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毓民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重要环节。
而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师管理、活动组织和艺术氛围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
首先,课程设置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例如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开设一些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性的课程,如编程、设计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实践领域的兴趣。
此外,课程设计要贴近实际,关注社会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管理是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关怀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
同时,教师要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通过定期的个别辅导和学生的课外学术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活动组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
校园活动可以包括学术讲座、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
活动组织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活动组织可以借助社团和学生组织的力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供学生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艺术氛围是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设立艺术团队,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等。
同时,学校可以提供专门的艺术场地,供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
培养艺术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改善教师管理、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以及培养艺术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作者:李鸿生汪潜来源:《教育》2013年第32期近年来,普通高校在推进以营造良好校风、创新文化载体、完善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经验,也暴露出相当问题。
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全面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地位和功能,增强校园文化建设自觉性;二是凸显校园文化个性,培育校园精神;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掌控校园意识形态;四是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
近年来,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国内高校系统推进了以营造良好校风、创新文化载体、完善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满足校园主体即广大师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在提高校园主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校园主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其中,笔者所在的西华师范大学也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营造良好校风,培育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主体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才能鼓舞人,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才能熏陶人。
第一,学校以“勤奋、求实、敬业、创新”为校训,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导向,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将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相继开设“西华师大讲坛”“基础教育论坛”“校内专家讲座”“外聘专家学术报告”“校友论坛”等主题讲座,努力夯实师生科学人文素养。
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实践《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学习、宣传和践行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浅谈大学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有融 入专 业课 程建设 之 中 。另外 , 优化 、 整合 各类 教 育要 素 和资源 的方 法 途 径 也 较 为缺 乏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长效 机制 没 有 完全 建 立 起 来 。凡 此 种 种 , 均 说
明思 想政 治教育 还 没有得 到 大学文 化建 设 的有力 支
当前 ,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 得并不充分 , 其实效性不强。对此 , 本文拟作一分析
探讨 , 并 这种状 况毫 无 疑问会 影 响大学 文化 建设 中思 想 政治 教育 功能 的充 分 发 挥 , 使 思 想 政治 教 育 的效 果
大打 折扣 。
( 三) 知行 脱 节
、
当前大 学 文化建设 中思想政 治教 育存在 的问题
( 一) 教 育方 法单一
收 稿 日期 : 2 0 1 6—1 1—1 8
决 自身实 际 问题 的方 式方 法 , 但 由于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育相 对 于大学 文 化 建设 来 说 常常 处 于 游 离状 态 , 再 加上 思想 政治 教 育 的实 践 机 制 尚未建 立起 来 , 所 以高校 思想 政治 教育 显得 办法不 多 , 疲 于应付 , 其作 用 无法 得 到充分 发 挥 , 难 以 满 足 高校 人 才 培 养 的 客
法, 加强实践锻炼 , 只有这样 , 才能实现人 才培养的 目 标。 关键 词 :大学文化 建设 ; 思想政 治教 育 ; 创 新
中图分类 号 :G 6 4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3 4 3 X( 2 0 1 6 ) 0 4—5 3— 0 2
大学 文化 建设 与思想 政 治教育 都是 高校 必不 可 少 的育人 手段 , 二者 相辅 相成 , 你 中有我 、 我 中有你 。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0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p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特稿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
(一)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和文化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0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与党的先进性之间本质联系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是对时代变化的积极应对。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文化及其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发展先进文化,是对国际形势的科学把握。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发展先进文化,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明显增长,在满足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促进人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努力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努力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使我国加快进入世界生产力发达国家的行列,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而且发展先进文化,还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而成为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二)大学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
大学在先进文化研究和建设中负有重任。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崔志胜
【期刊名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35)4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先进文化形态,对于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努力构建集发展理念、内容体系、栽体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及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于一体的创新体系.
