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剧《恋爱的犀牛》之先锋性
孟京辉《恋爱的犀牛》艺术解读
三、创新性
《恋爱的犀牛》作为先锋戏剧的代表作,其在创新性上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叙事结构:该剧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将时间顺序打乱,以更为自由和 灵活的方式组织剧情,这种叙事方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
2、人物塑造:马路和明明这两个角色的塑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他们身 上既有现实主义的元素,又有抽象和夸张的成分,这种人物塑造方式使得观众 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孟京辉《恋爱的犀牛》艺术解读
目录
01 一、背景介绍
03 三、创新性
02 二、概览 04 四、影响力
目录
05 五、个人观点
07 七、结论
06 六、对比与参照 08 参考内容
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是一部对中国先锋戏剧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自1999 年首演以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让这部剧作成为了中国当 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从背景介绍、概览、创新性、影响 力以及个人观点等角度,对《恋爱的犀牛》进行深入的艺术解读。
六、对比与参照
如果与其他戏剧作品相比,《恋爱的犀牛》无疑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与其 他先锋戏剧相比,该剧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更为成熟和完整。在内容上, 该剧聚焦于现代社会中的爱情问题,呈现出现代人在面对爱情时的困境和挣扎。 在表现形式上,该剧采用了一种更为自由和灵活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 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剧情的发展。
一、背景介绍
《恋爱的犀牛》由孟京辉执导,郭涛、吴越等主演,于1999年6月7日在中国 青年艺术剧院青艺小剧场首演。该剧以情感充沛的诗化语言、大胆独特的碎片 结构以及深情曼妙的原创音乐,完成了一次与诗歌抽象、跳跃、灵动等特点具 有高度一致的美学探索。
《恋爱的犀牛》话剧观后感800字
《恋爱的犀牛》话剧观后感800字话剧《恋爱的犀牛》让我感受到了深刻的人性冷漠和社会问题的反思。
整个剧情紧凑而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的主人公,一个角度代言人,用可爱的可疑脆弱的语调,吐字不清,让人感到不自由,而这也正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处境。
他在剧中扮演着人们对他的期望和要求,他的生活几乎被他们决定,一个真实的回应某种程度上,我为自己的生活感到快乐,思考着脆弱的人,不令人注视的人,也让我有了重新定义自我的信念。
整个剧情中的一对夫妇,恰当地揭示了当今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他们表达了彼此之间的冷漠和某种视而不见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最终导致他们的婚姻破裂。
这给我以启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关心,更应该去关心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真正建立起真实而有意义的关系。
剧中揭示出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例如愤怒与冷漠、自私与善良的对立,以及这个社会中不平等对人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既令人担忧又引人深思。
剧中的人物形象逼真且具有普遍性,让观众在剧中看到了一面镜子。
而且,剧中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或结局,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完美,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变和解决。
话剧的舞台布置和演员的表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简洁而又富有艺术感,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剧中人物的生活状态。
而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更是让我为之倾倒。
他们用真实的表演和娴熟的技巧将剧中的情感传达给了观众,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恋爱的犀牛》这部话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深入反思。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并促使我去思考和关心他人的内心感受。
这部话剧给了我启示,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瞬间。
通过观看这部话剧,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关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试析《恋爱的犀牛》魅力之所在
试析《恋爱的犀牛》魅力之所在摘要:“这部世纪之交的作品在商品化时代具有特殊意义,从中折射出一批知识分子面对商业大潮时的不安情绪。
”真的爱情是人们永远的追求和向往,而《恋爱的犀牛》以华丽的歌曲,富有诗性的独白,匠心独具的情节设计准确地向大家呈现一段没有结果没有成功的爱情,该剧因为以娴熟的艺术手段触摸到了人性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而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在给导演孟京辉带来肯定和美誉的同时,成为中国先锋实验戏剧舞台上一座异军突起的高峰。
关键词:《恋爱的犀牛》、爱情、艺术手法、孟京辉对于《恋爱的犀牛》,有的专业刊物评价说:“整个演出体现出了既前卫又现实的特点。
戏剧通过剧本,继而搬上舞台,戏剧通过演员的语言、动作、神情传达出人物的心灵世界。
通过整场剧,人物语言充满了诗意,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除了诗意的台词,本剧还将音乐与表演融合在了一起,多处配乐运用得恰到好处。
