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脱氨酶

合集下载

ADA 腺苷脱氨酶

ADA 腺苷脱氨酶

拼音
xiàngāntuōānméi
英文参考
adenosinedeaminase
腺苷脱氨酶 adenosine deaminase 催化腺苷的氨基水解脱氨生成次黄核苷和氨反应的酶。

EC 3.5.4.4。

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而其他动物器官也广泛存在。

另外,也存在于曲霉中。

来自前者的酶特异性强,对腺苷和脱氧腺苷以外的核酸及其分解物不起作用,但来自后者的酶(高峰淀粉酶)是非特异性的,可对5′-AMP、ADP、ATP、嘧啶二核苷酸等起脱氨作用。

化验
英文名
adenosinedeaminase
别名
血清腺苷脱氨酶,ADA
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0~30U/L
(2)分光光度法:<25U
(3)比色法:5~25U/ml
化验结果意义
升高: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纤维化症(中度以上)、原发性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疾病、各种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肉瘤病等。

化验取材
血液
化验方法
酶类测定
化验类别
血液生化检查、酶类测定
参考资料
《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相关疾病
肝硬化。

腺苷脱氨酶(ADA)

腺苷脱氨酶(ADA)

腺苷脱氨酶(ADA)参考值:0-15U/L 海丰参考区间4~24U/L介绍:腺苷脱氨酶(ADA)为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其作用是催化水解腺苷生成肌苷和氨。

ADA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以盲肠、小肠黏膜、脾脏、胸腺中含量最高,肝脏、肺、肾、心脏、骨骼肌、神经组织等处含量较低,肝脏含量约为小肠的7%~10%。

肝内ADA90%存在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其余在细胞核内。

此外,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内ADA活性约为血液中40倍~70倍,因此测定ADA时应避免溶血。

血清中的ADA主要来自肝脏,所以肝细胞损伤或膜通透性增强,均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故可依据该酶活性增高或降低反映肝细胞损伤和恢复程度。

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正常值:(1)酶速率法(37℃):健康成年人:7.7-19.3 U/L(2)分光光度法:<25 U/L(3)比色法:健康成年人为:5~25 U/L诊断参考:肝脏疾病: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与AL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能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

一.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与AI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

(1)用于判断急性肝损伤及残留病变急性肝炎时ALT明显升高。

ADA仅低度,中度升高。

但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尽管ALT不高,而ADA常明显升高。

而ALT恢复正常,ADA持续升高者,常易复发或易迁延为慢性肝炎。

(2)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在反映慢性肝损伤时ADA较ALT为优。

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显著升高,因而可判断慢性肝病的程度。

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

故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3)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ADA活性差异与肝细胞损害关系不大,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肝纤维化程度增加,ADA活性增加。

(4)有助于黄疸的鉴别据文献报道,阻塞性黄疸血清ADA活性明显低于肝细胞性黄疸及肝硬化伴黄疸。

安琪脱氨酶

安琪脱氨酶

腺苷脱氨酶腺苷脱氨酶(ADA)是催化腺苷水解脱氨成肌苷的氨基水解酶,是嘌呤代谢的必需酶,属于巯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个活性巯基,其活性能对氯汞甲酸完全抑制。

ADA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再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其代谢缓和终产物为尿酸。

1、腺苷脱氨酶相关性质腺苷脱氨酶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特异性强,催化速率高,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6。

ADA可被Ca2+、Mg2+或其混合物所激活;可被烷基苯磺酸盐抑制。

ADA催化代谢腺苷酸(AMP)的反应如下:2、腺苷脱氨酶生产菌株及生产方法AND最早由鼠骨骼肌,随后又由人红细胞制备,而现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酶大都由酵母、青霉、曲霉及毛霉等微生物发酵制备,其中使用最多的菌种是米曲霉。

早期通常使用的是固态发酵法生产,该方法的缺点是固体原料中的色素、蛋白质、糖及无机盐等被混杂到酶液中而使酶的提取纯化和使用带来困难,而且固体酶的酶活往往很低。

随后人们改用液体发酵法生产,该方法虽然能有效地克服固态发酵的某些缺点,但酶的活性不高及稳定性差仍未解决,现在仍然在研究新的发酵方法来生产ADA。

目前我公司研发人员正在研究利用蜂蜜曲霉来生产ADA。

3、腺苷脱氨酶应用领域(1)目前,在酵母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一般使用核酸酶和腺苷脱氨酶来增强味道。

RNA先经过核酸酶水解后变为单核苷:AMP(腺苷)、UMP(尿苷)、CMP(胞苷)、GMP(鸟苷),腺苷再经过ADA的催化转化为IMP(肌苷),IMP和GMP是浓香味性物质,可增强酵母抽提物的味道,用于调味品中。

而且该生物方法生产的调味品是绿色环保的安全食品,可放心食用。

(2)腺苷脱氨酶的测定还具有临床意义。

ADA是一种与集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

测定血液、体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趋受到临床重视。

在肝脏疾病中,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与AL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能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的美学改变。

腺苷脱氨酶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

腺苷脱氨酶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

腺苷脱氨酶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摘要】腺苷脱氨酶(ADA)它能催化腺苷和脱氧腺苷脱氨生成次黄苷和脱氧次黄苷,最终氧化成尿酸排出体外,并与细胞免疫反应相关。