【总页数】4页(P129-132)
【作者】崔志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55
【相关文献】
1.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以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r——基于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4.用石油精神引领新时期大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5.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浅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文化建设与育人的思考来源:《北航校报》发布时间:2011-06-01 00:00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不仅要结合大学的历史传统,汇集大学的特色,提升大学的品味,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大学文化建设对育人的功能。
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对接几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传统,借鉴中外文明,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是值得思考的。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是息息相关的。
大学在履行使命中,始终把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作为己任,大学历经沧桑,不断积淀着独特品味、高雅格调以及深邃内涵的大学文化。
从唐宋书院至近代学堂,广为讲学,以养人才,到现代大学,培养社会精英、服务社会,以知识和人才贡献社会,推进社会的文明与科技不断进步发展。
大学文化强调的是传承文明、追求真理;强调的是崇尚学术、创造知识;强调的是科学民主、兼容并包。
大学文化彰显着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人才的成长,毫无疑问,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大学育人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传承历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追溯历史,从书院到高等学堂,形成现代意义的大学,中国大学的形成时间并不长,至今不过一百多年。
中国古代的书院,虽有不同的学派之分,但始终是教人学问,培养德行。
从先哲孔子起,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的治学思想,对办好今天的大学,仍有借鉴的精华。
在漫漫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流传至今许多育人的经典,渗透着给人启迪的教育思想。
在现代大学的教育模式中,依靠大学文化建设,传承历史,对于丰富大学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继承传统,创新知识,追求真理,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大学》篇中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中庸》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周易》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同样还有我们熟悉的,如孔子曰:“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尽数古今中外大儒和思想家的许多治学之道,都体现了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今天一样有着借鉴的意义。
关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的思考
[ 摘
要 ] 独具特色的文化是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追寻人类文明的灯塔.大学文化是我国
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形成与自身特色相适应的文化精神, 才 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 营造良好的育人和学术环境 , 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 以完成培育大学精神 , 铸造大学之魂的使命. [ 关键词 ] 大学文化; 大学制度; 大学精神 [ 中图分类号 ] G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6002 (2 009 ) 04-001 6-02
由于我们相当一部分大学是应社会主义建设的 需要而建,大学文化普遍呈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特 征,这与大学在社会中引领文化潮流的地位不相称, 更与实现 " 世界一流大学 " 的目标相差甚远. 面对目前 大学良好的发展机遇, 如何培育适应时代需求, 具有 本校特征的大学文化,使之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成为大学面临的新使命. " 大学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就要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 因此, 它天然地反对功利, 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 保持一定的距离 . " 大学还需要负载价值, 守望社会精 神文明, 给人类以终极关怀. 在社会商业价值甚嚣尘 上时, 大学千万不可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样才能 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 . 二,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连大学党委把大学文化建设看作是学校兴旺 发达的基础, 并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 "没有先进的大 学文化, 就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 也不能完成大学对 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认为大学文化是一种 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氛围和发展环境的综合体现, 大 学的教育教学过程, 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 , 有计划的 文化过程. 一所大学的传统和精神, 构成了学校文化 最核心的内容, 是大学的文化精髓 , 价值追求 , 发展根 基与灵魂.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其长期办学过程中的历 史积淀, 继承和再造, 是历代师生的业绩 , 品格和精神 的结晶, 对当今校园内师生员工的思想境界 , 思维和 " 只有大楼, 不是大学; 有了大师才是大学, 有了 大爱和优秀的大学文化才是优秀的大学 . " 因此, 建设
新时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之思
新时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之思作者:傅林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09期摘要: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理念的基本载体,大学精神理念则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只有将大学精神理念融会于大学制度中,并通过这些制度安排使大学人自觉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才能形成良好的大学文化,确保大学组织持久的生命力。
因此,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之根本。
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以大学章程的制订为依托,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基础展开,这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大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新时代近年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当前在“双一流”建设、“互联网+”时代等背景下,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拟对新时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意义、走向和路径做探讨,祈方家指正。
制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之根1999年,“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这是大学文化研究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2年,王冀生先生的《现代大学文化学》一书出版,该书从理论的高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大学的文化内涵,构建了大学文化学的基本框架。
同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组建的“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此后全国逐步形成了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热潮。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众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利益”[1]。
很多高校为改善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纷纷加快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校园景观和雕塑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些文化标志物,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
另一种倾向则是走向另一极端,将大学文化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文化,这在实践中表现为各高校对大学理念和精神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提升,通过各种形式,如校史教育、校训标识、学习讨论、校歌颂唱等在师生中广泛宣传这些精神文化。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
曹毓民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22)2
【摘要】科学定位是高等学校的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什么是定位,定位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科学定位等等是高等学校特别是我校当前需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明确的重要课题.