由开场的吉它演奏,到‘明明之歌’的演唱,由女主角一人独唱到多人合唱,给人一种震撼之感。
”[1]还有的评论家说:““孟京辉在戏剧行进的过程中巧妙地尝试了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达成一种‘理性的递进’,音乐的抒情、感化和渲泻作用,于不知不觉中控制了观众的感受,强化了剧场性和戏剧效果。
”[2]作为一个话剧的初入门者,我没有能力清晰的分辨出已经上演了近100场的《恋爱的犀牛》,这一个版本的演出和另一个版本的演出,其中的细微差别。
我只是为《恋爱的犀牛》中的那些华丽真挚的台词,那些看似没有意义的荒诞不经的黑色幽默,那些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以及穿插其中的那一首首歌曲,而感到盲目地震撼和感动。
感动之余,我也不由地在思考,作为一部自1999年创作出来,便大受欢迎一再上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其魅力和魔力究竟在哪些地方?一、主题的魅力:爱情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话题这部话剧创作于世纪之交前夕,彼时,正是中国旧的计划体制解体之际,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而那些原本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幸运儿,却突然发现,他们不可能像他们的师姐师兄们一样,一毕业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分配到一个舒适的单位。
浅论话剧 《恋爱的犀牛》 的美学特征
浅论话剧《恋爱的犀牛》的美学特征作者:罗磊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67期摘要:《恋爱的犀牛》作为孟京辉的爱情戏剧的代表作,以其情感之美吸引无数观众,该剧也包含对戏剧美学的各种探索,值得我们进行分析。
关键词:孟京辉《恋爱的犀牛》美学特征孟京辉举着“先锋戏剧”的旗帜,在小剧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在表演文本、即兴表演、舞台表演等各个方面都对过往戏剧做了大量实验性的探索,尤其是他表现爱情题材的戏剧,如《我爱xxx》、《恋爱的犀牛》、《琥珀》等,其中《恋爱的犀牛》尤其成功,本文将以该剧为例,探讨孟氏爱情戏剧的美学特征。
一、情感之美在关于艺术起源的讨论中,就有艺术源于“表现”一说。
克罗齐就提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直觉的来源是情感,在他眼中艺术归根结底就是情感的表现。
科林伍德又提出“巫术的目的总是而且仅仅是激发某种情感”,他认为,只有表现激发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情感思索,能激发欣赏者的情感共鸣的作品。
《恋爱的犀牛》展示了一段偏执的爱情,犀牛饲养员马路不会英语,不会开车,不懂电脑,每天的生活就是和大仙、黑子、牙刷混在一起打牌、买彩票,无聊地虚度光阴,没有生活目标。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有着柠檬味气息的女孩明明,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可明明心里只爱着一个在舞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男人陈飞,而且这个陈飞只是玩弄她,并不爱她。
鲜花、誓言、肉体的接触,即使是中了500万的彩票获得财富,也不能让马路得到明明的心,绝望的马路走上偏执之路,以爱的名义绑架明明,他杀死自己心爱的黑犀牛,掏出它的心,以表达自己的爱情。
孟氏爱情话剧提倡一种爱情本位论,任何人不论你高贵富有还是贫困,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
该剧编辑廖一梅说道:“爱是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人真正值得倾其所有去爱。
但有了爱,可以帮助你战胜生命中的种种虚妄,以最长的触角伸向世界,伸向你自己不曾发现的内部,开启所有平时麻木的感官,超越积年累月的倦怠,剥掉一层层世俗的老茧,把自己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在外。
第八讲 《恋爱的犀牛》读解
⏹孟京辉,1965年出生,生于吉林长春,幼年迁居北京。
⏹1986年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化工学院任教。
1988年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
毕业后任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
⏹孟京辉是当前中国剧坛最具影响力的著名青年先锋戏剧导演,电影导演。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
⏹自80年代起,他开始致力于先锋戏剧的探索,近十几年来,推出了大量优秀的戏剧作品,如:《秃头歌女》、《等待戈多》、《思凡》、《阳台》、《我爱XXX》、《阿Q同志》、《爱情蚂蚁》、《坏话一条街》、《恋爱的犀牛》、《臭虫》、《第十二夜》等等。
•近几年戏剧导演作品•《魔山》(2006年)中国至今为止最大的儿童剧。
编剧史航,执行邵泽辉。
•《艳遇》(2007年)话剧,北京保利剧院演出。
•《爱比死更冷酷》(2008年)话剧,(德国)法斯宾德编剧,北京蜂巢剧场演出。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2009-2010年)话剧,北京东方先锋剧场、北京蜂巢剧场演出。
•《空中花园谋杀案》(2009年)话剧,音乐剧,北京蜂巢剧场。
•《三个橘子的爱情》(2010年)音乐剧,北京蜂巢剧场演出。
•《柔软》(2010年)话剧,北京保利剧院,作为“悲观主义三部曲”的完结篇,讲述了一个绯闻缠身的女医生和一个性别模糊的年轻人纠结的情感和微妙的两性关系。
•《恋爱的犀牛》是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的青年女作家廖一梅的第一部戏剧作品。
该剧在小剧场上演期间,场场爆满,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编剧:廖一梅•导演:孟京辉•演出:中央实验话剧院•时间:1999年夏天•地点:北兵马司青艺小剧场(连演40场)•《恋爱的犀牛》2003年演出了30场,2004年30场,2008年又在蜂巢剧场演了160场。
•2009年初,该剧在全国12个城市作巡回演出,并举行了盛大的《恋爱的犀牛》十周年纪念活动。
•2012年,4月底,孟京辉又带着《恋爱的犀牛》走到了西安人民剧院的舞台。
【最新】恋爱的犀牛读后感(三)
【最新】恋爱的犀牛读后感(三)
对于孟京辉的戏剧早有耳闻,而且常常被冠于先锋或者实验戏剧之名.周末应朋友之邀看了正在上演的>,看过之后备感失望.导演想揭示执着与坚持之于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生命.爱情或是事业莫不如是,甚至还扮演起上帝的角色给守此信念的人带来好运.
