉价的超氧自由基清除试验,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抗氧化剂。

用石英比色皿,不能用玻璃比色皿,因为玻璃比色皿在325nm处有吸收。

【详细介绍】[1]有几种方法可以测定食品的超氧阴离子交换活性,包括细胞色素还原、硝基四氮唑蓝(NBT)、电子自旋共振(ESR)、化学发光、荧光和高效液相色谱。

所有这些方法都需要特殊且昂贵的仪器或生物试剂。

连苯三酚(1,2,3-三羟基苯)自氧化法相对便宜。

它最初由Marklund 专门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设计,而不是为其他抗氧化剂而设计。

近几十年来,由于其方便性,它还被用于测定其他抗氧化剂,如多酚、酚酸、单宁、黄酮、花青素、蒽醌、多糖,甚至各种营养添加剂和提取物。

常用化学试剂的物理常数

常用化学试剂的物理常数

序号化学名分子式CAS 分子量熔点(℃)沸点(℃)密度(kg/m3) 折光率纯度(%) 闪点(℃)爆炸极限(体积)1 氨水H3N 7664-41-7 17.03 0.77 112 甲醛HCHO 50-00-0 30.03 -15 96 1.0900 1.3765 37%水溶液56 ———3 甲醇CH3OH 67-56-1 32.04 -98 64 0.7900 ≥99.0 11 6~31.004 乙腈CH3CN 75-05-8 41.05 -46 81--82 0.7860 1.3440 99 5 3~16.005 腈胺CH2N2 420-04-2 42.04 45 260 95 1416 乙醛CH3CHO 75-07-0 44.05 -125 21 0.7850 1.3320 ≥99.5 -40 4~57.007 乙胺水溶液70% C2H7N 1975-4-7 45.08 ——————0.8 1.383-1.385 ———-17 3~12.808 甲酸HCOOH 64-18-6 46.03 8.2--8.4 100--101 1.2200 1.3704 96 68 14~33.009 甲肼CH3NHNH2 60-34-4 46.07 -21 87 0.8660 1.4325 98 21 2.5~97.0010 乙醇C2H5OH 64-17-5 46.07 -114 78 0.7900 1.3600 99.5 16 3.3~19.011 水合肼H4N2·H2O 7803-57-8 50.06 -51.7 120.1 1.0320 1.4280 98 73 3.5~99.9912 甲醇钠CH3ONa 124-41-4 54.02 300 —————— 7.3~36.0013 环丙胺C3H7N 765-30-0 57.10 -50 49--50 0.8240 1.4206 99 -25 ———14 丙酮CH3COCH3 67-64-1 58.08 -94 56 0.7910 1.3590 ≥99.0 -17 2.5~13.0015 乙酰胺C2H5NO 60-35-5 59.07 79--81 221 99 ——————16 甲酸甲酯HCOOCH3 107-31-3 60.05 -100 34 0.9740 1.3430 99 -26 5~23.017 乙酸CH3COOH 64-19-7 60.05 16-16.5 117 - 118 1.0490 96 4018 脲CH4N2O 57-13-6 60.06 133--135 ——— 1.3350 98 ——————19 异丙醇(CH3)2CHOH 67-63-0 60.10 -89.5 82.4 0.7850 1.3770 99.9 11 2~1220 乙二胺C2H8N2 107-15-3 60.10 8.5 118 0.8990 1.4565 99 33 2.7~16.6021 乙醇胺H2NCH2CH2OH 141-43-5 61.08 10.5 170 1.0120 1.4540 99 93 5.5~17.0022 乙醇钠C2H5ONa 141-52-6 68.05 91 0.868 1.385 96 2223 氯化羟胺H3NO.HCl 5470-11-1 69.49 155-157 ——— 1.67 97 152 ———24 丁酮CH3COC2H5 78-93-3 72.11 -87 80 0.8050 1.3790 ≥99.0 -3 1.8~11.5025 四氢呋喃C4H8O 109-99-9 72.11 -108 65--67 0.8890 1.4070 99.9 -17 1.5~12.0026 正戊烷C5H12 109-66-0 72.15 -130 36 0.626 1.358 ≥99.0 -49 1.4~8.0027 