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不完全市场
5不完全市场解析

为什么很多合同是不完善的?
价格机制能引导生产和消费,人们的活动通过一 系列交换来协调。对于已做好的产品,市场交易 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于尚未做好的产品, 主要依靠合同进行交易。怎样保证商定的产品能 够落实?这就需要制订详尽完善的合同。 由于存在私有信息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合同要想 完善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预知所有的可能 性,也就不可能制订完善的合同。
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尚未掌握 information):一部分人 某事物的相关知识。 掌握比其他人更多的 不完全信息与不确定 信息。许多市场具有 非对称信息的特征。 性相联系,而不确定 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手货市场 未来天气 保险市场 下周上证指数 信贷市场 明年经济增长率 劳动力市场
保险计划的要求
基本人寿保险:无任何要求,保额为5000美元 自选人寿保险:有基本人寿保险,保额为工资8倍 限制性人寿保险:健康审查乃至体检,保额50万美元
为何限制麻省雇员选择自选人寿保险计划? 为何要求公众申请者通过健康审查?
二手车市场
在二手车市场,卖主对其汽车质量状况很了解, 而买主并不十分清楚。假定优质车(Plum)和次品 车(Lemon)各占一半市场份额。优质车卖主要价 2万元,次品车卖主要价1万元。 买主根据优质车次品车的比例出价1.5万元。这 会使一半的优质车卖主退出而另一半急等用钱的 优质车卖主留在市场,此时优质车次品车的比例 是1:2,于是买主的出价变成1.33万…,最终优 质车全部退出,市场上仅剩次品车,“优胜劣汰” 的市场机制遭到破坏。
中国人在日本买中国生产的马桶盖,为什么?
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如果保险公司索取 较高保费,更容易吸引那些高风险的投保 人,把低风险的投保人赶出保险市场。 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如果商业银行提高 利率,容易吸引那些信用不良的借款人, 把那些信用优良的借款人赶出信贷市场。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课件

● 0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市场结构分析
回顾不完全竞争市 场的特点和市场结 构,总结市场中的 竞争策略和分析工
具。
竞争策略
提出企业在不完全 竞争市场中应该关 注的重点和发展策
略。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不完全竞争市 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企业制定未来发 展战略提供参考。
01 发展趋势分析 02 未来机遇挑战 03 发展策略建议
● 04
第4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市 场策略
产品差异化策略
独特性打造
吸引消费者
增加品牌忠诚 度
提升竞争力
01 灵活定价
针对市场变化
02 不同消费者群体
差异定价策略
03 应对市场需求
灵活调整定价
广告与促销策略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常会大量投入广告和促 销活动,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知名度。通过精 准的广告策略,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提升市场份 额和品牌影响力。
02 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表现
03 通过增加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地位
竞争策略分析
根据市场特点制定 策略
了解市场竞争环境
分析市场趋势
选择合适的竞争策 略
差异化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结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基础,通 过SWOT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份额分析和竞争策略分 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提升竞争力。
符合市场趋势
注重环保和社 会责任
满足消费者需求
人工智能应用
广泛应用
影响市场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提升
生产效率 市场精准化
市场竞争力
优势提升 创造机会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讲义(PPT 63页)

(1)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也不能扭亏,于是退出生产; (2)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扭亏为盈; (3)短期内是盈利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改小盈为大盈;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3、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过程
(1)短期内垄断厂商面临着由SAC1、 SMC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短期内,SAC1的位置相对超级高,厂 商只能根据MR=MC原则,将产量与 价格分别调整到Q1、P1的水平,短期 均衡点为E1,企业获得的利润为 HP1AB,利润较少。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3、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过程
(2)长期中,垄断厂商对生产规模进 行再调整:将由SAC1、SMC1所代表 的生产规模调至由SAC2、SMC2所代 表的生产规模。根据MR=MC原则,企 业将产量与价格分别调整到Q2、P2的 水平,短期均衡点为E2,企业获得的利 润为IP2FG,获得较高的利润。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2、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过程----①
(1)既定的生产规模为SAC1、SMC1曲线所代 表;SAC1的位置相对较低 (2)在既定生产规模下,厂商根据MR=SMC1 原则,将产量调整到Q1; (3)与Q1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 P=P(Q)得到为P1; (4)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E上,由于既定 生产规模下的SAC1较低,垄断厂商单位产品的 AR>SAC1,厂商获得经济利润。
如果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则MR要比需求曲线和AR陡两倍。A为OB中点。 总收益曲线:TR = a•Q- b.Q2 平均收益曲线:P = a – b.Q 边际收益曲线:MR = a - 2b.Q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及其特点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教材(PPT 172页)

112
博奕论由三个要素构成: 参加者、对策与报酬。
113
二、均衡博弈的基本概念
114
1、占优策略均衡:无论 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 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 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 策略。
115
乙
合作
不合作
合 作 10 10 6 12
甲
不合作 12 6
5
3、原因: (1)控制了生产资源; (2)拥有专利权; (3)政府的特许; (4)自然垄断.
