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
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教学实施报告
![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教学实施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adf43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e.png)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参赛组别:高职专业2组参赛名称: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课题学时:16学时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教学实施报告一、整体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为序”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学生考取“1+X”汽车动力与驱动技术分析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的主要支撑课程。
本课程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对接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要求,围绕“1+X”证书考核典型工作任务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任务,将润滑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机油的更换等任务及日常维护保养等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重构和内容融合,并融入工匠精神及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将教学内容重组为4个新型教学项目。
各项目以任务驱动方式展开教学,合理分配知识点,任务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以项目三““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为例,用““机油报警灯点亮”为主线,将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机油的选用等任务及日常维护保养等“1+X”职业技能要求,有机地融入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任务中,形成了1个新型教学任务,突出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工作和职业发展等社会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及时融入新技术规范,有效提高了第一届“1+X”证书考核通过率。
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四五““规划教材“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结合自编活页教材、微课、视频、动画、课件、图片、虚拟仿真等教学资源,更易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课。
2.学情分析(1)知识和技能基础。
依据学生前期学习情况以及云课堂调研、资源学习反馈等教学数据分析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润滑系统基础知识,能够规范拆装发动机,具备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但是学生对发动机的拆装不够熟练,需要在随后的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中巩固提升。
(2)认知与实践能力。
通过对近三年课程教学平台教学与学习数据、阶段性测试及期末考试成绩与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分析显示:学生对润滑系统的原理、机油的选用理解不到位,精准示教、自主思维和能力欠佳,这些均为教学难点。
润滑系统检修教案11
![润滑系统检修教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6b32484b69eae009581bec4e.png)
七、任务评价
教学评价
1、小组互评
2、填写教学评价表
收集,记录,整理
小组互评
填写教学评价表
检验教学效果
观察,确定并记录故障现象。
设计案例情节创设工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分析
分析汽车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完成教学引导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完成工作页中教学引导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润滑系统主要部件功用
润滑系统主要部件功用
疑难解答
依据资料、指导书,描述润滑系统主要部件功用
四、教学策略(方法)
情景再现式学习、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评价法等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一体化教室;教材、互联网资源、车辆、实训台、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再现
引入:
润滑系统的故障情境
润滑系统的故障情景境描述
口述障现象
展示故障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故障现象
专业
汽车维修
任务名称
学习任务
润滑系统检修
课时
教学对象(班级)
中职
任务地点
设计者
教学审批
上课日期
周次
一、学习目标
3.汽车发动机润滑系中主要部件的检测维修方
二、学习任务分析(难点、重点)
三、学生分析
本学习任务安排冷却系检修学习后,学生已经完成发动机局部维修,发动机基本构造,排故基本思路,方法,以及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已经掌握。此任务重在掌握汽车润滑系统检修方法,故障排除方法,强化训练汽车行业规范,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和自我展示的能力。
课题五 汽车发动机冷却、润滑系检修教案
![课题五 汽车发动机冷却、润滑系检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3e8549227916888586d73d.png)
教案首页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巡视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置( 5 分钟2 发动机组成六.冷却、润滑系统概述1 学习目的(1)、了解冷却、润滑系统构成。
