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多旁路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鉴别,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一、检查主要依靠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检查。
*二、心电图检查(1)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①典型心电图特点:A.心率为150~240次/min:大多≥200次/min,突发突止。
B. P′波:起始的房性P′波与心动过速期间的P′波形态不同。
也肯定不同于窦性P波。
心动过速时心房与心室不可能同时激动,逆行P′波发生在心室激动完成之后,故P′波总在QRS 波之后出现(R后P-),R-P-间期≥70ms。
R-P-间期/P--R间期1,P′波在Ⅱ、Ⅲ、aVF导联上倒置。
C.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自发或电刺激可诱发及终止发作。
D.38%患者可出现QRS波电交替现象。
E.诱发心动过速发作起始的心搏(房性期前收缩),其P′-R 间期无突然延长现象,表明AVRT无需房室结双通道的参与。
F.兴奋迷走神经(如使用颈动脉按压术)可终止心动过速。
G.心动过速发作起始时易出现功能性束支阻滞。
如束支阻滞发生在旁路同侧,则R-R间期延长30ms以上;如束支阻滞发生在旁路对侧,则R-R间期不变。
H.在同次发作中可出现正常QRS波形,也可出现束支阻滞的QRS波形。
比较两者的心率,束支阻滞时较慢,室房传导比正常时延长≥30ms。
I.心房、心室、房室传导系统及旁路是构成折返环的必需部分:因此,心动过速发作时始终保持1∶1房室关系。
如出现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当有漏搏时即可肯定应排除AVRT。
J.显性预激旁路所致前传型AVRT者:当心动过速发作时δ波消失,不发作时呈现典型预激综合征,P-R间期短、宽QRS波形,有δ波。
房室多旁路定义及电生理特点(一)

房室多旁路定义及电生理特点(一)房室多旁路定义及电生理特点1. 什么是房室多旁路•房室多旁路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具体表现为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多个旁路通路。
•通常情况下,心脏的传导顺序是由窦房结起搏,然后信号经过房室结传导到心室,最终引起心脏收缩。
但在房室多旁路的情况下,存在额外的通路,导致传导异常。
2. 房室多旁路的电生理特点•传导速度快:房室多旁路的通路通常具有更快的传导速度,导致心脏激动的传导时间缩短。
•传导双向性:房室多旁路通常是双向传导的,即心脏激动既可以通过房室结到达心室,也可以通过旁路到达心室。
•传导不典型:房室多旁路的传导路径通常是不典型的,即信号可能会绕过正常的房室传导路径,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3. 房室多旁路的临床表现•心动过速:房室多旁路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原因之一,其特点是心率非常快,甚至超过正常范围。
•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多旁路通路的存在,使得心脏激动可以从心房到达心室绕过房室结,引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悸、胸闷:由于快速的心率和异常的传导路径,房室多旁路可能会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的出现。
4. 房室多旁路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
•射频消融术: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
该手术通过烧灼旁路通路,阻断异常的传导路径。
•心脏起搏器:对于部分患者,心脏起搏器可以作为治疗房室多旁路的一种选择。
起搏器可以通过正常的房室传导路径进行起搏,绕过旁路通路。
结论房室多旁路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具有传导速度快、传导双向性和传导不典型等电生理特点。
其临床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和胸闷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和心脏起搏器。
对于房室多旁路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
5. 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房室多旁路的一种常见方法。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室率,同时也可以缓解心搏过快的症状。
最新 房室结双径路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房室结快慢型折返性心动过速
快慢-型( F-S)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快慢型房室结双径路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快慢型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
