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司内控管理模式
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管理制度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管理制度探析摘要: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与中坚力量,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与抗风险能力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企业内控制度的五要素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上市公司完善内控制度并不断提高内控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建议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实践活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上市公司为了保障其业务的正常运作,实现既定工作目标,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而设立的各种内控机制和一系列内部运作程序及方法的总称,实质上是上市公司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一种自律行为。
2006年,上交所、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和信息披露提出了规范要求。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该规范将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界定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方面,即俗称的五要素。
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伴随我国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份额的高速增长,上市公司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和中坚力量。
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和提高抗风险能力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内控制度设计与执行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但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现状看,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控制环境优化缓慢,内部监督难以落实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影响人员的控制意识,包括员工的诚信度、道德观和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管理层授权和职责分工、人员组织和发展方式,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当前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但事实上没有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以至频繁出现公司利益被大股东转移、高管经营舞弊等事件。
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深入剖析
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深入剖析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资产保护、财务公正、风险管理等方面。
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风险,还可以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下面,我们将对企业内部控制措施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内部的腐败行为,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的资产免受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另外,企业内部控制措施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方法有很多种。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在内部审计方面,企业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运营流程进行全面的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在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避免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杜绝财务造假等行为。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此外,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还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
只有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内部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和制度,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才能有效地推动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训员工、制定奖惩机制、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等方式,促使员工自觉地遵守内部控制规定,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总的来说,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成长。
内部控制管理概要及模式
一、内部控制管理概要南宁万达商业广场管理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公司设立总经理室、行政部、财务部、营运部和管理部等五大部门,共95人,其中业务部门84人(营运部12人、管理部72)高层管理人员4人(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3人),职能部门7人(行政部4人、财务部3人)。
二、内部控制管理模式1.品质管理:压力传递型品质控制机制日常检查是由班队、主管对下属岗位或业务区域进行日常的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岗位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周检是由部门负责人每周组织人员对本部门各班队、岗位进行现场全面的、制度及记录情况抽样的检查,检查结果作为班队自我品质控制能力的评价、岗位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月检是由公司总经理委派检查组长及成员,每月定量、定向抽样的检测,检测结果作为部门自我品质控制能力的评价依据。
月检监督和评价周检,周检监督和评价日常检查,日常检查监督和考核岗位。
将品质控制的压力通过检查形式由高层向下传递,以达到团队及岗位品质提供能力的训练的目的。
2.培训管理:(1)菜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岗类的情况,将员工本岗位必要的培训科目设置成培训清单,配合员工上岗的阶段开展培训和考核。
在培训菜单中设置考核引导的功能,使员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求相关培训从而达到员工在每一阶段所需要的知识的贯彻。
行政部在菜单式的培训运作中,发挥提醒、监督作用,并把菜单中的效果反映作为员工转正、提职提薪、年度考评的依据之一。
(2)以会代训:由行政部定期组织公司管理骨干,召开专题会议或在相关会议中设置专题,对“公司内的重点、难点问题,检查中发现重大问题,以及公司外的一些相关议题”等展开讨论、分析,在此过程中形成共识,提高员工对复杂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3.人事管理:离职面谈机制当公司人员出现离职,由行政部负责与离职人员进行面谈,就其离职的真实原因及对公司的看法等事宜进行交谈,做好面谈记录。
每个季度对离职面谈记录整理汇总,形成分析报告报总经理,作为团队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模式1. 什么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指组织机构及其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公司决策过程和运作规则的一种监督和控制机制,旨在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绩效,维护公司和社会的利益。
2. 公司治理重要性2.1 保护股东权益公司治理机制通过监督和控制公司内部行为,保护股东的权益,防止操纵和侵占股东利益。
2.2 提高公司绩效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和竞争力,确保管理层的决策能够符合公司的长期利益,并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维护公司和社会的利益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维护公司和社会的利益,促进公司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3.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是指在公司中实施的各种机制和规则,用于监督和控制公司内部行为,确保公司良好运作和持续发展。
常见的公司治理模式包括:3.1 董事会模式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在董事会模式下,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和监督公司战略和政策,并对公司经营结果负责。
董事会通常包括独立董事、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以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
3.2 内部控制模式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公司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预防和发现内部违规行为。
内部控制模式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管理层控制等。