【总页数】4页(P115-118)
【作者】曹毓民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江苏,苏州,215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转型的理性思考
2.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再设计
3.地方文化特质对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办学定位的思考
4.新时代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职业性导向
5.新时代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职业性导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特色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特色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作者:王凤仁来源:《新长征》 2011年第4期■王凤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大学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科学知识、培育创新人才、引领先进社会文化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培育大学精神中建设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大学人的思想和灵魂,在塑造大学师生灵魂、锤炼大学师生品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弘扬王大珩科学精神。
长春理工大学的前身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 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我国惟一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院士为学校创始人。
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王大珩院士始终以其博大的思想、睿智的头脑、长远的目光指引着学校的发展,而其“尽瘁报国、博大精专、求实创新、虚怀若谷”的科学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了校园文化之中,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撑。
因此,我们要坚持王大珩科学精神这个核心,深入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培育健康高雅的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典礼、专题讲座等时机,在学生中宣传王大珩的突出学术贡献,激发青年学生爱国、爱校的真挚情感,培育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等形式,在教师中弘扬王大珩的科学精神,养成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树立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
凝练新时期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经过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断积累而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引领着北京大学傲然前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使清华园成为无数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
大学文化建设:自觉、自信与自主
大学文化建设:自觉、自信与自主作者:武德昆蒋宏潮曹光远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09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高校作为国家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好地履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提出的“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历史使命,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提升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增添新内涵,大学文化承担了教育、传承和引领等重要功能,在社会文化发展及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会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提升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处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觉的认知,明白所处文化的来历与形成过程。
文化自觉的基础是肯定自身的文化,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承认并理解多元文化共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实现理解与融合。
高校的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我们对大学文化体系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发展基本的物质条件,而且更需要以自觉的态度审视和加强大学教育,振奋大学精神,确立大学价值体系,提高大学文化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建设大学文化的自觉:1.大学文化促进大学自身的建设发展作为大学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首要作用体现在大学精神的全面形成、对师生员工的全员熏陶及对大学本身的全面影响上。
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大学自身发展,使大学成为文化的殿堂。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2 1年 第2 期 总第 13 00 2 7期
D I O 编码 : 0 3 6/ . s . 0 - 0 9 2 1 .2 0 8 1.9 9 ji n 1 7 0 7 .0 02 .6 s 0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 论
曹 民 毓
摘要 : 随着网络文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纵深 ,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面对网络文化 的冲击,产生了 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影响,只有从 网络
同化人侵的落后文化 ,如 中国的中原文化 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 政 治教育的空 白区域 。二是优化思 想政治教育方 式和手段 ,增 而无法 以非 战争征 服的形式异化其他 独立 的文化体 ( 即使是相 强思想政治 教育的针对性。网络文化优化了传统 思想政治 教育 对 落后 的文化 ) 。但是网络文化产生之后 ,其载体文化的属性使 的方式和手段,进一 步拉 近教师与学生 的距离,使 思政教育的 各种社 会文化之间超越了边 缘性摩擦而实现 了互相 的渗透 。这 方 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多样化。三是丰富思想政 治教育 内容, 种 渗透效应 除了使每 个独立 的文化体保 留本身 的同化作用,更 提 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网络文化能够 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 加赋予它们异化其他文化 的功能。 富有感 染力和通俗化 的思想政 治教育素材,作为思想政 治教育 再次 ,网络文化对社 会舆论 的大众 效应 。网络文化孕育新 的有益补充 ,并且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自觉 意识和 自学能力,提 媒 体的诞 生。网络媒体 以其超越 时 间、空 间和 信息量 的限制, 升综合素质。