1)
2) 3) 4)
5) 6)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⑷ 左侧慢快型 A. 心动过速时HA 间期短,提示前传径路长; B. 心房刺激时较常见1:2下传心室现象。
3) 4) 5) 6)
6)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希氏束不参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证据 1) 2) 3) 4)
5)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虽然AVNRT能够经外科手术分离和射频消 融房室结周围心房组织根治AVNRT表明结周 心房组织参与AVNRT折返环的形成,但折返 的确切部位目前尚不清楚。
Spach和Josephson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存在不均一 的各向异性组织,对早搏刺激都能产生功能性的纵向分离 和持续的折返。并认为: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现象更可 能是房室交接区域传导时不均一的“各向异性”作用的结 果。
四、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
1、电生理特点
快通道: 通道 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 慢通道: 通道 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
前向性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示意图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房早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五、典型DAVNP 与AVNRT的诊断
五、AVNRT发生机制与分类
3、折返分型
近期研究获得的资料认为AVNRT可以分为4 型:
⑴ 慢快型
90%
⑵ 慢慢型
预激综合征

特发性右室室速鉴别: 鉴别要点: ① 房束旁路引起的心动过速无房室分离,室房呈1:1逆传; ② 心房刺激容易诱发与终止房室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 ③ 心动过速时,QRS呈类左束支阻滞型,电轴左偏;右源于右房,均位于右房的游离壁,多数 位于侧壁,少数位于前侧壁。
房束旁路的心室端:临床资料表明,房束旁路的心室端均位于右心室心尖 部,即右心室游离壁近心尖的1/3处,因此,室上型激动下传时右室心尖部 激动最早。
房束旁路合并其它异常:10%左右合并房室结双径路,或合并房室旁路。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分型
典型预激综合征(kent氏束-A、B、C三型) James氏预激 Mahaim氏预激
房束旁路(Mahaim束预激)
一、房束旁路的解剖学特点
1、传统的Mahaim束: 起源于房室结下部或希氏束的贯穿
部,越过中心纤维体终止于室间隔 嵴部。 还可起源左右束支的近端,终止于 心室肌。 根据起始的部位分别称:结室束、 希室束、束室束,统称Mahaim束。 Mahaim预激综合征属于变异性预激 综合征,发生率低,心电图PR正常 ,QRS增宽,起始部有δ波。 希氏束特点:AH正常,HV缩短。 心房起搏时AH逐渐延长,HV不变 。
房束旁路(Mahaim束预激)
一、房束旁路的解剖学特点
2、房束旁路的解剖学特点
组织结构及电生理特性类房室结,故称“类房室结样结构”,这种旁路被 称为“副房室结”。
房束旁路的部位:又称右房束旁路。
房束旁路的长度:为单纤维,超过4cm。
房束旁路的组织学特点:含有结细胞、起搏细胞、移形细胞,与房室结相 似。
是预激而是“迟激”,有时可呈现“手风琴效应”。
房束旁路的无创心电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电图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3例

导。 例 3 患者在动态心电图中检出二度域型房室
传导阻滞(图 3A),因此提示图 3B 中 P5 在快径路发 生二度域型传导阻滞,改从慢径下传,出现 PR 间期 突然延长,并在后续的传导中逐渐缩短后转为在快 径传导(P8R8 间期突然减量 0.3s)并能排除 R5 为房 室交界性逸搏及 P6R6、P7R7 延长为交界区隐匿性传 导引起。根据房室结顺传不应期与前周期呈反比及 慢径路的不应期比快径路短且在沿慢径顺传时对 快径产生隐匿性传导这些特点推测是本例出现慢 径反向文氏现象,后转成快径路传导的原因。本例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出现间歇性慢径路顺传,提示 慢径路不应期也可能存在病理性延长。
[关键词] 房室结 双径路传导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电生理
房室结在部分人群中存在传导速度和不应期 截然不同的传导通路,表现为房室结出现纵向的功 能性分离,即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是 一种常见的电生理现象,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占 10%耀30%,并且多在心脏电生理检查时发现[1]。本文 例举在常规及动态心电图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 传导 3 例,分析其发生机制。
