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等角(或线段的比)-过分点做平行线4

合集下载

2022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冲刺-几何模型讲义

2022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冲刺-几何模型讲义

2022年中考几何模型一、角平分线模型知识精讲1.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2. 若题目中已经有了角平分线和角平分线上一点到一边的垂线段(距离),则作另一边的垂线段,例:已知:AD是的平分线,,过点D于点E,则.3. 在角的两边上取相等的线段,结合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角边等,造全等),已知:点D是平分线上的一点,在OA、OB上分别取点E、F,且,连接DE、DF4.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角的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已知:点D是平分线上的一点,过点D作三角形,即.5. 有角平分线时,过角一边上的点作角平分线的平行线,交角的另一边所在直线于一点,也可构造等腰三角形,例:已知:OC平分,点D是OA上一点,过点D作交OB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则.6. 从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角的另一边相交,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例:已知:OE平分∠AOB,点D在OA上,DE⊥OE,则可延长DE交OB于点F,则DE=EF,OD=OF,∠ODF=∠OFD.7. 有角平分线时,可将等角放到直角三角形中,构造相似三角形,也可以另加一对相等的角构造相似三角形,例:4321DA4231EFCB(1)已知:OC 平分,点E 、F 分别在OA 、OB 上,过点E M ,过点F N(2)已知:OC 平分,点E 、F 在OC 上,于点M ,于点N ,则(3)已知:OC 平分,点E 、F 在OC ,8. 利用“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可得相等线段,例:已知:∠BAC 是圆O 的圆周角,∠DOE 是圆O 的圆心角,AF 平分∠BAC ,OG 平分∠DOE ,连接BF 、CF 、DG 、EG ,则BF =CF ,DG =EG .9. 【内内模型】如图,两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D ,则.10. 【内外模型】如图,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一个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则.11. 【外外模型】如图,交于点D ,则.二、中点模型知识精讲1.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底边中点或证明底边中点时,可以作底边的中线,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来解决问题.例:已知:在△ABC中,AB=AC,取BC的中点D,连接AD,则AD平分∠BAC,AD是边BC上的高,AD是BC边上的中线.【说明】应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方法.2.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中点或有斜边的倍分关系线段时,可以作斜边的中线解决问题,例:(1)如图,在Rt△ABC中,D为斜边AB的中点,连接CD,则CD=AD=BD.(2)如图,在Rt△ABC中,AB=2BC,作斜边AB上的中线CD,则AD=BD=CD=BC,△BCD是等边三角形.【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若遇到斜边的中点,则连接直角顶点与斜边的中点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作这条辅助线的目的是得到三条相等的线段及两对相等的角. 3. 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倍长中线),例:(1)如图,在△ABC中,AD为△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连接BE,则△ADC≌△EDB.(2)如图,在△ABC中,AD为△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连接BE,则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4. 将三角形中线上的一部分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如图,已知点E是△AD上的一点,延长AD至点F,使得DE=DF,连接BF、CF,则四边形BFCE为平行四边形或△BDF≌△CDE或△BED≌△CFD.【总结】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①当要证明的两条线段是两个三角形的边时,一般通过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三角形全等的对应边相等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②当两条线段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时,一般证明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利用等角对等边证明两条线段相等.5.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可以倍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如图,已知点C边AE上一点,O为AB的中点,延长CO至点D,使得,连接AD、BD,四边形ADBC为平行四边形.6. 有三角形中线时,可过中点所在的边的两端点向中线作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如图,AF为△ABC的中线,作BD⊥AF交AF延长线于点D,作CE⊥AF于点E,则△BDN≌△CEN.7. 在三角形中,有一边的中点时,过中点作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或把某条线段构造成中位线,利用已知的条件可求线段长,例:如图,D为AB的中点,过点D作DE∥BC,则DE为△ABC的中位线;过点B作BF∥DC 交AC的延长线于点F,则DC为△ABF的中位线.8.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点时,连接任意两个中点可得三角形的中位线,例:如图,D、E、F分别为△ABC三边中点,连接DE、DF、EF,则.9. 有一边中点,并且在已知或求证中涉及线段的倍分关系时,可以取另一边的中点,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例:如图,点E是△ABC边BC的中点,取AC的中点F,连接EF,则EF∥AB,10. 当圆心与弧(或弦)的中点,可以利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例:(1)如图,,连接AC、OB,则OB⊥AC,OB平分AC.(2)如图,点C为弦AB的中点,连接OC,则OC⊥AB.三、平行模型知识精讲在一些有平行线却没有截线的问题中,通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三线八角”,再运用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解题,常见的辅助线添加方式如下:如果遇到两条平行线之间夹折线,一般应过折点作出与已知平行线平行的直线.1. 如图,已知AB∥CD,点E为AB、CD间的一点,过点E作EF∥AB,则∠A+∠C=∠AEC.2. 如图,已知AB∥CD,则∠A+∠AEC+∠C=360°.3. 如图,AB∥CD,则∠B=∠D+∠E.4. 如图,AB∥CD,则∠BEG+∠D+∠F=180°.5. 如图,AB∥CD,则∠ABE=∠D+∠E.四、垂直模型1. 在三角形中,若题目中已经有一边的高了,常作另一边上的高,然后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角相等.例: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过点B作BE⊥AC交AC于点E,交AD于点F,则∠CBE=∠CAD,∠AFE=∠C=∠BFD.除了能得到角度间的关系外,还可以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来证明线段成比例或者用于求线段的长度.2. 在四边形中,如果有高线,可以再作垂线,构造特殊的四边形或者直角三角形.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DC⊥BC,过点D作DE⊥BC,垂足为点E,则四边形BCDE为矩形,△ADE为直角三角形.3. 在直角三角形中,常作斜边上的高,利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相似三角形.例: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作CD⊥AB于点D,则∠A=∠DCB,∠B=∠ACD,△ABC∽△CBD∽△ACD.4. 若题中已有直线的垂线时,可再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得到两条平行线.例:如图,在△ABC中,AF⊥BC于点F,过AB上一点D作DE⊥BC于点E,则DE∥AF,∠BDE=∠BAF,∠ADE+∠BAF=180°,△BDE∽△BAF.5. 若存在过一条直线上两点同时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可以再作一条垂线,构造一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解决问题.6. 当两条互相垂直的弦的交点恰好在圆上,构成90°的圆周角,可构造直径.例:如图,点A在圆O上,∠BAC=90°,连接BC,则BC就是圆O的直径.7. 当圆中有互相垂直的弦时,经常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可以得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利用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来解决问题.例:在圆O中,弦AB⊥CD于点E,连接CO并延长交圆O于点F,连接DF,则FD⊥CD,FD∥AB,.8. 当圆中有和弦垂直的线段时,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来解决问题.例:如图,△ABC内接于圆O,CD⊥AB于点D,连接CO并延长交圆O于点E,连接AE,则△ACE∽△DCB.五、对角互补模型知识精讲1. 全等型—90º如图,已知∠AOB=∠DCE=90º,OC平分∠AOB.则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2. 如图,已知∠DCE的一边与AO的延长线交于点D,∠AOB=∠DCE=90º,OC 平分∠AOB.则可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E-OD=OC,③.3. 全等型—60º和120º如图,已知∠AOB=2∠DCE=120º,OC平分∠AOB.则可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4. 全等型—和如图,已知∠AOB=,∠DCE=,OC平分∠AOB.则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CD=CE,②OD+OE=2OC·cos,③.5. 相似型—90º如图,已知∠AOB=∠DCE=90º,∠BOC=.结论:CE=CD·.六、半角模型知识精讲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BE+DF=EF.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AE平分∠BEF,AF平分∠DFE.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4.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过点A作AH⊥EF交EF于点H,则AH=AB.简证:由上述结论可知AE平分∠BEF,又∵AB⊥BC,∴AH=AB.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 简证:由结论1可得EF=BE+DF,CE+CF+EF=CE+CF+BE+DF=2AB.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如图,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90º得到△AGB,连接GM.通过证明△AMG≌△AMN得MN=MG,DN=BG,∠GBE=90º,即可证.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BME△DFN△AMN△BAN△DMA△AFE.简证:通过证明角相等得到三角形相似,要善于使用上述结论.8.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连接AC,∵∠DAF=∠EAC,∠ADB=∠ACB,∴△ECA△NDA,又∵△AMN△AFE,∴.【补充】通过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比亦可得到9.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由结论7可得△DAM△BNA,∴,即.10.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设,在Rt△CEF中,,化简得,.1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当BE=DF时,EF.证明:如图,作△AEF的外接圆,点P为EF的中点,连接OA、OE、OF、PC,过点A作AH⊥EF.∵∠EAF=45º,∴∠EOF=90º,设,则,∴当点A、O、P、C四点共线时,即BE=DF,、EF大值.1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简证:由结论8可得△△ECA△NDA,同理可得补充:等腰直角三角形与“半角模型”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若∠DCE=45º,则.证明:如图,将△A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º得到△,连接.∵旋转,∴△ACD≌△,∴AD=,在△DCE与△中,ED=,∵∠BE=∠BC+∠EBC=∠DAC+∠EBC=90º,∴,.七、倍半角模型知识精讲一、二倍角模型处理方法1. 作二倍角的平分线,构成等腰三角形.例:如图,在△ABC中,∠ABC=2∠C,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则∠DBC=∠C,DB=DC,即△DBC是等腰三角形.2. 延长二倍角的一边,使其等于二倍角的另一边,构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例:如图,在△ABC中,∠B=2∠C,延长CB到点D,使得BD=AB,连接AD,则△ABD、△ADC都是等腰三角形.二、倍半角综合1. 由“倍”造“半”已知倍角求半角,将倍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应的直角边顺势延长即可.如图,若,则()2. 由“半”造“倍”已知半角求倍角,将半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应的直角边截取线段即可.如图,在Rt△ABC(∠A<45º)的直角边AC上取点D,当BD=AD时,则∠BDC=2∠A,设,则,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解得,故有.三、一些特殊的角度1. 由特殊角30º求tan15º的值如图,先构造一个含有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设BC=1,,AB=2,再延长CA至D,使得AD=AB=2,连接BD,构造等腰△ABD,则∠D=∠BAC=15º,.2. 由特殊角45º求tan22.5º的值由图可得,.3. “345”三角形(1)如图1,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2)如图2,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3)如图3,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八、全等模型知识精讲一、几何变换中的全等模型1. 平移全等模型,如下图:2. 对称(翻折)全等模型,如下图:3. 旋转全等模型,如下图:二、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4. 三垂直全等模型,如图:5. 一线三直角全等模型,如图:6. 一线三等角与一组对应边相等全等模型,如图:三、手拉手全等模型7. 等腰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ABC与△AD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BAC=∠DAE,连接BD、CE,则△ABD ≌△ACE.8. 等边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ABC与△C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B、C、E三点共线,连接AE、BD,则△BCD≌△ACE.9. 一般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在任意△ABC中,以AB为边作等边△ADB,以AC为边作等边△ACE,连接DC、BE,则△ADC≌△ACE.10. 正方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在任意△ABC中,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DE,以AC为边作正方形ACFG,连接EC、BG,则△AEC≌△ABG.九、相似模型知识精讲1. A字型与反A字型相似2. 8字型与反8字型相似3. 蝴蝶型相似4. 共角共边相似模型5. 一线三等角6. 旋转相似模型拓展讲解:1. 射影定理(1)双垂直,如图:结论①△ABD∽△ACB,AB2=AD·AC;②△ADC∽△ACB,AC2=AD·AB;③△CDB∽△ACB,CB2=BD·BA.(2)斜射影相似结论:△ABD∽△ACB,AB2=AD·AC.2. 对角互补相似如图,在Rt△ABC中,∠C=90º,点O是AB的中点,若∠EOF=90º,则.证明:过点O作OD⊥AC于点D,OH⊥BC于点H,如图所示:通过△ODE∽△OHF即可得到3. 三平行相似如图,AB∥EF∥CD,若,则.证明:∵EF∥AB,∴△DEF∽△DAB,∴,即①同理△BEF∽△BCD,∴,即②①+②,得,.4. 内接矩形相似如图,四边形DEFG是△ABC的内接矩形,EF在BC边上,D、G分别在AB、AC边上,则△ADG∽△ABC,△ADN∽△ABM,△AGN∽△ACM,.十、倍长中线模型知识精讲1. 如图,在矩形ABCD中,若BD=BE,DF=EF,则AF⊥CF.2.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2AB,M为AD的中点,CE⊥AB于点E,则∠DME=3∠AEM.3. 如图,△ADE与△AB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EF=CF,求证(1)DF=BF;(2)DF⊥BF.4. 如图,△OAB∽△ODC,∠OAB=∠ODC=90º,BE=EC,求证:(1)AE=DE;(2)∠AED=2∠ABO.十一、弦图模型知识精讲1. 证法一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 证法二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3. 证法三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 证法四如图所示,分别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图中3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b、c,整个图形的面积为S5. 证法五分别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拼成一个多边形,并延长AC交DF于点P.。