(】 7汪士华, 陈真亮 .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 J 浙江 】
社会科学,0 9( . 2 0 ,) 8
[ 波娜. 8 幛 高职院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分析[. J 辽宁行政学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新思维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新思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方面,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校需要新思维,来创新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需要倡导大众文化思想。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一味追求艺术与智慧的高雅,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大众文化理念旨在让大学生获得自主选择权,实现多元文化认同。
高校要倡导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多元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和自我实现的乐趣。
其次,需要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是学科前沿,与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
应以口头和出版物作为研究成果,探讨和研究校园文化的产生、传统、创新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向。
这将有助于高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理解和推广,为高校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第三,需要打造线上线下统筹的校园文化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高校可以建立多种文化平台,包括在线课堂、校园文化传播平台和校园文化娱乐平台等。
同时,可以也在线下设立文化空间,如音乐厅、歌剧院、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体验。
最后,需要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企业行业中人才的重要起点。
高校应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地考虑到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
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新思维,具体而又广泛。
除了以上几点,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创新,以提升学生的活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创新与创造的实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但高校可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来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和有创意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5 2
一
石家庄铁 道 大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所 大 学 文 化 建 设 的 路 径 应 当包 含 3个 方
第 6卷
化 , 纯人 文 的 人 往 往 忽 略 逻 辑 , 成 效 率 的低 而 造
下 。先进 的 大 学 文 化 应 当是 集科 学 与 人 文 之 大
承 、 判、 批 吸收 、 整合 和创 新 。 关 键词 : 文化 需要 ; 文化梳 理 ; 化选择 ; 文 石家庄 铁道 大 学 中图分 类号 : 4 G 0 文献 标识 码 : A
哲学 家卢 梭 说 , 当一 个 人 还 在 关 注 生存 问题 时 , 难 指望 他 有 什 么 高 尚的想 法 。从 这 个 意 义 很 上 来说 , 文化是 一 件奢 侈 品。一个 人 或一个 团体 , 只有从 “ 食 ” 阶段 跨 越 到 “ 道 ” 谋 的 谋 的阶 段 时 , 才
应 当是相 辅相 成 的关 系 。
和发 展 脉 络 , 映着 他 的传 统 积 淀 、 反 教育 理 念 、 办 学特 色 和价值 追 求 , 化 是 大 学 核 心 的精 神 和灵 文
收 稿 日期 : , 授 , 究 方向 : 木工程专业 教学与教学管理 。 16 一)男 教 研 土
V o . No. 16 2
J n 2 1 u . 02
文章 编 号 :0 5— 3 5 2 1 )2—0 5 —0 2 9 0 6 (0 2 0 01 5
大 学 文 化 建 设 的 路 径 思 考
以石 家庄 铁 道 大 学 为例
金 龙
( 家 庄 铁 道 大 学 图 书馆 , 北 石 家 庄 石 河 0 04 ) 5 0 3
摘 要 : 学是 一个 文化机 构 , 学水平 的提 升 实 际 上就 是 这 所 大 学文 化 的提 升 和建 设 。 大 大
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曹毓民(苏州科技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 苏州215011)摘 要 地域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凝练和彰显以及地方高校三大功能的充分发挥,有效地传播、丰富并提升了地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 地域文化;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10)06-0035-03作者简介 曹毓民(1964 ),男,浙江奉化人,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
一、地域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域构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地方院校办学特色涂上了基本底色。
地域文化体现了本地域的民情风貌,反映了本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审美追求等,是本地域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规范。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无不充分体现着优秀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方院校一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把本地域的不同文化形式接受下来;另一方面又经过内化,将其转变为新的文化形式,并通过教育传播活动,对原有的地域文化产生冲击甚而使之重构。
许多地方院校都十分重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注意吸纳地域文化的精髓,并把这种研究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联系起来,通过弘扬地域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例如,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崇文重教、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地域文化传统。
苏州科技学院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充分吸收苏州 崇文、融合、创新、致远 城市精神的营养,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深刻苏州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精神烙印的办学特色:秉承 致远至恒,务学悟真 的校训精神,注重学科之间、科技与人文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首创 跟进式教育 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化自信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为 依 托 。 如 习 总 书 记 在 参 加 十 二 届 全 国人 大 二 次 会 议 贵 州
