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知识建构_34590239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1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1)陈述性知识阶段
行为程序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被学生学习。例如,在英语学 习中,学习将“ We go to school yesterday改成合适的时 态”,这是一种典型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学生要能顺利完 成这一任务,必须知道英语中动词时态变化的规则,在这里 是将动词改为过去式的规则。 2)转化阶段 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 3)自动化阶段 这是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 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
三 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
内 部 因 素 先前知识 认知结构 学习动机和态度 学习心向和定势 外 部 因 素
学习材料
(内容和形式)
教师指导
学习情境
四、知识的表征存储
知识是怎么样储存于 我们的头脑中的?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命题网络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产生式 (三)成块知识的组织: 图式 (四)认知结构
错误观念及其转变
1错误概念与概念转变
错误概念指与得钱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 概念,也叫另类概念。 概念转变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 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概念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丰富和修订
找一找你已有 的错误概念。
2 概念转变的过程及因素
1)必须对已有概念产生不满 2) 新概念必须是可理解的 3)新概念必须是合理的 4)新概念必须是有效的。
第二节 知识的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即符号表征学习 (最简单的知识是建立事物与符号的表征关 系)、概念学习(较复杂的知识是获得同类 事物的概念)、命题学习(更高一级的知识 学习是习得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命题)。最 后,学习者头脑中的原有命题和新学习的命 题建立联系,而组成命题网络。奥苏贝尔认 为这种命题网络为认知结构。"
• 2、概念的分类
(二)概念学习
1 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
概念学习实质上就是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也是 舍弃事物 非本质属性的过程。表现为对同类对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区分, 对概念 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的判别。 概念学习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概念形成——学习者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 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叫做概念形成。(归纳法)
一 迁移及其分类
(一)定义
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 影响。
(二)理解
1、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 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迁移既包括知识技能的迁移,也包括情感和态 度的迁移。 3、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的独立探索掌握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并以知识结构的形 式贮存于自己头脑中的过程。
2、知识学习的分类
奥 苏 贝 尔
知识本身的 存在形式和 复杂程度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下位学习 新知识与原 有认知结构 的关系 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含义
• 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表述的知 识”,通常是言语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所 以又称“言明 的知识(明确知识或文本知识)” • 显性知识是关于知道是何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可 以被压缩成几个简单的符号,这些符号能被语言(即文 字)(或)机器编码。根据其性质,明确的知识能被广 泛传播或普及。 • 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 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知识(默会知识、 经验知识、缄默知识) 。 • 隐性知识是关于知道如何的知识:怎么想、怎么做,本 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 以期实现对它的理智控制的能力。表现为体验的活动、 直觉思维方式。
概念形成需要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条件,其内部条件是学生积极地对概念的正反 例证进行 辨别,其外部条件是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的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假设作出肯定或否 定的反应。 学生就是通过对外界的肯定或否定反应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不断地选择,从而 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

日常生活中孩子“碗” 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知识学习的不同类型
按照知识获得方式: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支架式学习
根据知识获得的不同形式: 符号学习:学习一个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从而 与该类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分开 命题学习: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整合意义,需 要将新命题与头脑中原有的有关观念、概念 联系起来。
2 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第三节 知识的迁移
迁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人们常说的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一通百通”等都可以用迁移的道理来解释。 例如,掌握英文的人学起法文来就比较容易;会 骑自行车的人就容易学会骑摩托车;学过加法再学 乘法就比较容易。 此外,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此相反的现象,如,学 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干扰; 不良的工作习惯可以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 等,类似这样一些现象,心理学上都称之为迁移。
在思维水平上运用
在接受学习中,将新的概念归属于原有的层次较高的概念, 或者识别某一类已知事物的一个不大明显的成员(即在思维 水平上分类),都属于在思维水平上的运用。 在发现学习中,也常常需要运用原有的概念。例如,在解 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原有的概念必须重新组织,以满足解 决当前问题的需要,这也是概念在思维水平上运用的特征。

2
概念学习的要素
