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态城市规划与政策措施支持

合集下载

借鉴德国经验 助推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借鉴德国经验  助推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借鉴德国经验助推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 引言1.1 介绍德国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的经验德国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国强调整合城乡土地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统一规划、准确划定土地用途范围,确保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德国注重加强土地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德国还积极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供各类金融支持和政策激励,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举措,德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1.2 阐述我国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挑战我国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等。

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土地资源过度集中利用和浪费,导致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匮乏,而另一些地区却存在大量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用地不断扩大,而农村地区却存在着大量的“空心化”现象,农村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城乡发展失衡日益加剧。

农村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大量农用地被闲置或者随意乱占,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我国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亟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引导土地金融支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内容结束】。

2. 正文2.1 德国土地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1. 综合规划:德国在土地综合整治方面注重综合规划,将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相结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综合规划,德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保障城乡规划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2. 参与决策:德国注重民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决策过程,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公众利益,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3. 法律法规:德国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土地综合整治行为,保障公平公正。

柏林绿色城市建设经验

柏林绿色城市建设经验

柏林绿色城市建设经验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一个以绿色城市建设为目标的先进城市。

柏林的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其他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柏林绿色城市建设的背景、实践经验和未来规划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和分析,旨在为其他城市的绿色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柏林绿色城市建设的背景柏林是欧洲著名的绿色城市,城市中有大片的森林、湖泊和自然保护区,同时城市内还有许多公园和绿地。

这得益于柏林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始终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20世纪初,柏林就开始将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相结合,积极进行城市绿化,不断增加绿地和森林覆盖率。

如今,柏林的绿地面积占比高达44%,是欧洲绿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柏林还积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绿色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循环经济等措施,为城市的环保和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城市绿化,增加绿地面积。

在柏林的城市规划中,绿化始终是重中之重。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柏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园林改造,建设了许多公园、花园和绿地,如著名的蒂尔加丁公园、格吕尼瓦尔德公园等。

柏林还大力推动城市森林化,将城市的一部分用于种植树木和草坪,使得城市的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

通过这些措施,柏林的绿地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改善了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 倡导低碳出行,推广公共交通。

柏林作为欧洲的大城市,交通是一个常年的难题。

为了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柏林实施了低碳出行的政策,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

柏林拥有发达的地铁、公交和有轨电车系统,此外还提供了自行车租赁服务,鼓励居民和游客选择环保出行方式。

通过这些举措,柏林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城市的环境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3. 推动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

柏林大力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生态城市,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通过推行生态建设,实现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那么,生态城市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是什么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为生态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对污染的防治、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等。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环境保护的行政机构和责任,如各级政府、环保局等。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可根据该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法律。

该条例规定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对垃圾的处理、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对城市违法行为的处罚等。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可根据该条例要求对城市环境进行卫生管理,保障城市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法律。

该法规定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程序等,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法律基础。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可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要求,通过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空间设计和建筑风貌,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中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法规。

该法规定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建筑设计的要求等相关规定。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按照该法的要求制定有关建筑标准,注重建筑的节能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政策1.城市绿化政策为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我国各级政府推行了城市绿化政策。

通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可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设计等手段,强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措施一、概述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建设旨在通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将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建筑设计、能源利用等多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1. 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从规划开始。

应该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和密度,以及严格规划城市建设的布局,建立城市核心区、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河道保护区等区域,同时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中心区和城乡结合部的融合。

2. 加强园林绿化生态城市的核心是园林绿化。

应当加强城市内部绿地建设和保护,同时增加城市周边的自然保护区,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并逐步实现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达到文化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 实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应该加强对树木、植物、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促进城市环境的生态升级。

在城市建设中,应该采用环保材料,使用低碳、环保型产品,加强垃圾分类,推广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措施,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4. 促进节能减排生态城市建设应该落实“节能减排”的理念。

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生态城市建设是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各方面的管理和落实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一套全面而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一个具有高效性和公正性的管理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科学管理。