们 在 民 国之 内 , 照 道 理 上说 。 还 是 要尽 忠 , 不忠于君 , 要 忠 于国, 要忠 于 民 , 要 为 四万万 人 去效 忠 。为 四万 万人 效 忠 , 比较为 一人 效忠 . 自然 是高 尚得多 。故 忠 字 的好道 德 还是 要保存 。” ⑤
会 主义核心 价值观 的重要源泉 。 在 中 国传 统文 化 的发展 过程 中 , “ 忠” 、 “ 孝” 等道 德观 念 不 仅受 到外 来文 化 的强 力冲击 .而且 受 到某些 内部 文化精 英 的 口诛 笔伐 。“ 近代 以来 , 对 传统 文化一 直是 批判 多于继 承, 百年 的文化断层造 成 了中国知识 阶层 的集体失忆 ” ④ 。 如孙 中山先 生指 出 : “ 我们 到现传统 有一种发 自内心 的尊 敬 、 信 任 和珍视 。 对 我们 核心 价值 体系 的威望 和魅力有 一种 充满依 赖感 的信奉 、坚 守和 虔诚 。文化是 一个 民族 生生不息 的血 脉与灵魂 , 要在 理念上 和实 际行动 中同时提高文化 自信 。” ② 习近平 总书记在 “ 七一
念道德体 系容易受 到冲击 。因此 , 在 大学校 园文 化建设 中大
力弘扬 中华传 统文化 , 与 培育 、 践行 社会 主义核 心价 值观 的 过程有机 融合 , 这不 仅是完 善大 学生个 人道 德 的有 效举 措 ,
以, 说忠 于民是 可不 可呢 ? 忠 于事 又是 可不可 呢 ? 我们 做一
2 0 1 7  ̄ 第 2 7 期 ( 总 第 7 6 7 期 ) 又放资 封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150关于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曹瑞明阳(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与源泉。
大学文化建设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与栽体。
厘清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内在的本质 的联系,凝练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内容,深入探究传承与借鉴的原则及渠道,是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及做好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文化;建设;传承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254(2018)01-0150-05收稿日期:017-10-25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研究”项目编号:L16BSZ02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曹瑞明(1977—),女,法学博士,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董阳(1991—),男,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中国特色、世界水 平的现代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部 署。
我国大学要想在国际上引领学术潮流,在文 化建设上产生重要影响,就必须建设好具有自 身特色底蕴的大学文化,而这一底蕴则应来自 于我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传 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其 重要的实施渠道与载体。
那么,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大学文化的建设有哪些内在的本质的联 系呢?大学文化建设需要传承和借鉴传统文化 哪些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又该坚持怎样的原则?通过何种渠道去实现?这些都成为当前大学文 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内在关联(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根和源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文明演化中 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特征 的,并对民族发展起支撑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 展的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总和。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作者:祝贺曹士珍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2期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兴国之本、强国之魂。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源泉。
因此,必须自觉地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硬道理,作为高校全面建设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高校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色高校是先进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一是由价值观、理想追求、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成为凝聚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
二是由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指以文字形态表达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其具体运行中体现的文化,如学校制定的章程、规定、实施细则等制度以及校训等,它们保证学校秩序地正常运行,规范着学校师生的行为和作风,倡导与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一致的学校风气,是精神文化在学校管理上的体现。
三是由高校的物理空间、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主要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包括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文体活动设施、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
它们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保障,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校园文化活动的规模甚至质量。
环境文化处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层,凝聚了一定时代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思考,是最直观的高校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和校园精神的核心,是学校风格的集中体现。
试论《大学》智慧观照下的“明德”文化建设
由于缺 少对人 的德性成长的足够关注 , 当代
以“ 明明德 ” 审视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 设 问题 ,我们不难 理解 ,没有深切 的道德体 悟就很难发现人在天地问的 “ 尊贵 ”身份 ,
因此 当今 中国大学无法传 承 “ 人心为尊”的
大学德育逐渐偏离 了培养道德人格的轨迹 。
我们 能坚 守儒家文 化道 德 内化 的精神 性指
向,大学德育就无需远离政 治,躲避理想 , 也足 以在 社会现 实生活 的土壤 中摄 取人性 本善 的巨大能量, 激励人们完成从 “自然人 ”
体悟内在 的精神世界 。 而一个没有敬畏之 心 的人是根 本无法触及 自己的灵魂 ,更谈 不上
开启 自己内在 的高贵德性。
道德应 回归人 的敬 畏之心, 我们 的教育应教
人珍惜德性 。我பைடு நூலகம்要 “ 法乎其上 ” ,将开启
个体 生命 的高贵德 性视为 自己肩负 的文 化
使命。