ADA是由T淋巴细胞(T 细胞)产生的,ADA含量与T细胞数相关,与T细胞的增殖、分化关系更为密切。

腺苷脱氨酶广泛分布在人体组织中,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测定其活性有助于肝脏疾病;恶性血液病;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肝脏疾病恶性血液病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 腺苷脱氨酶代谢及分布腺苷脱氨酶(ADA),系统命名为腺嘌呤核苷酸氨基水解酶,编号为Ec 3、5、4、4,分子量:35kD,100kD。

ADA是一种巯基酶,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关键酶。

ADA有3种,其中2种为单体酶,另1种为酶-糖蛋白结合体。

ADA有两种同功酶ADA1和ADA2,它能催化腺苷和脱氧腺苷脱氨生成次黄苷和脱氧次黄苷,最终氧化成尿酸排出体外,并与细胞免疫反应相关。

ADA广泛分布在人体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在纤维细胞、羊水细胞、肝、肾、肺、骨胳肌中也有发现,血液中ADA主要存在于红、白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中,其中含量为血清中的40~70倍,各种细胞内ADA含量各不相同,淋巴细胞ADA活性较红细胞高10倍以上[1]。

ADA是由T淋巴细胞(T细胞)产生的,ADA含量与T细胞数相关,与T细胞的增殖、分化关系更为密切。

目前ADA检测试剂已标准化,可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ADA目前可用于胸腹水良恶性鉴别[2]、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及恶性血液病诊断的研究。

ADA对这些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已有很大进展,本文对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2 腺苷脱氨酶与临床疾病2.1 腺苷脱氨酶与肝脏疾病肝脏疾病患者中血清ADA升高常提示病情不断进展,可反映肝脏储备合成功能逐渐降低。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
03
ADA还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对神经系统发 育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的遗传性
01
ADA缺陷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由常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 个异常的基因拷贝,导致ADA 活性降低或完全缺失。
03
家族遗传史是诊断ADA缺陷症 的重要依据之一。
筛查
通过血液检测或其他相关检测方法,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腺苷脱氨酶缺陷症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 疗。
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感染
01
避免与感染人群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以降低感染
的风险。
饮食调整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摄入足够
的营养素,增强免疫力。
药物治疗
03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
02
易患感染性疾病
患者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 体,且感染后病情较重,恢复缓 慢。
03
自身免疫疾病风险 增加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患者发生自身 免疫疾病的几率增加,如风湿性 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01
02
03
智力发育迟缓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患者智 力发育可能受到影响,表 现为学习能力、认知能力 低下。
支持性护理与康复
心理支持
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 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 方案。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语言、运动、认知等方面 的训练。
04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的预防与 管理
遗传咨询与筛查
遗传咨询
向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关于腺苷脱氨酶缺陷症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风险、症状和治疗方法 。

腺苷脱氨酶的临床意义

腺苷脱氨酶的临床意义

结核性胸腹水与肿瘤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常规方法以外观、凝固性、李凡他试验、蛋白定量及细胞计数并分类等方法进行鉴别,特异性和敏感性低,鉴别较为困难,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不高,结核分支杆菌的培养需时长,均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所以本文将ADA、LDH和CRP应用于常规胸腹水检测来鉴别结核性胸腹水和肿瘤性胸腹水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ADA是人体嘌呤核苷分解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水解酶,它能催化腺嘌呤核苷降解为次黄嘌呤核苷,后经核苷磷酸化酶催化成次黄嘌呤,最终氧化成代谢终产物尿酸。

而且ADA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淋巴组织中活性最高,它与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密切相关。

本文检测结果表明:结核性胸腹水中的ADA活性显著增高,可能是结核性胸腹水中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被分支杆菌激活,从而引起ADA活性升高。

另外间皮细胞可主动吞噬分支杆菌,产生多种特异性细胞因子,从而可诱导产生ADA活性升高[1]。

文献报道腹水ADA>30u/L,诊断TB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0%,临床荟萃分析显示,将ADA值定为36-40u/L诊断TBP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2]。

但肿瘤性胸腹水组ADA活性不高,可能是肿瘤性胸腹水中的T淋巴细胞增殖受抑制导致的。

LDH是一种H+传递氧化还原酶,广泛分布于组织器官,组织中含量明显高于血清[3]。

本文检测结果表明,肿瘤性胸腹水组LDH活性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腹水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肿瘤性胸腹水中LDH增高,可能是由于组织破坏脱落损伤和肿瘤组织中酶的无氧酵解上升促使糖酵解关键酶使LDH升高。

用胸腹水确诊肿瘤患者的重要依据是从胸腹中查出肿瘤细胞,但由于阳性率较低,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胸腹水LDH 活性高低可以作为肿瘤性胸腹水和结核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一个依据。

CRP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期蛋白,由相对分子质量23017的5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有206个氨基酸残基。

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测定

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测定

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测定1.实验原理应用ADA偶联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过氧化物酶(POD)反应连续监测法。

ADA酶解腺苷(Adenosine)脱氨产生次黄苷(Inosine);再通过偶联PNP的作用,生成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后者在XOD氧化作用下生成尿酸和过氧化氢;最后在POD的作用下H2O2再与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3-甲基苯胺(EHSPT)、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反应(Trinder氏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有色醌。

通过测量有色醌550nm处吸光度上升的速度来测算ADA的活性。

ADAAdenosine + H2O Inosine + NH3PNPInosine + Pi Hypoxanthine + Ribose 1-phosphateXODHypoxanthine + 2H2O + 2O2 Uric acid + 2H2O2POD2H2O2 + 4-AA P+ EHSPT 4H2O + Quinone dy e2. 标本:2.1 病人准备:新鲜血清,采血后应及时分离,避免溶血。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血清,采血后应及时分离避免溶血,ADA在4℃稳定一个星期。