(2)、掌握冷却、润滑系统部件的作用2 图片展示疑难问题引导引导演示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 5分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 学 内 容教学 方法学生评议 ( 分钟)(一). 润滑系的作用和构造 1 润滑系的作用:疑难问题解答 教师散热器风扇水泵节温器机油滤清油道曲轴凸轮轴机油泵曲轴箱直接与外面相通。
(2)强制通风:汽油机采用,用胶管将进气管与气门室上盖相连,中间装有一个单向阀。
工作原理:利用进气管内的真空度将气门室内的废气抽出并送入进气管。
单向阀的作用:只要进气管的真空度达到一定时,单向阀才能打开(发动机中、大负荷)曲轴箱内的废气才能进入进气管,曲轴箱通风才进行。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和油道润滑方式,以GA1092为例鼓励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压力润滑:曲柄主轴承.凸轮轴轴承.连杆轴承摇臂轴.摇臂。
2飞溅润滑:凸轮、挺柱、气缸壁、活塞。
3 润滑油道3) 其他设施:主油道的未端,设有主油道调压阀。
在第七道主轴承盖上,设有回油孔,多余的机油流回油底壳。
在主油道上还设有机油压力表传染器和油压警报开关。
(三)冷却系的作用和构造一功用: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防止发动机过热1发动机为什么要冷却?2过冷、过热对发动机的影响?3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80-90℃二冷却系的组成:1水道:气缸体内部,气缸套外壁与机体的内壁之间和气缸盖内部夹层之间。
2水泵:装在发动机前面,由三角带带动3散热器(水箱):装在汽车前面,上水管与气缸盖出水口相连,下水管与水泵进水口相连4风扇:装在散热器后面,冷却发动机教师提示引导疑难问题解答教师鼓励教案首页演示工作流程(15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教师巡视(分钟)工作原理:当水泵工作时叶轮旋转,水泵中的水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水被甩向叶轮边缘,然后经外壳上与叶轮成切线方向的出水管压送到发动机水套内。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ccfdcd518762caaedc33d448.png)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课程名称:汽车维护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年月日一体化课程名称教学时间教学班级汽车维护任务名称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学时12 学时周次专业组审批学材汽车维护工作页、多媒体、维护教材、整车教学实践教学法、信息检索法、展示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方法视觉年月日汽车维护相关视频、课件、PPT 教学系审批教具专业能力目标:1. 能描述更换发动机机油、工量具和设备的名称、种类、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2. 能根据维修手册要求正确规范完成更换机油、机滤等作业。
学习职业素养目标:目标1. 能查阅维修手册,查找相关资料,采集维修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2. 能进行有效沟通,与他人合作,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能按照6S 管理要求,整理现场,归置物品。
年月日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已经学习过汽车日常维护的基本知识与日常维护的操作方法。
对汽车维护有所了解,本次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对学生教学应首先进行相关的维护安全教育,在此基础上要求学习相关场地规范、6s 管理要求。
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协作互助、自主创新、检索汇报能力的培养。
学材分析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资源准备《汽车维护》教材及配套工作页,包括:①安全教育② 发动机机油液面及品质的检查③ 如何检查机油有无泄漏等。
重点内容:1. 发动机机油液面及品质的检查2. 机油的更换。
重点化解方法:1.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结合老师的讲解,能正确说出安全教育内容各项目检查内容、方法和操作步骤。
2.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网络、参考资料、维护手册等方式,掌握资料收集、归类、分析、展示的方法,完成各项目检查工作。
宝骏630 车辆、多媒体设备、机油回收机及常用工量具。
一、明确任务、信息收集(学时:2 学时)1. 组织教学:(1)学生集合,师生问好,整理着装。
(2)小组考勤、教师说明场地要求与工作要求,强调6S 管理。
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模板教学教材
![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模板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0d8a1cf77232f60dccca14a.png)
(三)汽油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的更换与机油的加注
在多尘路段行驶之后,应尽可能更换机油与机油滤清器。 在排放发动机机油之前,应检查发动机机油泄漏。如果发现有泄漏,在 着手下述工作之前,应更换损坏件。 1、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1)取下放油螺栓(见图3-16),排放发动机机油。
图3-17
(2)排放完毕后,擦净放油塞。再装上放油塞,按下述要求拧紧。 拧紧扭矩: 30N·m。
图3-4和图3-5
(3)正确油面应在上位[F]和下位[L]之间的位置,如图3-4所示。 (4)用手捻搓机油尺上的机油,检查其粘度,看有无汽油味和水泡等。 如图3-5所示。 (5)油面高度太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其原因可能是冷却水 或汽油进入曲轴箱内所致。
◆ 2、发动机机油的补充
如果油面低于[L]位置,在将油面过低原因排除后可适当补充添加 同种性质的发动机机油至正常油面高度。如图3-6所示。
图3-14 在发动机清洁护理时,用发动机润滑系统清洗机(见图3-14)可将发动 机润滑系统内的油泥、积炭溶解并清理干净,以改善发动机润滑油品质、恢 复发动机的性能,提高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清洗方法与过程(见图3-15)
①清洗液以344.7kPa压力打入机油口 ②清洗液流经机油系统清除油泥、杂质微粒。 ③溶解的油泥、杂质微粒流至油底壳,由清洗机真空抽出清除。 ④清洗液冲洗掉机油泵及滤网上的金属屑。
按图3-22所示选择恰当的发动机油粘度。
二.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保养与维护
柴油发动机(见图3-23)的润滑方式为压送式,发动机机油用油泵加压 后,经散热器和机油滤清器,输送到各摩擦部位进行润滑。