6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7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 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8
P
Q
O
9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P
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
Q
P=a-bQ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其产 品的市场价格,那么该企业就属于 “不完全竞争者”。
当个别出售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控 制某一行业的产品价格的能力时, 该行业就处于不完全竞争之中。
1
第一节 垄 断
2
一、垄断市场的含义
3
1、定义: 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一个 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 结构。
4
2、特点: (1)厂商就是行业。 (2)产品不能替代。 (3)独自决定价格。 (4)实行差别价格。
AC
P’
·E
O
Q’
AVC
Q 21
3、MR=MC处,AVC﹤P < AC, 亏损,但继续生产。
P
MC
AC
AC P’
·
O
Q’
AVC
Q 22
《微观经济学》教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微观经济学》教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市场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与特征1.1 概念: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至少存在一个大的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1.2 特征:产品差异化、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不完全信息。
2.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2.1 垄断市场:一个卖家,多个买家,完全市场信息。
2.2 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卖家,多个买家,部分市场信息。
2.3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卖家,多个买家,产品差异化。
3. 企业行为与市场均衡3.1 垄断市场:企业控制市场供给,设定价格。
3.2 寡头垄断市场:企业之间存在策略互动,共同决定市场价格。
3.3 垄断竞争市场:企业进行产品差异化,通过广告和品牌建设影响市场份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征、类型及其企业行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如电信、汽车等行业。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竞争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微观经济学》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电信、汽车等行业案例。
3. 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
2. 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和类型。
3.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
5. 组织学生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竞争策略。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单元测试:进行一次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概论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概论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少量卖方和买方的情况下,价格和供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限制的市场模式。
在这种市场中,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产生的结果是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不完全对等,市场价格不完全依赖于供求关系来决定。
本文将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存在的原因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上参与者的数量较少。
在传统的竞争市场中,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方和买方,买方和卖方之间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
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且难以进入或退出,导致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
其次,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
这意味着市场上的某一方或某几方参与者拥有主导地位,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供求来影响市场。
最后,市场价格不仅取决于供求关系,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意味着价格不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而是由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其他因素共同决定。
