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合集下载

核电荷数一到十八离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一到十八离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一到十八离子结构示意图由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同一周期中从左往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第三周期以金属元素钠元素开头,从左往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稀有气体元素氩元素结尾。

氖原子核外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可以是Na+(或Mg2+或Al3+)阴离子可以是 02 -(或F-或N3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排布 能量低
K、L、M、N、O、P、Q

以第三周期为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横坐标: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 纵坐标:主族 副族 第Ⅷ族 0族
3、元素周期表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Ga Ge As Se Br Kr
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
核组成式
(原子)核组成式
R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元素
氢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核素
氢元素原子核 质子数 Z个 中子数 N个 质量数(A)
1
0
1
1 横原坐子标 构:造周与期元(素短周周期期表、的长关周系1期、不完全周期)
1 2 纵坐标:主族 副族 第Ⅷ族 0族
原子构造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构成
(0)
(0) (-1)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质量
构成原子的微粒 电子
原子核
质子(Z)
中子(N)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
1/1836
1.007≈1 1.008≈1
核外电子尽先排布的电子层顺序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除K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第n层里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K→L 2 8
18 2n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最外层不超过8个 (第一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1. 原子核的构成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3. 原子构成4. 表示方法二.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和联系1. 区别2. 联系【名师点睛】(1) 在辨析核素和同素异形体时,通常只根据二者研究范畴不同即可作出判断。

(2) 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目远少于原子种类的数目。

(3) 自然界中,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三. “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1. “10电子”微粒2. “18电子”微粒四.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周期2. 族3. 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特别提醒元素周期表中主、副族的分界线:(1) 第ⅡA族与第ⅢB族之间,即第2、3列之间;(2) 第ⅡB族与第ⅢA族之间,即第12、13列之间。

五.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1) 利用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推断。

等式一:周期序数=电子层数;等式二: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式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利用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关系推断。

(3) 定位法:利用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上阳下”推断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a X(n+1)+、b Y n+、c Z(n+1)-、d M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为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为a>b>d>c。

2. 元素原子序数差的确定方法(1) 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2) 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情况。

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原子序数1、原子序数的编排原则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中各组成粒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律我们知道: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所以,各元素间也应存在着相互联系及内部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从3-18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的变化。

18号以后的元素,尽管情况比较复杂,但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

可见,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由大渐小,经过稀有气体元素Ne后,从11-18号元素又重复出现上述变化。

如果把所有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我们会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①原子半径主要是由核外电子层数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作用等因素决定的。

②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不同,所以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与其他原子的原子半径没有可比性。

一般不比较稀有气体与其它原子半径的大小。

③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一般规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核电荷数小的半径大;对于同种元素的各种粒子半径,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

例如,粒子半径:H->H>H+;Fe3+<Fe2+。

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看,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O、F不显正价);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1价递增至+7价;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从11-17号元素,也有上述相同的变化,即: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重复出现由+1价递增至+7价的变化;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化学元素核电荷数

化学元素核电荷数

化学元素核电荷数
化学元素核电荷数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指的是原子核中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

核电荷数不仅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还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首先,核电荷数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也就是核电荷数的大小进行排列的。

因此,核电荷数相同的元素属于同一种元素,而不同元素之间的核电荷数差异则决定了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其次,核电荷数对元素的物理性质有着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就越强,导致元素的原子半径减小,电离能增加,电负性增大等。

这些物理性质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重要的是,核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价电子决定,而价电子的数量和排布又与核电荷数密切相关。

例如,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通常等于其族数,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数则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

元素的化合价、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化学性质都可以通过核电荷数进行预测和解释。

总的来说,化学元素核电荷数是理解元素性质和行为的关键。

它不仅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还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核电荷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元素的性质,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pwj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

pwj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

第一部分 原子结构(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组成及各微粒间的关系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中子数为(A-Z )的原子(核素)。

质量数(A )=质子数(P )+中子数(N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核素与同位素①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某一元素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②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各种原子互称同位素(限制的范围是原子)。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

③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④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不变。

(3)相对原子质量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在该元素中原子个数百分数计算求得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即:其中: 是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指各种同位素的天然原子百分比③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及原子个数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例: 符号 质量数 同位素的原子量 x% 35Cl 35 34.969 75.77% 37Cl 37 36.966 24.23%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4.969 × 75.77% + 36.966 ×24.23% = 35.4531122Ar A x A x A x n n=⋅+⋅+⋅⋅⋅+⋅1A A n⋅⋅⋅1x x n ⋅⋅⋅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35 ×75.77% + 37 ×24.23% = 35.48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的能量由低到高运动区域离核由近到远n =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表示第几层)。