1 临床资料
例 1 患者男性,44 岁,阵发性胸闷心悸 2 年。 常规心电图(图 1)示:窦性心律(68 次/min),多数 PP 间期(除 P4P5 间期与 P9P10 间期)见 2 次 QRS 波 群,相应 PR 间期固定,短 PR 间期 0.24s,长 PR 间 期 0.59s,P4 后见 1 次 QRS 波群,其 PR 间期 0.59s, R15 为室性期前收缩,其后 PR 间期 0.59s。心电图诊 断:窦性心律;提示房室结双径路,1∶2 房室传导 (窦性心律沿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不等速传导);室性 期前收缩。
例 2 在窦性 PP 间期基本固定的基础上,P1R1P4R4 逐搏延长,同时延长增量逐搏减少,P5R5 突然延 长增量达 0.11s,且 R5 后未见明显 P 波,但重整了窦 性节律,且多次反复发生。因此考虑存在房室结双径 路,P5 在快径发生文氏型阻滞改从慢径顺传形成 PR 间期跳跃延长,同时在房室结共同径路下部又沿快 径逆传激动心房,P-波重叠在 QRS 波群,形成慢-快 型房室结折返性心房回波重整窦律并终止文氏传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6例

后未 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 。 本 组 9例
在放 电 1 0 s内均 出 现 交 界 性 心律 。这 既是 成 功阻断慢径的标志 , 也 是 房 室 结 受 损 的 信 号, 此 时 应 密 切 注 意 心 电 图 的 改 变 。作 者认
为下位法 的射频能量 宜 从 l 0 b1 5 W 开 始逐
此 项 工作 开展 的 初期 t 承 蒙 中 国 医 学 科 学院 协 和 医院 邓 华医 师指 导 , 谨 表 谢 意
3 讨
论
用 RF C A 术 根 治 房 室 旁 路 成 功 的 关 键 是 准 确 定 位 。冠 状 窦 内标 测 只 能 提 示 左 侧 旁 路 的 大 概 位 置 。 作 者 根 据 胡 氏 的 研 究 结 果。 , 用 大 头 导 管 从 径 纬 二 维 两 个 角 度 作 更 细 致 的标 测 , 即 A/ V< 1说 明大 头 导 管 已
极 已接 近 旁路 符 合以上两个 条件 者 . 旁路 阻断 的机 会极高 , 且 多在放 电后 1 0 s内 被 阻
断; 否则应 停 止放 电, 以 免 造 成 心 肌 不 必 要 的 损伤 。有 学 者 提 出 , 对 少 数 间 隔 旁道 须左 、
右 两侧 同时消融 。 = ’ 。本组 1 例左后 间隔旁路
1 9 9 4 — 0 9 0 6 收 稿
即 先将 大 头导 管置 于希 氏 束部 位 , 再将 导 管顶 端 下 弯 至 希 氏束 电位 消 失 , 且 记 录 到 小 A 大 V 波 时 放 电 放 电时 密 切监 测 P — R 问期 及 心率 变化 , 能 量从
维普资讯
应 用 韦 壹 o f { f } 会 : k i n s 。 r 卜 w i t e 综 合 征 ; 型 必 , 耋 兰 焦 ; 生 一 竺 当 , 世 塑 。 ;鬯 生
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旁道并存的电生理现象分析

患者男 ,8岁。 因突发 心悸 2 2 h人院。诊断 为室上性 心
传导 ; P—R时激动从 慢径路传 导。在第 2个 S 刺激后 引 长
起 P—R跳跃 延长 Qi 其 I S波后 的 段 上可见 一心 房 回波
动过速 (s r 。图 1示 窦 性 心 律 , Pr ) P—F规 则 , 心率 7 4次l
mnP—R为 0 1sQ S时 限为 00 日 I导联 呈 r ,V i, .8, R .8。 s型 a F 呈 町 H型 r 型 。图 2在 图 1 v呈 s 窦性心律 的基础上 间歇性 地出现 P—R缩 短 ( .o ) Q 6波 起 始部 有 “ 波, 0 1s , P 时限 为
1 宴 H-伴 -
圈 2 问歇性预激综合征
作着单位 : 01 浙 江大学 医学院饼 羼第二医院心电圈室 ( 3 02 1 | 原杭 州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9 嘏 心电专业生) 8
维普资讯
16 7
J UR ALOFP C I LEU£ I 0 RA T CA C R0C R 0 0 A D1 L GY _ ( l 靴 s
食管 导联可见清 晰的 A波。在 v 导 联为直 立型 , 判 断为 可
由左侧旁道逆 传形成 。结台 图 2 分析 , 在左 侧预 激 旁道 , 存
且 —P =O1s .7 可 确诊此 心房 回 波为左 侧房室 旁 6 >0 0s 道逆传引起 。 图4 为室上性 心 动 过速发 作 时 记 录 , 速 5m /, R 纸 0 ms0 s 时为 o Os结台食管导联 我们看 到 R—P 0 1s (R一耳 S . E( .3 )
上性激动经慢径 路下传心 室 , 同时隐 匿性激 动快径 路 , 成 造 快径路蝉联 现象 , 动下传 心室 后 , 激 沿左侧 预激 旁道逆 传激 动心房形成下一 次室上性激动 , 即为顺 向性房室 折返性心 动 过速( 频率 1o次 /1) 5 m.。
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

2006
机制:快径路的传导速度快,有 效不应期长,通常情况下激动沿快径 路下传心室,因此P-R间期正常(或 相对较短);当心房程序刺激(适时 的PAS)到达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时, 激动便沿慢径路继续下传心室,因而 P-R间期突然出现明显延长。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2006