到 “ 社会人 ”直至 “ 天地人 ”的精神升华 ,
从而彰显大学文化 “ 明明德 ”的精神 品格 。
神领悟,从而导致大学精神 的失落 。尽 管我
尊生 命 .关注 人的德 性成长 , 培育使 人体 验到 真性 情 的人 文道 德环境
根 据朱熹在 《 大学章句 》 中的解读,“ 亲
民” ,也可称作 “ 新民” 。前者注重教育者的
们 也一直在 强调 “ 自由精神 、独立精神、人 文精神、科 学精神 、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
治国、平天下 ” 。这些 内容涵盖一个人精神 内化 的主要过程 。而这个方面被我们忽视 ,
《 论语》 ,以定其根本 :次读 《 孟子》 ,以观 其发越 : 次读 《 中庸》 , 以求 古人之微妙处 。 ” ( 《 朱 子语 类》 )关于 《 大学 》“ 三纲领 ”的 意思 , 林语堂先生在 《 孔子的智慧》 一书 中, 用现代汉语将其翻译成 “ 高等教育 的 目 标在 于保 存人 高 尚的 品格 。在 赋予 人 民新 的生 命 ,在 止于完美之境 。 ”笔者 以为,把 “ 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曹毓民(苏州科技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必须走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前面,起着引领社会文化文化发展的作用。
但在建设大学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要摆脱功利性的诉求以及避免格式化的陷阱。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建设;功利性;格式化;作者简介:曹毓民,研究员,苏州科技学院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当我们对某一事物给以足够的关注度之时,就会在我们的耳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或褒或贬。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争论,才有可能让我们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所认识,同时这也是由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
对于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问题也不外乎如此。
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的文化建设以及大学自身也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有可能会出现很好的态势,并有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起着引领的作用,但也有可能会出现装模作样而打造出文化泡沫。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学文化”及“文化建设”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精准的定位。
一、文化、大学文化概念的理解对于“文化”这一概念可谓人人明白但却又难以准确的定义。
在前贤先哲的相关论述中各有所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E.B.泰勒(E.B.Tylor)认为,“文化这个复合的整体涵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
”[1]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共同认为文化包括价值观、语言和知识及物质对象。
[2]通常地从广义上将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狭义上则特指精神活动及成果。
[3]笔者比较认同冯天瑜、何晓明和周积明在他们合著的《中国文化史》中将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的观点。
[4]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而大学文化则应是着眼于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的。
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内在动力,通过融入大学人的思想观念而影响行为,释放着推动大学发展的持续力量,激励着大学人向着继承文化传统、吸纳时代风气的更高层次迈进。
而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则是塑造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指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
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文化和发扬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文化进行宏观、微观以及或者广义或者狭义的界定。
无论是“工具理性”的自然科学还是“价值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属于广义文化范畴。
而笔者在这里所谈论的则是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层面的文化与文化建设。
二、大学文化建设要拒绝功利性我们欣慰地看到这几年全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大学的文化建设。
但在欣喜之中,也有种种忧虑和担心。
曾有学者感叹“当前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明显带有功利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5]过去几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广为传播的经验。
以“现代化城市建设”为名,大批历史文物、名人故居在一个个“拆”字下轰然消失。
在“应试”教育、“谋职”教育的体系中,人们重视的是外语以及有助于谋生的实用类科目。
说起来,“实用”本无可厚非,道德、情操、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悄悄地被淡化才是最让人忧虑的。
这一切,恰恰都是在“文化”的名义下进行的,并非不讲文化。
许多政协委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抓文化建设行吗?”其中的问题,就出在“功利导向”上。
要能够真正落实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不能不正视这个问题。
文化建设也好,文化改革也好,必须从功利导向中走出来。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会加快我国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同时也难免使一些文化行为被急功近利的动机所左右。
功利地对待文化,必然导致文化研究的肤浅,而文化研究的肤浅,又必然导致文化交流的肤浅。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立身之本。
丢失了大学文化,大学也就失去了生存价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毋庸置疑,作为社会文化轴心的大学,必须承担起弘扬中华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
但是现今的大学商品化气息太重,把创收放在重要位置,很多大学靠开办高价培训班、乱发文凭取得资金,教师频频“走穴”,败坏了大学的名声,也破坏了大学文化。
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大学文化的独立性。
大学文化不能放弃自己以探索真理为神圣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塑造社会良知的不朽使命;亦不能丧失独立的文化本位、文化品质和独立的对社会政治领域的批判和引领的功能。
当一个大学不能坚守其文化本位和立场,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存在、文化创造引领社会文明前进时;当大学教育不能哺育大学生良知时,社会的逻辑就成了大学的逻辑,市场规则就是大学的规则,这未免太可怕了,也是我们绝不希望看到的。