•最外电子层不能超过8个,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32个。

•3、遵循能量最低原理:电子首先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再能量高的电子层;即先排满K层,再排L层,再排M层等。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它们的金属性与非 金属性强弱,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出来。
O +8 2 6
Li +3 2 1
F +9 2 7
B +5 2 3
Be +4 2 2
N +7 2 5
C +6 2 4
金属性减弱 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
非金属性增强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F>O>N>C>B>Be>Li
2. 电子层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__大_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_越__弱_
失电子能力增__强__ 得电子能力减__弱__
金属性增__强__ 非金属性减__弱__
3.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_质__子__数___
周期序数=_电__子__层__数___
lt
主族族序数=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
金属性:Li>Be>B>C>N>O>F 非金属性:F>O>N>C>B>Be>Li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的元素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它们的金属性与 非金属性强弱,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出来
Rb +37 2 818 81
Na +11 2 8 1
Cs +55 2 8 18 8 1
熱 穩 定 性 逐 漸 減 弱

BCNO F
穩 定
Si P S Cl
性 逐
As Se Br


Te I強At来自熱穩定性逐漸減弱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遞變小結
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H

元素周期表中你所不知道的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中你所不知道的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释疑1. 编排元素为什么按原子序数而不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排列?由于“原子序数=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而某一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这些同位素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同,但中子数不同,造成相对原子质量值有小数,其大小顺序与原子序数大小顺序也有可能“错位”,如:19 K(39 .10) (括号中为相对原子质董,下同)与18Ar(39.95),27Co(58.93)与28Ni ( 58. 69 ),52Te ( 127. 6)与53I( 126.9)等。

如果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排列就不能正确反映元素周期律,故“元素原子序数大,相对原子质量就一定大”说法是错误的。

2. 为什么第ⅡA族与第ⅢA族不相邻?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在于原子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由于副族元素及第Ⅷ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很多是相同的,其区别是在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上,所以将副族元素按第ⅢB族、第ⅣB族……第IB族、第ⅡB族列于第ⅡA族、第ⅢA族之间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3. 元素周期表是否只有这一种形式?反映元素周期律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既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这种表格样式的只是目前应用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

4. 元素种数最多的是第Ⅷ族吗?由于镧系元素(15种)和锕系元素(15种)在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存在等多方面都相似,在我们常见的元素周期表中,通常将这两类元素归为第ⅢB族,为使元素周期表整齐,让它们在表中占据一个空格,再在表下单列。

故第ⅢB族可认为有32种元素,比第Ⅷ族(12种)元素多。

5. 零族元素一定不发生化学反应吗?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过去常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价。

现在以Xe为代表,它可以与多种物质反应,如形成Xe的氟化物、氧化物等。

6. 同一族相邻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差有何规律?这主要看每一周期中元素种数的多少。

可以借助零族元素所处的位置及其原子序数之差(为8、8、18、18、32)来分析。

即同一族相邻两元素,当位于第二、三周期时相差8;当位于第四、五周期时相差18;当位于第五、六、七周期时相差32。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Z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化学键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一、利用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断推断依据: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二、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断(1)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2) 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 可能是第IA族、第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第Ⅷ族元素或氦元素。

(3)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4) 某元素的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 则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若为阳离子, 则位于第四周期。

三、根据0族元素原子序数判断(1)比大小定周期比较该元素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 找出与其相近的两个0族元素, 那么该元素就和比其原子序数大的0族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2) 求差值定族数①若某元素比与其邻近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多1或2, 则该元素应位于该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的第IA族或第ⅡA族。

②若某元素比与其邻近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少1~5, 则该元素应位于该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第ⅦA~第ⅢA族。

③若差值为其他数, 则由相应差值找出相应的族。

(3) 实例①53号元素由于36<53<54, 则53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54-53=1, 故53号元素位于54号元素左侧第一格, 即第ⅦA族, 故53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ⅦA族。

②88号元素由于86<88<118,则8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88-86=2, 所以8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第二格, 即第ⅡA族,故8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ⅡA族。

【特别提醒】仿照上述推断方法, 若已知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3、11、19、37、55、87), 也能推断出某原子序数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所在的周期和族), 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利用“阴上阳下”规律推断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其对应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符合“阴上阳下”规律。

原子离子

原子离子

原子结构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考点一 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2.构成原子的各粒子间关系(1)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3.元素、核素、同位素4.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12C 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2)几种相对原子质量比较①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 的质量的1/12 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35Cl 为34.969,37Cl 为36.966。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 r (Cl)=A r (35Cl)a %+A r (37Cl)b %。