DMF C3H7NO 1968-12-2 73.09 -61 153-154 0.94 99 57 2.2~16.0028 二乙胺(C2H5)2NH 109-89-7 73.14 -50 55 0.7070 1.3850 ≥99.0 -28 1.7~10.1029 正丁胺CH3(CH2)3NH2 109-73-9 73.14 -49 78 0.7400 1.4010 99.5 -14 1.7~10.0030 甲酸乙酯HCOOC2H5 109-94-4 74.08 -80 52--54 0.9170 1.3590 97 -19 2.7~16.5031 乙酸甲酯CH3COOCH3 79-20-9 74.08 -98 57.5 0.9320 1.3610 99.5 -9 3~16.0032 乙醚C2H5OC2H5 60-29-7 74.12 -116 34.6 0.7060 1.3530 ≥99.0 -40 1.7~48.0033 叔丁醇(CH3)3COH 75-65-0 74.12 25-25.5 83 0.78 1.386-1.388 99.5 11 2.4~8.0034 正丁醇C4H9OH 71-36-3 74.12 -90 117.7 0.8100 1.3990 99.8 35 0.01~0.1135 乙二醇甲醚CH3OCH2CH2OH 109-86-4 76.10 -85 124--125 0.9650 1.4020 ≥99.9 46 1.8~20.0036 二硫化碳CS2 75-15-0 76.13 -111 46 1.262 1.6272 99.9 -30 1~6037 二甲基亚砜CH3SOCH3 67-68-5 78.13 18.4 189 1.1010 1.4790 99.9 95 2.60 ~42.0038 乙酰氯CH3COCl 75-36-5 78.50 -112 52 1.1040 1.3890 98 4 7.3~19.0039 吡啶C5H5N 110-86-1 79.10 -42 115 0.9780 ≥99.0 20 1.8~12.4040 氰氨化钙CCaN2 156-62-7 80.10 >30041 氢溴酸HBr 10035-10-6 80.91 -11 126 1.4942 二甲胺盐酸盐C2H7N·HCl 506-59-2 81.55 170--173 ——— 99 ——————43 乙酸钠CH3COONa 127-09-3 82.03 324 ——— 1.5280 99.99 ——————44 正己烷C6H14 110-54-3 86.18 -95 69 0.6590 1.3750 95 -23 1.1~8.0045 N,N-二甲基乙酰胺(CH3)2NCOCH3 127-19-5 87.12 -20 164.5--166 0.9370 1.4380 ≥99.9 70 1.8~11.546 氟硼酸HBF4 16872-11-0 87.81 -90 130 1.4147 1,4-二氧六环C4H8O2 123-91-1 88.11 11.8 100-102 1.0340 1.4220 ≥99.0 12 2~22.0048 乙酸乙酯CH3COOC2H5 141-78-6 88.11 -84 76.5--77.5 0.9020 1.3720 ≥99.5 -3 2~12.0049 叔丁基甲醚(CH3)3COCH3 1634-04-4 88.15 -109 55--56 0.7400 1.3690 99 -32 1.6~15.1050 异戊醇(CH3)2CHC2H4OH 123-51-3 88.15 -117 130 0.8090 1.4060 ≥99.0 45 1.2~8.0051 氰化亚铜CuCN 544-92-3 89.56 474 ——— 2.92 99 ——————52 草酸HOOCCOOH 144-62-7 90.04 190 ——— 98 ——————53 三聚甲醛C3H6O3 110-88-3 90.08 61--62.5 114-116 1.17 ≥99.5 45 3.6~2954 乙二醇二甲醚C4H10O2 110-71-4 90.12 -58 85 0.8670 1.3790 ≥99.0 0 1.6~10.4055 1,4-丁二醇C4H10O2 110-63-4 90.12 20 229.2 1.01 1.4442-1.4462 ≥99.0 135 2.4~15.3056 丙三醇C3H8O3 56-81-5 92.09 20 182/20mm 1.2610 1.4740 ≥99.5 160 ———57 甲苯C6H5CH3 108-88-3 92.14 -93 110.6 0.8650 1.4960 99.5 4 1.2~7.0058 环氧氯丙烷C3H5ClO 