机油更换周期为1000km,每行驶100km应检测机油量,如果发现机量不 足,应及时补充,以免损伤曲轴和凸轮轴等承载零部件。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409a280b4c2e3f57276378.png)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课余时间完成,不占用课堂时间)
课前,学生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学习《汽车维护》学习平台打开,学习“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视频资料、讨论、提问等。
(意图:汽运16301班全班有38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喜欢探究新生事物下,都能利用学校提供的无线网络在课余进行移动终端学习。)
1、教师结合学生上传的学生操作视频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维护作业的注意事项,并总结各小组同学学习情况。
2、学生在线上“《汽车维护》SPOC学习平台——PBL——评价”完成自评、互评,教师课后在线上完成对各学生的评价。
(该平台可以实现各组不同的评价标准,设置不同的权重,实现对学生全面的评价,不以成绩论好坏,只要参与了的同学都可以得分)
3.取下放油螺栓手不沾机油的技巧。(通过录播系统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4.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技巧。(通过录播系统使用自制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五、专项训练(20min)
学生通过老师的解惑,学生自己通过教具训练取放油螺栓手不沾机油的方法;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等。(意图:避免油底壳螺栓疲劳损坏和机油溅在气门室罩上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训练、狠抓细节和严格要求培养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操作
难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规范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
工具准备:、翼子板布、前格栅布、防护5件套、车轮挡块、世达150件套、风动扳手、游标卡尺、千分尺、集油车、题板等各5套;
设备准备:爱丽舍轿车、举升机和抽排设备,按5工位配备;
师:下面我将对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请同学们认真听讲。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dc4a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f.png)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2.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a.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减少摩擦,冷却发动机内部零件,清洗排出杂物,减少噪音b.润滑系统的构成:润滑油泵、滤清器、散热器、润滑油冷却器、油封等2.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a.干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分离,发动机运行稳定,缺点是油温升高b.湿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混合,油温稳定,缺点是油耗较高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a.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b.保持润滑油的正常油位c.注意发动机冷却器的清洁和通风d.及时检修和更换发动机油封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2.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润滑系统以及润滑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3.讲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的适用情况4.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维护不当可能导致的故障和损坏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性和维护保养方法,并形成小结6.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7.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阅读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修理店或汽车生产厂家,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案例分析。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1c2727915f804d2b16c1eb.png)
任务5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技能目标】1.熟悉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2.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油面高度。
3.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
4.学会正确更换机油滤清器。
【技能训练】一、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有润滑、清洁、散热、密封和防锈等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油集滤器、机油泵、安全阀、机油滤清器、主油道、气缸体、缸盖上的分油道、机油压力传感器以及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灯等组成。
二、检查发动机润机油液位(1)起动发动机,并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熄火后放置10 min 再进行检查。
(2)拔出机油标尺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后,插回原位,插到底停留片刻之后拔出。
检查发动机的油面高度是否在机油标尺“MIN”和“MAX”两个刻度线之间。
(3)如果机油量不足,需补充相同牌号机油到正常液位。
反之,则应抽取一部分机油,直到液位符合标准。
三、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发动机润滑油质量的鉴别方法有以下三种:1 搓捻鉴别法用机油标尺取出油底壳中的少许机油,放在手指上搓捻。
搓捻时,若有黏稠感觉,并有拉丝现象,说明机油未变质,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进行更换。
