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片段教学设计与演练107页PPT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识别的语言,初步理解情节并进行归纳总结;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短文,并能理解文章的情节;2.学习用文字的形式表达想法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辅助语境及自己的想象还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节。
教学准备:教学课文及各种相关教具和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创设学习情境)1.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图片,进行展示,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2.教师可让学生联想与小动物有关的事情,并进行表演。
二、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简要的讲解一遍。
2.自己尝试理解文章中所涉及到的生词,并解释给他人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合作学习1.学生将自己理解的文章情节讲给另一个同学听,并一起归纳整理文章的情节。
2.学生之间展开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推理文章的情节,并让其中一位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四、展示交流1.请几位学生进行演讲,讲述自己的理解和归纳总结结果。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
五、巩固提高1.老师针对文章中的重点生字解释意思,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
2.让学生通过编写文章或对所学内容的延伸,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课后作业:请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以上是一节小学语文片段教学的教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并融入了许多互动和合作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节,并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通过练习和作业的布置,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精选小学语文片段教学设计与演示

教学设计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6、仿写: ①一顶()的鸡冠,一个()的头,一身()的羽毛,组成了
骄傲的大公鸡。 ②一对()耳朵,一双()眼睛,一身()毛,加上()就成
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③一对()的耳朵,一身()的毛,加上(),这就是我家的
大花猫。 7、总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还学习了作者独特的写法。 8、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原文) ②讨论你觉得谁写得好?为什么? ③小结写法:作者写出了小燕子羽毛的颜色,翅膀的形态,尾 巴的形状,还用上了比喻,写得很形象,写出了燕子的整体特 点,让人感觉到燕子十分活泼可爱。(板书:整体)
22
教学设计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6、比较阅读2 ①出示句子:
燕子的羽毛是乌黑光亮的,它有俊俏轻快的翅膀,尾 巴像剪刀。小燕子十分活泼机灵。 (原文) ②同桌对读,讨论:哪一种写法好? ③全班交流 ④小结:作者的写法别具一格。 7、指导背诵本段。 ①填空式背诵。 ②完整背诵。
----选自《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课《燕子》
20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
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人们不仅欢迎春 天的到来,也喜欢描写春天。 2、阅读诗句: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 春烟”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③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1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 2.自己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课的教学目 标一般依次是:
1.会认...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中年级) 3.了解(主要内容),激发(思想感情)。 4.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中的片段。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和讨论课文中的情节。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片段。
2. 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和讨论课文中的情节。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和讨论课文中的情节。
教学准备:1. 一段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文课文片段。
2. 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卡片等。
3.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引入: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例如,通过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1. 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如字词的认读、句子的理解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展开:1. 教师朗读课文片段,并带领学生一起跟读。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设计相关的练习,如填空、配对等,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拓展:1.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朗读课文、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短文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写作,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1. 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教学。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一份小学语文片段教学的优秀教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教案中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年级下册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标题:二年级下册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1.1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语文片段教学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提高课文的朗读能力。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教科书、课文PPT、教学录音机等3.2 教学环境:教室内环境整洁,板书清晰3.3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练习册等四、教学步骤4.1 创设情境:利用课文内容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细致讲解:通过PPT或者其他形式的教学辅助材料,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和重要的语言点。
4.3 组织朗读: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规范语流,增强朗读表达能力。
4.4 操作练习: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操练和默写,巩固课文内容。
4.5 启发讨论: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
4.6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延伸拓展,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五、教学方法5.1 听说结合:通过听、说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5.2 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3 体验式学习: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学习课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训练: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在朗读和写作方面的表现情况。
6.2 个性评价:除了课堂练习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评价和辅导,帮助学生改进自身语文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7.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07页)

《古诗三首》教案示例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理解成诵教学用具课文插图,洞庭湖图片,媒体资源:《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视频《白居易简介》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结合课文插图及媒体资源《独坐敬亭山:李白》,完成下列教学步骤: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互读古诗,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有关洞庭湖图片。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pt课件(共5课,107页)

