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避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避讳
什么是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专制现象。
它要求臣民百姓的名字、地名或官名在碰到帝王或者尊长的名字时,要加以回避。
《公羊传》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避讳开始于周,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民国前夕,流传近三千年之久,可谓影响深远。
避讳的种类主要有:国讳;官讳;家讳;圣讳。
国讳,即“为尊者讳”,就是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皇后名、太子名、皇陵名等,又称公讳。
先秦时期,人人可以“朕”自称,但从秦始皇之后,“朕”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称的了。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是他的姓名没有犯讳。
如果名字犯了讳,就必须要改名。
汉武帝时蒯彻,改名为蒯通。
西汉末年的孔子后裔孔莽,改名孔均;南齐时,将军薛道渊因避齐太祖萧道成名讳,称薛渊。
到唐编修《南史》时,又因避唐高祖李渊名,遂改其名为薛深。
唐朝开国勋臣徐世勣入唐后改名徐勣。
唐玄宗以后,刘知几的字改称刘子元。
宋钦宗名赵桓,故齐桓公宋代成为齐威公。
可笑的是,死人犯活人的讳也要改名。
汉景帝叫刘启,《史记》就把微子启改为微子开;汉明帝时,老庄改成老严,《庄子》就改称为《严子》,鲁庄公、楚庄王改作“鲁严公”、“楚严王”。
晋文帝名叫
司马昭,王昭君被改称“明君”或“明妃”,三国的韦昭改称韦耀。
因为犯讳,有的就得改姓。
汉宣帝名刘询,故荀子就称为“孙卿”。
汉明帝时辞赋家庄忌,改姓为“严”,叫“严忌”。
而且,凡是姓“庄”的一律都改为姓“严”,如把“庄助”改为“严助”。
姬氏避唐明皇讳改为周氏(因西周是姬姓)。
淳于氏,因避唐宪宗李纯讳,改姓于。
后晋高祖叫石敬塘,姓“敬”的都改姓,有的改姓文,有的改姓苟。
到后汉又恢复“敬”姓。
可到宋代,为了避讳皇家的赵敬,姓“敬”的不得不又一次改为“文”、“苟”两姓。
文彦博祖上本姓敬,为避石敬瑭的名讳,遂改姓文,后晋亡后,他才恢复本姓,入宋后,为避赵敬名讳,又改成文。
古代的地名,有很多是因犯讳而改的。
秦始皇为避其父楚的名讳,改“楚州”为“荆州”。
汉文帝时,把恒山改为“常山”。
三国时吴国由拳县野稻自生,统治者认为嘉禾,因改县名禾兴。
孙皓即位,避其父和讳,“禾兴”改为“嘉兴”。
晋愍帝司马邺改“建业”为“建康”。
东晋简文帝时,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蘄春改为蘄陽,宜春改为宜阳。
隋炀帝叫杨广,福建广乐就改为长乐,广陵(扬州)改称江都。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
这是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
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因其父名国昌,遂改孝昌县为孝感县。
宋太宗名匡义,义兴县改为宜兴县。
秦朝时钱唐县,唐便改为钱塘;唐朝的明州,明朝改为宁波。
有的官名爵名,因为犯讳也要改。
汉高祖刘邦把“相邦”改为“相
国”。
汉武帝时,二十级爵的最高一级“彻侯”就改称“通侯”。
隋文帝的父亲叫杨忠,隋朝就把“中书”改称为“内史”,“侍中”改称为“纳言”。
唐朝“民部”改为“户部”。
唐高宗子李忠为太子时,改“中郎将”为“旅贲郎将”。
为避高宗李治讳,将“治书侍御史”改称“御史中丞”。
因为犯讳,有的事物也要改名。
吴越王钱镠,因为“镠”字和石榴的“榴”同音,便把石榴改为“金樱”;杨行密占扬州后,当地人便把蜂蜜改为蜂糖。
赵匡胤的祖父名敬,宋代镜子就称鉴子。
宋高宗即位后,称沟为洫,称狗为犬。
唐以前的文献资料记载有一种植物叫“薯蓣”,唐代宗名豫,薯蓣遂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清初,为避康熙之讳,中药玄参改叫元参。
因为犯讳,一些词语也要改。
汉代邦字都改为国,高祖皇后名吕雉,于是雉这种鸟改称野鸡。
盈数改作满数,是避汉惠帝刘盈的讳。
“惊蛰”,本称“启蛰”,因汉景帝名刘启,就将启蛰改称惊蛰。
光武帝时,把秀才改称“茂才”。
晋文帝时,古书《春秋》改称《阳秋》,晋人孙盛所撰史书因名《晋阳秋》,有个成语“皮里春秋”改成“皮里阳秋”,并沿用至今。
唐太祖名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变成“不入兽穴,焉得兽子”;就连“老虎”的名称也不能叫,而称为“大虫”。
“虎符”改叫“兽符”,“虎门”改叫“兽门”。
唐代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人风者得焉”。
我国最早的一部记载姓氏源流的著作《世本》,也改成了“系本”。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清世祖曾下诏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但康乾时期避讳制度又达到高峰,“唐玄宗”改成“唐元宗”,“玄武门”改成“神武门”,《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就改成天地元黄。
乾隆也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
清代由于违反避讳原则而被砍头的大有人在,比如江西举人王锡侯就是在进书乾隆皇帝时犯了讳而被杀的。
后人将此事总结成两句话,“王举人好心上书,书呆子身首异处”。
官讳,就是下属要避上司的名讳,也叫宪讳。
五代时,冯道为相。
门客给他讲《道德经》时随机应变,将“道”字改为“不敢说”。
于是,“道可道,非常道”就读成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连冯道自己也觉得非常可笑!