4. 标本运输:冰冻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等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亚太ADA试剂盒(H013 090920 试剂1+试剂2)6.1.1 试剂组成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必需避光保存。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试剂出现颗粒或浑浊,被视作变质,应停止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如有接触,请用大量清水清洗。

请勿吞服。

6.2 校准品:使用亚太提供的专用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6.3 质控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7. 仪器: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腺苷脱氨酶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腺苷脱氨酶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腺苷脱氨酶 >>>
临床意义: 4)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ADA活性明显高于 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出血、 脑梗死、脑外伤等。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腺苷脱氨酶 >>>
正常值: 1~25U。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腺苷脱氨酶 >>>
相关检查:
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尿胆红素、总 胆红素(TBIL,STB)、结合胆红素 (SDB,DBIL)、非结合胆红素(SIB,IBIL)、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腺苷脱氨酶 >>>
相关症状: 心肌耗氧量增加、腹痛,发热及黄疸、黄 疸、消瘦、纳差、消化不良。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腺苷脱氨酶 >>>
相关疾病: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汁性肝硬化、老年 人肝硬化、妊娠合并肝硬化、小儿家族性 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小儿肝硬化、肝硬 化、胆囊结石。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血清腺苷脱氨酶 >>>
临床意义:
ADA活性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也用于结核等疾病的 辅 助诊断。 (1)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病 ADA活性均不同程度升高,以肝硬化最明 显。与ALT同时测定,对判断肝细胞的恢 复程度价值更大。阻塞性黄疸时,ADA活 性很少升高,故有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腺苷脱氨酶 >>>
临床意义:
助于黄疸的鉴别。 (2)伤寒、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风湿热、溶血性贫血、白血 病及某些肿瘤患者血清ADA活性亦可升高。 (3)结核性胸水中ADA活性明显高于癌性和 非炎性积液,且胸水ADA活性及其比值>1。 因此,血清ADA和胸水ADA活性及其比值测 定,对鉴别积液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

腺苷脱氨酶 腺苷代谢

腺苷脱氨酶 腺苷代谢

腺苷脱氨酶腺苷代谢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与腺苷的代谢息息相关。

腺苷是一种能量分子,在细胞内有广泛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过多的腺苷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腺苷脱氨酶在调节腺苷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腺苷脱氨酶主要通过将腺苷转化为肌苷来调节腺苷浓度。

这个过程中,酶将腺苷中的氨基团去除,产生了肌苷。

肌苷在机体内有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比之下,腺苷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炎症反应、免疫细胞活化等负面效应。

因此,腺苷脱氨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免疫系统中,腺苷脱氨酶对身体的免疫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腺苷水平,它能够影响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例如,在炎症反应中,免疫细胞会产生大量的腺苷,而腺苷脱氨酶则会迅速降解这些腺苷,以抑制炎症过度扩大。

此外,这种酶还能够改变免疫细胞的生长环境,使其对病原体的感染能力得到下降。

腺苷脱氨酶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免疫系统,它还在其他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神经系统中,腺苷脱氨酶能够影响腺苷在神经细胞中的浓度。

这对于神经细胞的正常传导以及神经递质的平衡非常重要。

此外,腺苷脱氨酶还在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重要器官中发挥调节作用。

然而,腺苷脱氨酶的异常活性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例如,腺苷脱氨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腺苷无法正常代谢,导致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异常。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腺苷脱氨酶与癌症的发生有关,其活性的升高或者降低可能会影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鉴于腺苷代谢与人体多个重要系统息息相关,腺苷脱氨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理解免疫调节、神经传导以及疾病发生机制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研究腺苷脱氨酶还可以为新的药物研发提供潜在的靶点。

目前,已经有一些腺苷脱氨酶抑制剂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综上所述,腺苷脱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在调节腺苷代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

腺苷脱氨酶缺陷症
制和恢复所需要的核苷酸还原酶,诱导不成熟
的胸腺细胞凋亡,干扰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活性, 因此限制了抗原受体多样性。
分布
The highest level of ADA is expressed in the thymus, followed by peripheral
lymphoid tissue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治疗
Three management options exist for ADASCI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 and somatic gene therapy (GT).PEG-ADA is administered weekly or twice weekly by intramuscular injother forms of SCID, the systemic nature of ADA expression results in nonimmun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ho may have neurodevelopmental deficits [神经发育缺陷], sensori-neural deafness [神经性耳聋] or skeletal abnormalities [骨骼异常]. A single gene defec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dition and the ADA gene has been mapped to chromosome 20q13.11 leading to an autosomal recessive pattern of disease inheritance.

腺苷脱氨酶偏高的原因

腺苷脱氨酶偏高的原因

腺苷脱氨酶偏高的原因
一、腺苷脱氨酶偏高的原因二、腺苷脱氨酶测定的临床意义三、腺苷脱氨酶偏高要注意什么
腺苷脱氨酶偏高的原因1、腺苷脱氨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腺苷脱氨酶反映肝损伤的指标,与ALT等组成肝酶谱能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偏高反应肝损伤,但不如ALT等转氨酶敏感。

腺苷脱氨酶偏高是肝炎的一种体现,意味着你有肝炎疾病,这种病的引起的因素比较多,当然也有一种比较极端的因素,就是那种先天性肝脏有缺陷的人群。

2、腺苷脱氨酶是什么
腺苷脱氨酶(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属于巯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个活性巯基,其活性能对氯汞甲酸完全抑制。

