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鄂教版三年级上册19课《山茶花》优质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山茶花》教案

《山茶花》教案

《山茶花》教案《山茶花》教案1教材分析:《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它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

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

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

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烂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设计理念: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一、欣赏山茶花,整体感知文本。

1、欣赏陆游的《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花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欣赏山茶:请你们边欣赏边听老师朗读,欣赏完了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二、品读文本,感受山茶花的美。

过渡:欣赏了山茶花,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随交流板书:美)1、学生默读课文:山茶花真是美极了,请你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山茶花美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随机引导学生学习句子:谁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文本意思。

2.能够自主概括文章内容。

3.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并能够自主举例子。

4.能够通过创设情景联想山茶花的意义,激发情感共鸣。

5.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学科间的联系,提高跨学科整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并能够举例说明。

2.难点:通过创设情景联想山茶花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一组山茶花的图片,给学生展示,问学生是否见过。

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山茶花》。

2.老师提问:“你们熟悉什么名花?”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这些花的名字。

B. 学习(25分钟)1.老师给学生播放《山茶花》的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自主阅读和理解课文。

2.老师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并举例说明。

比如:“今天,辣妈妈忙得像一只蜜蜂。

”3.老师让学生小组内互相概括课文,再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理解。

4.老师组织学生使用想象力,根据课文中对山茶花的描述,联想它的寓意。

C. 整合(1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山茶花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寓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想象力创设情景,形象表达自己理解的山茶花寓意。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它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科学、自然、文学等,引导学生跨学科进行观察和思考。

3.老师进行回顾复述,概述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和重点。

四、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思考山茶花在生活中的寓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由发挥,写一篇生活中山茶花的寓意及作用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课文名称:“山茶花”六、教学资源1.山茶花的图片。

2.《山茶花》的视频。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的任务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生活中对于事物的理解、对事物象征意义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融合能力,组织了小组活动、开展了跨学科思维训练等一系列教学组织方式,相信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茶花的基本知识和外观特征;
2.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形式,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了解山茶花在生活中的价值并培养保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山茶花》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山茶花的基本知识和外观特征;
2.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形式,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2.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幅山茶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山茶花。

2.学习(25分钟)
(1)介绍山茶花
对山茶花的来历、特征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这种植物。

(2)欣赏山茶花
让学生仔细观察山茶花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对山茶花的感受。

(3)朗读山茶花的诗句
教师朗读《山茶花》的诗句,让学生跟读并感受其中的美丽。

3.巩固(10分钟)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画山茶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表达对山茶花的感受。

4.拓展(10分钟)
向学生讲解山茶花在生活中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山茶花的特征和美丽,让学生在实践中愉快地学习。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由作画、思考保护植物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世界的影响和重要性。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山茶花》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山茶花的色彩、形态的美和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1、导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丽,大家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起来探究山茶花到底美在哪?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由读课文。

思考:山茶花美在哪里?仔细阅读课文,把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并多读几遍。

 (二)教学课文2、3段。

1.由学生回答导入。

(教学第2段)从这一段中你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出山茶花树枝上有许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也颜色不同。

读了这一段,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山茶花给你的感受吗?(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说得真好,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山茶花多美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教学第3段。

在众多颜色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三种颜色,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呢?为什么? 小组交流,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朗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丽,大家想看看美丽的山茶花吗?(出示图片)生齐读课文。

(2)出示三句话,这三句话有什么特点。

(都是比喻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像、仿佛、是)你能用这种方法描写红色和紫色的山茶花吗?(3)除了颜色,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山茶花的美?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山茶花花型的句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师:多美丽的山茶花啊!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它的美丽吧!(出示图片2遍) 第2遍让学生随着画面齐读课文2、3段。

(三)教学课文4、5段。

多么美丽的山茶花啊!可它为什么会这么美丽呢?请大家默读课文4、5段,把你找到的句子或词语划下来,然后反复朗读几遍,仔细品位品位。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山茶花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山茶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 掌握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山茶花的外观和特点; - 培养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山茶花》。

3. 教学重点•描述山茶花的外貌特征;•欣赏山茶花的美丽。

4. 教学准备•教材:《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展示材料:PPT、茶花图片。

5. 教学过程5.1 导入介绍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生长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尤其喜欢生长在山坡上。