2 油尺鉴别法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机油看不清油尺上的刻线时,说明机油过脏,需立即更换。
3 油滴检查法在滤纸上滴一滴油底壳中的机油,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很大,呈黑褐色且均匀无颗粒,周围黄色浸润很小,说明机油变质应更换。
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小且颜色较浅,周围的黄色浸润痕迹较大,表明机油还可使用。
四、补充机油当发现机油量不足时,应添加相同型号的机油。
拧开发动机汽缸盖上的加油孔盖,将机油从注油口注入发动机,然后用机油标尺检查液位,切记机油液位不可超过机油标尺上限标记“MAX”。
五、检查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否漏油起动发动机从怠速到中速运转几分钟,关闭发动机后举升汽车,检查润滑系统(接头)有无漏油现象,若有渗漏,应按扭力要求(例如,铁制油底壳紧固螺栓扭力为0.5 N 左右)紧固各连接处螺栓,再起动发动机进行检查,必要时需拆检机油滤清器油封胶圈。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f22b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0.png)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教案【章节1:引言】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向维修人员介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维护方法,从而提供他们正确维护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指导。
1.2 适用范围本教案适用于各类内燃机的润滑系统维护,包括汽车发动机、船舶发动机以及工程机械等。
【章节2: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2.1 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2.1.1 润滑油箱2.1.2 润滑油泵2.1.3 滤清器2.1.4 润滑油冷却器2.1.5 润滑油喷嘴2.1.6 润滑油管路2.1.7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2.1.8 润滑油稀释器2.2 润滑系统工作原理2.2.1 发动机润滑油的循环过程2.2.2 润滑油的主要功能2.2.3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参数【章节3:维护前的准备工作】3.1 工具和设备的准备3.2 安全措施的落实3.3 对润滑系统的检查【章节4: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4.1 润滑油的选择4.2 润滑油的更换周期4.3 润滑油滤清器的更换4.4 润滑油泵的维护4.5 润滑油冷却器的清洗4.6 润滑油喷嘴的清洗与调整【章节5:常见故障排除】5.1 润滑油过滤不良5.2 润滑油泵失效5.3 润滑油冷却器堵塞5.4 润滑油喷嘴堵塞5.5 润滑油稀释器故障【章节6:附件】6.1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记录表案例6.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图【章节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润滑油标准7.2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检测方法7.3 润滑油稀释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章节8:致谢】感谢专家们在本教案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宝贵意见和支持。
【附件】1.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记录表案例.docx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图.jpg【法律名词及注释】1. 润滑油标准: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的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GB/T 11115进行检测和评定。
2.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润滑油压力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的方法,一般采用电压法或阻抗法。
汽车润滑系教案范文
![汽车润滑系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e4ae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8.png)
汽车润滑系教案范文标题:汽车润滑系教案一、引言汽车润滑系是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发动机润滑油、变速器油以及其他润滑部件。
良好的润滑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因此学生们需要了解汽车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发动机润滑油和变速器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3.熟悉其他润滑部件及其维护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a.确保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正常运转;b.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c.提高发动机的热交换效率;d.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2.发动机润滑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a.发动机润滑油的种类及其特点;b.润滑油的选择依据:粘度等级、API性能等级、机油品牌等;c.润滑油的更换周期和方法。
3.变速器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a.变速器油的种类及其特点;b.变速器油的选择依据:粘度等级、使用环境等;c.变速器油的更换周期和方法。