ADA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肝、肺、肾和骨胳肌等处含量较低。

血液中ADA主要存在于红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活性约为血清的40~70倍,T淋巴细胞比B淋巴细胞该酶活性更高。

腺苷脱氨酶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

3、腺苷脱氨酶第四代测试方法介绍
最新对第四代测试方法的改进为偶联PNP,X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反应。

ADA酶解腺苷(Adenosine)脱氨产生次黄苷(Inosine);再通过PNP的作用,生成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后者在XOD氧化下生成尿酸(Uric Acid)和过氧化氢(H2O2);最后在POD的作用下H2O2再与N-Ethyl-N-(2-hydroxy-3-sulfopropyl)-3-methylaniline。

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

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

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大家好,我是一名行业专家,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

我们要明白这两个酶在人体中的作用,它们分别是用来催化什么的。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解它们高的原因。

一、腺苷脱氨酶的作用及高的原因1.1 腺苷脱氨酶的作用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简称ADA)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内的酶,主要作用是将腺苷(adenosine)转化为尿嘧啶核苷(uracil nucleotide)。

腺苷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化合物,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时起着关键作用。

过多的腺苷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因此需要腺苷脱氨酶来帮助身体将其转化掉。

1.2 腺苷脱氨酶高的原因腺苷脱氨酶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较高的腺苷脱氨酶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

(2)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例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这些疾病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腺苷在体内积累,从而促使腺苷脱氨酶发挥作用。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腺苷脱氨酶的水平,如利福平、阿司匹林等。

长期使用抗抑郁药也可能使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

二、乳酸脱氢酶的作用及高的原因2.1 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简称LDH)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内的酶,主要作用是将乳酸(lactic acid)转化为丙酮酸(pyruvate)。

乳酸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有机酸,它在肌肉、红细胞和其他组织中都有重要作用。

当乳酸在组织中积累过多时,乳酸脱氢酶会发挥作用,帮助身体将其转化为能量。

2.2 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生理因素: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这时乳酸脱氢酶就会被激活,帮助身体将其转化为能量。

因此,运动后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腺苷脱氨酶的化学检测及临床应用

腺苷脱氨酶的化学检测及临床应用

腺苷脱氨酶的化学检测及临床应用【摘要】腺苷脱氨酶(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测定血液、体液中的ADA水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趋受到临床重视。

现就ADA的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展开综述。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肝炎;结核性胸、腹膜炎;结核性脑膜炎1 腺苷脱氨酶(ADA)的来源与生物学功能腺苷脱氨酶(ADA)为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属于巯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个活性巯基,其活性能对氯汞甲酸完全抑制[1]。

其作用是催化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再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其代谢缓和终产物为尿酸。

ADA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肝、肺、肾和骨胳肌等处含量较低。

血清中ADA主要来源于肝脏,是反映肝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ADA检测试剂已经标准化,可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准确快速。

2 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标本与方法2.1 检测标本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在采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溶血;采集患者胸腹水标本放入抗凝管中,如有浑浊或细胞,离心取上清液;采集患者脑脊液标本,如有浑浊或细胞,离心取上清液。

2.2 检测仪器与试剂我院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ITACHE 7600-020进行检测,试剂由四川迈克公司提供。

2.3 检测原理腺苷在ADA作用下脱氨基形成黄苷,黄苷在PNP作用下生成次黄嘌呤,次黄嘌呤在XOD作用下转化为尿酸和过氧化氢(H2O2),H2O2与EHSPT和4-AA 在POD作用下生成醌色物,56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吸光度变化率与ADA活性成正比。

ADA活性用U/L表示,用速率法监测吸光度升高的速率从而计算出标本中ADA的含量(U/L)。

3 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在肝脏疾病方面的临床意义3.1 急性肝损伤时的应用急性肝炎(AH)时ADA仅轻、中度升高,且阳性率明显低于谷丙转氨酶(ALT);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ALT正常或轻度增高,ADA明显升高;AH后期,ADA升高率高于ALT,其恢复正常时间与组织学恢复一致,也较ALT为迟[2]。

腺苷脱氨酶

腺苷脱氨酶

腺苷脱氨酶腺苷脱氨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在生物体内起着关键的催化作用。

它参与了核苷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催化腺苷转化为腺模衍生物。

本文将对腺苷脱氨酶进行深入的解析,包括其结构、功能和应用等方面。

一、腺苷脱氨酶的结构腺苷脱氨酶属于氨基酸脱氨酶家族,它是由多肽链组成的,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

根据已有的研究,腺苷脱氨酶的结构主要由两个结构域组成:一个引导腺苷结合和识别底物的域,以及一个催化底物转化的域。

二、腺苷脱氨酶的功能腺苷脱氨酶的功能主要是催化腺苷转化为腺模衍生物。

在这个过程中,腺苷脱氨酶通过剥离腺苷中的氨基团来实现底物转化。

具体来说,腺苷脱氨酶将腺苷中的腺嘌呤发色团与底物的羧基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腺苷脱氨酶在细胞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参与了核苷酸代谢途径,还参与了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等关键生物过程。

此外,腺苷脱氨酶还可以调控一些生理和病理过程,如免疫与炎症反应、神经活动和肿瘤生长等。

三、腺苷脱氨酶的应用由于腺苷脱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参与的多种生物过程,腺苷脱氨酶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药物研发:腺苷脱氨酶作为一个关键的酶,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腺苷脱氨酶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设计和合成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分子,并进一步开发新药。