初一数学上册: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初一数学上册: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初一数学上册: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材梳理素材新人教A版选修4-1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材梳理素材新人教A版选修4-1

三 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2.用符号语言表示:如图1-2-1所示,a∥b∥c,那么.图1-2-1证明:假设BC AB 是有理数,那么将AB 、BC 分成相等线段,把问题转化为平行线等分线段,到达证明目,再推广到整个实数范围,其完整推广过程等学到高等数学时才会实现.4.定理条件: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一样,它需要a 、b 、c 互相平行,构成一组平行线,m 与n 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但它们必须与平行线a 、b 、c 相交,即被平行线a 、b 、c 所截.平行线条数还可以更多.知识拓展对于3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图形,要注意以下变化(如图121):如果是a∥b∥c,那么根据定理就可以得到所有对应线段都成比例,如等.记忆要诀 对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以归纳为右左右左全上全上下上下上===1,,等,便于记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1.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2.符号语言表示:如图1-2-2所示,a∥b∥c,那么(1) 〔2〕图1-2-23.推论证明:直接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应当注意是一定要将线段对应好. 误区警示实际应用时,通常图形中不会出现三条平行线,此时要注意正确识别图形,如图123.图1-2-3问题·探究问题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有何区别与联系?怎样正确使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思路:从两个定理条件和结论两方面进展比照,可以找到它们共同点和区别点.探究:我们学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线段也相等(如图1-2-4,假设l 1∥l 2∥l 3,AB =BC ,那么DE=EF).图1-2-4 图1-2-51-2-5,假设l 1∥l 2∥l 3,那么.比拟这两个定理可知:当截得对应线段成比例,比值为1时,那么截得线段相等,即当=1时,那么有AB=BC,DE=EF,因此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扩大,而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特例.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证明线段相等依据,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证明线段成比例途径.在使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要特别注意“对应〞问题,如图1-2-5DFEF AC BC DF DE AC AB DE EF AB BC ===,,.根据比例性质,还可以得到,. 为了掌握对应关系,可根据对应线段相对位置特征,把说成是“上比全等于上比全〞,把说成是“左比右等于左比右〞,使用这种形象化语言,不仅能够按要求或需要准确地写出比例式,而且也容易检查比例式是否正确.问题2 证明线段相等问题较常见,而证题方法随着所学知识不断积累也逐渐增多.那么证明线段相等通常有哪些方法?我们现在学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能发挥什么作用?思路:从学过所有涉及线段相等结论进展总结.探究:根据题设不同,证明线段相等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线段相等;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正方形、矩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关于直线成轴对称或关于点成中心对称线段相等,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等等.现在学了线段成比例有关定理,也常用来证两线段相等,其方法是利用条件中有(或添作)平行线或相似三角形,列出几组比例式进展比拟而得出.典题·热题例1如图1-2-6所示,∠A=∠E,BE AB =21,BD=8,求BC 长.图1-2-6思路分析:要求BC ,由于BC 和BD 是对应线段,因此只要得出AC∥DE 即可.解:∵∠A=∠E,∴AC∥DE.∴(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截其他两边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8BC =21.∴BC=4. 误区警示 在列比例式求某线段长时,应尽可能将需求线段写成比例式第一项,以减少比例变形,减少错误.例2如图1-2-7所示,DE∥BC,EF∥DC,求证:AD 2=AF·AB.图1-2-7思路分析:要证AD 2=AF·AB,只要证,由于AF 、AD 、AB 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上式不能直接用定理证,于是想到用过渡比.从根本图形“A〞型中立即可找到过渡比为ACAE .证明:∵DE∥BC,∴(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EF∥DC,∴.∴,即AD 2=AF·AB.深化升华 等积式常常转化为比例式证明,要善于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出根本图形中公共局部(即ACAE ),它往往是构成证明中过渡比. 例3如图1-2-8所示,直线FD 和△ABCBC 边交于D ,与AC 边交于E ,与BA 延长线交于F ,且BD=DC ,求证:AE·FB=EC·FA.图1-2-8 思路分析:EC AE 与FBFA 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必须寻找过渡比将它们联系起来,因此考虑添加平行线进展构造.证明:过A 作AG∥BC,交DF 于G 点. ∵AG∥BD,∴FB FA =BDAG . 又∵BD=DC,∴FB FA =DCAG . ∵AG∥BD,∴DC AG =ECAE . ∴EC AE =FB FA ,即AE·FB=EC·FA. 变式方法 此题过点A 还有一种方式作平行线构造根本图形,过B 、C 都有两种方式作平行线构造根本图形.例4如图1-2-9,AD 是△ABC 内角平分线,求证:.图1-2-9思路分析:AB 、AC 不在同一直线上,而BD 和CD 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两条线段比往往和平行线有关,所以我们考虑不妨作一条平行线.证明:过点C 作CE∥AD,交BA 延长线于点E,∵AD∥EC,∴又∵∠E=∠BAD,∠CAD=∠ACE,∠BAD=∠CAD,∴∠E=∠ACE.∴AC=AE.∴.深化升华 此题是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成两条线段与夹这个角两边对应成比例.例5某同学身高,由路灯下向前步行4米,发现自己影子长2米,求这个路灯高?图1-2-10思路分析:结合光直线传播,建立如图1-2-10所示三角形,根据人体与路灯杆平行将题目转化为成比例线段,代入数值可以获得结果.解:如图1-2-10,AB 表示同学身高,CD 表示路灯高.∵AB∥CD,∴∴CD=2)42(6.1+⨯=⨯PB PD AB =4.8(米). 答:路灯高为.例6如图1-2-11,从Rt△ABC 两直角边AB 、AC 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FG 及ACDE ,CF 、BD 分别交AB 、AC 于P 、Q 点,求证:AP=AQ.图1-2-11证明:∵AB∥GF,AC∥ED,∴,即AP=,AQ=.∵CA=ED,GF=BA,CG=BE,∴AP=AQ.例7如图1-2-12,四边形ABCD 中,AC 、BD 交于O ,过O 作AB 平行线,与AD 、BC 分别交于E 、F ,与CD 延长线交于K ,求证:KO 2=KE·KF.图1-2-12思路分析:KO 、KE 、KF 在一条直线上,要证明KO 2=KE·KF,即要证,显然要寻找中间比,现有图形无法将线段KO 、KE 、KF 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联系起来,假设延长CK 、BA ,设它们交于H ,那么图形中出现如上题所说两个根本图形,这就不难将进展转换而找到中间比.证明:延长CK 、BA ,设它们交于H , ∵KO∥HB,∴KHDK HA KE DH DK HB KO ==,.∴,即. ∵KF∥HB,同理可得.∴,即KO 2=KE·KF.深化升华 此题所作辅助线,不仅构造了两个常见根本图形,而且可以直接利用三角形一边平行线性质定理,找到KE KO 与KO KF 中间比,使问题得以突破,也可以由两个根本图形直接得到.。