3.3 股东会模式股东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股东会模式下,股东会是讨论和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机构,股东在股东会上行使投票权,对公司重大决策发表意见和建议。
3.4 高级管理层模式高级管理层模式是指公司管理层层级分明,职责明确,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协同工作,确保公司正常运作和按照既定目标推进。
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公司治理提供了制度和机制,而内部控制则确保公司按照制度和机制运作,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和效果。
5.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意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任和投资意愿,降低投资风险,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内部管控模型及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管控模型及案例分析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内部管控的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企业管理者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控模型,用来确保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高效运行,并避免内部经营风险。
本文将探讨企业内部管控模型的组成及案例分析。
一、企业内部管控模型的组成1.制度框架每个企业内部管控制度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框架。
这套框架需要考虑到管理体系的一些基本要求,如风险管理、内部监督、团队管理等。
这些要求可以在每个制度中找到对应方面的内容。
此外,制度框架还需要体现企业的特色和优势,以便实现战略规划的目标。
2.合规管理合规管理是企业内部管控的基础。
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民法、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合规手册,同时要设定合规管理体系。
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合规取证机制和合规内审机制等,来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
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管控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
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除此之外,风险管理还包括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等。
企业需要实行风险治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资产和股东权益.4.内部控制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包括内部管理体系、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
这些方面都应该囊括在内部控制的范围内。
5.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商业中,一切都需要围绕信息技术进行。
因此,企业需要在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应用信息技术。
企业的IT管理应包括IT基础设施、IT运维、IT安全、IT服务等方面。
6.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控任务,必须与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和管理计划相协调,以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制度管理机制、培训开发机制等。
二、实例分析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为全球医药制造业的主要参与者。
公司以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为使命,践行社会责任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持续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探析公司内控管理模式
探析公司内控管理模式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公司或将谋求适应新环境的生存方法,或将做出管理调整并迎接崭新挑战。
公司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未来的运作经营和控制管理措施,也将间接决定公司运作经营模式和控制管理方案的制定,在此笔者将从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概述、构建知识经济环境中的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两个方面做出具体论述。
关键词:公司内控管理模式;财务风险防范;构建知识经济环境;现金流量预算1.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概述1.1公司内部运作经营模式的完善当今经济社会中,部分公司过于片面强调和追求经济目标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而忽略了公司宏观上的调控决策能力、运作管理能力和经营控制能力,导致了公司的综合管理方式手段存在缺陷,公司的整体管理秩序、经营控制方案存在风险和隐患,并且降低了公司运营决策部门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认识和预估。
如果公司内部缺失一个良好有序的内控管理模式,公司内部决策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而公司经营运作的管理制度和公司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也将受到考验。
因此,为了避免让公司内控管理起到实效,确有必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司内控管理模式,提高公司工作人员对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制定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公司内部调控决策、运作管理的方案并确立成条文制度。
1.2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的监督保障当明确了公司的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之后,如何将其运行于公司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并对其进行管控监督是公司监督部门的工作重心。
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将帮助公司决策的顺利实施,调控、管理公司的日常运作,保证公司员工之间的正常工作秩序,公司决议和政策的从上级到下级的顺利实现,运行事项从下级到上级的正确传递,帮助减小、削弱公司在执行、运作过程中受到的困难和阻碍。
1.3公司工作人员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为了建立起科学的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还必须提高公司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探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及纪检监察工作关系
探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及纪检监察工作关系摘要:内部控制体系是美国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近年来,中国一些国有上市企业也都建立了一套针对中国企业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纪检监察部门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部门。
在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如何处理内部控制与纪检监察之间的关系,是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补充,彼此发挥优势,才能将纪检监察工作和内部控制管理有机结合,共同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稳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企业;内控体系管理;纪检监察工作;关系;探讨内部控制体系是美国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了惩治财务欺诈,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近年来,中国一些国有上市企业也都建立了一套针对中国企业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即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发展趋势。
但在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没有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部门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部门,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那么,在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还是否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纪检监察工作是否应该被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之中,如何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纪检监察工作之间的关系,这是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内部控制管理与纪检监察工作的一致性(一)促进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达到能够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被体系涵盖并有效的控制。