如此主题并无不妥,就看如何建构这个故事,对主题进行挖掘和演绎.遗憾的是导演对社会的认知过于表面和粗浅,带来的是内容的杂乱和结构的松散,对主题的演绎缺乏深度的支持.插科打诨似的无厘头表演内容,除了说明该戏的社会背景外,能够支持导演这么做和选择的恐怕也就是商业因素了,作品深刻不深刻不重要,让大家傻乐一下,钱收回来就好.
说起先锋或者实验戏剧,从这个戏中看不出有什么能体现出先锋的概念.也许这个标签也不是孟京辉自己要的,是别人硬给他贴上的.戏中看到的是过多的手法和技巧,缺乏一个大的理念来统一整个戏的方向和灵魂.想到了电影镜头在戏剧中的表现方法.充分利用表演的场地与空间.沉浸式地表演体验,男主人公与犀牛符号化般地隐喻等等,可这些只是手段而已,而且国外很多年前就在玩这些了,如果这也叫先锋的话,那在我们这里就真不知谁是傻子了.让我印象深刻的倒是导演对性交这个话题很是热衷,借着戏剧舞台自己过瘾的同时,也让有点文化的小资们在这个貌似高雅的殿堂里听到自己心里久违的放纵.同乐,同乐!
我国与西方的戏剧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我们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戏剧工作者的努力都是要多加支持和鼓励的.加油吧!我相信孟京辉们的努力工作会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
从《恋爱的犀牛》看先锋戏剧的文本特点
二、 《 恋 爱的犀 牛》 文本 分析 孟京 辉 、廖一 梅夫 妇无 疑是 中国先 锋话 剧 的领 军人物 , 而《 恋 爱 的犀 牛 》 又是 他 们最 经 久 不 衰 的作
品 。 自从 1 9 9 9年 首 次在清 艺小 剧场 上 演 以来 , 经过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 7 5 2 X( 2 0 1 4 ) 0 3 — 0 0 4 4 — 0 5
一
、
中国先 锋话剧 对传 统戏 剧 文本 的 反思
他们 的心 情 ……剧 本不 容许 作者 如此 随便 地进 行 干 涉。 ” 高尔基 的这段话 十分 清 晰地 总结 了戏剧 文本 和
・
44 ・
种在 较小 空 间里 演 出 的戏 剧 形式 是 不断 借鉴 国外 实
验剧 种 并不 断将 之 与 国 内观众 的接 受程 度 相适 应 的 结果 。为 了达 到现代 戏 剧 与转 型时 期观 众需 求 的默
对话 的形 式展 现 社会 冲突 ,选择 了不 直接 表 态而 让
读 者 自己判 断 的方式 。
变, 叙述 者 与作者 的距 离不 断拉 大 , 体 现 了戏 剧创 作
场景 , 交代 情节 , 沟 通人 物 , 剖 析独 白等作 用 。 先锋 话 剧 之所 以特 别 ,与 其独 特 的 文本 处 理密 切 相 关 , 因 此, 整理 先锋话 剧 的文本 是 十分必 要 的。
戏 剧 的文 本 处 理方 法 与 小说 创 作有 相 通 之处 ,
开放 后现 实情 况 的不断 发展 , 外 来思 潮 的不 断涌 入 , 各种 实验 性话 剧 、探 索性 话剧 也开 始进 人 国人 的视 野 。话剧 文本 关心 的 内容 也从 大社 会逐 步转 移 到小
简述《恋爱的犀牛》的思想内涵
简述《恋爱的犀牛》的思想内涵QAQ思想内涵1、一首关于现代都市爱情的抒情诗,并且是疯狂而绝望的抒情诗在现代城市,人们的性和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作为这种自由的代价,城市人真正谈恋爱的可能性也就丧失了。
我们有权利不受干涉地爱上几乎任何人,但我们很难同时被一个人热烈而执着地爱着。
《恋爱的犀牛》就是一首关于现代都市爱情疯狂而绝望的抒情诗,它以疯狂的爱打动那些不再会爱的心灵,它以绝望的爱打动那些不被爱人所爱的心灵。
2、以理想化的爱情抵抗现代世俗社会的浮躁,批判时下流行的市侩观念与世俗观念马路和明明甘为“爱奴”,漠视周围人的异样眼光:而围绕在“爱奴”身边的其他符号化的人物,则轻蔑和嘲弄爱情的神圣性,认为爱情只是让人精神愉悦的,爱人是随时可以更换的。
相比之下,该剧把个人的诗意倾注在路和明明身上,渲染和书写两个人为了爱情的疯狂,而集体场景确实像小丑一样作为陪衬存在。
马路的爱情是执着付出,明明的爱情是疯狂体验3、对执着精神的礼赞《恋爱的犀牛》表达的并非仅仅是爱情,还有对理想的宝贵坚持与执着。
在这个物质过剩、情感过剩的时代,奢谈理想只能惹人侧目,它是如此的美好,却不堪一击。
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形成弥漫全剧的狂欢中的孤独与失落。
因此,一旦将爱情冠以理想之名,一切疯狂的行为就有了悲壮的意味,马路最后杀死犀牛图拉的举动成为对理想的“献祭”。
4、人生的盲目性与对命运的反抗剧中男女主角的眼睛被蒙上,象征着生活和爱情中的盲目。
路是西西弗斯式的悲剧人物。
他的悲剧根源在于他对现代社会经典爱情观的固守和无力改变。
5、人生的戏剧性,荒诞感和绝望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内心最深切的渴望无法获求,不想要的东西却在无意间得到。
这样“无意得到”和“无法获求”的对照中所带来的荒诞性和绝望感,是人生情感状态的一种普遍呈现,也恰好说明了艺术作品是现实生活的浓缩。
论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的先锋精神