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不对等的信息。
信息不对等是市场参与者之间权力不平衡的表现,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并能够利用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
其次,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导致了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这种差异和特殊性可能是产品的差异、生产过程的差异、技术的差异等导致的。
再次,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控制导致了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控制供给量、市场需求、价格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使得市场不再是完全的竞争状态。
不完全竞争市场对经济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市场参与者的垄断力量使得他们可以通过限制供给和提高价格的方式获取更高的利润,而不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加竞争力。
这导致了生产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率的降低。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垄断者通过控制价格和供求来牟取高额利润,而普通消费者则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导致了垄断者的利益获得不正当的提升,而普通消费者的负担增加。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本章教学内容: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本章教学重点: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垄断竞争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古诺模型本章教学难点: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古诺模型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理解不完全市场最优产量的决定原则,会分析盈亏情况。
2.掌握垄断企业的短期、长期均衡求解3.掌握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长期均衡求解4.理解古诺模型支撑课程目标本章总课时:4第五章第一、二节垄断和垄断竞争一、教学内容:垄断、垄断竞争企业二、教学重点: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垄断竞争短期均衡、长期均衡三、教学难点: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四、教学目标:1.掌握理解不完全市场最优产量的决定原则,会分析盈亏情况。
2.掌握垄断企业的短期、长期均衡求解3.掌握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长期均衡求解五、学时分配:2.5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垄断: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垄断竞争: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八、教学反思第五章第三、四节寡头、不同市场的比较一、教学内容:寡头市场理论、不同市场比较二、教学重点:古诺模型三、教学难点:古诺模型四、教学目标:1.理解寡头市场含义和特征2.掌握古诺模型3.了解不同市场的比较五、学时分配:1.5六、教学过程完全相同,生产成本完全相同。
利润最大化产量市场需求曲线:厂商收益:假定成本为0,按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求得厂商产量为:市场总产量:卡特尔若干个企业达成公开或正式的协议, 试图控制整个市场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时, 这些企业的总和就是所谓的“卡特尔”。
……七、板书设计寡头含义古诺模型:不同市场的静态比较:不同市场的动态比较:八、教学反思。
不完全市场一般均衡之介绍

不完全市場一般均衡在過去的三十年以來,財務市場的創新歷程相當快速,特別是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發展更是快速,因此對於衍生性證券的定價對於學界與實務界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過在A-D的一般均衡理論中,假定市場現存的財貨與未來要傳遞的財務在未來不確定事件下是相同的,也就是證券的種數與未來可能的情境數是相同的,同時在這種模型下假設經濟體系的代理人所面臨的是沒有交易成本,所有的經濟決策可以在第一個時間決定,而且市場因此只需要開市一次,職是之故可以達成所謂的最佳配置均衡,那麼資產也可以透過這種均衡下加以定價。
在真實的世界中,我們發現很少的市場符合如同A-D所建構的世界,那麼如果證券市場是不完全市場,那麼均衡的消費配置一般而言,不會達成所謂的Pareto-optimal狀態,代理人無法透過交易的實行來達成最適效率化配置。
研究指出不完全市場的均衡配置將會是在某種程度限制下得以達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市場是不完全外,不完全市場中的偏好、原賦及證券報酬和Pareto-optimal 狀況下的假設是具一致性; 此外,當市場的不完全是屬於證券的種數小於未來可能的情境數,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long-lived”證券資產來解決市場不完全性。
不完全市場之一般性均衡(GEI)理論主要是在研究關於證券與商品的定價以及在決定消費與投資下,完全競爭資本市場與商品市場之間的交互影響。
因為財務經濟主要是關注於證券之評價; 而總體經濟則是焦點放在貨幣資產的實質影響。
GEI模型提供了個體經濟分析的架構。