快—慢型AVNR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2006
房室结三径路
•临床上较为少见。 •在房室结同时存在快、慢和特慢三 条径路,分别称为快径、慢径和中 间径。 •三条传导径路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 各不相同。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2006
心室双重反应现象并诱发室上速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2006
SF-AVNRT
•房室结双径路引发的室上速多为此 种类型。 •心动过速时慢径路作为下行支激动 心室、快径路作为上行支逆行激动 心房。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见下图)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2006
慢—快型AVNRT合并CRBBB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2006
FS-AVNRT
•是一种少见的AVNRT。 •快径路作为下行支激动心室, 慢径路作为上行支逆传心房。 •快慢径路的不应期相似或接近。
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一)

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一)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是心脏传导系统的两种常见分支路径。
这些径路通过一系列的电刺激,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的基本原理、功能及其与心脏疾病的关联。
一、心脏房室双径路心脏房室双径路(AV双径路)是一种复杂的传导系统。
在室上性心律失常时,心脏的电信号将经过两条不同的路径,分别从心房传递到心室。
这两条路径分别为房室结慢径路和房室结快径路。
在正常情况下,电信号会经过房室结,然后向下传递到心室,起搏器将控制心室收缩。
在房室结快径路的情况下,电信号可以更快地从房室结到达心室,从而在心律失常时,心率呈现出加速状态。
而在房室结慢径路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从而使心律失常变得更加严重。
二、心脏多径路与AV双径路不同,心脏多径路(AT多径路)可能会导致多个不同的传导途径。
这种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可以从多个传导路径中的任何一个转移,从而在心律失常时受到干扰,导致心率失常。
通过多径路传导的心律失常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
这些治疗措施的选择将基于病人的具体情况及其病史。
三、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与心脏疾病的关联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通常与一系列心脏疾病有关。
最常见的情况是房室结内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会导致心率、射血和其他功能障碍。
另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心房颤动,会导致心室的快速而不规则的收缩。
在这种情况下,尚未找到完全治愈心房颤动的方法。
还有一些其他与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有关的疾病和情况,包括心室颤动、晕厥和心绞痛等。
这些疾病和情况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和质量,还会给家庭、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总结: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径路,心脏可以控制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并维持健康的生理状态。
在心脏疾病和情况下,这些径路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导致心率失常和其他相关功能障碍。
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提高心脏疾病和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4、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双径路)(最新版)

尚德 精术
尚德 精术
慢慢型AVNRT体表心电图
尚德 精术三、房室结双径路在心电图上的表现
1、P-R间期长短的突变(图10-1~图10-3)
1)窦性节律逐渐增快时,P-R间期突然明显延长,比正常的P-R间 期延长≥0.06s。
2)窦性节律逐渐减慢时,P-R间期突然明显延长,比正常P-R间 期延长≥0.06s。
尚德 精术
V1
R-P-
P--R
V1
图15-1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折返型) RP′>P′R, RP′>70ms
尚德 精术
图15-1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折返型)
尚德 精术
尚德 精术