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参与和监督检查等形式,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督促企业有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保障自身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活动,通过一系列组织、法律、规章制度、政策、决策层面的措施来规范和管理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和决策等各个环节的一套制度和机制。
下面将从内控意义、内控目标、内控范围和内控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浅析。
第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节运作的协调和内外部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传递,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
其次,能够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减少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范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利益,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杜绝内外部欺诈行为、保护企业利益和声誉等。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达到这些目标,能够使企业更好地规范运营、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围包括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业务活动,如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
在每个环节和业务活动中,都需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制度来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果。
第四,内部控制制度的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控环境包括企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领导层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承诺、内控政策和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可靠性、内部控制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等。
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业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浅析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企业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问题。
本文分析了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以及内部监督缺失。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和强化内部监督机制的对策。
最后指出,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分析、对策探析、制度设计、执行力度、内部监督、完善制度、加强执行、强化监督、健全管理机制、重要性、企业发展。
1. 引言1.1 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良好治理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范内部不端行为,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行为规范。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规范各项业务流程,减少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内控管理还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信任和信誉,提高股东、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信心,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加强内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企业才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提出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问题一:制度设计不完善、问题二:执行不到位、问题三:内部监督缺失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结合对策一: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对策二:加强执行力度、对策三:强化内部监督机制等解决措施,旨在为企业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文旨在明确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创新模式探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创新模式是当今企业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规模扩大,企业财务管理在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这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创新模式。
一、内部控制管理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济效益和管理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政策和程序等方式,规范、监督和管理企业内部各类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核、内部监控和信息披露等内容。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规范,并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1.风险管理创新模式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企业需要采取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模式来应对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主要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上,无法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新的风险管理创新模式,包括:(1)引入数据科学技术,利用各种先进数据分析方法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精准分析、预测和管理。
(2)制定智能风险管理模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快速、准确、全面地识别各种风险。
2.内部审核创新模式传统的内部审核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人工审核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
现代化的内部审核需要采用科技手段来提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包括:(1)建立自动化审核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智能识别审批文件,自动匹配数据与信息。
(2)采用云计算技术,把审批过程与审批人员连接到云端,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
内部监控主要是指对财务和业务数据的监控和控制,以保证企业的交易完整性和准确性。
浅议基于pdca循环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
浅议基于pdca循环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PDCA循环管理模式由四部分组成,其中主要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将其规范合理地落实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当中,对提高内部控制全面性与有效性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因此,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应强化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认识与理解,准确掌握住PDCA循环管理模式要点,并将其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机整合起来,将该管理模式的内在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模式,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水平与效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造良好基础,促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
一、在PDCA循环背景下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实际作用(一)有利于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内部控制与发展之间的问题无论是哪种类型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后续经营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保障。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没能厘清该项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联,没能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与发展要求来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导致工作开展的效率与效果不佳,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帮助。
