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备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备课

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背景】: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烹彘的故事,小而言之,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算数,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守信的榜样。大而言之,是处世为人要讲诚信的问题。

[注释]⑴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⑵之:到⑶泣:小声哭。⑷彘(zhì):大猪。⑸适:往,到……去。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⑹止:阻止。⑺特:不过,只是。⑻婴儿:小孩子。⑼戏:开玩笑。⑽今:现在。⑾女:同“汝” 意为你,对对方的尊称。⑿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⒀烹(pēng):煮。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她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随便戏弄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等父母去教育他如何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育。如今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于是就把猪煮了。

题目参考答案:

1. D(应为“只是”之意)

2、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二、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1、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孤:幼年丧父。

3、资:财务,钱财。

4、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5、荻(dí):芦苇杆。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6、以:用……办法

7、书:写。

8、闾(lǘ)里:街坊,乡里,民间。

9、士人家:读书人家10、或:有时。11、因:借……机会。12、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13、文字:文章

参考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可是家里已没有书可读,他便到街坊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启示:欧阳修家里贫穷,但他依然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题目参考答案:

1、C

2、D

3、(1)多读古人的文章(2)只是致力于读书。

三、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注释]:(1)见:会见(2)形:形象(3)雄:扬威(称雄)(4)魏武:曹操(5)捉刀:手提着刀(6)雅望:仪表美好(7)非常:不一般,不平常

(8)床:古代的坐榻(9)毕:完毕

【译文】:魏武帝将要会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形象丑陋,不能够扬威远方的国家,让崔季珪代替,魏武帝亲自举着刀站在床边。见面完毕以后,让间谍问(匈奴使臣):“魏王怎么样?”匈奴的使臣回答说:“魏王风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边举着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魏武帝听到之后,派人追杀这个使臣。

题目参考答案: 1、略(见上注释)

2、他狡诈,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毕后派间谍听消息;他残酷,怕匈奴使对自己不利,派人追杀。

3、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替别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4、不恰当。因为匈奴使就是从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

四、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背景】:四川边远的地方,两个和尚要去南海的故事。选自《白鹤堂文录》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彭端淑(1699年-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注释]:(1)24鄙:边境(2)语:告诉、说(3)于:对(4)欲:想(5)之:去,往,到。(6)恃:凭借。(7)瓶:水瓶。钵:和尚盛饭的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8)足:足够(9)下:指顺江而下(10)犹:还、尚且(11)往:去(12)越:到。明年:第二年。(13)以(告):用……此处省略“之”字,本应为“以之告富者”(14)去(南海):距离(15)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的海上。(16)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难道,反而。(17)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译文]: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想要买舟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去(南海),你凭什么前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自己的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四川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题目参考答案:1、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凭借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3、对比立志。

五、(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