读·闻·观61论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的先锋精神卢博文摘要: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作为中国话剧史上首部优秀的先锋话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先锋性占据着先锋话剧的第一名,演出已超过二十年,却经久不衰。
而当初这部年轻的作品是如何在整个话剧市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
并且是如何开创了先锋戏剧这一类型,吸引到大量的观众,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通过对该剧的艺术语言、导演构思、艺术技法等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先锋精神,以及对后来先锋戏剧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先锋戏剧;《恋爱的犀牛》;孟京辉在中国话剧行业凋敝的1999年,谁都没想到出现了一出“不像戏的戏”改变了整个行业的状况,《恋爱的犀牛》的导演孟京辉也因此家喻户晓,中国戏剧史上也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先锋戏剧。
先锋一词在历史上一般是用做军事用语,开路先锋、先锋军等等,我们可以大致理解其为: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勇敢的尝试。
如果准确地划分,先锋戏剧是属于实验性戏剧,用大量在戏剧中没有使用过的表现方式与艺术手法大大开拓了戏剧艺术语言的边界。
但是这些新的东西并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真正来表达主题思想的。
而第一次看这部戏的观众的期待视野并没有实现,因为这种形式是中国话剧史上未曾出现过的,所以观众的召唤式感应有点失灵了。
孟京辉在1999年改变了戏剧,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创作思路。
正如这部戏的名字一样,犀牛的视力是很差的,就像是人们在爱情中的盲目。
马路对明明的爱如此疯狂,所以他并不在乎陈飞的存在,而陈飞这个未曾出场过的人物,也被明明疯狂地爱着。
剧中除了明明与马路外,每一个角色都是碎片化的。
他们代表了社会上各种鲜明的人物性格与行为。
比方说“牙刷”,他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推销员的典型。
马路就是在这群人中不断地摸索如何去得到、甚至是占有明明。
这两个人物是与世俗不同的,所以他们被单独地区分出来,显得极为孤单与寂寞。
而那群世俗的人在开场时,研究如何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钟表上,与世长存。
《恋爱的犀牛》读解
五、在普通爱情故事中发掘新意
• •
(二)形式上的新意 像《恋爱的犀牛》这样一个普通的爱情故 事何能吸引观众来掏钱买票呢?主要在于导演的 艺术创造所呈现出来的舞台艺术表现力。 • 1.艺术创造的先锋性和前卫性 • 《恋爱的犀牛》的演出就体现着孟京辉一贯 的艺术风格,整个演出集戏剧、音乐为一体, 强烈的形式感,夸张的表演,幽默、戏谑的语 言,既是前卫的,又是现实的。
四、《恋爱的犀牛》的思想内涵
•
(二)表现了一种生存状态,表现了 ‚坚持‛的主题 • 90年代的初期和末期,时代风貌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在90年代未期,在人 们经历了市场经济造成的文化转型后的 焦躁不安中,以‚坚持‛为主题,以固 执甚至偏执进行‚坚持‛的《恋爱的犀 牛》,触动了一部分人的敏感的心灵和 神经,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
•
四、《恋爱的犀牛》的思想内涵
《恋爱的犀牛》中当大众在完全臣服亍世俗理性的同 时,马路陷入了困境: • ‚怀疑一切……什么东西能让我确定我还是我?什么 东西让我确定我还活着?——这已经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 是一种较量,不是我和她的较量,而是我和所有一切的较量。 我曾经一事无成这并不重要,但是这一次我认了输,我低头 耷脑地顺从了,我就将永远对生活妥协下去,做个你们眼中 的正常人,从生活中攫取一点简单易得的东西,在阴影下苟 且作乐,这些对我毫无意义,我宁愿什么也不要。‛ •
(二)表现了一种生存状态,表现了“坚持”的主题
• • [夜晚的楼顶平台,马路和明明。 明明:我是说“爱”!那感觉是从哪来的?从心脏、肝脾、血管,哪一处内脏里来 的?也许那一天月亮靠近了地球,大阳直射北回归线,季风送来海洋的湿气使你皮 肤滑润,蒙古形成的低气压让你心跳加快。戒者只是来自你心里的渴望,月经周期 带来的骚动,他房间里刚换的灯泡,他刚吃过的橙予留在手指上的清香,他忘了刮 的胡子刺痛了你的脸……这一切作用下神经末梢麻酥酥的感觉,就是所说的爱 情…… 明明:我偏丌,我偏丌听你的话,我偏要理他。只要他还能让我爱他,只要他丌 离开我,只要我还能忍受,他爱怎么折磨我就怎么折磨我,他可以欺骗我可以贬低 我,可以侮辱我,可以把我吊在空中,可以让我俯首贴耳,可以让我四肢着地,只 要他有本事让我爱他。你傻看我干嘛?你的爱情在我面前软弱无力了吧,丌值一提 了吧,烟消于散了吧?你以为爱是什么?花前月下,甜甜蜜蜜,海警山盟?没有勇气 的人,去找个女人和你作伴吧,但是,丌要说“爱”。嘘…… 马路:忘掉她,忘掉她就可以丌必再忍受,忘掉她就丌再有痛苦。忘掉她, 忘掉你没有的东西,忘掉别人有的东西,忘掉你失去和以后丌能得到的东西,忘掉 仇恨,忘掉屈辱,忘掉爱情,象犀牛忘掉草原,象水鸟忘掉湖泊,象地狱里的人忘 掉天堂,象截肢的人忘掉自己曾快步如飞,象落叶忘掉风,象公犀牛忘掉母犀牛;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丌忘掉她。