注意:(1)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1.A ZX ±xn ±m 中各字母的含义是什么?2.目前在元素周期表中已经发现112种元素,是不是意味着发现了112种原子? 3.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二者性质相同吗?命题角度一 物质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典例1]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b a X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a X n -含有的中子数为a +b B.b a X n -含有的电子数为a -n C .X 原子的质量数为a +b +n D .X 原子的质量约为 b6.02×1023 g1.下列各微粒:①H 3O +、NH +4、Na +;②OH -、NH -2、F -、③O 2-2、Na +、Mg 2+;④CH 4、NH 3、H 2O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一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命题角度二 元素、 核素、同位素的概念辨析[典例2] 用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格。

核电荷数(soc)

核电荷数(soc)

核电荷数(soc)英文回答:Atomic Number (Z) Definition and Significance.The atomic number (Z) of an atom is the number of protons in its nucleus. It is a fundamental property of an atom and uniquely identifies the element to which the atom belongs. The atomic number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in an atom's neutral state and, together with the number of neutrons, defines the atomic mass.Role of Atomic Number in Chemistry.The atomic numbe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various aspects of chemistry:Chemical Behavior: The atomic number determines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n element. Elements with similar atomic numbers tend to exhibit similar chemical behavior.Periodic Table Organization: The periodic table is organized based on atomic number. Elements with increasing atomic number are arranged in rows (periods) and columns (groups), creating a logical structure that highlightstheir chemical similarities.Ionic Bond Formation: When atoms lose or gain electrons, they acquire a net electrical charge and become ions. The atomic number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an atom can lose or gain to achieve a stable configuration,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ionic bonds.Isotopes: Isotopes of an element have the same atomic number but different numbers of neutrons. The atomic number identifies the element, while the neutron number distinguishes different isotopes.Nuclear Structure and Stability.The atomic nucleus, where protons and neutrons reside, is held together by the strong nuclear force. The balancebetween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due to protons having positive charges) and nuclear attraction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of the nucleus:Stability Range: Most atoms are stable with atomic numbers ranging from 1 (hydrogen) to 83 (bismuth). Beyond bismuth, elements become increasingly unstable due to the increasing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between protons.Radioactive Decay: Heavy elements with high atomic numbers are often radioactive and undergo various types of radioactive decay to achieve a more stable nuclear configuration.Applications of Atomic Number.The concept of atomic number ha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numerous fields:Spectroscopy: Atomic number influences th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atoms, facilitat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elements.Nuclear Physics: The atomic number is used to study nuclear reactions and the behavior of subatomic particles.Material Science: Understanding atomic numbers is essential for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properties.中文回答:原子序数 (Z)。

原子序数核电荷

原子序数核电荷

原子序数核电荷
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原子序数(Z)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就是一个原子的电子数。

核电荷(Zq)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它决定了原子对外表现出的电性。

原子序数和核电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Zq = Z - N
其中,Z是原子序数,N是原子核中的中子数。

因此,如果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则它的原子序数为1,核电荷也为1。

如果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为10,中子数为6,则它的原子序数为10,核电荷为4。

需要注意的是,原子序数和核电荷只表示原子核的属性,不包括电子的属性。

原子的属性由原子序数、核电荷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质子数怎么算

质子数怎么算

质子数怎么算
质子数就是质子的数量。

质子数的计算方法是: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就是质子的数量。

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Z)=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质子数(Z)=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量数是将原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

由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时均为1,所以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如氧,其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皆为8,故其质量数为16与其实际原子量15.9994极为接近。

质子数求法

质子数求法

质子数就是质子的数量。

质子数的计算方法是: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就是质子的数量。

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Z)=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质子数(Z)=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量数是将原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

由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时均为1,所以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如氧,其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皆为8,故其质量数为16与其实际原子量15.9994极为接近。

氕氘氚的核电荷数

氕氘氚的核电荷数

一、氕氘氚核电荷数氕氘氚的核电荷数是相等的,都是1个电子根据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氕氘氚都是氢的同位素,它们的核内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核外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氕氘氚的核电荷数是相等的●氕氕,氢的同位素之一, 符号为P或1H, 质子数1, 它的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 是氢的主要形式, 氢中有99.98%为氕,0.016%为氘,0.004%为氚。

氕不但是一种优质燃料,还是石油、化工、化肥和冶金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和物料。

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精炼需要氢,如烃的增氢、煤的气化、重油的精炼等;化工中制氨、制甲醇也需要氢。