5.2 展示出示山茶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的数量。

5.3 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山茶花,用形容词来描述山茶花的外貌特征,例如:鲜艳、红色、花瓣多、花朵大等。

5.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山茶花,如何描绘山茶花的外貌特征,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描述。

5.5 赋诗引导学生根据对山茶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首与山茶花相关的诗歌。

5.6 展示和朗读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创作的诗歌,并邀请学生朗读。

5.7 欣赏播放山茶花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乐的同时,想象美丽的山茶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8 总结由学生自己总结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引导他们认识到山茶花的美丽和自然的重要性。

6. 课堂延伸活动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或花坛观察真实的山茶花,并让他们亲自描绘山茶花,进一步加深对山茶花的理解和欣赏。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花园或者周围的花坛,找出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朵,并用书面语言对这种花进行描绘。

8.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美景的保护意识。

《山茶花》教学设计

《山茶花》教学设计

《山茶花》教学设计《山茶花》是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字。

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高效课堂”倡导改“教案”为“导学案”。

看似简单的一个概念的变化,实际改变的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教案,老师在写的时候,考虑的是“我”该怎么教。

导学案,老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的是学生怎么学。

主体地位由老师变成了学生,它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

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严格说来,靠的正是智慧,假如课堂只能给予学生知识却最终不能形成智慧,那课堂即便能够满足“三维目标”,仍然是有缺陷的。

高效课堂恰能补正这个漏洞。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写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的时候,做了以下设计。

1我会学习文中出现的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我会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以前的教案中“学习目标”,学生是看不到的。

而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生是可以自读的。

其中的“我”,学生读到时,会有一种主体意识,会提醒学生自己去积极学习,此时的学生是“新学生”,在教学目标中体现高效课堂的第四维目标——会学,即智慧。

高效课堂模式:五步三查。

基本流程就是: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3、学生独学、对学、群学。

4、展示:个展、组展、班展。

5、生点评,师点拨。

6、小结拓展、提升。

师监测学习目标7、生检测反馈。

8、个人、小组自我反思。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合学能会的不讲;展示中会的,不讲。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3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3 鄂教版

19、山茶花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学会7个生字,学习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山茶花坚韧顽强的精神。

课时:2第一课时一.出示山茶花的CAI或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山茶花,师简介山茶花。

(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山茶花图片互相交流。

)师:山茶花很美,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山茶花的美丽源于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生词。

2.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3.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用各种方式抽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四.再读课文。

1.把生字放入课文把句子读通流利。

2.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句子旁打“?”。

3.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五.共同学习123节。

1.生质疑。

2.山茶花很美,读课文23节,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山茶花很美?用“——”划句子。

3指名读自己划的句子,并说说美在哪里?4.全班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山茶花的颜色很美的?指导读课后3个句子。

六.指导写生字。

1.认读“极、绝、汪、纱”2.观察这些生字:怎样记写?3.指导写“极”。

4.学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生词。

2.读课后3句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茶花美在哪里。

二.读懂课文4—6节。

1.生自由读课文4—6节,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作上记号。

2.全班讨论:山茶花为什么会这么美呢?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和反问号所表达的感情。

4.读“下了那么…..不美呢?”并讨论:需要回答吗?为什么?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5.你想对花骨朵说些什么?三.精读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全班讨论: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读第四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生自由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背给同学或小组的同学听。

3.指名背诵给全班同学听。

五.指导写生字。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课题名称山茶花教学目标1.了解山茶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山茶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讲解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讲述山茶花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讲述山茶花的生长习性。

教学准备•教师:PPT、山茶花样本•学生:课本教学过程导入与热身(10分钟)1.导入2019年10月23日,武汉市举行的第26届国际园林博览会的“阳光花园”区的秋千缓缓晃动、彩旗飘扬,现场一角是云朵团团、粉色、白色、红色的山茶花。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文本中与山茶花有关的内容。

2.热身教师出示山茶花样本,让学生结合样本对山茶花进行简单的描述。

探究与学习(30分钟)1.展示山茶花的图片,简单介绍山茶花的外形和生长环境。

2.讲解山茶花的生长习性,结合课文《山茶花》进行讲解,补充相关知识点。

3.学生配合课本的《山茶花》课文进行学习,跟读课文并进行感受。

4.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类比比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

拓展(15分钟)1.展示山茶花的生动形象图案,让学生对图案及其图像内涵进行思考。

2.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亲身参与在种植山茶花,让他们从中了解山茶花的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的种植爱好。