4.其他润滑部件及其维护方法a.汽车转向系统的润滑方法;b.汽车悬挂系统的润滑方法;c.汽车制动系统的润滑方法;d.汽车传动系统的润滑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原理和技术要点,传授相关知识;2.示范教学法:通过实物或模型演示润滑部件的维护方法;3.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变速器油等;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润滑系统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引入:介绍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讲解发动机润滑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3.示范变速器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4.学生实践操作: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变速器油;5.讲解其他润滑部件的维护方法;6.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汽车润滑系统的问题;7.总结: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七、教学评价1.学生实践操作表现评价;2.学生对于汽车润滑系统相关问题的讨论表现评价;3.学生对于润滑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情况评价。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9194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7.png)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组成部分。
2.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方法。
3.掌握常见润滑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2.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方法4.常见润滑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导入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于发动机润滑系统重要性的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部分以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方法。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减少气缸与活塞之间的磨擦,降低发动机运行时的摩擦阻力,保护发动机各个部件免受磨损。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油泵、油滤器、冷却器等。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油位、定期更换机油和油滤器等。
3.实例分析(3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常见润滑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如:机油泵失效、油泵阀体卡塞等。
4.实践操作(25分钟)现场展示如何进行润滑系统的维护。
具体步骤如下:-检查机油质量:将油尺插入油箱,检查油位高度和机油是否变黑。
-更换机油和油滤器:打开机油排放阀,放出旧油,然后用扳手拧下油滤器,用新的油滤器替换,再加入新机油。
-检查泄漏:启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
-检查油压:用相应的工具检测发动机的油压。
5.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提问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订正和总结。
四、教学设计要点1.重点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部分以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方法。
2.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常见润滑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3.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要亲自动手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巩固所学知识。
4.在小结环节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提问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部分以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方法。
12 润滑系统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12 润滑系统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496a1e2bd960590c677c0.png)
教具、实验及教学手段: 教具:教材、教案、备课笔记、课件。 教学手段:讲解为主,提问为辅。
作业布置: 教学反映:
课后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
1. 润滑系统作用有哪些?车用发动机有哪几种润滑方式? 2. 润滑系统一般由哪些零部件组成?各有何功用? 3. 画出所拆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示意图。
新课导入: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的好坏对其动力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均有一定的影响,润滑系 统的结构和原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修理不能忽视。润滑系统中润滑油 的维护是整个汽车中最平常的维护项目之一。这节课就从理论的角度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 析,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五)刚起动时压力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压力迅速降低 1、现象: 2、原因 (1)机油量不足 (2)机油粘度过低 3、诊断流程 (六)机油压力突然下降 1、现象: 2、原因 (1)机油严重泄漏 (2)机油泵突然损坏 3、诊断流程
四、本章小结
1.润滑系统维护的主要方法 2 发动机润滑系的拆装步骤 3.发动机润滑系常见故障及其诊断(简述机油压力的正常范围及指示方式。
三、常见故障及诊断 常见故障:机油压力过低、过高、变质、消耗异常 (一)机油压力过低
教学过程:
1、 现象:机油压力表长期指示压力低于正常标准 2、 原因 (1) 机油压力传感器前的油路不畅 (2) 机油压力传感器后的油路泄油过快 (3) 其他原因:主轴承间隙过大,机油泵等 3、 诊断流程 (二)机油压力过高 1、现象:机油压力表长期指示压力高于正常标准 2、原因 (1)限压阀故障,传感器之后油道堵塞,轴承间隙过小 (2)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传感器等 3、诊断流程 (三)机油变质 1、现象:机油开始发黑、粘度下降,而且开始腐蚀机件这样的现象。 2、原因 (1)正常使用 (2)非正常使用:机油内混杂水或者汽油
汽车维护发动机润滑作业示范课
![汽车维护发动机润滑作业示范课](https://img.taocdn.com/s3/m/0f2fc9b043323968001c925f.png)