3、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相对较慢; 2)心动过速时RP'≦P'R,RP'>70ms ; 3)可合并AVB; 4)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由自律性增强引起的室上速仅占少数:主要发生在心房。
包括: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③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④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⑤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 ⑥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90%,其余仅占10%左右。
尚德 精术
3)房性隐匿性反复搏动
连续出现两个提前的房性P'波和P-波均未下传心室,形成 P'-P-序列。第一个P'波是原发性心房激动波。原发性心房激 动沿慢径路顺向传至房室结下端共同道时受阻,又回头沿快径 路逆向传至心房引起第二个P波。此与连续两个未下传的房性 早搏不同,前者两个P'-P-形态迥异,后者两个P'-P'形态相同。 此种情况又称为不完全性房性反复搏动。
显性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1例

39 6
起搏心室; ③右心室肥大; ) pi ⑤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 E e 波;  ̄s l
B
C
图 1 A A :1下传 ; :F4
BA :F经 D D D R起搏器 2 1起搏心室;
C A :1 :F 2 下传心室, 室性期前收缩。
讨论
本例心 房率 2 4次/ 1 分时 , 著快 于 D D 显 D R起搏
过速 。
A P合并 D V P在体表心电图检查 中往往难以发现 , AN 在 电生 理检查 中兼有 A P及 D V P双重 特征 , AN 有的 患者表现 为 A R 当旁道阻断后发生 A N T 有的首先表现为 A N V T, VR ; V—
处理房室结双径路 。
30 7
JU N LO R C IA I T O A DO O YJ(08 V11N . O R A FP A TC LE正C R C R IL G S 20 ) o.7 o5
R, T 当消融慢径后才诱发 A R , V T 本例即属于前 者 。尽管 A P 合并 D V P的电生理表现 复杂 , 只要在消融前 后行详 细 AN 但
触发心室起搏 , 当 F波 4 1下传 , 且 : 心室 率为 5 5次/ , 分 又
高于起搏下限频率 , 心室起搏 信号 出现。当心房率 17 故无 8
次/ 时 , 分 心房激动间期短 于起搏器总心房不应期 , 其频率 但 又低 于起搏 器 自动模 式 转换频率 , F波 2 :1带动起 搏器起
B 正常心 电图。 :
讨论 国内一 些小样本 试验证实 D V P A 并存 的 AN 与 P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占 A R V T的 1 . %[ 3 6 ”。多 表现为 分
AVRT的电生理机制及旁道定位

AVRT的电生理机制及旁道定位AVRT的电生理机制是由于房室间存在附加旁道,导致电兴奋在心房、心脏传导系统,心室与房室旁道所组成的大折返中做环形运动。
因此ANRT的解剖学基础是房室旁道、旁室旁道的产生是由于胚胎发育时二尖瓣环与三尖瓣环这两纤维环未能完全闭合,在未闭合处便出现心房肌与心室肌相连,即房室旁道、左前间隔处是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间的纤维连续,亦称心室膜。
二尖瓣环在此处可不能发生不闭合,因而除此处外,二尖瓣环与三尖瓣环的任何部位都能出现旁室旁道、一、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性:如前所述,房室旁道的组织学本质是普通心肌,因而它的电生理特性与心房肌与心室肌基本相同,而与心脏传导系统不同、其与房室结传导特性的区不在于,前者表现为全或无传导,而后者是递减传导(也称温氏传导),即房室旁道的传导时间不随前刺激的提早而延长,而房室结呈明显延长,这是鉴不是否存在房室旁道的最根本的电生理依据。
旁室旁道的传导方向,能够是双向,也能够是单向。
单向中,大多数为仅有逆向,少数为仅有正向、这估计是由于旁道的心室端电动势大于心房端的缘故。
旁道的传导能够持续存在,也能够间断存在,当旁道有双向传导时,患者表现为典型的预激综合症,窦律时心电图有预激波(心室预颤),且有SVT发作,当旁道仅有正向传导时,患者表现为仅有心室预激,而无SVT(此时临床不应诊断为“预激综合症”,应诊断为“心室预激”)当旁道仅有逆向传导时,患者无心室预激,而仅有SVT(此时临床上最好采纳“隐匿性房室旁道”的诊断),而不用“隐匿性预激综合症”的诊断,因为患者没有心室预激、当旁道持续存在时,是否发生SVT,还取决于旁道的不应期,传导速度与房室结是否匹配,一般来讲,正传不应期旁道长于房室结,而逆传不应期旁道则短于或等于房室结、这正是AVRT中大多数为顺向型,极个不是逆向型的缘故、在间歇性预激中,患者表现为一段时间有预激波,一段时间预激波消失,这有两种估计1、旁道的正向传导呈间歇性2、旁道的正传实际上始终存在,但由于旁道位于左侧,当房室结传导较快时,预激波过小而误认为预激波消失,当房室结传导较慢时,预激波加大而显现。
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1:2同步室房传导1例

双径路或多径路 , 但若要形成同步房室或室房 I :2传导 , 必 须满足以下 3个条件 : 存在房室结 双径 路 , ① 并均 可顺 向传