总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课件的掌握情况。

2.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评估•学生能简单描述山茶花的外形特征与生长环境。

•学生能描述山茶花的生长习性。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山茶花进行描绘。

•学生能理解并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情感表达。

教学反思本课由于时间较短,了解和掌握山茶花的知识点没有做到更为详细。

后续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山茶花的理解,并结合实物进行更为立体化的教学。

同时,还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究。

【鄂教版】(新版)2019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19. 山茶花 教案

【鄂教版】(新版)2019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19. 山茶花   教案

教材简析:本文以设问句“你见过山茶花吗?”开头,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然后介绍了“山茶花”的颜色、形状,又以“我”与“老花农”的对话作为过渡,写出因为花骨朵有一股“特别的劲儿”,所以花才会这么美,最后以感叹句结尾,赞扬了花骨朵坚忍顽强的品格。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会认8个字、会写9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和方法: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目的:学会部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1、你们见过山茶花吗?2、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山茶花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和双横线中的字,读准字音。

[^&%*#]3、检查、正音。

4、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5、查读课文,指导难读准、读顺的句子。

6、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讨论该如何记住它们。

2、指名说说自己的方法,注意字的结构。

[&@^*#]3、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目的:学会剩下的生字,学习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生字。

[@*#^%]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山茶花很美?2)指名答,重点指导读好“一株树上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让学生先自己拿彩笔试着画一画,然后再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山茶花的颜色很美的?4)指名答,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结合文中出现的比喻句,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

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山茶花》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山茶花》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山茶花》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感悟山茶花的品格美。

2学情分析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富有画面性。

汉语是充满诗意的语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鲜明的形象,教师可以用一、两段形象的语言描绘生动的场景;可以用色彩鲜艳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显现画面,增加教学的情境性;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场景,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让学生把沉寂文字活化,使其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让学生在诗一般的意境中慢慢地感悟美,发现美,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激和对生命的热爱。

3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感悟山茶花的品格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山茶花》全文内容。

2、检查、学习本课生字词。

3、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时重点
感悟山茶花颜色和形状的美。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3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3 鄂教版

19、山茶花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学会7个生字,学习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山茶花坚韧顽强的精神。

课时:2第一课时一.出示山茶花的CAI或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山茶花,师简介山茶花。

(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山茶花图片互相交流。

)师:山茶花很美,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山茶花的美丽源于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生词。

2.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3.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用各种方式抽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四.再读课文。

1.把生字放入课文把句子读通流利。

2.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句子旁打“?”。

3.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五.共同学习123节。

1.生质疑。

2.山茶花很美,读课文23节,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山茶花很美?用“——”划句子。

3指名读自己划的句子,并说说美在哪里?4.全班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山茶花的颜色很美的?指导读课后3个句子。

六.指导写生字。

1.认读“极、绝、汪、纱”2.观察这些生字:怎样记写?3.指导写“极”。

4.学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生词。

2.读课后3句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茶花美在哪里。

二.读懂课文4—6节。

1.生自由读课文4—6节,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作上记号。

2.全班讨论:山茶花为什么会这么美呢?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和反问号所表达的感情。

4.读“下了那么…..不美呢?”并讨论:需要回答吗?为什么?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5.你想对花骨朵说些什么?三.精读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全班讨论: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读第四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生自由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背给同学或小组的同学听。

3.指名背诵给全班同学听。

五.指导写生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5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5 鄂教版

山茶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感悟山茶花的品格美。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的比喻句,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美。

2、通过体会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色彩、形状与精神品格的美。

课前准备:一组描写春夏秋冬的花的诗歌一组山茶花图片一首《山茶花》歌曲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感知文本1、读描写花的古诗(课件)2、吟《山茶》(课件),导入新课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师:通过昨天的学习,山茶花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5、生汇报,师小结。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具体感受山茶花的美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画出山茶花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划出的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四句话。

句子一: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课件)1、指名读。

2、你从哪里感受到山茶花很美?3、这是怎样的白啊!当这样一朵山茶花放在你面前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4、你们能把自己真切的感受读出来吗?句子二: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课件)这一句,你们自己来学习,看看这一句有带给我们怎样的享受呢?句子三:粉红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课件)这一句写了什么?我们在读这一句话时应该读的怎样?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柔美的语气。