2. 强化政策措施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生态城市建设,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减免、项目评估和勘察等支持,以及各种奖励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上)

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上)

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上)苏州科技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侯爱敏袁中金发布时间:2006-08-211 引言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有关的示范建设也在世界上广泛展开,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

1992年美国在加州伯克莱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努力,已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型城市。

澳大利亚的哈里法克斯生态城项目是该国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怀阿拉市则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包括城市设计原则、建筑技术、设计要素与材料、传统的能源保证与能源替代、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使用等,解决了该市的能源与资源问题。

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入项目、能源保护项目曾荣获国际大奖。

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

德国Erlangen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先锋市。

西班牙马德里与德国柏林合作,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状况。

此外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桑托斯市、意大利的罗马、美国的华盛顿、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俄罗斯的莫斯科、澳大利亚悉尼、坎培拉等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或开展这方面研究。

建设成果突出、影响较大的工作有美国加州伯克莱生态城市计划(1992)、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和Halifax生态城市建设计划(1994)、新西兰的Waitakere市、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东京生态城市建设计划(1993)等。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与经验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与经验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与经验今年“两会”期间,李源潮副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所有现代化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都经历了大规模、长时期、艰巨的生态环境建设。

这实际上是一个再生态化的过程,几乎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一样艰难”。

纵观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之路,并无捷径可走。

现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做法摘编如下,供参考。

一、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立法手段保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善,内容十分详尽,操作性很强。

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等,凡构成环境污染威胁的都列为法律规定的内容,很全很细。

美国环境立法,均以科学数据作支撑,每一项法律背后,都有科研人员付出的巨大劳动,他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精确数据,依据这些数据立法,可以说美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实用技术实现了一体化。

法国在总结以往法律法规基础上,于200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义务法》,从能源、住房与城市规划、交通、自然资源、垃圾处理、公众监督管理、税收等7个方面,制定了257个具体条目,不仅设定了更高的环境保护目标,明确了分阶段达标计划,还规定了具体工作措施。

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系统,90年代初,德国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明确“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把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

德国的各种法律规定非常具体详细,有效避免和减少法律上的漏洞以及执行中的随意性和扯皮现象。

日本在1967年制定并实施了《公害对策基本法》,主要从污染控制的角度,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和公共团体防治污染的职责、措施和基本对策,解决环境公害问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旨在保护和改善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意义、目标和方法,并且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加深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意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意义在于保护自然环境、保障人民生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协调。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环境规划与管理对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福祉。

因此,环境规划与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综合性任务。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自然环境。

保护自然环境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可以保护土地、水资源和大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方向之一。

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通过控制污染源、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可以降低人们患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1. 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

环境政策和法规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它们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府支持。

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和法规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进行环境评估和监测。

环境评估和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和问题,并且评估我们的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效果。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总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生态城市案例分析——“绿色之都”弗莱堡[摘要]“生态”正在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全世界很多城市开始以打造“生态城市”为城市建设的新目标 , 这股旋风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指出了新方向,不过在这场“生态城市”建设“革命”中,真正被公众、政府认可的城市并不多,而地处德国南部的边塞小城弗莱堡就是其中一个被公认的生态城市的示范。

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城镇化在提升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自然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城市可以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下可持续性发展,是当今城市规划发展中一项亟需解决的根本任务。

以德国著名生态城市弗莱堡为例,对其绿色生态规划和建设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研究,学习借鉴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以及管理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优秀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技术;生态政策;公众参与;激励措施弗莱堡是全球四个公认的“生态城市”之一,从弗莱堡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以下几点值得研究借鉴。

1 建立适用的的法规体系弗莱堡在1996年就制定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

2010年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2030年降低40%。

这在整个欧盟是最早采取行动的。

弗莱堡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交通和能源部门的排放得到明显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使能源供应公司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奖励资金,用于交通和房屋建设项目在气候保护方面的奖励。