导; ②适时的激 动周期使双径路远端的共同径路有效不应期 及心 室有效不应期 短于快径路及慢径 路的有效不应 期 , 并且
短于两径路传导时间之差; ③须存在慢径路逆传阻滞 。激 动 自心室及房室交接 区逆传心房 的过程 中 , 如同时或交替通 过两条 电生理特性 不同的途径 , 这种现象称为室房双径路传
能与迷走神经张力不稳定有关 。此外 , 患者患有高血压性心
性心律失常 、 期前收缩 和心房颤 动而居 第 四位 , 是房室 传导 阻滞 中最常见的一种 。可分为 三型 : 型 , I P—R问期逐 渐延
长但无心室漏搏 ; 型 , 长的 P—R问期 固定 , I 延 I 通常不 冠 以
分型名称的一度房室 传导 阻滞 即指 的是此 型 ;1型 , 1 I 延长 的 P—R问期长短不一。本例 即属 Ⅲ型 。本 例有 如下特 点 : ① P—R 间期 均超过正常值高 限 ; P—R问期不规 则 ; ② ③P—R
作 者 单位 :3 0 1 安 徽 省 淮 南 东方 医院 集 团总 院 2 2 0
脏病 , 高血压可致冠状 动脉 硬化 , 常可 累及希 氏柬分叉处 或 分支 , 使之纤维化或钙 化 , 从而 易 出现各 种类 型的房室传 导 阻滞 。
( 收稿 :0 71 -6 20 — 2 ) 0
0 1 0 1s, .2~ .4 R—P 间期为 0 2 0 2 sP P .0~ .2 , 一 间距长短 相 间 出现 且长短 P ’一P 问期 之间 无整倍 数关 系。Q S波 a
群时 间为 00 s室房传导 比例为 1 。心 电图诊断 : .8 , :2 ①房室 结三径路 ; 室房 1 ② :2同步 双径 路传导。
房室多旁路定义及电生理特点

房室多旁路定义及电生理特点房室多旁路是指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额外的电生理通路。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激动在心房通过房室结传导到心室,完成心脏的收缩。
然而,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他们具有额外的旁路通道,这些通道可以绕过房室结将心脏激动直接传导到心室,导致心脏节律紊乱。
从电生理特点来看,房室多旁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额外的传导通路:房室多旁路是在正常的心脏解剖结构之外形成的,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或心脏病变引起。
这些通路连接了心房和心室,可以绕过正常的传导系统传导电信号。
2. 预激综合征:房室多旁路通常会导致预激综合征的发生。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脏的前负荷提前激动,产生一个额外的电子束。
这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产生额外的电流通路,从而导致心电图上出现特殊的ST段抬高和delta波,即WPW(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
3.心律失常:房室多旁路可以引发多种心律失常,包括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路直接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旁道折返性心房颤动。
这些心律失常通常有快速的心率和不规则的心跳。
4.突发性心悸和心慌:房室多旁路导致的心律失常通常会导致突发性的心悸和心慌。
这是由于心脏激动传导异常导致心跳加速或不规则。
5. 危及生命的室速:一些房室多旁路可以导致严重的室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这是指心室快速而不规则的收缩。
这种室速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总结来说,房室多旁路是一种电生理异常,可以绕过正常的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和心悸等症状。
对于患有房室多旁路的患者,及时进行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房室结双径路

什么是房室结双径路什么是房室结双径路导语:有不少人可能出现过这样子的情况,在进行了剧烈运动之后会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甚至还会睡眠不好,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有不少人可能出现过这样子的情况,在进行了剧烈运动之后会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甚至还会睡眠不好,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其实这很有可能是房室结双径路,任何疾病都在很小的细节里面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也许大家对房室结双径路还比较陌生,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在房室结周围的心房组织存在传导纤维束,与冠状静脉平行的传导束被纤维组织分隔成传导特性不同的快径路与慢径路,快径路位于致密房室结的前上方,慢径路位于致密房室结的后下方,快径和慢径的纤维分别沿致密房室结两侧走行,解剖上都在致密房室结之外,选择性射频消融术在上述部位可以分别阻断快、慢径路传导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根据电生理特性可将房室结双径路分为前向性、逆向性和双向性三种类型。