102条作几何辅助线的规律,以后再也不怕了!

102条作几何辅助线的规律,以后再也不怕了!

102条作几何辅助线的规律,以后再也不怕了!几何中,同学们最头疼的就是做辅助线了,所以,今天数姐整理了做辅助线的102条规律,从此,再也不怕了!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n(n-1)条.规律2.平面上的n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n(n+1)+1〕个部分.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n(n-1)条.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所构成的交点的个数一共有n(n-1)个.规律6.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小于平角的角共有2n(n-1)个.规律7.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n(n-1)对对顶角.规律8.平面上若有n(n≥3)个点,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形一共可作出n(n-1)(n-2)个.规律9.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90°.规律10.平面上有n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为n(n-1)个.规律11.互为补角中较小角的余角等于这两个互为补角的角的差的一半.规律12.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规律13.已知AB∥DE,如图⑴~⑹,规律如下:规律14.成“8”字形的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等于另两个内角和的一半.规律15.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线段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结论中出现的线段在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边关系定理及不等式性质证题.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证题时,常通过引辅助线,把求证的量(或与求证有关的量)移到同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去然后再证题.规律16.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一半.规律17.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等于90o加上第三个内角的一半.规律18.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90o减去第三个内角的一半.规律19.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高线和角平分线,它们所夹的角等于三角形另外两个角差(的绝对值)的一半.注意:同学们在学习几何时,可以把自己证完的题进行适当变换,从而使自己通过解一道题掌握一类题,提高自己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规律20.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规律21.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规律22.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规律23.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规律24.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b、c、d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①a>b②a±b = c③a±b = c±d规律25.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步骤:①观察要证线段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理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理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理(总5页)页内文档均可自由编辑,此页仅为封面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 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推论 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 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等角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等角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等角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等角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在角的相关知识中的应用是初中数学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平行线的定义与性质平行线是指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平行线的一些重要性质。

1. 每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与第三条平行线上的对应点连线所得的线段相等。

2. 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截断,那么截断所得的对应线段相等。

3. 平行线间的任意两条相交线,所对应的同位角是相等的。

4. 平行线与横线相交时,所对应的内错角和外错角互补成180°。

二、等角的定义与性质等角是指角的两边分划成的两个部分在相互关系上相等的角。

等角的性质与平行线的性质相辅相成,我们在学习等角时也要结合平行线的知识。

1. 等角的两个角相等,也就是角的度数相等。

2. 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截断,那么所截得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三、平行线与等角的应用平行线与等角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几何问题中。

下面举例说明:例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以及直线AE与直线BF的交点E和点G,证明G、C、D三点共线。

解析: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已知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 =∠EFG,再结合等角的性质得出∠EFG = ∠CGD。

由此可知,∠B = ∠CGD。

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交点是重合的,所以BC和DG相交于同一点。

因此,我们证明了G、C、D三点共线。

例2:已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截断,求证内错角互补。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这两条平行线被横线截断所得的对应角相等。

又由于内错角与对应角互补,所以这两条平行线的内错角互补成180°。

上述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平行线与等角的应用在解决几何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推断角的关系、判断点的位置等,进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在初中数学中,平行线与等角是两个非常重要且相辅相成的概念。

2020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新突破(人教通用版)第21课时 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

2020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新突破(人教通用版)第21课时 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 21 课时
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点聚焦
考点一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1.线段的比:两条线段的比是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 2.比例中项:如果������������=������������,即 b2=① ac ,我们就把 b 叫做 a,c 的比例中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性质 1
a=c ⇔②
bd
中的相似三角形△ACD∽△ABC∽△CBD.Fra bibliotek图21-6
4. [九下P58复习题27第11题改编]如图21-7, [答案] 48
一块材料的形状是锐角三角形ABC,边
[解析]设正方形零件的边长为 x mm,
BC=120 mm,高AD=80 mm.把它加工成正方 ∵EF∥BC,∴△AEF∽△ABC,
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
ad
=bc(bd≠0)
性质 2
如果a=c ,那么a±b=③
bd
b
������± ������ ������
性质 3
������
如果a =c =…=m (b+d+…+n≠0),那么a+c+…+m =④
bd
n
b +d +…+n
������
4.黄金分割:在线段 AB 上,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AC>BC),如果 ������������������������=������������������������,那么称线段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
∴AC=6 5,BC=12 5, ∴剩余部分的面积=12×6 5×12 5-(4 5)2=100(cm2).故选 D.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4_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4_
������������ 又由 AD∥CE,得 ������������ ������������ ������������ 故 = . ������������ ������������
=
������������ . ������������
������������ ������������
=
名师点拨1.定理中,“三条平行线”可以推广到若干条平行线,结论 仍然成立. 2.当截得的线段成比例且比值等于1时,截得的线段相等,因此“平 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特例,“平行线 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一般情况. 3.“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证明线段相等的依据,而“平行线分线 段成比例定理”是证明线段成比例的依据.
已知 a∥b∥c,l1 交 a,b,c 于点 A,B,C,l2 交 a,b,c 于点 D,E,F,则
������������ ������������ , ������������ ������������
=
������������ ������������ , ������������ ������������
A.BD∥CE⇒
解析: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不难得出A,B,C都是正 确的,D是错误的. 答案:D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 (1)三条平行线只有截两条平行线,所得的线段才成比例. ( )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可能相 等. ( ) (3)在△ABC中,若直线MN与BC平行,且分别与AB,AC相交于M,N, ������������ ������������ 则 ������������ = ������������ . ( ) (4)平行于梯形两底的直线截两腰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 ) 答案:(1)× ∥CD∥E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比例式等积式的证明--构造平行线