2. 癌症治疗:腺苷脱氨酶在肿瘤生长和恶性程度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通过抑制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速度,从而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

3. 免疫调节:腺苷脱氨酶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控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可以增强或抑制免疫系统的应答,从而治疗和预防一些免疫相关的疾病。

四、总结腺苷脱氨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在细胞代谢和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的结构包括引导腺苷结合和识别底物的域以及催化底物转化的域。

其功能是催化腺苷转化为腺模衍生物。

腺苷脱氨酶不仅在药物研发中具有潜在应用,还可用于癌症治疗和免疫调节等领域。

安琪腺苷脱氨酶中文说明书

安琪腺苷脱氨酶中文说明书

腺苷脱氨酶产品描述安琪腺苷脱氨酶是一种由精心筛选的蜂蜜曲霉(Aspergillus mellaus)菌株经培养、深层发酵、提取、多次过滤和纯化精制而成的酶制剂(5’-AMP deaminase,EC 3.5.4.6)。

该酶是一种氨基水解酶,它能够定量脱去腺苷酸嘌呤碱基上的氨基,生成5’-IMP和NH3。

产品特性1.最适作用pH为5.6,在pH5.0-8.0稳定。

2.最适作用温度为50℃,在45℃-55℃稳定。

3.外观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固体粉末,无异味,水解效率高,流动性好,便于操作。

作用机理在一定的pH、温度和底物浓度下,该酶能高效、专一的作用于腺苷酸(5′-AMP)嘌呤碱基上的氨基,生成5’-IMP和NH3。

5′-IMP具有很好的风味作用和保健作用,其中5′-IMP 和5′-GMP也是一种天然的风味增强剂,两者一起具有鲜味协同增强作用,能够明显的改善或提高产品的风味特性。

该酶在水解过程中具有水解效率高、副产物少的优点。

应用范围1.应用于5′-肌苷酸的工业生产。

5′-肌苷酸是营养增强剂,广泛应用在高档奶粉产品中。

该酶可高效水解转化5′-AMP,获得纯度较高的5′-IMP,减少了后续分离、除杂等工序,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2.应用于高I+G含量的酵母抽提物生产,在酵母抽提物的工业生产中,该酶适用于不同来源的酵母产生的5′-AMP,可高效、专一的水解5′-AMP,产生5′-IMP,可大大提高产品中天然I+G含量,明显改善产品的风味特性,增强产品的鲜美度,具有掩盖异味的作用。

使用方法在反应体系较大的情况下,建议先将该酶用工艺水溶解后再加入自溶罐中。

该酶根据不同来源的酵母或RNA底物,其最适作用底物浓度、最适作用pH、最适作用温度以及最适添加量均不禁相同。

建议添加范围为0.4‰—1‰。

在酶解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的pH、温度等作用条件进行控制,过酸、过碱或者过高温均易使该酶使去活性,从而影响腺苷酸的转化效果作用效果。

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

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

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你要了解腺苷脱氨酶(ADA)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原因,对吧?那我们就一起“挖掘”这些酶的秘密吧!这可不是开玩笑,身上这些酶的变化可是有很多“道道”的。

首先,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是我们身体里的两种重要的酶,它们像是身体里的“工人”,负责着各自的“工作”。

1. 腺苷脱氨酶(ADA)升高的原因1.1 感染和炎症腺苷脱氨酶就像是我们体内的“警察”,当身体遇到感染或炎症的时候,这些“警察”就会“加班”,所以ADA的水平就会上升。

比如说,身体被病毒、细菌攻陷了,或者发生了炎症,ADA就会开始“忙碌”起来。

比如结核病这种顽固的病菌,ADA就可能会“加班”到很高的水平。

真是个“累工作”的小家伙啊!1.2 某些疾病另外,一些特定的疾病也会让ADA水平“失控”。

比如白血病这种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就像是一场大火,体内的ADA也会跟着火上加油。

还有一些罕见的疾病,比如腺苷脱氨酶缺乏症,这种情况下ADA水平就会大幅度升高,身体的“工人”忙得不可开交,简直是“无暇顾及”其他。

2. 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原因2.1 组织损伤乳酸脱氢酶在身体里负责处理乳酸,它就像是“废物处理厂”的工人。

当身体的组织受损,比如心脏病发作或者肌肉受伤,LDH的水平就会迅速升高。

要是心脏出了问题,LDH就像是收到“紧急通知”,立刻赶到现场“处理废料”。

这时候,LDH的水平往往会“大幅飙升”,显得异常“忙碌”。

2.2 肝病和癌症肝脏病变也会让LDH水平“狂飙不止”。

肝炎、肝硬化等肝脏问题,就像是“烧起来的锅”,让LDH不得不加班。

而癌症也是个“狠角色”,比如肺癌、肝癌,都会让LDH水平“居高不下”。

肿瘤的存在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LDH的水平自然也不会“安分守己”。

总结来说,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这两个小家伙,虽然平时在身体里默默无闻地工作,但一旦它们的水平升高,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麻烦事”。

无论是感染、炎症,还是组织损伤、肝病、癌症,都是它们“加班”的原因。

血腺苷脱氨酶高的原因

血腺苷脱氨酶高的原因

血腺苷脱氨酶高的原因哎呀,说到血腺苷脱氨酶高这个事儿,真是个不太容易理解的话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

想象一下,你正在吃饭,突然医生跟你说你的血腺苷脱氨酶高了,你可能会愣住,心里想着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简单来说,血腺苷脱氨酶是一种酶,它在身体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是在处理细胞的代谢过程中。