先锋戏剧《恋爱的犀牛》的艺术魅力
先锋戏剧《恋爱的犀牛》的艺术魅力作者:陆淑敏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19期陆淑敏内容摘要:《恋爱的犀牛》是孟京辉的经典之作,自1999年上演至今已有十六年,每一次上演都广受欢迎,被称为是“最受欢迎的小剧场戏剧”。
由于该剧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期待,所谈论的是爱情这一永恒的话题,在台词上选择用诗化和幽默戏谑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批评,因而成为当代小剧场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恋爱的犀牛》审美期待爱情语言艺术《恋爱的犀牛》是先锋戏剧家孟京辉经久不衰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剧坛的经典之作。
它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男人(马路)爱上了一个女人(明明),并尽其所能为她做了一切所能做的事情,但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爱。
简单来说就是“我爱她,她爱他,他却不爱她”的典型的三角恋爱关系。
自1999年上演至今,《恋爱的犀牛》已经走过了十六个年头,先后改编了六次,是当代最受欢迎的小剧场戏剧之一,被视为“小剧场史上的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恋爱的犀牛》1999年版共演出40场,2003年的第二版和2004年的第三版分别演出30场,并登上了国家大剧院。
2008年第四版共演出160场,2009年第四版出演,并举行了《恋爱的犀牛》十周年纪念活动。
2011年演出达到800余场,且被翻译成英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并出国进行巡演。
2012年演出第五版,上演超过1000场。
2014年演出第六版,并走进了大学校园,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先后演出达千余场。
”[1]十多年来,《恋爱的犀牛》为何每次演出都得到了观众的热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大众审美期待的集中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开始入转型期。
转型期既是一个消费时代,也是商业化时代,这一时期,“文化已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恋爱的犀牛》
"间离效果"在戏剧《恋爱的犀牛》中的运用《恋爱的犀牛》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讲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为了她作了一个人能所作的一切,剧中的主角马路是别人眼中的偏执狂,如他朋友所说过分夸大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之间的差别,在人人都都懂得明智选择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
所谓“明智”,便是不去作不可能、不合逻辑和吃力不讨好的事。
在有着无数可能、无数途径、无数选择的现代社会,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都能在情感和实利之间找到一个明智的平衡支点,避免落到一个自己痛苦,别人耻笑的境地。
这是马路所不会的,也是我所不喜欢的。
不单感情,所有的事也是如此。
没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
《恋爱的犀牛》是先锋戏剧代表作品,自1999年演出至今已二十年,生命力旺盛.而"间离效果"在《恋爱的犀牛》中的巧妙运用,为此剧增添了新鲜感,也成为孟氏戏剧的亮点和特色。
一、话剧——流动的符号一切存在本身被置于符号般的话语框架之中,一切存在在本质上都是历史性的,于是在这样难以逾越的局限中,话剧的发展被商业着、被炒作着、被概念着,话剧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人为地烙上了明显的文化分层的标签。
“在寓意的想象中,等列并行的类比取代了灵光‘再现’的象征阶序:而罅隙与圆融、断裂与衔接都还原为修辞的符号,为散乱的世界,暂时作一注脚。