2 严谨而合理的规划建设体系欧盟自上而下的生态政策指导模式生态项目的规划建设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

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在制定与环境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时均会严格遵守欧盟所制定的各项环保政策与指导针。

各成员国与环境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均以欧盟政策方针为准绳并下达到联邦州层面及市镇层面,是一种层层递进深入的关系。

(1)欧盟层面:欧盟委员会下属环境总司提出欧盟环境保护政策,包括废弃物管理、噪声污染、化学品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预防和治理环境灾害等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笔者日前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案例馆获悉,在国际上享有“绿色之都”美誉的德国弗莱堡市,近年来诞生了两例可持续城区发展的成功典范。

一个是新城区的丽瑟菲尔德(Rieselfeld)和另一个由旧军营改造而成的沃邦小区(Vauban)。

这两例城区案例,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人们对住房大量需求中应运而生的。

丽瑟菲尔德新区坐落于弗莱堡市的西郊,所建造的住房可供约12000人居住。

丽瑟菲尔德新区所蕴含的城市规划理念,最初来源于“城市发展及环境规划创意大赛”。

这个占地面积约70 公顷的新区,建在了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一个污水处理场的东部,是在经过了详细而广泛的地质勘测和去污处理后,才进行住宅开发建设的。

这个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容积率大于1)的城市社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私人绿地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土地规划,避免了不必要的空间分隔和浪费。

其规划理念的基础有三:一是灵活性,既考虑到开发,也顾及到未来。

二是自适性,90%以上的建筑物最高为六层住宅公寓,既充分考虑到女性、家庭、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利益,又以商住相融,解决了居住地和工作地分开的问题。

以小体量的用地建造了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和结构,满足了不同目标消费群体的独特需求。

三是环保型,以生态目标为导向,推广了低能耗的建筑、使用了电热联产电站供暖和综合利用太阳能、雨水回收再利用以及环保型有轨电车作为区内交通方式,将公共交通、步行道、自行车道和30公里限速区以及自然小径进行有效的融合,使之成为许多欧洲动物、植物、鸟类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

沃邦小区,原是法国占领军的一个兵营,面积有38公顷,居民人口有5000人左右,地理位置与市中心相距不远。

这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适宜小家庭居住的社区,小区居民具备着生态意识的城市发展主动性强的特点,以“环保意识浓厚”社区而著称。

区内的房屋多为居民集体建造的环保型、低耗节能的自给住宅,充分利用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德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察与思考

德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察与思考

中德合作领域与项目
水资源保护
中德在水资源保护领域合作, 共同开展水治理和生态修复项
目。
空气质量改善
双方合作改善空气质量,引进 德国的清洁能源和排放控制技 术。
循环经济
中德在循环经济领域合作,推 动资源回收和废物处理方面的 技术交流。
森林保护
德国支持中国森林保护项目, 促进森林可持续管理和生态恢
复。
03
德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德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 请输德合作现状
政策对话
中德两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保持密切的政策对话,共同探讨解 决方案。
技术交流
双方在环保技术方面进行交流,引进德国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经验 。
资金支持
德国政府为中方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开展环保项目和培训。
02
德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垃圾分类与回收
垃圾分类制度
德国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 害垃圾等,居民需按规定进行投放。
回收利用体系
德国建立了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对纸张、塑料、玻璃等可回收材 料进行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环保教育普及
德国注重环保教育普及,从小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习惯 ,提高居民参与度。
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
01
02
03
绿色建筑标准
德国制定了一套绿色建筑 标准,鼓励建筑采用环保 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 筑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城市规划
德国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 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 理布局绿地、水域等生态 空间。
绿色出行方式
德国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 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 行、步行等,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德国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注重生态优先,推广绿色建筑 和绿色交通,减少对自然环境 的破坏。