[6] 而这是这种将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正是由于在大学文化内涵的界定上片面化、狭隘化,使得大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性和病态性的问题,并且在大学的学术风气、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最为明显不过的例子莫如在我国高校中有很多以“创新”、“求实”、“勤奋”、“敬业”、“团结”、“严谨”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构成校训。
而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能够体现高校文化底蕴与精神的校训则是少之又少。
在风气浮躁的今天,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有以下几种表现:人文精神的滑坡和文化品位的下降;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作为教学和学术自治中心的地位没有得到确认;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治校理念。
如何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塑造真正的大学精神,便成为中国高校面临的严重挑战。
大学文化如何承担起作为社会文化“精神家园”的责任?金耀基在《大学之理想》一书说:学术的独立与自由应该是大学的“最高的原则”,只有在这个原则的坚持与维护下,大学才能致力于真理的探索,才能在辩难析理的过程中将错误、独断的假知识减至最低程度,最终一砖一石地建立起“知识的金庙”来。
人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高校体制改革如此,塑造大学精神更是如此。
若眼睛过分地向功利和虚名上看,那么学术就变成了政治、工业等物质的附庸,高校就变成了生产缺乏民族责任、人格独立的学习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将有悖于其本身培养完整的人的神圣使命,其核心的大学精神也会消失殆尽。
[7]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把大学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仅仅看成是一项简单和孤立的精神文化建设事业,更应该从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建设这一角度来看待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建设;同时我们还必须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问题,把对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问题上升到方法论的层次来看待和考虑。
而在对大学文化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建设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对大学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来着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设好、建设出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
三、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它和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性。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大部分人往往还是在沿用或者套用经济建设的思路、方法和路径来从事文化领域的事业,并且把文化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附属产品。
而这一思路在大学的建设上也有所表现。
如我国教育界一般都认为大学应该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对上诉三大功能加以审视的话,会发现其实这三个功能都有着“工具化”倾向,都流于大学功能的表面性行为,并未能真正对大学的功能做出本质性的概括。
那么,大学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个人意见认为,大学是人的培养者,而人的培养则离不开文化的传承。
故大学的本质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以及文化的创新。
离开了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以及文化的创新,我们所说的大学三大功能都会成为无本之木,都会成为缘木求鱼一般的行为。
故,大学的文化建设还要着眼于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正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大学要传承、创造、实践、引领社会文化,发挥大学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必须要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
关于“文化自觉”,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用十六个字来概括。
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所谓“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风骨和品格,充满的从容坚守。
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的尊奉和虔诚。
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大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和文化自信,同时还要成为社会文化自强的先驱,这是大学的文化责任之所在。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发展过程中,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创造和传承,长期积淀而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目标追求。
换言之,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体反映,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灵魂和理念。
“大学文化具有综合性、独特性、创新性和先导性,它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是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的统一,是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
”[8]所以,大学文化“因饱蘸了文明史,所以具有震撼力;因饱含民族精神,所以颇具传承力;因有人文精神,所以颇具魅力。
”[9]为此,大学要担负引领现代文化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坚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对大学文化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要有新的认识虽然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与生俱来,但它对社会文化的服务更多的是自发。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大了大学对社会的责任。
所以,大学要提高建设大学文化的自觉性,要把引领现代文化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办学理念,精心谋划,着力研究,采取有力措施,使大学文化建设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社会责任,成为自觉的行动。
大学通过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培育和塑造人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就是育人文化。
它能创造出一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的空气,洋溢在大学的每个角落,无所不在,这种空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卓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