然而,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突破了以往管理模式的控制与束缚,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角度出发,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中积累发展经验,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在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同时,为企业整体发展提供指导。
(二)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效率与效果现如今,各类型企业基本上实现了全面健康发展,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内部控制工作的难度与强度日渐提升,加大了相关人员工作的难度与挑战。
在具体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大量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等其他工作内容,不仅增加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加大业务处理时间,还降低了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难以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1]。
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控制模式与控制机制分析
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控制模式与控制机制分析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日显薄弱,加快企业集团内部的改革步伐,规范和完善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体制,已经成为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急需改进的关键内容。
本文分析总结了三种不同的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控制模式,论述了企业集团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控制机制,以期为企业集团的内部管控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模式;控制机制;企业集团前言中国加入WTO后,使得我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集团经济的地位更加突出。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的国际经济竞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通过集团经济竞争的形式来实现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组建了很多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不同于“集团公司”,企业集团一般包括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其联结纽带多种多样,不仅有产权纽带,而且还有产品、人事、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联结纽带;而集团公司主要以产权为纽带,内部联结非常紧密。
一、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模式集团是企业之间横向经济联合的产物,是企业与企业在同一地区、同一部门或者跨越地区、跨越部门的经济联合体。
企业集团是具有多层次组织、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实体,集团公司与其成员公司之间体现的主要是投资关系。
任何企业,其经营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管理。
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职能。
其中,控制是一项重要的职能,无论是计划的拟定、组织的设计,还是管理人员对员工的领导,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这些职能就不能按照设想发挥作用,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
因此,控制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内部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
海底捞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探析
海底捞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探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知名品牌,海底捞一直致力于提供卓越的餐饮服务,并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通过对海底捞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的探析,探讨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 优质员工的选拔与培养海底捞一直重视员工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在员工选拔方面,海底捞采取多种渠道,包括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以确保每一位入职员工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海底捞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2. 管理制度的完善海底捞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
这些管理制度对于员工的工作规范和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的可预见性。
3. 激励机制的建立海底捞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岗位晋升激励、业绩奖励等。
这些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4. 职工关系的和谐处理海底捞注重维护企业内部的职工关系。
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员工交流与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员工活动,提高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确保企业内部职工关系的和谐稳定。
以上这些措施和机制构成了海底捞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选拔和培养优秀员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素质,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浅谈企业内部管理控制
浅谈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内部管理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重要模式之一,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体系保护了企业资产,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流通,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和会计审核准确性,避免了企业内部各分支部门在不同政策程序的指引下激化部门矛盾,引起体制失衡,引发经济犯罪等等问题。
本文就现阶段的企业内部矛盾问题展开针对性的补救措施讨论,从意识形态、指导体系、监督评估三个方面切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问题,做深入的思考及研究。
一、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内容及意义1.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内容。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即企业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为建系指南,以严谨、完整、高效可操作性为建系目标。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分为两大块内容,一是会计控制,二是管理控制。
会计控制是指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确定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统一水平,从而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管理控制是指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为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效率的提高而制定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政策。
2.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内部企业的主要管理控制方式有程序控制、环境控制、信息沟通、风险评估、内部监督。
它们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程序和环境控制是内部管理体制的基础控制方式,在程序的保障下,综合环境要素对经营活动和政策的建立予以科学的指导。
信息沟通的主要作用是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交流沟通环境,方便信息的采集和传递。
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是管理控制体制的最后一道关卡,它是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管理措施,只有在自我监督和评估下才能保证企业运营活动持续焕发生命力。
总的来说,健全的内部管理控制体制深化了企业内部管理,确保了流动资产的安全运营,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活动的进行都有着积极地作用。
二、现今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1.企业对内部管理控制认知程度不足。
海底捞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探析
海底捞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探析一、引言作为中国餐饮业的知名品牌,海底捞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成为业界的佼佼者。