矿山生态恢复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研究

矿山生态恢复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研究

矿山生态恢复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研究矿山开采在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资源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矿山生态恢复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成功案例,并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为未来的矿山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一、成功案例介绍(一)德国鲁尔区煤矿的生态恢复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煤矿产区,但长期的开采导致了严重的土地塌陷、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恢复生态,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废弃的煤矿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将其建设成为工业遗址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通过引入新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对受污染的土地和水域进行治理和修复。

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为了城市转型和生态恢复的典范。

(二)中国唐山南湖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唐山南湖曾经是因采煤而形成的大面积塌陷区,垃圾成山、污水横流。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唐山市政府启动了南湖生态城的建设项目。

通过大规模的垃圾清理、地形改造和水系治理,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如今的南湖,湖水清澈,绿树成荫,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矿山改造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所在的区域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矿山。

在筹备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政府对这片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和改造。

通过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和景观设计,将其打造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体育和休闲公园。

奥运会结束后,这里成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活动场所,同时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成功经验总结(一)科学规划与政策支持在矿山生态恢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应制定长远的生态恢复目标,并根据矿山的特点和周边环境,制定详细的恢复方案。

同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为生态恢复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例如,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恢复项目。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和环境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本文旨在研究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第二章: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生态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其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提高城市质量和环境可持续性,并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 规划和实际建设不符合在实际建设中,有些城市规划被抛弃或者被修改,导致建设成果与规划要求不符合。

这不仅浪费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开支,同时也损害了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

2. 资金不足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但是,由于财力不足,大部分城市不能承担大规模的生态城市建设。

3. 环保意识低在城市居民中,环保意识的普及程度不高。

很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缺乏环保意识。

4. 标准不统一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缺乏标准的统一。

这不仅增加了工程质量的不确定性,也使社会公众投入的资金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

第四章: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生态规划与实际建设的对应机制需要将生态城市规划和实际建设相结合,制定对应的机制,加强实际建设中的执行力度,确保规划的贯彻执行。

2. 拓宽资金来源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建立一系列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来。

3. 增强环保意识应该不断强化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建立环保志愿者和社区环保组织,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支持。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挑战。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各方的参与。

本文将就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监测城市环境质量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政府应加强对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扶持,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

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并实施低碳经济政策,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激励和扶持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另外,政府应加强对低碳生活的宣传教育,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注重生态保护,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耗土地资源。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绿化和生态修复,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四、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建设或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等,提供便利、高效、低碳的交通方式。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发展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污染和拥堵问题。

五、促进社区参与和市民意识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促进居民、社区的参与和投入。

可以建立环保奖励机制,激发居民的环保积极性;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成立居民委员会或环保组织,组织居民参与城市环境治理行动。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摘要】德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科学,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广泛开展,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并实现创新。

这些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价值。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的做法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希望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

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当下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德国、生态环境、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法律、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生态环境规划、环境教育、公众参与、环保产业、创新、借鉴经验、国际合作、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德国作为欧洲环境保护领域的先行者,其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德国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积极推动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规划,重视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这些经验为其他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德国的环保产业发展和创新成果丰硕,环保技术水平领先,为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借鉴德国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推动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实现绿色发展和环境可持续。

2. 正文2.1 德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德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是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之一。

德国拥有严格的环境立法,其中包括《环境信息法》、《排放法》、《噪声和振动管制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体系赋予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强大权力,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环境保护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注重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强调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责任。

《废物管理法》规定了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强调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态城市也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的热点话题之一。

生态城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它以自然为基础,尊重自然和人的相互关系,通过规划设计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和关键,下面就来谈谈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自然优先原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第一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以自然为基础,将城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自然地形、生态系统、自然风貌和环境资源等因素,使城市空间建设与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保护相协调。

2.创新引领原则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创新型工作,需要借鉴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的科技技术、实践应用与城市管理经验,形成具有本土特点和全球视野的创新战略。

创新引领原则的核心是注重科技创新和优化规划设计,推广低碳、节能、环保、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概念,打造一个具有社会智慧和创新意识的城市。