自Hart(1975)提出反證說明不完全市場之競爭性均衡存在以來,後續的學者投入研究關於不完全市場之一般性均衡,也引用了新的fixed-point理論來加以證明均衡之存在性,而Magill and Quinzii(1996)對於均衡效率性有著詳細的說明與研究。
關於Hart的反證中舉例某一不完全市場經濟體系,該經濟體系中擁有兩種不同的商品下,存在兩個均衡配置,而其中的某一均衡配置支配著另一個均衡配置,每個配置都是在資產跨期下的限制最適化;另外也說明了“連續性”與“凸性”假設並不足以保證均衡的存在; 同時,如果一開始市場就是在一種不完全的狀況下,開啟新的市場並不見得會使得全體的福利變得更好,因此他推論說,在不完全市場下的經濟體系,只能達到所謂的“次佳”狀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徒A
保持沉默
(3)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指给定对手行为前提下各个博弈方的最佳选择: 在纳什均衡状态下,只要其他参与者不变换策略选择,任何单 个参与者不可能单方面通过变换策略来提高他的所获支付。
厂商B 做广告 不做广告
做广告
厂商A 不做广告
10,5
6,8
15,0
20,2
纳什均衡与支配均衡的差别显而易见。 在纳什均衡下,“我(你)所做的是给定你(我)的选择 我(你)所能做的最好的”; 在支配均衡下, “我(你)所做的是不论你(我)的选择 我(你)所能做的更好的”。 因此,支配均衡必然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未必是支配 均衡。
P
P
P*
O
Q
O
Q
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既然垄断厂商可以获取比完全市场竞争厂商大得多的经济 利益,那么它必然会千方百计保持其垄断地位的势力。其中一 个办法就是说服政府,通过立法和其他行政手段来保持其垄断 地位。这种现象在国内和国外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厂商通过影响立法人员和行政官员,来获得或保持有利可 图的垄断地位,是广义寻租(rent-seeking)行为的一种类型。
其实不仅是二手车市场,在其他的次品市场中也存在这样 的问题。这就是在经济学文献中经常见到的“柠檬市场 (lemon market) 问题。
这一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低质量产品可 能把高质量产品从柠檬市场上驱逐出去,在经济学上把这种现 象称为“逆向选择”。
在保险市场上同样存在逆向选择。
五、不完全信息
基本竞争模型假设消费者和厂商具有完全信息,这意味着 他们知道在何种价格下,一共可以有哪些商品可供选择,同时 对包括商品的使用寿命在内的每种商品的全部特征都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消费者还明确地知道自己喜好什么:什么样、什么 专业的教育最适合自己?自己更愿意成为一名医生还是一位律 师?而厂商则知道其产品现在和将来的市场价格以及它最适合 的技术、每位求职者的生产率等等。
使竞争受到限制而产生不完全竞争的原因很多,但其根本 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进入障碍(阻止进入市场的因素)的存在。
进入障碍有各种形式,从禁止或限制竞争的政府法规,到 自然地限制某个市场上的厂商数量的技术原因,再到使潜在的 竞争对手走投无路的市场策略等,都可能成为一种进入障碍。
二、完全垄断
完全垄断是不存在竞争的极端情况,由一家厂商供给整个 市场,或者说市场上仅仅存在一个厂商。
三、垄断竞争
在某些市场上,进入障碍相当微弱,因此在利润趋于零之 前厂商会不停地进入,使该市场的厂商数量众多;但是这些厂 商又在生产着具有一定差异性的产品,而使得它们可以自行确 定并改变其产品的价格而不用担心失去所有消费者。所以垄断 竞争厂商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但是比完全垄断 厂商的需求曲线要平缓得多。 在决定生产多少时,垄断竞争厂商也要使其边际收益等于 边际成本,而且,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小于其产品价格,厂 商在赚取垄断利润。
卡特尔:具有明确和公开的串谋协议的一组厂商。
因此,串谋和竞争之间的矛盾 是寡头的中心问题。如果厂商串谋, 它们的利润总和是最大的,但单个 厂商又受自身利益的诱惑——如果 竞争对手将价格定在高水平上,厂 商可以降低价格抢占市场。 博弈论总结了寡头垄断厂商之 间串谋和竞争之间的矛盾并表明串 谋如何得以进行,以及竞争是怎样 产生的。
厂商数目
极多 独家 很多 很少
产品差异性
没有 不适用 较小 较大
厂商控制 价格能力
没有 很大 较小 较大
进入壁垒
没有 很大 较小 较大
在这四种市场结构中,只有第一种比较接近于我们所假设 的基本竞争模型,其他三种都属于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限制的情况,因此被统称为不完全竞争状态。
与完全竞争厂商只能成为价格接受பைடு நூலகம்的情况不同,不完 全竞争厂商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通过自行定价而摆布市 场的能力),其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而且需求 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该厂商的市场势力就越大。
一、市场结构 目前比较多见的对于市场结构的分类,是依据市场中存在 的厂商数目、产品同质性或差异性程度、个别厂商影响价格能 力等变量,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竞争 等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市场结构分类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垄 断 垄断竞争 寡头竞争
对象实例
农产品生产 自来水、电力 餐饮业、家俱业 汽车、家电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消费者和厂商 所拥有的只是一部分信息,或者说是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具 有高学历的人总是比那些学历较低的人获取更优越的薪酬待遇, 有的人认为这是“唯学历至上”陈旧思想的反映,但任何一种 存在总有它的合理性,人们也承认学历并不等于能力,但为什 么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还是都对求职者有学历上的要求?