比例式等积式的证明--构造平行线

比例式(等积式)的证明---(构造平行线)当通过“直接横竖找”找不到相似三角形,也不能进行“等线段代换”,也找不到“中间比”时,可以尝试运用“ ”的方法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1.已知:如图,D 是△ABC 的边AB 的中点,F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DF 交AC 于E求证:AE BFEC CF2.已知:如图,△ABC 的边AB 上有一点D ,边BC 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 ,且AD =CE ,DE 交AC 于点F.求证:AB·DF =BC·EF生1:龙定秋---倍长中线师:作平行线MFEDCBA生2:李婷---作平行线MFEDCBA生3:舒號冯---作平行线M FEDCBA生4:潘磊---作平行线MFEDCBA生5:姜叶鑫---作平行线MFEDCBA师---作平行线MFE DCBAFEDCBA3.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过点C 作一直线交AD 于点E ,交AB 于点F.求证:FBAFED AE 2=方法总结:4.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为平分∠BAC.求证:DCBDAC AB =方法总结: 过B 点、C 点、D 点作平行线,还可以用等积法延展: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为是∠BAC 的外角∠CAF 的平分线.求证:DCBDAC AB =。

初中数学常见解题模型及套路(思路、题眼)总汇

初中数学常见解题模型及套路(思路、题眼)总汇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一、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初中高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超全)

初中高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超全)

初中高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超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即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 2+b 2=c 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 ×b )÷2 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 )÷2 S=L ×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合比性质合比性质 如果a /b=c /d,那么(a ±b)/b=(c ±d)/d 85 (3)等比性质等比性质等比性质 如果a /b=c /d=…=m /n(b+d+…+n ≠0),那么(a+c+…+m)/(b+d+…+n)=a /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比例90 定理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几何证明题的技巧

几何证明题的技巧

几何证明题的技巧1)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题,通常找到线段所在图形,证明全等2)隐藏条件:比如特殊图形的性质自己要清楚,有些时候几何题做不出来就是因为没有利用好隐藏条件3)辅助线起到关键作用4)几何证明步骤:依据—结论—定理切记勿忽略细微条件5)遇到面积问题,辅助线通常做高,遇到圆,多为做半径,切线6)个别题型做辅助线:1 通过连结,延长,作垂直,作平行线等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遇到有中点条件时,常常延长中线(即倍长中线),或以中点为旋转中心,使分散的条件汇集起来。

3遇到求边之间的与,差,倍数关系时,通常采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求角度之间的关系时,也一样。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与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数学公式大全(整理版)

数学公式大全(整理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²+b²=c²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 )÷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 如果b a =d c ,那么dd c b b ±=±a 85 (3)等比性质 如果b a =d c =…=)(0...b nm ≠+++n d , 那么ba n db =++++⋯++)...(m)c (a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北师大版九上数学4.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九上数学4.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知识点精讲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指的是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不少于3条)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简介编辑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亦称平行截割定理,平面几何术语,指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四条线段对应成比例,如图1,,则平行截割定理是研究相似形最常用的一个性质,它的重要特例:在一直线上截得相等线段的一组平行线,也把其他直线截成相等的线段,称其为平行线等分线段。

[1]图12定理证明编辑设三条平行线与直线 m 交于 A、B、C 三点,与直线 n 交于 D、E、F 三点。

连结AE、BD、BF、C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S△ABE=S△DBE, S△BCE=S△BEF,∴S△ABE/S△CBE=S△DBE/S△BFE根据不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可得:AB/BC=DE/EF。

由更比性质、等比性质得:AB/DE=BC/EF=(AB+BC)/(DE+EF)=AC/DF。

3定理推论编辑过一点的一线束被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广:过一点的一线束被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定理推论: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②平行于三角形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0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1.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符号表示:如图0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的推论1.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符号表示:如图【知识梳理】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中的 “一线三等角”模型-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沪教版)(解析版)

相似三角形中的 “一线三等角”模型-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沪教版)(解析版)

重难点专项突破:相似三角形中的“一线三等角”模型【知识梳理】一线三等角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或叫“K字模型”。

三直角相似可以看着是“一线三等角”中当角为直角时的特例,三直角型相似通常是以矩形或者正方形形为背景,或者在一条直线上有一个顶点在该直线上移动或者旋转的直角,几种常见的基本图形如下:当题目的条件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直角时,就要考虑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完整的三直角型相似,这往往是很多压轴题的突破口,进而将三角型的条件进行转化。

一般类型:基本类型:同侧“一线三等角”异侧“一线三等角”【考点剖析】例1.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B // CD ,90ABC ∠=︒,点E 在边BC 上,且34AB BE EC CD ==, AD = 10,求AED ∆的面积.【答案】24.【解析】90ABC ∠=,//AB CD , ∴90DCB ABC ∠=∠=.又34AB BE EC CD ==, ABE ECD ∴∆∆∽.∴AEB EDC ∠=∠. ∴34AE AB ED EC ==.90EDC DEC ∠+∠=,∴90AEB DEC ∠+∠=. ∴90AED ∠=.在Rt AED ∆中,10AD =,68AE ED ∴==,. 24AED S ∆∴=.【总结】本题考查一线三等角模型的相似问题,还有外角知识、平行的判定等.例2.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ADE =60°.(1)求证:△ABD ∽△DCE ;(2)如果AB =3,EC =,求DC 的长.【分析】(1)△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 =∠C =60°,AB =AC ,推出∠BAD =∠CDE ,得到△ABD∽△A B C DEDCE ;(2)由△ABD ∽△DCE ,得到=,然后代入数值求得结果.【解答】(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 =60°,AB =AC ,∵∠B+∠BAD =∠ADE+∠CDE ,∠B =∠ADE =60°,∴∠BAD =∠CDE∴△ABD ∽△DCE ;(2)解:由(1)证得△ABD ∽△DCE ,∴=,设CD =x ,则BD =3﹣x ,∴=,∴x =1或x =2,∴DC =1或DC =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注意数形结合和方程思想的应用. 例3.已知,在等腰ABC ∆中,AB = AC = 10,以BC 的中点D 为顶点作EDF B ∠=∠,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AE = 6,AF = 4,求底边BC 的长.【答案】46.【解析】EDC B BED ∠=∠+∠,而EDC EDF FDC ∠=∠+∠,∴B BED EDF FDC ∠+∠=∠+∠. 又EDF B ∠=∠,∴BED FDC ∠=∠.AB C D EFAB AC=,∴B C∠=∠.EDB DCF∴∆∆∽.BE BDDC CF∴=.106104BDDC−∴=−,24DC BD∴=.又12CD DB BC==,BC∴=【总结】本题是对“一线三等角”模型的考查.例4.已知:如图,AB⊥BC,AD // BC, AB = 3,AD = 2.点P在线段AB上,联结PD,过点D作PD的垂线,与BC相交于点C.设线段AP的长为x.(1)当AP = AD时,求线段PC的长;(2)设△PDC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当△APD∽△DPC时,求线段BC的长.满分解答:(1)过点C作C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AB⊥BC,CE⊥AD,PD⊥CD,AD // BC,∴∠ABC =∠AEC =∠PDC = 90°,CE = AB = 3.∵AD // BC,∴∠A +∠ABC = 180°.即得∠A = 90°.又∵∠ADC =∠DCE +∠DEC,∠ADC =∠ADP +∠PDC,∴∠ADP =∠DCE.又由∠A =∠DEC = 90°,得△APD∽△DCE.∴AD APCE DE=.于是,由AP = AD = 2,得DE = CE = 3.…………………………(2分)在Rt△APD和Rt△DCE中,得PD=,CD=1分)AB CDPAB CD(备用图)于是,在Rt △PDC 中,得 PC = (1分)(2)在Rt △APD 中,由 AD = 2,AP = x ,得 PD 1分)∵ △APD ∽△DCE ,∴AD PD CE CD =.∴ 32CD PD ==1分)在Rt △PCD 中,22113332224PCD S PD CD x ∆=⋅⋅=⨯=+.∴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2334y x =+.…………………………………(2分) 函数的定义域为 0 < x ≤ 3.…………………………………………(1分)(3)当△APD ∽△DPC 时,即得 △APD ∽△DPC ∽△DCE .…………(1分)根据题意,当△APD ∽△DPC 时,有下列两种情况:(ⅰ)当点P 与点B 不重合时,可知 ∠APD =∠DPC .由 △APD ∽△DCE ,得 AP PD DE DC =.即得AP DE PD CD =. 由 △APD ∽△DPC ,得AP AD PD DC =. ∴AD DE CD CD =.即得 DE = AD = 2. ∴ AE = 4.易证得四边形ABCE 是矩形,∴ BC = AE = 4.…………………(2分)(ⅱ)当点P 与点B 重合时,可知 ∠ABD =∠DBC .在Rt △ABD 中,由 AD = 2,AB = 3,得 BD =.由 △ABD ∽△DBC ,得AD BD BD BC =.即得 =. 解得 132BC =.………………………………………………………(2分)∴ △APD ∽△DPC 时,线段BC 的长分别为4或132.方法总结本题重点在于:过点C 作CE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构造一线三角,出现相似三角形,进行求解) 例5.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2,1A BC AB AD .(如图1)(1)试求C ∠的度数;(2)若E 、F 分别为边AD 、CD 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端点A 、D 、C 重合),且始终保持︒=∠45EBF ,BD 与EF交于点P .(如图2)①求证:BDE ∆∽BCF ∆;②试判断BEF ∆的形状(从边、角两个方面考虑),并加以说明;③设y DP x AE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答案:(1)作BC DH ⊥,垂足为H ,在四边形ABHD 中,AD ∥BC ,︒=∠==90,1A AB AD ,则四边形ABHD 为正方形又在CDH ∆中,1,1,90=−====∠︒BH BC CH AB DH DHC , ∴︒︒=∠−=∠452180DHC C .(2)①∵四边形ABHD 为正方形,∴︒=∠45CBD ,︒=∠45ADB ,又∵︒=∠45EBF ,∴CBF DBE ∠=∠又∵︒=∠=∠45C BDE ,∴BDE ∆∽BCF ∆.②B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E ∆∽BCF ∆, ∴CB FB BD BE =,又∵︒=∠=∠45DBC EBF ,∴EBF ∆∽DBC ∆,又在DBC ∆中,︒=∠=∠45C D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x x x x x x y +−=+−⨯=1221222,(0<x <1).方法总结 第三问方法提示:过点P 作AD 的垂线于点H ,构造一线三直角相似,进行求解,很简单。