置于清洁的工作台上,不要沾
染杂物,以免污染新更换的机
油;机油尺拔出1/3即可。
6.汽车发动机的润滑作业
步骤2: 车辆举升
注意事项:车辆 举升至合适高度 后,一定要锁止 安全锁,放置安 全凳,以防车辆 下坠或倾覆。
技术要求:四条支撑 腿应处于同一水平位 置,否则应调整;四 条支撑腿一定要支撑 于车辆允许支撑部位, 否则将损坏车辆,甚 至发生倾覆。
实操难点:技术要求
实操关键点:车辆举升 及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 事项
职业素养 能力目标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实施课前准备
理论部分
▪ 教材 ▪ PPT ▪ 视频 ▪ 相关网站
技能部分
▪ 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 ▪ 车辆 ▪ 机油,机油滤清滤清器(机油格),
机油滤清器专业工具,接油盘,举升 机,抹布等
二、实操部分
操作要领:逐 一将两柱举升 机的四条支撑 腿放置于车辆 举升位置;缓 缓举升车辆至 合适高度。
汽车维修“砸车记”
二、实操部分
修车演“砸”技 车从举升机上摔下
6.汽车发动机的润滑作业
步骤3: 排放旧机油
二、实操部分
操作要领:将车辆举升后,在放油螺塞下部放置接油盘;按 逆时针方向旋转磁性放油螺塞,拧下放油螺塞,放出旧机油。
机油滤清器(图中方框所示);用手
把新的机油滤清器拧在机油滤清器支 座上,直至滤清器O型密封圈与安装 表面接触;用专用扳手拧紧滤清器。
技术要求:为防止拧紧新机油滤清器 时损坏O型密封圈,应将少许新机油 涂抹于O型密封圈上;O型密封圈与 安装表面接触后,用专用扳手把机油 滤清器拧紧3/4圈。 注意事项:为恰当拧紧机油滤清器, 应注意识别滤清器O型密封圈与安装 表面初始接触的精确位置。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教案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9d7a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4.png)
【汽修教研】《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教案2014年3月科目:《汽车维护与保养》第三部分授课人:唐云授课班级:汽修2012级1班授课时间:2014年3月学习情景三:发动机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任务一:润滑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汽车润滑系统的组成2、学生掌握更换汽车机油的方法3、学生掌握更换汽车机油的注意事项二、教学方法: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三、教学设备:桑塔纳2000;更换机油专用设备及相应用工具四、双边活动:教师:讲解润滑系统保养要领,开展润滑系统保养过程演示;学生:更换机油与机油滤芯五、教学内容:1、实车认识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了解其装拆方法2、检查机油油面高度的方法3、更换机油的方法4、更换机油的注意事项六、教学形式1、教师讲解与演示并培养6个学生辅导员2、学生辅导员操作操演示(其余学生围坐车前观看屏幕展示的操作)3、学生分组操作(其余学生围坐车前观看屏幕展示的操作)4、每组操作完成后,推荐一名同学作操作总结,辅导员再对本小组操作情况作总结,并对两个同学评出操作等级。
总结方法:想做什么;做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七、课时安排1、学生分组:学生辅导员一组6人,其余按2人每组分组,共15组。
2、教师讲解演示1课时,学生辅导演示1课时,其余分组操作10课时。
八、课后总结:学生经实际动手操作,掌握了汽车润滑系统的保养方法,但由于可供操作实训车辆太少(仅一辆),因此实训所需课时数较多。
任务二: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学生汽车冷却系统的组成2、学生掌握维护冷却系统的方法3、学生掌握更换冷却液的注意事项二、教学方法: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三、教学设备:桑塔纳2000及相应用工具四、双边活动:教师:讲解冷系统的组成与维护方法;演示添加与更换冷却液的方法;更换老化水管的方法;清洗水箱的方法;检查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学生:实际操作添加与更换冷却液的方法;更换老化水管的方法;清洗水箱的方法;检查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润滑系统的检修》教案
![《润滑系统的检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cd1406bb68a98271fefa3b.png)
3)转子泵检查重点
(5)机油泵泵轴间隙为0.045mm—0.085mm,极限为0.10mm。
(6)转子端面与泵体高度间隙为0.03—0.07,极限为0.07mm。
(7)外转子和壳体间隙为0.10mm—0.12mm,极限为0.30mm。
(8)主、从动转子间间隙极限为0.12mm。
4)齿轮泵检查重点
(2)机油滤清器堵塞或油泵发生早期磨损。
(3)限压阀弹簧过软、折断或调整不当。
(4)粗滤器后边的主油道堵塞。粗滤器装配不当,漏油。
(5)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造成机油流失过快。
(6)汽缸垫损坏,冷却液进入曲轴箱。
(7)机油表或传感器失效。
(8)机油过脏,造成机油限压阀卡滞在泄油的一侧。
知识回顾
和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解答其疑问
布置作业
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巩固知识,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15)机油表或传感器失效。
(16)机油过脏,造成机油限压阀卡滞在泄油的一侧。
2)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方法
(1)机油压力始终低,首先拔下机油尺,检查机油高度机油粘度,是否有水(有水机油会发白)和是否有汽油。
(2)检查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是否良好。检查主轴承、连杆轴承和凸轮轴轴承间隙是否过大。
(3)如发动机在运转中特别是刚维护完成试车时,机油压力突然下降,应立即熄火,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位有无泄漏,重点检查机油滤清器密封垫处。
汽车发动机常采用压力润滑、飞溅润滑、重力润滑等相结合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是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机油耗损过多、机油温度过高和滤清器效能减弱等。
二、润滑油质量及压力检查
1.润滑油的更换
2.机油压力异常原因及诊断方法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4a7a4bd64783e09122bc6.png)
发动机润滑系统任务一润滑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学习目标(1) 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2) 识别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润滑系统的作用1. 润滑系统的作用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