106-89-8 92.53 -57 115--117 1.1830 1.4380 ≥99.0 33 3.8~21.0059 氯代正丁烷C4H9Cl 109-69-3 92.57 -123 77--78 0.8860 1.4024 ≥99.0 -6 1.0~10.1060 苯胺C6H5NH2 62-53-3 93.13 -6 184 1.0220 1.5860 ≥99.5 70 1.2~1161 4-甲基吡啶C6H7N 108-89-4 93.13 2.4 145 0.9570 1.5050 98 56 1.3~8.7062 苯酚C6H5OH 108-95-2 94.11 40--42 182 1.0710 99 79 1.3~9.5063 间氨基吡啶C5H6N2 462-08-8 94.11 60-63 248 99 124 ———64 2-甲基吡嗪C5H6N2 109-08-0 94.12 -29 135/761mm 1.0300 1.5050 ≥99.0 50 ———65 氟苯C6H5F 462-06-6 96.10 -42 85 1.0240 1.4650 99 -1266 1,2-二甲基咪唑C5H8N2 1739-84-0 96.13 29-30 204 1.084 98 92 ———67 间氟吡啶C5H4FN 372-47-4 97.09 0 107-108 1.13 1.472-1.474 99 13 ———68 顺丁烯二酸酐C4H2O3 108-31-6 98.06 54--56 200 1.48 99 103 1.4~7.1069 甲基环已烷C6H11CH3 108-87-2 98.19 -126 101 0.7700 1.4220 99 -3 1.2~6.7070 丁二酸酐C4H4O3 108-30-5 100.07 119--120 261 ≥99.0 ——————71 环丙基甲酸甲酯C5H8O2 2868-37-3 100.11 119 0.9800 1.417--1.419 98 17 ———72 正庚烷CH3(CH2)5CH3 142-82-5 100.21 -91 98 0.6840 1.3870 ≥99.0 -1 1.1~7.0073 二异丙胺C6H15N 108-18-9 101.19 -61 84 0.7220 1.3920 99 -6 1.5~8.5074 三乙胺C6H15N 121-44-8 101.19 -115 88.8 0.7260 1.4000 99 -6 1.2~8.0075 正戊酸C4H9COOH 109-52-4 102.13 -20-- -18 185 0.9390 1.4080 99 88 1.6~7.3076 异丙醚C6H14O 108-20-3 102.18 -85 68--69 0.7250 1.3680 ≥99.0 -12 1.1~21.0077 苯腈C7H5N 100-47-0 103.12 -13 188-191 1.01 1.528 99 71 1.4~7.278 二乙烯三胺C4H13N3 111-40-0 103.17 -35 199--209 0.9550 1.4826 99 94 4.4~16.1079 苯乙烯C6H5CH=CH2 100-42-5 104.15 -31 145--146 0.9090 1.5470 ≥99.0 31 1.1~6.1080 一缩二乙二醇C4H10O3 111-46-6 106.12 -10 245 1.1100 1.445-1.448 99 143 0.02~0.1281 苯甲醛C6H5CHO 100-52-7 106.12 -26 178--179 1.0440 1.5450 ≥99.5 62 1.4~8.582 对二甲苯CH3C6H4CH3 106-42-3 106.17 12--13 138 0.8660 1.4950 ≥99.0 25 1.1~7.0083 乙基苯C6H5Et 100-41-4 106.17 -95 136 0.8670 1.4950 99.8 22 1~7.8084 间二甲苯C8H10 108-38-3 106.17 -48 138--139 0.8680 1.4970 ≥99.0 25 1.7~7.685 苄胺C6H5CH2NH2 100-46-9 107.16 10 184--185 0.9810 1.5430 99 60 0.9~1486 邻甲苯胺CH3C6H4NH2 95-53-4 107.16 -23 199--200 1.0040 1.5720 99 85 1.5~7.5087 间甲苯胺CH3C6H4NH2 108-44-1 107.16 -30 203--204 0.9990 1.5680 99 85 ———88 对甲苯胺CH3C6H4NH2 