”(王德威语)。
包括话剧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其实都是某种符号,它们演绎着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
因此在给话剧本身的价值进行定位时,我们应在尽可能全方位地包容着一切可能有关于话剧的信息的同时,也更彻底地反思我们自己。
话剧的生长到处充斥了人的影子,而它所直面的也原本是我们这些所谓的艺术欣赏者群体。
我知道,在艺术中最难做到的是有所言说,却有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在生活的说与不说的决断中,如果是出于对艺术价值的近乎单纯的虔诚,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说,表述自我意识,并在彰显主体价值的同时去推动着话剧的变革。
先锋戏剧《恋爱的犀牛》艺术特色赏析
第34卷第10期 2021年05月Vol.34 No.10May 2021艺术科技中国先锋派戏剧与文学诞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虽说先锋戏剧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荒诞之感,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荒诞剧并不相同。
先锋戏剧源于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旨在用生活中挣扎、苦痛和残酷还原生活,撕开现实生活的外衣,试图找到存在的意义。
《恋爱的犀牛》作为先锋戏剧的代表作品,从各个方面继承和反映了先锋戏剧的特点,本文从悲观主义戏剧语言、存在主义根源、意象解读与舞台呈现四个层面对其进行解读与赏析。
1…悲观主义的语言特色戏剧语言是一部戏剧存在的外化表征,作家高尔基曾说:“戏剧语言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
”“诗意语言表达的是浪漫的情怀,通俗直白语言表现的是生活的平凡”[1],戏剧中用了大量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平淡的生活与轰轰烈烈的爱情。
廖一梅作品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犀利、态度明朗,这一点也是先锋派戏剧的共同之处。
《恋爱的犀牛》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是孤独的、苍白的、悲观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都面临着生活和爱情上的困境,他们的话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质问,而这些问题无解的状态正呈现了悲观世界的存在。
在廖一梅的作品中,悲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启迪观者在沉醉于爱情的同时不应逃避对人与世界关系这一问题的答案的寻找,而要追溯到更为本质的东西[2]。
首先,廖一梅采取了一种戏剧语言中常用的修辞,即借代。
常见的借代是由具体代抽象或由抽象代具体,《恋爱的犀牛》中采用的就是具体代抽象的方式,借犀牛图拉代饲养员马路,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意象化。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了呈现给读者,它来源于生活,往往高于生活。
”[3]戏剧语言中排比修辞的运用使得作者强调的内容得到重视,增强了语言的侧重点和剧场的仪式感。
在《恋爱的犀牛》第六场戏的结尾,明明用排比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陈飞的爱:“他爱怎么折磨我就怎么折磨我,他可以欺骗我,可以贬低我,可以侮辱我,可以把我吊在空中,可以让我俯首帖耳,可以让我四肢着地,只要他有本事让我爱他。
《恋爱的犀牛》话剧评论
《恋爱的犀牛》话剧评论第一篇:《恋爱的犀牛》话剧评论与恋爱无关,与犀牛有关《恋爱的犀牛》的主线是两个“个性偏执者”的爱情故事。
犀牛饲养员马路爱上了女邻居明明,但明明深爱着陈飞,而陈飞只是在玩弄她的感情。
马路用尽各种方法也无法获得明明的感情,在绝望中,他以爱情的名义将明明绑架,并在她的面前杀死了自己最心爱的黑犀牛,挖出犀牛心来表达自己的爱情。
“人,结成社会而生活”。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而正如剧中台词所说“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情感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我们有太多的声音要听,我们有太多的要求要满足。