氢还用来还原铁矿石。

用氢制成燃料电池可直接发电。

采用燃料电池和氢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将远高于现有的火电厂。

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和贮氢手段的完善,氢能将在21世纪的能源舞台上大展风采。

●氘氘为氢的另一种稳定形态的同位素,也被称为重氢,元素符号一般为D或2H。

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氢中有0.02%的氘。

在大自然的含量约为一般氢的7000分之一,用于热核反应。

,聚变时放出β射线后形成质量数为 3 的氦。

氘被称为"未来的天然燃料"。

常温下,氘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无害的可燃性气体。

它用于核能、可控核聚变反应、氘化光导纤维、氘润滑油、激光器、灯泡、实验研究、半导体材料韧化处理以及核医学,核农业等方面;另外在军事上,它也有一些重要的用途,比如制造氢弹,中子弹和东风激光武器。

●氚氚元素符号为T或3H,也被称作超重氢。

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并带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12.43年。

由于氚的β衰变只会放出高速移动的电子,不会穿透人体,因此只有大量吸入氚才会对人体有害。

在地球的自然界中,相比一般的氢气,氚的含量极少。

氚的产生是当宇宙射线所带的高能量中子撞击氘核,其氘核与中子结合为氚核。

氚与氘一样,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有效核电荷数的变化规律

有效核电荷数的变化规律

有效核电荷数的变化规律有效核电荷数是描述原子的电子云对核的吸引力强度的一种物理量。

在原子中,电子云围绕原子核运动,不同的电子云可以被看作是具有不同吸引力的负电荷云团。

如果将原子看作是晶格结构的固体,那么电子云就像是填满能带的电子。

因此,有效核电荷数可以看作是“能带”对核的吸引力强度。

有效核电荷数的变化规律受到原子的电子排布以及电子云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有效核电荷数可以用于刻画原子的化学性质,例如反应活性、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效核电荷数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1. 原子半径和有效核电荷数的关系原子半径和有效核电荷数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当有效核电荷数增加时,电子云越接近原子核,原子半径就会减小。

这是因为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增强了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电子更紧密地被原子核束缚。

因此,原子半径和有效核电荷数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在周期表中,有效核电荷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

朝着左下方的角落,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电子数量也逐渐增加。

但是,随着周期数增加,族群从碱金属到气体族,原子半径和电子亲和能逐渐减小,呈现周期性变化。

因此,在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有效核电荷数最小,而后面周期的有效核电荷数则会逐步增加。

这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以及电子排布的变化。

在同一周期内,由于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有效核电荷数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化学上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都包含相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但电子数量逐渐增加,其中部分电子穿过稀薄的电子云达到了核心。

因此,有效核电荷数也会随之变化。

原子间距离是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之间距离的物理量。

有效核电荷数可以影响原子间距离的大小。

当有效核电荷数增加时,原子的电子云会受到更强的束缚,从而使原子间距离变小。

因此,较大的有效核电荷数通常会导致较小的原子间距离。

总之,有效核电荷数是描述原子对核的吸引力强度的物理量,对原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

原子序数衬度

原子序数衬度

原子序数衬度原子序数衬度是指原子在固体中的空间分布特性,其主要反映了原子内部电子层次的密度分布情况。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学习和性能预测,是进行材料理论计算的重要工具。

原子序数衬度是由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出来的,它依赖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结构和原子状态,以及原子形成分子所必需的能量详细说明下,可用来描述原子在固体中的空间分布特性。

它可以反映出原子内部电子层次的密度分布情况,从而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原子在固体中的空间分布特性。

一般来说,原子序数衬度由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子层次和原子结构等因素决定。

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其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原子的半径决定其受外界影响的程度;电子层次决定其对电子的受体能力和传递能力;原子结构决定其受外界影响的程度。

原子序数衬度的精确计算是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它可以通过分析原子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来确定原子的空间分布。

通常,原子序数衬度可以表示为一个三维曲面,其上的曲线代表原子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原子序数衬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原子在固体中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而研究材料的性质和性能。

原子序数衬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使材料科学研究取得进展。

它可以用来解释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如密度、折射率、光学性质等。

此外,原子序数衬度还可以用于分析原子在固体中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原子之间的距离、屏蔽效应、质心位置等,从而有助于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此外,原子序数衬度还可以用于计算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磁学性质。

原子序数衬度可以用来预测材料的热膨胀性、导热性、热稳定性等性质。

此外,原子序数衬度也可以用来计算材料的电导率、电磁感应系数和磁致伸缩系数等。

总之,原子序数衬度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理论计算工具,它可以用来描述原子在固体中的空间分布特性,从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为材料科学研究取得进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 属 稀 非 卤 有 金 素 气 属 体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元 素 周 期 律
天才来自于勤奋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由电子层数决定:7个横行为7个周期 各周期稀有气体电子排布:
1
2 3
2种元素
8 种元素 8种元素
He 2
短周期
Ne 2 8 Ar 2 8 8
4
5 6
18种元素
回目录页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天才来自于勤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