1)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教师首先要熟悉自己所教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模式对概念进 行分析。对概念的分析一般包括六个方面: 定义:定义的表述必须准确、简洁、完整 特征:概念的关键特征、本质特征,对其属性的分析必须全 面准确,没有遗漏没有包含无关特征 例证:概念的例证必须具有典型性、多样化 上位概念 下位概念: 对长方形 同位概念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概念的分析 3)正例和反例的运用 4)变式和比较
(一)概念及其分类
• 1、概念的含义
• • • • • • • • • • • • 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人脑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的认识。 概念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例子和概念属性。 1)概念名称--书、三角形、学习,它们所代表的是同类的事或物,就是 概念的名称。 2)概念例证(外延)--由于概念是用符号所代表的同类事物,同类的个 别事或物就是概念的例证。哺乳动物的例证是大象、猪、人、猴子。也 称为正例(肯定例证),不属于这一类的叫反例(否定例证)。 3)概念属性--关键特征或标准属性。是指概念的一切正例的共同本质属 性。例如,一切哺乳动物都有胎生和哺乳这两个属性,则胎生和哺乳便 是哺乳动物这一概念的属性。 4)概念定义(内涵) --指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平行四边 形 是两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第五章
知 识 的 建 构
第一节 知识概述
一、知识与知识观
知识——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的 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 知识观——具体指怎样理解知识、对知 识抱有怎样的态度。 知识观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二)知识学习及其类型
1、知识学习:通过成人有目的、有系统的指导及个人
2)概念的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 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 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 概念的同化也需要外部和内部两方面 的条件。外部条件是新学习的概念必 须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概念 或表象有密切的联系,内部条件是学 生有着有意义学习的意向。
1)模式识别学习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
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例如,几个线段组成的一个图形或一个字母,几个笔划组成的一个汉字、 一幅人的头像等等,都是视觉模式;几个音素组成的一个音节,几个音 节组成的一个单词,一段音乐旋律等等,都是听觉模式;此外还有触觉 的、味觉的和嗅觉的模式。在任何感觉道内,一个模式总要不同于其他 的模式。 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 这就是模式识别。人的模式识别常表现为把所知觉的模式纳入记忆中的 相应的范畴,对它加以命名,即给刺激一个名称。但这种命名并不是必 不可少的,有时模式识别也可表现为对刺激产生熟悉之感,知道它是以 前曾经知觉过的。例如,嗅到某种味道并判断是什么事物,听到某种旋 律并知道是什么乐曲,在陌生面孔里识别熟悉的人。
2 模式识别学习和动作序列学习
模式识别是指将输入的刺激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有关的
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辨认出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2)动作序列学习
动作序列是指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 系列操作序列,这种学习主要是对产生式中 动作项的学习。 动作序列程序是连续的操作的基础,它不仅 要识别模式,而且要进行一系列操作,也就 是使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
(四)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
实践意义 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迁移而教学”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理论意义 了解学习规律,是学习理论建立的主要支柱 了解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 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 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如果学生们在学校中学习的那些材料 无助于他们进一步沿着学术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 后生活中更有效地应付各种情景,那么教育就是在浪费他们 的时间。”
二 迁移的理论和研究
(一)迁移的经典理论 1 形式训练说: 沃尔夫 2 相同元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3 概括化理论:贾德 (二)迁移进展研究 1 情境因素与迁移 2 个人因素与迁移
试结合概念转变的 过程分析自己错误 概念的转变过程。
3 概念转变的促进
1)洞察学生原有的观念 2)引发认知冲突 3)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 套行为步骤。 一般而言,个人对于程序性知识缺乏有 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 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例如,我们 会计算数学题,会讲某种语言,会骑自 行车,这些都是程序性知识的体现。它 相当于传统上所说的技能。
3 概念的扩展与运用
1)概念关系图:用图表的形式表征知识的
技术,建构概念关系图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头 脑中的知识外显化的过程。 通过制作概念关系图,学生就能“视觉化” 对概念的理解,达到扩展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概念关系图也是重要的评价工具。
2)概念的运用
在知觉水平上运用
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已经获得同类事物的概念以后,他再遇 到这类事物的特例时,就能立即把它看作这类事物中的具体 例子,把它归入一定的知觉类型。
五、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
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同化和顺应 首先,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的 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 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经验会因为新知识 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 识的顺应
ຫໍສະໝຸດ Baidu
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 取新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 积性。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的磨合、协调, 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 同化和顺应做为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三)迁移的种类
1 从迁移的领域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策略方 法 2 从迁移的方向看: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 3 从迁移的结果看:正迁移和负迁移 4 从迁移发生的内容看: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5 从迁移情境性看:近迁移和远迁移 6 从迁移的自动化程度看: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