”飞速发展的社会给人以更广阔的自身发展的空间,倡导个人的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追求,但同样也给人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意识和社会需要的不可调和性日益凸显,而这一矛盾也成为该剧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剧中主要人物可分为两类:一,“偏执者”——马路和明明;二,“社会化”的人,如牙刷,黑子,大仙,红红,莉莉,主持人,恋爱教授等。
前者坚持自我意识,拒绝向现实和社会妥协,执着于追求内心真正的渴望;后者则在适应着社会需要,以这种适应为生存的手段和生活的目的,成为社会的机器。
由于个人内心世界和外界的分裂,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一种隔离感。
第十二场的“二十世纪百大新闻评选”,罗列了一长串二十世纪的重要事件,穿插在马路和明明的情感纠葛中,造成一种荒诞感,表现了历史和社会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的脱节。
剧中的重要意象,也是舞台的背景“大钟”,作为一个完全人为的,社会化的产物,和“二十世纪百大新闻”一样,对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并无本质意义上的改变,即便马路因大钟彩票而飞来横财,也仍无法扭转其命运的悲剧性。
相比马路毫不关心的态度,大钟的制造者们在钟上刻名字,对大钟热情赞美并赋予其崇高意义的行为多少显得有些滑稽。
而恰恰是漠不关心的马路获得了制造大钟的最大利益——五百万奖金,这或许是对那些关注社会并赋予某些社会行为过多的意义的“入世”姿态的一种讽刺。
爱是一场缠绵的毒——评话剧《恋爱的犀牛》
千 ,体现 出现 在人们 已把走进小 剧场看剧 当作一种 时 尚。
这 就是 孟京 辉 “ 锋 戏剧 ”的追 求 。段奕 宏版 的 《 爱 先 恋
小 剧场戏剧在 英语 中泛 指一切剧 场 比较 小、观众 比较 少 的 的犀 牛 》布 局 简单 ,色调 昏暗 ,整个 舞 台布 景 由五片 暖 戏剧 演出 ( 包括 实验戏剧和非 实验戏剧) 目前我 国学术界 气片 、两面大镜 子构成 。戏剧表 演和舞 台时空 的 自由,使 。 普遍 接受 的说 法即小剧 场戏剧在 性质上是 实验戏剧 ,在空 其增强 了抽象性 ,所 以导演 就穿插 了许 多戏谑 、荒诞 的成 间上 是较小 的剧场 里演 出的戏 。中国当代小剧场 戏剧在2 分来提 高戏 剧 的观 赏性 。在第 二场 ,牙刷 ( 名 )出场 即 O 人
街 》、 《 一个无政府 主义者 的意外死亡 》,1 9 年 的 《 99 恋 造 恋 爱 的情境 ,这 时插入 的却 是戏谑 似 的 小调 , “ 是 俺 爱 的犀牛 》 、 《 盗版 浮 士德 》 ,2 0 年 的 《 虫》 直到 个 公社 的饲呀 么饲养 员哎……养过 的小猪 崽一呀么 一大群 01 臭 2 0 年的 《 只狗 的生 活意见》等 ,几乎每部戏 一上演就 呀 … … ” , 让 人 哭 笑 不 得 。 这 是 一 个 什 么 都 不 必 当 真 的 时 08 两
入 另一个人 的怀抱 。在 物欲横流 的现实世 界里 ,爱情 是什 他朋友的眼里全是戏谑,而且这种努力并没能换来明明的 么 ?人们想 要什么 ?爱情 能否经 得起诱惑 就成 了一个 个期 好感 ,明明对他只 是一味地拒 绝。于是他 的朋 友们为拯 救
待人去解释的问题 。
一
马路导演 了一 出 “ 爱情 闹剧 ”,他们请 了两个 漂亮 的女 生 红红和莉莉 来扮演 与马路 的偶遇 ,希望马路 能从明 明的感
当代戏剧《恋爱的犀牛》之先锋性
当代戏剧《恋爱的犀牛》之先锋性《恋爱的犀牛》是法国剧作家尚·米歇尔·里布尔(Jean-Michel Ribes)于1985年创作的一部先锋戏剧作品。
该剧以其前卫的风格和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描绘而广受赞誉,成为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剧作背景、剧情特点和先锋性三个方面探讨《恋爱的犀牛》的先锋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剧作的背景。
《恋爱的犀牛》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创作的,当时正处在剧变的年代。
这个时期,社会各界都在追求变革和创新,戏剧也不例外。
里布尔创作《恋爱的犀牛》的初衷是要通过戏剧形式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百态,揭示人性的丑陋和荒诞。
在剧作背景下,《恋爱的犀牛》在题材和手法上都呈现出了极大的先锋性。
值得一提的是《恋爱的犀牛》的剧情特点。
该剧的剧情颠覆传统,呈现出浓重的荒诞和夸张。
剧中人物形象都是怪诞离奇的,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夸张和不合逻辑的元素。
剧中的情节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主线故事讲述的是一对情侣尝试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里找出一条脱离社会压力的逃生之路。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遭遇了种种怪诞的事件,包括犀牛与爱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剧情中的怪诞情节不断发展,触发了观众们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对传统戏剧结构和情节安排的颠覆和突破,使《恋爱的犀牛》呈现出显著的先锋性。