专题5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三角形相似(老师版)

专题5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三角形相似(老师版)

专题5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三角形相似题型知识归纳利用平行线分线段的性质求解线段的长度,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本节知识的核心。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一般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常考,三角形的相似在解答题中经常会出现在类比探究题型中。

本专题主要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三角形相似题型进行总结,对其解法进行归纳总结,所选题型为近几年期末考试中的常考题型。

知识点梳理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条直线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知识点梳理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一种基本方法.相似的基本图形可分别记为“A”型和“X”型,如图所示在应用时要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这些基本图形.(2)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特殊情形,它沿袭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从对应边的比相等和对应角相等两方面下定义;反过来,两个三角形相似也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直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寻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或依据基本图形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或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事可单独使用,有时需要综合运用,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综合运用,都要具备应有的条件方可.常考题型专练一、选择题1.如图,DE∥FG∥BC,若DB=4FB,则EG与GC的关系是()A.EG=4GCB.EG=3GCC.EG=52GC D.EG=2GC【答案】B【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DE∥FG∥BC,DB=4FB,∴31 EG DFGC FB===3.故选B.【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及运用.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BC,EF∥AB且AD:DB=3:4,那么CF:CB 的值为()A.4:3B.4:7C.3:4D.3:7【答案】B【分析】由DE∥BC,可得AD AEDB EC=,再结合EF∥AB可求得CF:CB=CE:CA,可求得CF:CB.【详解】解:∵DE∥BC,∴AD AEDB EC==3:4,∴CE:CA=4:7,∴CF :CB =CE :CA =4:7,故选:B.【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掌握平行线分线段中的线段对应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AD BE FC ∥∥,直线1l 、2l 分别与三条平行线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若3AB =,5BC =,12DF =,则EF 的长为()A.4.5B.6C.7.5D.8【答案】C 【分析】首先根据3AB =,5BC =,求出8AC =,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解即可.【详解】解:∵3AB =,5BC =,∴8AC AB BC =+=,∵AD BE FC ∥∥,∴AC DF BC EF =,代入得:8125EF =,解得:7.5EF =.故选:C.【总结】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4.△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 ,∠A=30°,△ABC ∽△A′B′C ′,则∠C′=()A.30°B.60°C.50°D.75°【答案】D【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 =30°,∴∠C =(180°﹣∠A )÷2=75°.∵△ABC ∽△A ′B ′C ′,∴∠C ′=∠C =75°.【总结】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5.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为1:2,则它们面积之比为()A.1:4B.1:2C.2:1D.4:1【答案】A【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计算.【解答】解: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是1:2,面积的比是相似比的平方,因而它们的面积比为1:4;故选:A.【总结】本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熟记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是关键.6.如图,如果AD AEAB AC=成立,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 ACAD AE= B.AD AEDB EC=C.AD ECAE BD= D.AD ABAE AC=【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DE∽△ABC,DE∥BC,即可判定各选项是否正确。

构造平行线段

构造平行线段

构造平行线段
平行线段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但不相交的两条线段。

构造平行线
段的方法有多种,以下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使用直尺和铅笔步骤一:给定一条线段AB作为参照线段。

步骤二:在线段AB的某一端点A上,以一定的长度画一条线段AC,记作线段AC1。

步骤三:沿着参照线段AB的方向,以相同长度的线段AC1为半径,画一条弧,该弧与参照线段AB相交于一点D。

步骤四:以点D为中心,以相同长度的线段AC1为半径,再画一
条弧,该弧与参照线段AB相交于一点E。

步骤五:连接点E和C,得到线段EC,即为所要构造的平行线段。

方法二:使用直尺和角规步骤一:给定一条线段AB作为参照线段。

步骤二:以点A为中心,以一定的半径,画一条弧线段。

步骤三:以点B为中心,以同样的半径,画一条弧线段。

步骤四:连接两个弧线段的交点,得到一条直线段CD。

步骤五:线段CD即为与参照线段AB平行的线段。

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我
们都需要仔细测量和绘制线段,以保证所构造的平行线段与参照线段
之间的间距相等。

总结:
构造平行线段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两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直尺和
铅笔,以及使用直尺和角规。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准确测量和
绘制线段,以确保平行线段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几何构造,并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中。

构造平行线段是几何学中的基础,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
的意义。

4.5相似三角形(含位似)-简单数学之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一点三练系列(解析版)(全国适用)

4.5相似三角形(含位似)-简单数学之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一点三练系列(解析版)(全国适用)