嘿,你可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可不是个小角色,跟我们的健康可是息息相关的。

血腺苷脱氨酶高了,说明啥呢?有可能是身体发出了求救信号。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是一座热闹的工厂,工人们各司其职,忙忙碌碌。

但是,如果某个工人突然生病了,或者生产线出现了问题,那可就不得了了。

这时候,血腺苷脱氨酶的水平就会升高,仿佛在跟你喊:“快来救我呀!”肝脏或者心脏出现问题时,血腺苷脱氨酶也会跟着飙升,这可就要引起重视了。

再说说造成血腺苷脱氨酶高的原因,嘿,简直是一箩筐。

最常见的嘛,肝脏问题绝对是大头。

肝炎、脂肪肝,这些都是让血腺苷脱氨酶“飞起来”的原因。

就像一块饼干掉进了牛奶,吸水变得软软的,肝脏也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懒惰”,于是就会把酶的含量提高。

心脏病也能让这玩意儿高得离谱,心脏出了问题,身体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血腺苷脱氨酶自然也跟着上去了。

除了肝脏和心脏,感染也是个大元凶。

想想看,身体里面有小病毒、小细菌横冲直撞,难免让我们的免疫系统紧张兮兮。

这时候,血腺苷脱氨酶就像一名士兵,立马被派上前线去战斗,结果就导致它的水平飙升。

哎,真是个让人无奈的事儿,打仗也得花精力,身体也得耗能。

哎,还有个原因不得不提,那就是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产生负担,导致血腺苷脱氨酶的水平上涨。

就好比你吃了一堆糖,结果牙齿被蛀了一样,药物也是个双刃剑,用得不当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还有一些罕见的疾病,比如遗传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等,这些都可能让血腺苷脱氨酶“悄悄上天”。

虽然不常见,但却真实存在,像是生活中的调皮捣蛋鬼,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小儿腺苷脱氨酶缺乏健康宣讲课件

小儿腺苷脱氨酶缺乏健康宣讲课件
此基因突变会导致腺苷脱氨酶酶活性降 低或完全丧失。
症状
症状
腺苷脱氨酶缺乏会引起多个系 统的受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和骨髓系统。 具体症状包括智力发育迟缓、 肌无力、免疫系统异常等。
检查和诊断
检查和诊断
诊断腺苷脱氨酶缺乏可以通过基因测序 和相关的生化检验。 确诊后,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评估和治 疗方案制定。
预防与支持
由于腺苷脱氨酶缺乏是遗传性 疾病,目前没有特定的预防措 施。 患者和家属需要得到充分的支 持和关怀,以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
结论
小儿腺苷脱氨酶缺乏是一种罕见的遗传 性疾病,对患者和家庭造成较大负担。
通过提高认识和研究和筛查工作。
小儿腺苷脱氨 酶缺乏健康宣
讲课件
目录 简介 病因 症状 检查和诊断 治疗和管理 预后和生活质量 预防与支持 结论
简介
简介
腺苷脱氨酶缺乏是一种罕见的遗传 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 本课件旨在向大家介绍小儿腺苷脱 氨酶缺乏的相关知识,帮助提高对 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病因
病因
腺苷脱氨酶缺乏是由于腺苷脱氨酶的基 因突变引起的。
治疗和管理
治疗和管理
目前腺苷脱氨酶缺乏还没有特效药 物治疗,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 管理方面包括定期随访、康复训练 、饮食管理等。
预后和生活 质量
预后和生活质量
腺苷脱氨酶缺乏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 后较差。 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 疾病仍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预防与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腺苷脱氨酶结构式

腺苷脱氨酶结构式

腺苷脱氨酶结构式
腺苷脱氨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介绍腺苷脱氨酶的结构式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腺苷脱氨酶的结构式为C10H13N5O3,它是一种催化腺苷分子脱氨的酶类。

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核苷,腺苷脱氨酶通过催化腺苷中的氨基团脱离,将腺苷转化为腺嘌呤。

腺苷脱氨酶在细胞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较为集中。

在神经系统中,腺苷脱氨酶参与了腺苷的代谢过程,调节了腺苷浓度的平衡。

腺苷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神经系统中具有抑制性的作用,能够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腺苷脱氨酶的活性水平直接影响了腺苷浓度的变化,进而影响了神经元的活动。

除了神经系统,腺苷脱氨酶还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免疫系统中,腺苷脱氨酶能够调节T细胞的活性。

它通过降低细胞内腺苷浓度,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这一作用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防止过度免疫反应非常重要。

腺苷脱氨酶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研究发现,在某些肿瘤细胞中,腺苷脱氨酶的活性显著增加。

这导致腺苷的浓度降低,从而减少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因此,腺苷脱氨酶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相关的药物研发也日益受到关注。

腺苷脱氨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细胞内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通过催化腺苷分子的脱氨反应,调节了腺苷浓度的平衡,影响了神经元的活动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此外,腺苷脱氨酶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对腺苷脱氨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生物学功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腺苷脱氨酶片的用药指导

腺苷脱氨酶片的用药指导

腺苷脱氨酶片的用药指导腺苷脱氨酶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正确的使用腺苷脱氨酶片对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腺苷脱氨酶片的用药指导,帮助您正确合理地使用该药物。

一、药物说明腺苷脱氨酶片是一种抑制腺苷脱氨酶活性的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腺苷能系统的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它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 哮喘:腺苷脱氨酶片可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2. 心绞痛:腺苷脱氨酶片可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减轻心绞痛的发作。