3.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本质要求,即发展要以保持生态平衡为前提,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需要从城市规划、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格局。

4.公众参与原则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广泛的社会群体,必须充分借鉴各方意见和建议,使规划设计贴近人民、服务人民。

公众参与原则体现了民主决策和共同建设的精神,也是行政机构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和互动平台。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方法1.系统规划方法生态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长远性的工程,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涉及到许多方面,如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环境、政策等。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采用系统规划方法,以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全面考虑各个领域的因素和关系,并形成统一的规划方案。

德国“乡村振兴”新思路,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德国“乡村振兴”新思路,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德国“乡村振兴”新思路,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德国经验:“乡村振兴”新思路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应对乡村发展危机、促进农村繁荣发展,是大多数国家曾经或者将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德国城市化起步较早,在其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乡村地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较大差异,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在不断调整完善。

从德国应对乡村发展危机的经验做法中,可以为中国找准切入点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启示。

以产业“逆城市化”增加乡村就业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规模重建使城市成为经济和生活的中心,加之农业机械化使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乡村人口大量减少,缺乏生机活力。

针对这种情况, 1954 年和 1955 年原联邦德国先后颁布《土地整治法》和《农业法》,推动小规模农户退出后的土地流转集中、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生活水平。

通过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和功能区布局规划,强化小城市和镇的产业配套与服务功能,增强其对大企业的吸引力,让在小城市和镇工作、回乡村居住成为理想的工作生活方式,形成为了产业和人口的“逆城市化”发展趋势。

德国排名前 100 名的大企业,惟独 3 个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很多大企业的总部设在小镇上,比如:贝塔斯曼集团、大众、奥迪、欧宝的总部……分别在居特斯洛、沃尔斯堡、因戈尔施塔特和吕瑟尔斯海姆小镇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的现代化,促进了城乡的均衡协调发展。

巴伐利亚州,在促进大企业向小城市和镇布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更为明显。

1965 年原联邦德国颁布《联邦德国空间规划》后,该州遵循“城乡等值化”理念制定了《城乡空间发展规划》,按照城乡居民具有相同的生活、工作、交通、公共服务……等条件的目标规范建设活动。

乡村条件的改善,加之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一些大企业积极向乡村腹地转移。

例如: 20 世纪 70 年代初,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宝马公司将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距离慕尼黑 120 公里之外一个叫做丁格芬(Dingolfing) 的小镇,为周边 100 公里的乡村地区提供了 2.5 万多个就业机会。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Foreign Eco-c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马交国 杨永春摘要:本文从国外若干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出发,总结出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几条成功经验;指出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国外的实践经验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发展现状循序渐进地进行。

最后作者结合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对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五点启示。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foreign eco-citi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ir experi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co-city is the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developmentand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reign eco-cities is not surely fit for China.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eco-cities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concludes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eco-cities development in China.关键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中国生态城市Keywords: Foreign Eco-cities;Construction Experience;Chinese Eco-cities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01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2BJL033)成果1 引言生态城市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全球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美国的克里夫兰[1]和伯克利市[2]、德国的埃尔兰根(Erlangen )[3]和弗赖堡[4]、印度的班加罗尔[5]、巴西的库里蒂巴[6-7]、澳大利亚的怀阿拉 [8-9]和阿德莱德[10]、新西兰的Waitakere [11]、丹麦的哥本哈根[12-13]、日本的大阪和千叶新城[14]等,可以说这些案例代表了当今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

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

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旨在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二、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特点生态城市是指以生态为基础,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

它具有以下特点:1. 生态保护:生态城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

2. 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的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3. 低碳减排:生态城市鼓励低碳生活方式,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城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区设施,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为了有效地建设生态城市,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则:1. 综合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绿地规划等方面。

2. 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规划应该注重长期发展,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3. 公众参与: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增加公众的参与度。