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进行心房刺激,只能显示出前向性房室结双径路,另外两种类型需根据心室刺激出现的电生理特性才能诊断。
一般前向性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性为快径路不应期长,传导速度快;慢径路不应期短,传导速度慢,窦性激动常沿传导速度快的快径路传至心室掩盖了慢径路传导。
电生理检查时通过心房分级递增或程控期前刺激,使激动在不应期较长的快径路内发生阻滞,因慢径路不应期较短传导速度又慢,从而能显示出慢径路传导。
临床电生理学将心房期前刺激配对间期缩短10ms,S2-R间期突然延长的慢径路传导现象称为房室结双径路“跳跃现象”。
一般认为在心房期前刺激配对间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期缩短10ms时,S2-R 间期延长的增量超过60ms便可诊断为前向性房室结双径路。
什么是房室结双径路?在看了我以上的简单的叙述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了新的了解了吧,其实房室结双径路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在没有发作过的情况下大家也可以不需要去管它,另外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养成好的生活惯对我们的健康都是非常的有益处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是有帮助的,祝您健康。
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可以显示房室旁道和 室内径路的存在和活动情况, 帮助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
心脏双径路和多径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节律失常
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障碍可能导 致心脏节律失常,影响心脏的正 常收缩和血液供应。
心脏功能
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可能导致心 脏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泵血能 力和全身1
正常节律
正常的心跳节律由窦房结控制,以一定
房室传导
2
频率而有规律地跳动。
房室传导是通过房室结和希氏束等结构
实现的,确保心脏各部分间的协调收缩。
3
电图特征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房室 传导的特征,帮助诊断和监测心脏功能。
心脏的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
1 双径路传导
双径路传导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的一种变异,实现了不同传导径路的选择性激活。
心脏房室双径路和多径路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传导系统控制着心跳的节律和传递。
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传导系统
心脏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组成, 通过心脏瓣膜进行血液流动的控 制。
心脏收缩和舒张以驱动血液循环, 确保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到全 身组织。
心脏的电活动由传导系统调节, 确保心脏各部分协调收缩,形成 有序的心跳。
对心脏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问题 的治疗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或介入 治疗等多种方案。
临床意义和治疗方案
1
临床意义
了解心脏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对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具有重要 意义。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电活动来控制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相关的心脏节律失 常。
3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通过消除房室旁道或室内径路来改善心脏传导,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 功能。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双径路是一种传统的室内设计结构,它由两个主要路径构成,以结合房间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防水等优点。
房间的室内布局可以分为开放式布局和封闭式布局。
开放式布局在利用房间面积的同时,还可以使室内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大量的采光照射,以及良好的梯形空间布局;而封闭式布局则可以有效保护室内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结合两个路径的室内结构可以使房间充分发挥多种功能,是一种非常实用而经济的室内设计方案。