我们来探讨《恋爱的犀牛》的先锋性。
先锋性是指作品在当时当地的具有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和观念表达方式。
《恋爱的犀牛》在剧作风格、题材选择和剧情展开等方面都具有先锋性。
在剧作风格上,《恋爱的犀牛》采用了前卫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里布尔对戏剧艺术的新尝试和探索。
他打破传统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通过夸张和怪诞的元素来营造出一个充满荒诞和离奇的世界,使观众在戏剧中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在题材选择上,《恋爱的犀牛》选择了一个离奇怪诞的主题——犀牛与爱情的关系,这与传统戏剧中的爱情题材有着天壤之别。
里布尔通过这种前卫的题材选择,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探讨爱情和人性的本质,展现了他对戏剧创作的大胆尝试和无限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戏剧《恋爱的犀牛》之先锋性
当代戏剧《恋爱的犀牛》是法国剧作家尤瑟尼奥·艾蒂安写作的一部剧作,被认为是当代戏剧的先锋之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该剧的先锋性。
首先,该剧在戏剧形式上的创新突破。
《恋爱的犀牛》采用了“肢体戏剧”的形式,将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使得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等多方面感受到剧情和角色情感的传递。
同时,该剧还在舞台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非常规的布景和道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女主角凯鲁亚和男主角瑞诺分别以长颈鹿和犀牛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令人瞩目。
其次,该剧在内容上的前卫性。
《恋爱的犀牛》以一种荒诞、夸张的方式,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向观众呈现出了一幅反乌托邦的画面。
舞台上的角色和情境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利欲熏心、人类道德底线沦丧等问题。
主角瑞诺和凯鲁亚在竞争中失去自我,逐渐变得冷酷无情,而辞职的“撒旦老板”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挑战了整个社会制度。
这种反传统、反基本价值的表达,引发了观众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再次,该剧在表演风格上的创新。
《恋爱的犀牛》中演员不再只是台上的角色扮演者,更像是肢体表现和语言表达的综合体。
演员在舞台上肢体表演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舞蹈的元素,也有肢体的挑衅和反复,凭借身体的动态表达角色的心理和情感,使得观众可以充分体验到导演、演员、编剧的高超技艺,感受到戏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威力。
“齐肯多夫式的展现”、“凯鲁亚式的肢体表演”,这些词语成为了时下艺术评论界中必备的高频词,这也充分说明该剧在表演风格上的先锋性。
最后,该剧在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上的开创性。
《恋爱的犀牛》所反映的不仅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现实,更是对人类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的思考。
高度的抽象性和哲学性,使得该剧不仅是当代戏剧的一朵奇葩,更是世界戏剧的经典。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恋爱的犀牛》开拓了戏剧的文化内涵,为戏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综上所述,当代戏剧《恋爱的犀牛》之先锋性,体现在它在戏剧形式、内容、表演风格、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上的创新和开创性。
该剧从出版到今天一直深受戏剧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世界剧坛上的一道明珠,也为当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