第四章三角形4.5相似三角形(含位似)一、课标解读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

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3.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4.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5.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6.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7.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点回顾知识点1. 比例线段1.定义: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即它们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a b=cd(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成比例.2.基本性质:性质1:若ab=cd,则ad=bc (b≠0,d≠0).性质2:若ab=cd,则a±bb=c±dd(b≠0,d≠0).性质3:若ab=cd=…=mn(b+d+…+n≠0),则a+c+…+mb+d+…+n=ab.3.比例中项:如果ab=bc,即b2=ac,就把b叫做a,c的比例中项.知识点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如图1,若l1∥l2∥l3,则ABBC=DEEF或ABAC=DEDF.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2,3,若DE∥BC,则ADDB=AEEC,ADAB=AEAC等.知识点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知识点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对应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5)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2. 常见的相似三角形模型(1)A字型及其变形已知BC∥DE 已知∠1=∠B 已知∠1=∠B(2)X字型及其变形已知AB∥DE 已知∠A=∠D(3)旋转型(4)垂直型双垂直型 三垂直型一线三等角型知识点5 相似多边形1.概念:两个边数相等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对应相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2.性质: (1)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知识点5 位似1.位似图形的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我们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位似,它们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2.位似图形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3.位似变换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即若原图形的某一点坐标为(x,y),则其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或(-kx,-ky).三、热点训练热点1: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一练基础1.(2022·福建三明·一模)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与直线a,b,c分别交于点A,B,C,D,E,F,若DE=7,EF=10,则A BB C的值为()A.710B.107C.717D.1017【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求解即可.解:∵DE =7,EF =10,a ∥b ∥c ,∴710AB DE BC EF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2021·广东·二模)如图,在△ABC 中,点D 是AB 边上的一点.以B 为圆心,以一定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BC 于点F 、G ,以D 为圆心,以相同的半径画弧,交AD 于点M ,以M 为圆心,以FG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 MN于点N ,连接DN 并延长交AC 于点E .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 .AD AEBD EC=B .AB ACBD EC=C .AD DEBD BC=D .AD AEAB AC=【答案】C 【解析】【分析】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AD AE BD EC ,=AD AEAB AC ,=AB AC BD EC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 DE AB BC ,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BC =∠ADE ,∴DE ∥BC ,∴=AD AE BD EC ,=AD AEAB AC ,=AB AC BD EC,故选项A ,B ,D 不合题意,∵DE ∥BC ,∴△ADE ∽△ABC ,∴=AD DEAB BC,故选项C 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022·上海虹口·九年级期末)已知点P是线段AB上的黄金分割点,AP>PB,线段AB=2厘米,那么线段AP=____________.【答案】)1cm【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P AB,代入数据即可得出AP的长.【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则AP=AB=1,1.【点睛】本题考查黄金分割的概念: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4.(2021·上海市徐汇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已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BP),AB=4,那么AP=____.【答案】25-2##-2+25【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P AB,代入数据即可得出AP的长.【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AB=4,则AP AB×4=2.故答案为2.【点睛】.5.(2018·安徽相山·中考模拟)若23a c eb d f===,则2323a c eb d f-+-+=______.【答案】2 3【解析】【分析】根据23a c eb d f===可得222,,333a b c d e f===,把a,c,e代入所求代数式中,约分后即可求得结果.【详解】∵23a c eb d f===∴222,,333 a b c d e f ===∴2222323223233323233233b d fa c eb d fb d f b d f b d f-´+´-+-+==´= -+-+-+故答案为:2 3【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求代数式的值,根据比例的性质变形是关键.6.(2021·四川德阳·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给我们以协调、匀称的美感,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建筑,为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都采用了黄金矩形的设计.已知四边形ABCD是黄金矩形,边AB1,则该矩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或4【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①边AB为矩形的长时,则矩形的宽为3②边AB为矩形的宽时,则矩形的长为2=,求出矩形的周长即可.【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边AB1)3=,\矩形的周长为:134-+=;②边AB为矩形的宽时,则矩形的长为:1)2=,\矩形的周长为12)2+=+;综上所述,该矩形的周长为2或4,故答案为:2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熟记黄金分割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二练巩固7.(2022·上海杨浦·九年级期末)已知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线段AP是PB和AB的比例中项,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PBAP=B.PBAB=C.APAB=D.APPB=【答案】C【解析】【分析】设AB=1,AP=x,则PB=1-x,由比例中项得出AP2=PB·AB,代入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设AB=1,AP=x,则PB=1-x,∵线段AP是PB和AB的比例中项,∴AP2=PB·AB,即x2=1-x,∴x2+x-1=0,解得:1x2x=,∴PB=1∴PBAP=,APAB=APP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比例中项、线段的比、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知比例中项的定义是解答的关键.8.(2021·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发现了黄金分割,即:如图,点P是线段AB上一点(AP>BP),若满足BP APAP AB=,则称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例如:主持人在舞台上主持节目时,站在黄金分割点上,观众看上去感觉最好.若舞台长20米,主持人从舞台一侧进入,设他至少走x米时恰好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上,则x满足的方程是( )A.(20﹣x)2=20x B.x2=20(20﹣x)C.x(20﹣x)=202D.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分析】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且PB<PA,PB=x,则PA=20−x,则BP APAP AB=,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知,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且PB<PA,PB=x,则PA=20−x,∴BP AP AP AB=,∴(20−x)2=20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找出黄金分割中成比例的对应线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果四条线段a、b、c、d构成a cb d=,0m>,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A.b ca d=B.a c mb d m+=+C.a b d cb d--=D.a c cb d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变形,再进行判断.【详解】解:A、∵a cb d=,0m>,∴b da c=;故本选项错误;B 、∵a cb d =,0m >,∴ac m bd m +¹+;故本选项错误;C 、∵a cb d =,0m >,∴a b dc bd --=-;故本选项错误;D 、∵a cb d =,0m >,∴ac c bd 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2011·上海·中考模拟)若线段c 是线段a ,b 的比例中项,且4a =,9b =,则c =_____________.【答案】6【解析】【分析】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可得c 2=ab ,从而易求c .【详解】解:∵线段c 是线段a ,b 的比例中项,∴c 2=ab ,∵a =4,b =9,∴c 2=36,∴c =6(负数舍去),故答案是:6.【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比例中项的含义.11.(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已知非负实数a ,b ,c 满足123234a b c---==,设23S a b c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n ,则nm的值为 __.【答案】1116+##0.6875【解析】【分析】设123234a b c k ---===,则21a k =+,32b k =+,34c k =-,可得414S k =-+;利用a ,b ,c 为非负实数可得k 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得m ,n 的值,结论可求.【详解】解:设123234a b ck---===,则21a k=+,32b k=+,34c k=-,23212(32)3(34)414S a b c k k k k\=++=++++-=-+.aQ,b,c为非负实数,\210 320 340kkk+ìï+íï-î………,解得:13 24k -…….\当12k=-时,S取最大值,当34k=时,S取最小值.1414162mæö\=-´-+=ç÷èø,3414114n=-´+=.\1116nm=.故答案为:11 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解不等式组,非负数的应用等,设123234a b ck---===是解题的关键.12.(2021·浙江·诸暨市暨阳初级中学一模)AD为面积为30 的锐角三角形ABC的高,∠ACB=2∠BAD,线段AB上的点E将AB分成两条线段的比为3∶2,过点E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点F,若AD=6,则CF =_______.【答案】4或6【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BC=10,根据角的和差倍数可得∠B=∠BAC,继而由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BC =AC=10,根据线段比例即可求解.【详解】∵S△ABC=12AD BC×=30,AD=6,∴BC=10,在Rt △ABD 中,∠BAD =90°﹣∠B ,∠B =90°﹣∠BAD ,在Rt △ACD 中,∠CAD =90°﹣∠ACB ,∵∠ACB =2∠BAD ,∴∠CAD =90°﹣2∠BAD ,∴∠BAC =∠CAD +∠BAD =90°﹣∠BAD ,∴∠B =∠BAC ,∴BC =AC =10,∵点E 将AB 分成两条线段的比为3∶2,EF ∥BC ,∴2210455CF AC ==´=,或3310655CF AC ==´=,故答案为:4或6.【点睛】本题考查角的和差倍数关系,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线段的比例,解题的关键是求得BC =AC =10.三练拔高1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 中,P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点P 作//PE AB ,交AD 于点E ,过点P 作//PF CD ,交BC 于点F ,则下列所给的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PE PF AB CD =B .AE BF DE CF =C .1CF AE BC AD +=D .1PE PF AB 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PE AB ,可证△EPD ∽△ABD ,△BFP ∽△BCD ,即可判断A ;由//PE AB ,//PF CD 可得AE BP ED PD =,BF BP FC PD =可判断B ;由//PE AB ,//PF CD ,可得AE BP AD BD =,FC PD BC BD=,可判断C ,由 //PE AB ,可证△EPD ∽△ABD ,△BFP ∽△BCD ,可判定D .【详解】解:A .∵//PE AB ,∴∠DEP =∠A ,∠DPE =∠DBA ,∴△EPD ∽△ABD ,∴ EP DP AB DB=,∵//PF CD ,∴∠BPF =∠BDC ,∠BFP =∠C ,∴△BFP ∽△BCD ,∴PF BP CD DB =,∵DP BP DB DB ¹,∴PE PF AB CD¹,故选项A 不正确;B .∵//PE AB ,//PF CD ,∴AE BP ED PD =,BF BP FC PD =,∴AE BF DE CF=,故选项B 正确;C .∵//PE AB ,//PF CD ,∴AE BP AD BD =,FC PD BC BD =,∴1AE FC BP PD AD BC BD BD+=+=,故选项C 正确,1CF AE BC AD+= ,D .∵//PE AB ,∴∠DEP =∠A ,∠DPE =∠DBA ,∴△EPD ∽△ABD ,∴ EP DP AB DB=,∵//PF CD ,∴∠BPF =∠BDC ,∠BFP =∠C ,∴△BFP ∽△BCD ,∴PF BP CD DB =,∴ 1EP PF DP PB DP PB AB CD DB BD BD++=+==,故选项D 正确.故选择A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截线段比例,和三角形相似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截线段长比例,和三角形相似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4.(2021·全国·0.618)»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这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如图,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整个画面的主体部分很好地体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其中矩形ABCD 是黄金矩形,若我们把一个正方形AEFD 嵌入黄金矩形ABCD 中(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黄金矩形的宽),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新的黄金矩形BEFC .如果把这个过程重复数次,接着我们要在每个正方形内画一条圆弧,让每个圆弧的半径等于它所在正方形的边长就会得到下面这张图,若AB a =,则图中弧HF 的长为( )A B .2pC .22a p·D .32a p·【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求出BE 长,再用弧长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矩形ABCD 是黄金矩形,AB a =,∴BC AB =,BC =,∵矩形BEFC 是黄金矩形,∴BE CB =2BE GH a ==,弧HF 的长为2901802a GH p p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和弧计算,解题关键是利用黄金分割求出半径,再熟练运用弧长公式进行计算.15.(2022·福建福州·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 5,∠A = ∠B = 90°,O 为AB 中点,过点O 作OM ⊥CD 于点M .E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CE ,DE ,若∠CED = 90°且CE DE = 43.现给出以下结论:(1)△ADE 与△BEC 一定相似;(2)以点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O ,则⊙O 与CD 可能相离;(3)OM 的最大值是52;(4)当OM 最大时,CD =12524.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1)(3)(4)【解析】【分析】利用“一线三垂直”可以判定△ADE 与△BEC 相似;再利用四边形ADMO 与四边形MOBC 相似,可知225OM AE AE =-+,即可得出OM 最大值为52,即可判定(2)、(3)、(4).【详解】解:∵∠A = ∠B = 90°,∠CED = 90°,∴∠AED = ∠BCE ,∴V ADE ∼V BEC .故(1)正确;∵∠OMC = 90°,∴∠ADM +∠AOM =180°,∠ADM +∠MCB =180°,∴∠AOM =∠MCB ,∴四边形ADMO 与四边形MOBC 相似,∴AD OM OM BC=,∴2OM AD BC=g ∵△ADE ∼△BEC ∴34AD AE DE BE BC CE ===,∴AD BC AE BE =g g ,∴2OM AE BE =g ,即()25-OM AE AE =g ,∴225OM AE AE=-+∴当AE =BE =52时,OM 值最大,最大值为52.∴以点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O ,则⊙O 与CD 不可能相离,故(2)错误,(3)正确,∵当OM 最大时,点O 与点E 重合(如图所示),AE =BE =OM =52,∴AED MED @V V ,BCE MCE @V V ,∴AD =MD ,BC =MC ,∴CD =AD +BC ,∵34AD DE BE CE ==,34AE DE BC CE ==,解得:158AD =,103BC =,∴CD =AD +BC =12524.故答案为:(1)(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四边形中相似的应用,熟练的进行边的比值的转化时本题的解题关键.16.(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说过:“几何学里有两件宝,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割.如果把勾股定理比作黄金矿的话,那么可以把黄金分割比作钻石矿”.