有效练习: 1、仿写。
花好香啊!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厢。
花好香啊!( 花好香啊!( 花好香啊!( 花好香啊!( 花好香啊!( )弥漫了整个车厢。 )弥漫了整个车厢。 )弥漫了整个车厢。 )弥漫了整个车厢。 )弥漫了整个车厢。
美丽的炊烟, 轻轻飘荡的炊烟让 “我”难忘。“我” 永远不会忘记的还 有( )。
体会写作方法:
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抓住 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等仔细 体味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 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 法。
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 语言、动作和外貌去描写。
自拟文题感悟真情
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在山 里人家感受到的温暖,如果让你 给这篇文章命题,你会给这个故 事起一个什么名字? 以“炊烟”为题好在哪? “炊烟”是全文的线索,又 累又饿时望见炊烟;女主人为 “我”煮饭时冒起炊烟;告别时 回头再望见炊烟。袅袅的炊烟使 作者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 使文章充满诗意。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PPT课件
点击标题可自由选课
6、 炊烟 7、赏花 8、地震中的父与子 9、新年礼物 10、古井
6
炊
烟
爱的奉献
词语
炊烟 红薯 蔬菜 腊肉 大碗 自豪 寄宿 忧愁 煮饭 塞满 喷香 普普通通 热气腾腾
词语理解:
炊 烟
词语理解:
热气腾腾
自读提示:
1. 木屋主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 是从文中什么地方体会到的?找到相关的词句 画下来。 2. 注意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外貌、语 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好好的品读,并在旁边 写出自己的感受。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赏
花
步பைடு நூலகம்蹒跚 车厢 售票员 气氛 岔口 夕阳 无限 弥漫 心旷神怡 探索 观梅亭 盲人 协会 郊游 驾驶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件PPT课件

师:你的体会真特别,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生2:读了课文后,我觉得那些砍树的人真可恶,他们不
但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 师:对,老师也有同感,所以我们要从小懂得保护环境。 生3:《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就是要我们不要破坏环境。 ……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第四章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第四章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 动中采用的方法。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 法的技术。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 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 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
2.陈述要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 3.必须体现“三维”融合,层次清楚。 4.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
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
“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意思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
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 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 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例二 (1)学法之一介绍:成语印证法。(2)学法实践,学生分组活 动找成语。(3)学法之二介绍:辨析一词多义。(4)学法实践,学生 从课文中找出十几组同、近义词。(5) 进行词义理解的分类整理。
教例三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2)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讨 论:①故事紧张曲折的例子;②“语言简洁生动”的表现;③“狼”的狡 诈的表现;(3)同学们自选问题进行准备,争取发言。(4)组织小小 组、小组、全班三个层次的发言。(5)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请同 学们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思考要求。(6)同学们分小组“创编故事”。 (7)“添枝加叶”讲故事。
片段教学 ppt课件

ppt课件
24
三、如何设计片段教学
• 3.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错误的问题 • 案例:《春天的手》 • 师:你来说说,为什么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就唱起来欢
乐的歌? • (学生站起来低着头,不知道怎么回答) • 师:这个问题有些难,你再想想,春天的时候小河跟冬天的
时候有什么区别?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的。 • 师:非常棒,这么难的问题,你这么快就想出来了。是的,
• 但是如果片段教学的对象是4-6年级,最好不要采 用游戏法,如果要检验生字词最好让学生说出这 些生字词的涵义,或用这些生词造句。
ppt课件
10
三、如何设计片段教学
• (2)直观教学法 •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理解事物
必须要有直接的经验作为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直 接经验往往比较欠缺,所以就需要运用直观教学 法来弥补其经验的不足。 • 运用挂图或多媒体进行教学。 • 如《瑞雪图》一课,上课时,向学生出事有关雪 景的视频:“同学们,你们见过雪吗?天空中大 雪飞舞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 北国的冬天,去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请大家看大屏幕,注意观察下雪前、下雪中和下 雪后的情境。”
有哪几种可能?
ppt课件
16
三、如何设计片段教学
• (2)直观教学法 • 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常常用挂图和多媒体进
行直观教学。 • 师: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这幅图上获
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ppt课件
17
猴弟弟采 的桃子比 哥哥少4个
猴哥哥采 了7个桃子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 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的?”
• 评价:“对,你回答得非常准确。儿子用手从熊熊 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说明儿子对这一枚金币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