作为公司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海底捞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落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海底捞的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为例,探析其特点和效果,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强调核心价值观念海底捞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以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将员工的素质和价值观纳入企业文化之中。
公司倡导诚信、团队合作、服务至上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等各个环节。
通过建立和落实这些核心价值观,海底捞保证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公司的整体形象。
2. 依托完善的招聘和培训体系海底捞在人才招聘和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招聘和培训体系。
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注重挖掘员工的潜能和优点,通过多轮面试和实践测试,确保招聘到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
公司注重为员工提供科学、系统的培训,包括入职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人才培训体系,海底捞保证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3. 强调员工参与和沟通海底捞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强调员工的参与和沟通。
公司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让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
公司建立了多种沟通渠道,包括员工代表会议、员工满意度调查等,以及各级领导的开放式沟通。
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理解和认同。
4. 严格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海底捞设立了严格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员工的表现和业绩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公司建立了多种业绩考核指标和流程,包括客户满意度、员工绩效评价、团队协作等方面,以此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公司建立了多种激励措施,包括年终奖金、晋升机会等,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海底捞的人才招聘和培训体系,公司得以招聘到高素质的员工,并且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
试析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试析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行内部控制1.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是指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其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客观上需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以保障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法规制度控制。
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规章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自觉地控制。
3.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运营、财务及资本等的年度总收支计划。
企业通过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可及时发现预算差异,分析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措施,实施动态控制,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
预算资金应实行审批制度。
4.业务程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标准程序和规范手续对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5.文件记录控制。
正确的文件记录既是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的手段,又是企业保持工作效率,贯彻企业经营管理方针的基础。
6.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指通过会计的核算和监督系统所进行的控制,主要包括会计凭证控制、复式记账控制、会计账簿控制、会计报表及其财务成果控制。
企业应当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控制规范,对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和编报,完善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充分发挥会计系统的控制职能。
7.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指那些若由一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或舞弊的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
通常,企业的经济业务可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
上述步骤如能由不同的部门履行,就能使不相容职务分离,譬如:保管和记录的职务分离;授权和执行的职务分离,执行和审查的职务分离,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包办兼任。
从而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公司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措施、方式及效果等相关情况
公司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措施、方式及效果一、背景介绍公司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是保障公司运营的重要环节,其措施、方式及效果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形象。
良好的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预防风险,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措施、方式及效果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重要议题。
二、措施及方式1.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行业特点,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管理权限的分配、业务流程的规范、内部审批程序等内容,旨在规范公司内部管理行为,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内部控制标准、流程和制度等。
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保障公司运营的安全和稳定。
3.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
只有员工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要求。
4.利用信息化手段:公司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ERP系统、CRM系统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和控制评台。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升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
三、效果分析1.风险预防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上述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公司可以在日常经营中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提升公司对市场和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
2.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优化公司的管理流程和资源配置,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3.企业形象得到提升:良好的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口碑,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四、结论良好的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需要公司高层重视并始终把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公司可以提升风险预防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形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探析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探析摘要:基于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对内部控制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于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要时刻注意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给企业所造成的损失,使企业能够更顺利的成长。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主要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将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现代化经营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控制不良行为的需要,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XX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表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提高管理效率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规范会计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很薄弱,单位内部控制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未能有效实现。