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
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
1).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2).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3).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4).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5).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6).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
7).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2.摩擦的本质摩擦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作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摩擦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分子结合与机械啮合所产生阻力之和。
机械啮合:在两接触面上凹凸不平的谷峰之间,互相的机械啮合运动也会产生一种阻力。
摩擦生热:摩擦产生大量热量。
摩擦3.润滑机理润滑: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两相互接触物体的摩擦面上,形成油膜,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
常用的润滑介质,润滑油和润滑脂,发动机内多用润滑油。
完整的油膜:边界油膜和流动油膜。
边界油膜:由于润滑剂供应不充足,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使其处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的状态。
由润滑剂与金属表面发生静电吸附形成油膜,如图6-2所示,边界油膜很薄(0.1~0.4μm),但在一定条件下能承受一定的负荷而不致破裂。
《润滑系统维护与保养》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润滑系统维护与保养》课程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4bf04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2.png)
《润滑系统维护与保养》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设计(简表)(步骤要扼要完整,用于看设计的全局)1.1什么是汽车转向系统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称为汽车转向系统(steering system)。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汽车转向系统的零件都称为保安件。
汽车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都是汽车安全必须要重视的两个系统。
1.2汽车转向系统概述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改变其行驶方向。
就轮式汽车而言,实现汽车转向的方法是, 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转向轮)相对于汽车纵横线偏转一定角度。
这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
机械转向系统:完全靠驾驶员手力操纵的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统:借助动力来操纵的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统又可分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
1.3转向系统简介及工作原理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
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1向系统结构上图是一种机械式转向系统。
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加的转向力矩通过转向轴输入转向器。
从转向盘到转向传动轴这一系列零件即属于转向操纵机构。
作为减速传动装置的转向器中有级减速传动副。
经转向器放大后的力矩和减速后的运动传到转向横拉杆,再传给固定于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使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转向轮偏转,从而改变了汽车的行驶方向。
这里,转向横拉杆和转向节臂属于转向传动机构。
1.3.1转向操纵机构图1-2转向操纵机构由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
图1-31.3.2.机械转向器机械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
汽车维护发动机润滑作业示范课
![汽车维护发动机润滑作业示范课](https://img.taocdn.com/s3/m/7b60f4197cd184254b35358b.png)
四、综合能力
维修小结: 一般情况下,检测汽缸压力就可以知道机械部分密封是否良好,缸压足够 说明气门密闭与活塞环密闭正常。但此车故障较为特殊,在刚启动时机油 油压短时(约30s)内未达到过高,气门正常开启关闭,所以发动机尚能 运转平稳。由于摇臂上部的油道孔被油泥完全堵死,机油无法正常泄油, 造成油压不断升高。30s后,由于机油压力过高造成气门液压挺杆伸展过 度,再加上缸内燃烧做功的压力,这样本来就很脆弱的密封就被破坏,从 而导致发动机在刚启动的约30s 的时间内运行平稳,30s过后开始严重抖 动的奇怪现象。 在本故障中,机油压力过高就是故障的真正原因。而缸压测量时正常,是 因为检测缸压时发动机只有200r/min的转速,负荷较小,所以在检测缸压 时能够达到规定值。该故障具有很大的隐蔽性,需要全方位地仔细分析和 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同时也说明了及时地更换和检查机油对于发动机的正 常运转至关重要。
学会发动机润滑系统使用维护不当引起故障的典
型案例分析(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教学手段:教、学、做,理实一体化 教学任务:理论部分+技能部分 总体目标: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 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理论部分:应知应 会,够用为度,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关键 ※最重要的是条理 清晰:为何润滑? 如何润滑?何时换 油?怎样换油更好?