106-49-0 107.16 41--46 200 0.9730 99 88 1.1~6.6089 2,6-二甲基吡啶C7H9N 108-48-5 107.16 -6 143--145 0.9200 1.4970 99 33 ———90 对苯醌C6H4O2 106-51-4 108.10 113--115 98 ———91 苯甲醇C6H5CH2OH 100-51-6 108.14 -15 205 1.0450 1.5400 99 93 1.3~1392 苯甲醚C6H5OCH3 100-66-3 108.14 -37 154 0.9950 1.5160 99 51 ———93 间苯二胺C6H8N2 108-45-2 108.14 64--66 282-284 ≥99.0 175 ———94 对氯三氟甲苯F3CC6H4Cl 98-56-6 108.56 -36 136--138 1.3530 1.4460 98 47 ———95 对氨基苯酚HOC6H4NH2 123-30-8 109.13 188--190 284 97.5 189 ———96 1,4-对苯二酚HOC6H4OH 123-31-9 110.11 172--175 285 1.32 99 65 ———97 邻氟甲苯C7H7F 95-52-3 110.13 -62 113-114 1 1.472-1.474 ≥99.0 8 ———98 对氟甲苯FC6H4CH3 352-32-9 110.13 -56 115.5 1.0007 1.4674--1.4694 97 17 ———99 间氟甲苯C7H7F 352-70-5 110.13 -87 115 0.99 1.4685-1.4705 99 12 ———100 苯硫酚C6H5SH 108-98-5 110.18 -15 169 1.0730 1.5880 ≥99.0 50 ———101 间氟苯胺C6H6FN 372-19-0 111.11 ——— 186(756mm) 1.15 1.543-1.545 98 77 ———102 对氟苯胺C6H6FN 371-40-4 111.11 -1.9 187 1.157 1.5385-1.5405 98 73 ———103 脲嘧啶C4H4N2O2 66-22-8 112.09 >300 ———≥99.0 ——————104 氯苯C6H5Cl 108-90-7 112.56 -45 132 1.1070 1.5240 99.9 23 1.30 ~11.00105 己内酰胺C6H11NO 105-60-2 113.16 69-71 268 ≥99.0 139 1.6~11.90106 三氟乙酸CF3COOH 76-05-1 114.02 -15.4 72.4 1.4800 1.3 99 ——————107 邻二氟苯C6H4F2 367-11-3 114.09 -34 92 1.15 1.4417-1.4437 98 2 ———108 对二氟苯C6H4F2 540-36-3 114.09 -13 88-89 1.17 1.44-1.442 ≥99.0 2 ———109 异辛烷C8H18 540-84-1 114.23 -107 98--99 0.6920 1.3910 ≥99.0 -7 1.1~6.00110 氯磺酸HClO3S 7790-94-5 116.51 -80 151-152(755mm) 1.75 1.4331 98 3.3~37.70111 2-甲基苯腈C8H7N 529-19-1 117.15 -13 205 0.98 1.5269-1.5289 98 84112 亚硝酸异戊酯C5H11NO2 110-46-3 117.15 ——— 99 0.8720 1.3860 97 10 ———113 乙二醇一丁醚HOC2H4O(CH2)3CH3 111-76-2 118.18 -75 171/743mm 0.9000 99 60 1.9~10.3114 二氯亚砜Cl2OS 7719-9-7 118.96 -105 76 1.63 1.519-1.521 ≥99.5 ——————115 苯乙酮C6H5COCH3 98-86-2 120.15 19--20 202 1.0300 1.5325 99 82 1.4~5.20116 特戊酰氯C5H9ClO 3282-30-2 120.57 -56 105 0.98 1.411-1.413 99 14 1.9~7.4117 戊酰氯C5H9ClO 638-29-9 120.57 ——— 125-127 1.01 1.419-1.421 98 23 ———118 对氟苯腈C7H4FN 1194-02-1 121.11 33-36 188(750mm)99 65 ———119 N,N-二甲基苯胺C6H5N(CH3)2 