大多数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不是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现有的规章制度中摘抄,停留在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阶段。
制度设计不科学、岗位分离不合理,起不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内部控制缺乏使用性和可操作性,频频使用例外原则,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并未真正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如大股东操纵,董事长与总经理重合,独立董事与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有效的约束、监督与激励机制尚未完成。
一、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企业内部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持冷淡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公司内控管理模式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公司或将谋求适应新环境的生存方法,或将做出管理调整并迎接崭新挑战。
公司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未来的运作经营和控制管理措施,也将间接决定公司运作经营模式和控制管理方案的制定,在此笔者将从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概述、构建知识经济环境中的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两个方面做出具体论述。
关键词:公司内控管理模式;财务风险防范;构建知识经济环境;现金流量预算
1.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概述
1.1公司内部运作经营模式的完善
当今经济社会中,部分公司过于片面强调和追求经济目标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而忽略了公司宏观上的调控决策能力、运作管理能力和经营控制能力,导致了公司的综合管理方式手段存在缺陷,公司的整体管理秩序、经营控制方案存在风险和隐患,并且降低了公司运营决策部门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认识和预估。
如果公司内部缺失一个良好有序的内控管理模式,公司内部决策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而公司经营运作的管理制度和公司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也将
受到考验。
因此,为了避免让公司内控管理起到实效,确有必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司内控管理模式,提高公司工作人员对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制定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公司内部调控决策、运作管理的方案并确立成条文制度。
1.2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的监督保障
当明确了公司的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之后,如何将其运行于公司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并对其进行管控监督是公司监督部门的工作重心。
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将帮助公司决策的顺利实施,调控、管理公司的日常运作,保证公司员工之间的正常工作秩序,公司决议和政策的从上级到下级的顺利实现,运行事项从下级到上级的正确传递,帮助减小、削弱公司在执行、运作过程中受到的困难和阻碍。
1.3公司工作人员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
为了建立起科学的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还必须提高公司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正确工作意识的形成,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将工作重心均衡、合理分配于管理秩序的确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公司的经济利益实现之间。
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将导致公司内控管理方向、方式的错误;而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将为公司带来隐性的商机和潜在的发展机遇。
2.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案制定
2.1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中的风险警告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方案,是公司内功管理模式的核心环节。
一般而言,每个公司内部都有自己的财务风险警告标准,如果超过标准则预示公司财务情况存在实情危险或者危险隐患。
举例来说明,在估算公司的负债财务过程中,通常将公司负债数额设置为财务风险警告标准,当负债数额小于百分之十五时,表明公司财务情况良好,不存在财务风险隐患;当负债数额大于百分之十五,小于百分之三十时,表明公司财务情况存在轻微风险;当负债数额大于百分之三十,小于百分之五十时,表明公司财务情况存在风险;当负债数额大于百分之五十,表明公司财务情况存在严重风险。
因此,公司需要确立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以正确、及时地发现风险、预告风险、估算风险、排除风险,参考图一。
2.2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中的现金流量预算
公司财务风险的风险警告标准并不以公司经济效益情况为依据和标准,而应当以公司运营管理中各项支出所需现金的充足和保证为参照。
风险警告发生的条件是公司实际盈利,公司运行经营情况维持良好,公司财务账款的收入和支出、公司产品货物维持平稳,因此在公司的运行经营过程中运转的现金流量需要大于公司实际盈利的净利润。
公司财务
工作人员应当正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综合考虑估算到公司即将实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依照星期、月份、季度、年度等时间单位,制定不间断、连续性的现金流量预算制度。
参照公司的资产盈利情况公式: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该公式表明公司资产中每一分钱的盈利情况;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公式表明公司资产中每一分钱的盈利情况越好,公司的整体盈利情况越好。
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考量公司的现金流动指标和公司的负债指标,如果这两项指标超过一定范围,则预示财务风险的增加。
通常情况下,公司的债务清偿流动指标为2,而公司的负债指标在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之间。
2.3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中的风险等级划分
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案制定可以划分为风险隐患期间、风险发生期间、风险严重期间等几个风险等级。
首先是公司财务风险隐患期间。
在该期间内,依据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警告标准,如果超过标准则预示公司财务情况存在实情危险或者危险隐患。
其次是公司财务风险发生期间。
如果在公司财务风险隐患发生期间,财务危险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适当处理,将直接导致公司财务风险的加剧严重,从而演变成为公司财务风险实际发生。
在财务风险发生期,公司管理人员应当立刻采取方案方式控制财务情况的进一步恶
化,在综合分析公司整体财务状况,比如减少或者节省部分公司财务支出,取消或者推迟与经营生产活动不相关的支出,降低公司的生产运作和经营活动的成本,进一步削减公司的日均花费与支出。
最后是公司财务风险严重期间。
该期间内,公司财务状况危险进一步加剧甚至严重恶化,导致公司的财务负债概率超过百分之一百,或者公司债券、股份收益成为负值数目,或者公司重要决策管理人员的辞职离开,引起岗位空缺又无法找到合适人选接替,或者公司的债权款项无法按期回收。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公司将面对生存的困境和发展的新挑战,从公司内部的控制运行和管理运作上寻找新的方法,建立科学的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提高公司工作人员对公司内控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制定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公司内部调控决策、运作管理的方案并确立成条文制度;建立及时、有效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监督机制,提高公司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单位:辽宁电子口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艳红.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2012(13)
[2] 郭赢.浅议如何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J].财经界(学术
版).2014(05)
[3] 杨海静.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J].价值工程.2013(07)
[4] 郝蓉蓉.上市公司内控规范体系实施障碍与解决建议[J].知识经济.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