3. 心律失常:腺苷脱氨酶片可用于有心房扑动、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治疗。

二、用药剂量腺苷脱氨酶片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具体疾病和患者的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建议成年人每次口服10毫克(mg),每日3次。

对于年龄较大或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剂量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指示使用。

三、用药时间腺苷脱氨酶片的用药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一般情况下,应定时均匀地分3次口服。

遵守用药时间可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浓度在体内维持一定时间,提高药效。

四、用药禁忌腺苷脱氨酶片有一定的禁忌症,请在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咨询医生。

以下情况下患者不宜使用腺苷脱氨酶片:1. 对腺苷脱氨酶片过敏者。

2. 严重低血压或心动过缓患者。

3. 有严重心脏传导阻滞者。

4.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五、注意事项1. 使用腺苷脱氨酶片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含咖啡因或茶碱类药物,以免加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2. 腺苷脱氨酶片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

3. 在使用腺苷脱氨酶片期间,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如有不适或不正常的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

六、不良反应腺苷脱氨酶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心悸等。

一般来说,这些反应是轻微的且可以耐受的。

如不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停药并及时咨询医生。

七、储存条件腺苷脱氨酶片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苷脱氨酶定义:催化腺苷水解脱氨成肌苷的氨基水解酶,是嘌呤代谢的必需酶。

腺苷脱氨酶作用机理腺苷脱氨酶(EC:3.5.4.4 adenosine deaminase 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属于巯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个活性巯基,其活性能对氯汞甲酸完全抑制。

ADA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再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其代谢缓和终产物为尿酸。

人体分布情况ADA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肝、肺、肾和骨胳肌等处含量较低。

血液中ADA主要存在于红细胞腺苷脱氨酶作用图、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活性约为血清的40~70倍,T淋巴细胞比B淋巴细胞该酶活性更高。

人ADA基因位于第20对染色体上,并呈现出遗传多态性现象,其同工酶有3种,分别为ADA1,ADA1+CP和ADA2。

ADA1分子量为35kD,为一种单链蛋白质;ADA1+CP分子量为280kD,实际上是由2条单键的ADA1分子和人个不具酶活力的200kD结合蛋白结合而成;ADA2分子量为100kD。

3种同工酶具有不同的动力学性质:ADA1和ADA1+CP最适PH为5.5~8.0,对腺苷的Km值为50umol/L。

对2’-脱氧腺苷与腺苷的活性之比为0.8,两者均对红-9-(2-羟基-3-壬烷基)腺嘌呤[erythro-9-(2-hydroxyl-3-nonyl)adenine(EHNA)]抑制作用敏感。

ADA2相对于前两种同工酶具有较低的最适PH、较高的催化腺苷Km值(2000umol/L)以及较低的2’-脱氧腺苷与腺苷的活性之比值(0.2),对EHNA抑制作用不敏感。

ADA同工酶在各类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不同,ADA1在脾脏、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占优势,ADA1+CP在肝脏、肺、胰、肾组织和骨骼中占优势,ADA2只存在于单核细胞,目前在其他组织细胞中尚未检出。

临床意义腺苷脱氨酶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

测定血液、体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趋受到临床重视。

肝脏疾病: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与AL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能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

用于判断急性肝损伤及残留病变急性肝炎(AH)时ALT几乎明显升高,ADA仅轻、中度升高,且阳性率明显低于AST和ALT。

因此ADA在诊断急性肝损伤时有一定价值,但并不优于ALT。

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尽管ALT不高,而ADA明显升高。

AH后期,ADA长高率高于ALT,其恢复正常时间也较后者为迟,并与组织学恢复一致。

因此,ADA较ALT、GGT更能反映急性肝损伤,并有助于探测AH的残留病变和肝脏病进展。

ALT恢复正常而ADA持续升高者,常易复发或易迁延为慢性肝炎。

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在反映慢性肝损伤时ADA较ALT为优。

慢性肝炎(C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显著升高。

其阳性率达85%~90%,而肝硬化时ALT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故ADA活性测定可作为慢性肝病的筛选指标。

失代偿期肝硬化ADA活性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因而可判断慢性肝病的程度。

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CAH)AD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故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有助于肝纤维的诊断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活性明显高于急性黄疸型肝炎、CPH、CAH、PHC、阻塞性黄疸及对照组,CAH者也明显高于CPH者及对照组,表明ADA活性差异关键在于肝纤维化程度,而与肝细胞损害关系不大。

蔡卫民等用肝硬化的肝组织切片标本,作肝纤维化程度的分级评分观察,发现积分均值≤1.5者ADA 阳性率(38.46%)显著低于>1.5者(86.96%),证实ADA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

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ADA活性逐渐增加,即肝硬化>CAH>CPH。

有助于黄疸的鉴别:有人对28例肝细胞性黄疸和19例阻塞性黄疸患者ADA和GGT活性进行比较,发现ADA鉴别意义最大,而其他酶在两种黄疸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另有文献报道,阻塞性黄疸血清ADA活性及阳性率(16.7%),均明显低于肝细胞性黄疸(57.3%)及肝硬化伴黄疸者(80.9%),且重叠较小,尤其与GGT、ALP和5’-NT同时测定,如三项指标均增高,而ADA正常则更支持阻塞性黄疸的诊断。

其他:阿米巴肝脓肿(ALA)ADA活性明显减少。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1972年Giblett等首先报道ADA活性缺乏与SCID有关,这一发现曾引起临床和基础免疫学的很大重视。