第五讲
不完全市场
在基本竞争模型中,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产品 具有同质性,其价格也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没有一个消费 者或厂商具有可以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我 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某一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而在另外一些 领域,则又存在着少数几家大的企业占据了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这就使得我们在考察市场时,应当首先确定市场结构,亦即, 该市场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延伸阅读】什么是寻租
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汽车工业步履维艰。宽敞气派但耗油量大的美国国 产汽车的市场需求量锐减。与此同时,相对小巧玲珑而且省油的日本汽车在美国 市场却大为出彩,市场份额步步扩大。面对这种局面,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汽车 工会以及来自产车州的政治家们联手组成强大的院外活动团队,花费巨资游说立 法人员与行政当局通过立法阻止日本汽车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最终,里根政府 作出强烈反应,在进行了艰难的讨价还价之后,同日本政府达成了关于汽车进口 配额的协议。这一协议使1981年到1983年期间美国国产汽车的价格每辆上涨了 400美元,日本生产的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每辆上涨了1000美元左右。1984 年,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由于这一协议而增加了89亿美元。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是一门研究在具有互动关系的游戏中, 参与者如何各自选择策略实现自己利益的科学。 博弈论研究的对象行为需要具有三个要素: ①参加者是富有机智而理性的; ②参与者必须知道他自己及对手伙伴的策略选择范围,并 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存在可以评价优劣高下的决策行为结果。
(1)支付矩阵 支付矩阵是用来简单描述博弈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 示。
解决市场经济中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信 号传递;二是根据价格判断质量。 信号传递指市场上卖方向买方发出信号,以令人信赖的方 式显示产品或者其他交易对象质量,从而减少和消除信息不对 称影响。例如二手车市场上的汽车定期保养记录、日用品市场 上厂商的保修保换承诺、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文凭等等。
在保险市场上,人们针对特殊事件所引发的财务风险购买 安全性。当一个人交付给保险公司一笔保费时,作为回报,他 得到一个承诺:如果保险单针对的事件发生了,他将得到一笔 资金即保险赔偿。
然而,保险市场上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难以对 保户进行风险分类,一个最愿意在给定保费上购买保险的人, 可能正是保险公司最不应以这一保费提供保险的人。 保险公司 的保费水平往往会使低风险的人退出保险市场而高风险的人继 续留下。
而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反映其商品的质量,消费者和 厂商都会在产品的价格上试图解读和搭载商品质量的信息。
这89亿美元的利润,不是经由技术创新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及降低生产 成本或提升产品品质而获得的正常生产利润,而是企业或相关当事人通过投入人 力、物力以及财力借得权力东风,阻止正常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牟取的 非生产性利润。这种非生产性利润,以及所有通过借助政府权力所获得的组织和 个人利益,均称为"租"或"租金"。 在市场经济中,各组织机构和个人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搜寻政府政 策的缝隙,寻找政权的薄弱环节,物色见钱眼开的官员与政治家,以金钱开道, 换取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条款、生产经营授权、政府工程、相关稀缺的经济技术资 源,等等。这种活动就是所谓的"寻租"。只要寻租活动的收益大于寻租活动的成 本,或者说,只要寻租活动的边际成本小于其边际收益,那么,寻租活动就难于 遏制;追求最大利益的人,总是把寻租活动的水平推进到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相等为止。
P
O
Q
决定厂商市场势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行业中厂商的 数量多少,二是该行业中各家厂商产品差别的大小。
相似的产品之间仍然存在差别这一事实称为产品差别。不 完全市场中的厂商往往花大力气生产与竞争对手略有不同的产 品,它们或是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某项特殊的长处;或是占据有 利的地理位置;或是花费巨资投入广告而使消费者产生感觉上 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它们的市场势力。
由于垄断竞争行业存在垄断利润,而其进入障碍却相对很 小,那么在该行业的利润趋于零之前,就存在新竞争对手进入 该市场的激励。随着厂商的进入,每家厂商在行业需求中所占 的份额不断下降,竞争日趋激烈,而利润却日趋减少。这就是 完全垄断与垄断竞争的根本差别。
四、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指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占支配地位的行业。如果任 何一个厂商改变价格、生产更多产品或是采用新策略,那么寡 头中的其他厂商都会注意到这种变化并作出反应。这种策略反 应是寡头的基本特征,它使得对于寡头竞争行为的研究即有难 度,又具吸引力。
除此之外,不完全信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逆向选择和 广告这一表面上看来浪费资源现象的大量存在。
1、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也是在很多经济领 域广泛存在的问题。一般而言,卖主比买主对于商品质量和性 能天然掌握更多的信息。正是由于卖主对于他们的产品具有更 多知识,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并对市 场交易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