句子四: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

(课件)这句话说的是山茶花的什么美?课件出示:各种山茶花的图片读出山茶花的美丽,读出山茶花的气势三、配乐朗诵第三自然段四、学习课文后面的内容,体会山茶花骨朵的特别劲1、一边读,一边用“~~~~~”画出山茶花特别美的原因的句子2、学生汇报交流3、引导学生体会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小结再读课题,(同时播放歌曲《山茶花》六、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写一首小诗,赞颂山茶花的美丽。

《山茶花》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_1

《山茶花》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_1

《山茶花》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上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以独立探究为主,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在重点处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并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山茶花的美,学习山茶花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山茶花的色彩、形态的美和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大家一定想看看美丽的山茶花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山茶花》,一起领略山茶花的美丽吧!板书课题:19、山茶花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写字指导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四、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丽,大家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起来探究山茶花到底美在哪?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由读课文。

思考:山茶花美在哪里?仔细阅读课文,把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并多读几遍。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教材分析:《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它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

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

引发出人们更深的思考。

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烂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设计理念: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一、欣赏山茶花,整体感知文本。

1、欣赏陆游的《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花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欣赏山茶:请你们边欣赏边听老师朗读,欣赏完了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二、品读文本,感受山茶花的美。

过渡:欣赏了山茶花,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随交流板书:美)1、学生默读课文:山茶花真是美极了,请你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山茶花美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随机引导学生学习句子:谁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精选6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精选6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精选6篇)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篇1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布置你们预习19《山茶花》,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这里有两组词语,谁勇敢地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排列有致潇洒舒展特别劲儿)(强调致、舒是翘舌音劲儿是儿化音)(课件出示第二组:晶莹的水花碧绿的清潭粉红的轻纱)同学们,我们的语言很神奇,一个简单的词语就能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不信,听老师读,你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些美妙的画面。

(师轻缓地、富有感情地读这三个词语。

)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有画面,读出来味就格外足,情也就格外浓。

按着这种方法,试着边读便想象画面。

(生试着读)这三个词串之间有联系吗?(没有)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花把这三种事物串联在了一起,这是一种什么花呢?山茶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山茶花的美1、师:山茶花把这三种美丽的画面连在一起了,看来,山茶花有它的独特之处。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说说山茶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课件出示句子:山茶花是一种()的花。

)2、生自由读课。

3、指名交流。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

山茶花是一种(特别)的花。

三、品读课文,体会山茶花的美。

1、的确,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现在,请大家再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含有“美”字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真是美极了!山茶花的花形也美。

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2、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些山茶花的美的?(1)学生读文,勾画。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课设计:山茶花教材剖析:《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怀散文。

该文用浓厚的抒怀笔法描述了它的美、娇、艳,并令人感悟到山茶花的风采,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其他劲儿。

从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严寒来的真理。

引起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虑。

此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传神,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绚丽,芳香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流连忘返,琳琅满目。

设计理念: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念书课。

读,贯串于教课的一直,读的要求渐渐提升,使学生在频频朗读中,读出形,能在脑筋中唤起语言所描述的形象;读出情,能感觉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感情;读入迷,读出语言文字所包括的寓意、精华和话中有话。

教课目的:1、学会 7 个字及其构成的词语,认识7 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认识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经过理解课文,领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包含的坚韧、坚强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认识设问句和反问句。

2、经过朗诵感觉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其他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采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课流程:一、赏识山茶花,整体感知文本。

1、赏识陆游的《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持久,绿丛又放数枝红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花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赏识山茶:请你们边赏识边听老师朗诵,赏识完了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

二、品读文本,感觉山茶花的美。

过渡:赏识了山茶花,你能用一个字来谈谈你此刻的感觉吗?1、学生默读课文:山茶花真是美极了,请你们默读课文13 自然段,找出山茶花美的句子,而后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沟通,随机指引学生学习句子:谁来沟通一下自己的看法?句子 1:山茶花的白,那是如何的白啊!像高峰飞瀑溅出的水花同样晶莹。

①指名沟通句子,随沟通出示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19山茶花教案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19山茶花教案鄂教版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小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19山茶花教材简析:本文以设问句“你见过山茶花吗?”开头,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然后介绍了“山茶花”的颜色、形状,又以“我”与“老花农”的对话作为过渡,写出因为花骨朵有一股“特别的劲儿”,所以花才会这么美,最后以感叹句结尾,赞扬了花骨朵坚忍顽强的品格。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会认8个字、会写9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和方法: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目的:学会部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

