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战争文化
徐州简介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 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对国 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 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 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除了
战争
名人
还有
马可
《南 泥 湾》
李可染
《井 冈 山》
徐州是一个工业城市 近现代的本质就是工业化
徐州的经济支柱
也许有人不知道徐州在哪 甚至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
江浙一隅,北通山东, 亦南亦北,交通要塞
O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华夏九
州之一
O 江苏省省辖市,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
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O 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
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走进近现代史的徐州
战 争
徐州会战
淮海战役
徐州会战
1938年,国军
VS日军
淮海战役
1948年,共军
VS国军Hale Waihona Puke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 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 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 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 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 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 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 战赢得了时间。
宿迁·徐州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

宿遷·徐州楚漢相爭的歷史舞台宿遷和徐州,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曾经是汉楚之争的重要战场。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楚汉之间的激烈对抗,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篇章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政治动荡和文化交流,塑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舞台来重新还原那个时代的场景,感受那段激烈纷争的历史风云。
汉楚之争源于汉高祖刘邦和楚怀王谋求天下的斗争。
公元前206年,楚汉之战爆发,刘邦和项羽分庭抗礼,争夺天下霸权。
徐州和宿迁地区成为了两军相争的战略要地。
楚汉之争的历史舞台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
历史舞台的布景呈现出了当时的军营场景。
战士们在营地内忙碌着备战,士兵们挥舞着长矛、刀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展现出汉楚之间的激烈战斗。
旁边的指挥大帐上,楚怀王项羽和刘邦正带领着将士们商讨战略,召集各路诸侯共同对抗敌人,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舞台上,布景在瞬息万变中切换,呈现出宿迁和徐州两地的风土人情。
宿迁的山川与水系交相辉映,以江苏省洪泽湖、沭阳湖和淮水为界。
洪泽湖曾是古代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是楚汉之战的重要区域。
徐州则是荆楚与淮泗之间的咽喉之地,地势险要,曾是楚汉之战的主战场之一。
历史舞台上,还有一些重要人物的形象。
比如楚怀王项羽,在历史上向来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年少聪慧,机敏过人,善驾驭军队,屡次打败刘邦的大军。
刘邦则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领袖,在楚汉之战中,屡战屡胜,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两位伟大的军事统帅的形象在历史舞台上跃然而出,给人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历史舞台通过精彩的表现形式,再现了楚汉之争的历史场景,引人入胜。
舞台上的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和逼真的场景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面。
在宿迁·徐州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人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亲身经历了楚汉之争的战场风云。
楚汉之争的历史舞台不仅呈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了历史上那段激烈纷争的中华民族魂,亦或称为中国的文化基因。
徐州:英雄故乡