121-69-7 121.18 1.5--2.5 193--194 0.9560 1.5580 ≥99.5 62 1.2~7.00120 苯甲酸C6H5COOH 65-85-0 122.12 121--123 249 1.08 99 121 ———121 苯乙醚C6H5OC2H5 103-73-1 122.17 -30 169--170 0.9660 1.5080 99 57 ———122 氯乙酸乙酯CH2ClCOOC2H5 105-39-5 122.55 -26 143 1.14 1.4210 99 65 ———123 1-溴丙烷C3H7Br 106-94-5 123.00 -110 71 1.3540 1.4336 99 110 4.6~——124 硝基苯C6H5NO2 98-95-3 123.11 5--6 210--211 1.1960 1.5510 ≥99.0 87 1.8~40.00125 邻氨基苯甲醚NH2C6H4OCH3 90-04-0 123.16 5--6 225 1.0920 1.5740 ≥99.0 98 ———126 对甲氧基苯酚C7H8O2 150-76-5 124.13 54 243 99 133 ———127 茴香硫醚C7H8S 100-68-5 124.2 -15 188 1.05 1.5842-1.5862 99 57 ———128 邻苯三酚C6H6O3 87-66-1 126.11 133--134 309 99 293 ———129 硫酸二甲酯(CH3)2SO4 77-78-1 126.13 -32 188 1.3330 1.3865 ≥99.0 83 3.6~23.20130 氯化苄C6H5CH2Cl 100-44-7 126.59 -43 177-181 1.1000 1.5380 99 73 1~14.00131 间氯甲苯CH3C6H4Cl 108-41-8 126.59 -48 160--162 1.0720 1.5220 97 50 ———132 邻氯甲苯C7H7Cl 95-49-8 126.59 -36 157--159 1.0830 1.5250 98 47 ———133 对氯苯胺H2NC6H4Cl 106-47-8 127.57 69--72 232 98 > 188 ———134 对苯二腈NCC6H4CN 623-26-7 128.13 224--227 ——— 98 ——————135 5,5-二甲基海因C5H8N2O2 77-71-4 128.13 176--178 ——— 97 ——————136 萘C10H8 91-20-3 128.17 80--82 217.7 ≥99.0 78 0.9~5.9137 丙烯酸丁酯CH2=CHCOOC4H9 141-32-2 128.17 -64 145 0.8940 1.4180 ≥99.0 39 1.5~7.80138 3,4-二氟苯胺C6H5F2N 3863-11-4 129.1 ———77(7mm) 1.302 1.512-1.514 > 99 85 ———139 2 6-二氟苯胺C6H5F2N 5509-65-9 129.1 ———51-52(15mm) 1.199 1.507-1.509 97 43 ———140 2,4-二氟苯胺C6H5F2N 367-25-9 129.11 -7.5 170/753mm 1.2680 1.5070 99 62 ———141 喹啉C9H7N 91-22-5 129.16 -16-- -15 113--114/17mm 1.0930 1.6270 99 101 1.2~7.00 142 5-氟尿嘧啶C4H3FN2O2 51-21-8 130.08 280--282 ——— 99 280 ———143 3,5-二氟苯酚C6H4F2O 2713-34-0 130.09 51-55 ——— 99 70 ———144 乙酰乙酸乙酯C6H10O3 141-97-9 130.14 -45 180 1.03 1.418-1.42 99 70 1~54145 异辛醇C8H18O 104-76-7 130.23 -76 184 0.833 1.43-1.433 99 77 1.1~7.4146 二聚环戊二烯C10H12 77-73-6 132.2 -1 170 0.982 1.51-1.512 95 26 0.8~6.30147 1,1,1-三氯乙烷CH3CCl3 71-55-6 133.41 -35 74--76 1.3380 1.4366 99.5 ——— 8.0~15.50 148 NCS C4H4ClNO2 128-09-6 133.53 144-150 ———≥98.0 ——————149 草酸钠C2Na2O4 62-76-0 134.00 250-270 ———。