房室结双径、多径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多径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DAVNP)及多径路是房室传导常见的一种心电生理现象,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
心房内的传导纤维在向致密房室结汇集移行过程中形成了两条径路位于Koch氏三角内,一条位于致密房室结前上方沿Todaro腱行走,另一条位于致密房室结后下方沿三尖瓣环行走,前者传导速度快,称快径(FP),后者传导速度慢称慢径(SP)。
因此,形成了房室结双径路,这两条传导径路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可随人体生理状况不同而改变。
但是,临床上仅有少部分人心电图检查出现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
常见的现象如下。
1.间歇性Ⅰ?房室传导阻滞(I°AVB):在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可见一些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受检者(年青人居多),在某一时段描记的同一份心电图,在窦性心率无明显变化时,出现I°AVB图形(图1),其他均无异常改变。
这不是房室结病理性传导异常,常为房室结双径路交替传导的一种现象。
图1 间歇性Ⅰ°AVB 同一份心电图肢导联PR间期为0.20s,由FP下传,胸导联PR间期为0.42s,由SP下传,是DAVNP传导现象,无心动过速发生。
在房室结双径路中,FP传导速度快,有效不应期长,SP传导速度慢,有效不应期短。
窦性心律时,心房激动沿两条径路下传,由快径传导的激动先到达心室,而由SP下传的激动受阻于沿快径下传激动在房室结下部共同通道产生的不应期而不能到达心室,常规心电图中只能见到激动由FP下传所形成的正常PR间期。
当适时房性早搏或窦性搏动增快时激动落入FP有效不应期下传受阻,即发生单向阻滞,室上性激动转由SP缓慢下传心室,房室传导曲线突然出现跳跃中断,PR间期明显延长,延长值≥60ms,便出现Ⅰ°AVB,持续数个心搏或更长时间恢复FP传导PR间期又正常。
2.不典型文氏现象典型的文氏周期表现为PR间期逐次延长,RR间期逐次缩短,出现一次P波脱漏后恢复正常房室传导,PR间期延长的增加值<60ms。
双房室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

双房室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
惠杰;杨向军;蒋廷波;蒋彬;王育林;刘志华;宋建平;蒋文平
【期刊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卷),期】2004(018)0z1
【摘要】房室间存有二条或以上的传导途径是形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基础,理论上存有二条传导途径可形成二种折返机制,如房室结旁道(AVN-AP)者有顺传型或逆传型折返;房室结双径(DAVNP)者有慢-快型和快-慢型折返,但同一患者有多折返环形成多种PSVT者并不多见.……
【总页数】2页(P180-181)
【作者】惠杰;杨向军;蒋廷波;蒋彬;王育林;刘志华;宋建平;蒋文平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苏州,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房室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J], 李忠杰;洪银维
2.双房室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二例 [J], 惠杰;杨向军;蒋廷波;蒋彬;王育林;刘志华;
宋建平;蒋文平
3.双房室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 [J], 惠杰;杨向军;蒋廷波;蒋彬;王育林;刘志华;宋建平;蒋文平
4.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J], 党群;盖丽
5.房室双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1例 [J], 李忠杰;屈百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深 张文昶 丁春华 广东省中医院 心律失常中心
一名21岁男性患者,因反复运动后心悸10 年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拟行射频消融治疗 .
旁道逆传不应期
RVD 500/250 RVD 500/240
心动过速时左室行His不应期早搏刺激
心内膜消融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CS内消融A波激动顺序改变
CS7-8最早
不应期改变不明显
SA跳跃式延长
500/250
500/240
Para-hisian pacing
SA SH HA
鉴别诊断
1.房L 在右室下壁his不应期行RS2
靶点
模式图
心外膜旁路(CS内消融只改变了传导的顺序,并没有阻断旁路)
广东省中医院 心律失常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