4. 创新技术:生态城市的规划应该借鉴和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四、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1. 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可以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推广屋顶绿化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还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生态景观设计,提高绿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2. 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建设智能电网、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非机动交通的使用、推广电动汽车等方式来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生态城市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生态城市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理利用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等有限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 对环境的压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生态城市规划应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满足居民的需求。
对未来生态城市规划的展望
创新规划理念
针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 技术,恢复土壤功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
01
自然保护区建设
划定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 物的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完 整性。
02
城市绿化多样性
03
生态廊道建设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注重植物种 类的多样性,营造多样化的生态 环境。
建立生态廊道,连接各个生态系 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 复。
污水处理与再利用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 行处理,确保水质达标后再排放或再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监测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网络, 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及 时发现并处理土壤污染问 题。
污染源控制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要 求企业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排放,防止对土壤造成污 染。
土壤修复技术
未来生态城市规划应不断创新规划理念, 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和前瞻性。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 验和技术,推动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的
提高。
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强对生态城市规划的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生态城市的发 展。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生态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 规划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生态 城市规划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生态城市建设政策文件

生态城市建设政策文件

生态城市建设政策文件1. 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以生态为导向,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政策文件旨在指导和推动我国各地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质公共服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目标;•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2 原则•生态优先:将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作为首要任务;•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社会参与: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3. 主要内容3.1 规划与设计•制定并实施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域,提高用地利用效率;•强化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增加绿色空间比例,并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

3.2 资源管理•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节约,鼓励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能源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3 环境保护•加强大气、水体、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鼓励采用低碳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能耗。

3.4 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品质和覆盖范围,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发展智慧城市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5 居民参与•加强居民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居民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居民关注的问题。