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

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
7439-92-1(铅)
2
汞及其化合物
7439-97-6(汞)
3
锰及其化合物
7439-96-5(锰)
4
镉及其化合物
7440-43-9(镉)
5
铍及其化合物
7440-41-7(铍)
6
铊及其化合物
7440-28-0(铊)
7
钡及其化合物
7440-39-3(钡)
8
钒及其化合物
7440-62-6(钒)
9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有机磷单列)
99-07-0
118
对氨基酚
123-30-8
119
多氯酚
120
二甲苯酚
108-68-9
121
二氯酚
120-83-2
122
二硝基苯酚
51-28-5
123
甲酚
1319-77-3
124
甲基氨基酚
55-55-0
125
间苯二酚
108-46-3
126
邻仲丁基苯酚
89-72-5
127
萘酚
1321-67-1
128
氢醌(对苯二酚)
1,2-二氯乙烯(顺式)
540-59-0
177
1,3-二氯丙烯
542-75-6
178
二氯乙炔
7572-29-4
179
六氯丁二烯
87-68-3
180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
181
四氯乙烯
127-18-4
182
1,1,1-三氯乙烷
71-55-6
183
1,2,3-三氯丙烷
96-18-4

莲子心中酚性与非酚性生物碱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莲子心中酚性与非酚性生物碱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莲子心中酚性与非酚性生物碱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杨小青;宋金春;谢顺岚;郝好华【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between phenolic and nonphenolic alkaloids in Nelumbo Nucifera Gaertn.in vitro. Methods DPPH, ABTS,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super oxygen anion from oxidation, reducing power and beta carotene bleaching test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alkaloids. Results Half maximal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IC50 ) of DPPH among total alkaloid, phenolic alkaloids and nonphenolic alkaloids was 21.89, 27.10 and 32.87μg·mL-1 , respectively;IC50 of ABTS free radicals was 14.25, 20.55,25.94μg·mL-1;The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IC50 was 0.03, 0.03, 0.08μg·mL-1; The auto-oxidation rate of super oxygen was 8.72×10-4,5.87×10-4,6.68× 10-4;The total alkaloid had the best reducing power, while the non-phennolic alakloids had the worst; Lipid inhibition rate of three alkaloids were 89.63%, 85.85% and 83.7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henolic alkaloids are better than non-phenolic alkaloids in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reducing power and anti-lipid peroxidation, resulting in a promising prospect.%目的比较莲子心中酚性生物碱与非酚性生物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氧化,还原力及β-胡萝卜素漂白测试等方法评估莲子心中生物碱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总生物碱、酚性生物碱、非酚性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 IC50 )分别为21.89, 27. 10, 32. 87 μg · mL-1;对 ABTS 自由基的 IC50分别为 14. 25, 20. 55, 25.94 μg·mL-1;对羟基自由基清除IC50分别为0.03,0.03,0.08 μg·mL-1;超氧阴离子自氧化速率分别为8.72×10-4, 5.87×10-4,6.68×10-4;还原力大小:总生物碱>酚性生物碱>非酚性生物碱;脂质抑制率分别为89.63%,85.85%,83.78%.结论莲子心中酚性生物碱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还原力、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强于非酚性生物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34)012【总页数】5页(P1579-1583)【关键词】莲子心;酚性生物碱;非酚性生物碱;抗氧化活性;体外【作者】杨小青;宋金春;谢顺岚;郝好华【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药学院,武汉 43007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在环境、年龄、心理、生理疲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体内的活性氧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作用,例如引起DNA损伤、致癌、细胞功能衰退导致机体老化等[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
540-59-0

1,3-二氯丙烯
542-75-6

二氯乙炔
7572-29-4

六氯丁二烯
87-68-3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

四氯乙烯
127-18-4

1,1,1-三氯乙烷
71-55-6

1,2,3-三氯丙烷
96-18-4

1,2-二氯丙烷
78-87-5

1,3-二氯丙烷
142-28-9

二氯二氟甲烷
74-88-4

氯乙酸
1979-11-8

环氧乙烷
75-21-8

氨基磺酸铵
7773-06-0

氯化铵烟
12125-02-9(氯化铵)