如图①,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部分,如果0.618CB AC =»,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1)特例感知:在图①中,若100AB =,求AC 的长;(2)知识探究:如图②,作⊙O 的内接正五边形:①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MN 、A I ;②作ON 的中点P ,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画弧交OM 于点Q ;③以点A 为圆心,AQ 为半径,在⊙O 上连续截取等弧,使弦AB BC CD DE AQ ====,连接AE ;则五边形ABCDE 为正五边形.在该正五边形作法中,点Q 是否为线段OM 的黄金分割点?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国旗和国徽上的五角星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几何图形,与黄金分割有着密切的联系.延长题(2)中的正五边形ABCDE 的每条边,相交可得到五角星,摆正后如图③,点E 是线段PD 的黄金分割点,请利用题中的条件,求cos72°的值.【答案】(1)61.8;(2)是,理由见解析;(3【解析】【分析】(1)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求解即可;(2)设⊙O 的半径为a ,则OA =ON =OM =a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A ,继而求出OQ ,MQ ,即可作出判断;(3)先求出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即可得到∠PEA =∠PAE =1801087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cos 72°=12AE PE,再根据点E 是线段PD 的黄金分割点,即可求解.【详解】0.618»,,即0.618100AC AC -=»,解得:AC ≈61.8;(2)Q 是线段OM 的黄金分割点,理由如下:设⊙O 的半径为a ,则OA =ON =OM =a ,∴OP ∴PA PQ =,∴OQ ∴MQ MQ OQ =∴Q 是线段OM 的黄金分割点;(3)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521801085-´°=°,∴∠PEA =∠PAE =18010872°-°=°,∴cos 72°=12AE PE,∵点E 是线段PD 的黄金分割点,∴DE PE =,又∵AE =ED ,∴AE PE =,∴cos72°=12AEPE=【点睛】本题考查黄金分割、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正确解题.热点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一练基础1.(2022·福建三明·一模)下列各组图形中,不一定相似的是()A.任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C.任意两个矩形D.任意两个正方形【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判定定理,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详解】解:A、任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腰分别相等,它们两边的比值成比例,夹角为直角相等,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任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故不符合题意;B、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三边分别相等,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可得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故不符合题意;C、任意两个矩形,虽然对应角都等于90°相等,但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任意两个矩形,不一定相似,故符合题意;D、任意两个正方形,四边各自相等,可得它们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都是90°相等,根据多边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可得任意两个正方形相似,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相似图形的识别,掌握图形相似的定义即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的是相似形与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2.(2021·贵州毕节·九年级阶段练习)在图(1)、(2)所示的△ABC中,AB=4,AC=6.将△ABC分别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进行裁剪,对于各图中剪下的两个阴影三角形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1)中的与△ABC相似B.只有(2)中的与△ABC相似C.都与△ABC相似D.都与△ABC不相似【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先求出两个三角形中夹角相等的两边的比值,看是否相等可判断A不正确,B正确,进而可判断C与D即可.【详解】解:图形(1)中标字母如图,∵BE=2,BA=4,23BEBA=,BF=3,BC不定,3BF BEBC BC BA=¹,∴(1)中的△BEF不与△ABC相似,故选项A不正确;图2中标字母如图,∵GC=4,BH=1,AB=4,AC=6.∴AH=AB-BH=4-1=3,AG=AC-GC=6-4=2,∴2142AGAB==,3162AHAC==,∴AG AH AB AC=,∵∠HAG=∠CAB,∴△AHG ∽△ACB ,故选项B 正确,,故选项C 不正确,选项D 不正确.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3.(2022·江苏兴化·九年级期末)如图,如果BAD CAE Ð=Ð,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不能确定ABC ADE V :V 的是( )A .B DÐ=ÐB .AB DE AD BC =C .C AED Ð=ÐD .AB AC AD AE=【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EAD CAB Ð=Ð,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BAD CAE Ð=Ð,∴EAD CAB Ð=Ð,A 、若添加B D Ð=Ð,可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ABC ADE V :V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若添加AB DE AD BC=,不能证明ABC ADE V :V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若添加C AED Ð=Ð,可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ABC ADE V :V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若添加AB AC AD AE=,可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ABC ADE V :V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2021·湖北当阳·一模)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cm ,6cm 和10cm ,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2.5cm ,则它的最长边为( )A .3cmB .4cmC .4.5cmD .5cm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可得.【详解】解:设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x cm ,根据题意,得:2.5510x =,解得:5x =,即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5cm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5.(2021·河南伊川·九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V 中,6,4AC AB ==,点D 与点A 在直线BC 的同侧,且ACD ABC Ð=Ð,2CD =,点E 是线段BC 延长线上的动点,当DCE V 和ABC V 相似时线段CE 的长为( )A .3B .43C .3或43D .4或34【答案】C 【解析】根据ACD ABC Ð=Ð,可得A DCE Ð=Ð ,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ACD ABC Ð=Ð,ACD DCE A ABC Ð+Ð=Ð+Ð ,∴A DCE Ð=Ð ,当 B CDE A C V :V 时,∴CD CE AB AC= ,∵6,4AC AB ==,2CD =,∴246CE = ,解得:3CE = ;当B CED A C V :V 时,∴CE CD AB AC= ,∵6,4AC AB ==,2CD =,∴246CE = ,解得:43CE =∴线段CE 的长为3或43.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2021·广东·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若△ABC 的面积为4,则四边形BCED 的面积为___.【答案】3【解析】【分析】由题意知DE 是ABC V 的中位线,有12DE BC DE BC =∥,,从而得ADE ABC △△∽,有212ADE ABC S S æö=ç÷èøV V ,求出ADE S V 的值,对ABC ADE BCED S S S =-V V 四边形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DE 是ABC V 的中位线∴12DE BC DE BC =∥,∴ADE ABC△△∽∴212ADE ABC S S æö=ç÷èøV V ∵=4ABC S △∴=1ADE S V ∴=3ABC ADE BCED S S S =-V V 四边形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线,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7.(2021·广东惠阳·二模)如图,AB ,CD 相交于O 点,△AOC ∽△BOD ,OC :CD =1:3,AC =2,则BD 的长为 __.【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OC :CD =1:3,求得OC :OD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方程,计算即可.【详解】∵OC :CD =1:3,∴OC :OD =1:2,∵△AOC ∽△BOD,∴AC OC BD OD=,即212 BD=,解得:BD=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2022·江苏溧阳·九年级期末)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4,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_.【答案】1:16【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等于周长比,可得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4,再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解.【详解】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4,∴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4,∴它们的面积比是1:16.故答案为:1: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等于周长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二练巩固9.(2022·福建福州·一模)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且AD = 1,BD = 5,AE = 2,∠AED = ∠B,则AC的长是()A.2.4B.2.5C.3D.4.5【答案】C【解析】【分析】由AED B Ð=Ð,DAE CAB Ð=Ð可证DAE CAB ∽△△,有DA AE CA AB =,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ED B Ð=Ð,DAE CAB Ð=Ð,∴DAE CAB ∽△△,∴DA AE CA AB =,∴1251AC =+,解得3A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证明三角形相似.10.(2021·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二模)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F 在线段CD 上,连接EF ,且∠CBE +∠EFC =180°,DF =2,FC =3.则DB =( )A .6B .C .5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BD =2DE ,BC =CD =5,从而得到∠CBE =∠CDB ,再由∠CBE +∠EFC =180°,可得∠CBE =∠CDB =∠DFE ,从而得到△DEF ∽△DCB ,可得到2DE DF BC DE=,解得DE ,即可求解.【详解】解:在菱形ABCD 中,BD =2DE ,BC =CD =DF +FC =2+3=5,∴∠CBE =∠CDB ,∵∠CBE +∠EFC =180°,∠DFE +∠EFC =180°,∴∠CBE =∠DFE ,∴∠CBE =∠CDB =∠DFE ,∵∠CDB =∠EDF ,∴△DEF ∽△DCB ,∴DE DF DC BD = ,∴2DE DF BC DE =,∴252DE DE= ,解得:DE ,∴2DB DE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菱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2021·广东花都·三模)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B 边上一点,若AE :AB =1:3,则S △AEF :S △ADC =( )A .1:12B .1:9C .1:6D .1:3【答案】A【解析】【分析】先判断出△AEF 与△DCF 是相似,利用性质可求面积比,再由△AEF 与△ADF 是等高的三角形,也可得出面积比,最后根据S △ADC =S △CDF +S △ADF 计算比值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 ,∵AE :AB =1:3,∴AE :CD =1:3,∵AE ∥CD ,∴△AEF ∽△CDF ,∴21(9AEF CDF S AE S CD ==V V ,13EF AE DF CD ==,∴S △CDF =9S △AEF ,S △ADF =3S △AEF ,∵S △ADC =S △CDF +S △ADF ,∴19312AEF AEF ADC AEF AEF S S S S S ==+V V V V V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似和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V 中,90ABC Ð=°,30C Ð=°,以点A 为圆心,以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C 于点D ,连接BD ,再分别以点B ,D 为圆心,大于12B 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BC 于点E ,连接DE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E DE=B .DE 垂直平分线段AC C.EDC ABC S S △△D .2BD BC BE=×【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中作图方法易证AP 为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点E 在AP 上,所以BE=DE ,再根据,90ABC Ð=°,30C Ð=°得到ABD D 是等边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得AP 平分BAC Ð,则30PAC C Ð=Ð=°,AE CE =,且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故12AB AD AC ==,所以DE 垂直平分线段AC ,证明~EDC ABC D D 可得ED CD AB BC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可得:AD AB =,点P 在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上AD AB =Q ,\点A 在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上\AP 为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Q 点E 在AP 上,\BE=DE ,故A 正确;Q 90ABC Ð=°,30C Ð=°,60BAC \Ð=°且12AB AD AC ==ABD \D 为等边三角形且AD CD=AB AD BD \==,AP \平分BAC Ð1302EAC BAC \Ð=Ð=°,AE EC \=,ED \垂直平分AC ,故B 正确;30ECD ACB Ð=Ð=°Q ,90EDC ABC Ð=Ð=°,EDC ABC \D D ∽,ED CD AB AB BC BC \===,213EDC ABC s s D D \==,故C 错误;ED BE =Q ,AB CD BD==BE BD BD BC\=,2BD BC BE \=×,故D 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解题关键.13.(2021·山西·太原五中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D 、E 分别是ABC V 的边AB 、BC 上的点,且//DE AC ,若:1:3BDE CDE S S =V V ,则DOE AOC S S V V :的值( )A .13B .14C .19D .116【答案】D【解析】【分析】证明:1:3=BE EC ,得出:1:4BE BC =;证明BDE BAC D D ∽,DOE AOC D D ∽,得到14DE BE AC BC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3BDE CDE S S D D =Q ,:1:3BE EC \=;:1:4BE BC \=;//DE AC Q ,BDE BAC \D D ∽,DOE AOC D D ∽,\14DE BE AC BC ==,21:()16DOE AOC DE S S AC D D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14.(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如图,在ACD △中,6AD =,5BC =,()2AC AB AB BC =+,且DAB DCA V :V ,若3AD AP =,点Q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则PQ 的最小值是( )A B C D .8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 D C DB D A D =,得到4BD =,4AB BD ==,过B 作BH AD ^于H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32AH AD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H ==,当PQ AB ^时,PQ 的值最小,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DAB DCA D D Q :,AD CD BD AD\=,656BD BD +\=,解得:4BD =(负值舍去),DAB DCA D D Q :,9362AC CD AB AD \===,32AC AB \=,()2AC AB AB BC =+Q ,()232AB AB AB BC æö\=+ç÷èø,4AB \=,4AB BD \==,过B 作BH AD ^于H ,132AH AD \==,BH \=,3,6AD AP AD ==Q ,2AP \=,当PQ AB ^时,PQ 的值最小,90,AQP AHB PAQ BAHÐ=Ð=°Ð=ÐQ APQ ABH \D D :,AP PQ AB BH\=,24\PQ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5.(2021·福建·莆田八中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点D 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BC 上,连接AD ,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边AB 、AC 于点E 、F .当CD =2BD 时,AE AF 的值为___.【答案】45##0.8【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等角(或线段的比)-------过分点做平行线 1.如图,在△ABC 中,AB=AC,D 为AB 上的一点,
E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且BD=CE,连接DE 交BC 于M,
求证:DM=ME.
2.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求证:
AC
AB
DC BD =
.
3.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的外角交BC 延长线于D, 求证:
AC
AB
DC BD =.
4.在△ABC 中,∠C=90°,∠A=30°,分别以AB,AC 为边在△ABC 外侧作正△ABE 和正△ACD.DE 与AB 相交于F. 求证:EF=FD.
5.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点E 在AD 上,F 是BE 延长线与AC 的交点。