实操难点:技术要求
实操关键点:车辆举升 及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 事项
理论部分
技能部分
教材 PPT 视频 相关网站
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 车辆
机油,机油滤清滤清器(机油格), 机油滤清器专业工具,接油盘,举升 机,抹布等
实训指导书尽量与车辆使用及维修手册一致
课程标准应与职业标准对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技巧。(通过录播系统使用自制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五、专项训练(20min)
学生通过老师的解惑,学生自己通过教具训练取放油螺栓手不沾机油的方法;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等。(意图:避免油底壳螺栓疲劳损坏和机油溅在气门室罩上等)
场地准备:一体化教学场地,分讨论区、实践学习区,配备高速无线网络。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课余时间完成,不占用课堂时间)
课前,学生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学习《汽车维护》学习平台打开,学习“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视频资料、讨论、提问等。
(意图:汽运16301班全班有38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喜欢探究新生事物下,都能利用学校提供的无线网络在课余进行移动终端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训练、狠抓细节和严格要求培养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操作
难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规范
教学准备
工具准备:、翼子板布、前格栅布、防护5件套、车轮挡块、世达150件套、风动扳手、游标卡尺、千分尺、集油车、题板等各5套;
设备准备:爱丽舍轿车、举升机和抽排设备,按5工位配备;
1、教师结合学生上传的学生操作视频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维护作业的注意事项,并总结各小组同学学习情况。
2、学生在线上“《汽车维护》SPOC学习平台——PBL——评价”完成自评、互评,教师课后在线上完成对各学生的评价。
(该平台可以实现各组不同的评价标准,设置不同的权重,实现对学生全面的评价,不以成绩论好坏,只要参与了的同学都可以得分)
2.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3.知道如何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4.会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讨论和听讲,掌握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原因、周期和方法;
2.通过移动终端的应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使之参与到互动和学习过程中;
3.通过培养助教,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促动技能训练,完成教学目标。
六、实战操作(120min)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安排两人合作实操,第三人对照流程表进行监督和评分,第四人则将操作过程进行录像;其他未进行实践操作的同学在讨论区完成线上剩余的学习内容或者反复观看实践操作视频;对于已经完成操作实践的学生,将录像上传至“《汽车维护》SPOC平台——成果展示”线上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练习,均完成后可以开始下一学习任务的学习。
师:好的,看来第一组的同学对前两个问题回答的都很不错,继续努力,第二组对第(1)个问题分析的比较准确,第(2)个问题的维护周期还不准确,第三组对第(2)个问题回答的不错,但是第(1)题的回答还不全面,第四组的同学对两个个问题回答的都有点问题。四个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都没有很详细的写出“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注意事项。(板书: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二、课前三分钟(3分钟)
教师、学生通过手机随机发出的签到码签到。
(意图:保证学生的到课率,以防旷课)
三、完成工作业(20min)
上课后,学生完成老师准备的工作业。
(意图:用于检验课前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学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的效果。)
四、答疑解惑(60min)
师:从统计数据来看,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线下的学习任务,下面请一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讲述一下本次课的案例。
(由于工位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实践操作,为此提出了“任务驱动法”和“翻转课堂”的形式,一部分学生在实践学习区进行实践操作,剩余的学生则完成剩余任务或者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录像、观看视频等手段帮助学生017年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名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2018年1月4日星期四
教学设计
教学班级:汽运16301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
汽车维护
章节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教学时数
6
课型
一体化课程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展开,学生通过线下手机移动终端的学习、讨论、老师课堂的讲解和动手训练,在消化吸收收集的资料的前提下,针对特定车型完成“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八、拓展训练
1、完成线上课后作业任务。
2、查看相关文献。
(意图:第一组的学生已经观看过该视频,再次观看会加深印象,基本上能进行复述;使二、三组的学生对案例有一个认识)
生:(学生回答)
师:通过案例,大家可以发现,汽车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对行车安全是很重要的,同时作为一名汽车维修人,必须有着细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辆车,才能保证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鲜事物喜欢探究、酷爱移动终端、自助学习的意识淡漠等,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总是想方设法的去玩手机,老师也是想方设法的去“收缴”手机,但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里我认为:我认为堵不如疏,合理引导学生应用手机完成学习任务,为老师所用,才为上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为什么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课文主要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
1、让学生把与本学习任务有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学习,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什么时候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如何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2、老师通过录播系统给学生展现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能直观的进行学习和参考,便于学生能熟练和规范的掌握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意图: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
师:大家已经学习过了“润滑系统”,请你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简单分析一下:(1)为什么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2)什么时候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3)如何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请制定计划,编写流程。请大家将答案写在工作业上。
生:在工作业上书写三个问题的答案。
师:下面我将对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请同学们认真听讲。
第(1)个问题:性能下降;堵塞。
第(2)个问题:严格按照维修手册的技术要求。
第(3)个问题:“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注意事项有:
1.查看机油量的方法。(通过录播系统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2.排放机油之前为什么必须取下机油加注盖?(通过录播系统使用自制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