1、你们见过山茶花吗?2、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山茶花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和双横线中的字,读准字音。

3、检查、正音。

4、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5、查读课文,指导难读准、读顺的句子。

6、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讨论该如何记住它们。

2、指名说说自己的方法,注意字的结构。

3、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目的:学会剩下的生字,学习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生字。

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山茶花很美?2)指名答,重点指导读好“一株树上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让学生先自己拿彩笔试着画一画,然后再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山茶花的颜色很美的?4)指名答,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结合文中出现的比喻句,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说说:山茶花是一种( )的花。(特别)找出带有“特别”词读读
3、小结:山茶花真是美丽的花,也是一种特别的花。
4、学习设问句。
出示反问句: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质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陈述句:粉红的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教师指导设问句。)
5、学习反问句。
出示反问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4、小结:真好!白色的山茶花真美!
过渡:看,这里还有一朵美丽的墨茶呢!
5、指导墨茶
质疑: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它的美吗?(指导:你可以学着作者用比喻的方法)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肯定。
出示: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朗读。)
6、指导粉红色的山茶花
质疑:大家一起来看这朵粉红的山茶花,美吗?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现它的美吗?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9.山茶花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特别)的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2、体会山茶花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2、体会山茶花的坚忍、顽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复习,铺垫新课。
1、用课文中词语来说说你看到的?
出示图片 复习:高山飞瀑、晶莹的水花、碧绿的清潭;朝霞;轻纱;单瓣;重瓣;潇洒而舒展;排列有致;骨朵
2、上节课我体会到山茶花是一种很美丽的花,这堂课我继续来欣赏学习。
二、启发引导,感受美丽。
过渡:大家一起来看这朵白色的山茶花,美吗?
1、质疑:这么美的花,让我们来说说它的美吧!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表现它的美吗?
质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陈述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一定很美。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感悟反问句的作用: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示反问句)
6、小结:山茶花到底怎么美,怎么特别让作者如此赞叹!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学习。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何记忆。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肯定。
出示: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朗读。)
7、小结:朗读三句。体会花的美。
8、指导第二自然段:
过渡:作者运用比喻写了三种颜色山茶的美丽!山茶花还有别的颜色吗?
质疑:你是从课文中那句话知道的 ?(学生开书默读,思考,回答。)
出示课件: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指导美丽。)(朗读。)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19课《山茶花》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
《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山茶花的美,并使人感悟到它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说说山茶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出示课件)
2、指名交流。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找出课文中的句子。(齐读)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不会你可以用一个词语)教师肯定。给出作者的句子
出示: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学生读句子。美吗?
2、体会比喻句。质疑:和刚才大家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这种方法好吗?指导“比喻”(会形象地把花的美写出来)
3、朗读:你能把山茶花的美读出来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 2、了解反问句和设问句。
课前准备:
课件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检查预习。
同学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出示课件)你有什么感受? 有一位叫李华岚的作家也非常喜欢山茶花,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检查预习。(课件)
一株、绝色、飞瀑、溅出、清潭、朝霞、潇洒、重瓣 、疏密、排列有致、骨朵、功夫、劲儿
设计理念:
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味来。体会语言的美来。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对于习作起步阶段,在课堂中让学生逐步养成动手写的习惯,并能学习和运用一些能力。
9、指导花形:过渡:山茶花的美还不光在于颜色上,还表现在哪的?
出示: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朗读。)
10、复习山茶花的美。(闭上眼把这些美丽的景象想象成一副美丽画卷)
过渡:多美的山茶花啊!颜色绝,花形美!来让我们来读读吧
配乐朗读1、2、3自然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以独立探究为主,教师创设情景,适时予以指导,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三、深入探讨,感受品质。
过渡:多么漂亮的山茶花啊!(出示课件)即使你闭上眼……
1、质疑: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呢?老花农是怎么说的?(默读4自然段。)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花骨朵的特别
(理解:“特别”: 1与众不同,独特。2格外。3尤其)
3、山茶花的骨朵什么与众不同呢?(默读5自然段,思考。)
教学态的美和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通过朗读和初步理解课文,整体感知山茶花的美和特别。
3、了解反问句和设问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