(1)如果E 是AD 的中点,求证:
ED
AE
FC AF 21=
. (2)由(1)知,当E 是AD 的中点时,ED
AE
FC AF 21=
成立,若E 是AD 上任意一点(E 不与A,D 重合).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6.如图,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中点,延长AD 至E ,延长AB 交CE 的延长线于P ,若AD=2DE.求证:AP=3AB.
7.在△ABC 中,BD=CE,DE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P,
求证:CP AE BP AD •=•.
8.如图,在△ABC 的边AB 上取一点D.在AC 上取一点E ,使AD=AE.直线DE 和BC 延长线相交于P, 求证:
CE
BD
CP BP =.
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在
A B C D
E M
AB 延长线上取一点E ,连接OE 交BC 于点F , 若AB=a ,AD=c ,BE=b.求BF 的长.
10.在△ABC 中,BC 上的两点E ,F 把BC 三等分,BM 是AC 上的中线,AE,AF 分别交BM 于G,H 两点。

求证:2:3:5:: HM GH BG .
11.如图,BD:DC=5:3,E 为AD 的中点, 求证:BE=EF.
12.如图,在等边△ABC 中,D 为AB 上一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AD=CE.DF ⊥AC 于F,DE 交AC 于G.BC=2, 求FG 的长.
13.证明并叙述垂心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