4. 实施机制4.1 组织体系•成立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工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指导规划的行文中,对重大的环境影 款。地皮库:将补偿面积和措施加以汇总, 能,因为实施了相应的永久性维护措施。
响以及对重要环境问题的处理进行透明的 也就是说,可以把适合做补偿措施的地皮 为了对成果进行检查,实施了科学的伴随
表2
权衡对环境干预和补偿的法律预定决策程序
(本着建筑法典第 1a 条第 2 款的精神)
通过在新建筑上做屋顶和立面绿化,
来就对投资人规定了附加条件,而对乡镇 道路拆除,使之能渗漏掉相同数量的雨 将干预减小到了最低程度,进一步的补偿
又在财政上减轻了负担。
水,这样功能的损害就得到了平衡补偿。 是在体育运动场边上改建0.4公顷的面积。
与 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是建筑法典
不过用替代也是可行的,这就是说, 在此之前,也就是在体育运动场第一次开
环境审查
者在别的地方进行拆除。一般来说,这里 遭到了破坏。
原则上讲,除了编制建筑指导规划之 适用的是,替代措施与相关的风景规划应
作为在干预地块上的补偿措施,这个
外,还必须以环境报告(建筑总平面图的 当协调一致。
地区实行了自然化,变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组成部分)的形式制订环境审查,以便在
其它的可能性还有地皮库和补偿付 生境,保证了这个地块作为物种保护的功
节省地皮的建筑方式 土地
保持并创造绿地和空地面积
地皮的大小,建筑上利用的方式和程度 植被方案,自然与风景的保护、维护和开发措施
通过屋顶绿化实现对降水径流的保持和蓄存 明文规定(屋顶绿化)种植方案,自然与风景的保护、维护和开发措施
地皮上降水径流的渗漏
明文规定,自然与风景的保护、维护和开发措施
降水径流的集中渗漏 水 / 废水
特费尔德恩市沙恩豪泽公园等例子对此 协调起来。土地规划政策上的行动框架为 州都有自己的州自然保护法,州自然保护
予以详细探讨。
联邦共和国的区域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法充实了联邦自然保护法给出的框架,是
概念释义
各州规划法对这一行动框架做出了具体规 大多数具体的自然保护措施的法律依据。
一般来说,所有规划都必须符合高一 定 。 联 邦 与 各 州 在 土 地 规 划 部 长 会 议
建筑法典第 1 条第 5 款说:“建筑指导 征用之前,应当首先利用不再使用的现有 时考虑到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如:可再
规划应当保证可持续的城建发展,保证按 地皮“地皮回收利用”)。
生能源的利用;避免并补偿平衡对自然和
照社会公益的土地使用符合公众的利益,
建筑指导规划的任务是,为乡镇的地 风景的干预;设计的土地使用对水平衡的
对气候情况的考虑
建筑范围,建筑红线、层高,街道走向
有利于节能的建筑结构
建筑方式
能源 噪声保护
用于在联邦环境保护法(B i m S c h G )法意义上进行保护免受有害环境影 响的建筑与技术上的规定
用于热防护的房屋立面和屋顶绿化
植被方案,自然与风景的保护、维护和开发措施
有源的太阳能利用
楼宇朝向
通过功能混合减少交通流量 交通
明文规定(屋顶绿化)种植方案,自然与风景的保护、维护和开发措施
气候/ 环保植物的种植
空气/
绿化带和广场空地,用于在联邦环境保护法(B i m S c h G )法意义上进行 保护免受有害环境影响的预防措施
噪声 建筑上面向气候的布置
建筑范围,建筑红线,建筑物朝向
无源噪声保护
建筑的布置,建筑区的划分,用于在联邦环境挂保护法(BimSchG)法意义 上进行保护免受有害环境影响的预防措施关于比如噪声保护窗的明文规定
第 11 条第 1 款第 4 项,该项规定,在这种 自然和风景在别的(距离很远的)地方得 建之前,一些生态上要求甚高的昆虫类和
合同范围内可以规定供热和供电的条件, 到改善,或者将附近的另一种功能加以提 重要的植物种类在这种地方建立了生存基
比如确定太阳能设备。
升。不是拆除旧道路,而是比如植树,或 地,而这个生存空间现在由于建筑措施而
补偿措施举例
定可能性的概览。
表 2 中的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斯图加特一家大型企业在斯图加特市
城市建设合同
干预是可以尽量减小并可予以补偿 内城区建设了一块地面,这块地皮以前已
建筑总平面图的法律框架通过城市建 的,方法是就地进行平衡补偿,也就是说: 经部分地建设过了。
筑合同得到扩大,这里的合同是业主与投 受到损害的自然平衡的功能可以在当时当
上的措施。这一点的依据是(建筑法典)第 突,尽可能消除这种冲突,有一种像在联 使用:也就是干预造成的损坏不可直接补
9 条,该条规定了总平面图的内容。表 1 将 邦自然保护法(BnatSchG)中规定的分级 偿 而 必 须 通 过 补 偿 付 款 才 能 加 以 抵 消 。
提供有关建筑总平面图中可能做的生态规 规定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符合环境的交通道路开发
建筑上利用的方式,建筑区的划分 交通面积
资料来源:ISA 公司依据建筑法典绘制
118 北京规划建设
生态 & 规划 | RESEARCH 研究
在同地皮和和土地打交道时应当做到 描述。这是仔细权衡(对环境)干预的一个 汇总到土地登记册里。在大多数情况下,
节省和爱惜,把土地的征用限制在必要的 部分。
乡镇层面
级的规划法,这些法规在许多法典中都做 (M K R O )上协调他们在土地规划上的方
乡镇规划的核心手段是建筑指导规
了规定。比如一份总平面图必须符合欧盟 案和指导思想。因此,建筑法典和联邦自 划,指导规划的任务是,为在乡镇的地皮
的、联邦的、州的以及地区规划方面的有 然保护法确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所有 利用做准备工作,以地皮利用规划(FNP)
织日益密切,这里产生的问题单是在国家 划阶段,也就是在地区规划上得到具体 上的资助,但原则上并不存在要求给予资
层面上是不可能解决的,这方面倒是更需 化。与地区规划相关的重要既定目标包括 助的法律权利。基本适用的是,只有在拥
北京规划建设 117
研究 RESEARCH | 生态 & 规划
有相应的预算资金而措施又符合资助原则
据此,生态城市建设在德意志联邦共 为此有两个重要的手段可以使用:地皮使
时,同时在优先性、生态上的可持续性以 和国的立法中被确立在首要的位置。上面 用图和总平面图。
及各家的申请之间具有可执行性时,这些 援引的法律条文和许多其它的法律都有联
建筑总平面图是有约束力的建筑总规
措施才能得到资助。
系,比如环境法或者州建筑条例,它们在 划图,建筑总平面图里对城市建设条例做
建筑指导规划中的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的意义上奠定了建筑指导规划的基 出了法律上有约束力的规定。它们是建筑
在德国,立法机关负责在建筑指导规 础。普遍适用的是:自然和风景的干预,假 开发的依据,其中决定建筑项目或其它项
划范围内向乡镇保证“可持续的城建发 如它们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控制在尽可 目是否被准许。与建筑相关联的对自然的
区的发展制订和继续研发共同的样板和战 原则和目标的法律依据在州规划法中是做 (W e r t V)。
略方案。当前的发展趋势,例如自然资源 了规定的。规划的原则通过各州在规划上
资助情况
的利用,将对符合环境要求的持续性地区 的目标从地域上和实际上加以具体化,要
在德国,城市建设项目,其中包括生
发展产生影响到。由于犬牙交错的相互交 么是在州一级层面上,要么是在后面的规 态意义上的城建项目,可以得到各级层面
并有助于确保环境合乎人的尊严,有助于 皮在建筑和其它方面的利用做准备工作并 影响;对空气和土壤的影响,包括对其材
保护和发展自然的生存基础。”
进行指导(建筑法典第 1 条,§ 1BauGB)。 料资源的影响以及对气候1 的影响。
表1 生态措施及其法律上规定的可能性
生态措施
建筑总平面图中做出规定的可能性
(i.S.v.§1a Abs.2 BauGB)
对自然和风景现状的评述
在性质、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方面对自然和风景产生影响的预测 权