ADA作为核酸代谢重要的酶类,其缺乏可导致核酸代谢障碍,影响到胸腺的发育,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

综合国内外资料表明,SCID的传递者细胞内AD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SCID患者该酶活性更低,甚至不及正常人的10%,患儿羊水细胞内ADA活性可能低至正常胎儿的1%以下。

因此,胎儿羊水中纤维细胞ADA活性能有效地对SCID婴儿进行产前诊断。

血液病Valentine等报道慢性溶血患者红细胞ADA活性显著升高,为正常人的45~70倍。

由于腺苷的过度消耗,使ATP生成减少,导致红细胞提前破坏,而出现贫血症状。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A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其酶活性高于溶贫及获得性再障。

因此,红细胞内ADA活性可能成为诊断先天性再障的唯一指标。

肿瘤肿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ADA活性均升高,但前者阳性率仅为15%~40%。

肺癌和结肠癌组织中ADA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肺和结肠组织。

脑膜炎的鉴别诊断:1973年Piras首先提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ADA明显升高,并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

Coovadia和Ribera等报道结脑患者CSF-ADA增高的阳性率为73%~99.4%。

王北宁等报告64例结脑和非结脑CSF-ADA值分别为18.24±2.36U/L和1.43±0.21U/L,以>1.85U/L(非结脑X+2SD)为结脑的诊断标准,其阳性率为90.6%,非结脑则全部阴性。

还发现结脑发病初1个月内明显升高,治疗3个月后则明显下降,治愈者可恢复正常。

罗蔚锋等发现结脑患者CSF-A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病脑组。

以8U/L为阳性界限值,病脑组和对照组均100%阴性,结脑组阳性率91%,特异性为100%,其含量变化与结脑患者抗痨治疗及病程发展有一定关系。

因此,CSF-ADA测定可作为早期结脑诊断、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常规检查项目。

Mishra等报道结核性脑膜炎组CSF-ADA活性明显高于细菌性脑膜炎组、脑炎组和对照组,以ADA活性>5U/L为临界值,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分别为89%和92%。

结核性脑膜炎CSF-ADA水平与CSF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数、蛋白浓度显著相关。

认为CSF-ADA活性可作为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早期鉴别的简便快速和有用的诊断指标。

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鉴别结核性和非结核性胸腹腔积液是临床病因诊断的一个常见难题,1978年Piras等报告结核性胸水中ADA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胸水,提出胸水ADA活性可用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

费晓峰等对72例不同胸水ADA活性测定,以40U/L为界,结核性均超过此值,恶性者97.9%低于此值,小于35U/L者占93.2%,故作者认为胸水ADA大于40U/L提示结核性,小于35U/L提示恶性或非结核性。

ADA测试方法演变及介绍近十几年来,随着对ADA的深入研究,检测方法也不断发展。

目前已发展了四代。

第一代ADA测试:ADA将腺苷 (Adenosine) 脱氨产生次黄苷 (Inosine)和氨 (NH3)。

一个ADA活性单位在测试特定条件下每分钟脱氨1μmole腺苷成为次黄苷。

通过动态测量腺苷265nm处吸光度下降的速度,可以测算ADA的活性大小。

Kaplan法 (1955) 由此建立。

由于高底物浓度造成吸光度过高,该法仅适用于腺苷浓度低于40μM。

如此低的底物浓度达不到底物饱和要求,造成ADA活性检测失真。

因此,该法不适用于临床应用。

第二代ADA测试:原理为腺苷脱氨酶催化腺嘌呤核苷水解,产生次黄嘌呤核苷和氨。

然后用Berthelot显色反应(1859)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氨的量,从而计算血清ADA活性单位。

所需试剂易配制,仪器简单,但灵敏度低,易受外源性NH3影响,空白过高,不能直接测定红细胞ADA活性。

同样原因,ADA偶联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LDH)反应:通过测量340nm处NADPH吸光度下降的速度来测算ADA活性。

该法也因血清含氨干扰,以及测试系统中过高NADPH造成非特异性氧化而无成算。

第三代ADA测试:Kalckar氏应用ADA偶联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 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 反应连续监测法。

通过测量293nm 处尿酸盐吸光度上升的速度来测算ADA活性。

但是,293nm时血清吸光度太高,造成临床应用不便。

第四代ADA测试:通过ADA偶联PNP,X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和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借助过氧化氢(H2O2)反应测量334nm处NADPH吸光度上升的速率来测算ADA活性。

该法克服了以往ADA测试的困难,然而,鉴于试剂成本高,阻碍实际临床使用。

最新对第四代测试方法的改进为偶联PNP,X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反应。

ADA酶解腺苷(Adenosine)脱氨产生次黄苷(Inosine);再通过PNP的作用,生成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后者在XOD氧化下生成尿酸(Uric Acid)和过氧化氢(H2O2);最后在POD的作用下H2O2再与N-Ethyl-N-(2-hydroxy-3-sulfopropyl)-3-methylaniline (EHSPT)、4-氨基安替比林(4-aminoantipyrine, 4-AA)反应(Trinder氏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有色醌(Quinone dye)。

通过动态测量有色醌550nm处吸光度上升的速度来测算ADA的活性。

从反应原理可知NH4+对该法无影响。

其原理反应方程式如下:反应具有测定精密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合自动化快速测定的特点,为临床常规开展ADA检测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试剂盒性能指标检测方法:XOD-PAP法(第四代改良法),不与其它核苷反应,无NH4+影响,灵敏度高。

剂型:液体双试剂,直接使用,避免复溶引起瓶间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