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几何不等式证法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几何不等式证法举例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唐明友

几何不等式的证明是初中数学一个难点,所用知识不外乎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打边,大边对大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下面就其证明思路进行分析。

一.中线加倍法

例1.如图,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求证:A D<2

AC

AB +

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DA ,连接CE

∵DA=DE,DC=DB,∠1=∠2,∴△AB D ≌△EC D ,∴AB=EC 在△ACE 中AE

2

AC

AB +

评注:注意到结论可变形为2AD

二.三角形中位线搭桥

例2.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求证:EF<2

BD

AC +

证明:取AB 中点G ,连接GE 、GF

∵E 、G 分别是AD 、AB 的中点,∴GE 是△ABD 的中位线,即

GE=

21BD ,同理GF=21

AC 。在△GEF 中,EF

BD AC +

评注:观察结论右边2BD AC +可变形为21AC+

2

1

BD ,已知又有某些边的中点,根据

谚语“遇到中点找中点”,进而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即可达到目的。

三.运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

例3.在梯形ABCD 中,A D ∥BC ,A C ⊥BD 于O ,求证AB+CD>AD+BC 证明:分别取AB 、CD 的中点E 、F ,连接OE 、OF 、EF

∵A C ⊥BD ,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OE 、OF 分别是Rt △ABO 、Rt △CDO 斜边上的中线,即OE=

21AB,OF=2

1CD, 又EF 是梯形ABCD 的中位线,可得EF=2

BC

AD +

在△OEF 中,OE+OF>EF ,即21AB+21CD>2

BC

AD +

∴AB+CD>AD+BC

评注:由结论的右边AD+BC 可联想到梯形的中位线,确定取AB 、CD 的中点E 、F,再由A C ⊥BD 可得一些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性质,便迎刃而解了。

四.平移法

例4.如图,在△ABC 中,E 、F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BE=CF ,求证:EF

∵BE=CF ,∴DF=CF,又∠1=∠2,FG=FG ,∴△DFG ≌CFG , ∴DG=CG

在△DBG中,BD

∴EF

评注:本题是利用平移将两条相等线段BE、CF集中到

一起,再通过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构造出△DBG,最后

运用三角形边的性质获得解决。

五.翻折法

例5.在△ABC中,AB>AC,AD⊥BC于D,P为AD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AB-AC

证明:将△ADC翻折1800至△ADF,连接PF,因AD⊥BC,由轴对称的性质得

AF=AC,PF=PC,在△ABE中,AE+BE>AB ①

在△EFP中,EP+EF>PF ②

①+②得:AE+BE+EP+EF>AB+PF,即AF+PB>AB+PF,

∴AC+PB>AB+PC

因此PB-PC>AB-AC

评注:通过翻折变换把AC、PC转化到AF和PF,

然后将AB、BP分别放到如图中两个阴影三角形中,

再运用三角形边的性质变形而证明结论

六.旋转法

例6.在△ABC中,AB=AC,P是三角形内一点,且∠APB>∠APC,求证:PC>PB

证明:以A为中心,把△APB逆时针旋转∠BAC的角度,变成△AP,C,

连接PP,,由旋转地性质可得△APB≌△AP,C

∴∠APB=∠AP,C,PB=P,C,AP=AP,,∴∠1=∠2

∵∠APB>∠APC,即∠2+∠4>∠1+∠3,∴∠4>∠3

∴在△CPP,中可得PC>P,C,∴PC>PB

评注:旋转△APB到△AP,C,利用旋转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性质构造出△CPP,,再根据“大角对打边”证明本题,其思路清晰明了。

七.截补法

例7.在△ABC中,AB>AC,D是∠BAC的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

求证AB-AC>DB-DC

证明: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

∵AD平分∠BAC,∴∠1=∠2,又AE=AC,AD=AD,∴△AED≌△ACD,

∴DE=DC

在△BDE中BE>BD-DE,而BE=AB-AE=AB-AC

∴AB-AC>DB-DC

评注:观察结论左边AB-AC,且有∠1=∠2,便可采用截长补短

得到这个差B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转化,从而构造出△BDE,

运用三角形边的性质得证。

八.面积法

例8.如图,G为△ABC的重心,EF过点G且与AB、AC分别交于E、F,求证:EG≤2GF 证明:连接AG,再连接BG并延长交AC于D。

∵G是重心,∴BG=2G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