对法定克服后果程序的审查:
-调查避免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调查在干预现场及其它地方进行补偿的可能性(在适宜性、费用以及可使用性方面)
-调查在这块地皮上的竞争性使用要求
-在考虑到已经调查到的地皮竞争的情况下审查替代的选择
北京规划建设 119
研究 RESEARCH | 生态 & 规划
跟踪调查。
的法奥班城区,被视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
关规定,只是到了最后一级,乡镇才允许 法律依据。
的形式进行指导。建筑指导规划在联邦建
编制自己的法规。
州和地区层面
筑法典(B a u G B )和下面的三个法律法规
欧盟层面
州一级的土地规划手段是州发展计划 中做了规定:建筑使用条例(B a u B V O )、
欧盟在规划方面的任务是,为欧洲地 和规划。它们包括各项原则和目标,这些 设计符号条例(PlanV)和价值测定条例
联邦层面
各州具体州建筑条例,对建筑项目需要遵
些可能性的法律依据和资助情况在德国
联邦土地规划法(ROG)对可持续框 守的各项要求做出规定。所以,州建筑条
城市已经展现出来。兹借助南德城市弗 架发展的任务和指导思想规定了框架,把 例主要是展现了相互协调一致的法律法
赖堡、法奥班市区和斯图加特附近奥斯 对地区在社会和经济上的要求与生态功能 规,只不过在细节上略有差异。每个联邦
过个性的生态规定从设计上施加影响的机 是项目主办人(例如业主,投资商)在实 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地皮和措施
会和余地。
施自己项目上的利益,二是自然与风景保 的贮存”。补偿付款:这是对干预的另一种
据此,在建筑总平面图中规定了生态 护上的重要性。为了尽量减小这种利益冲 补偿,但这种方法只是在极个别情况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