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田登作郡,自讳其名,举州皆谓灯为火。
”元宵节官府照例要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
布告上只好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所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根据这则避讳故事来的。
明末湖广巡抚宋一鹤去参见顶头上司总督杨嗣昌时,因为杨父名“鹤”,为了避讳,他就在求见杨大人的名帖上把自己的名字写为“宋一鸟”,成为当世笑谈。
家讳,即“为亲者讳”,就是在家族内部子孙要避父、祖的名讳。
又称私讳。
现在仍能看到私讳的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有“谈”字,“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范晔也是如此,因为其父叫“范泰”,因此在《后汉书》里,“郭泰”变为“郭太”;“郑泰”变为“郑太”。
晋代人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祖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代表对父、祖之孝心。
《世说新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王忱嫌酒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到“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
王忱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
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
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生不得志,二十七岁便郁郁而终。
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进行质问:“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南宋有个人叫贾良臣,要求家人对其名字必须严格避讳。
他的小儿子很聪明,一天读到《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原为尊敬,反成辱骂!
宋代文人士子因避父、祖的名讳不敢做某事或不敢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
北宋吕希纯因为父亲名公著,便不做著作郎;刘温叟因为父亲名岳,便终身不到嵩山、华山等五岳游玩;韦冀的父亲名乐,因此韦冀一生中不仅不听音乐,不游高山大岳,不饮酒做乐,甚至不参加可以使之“快乐”的活动。
北宋诗人徐积,因父名石,便一生不用石
器,连走路遇到石头都不踏,如果是非走不可的石桥,就让人背过去!
家讳不只是避父亲的名讳,也包含避母亲的名讳。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写了近三千首诗,各种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
家讳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父亲名字中如果有“丞”字,那就不能当“秘书丞”等等。
关于家讳,中国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巧媳妇的故事:有一个巧媳妇,公公叫王九。
有一天王九的朋友张九、李九,一个提着一壶酒,一个拿着韭菜来请他喝酒。
因为王九不在家,请这个儿媳妇代为传话。
等王九回来,儿媳妇对他说:“张三三,李四五,一个提着连盅数,一个拿着马莲菜,来请公公赴宴席。
”好在是个巧媳妇,倒也拐弯抹角地把话传清楚了。
圣讳,即“为贤者讳”,主要是避圣贤的名讳,也可归入国讳。
宋代起,姓丘的就因为犯了孔子的名讳而被迫写作“邱”,并且不许读为“邱”,要读成“七”。
于是姓“丘”的从此改姓“邱”。
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回原来的“丘”了,有的没有改。
宋大观四年,为避孔子的名讳,朝廷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
民间也有自发为圣贤避讳的现象。
宋人郑诚非常敬仰孟浩然,一次经过郢州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
由于要避讳,所以每每要把此前文献中的帝王名、祖先名的用字加以改换,结果给文献的正常流布造成许多混乱。
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封建帝王一般采取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采用单名(单名所讳之字比之复名要少一半),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
避讳常用的方法有:改字、空字、拆字、缺笔等几种。
改字。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皇帝都要在一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
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
“正月”的“正”也读作“征”了。
空字。
指遇有该避讳的地方则空而不书,或打个“囗”,或用“某”字代替,或直接书“讳”字。
如唐人把“王世充”写成“王充”。
唐人撰《隋书》时,为了避讳,将韩擒虎写作“韩擒”,空“虎”字。
拆字。
后晋高祖叫石敬塘,姓“敬”的有的改姓文,有的改姓苟。
到后汉又恢复“敬”姓。
可到宋代,为了避讳皇家的赵敬,姓“敬”的不得不又一次改为“文”、“苟”两姓。
缺笔。
是指用缺少字的笔画的方法避讳,始于唐高宗。
“世”字在唐代碑文中缺作卅,少了最下边的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