×
H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天才来自于勤奋
3、一些重要物质的分子式 H ‥ ‥ H︰ H H︰N︰H H︰O︰ H︰C︰H ‥ ‥ ‥ H H H H ‥ ‥ ‥ 〔 H︰N︰H 〕+〔︰Cl︰〕— 〔 H︰O︰H 〕+ ‥ ‥ ‥ H H H ‥ ‥ ‥ 〔 H︰N︰H 〕+ H︰O︰Cl︰ ‥ ‥ ‥ H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元 素 周 期 律
天才来自于勤奋
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由左至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碱性减弱;气 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由上至下:
碱 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金 土 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属 金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 属 过 渡 元 素
还原性增强;金属性增 强非金属性减弱。
回目录页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6、相似相溶原理
天才来自于勤奋
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水)。 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例如:CS2、CCl4、苯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回目录页 Nhomakorabea晶



天才来自于勤奋
原子晶体 SiO2、C 原子 共价键 金属晶体 Na、Fe 金属阳离子电子 金属键
离子晶体
18种元素 32种元素
Kr 2 8 18 8
长周期
Xe 2 8 18 18 8 Rn 2 8 18 32 18 8
7
23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元 素 周 期 律
天才来自于勤奋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族:18个纵行,共16族:7个主族,7个副族 1个0族,1 个第Ⅷ族 主族:既包含长周期元素又包含短周期元素。 1~2纵行 13 ~17纵行:依次为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8纵行:0族 稀有气体 8、9、10三纵行为:第Ⅷ族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天才来自于勤奋
(1)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电子层 (2)核外电子 最外层电子
判断元素推出位置
位置
通过位置运用递变规律
性质
周期 族
物理性质 元素性质 单质性质 化合物的性质 转下页 离子性质
回目录页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元 素 周 期 律
天才来自于勤奋
接上页
金属性 非金属性 酸性 碱性 氧化性 还原性 稳定性 可燃性 ……
回目录页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1、化学键 离子键
天才来自于勤奋
形成离子化合物 极性键
化学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配位键
金属键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天才来自于勤奋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 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且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极性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非极性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配位键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互称同位素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为不超过2个);
(3)次外(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8(32)个电子;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元 素 周 期 律
天才来自于勤奋
1、元素周期律 (1)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核外电子排列 呈周期性变化; (2)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半径决定 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越大,核对 电子吸引力越强,则原子半径越小。 (3)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主要化合价呈 周期性变化; 最高正价:+1~+7 最低负价:由-4~-1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 期律复习




天才来自于勤奋
1、三种关系 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A Z
X -表示核电荷数这Z,质量数为A的一个
原子 对于阴离子:Z=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对于阳离子:Z=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结构相同的微粒,从电子总数相等找对应关系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天才来自于勤奋
2、原子结构 决定质量数 原 质子-决定元素种类 子 核 中子-决定元素的同位素 (近似原子量)
原 子
核 决定元 电子层-决定所在周期 外 电 素的性 最外层电子-决定主族序数 质 子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天才来自于勤奋
3、元素和同位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4、共价键的键参数
天才来自于勤奋
键长:成键原子核与核间的距离。键越长, 共价键越弱。 键能:拆开1mol共价键所消耗的能量。键能 越大,键越牢固。
键长:多原子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5、分子间作用力
天才来自于勤奋
即范德华力,比化学键弱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晶体熔沸点越高。 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即F2<Cl2<Br2<I2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元 素 周 期 律
天才来自于勤奋
3 ~7纵行为: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11 ~12纵行为:ⅠB ⅡB
由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就给定原子序数与就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 子序数的差值推出元素所在纵行即可
基 础 知 识 导 学下一页
回目录页
元 素 周 期 律 4、“位、构、性”的关系 结构
分子晶体 CO2、He 分子 范德华力
定义 例 NaCl、CsCl
微粒 阴阳离子 作用 离子键 物 理 性 质
熔沸点较高, 熔沸点较低 熔沸点高,硬 硬度较大,熔 ,硬度较小,度很大,导体 融及水溶液导 熔融不导电,半导体,无延 电,无延展性 无延展性,易展性,不挥发 不挥发,易溶 挥发升华,部不升华,不溶 于水 于任何溶剂 分溶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