氯磺酸
7790-94-5

氢氧化铵
1336-21-6

碳酸铵
506-87-6

α-氯乙酰苯
532-27-4

对特丁基甲苯
98-51-1

二乙烯基苯
1321-74-0

铍及其化合物
7440-41-7(铍)

铊及其化合物
7440-28-0(铊)

钡及其化合物
7440-39-3(钡)

钒及其化合物
7440-62-6(钒)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有机磷单列)
7723-14-0(磷)

砷及其化合物(砷化氢单列)
7440-38-2(砷)

铀及其化合物
7440-61-1(铀)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20151117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 〕92 号)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从即日起施行。

2002 年3 月11 日原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附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docx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5 年11 月17 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11-30一、为什么要修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002 年3 月原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63 号),对督促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加强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定期检测评价、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和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为多样、复杂。

间苯三酚108-73-6

间苯三酚108-73-6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
国际海运危规 : -
国际空运危规 : -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吞咽可能有害。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口 - 大鼠 - 4,000 - 5,800 mg/kg LD50 经皮 - 大鼠 - > 2,600 mg/kg 皮肤腐蚀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刺激皮肤。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引起皮肤刺激。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体外基因毒性-在艾姆斯氏(Ames)实验中无致突变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SY1050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警告申明
P281
使用所需的个人防护设备。
RS
Hazard symbol(s) Xi
R-phrase(s)
R38
S-phrase(s)
S26;S39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6H6O3 分子量 - 126.1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常见极度-高度危害介质

常见极度-高度危害介质

15.1哪些是易燃介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所指的“易燃介质”为主要用于爆炸危险介质类别的划定。

规程中的“易燃介质”即为爆炸危险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系数指其气体或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的介质,详见15.1
压力容器中介质为混合物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和爆炸危险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是否属于爆炸危险介质
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按HGJ43-9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
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2,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4
表15.2-1 毒性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表15.2-2常毒性程度为极其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清单(最新编辑整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清单(最新编辑整合)

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3月11日原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
2015年11月17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一、粉尘
二、化学因素
三、物理因素
四、放射性因素
五、生物因素
六、其他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码
无数据资料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501
根据…来处理容量/容器。
RS
Hazard symbol(s) Xn
R-phrase(s) R22;R53
S-phrase(s) S37;S61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将人员疏散到安全 区域。避免吸入粉尘。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体外试验表明有致突变效应
致癌性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GHS07:感叹号; GHS08:健康危害;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代码
无数据资料
H315
引起皮肤过敏。
H319
造成了严重的眼睛发炎。
H341
也许可能会导致遗传缺陷。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造成长期影响。
警告申明
P201
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P20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口 - 小鼠 - 300 mg/kg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 - 家兔 - 严重的皮肤刺激 - 24 h - 眼刺激试验(Draize Test)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 - 家兔 - 中度的眼睛刺激 - 24 h - 眼刺激试验(Draize Test)
无数据资料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 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4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Irrit.2 皮肤腐蚀/刺激:SkinIrrit.2 生殖细胞敏感性:Muta.2 环境危害 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 慢性水生毒性:AquaticChronic3
6.2 环境预防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 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扫掉和铲掉。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粉末
颜色 :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5.8 在 10 g/l
e) 熔点/凝固点
131~133℃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309℃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邻苯三酚 CAS No.: 87-66-1 别名: 焦棓酸;1,2,3-三羟基苯;1,2,3-苯三酚;1,2,3-三苯酚;焦性没食子酸;焦倍酸;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5/5
别急! 先阅读并理解安全防范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64
在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或 …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代码
无数据资料
P302+P352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3 - 5 hPa 在 140 °C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450 g/cm3 在 20 °C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分子式 - C6H6O3 分子量 - 126.11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咳嗽,呼吸短促,头痛,恶心,呕吐,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 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https:// 3/5
吞咽
吞咽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
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UX2800000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LC50-Daniorerio(斑马鱼)-41.8mg/l-96.0h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6.1
国际海运危规 : 6.1
国际空运危规 : 6.1
14.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III
国际海运危规 : I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充气操作和储存对光和空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https:// 2/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 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 送风防毒面具。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 件。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 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