徐州:英雄故乡徐州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因此被赋予了“英雄故乡”的美誉。
首先,谈到徐州的英雄故乡,就必须提及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199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
徐州是当时辅佐袁绍的重要据点,而袁绍和曹操的战争正是因为争夺徐州而爆发的。
虽然最终曹操胜利,但是徐州作为战争的重要战场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官渡之战纪念碑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徐州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也让人们回忆起那段英雄的岁月。
其次,徐州还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在20世纪初,徐州成为了共产党筹备起义的地方,许多革命者在徐州进行秘密的组织活动。
1932年徐州起义的胜利更是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州市区内的革命遗址有徐州起义纪念馆、红色文化广场等,这些地方成为了人们缅怀英雄先烈的场所。
除了历史上的英雄故事,徐州也培养了许多具有令人钦佩的现代英雄。
在抗日战争期间,徐州是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据点之一,许多抗日英雄和烈士在徐州浴血奋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其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就是八路军战士焦裕禄。
焦裕禄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为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忘我工作,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他在徐州开展的农田水利治理工作为徐州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被人们敬仰和追念。
徐州还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城市之一,被誉为“黑色金属之乡”。
在徐州的黑色金属产业中,有无数的普通劳动者以自己的汗水和辛勤付出共创了辉煌。
这些平凡的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就是我们现代社会的无名英雄,他们的工作和奉献精神彰显了徐州人民的英勇和坚韧。
除了英雄故事和英雄人物,徐州还有许多以英雄命名的地方和建筑。
例如,徐州市内有英雄山和英雄楼。
英雄山是一座以纪念焦裕禄为目的而建的山,山上有焦裕禄同志纪念园,展示了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精神。
英雄楼是一座充满纪念意义的建筑,楼内有许多纪念品和图片,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徐州的英雄故事。
抗日战争之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之后—撤离徐州
中国:64个师 日本:12个师团 约60万人 约30万人
日本:意图要围歼徐州中 国军队主力。 中国:为了保存实力,蒋介 石决定放弃徐州。
徐州会战——花园口决堤惨案
为阻止日军西进, 蒋介石采取“以水 代兵”的办法,下 令扒开位于中国河 南省郑州市区北郊 的黄河南岸的花园 口,造成人为的黄 河决堤改道,史称 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惨案– 500万人的灾难
中国:直接 淹死,饿死89万
日本: 死亡1000多人
阻击日军,支持中国军队撤退。
抗日战争——徐州会战
12食工(1)班 刘陈 沈旭 马强
徐州
南国重镇北国锁钥来自徐州会战—指挥官徐州会战(1938.01-05)
藤县血战 台儿庄大捷
花园口决堤惨案
徐州会战——藤县血战
时间1938.3.14—3.18 共四天 中方伤亡9000余人 日方伤亡2000余人
李宗仁: 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 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 造成也!
王铭章将军血战滕县
王铭章在徐州会战中,誓死保卫 滕县最终饮弹而牺牲殉国,是徐 州会战中牺牲的最高军事将领。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 是革命军 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 身殉国,为中华民 族增光。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时间:1938年3月 14日-4月15日 (一个月) 中国参战:约29万人 死亡:约5万人 日本参战:约5万人 死亡:约2万人
徐州会战结束
徐州会战ppt
徐州红色旅游基地

徐州红色旅游基地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中国革命历史名城之一。
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标志性地区之一,徐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成为了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徐州红色旅游基地,包括其历史背景、景点介绍以及旅游体验。
一、徐州的革命历史背景徐州在中国革命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抗日战争时期,徐州成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城市之一。
徐州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也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对中国革命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徐州红色旅游景点介绍1. 解放纪念馆解放纪念馆位于徐州市云龙山南麓,是一个集展览、陈列、教育、纪念、研究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
馆内陈列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解放战争期间的战斗历程和胜利收官的场面。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解放纪念馆,了解徐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
2. 井冈山纪念馆井冈山纪念馆位于徐州市鼓楼区,是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红军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高扬精神的地方。
纪念馆内展示了关于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文物、图片和资料,还有红军精神研修班等活动。
井冈山纪念馆是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红军精神的重要场所之一。
3. 口号墙位于徐州市云龙区的口号墙是徐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这面红色的墙上刻满了中国共产党的口号和革命标语,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游客可以在这面口号墙前留下自己的祝福和心愿,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
4. 烈士陵园徐州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中国革命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陵园。
陵园内有大量的纪念碑、雕塑和墓碑,供人们缅怀革命先烈。
在清明节等重大节日,许多烈士的亲属和游客都会前来瞻仰纪念,表达对英雄烈士的敬意。
5. 公社文化广场徐州市鼓楼区的公社文化广场是一个集展览、研究和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
广场内有红军行军礼堂、毛主席剧场等建筑,展示了徐州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红色文化表演、参观展览,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家乡徐州介绍PPT

徐州医学院
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公共卫生 学系、护理学系、药学系、基础医学部、社会科学部、研 究生部、体育部、临床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2个系、( 部、院),有6所附属医院。
江苏师范大学
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江苏省 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设有3个试点学 部、21个专业学院以及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 立学院科文学院。设有70个本科专业,26个一级学科硕士 点,覆盖十一个学科门类。
“味松酥而爽口,香四 散而远飘……”这是蒲松 龄在《煎饼赋》中对煎 饼的描写和赞美,而菜 煎饼是煎饼文化的升华 ,味道更佳!
狗肉
环 。
高 消 化 能 力 , 促 进 血 液 循
狗 肉 可 增 强 人 的 体 魄 , 提
且 蛋蛋 白 质 含 量 高 , 而
羊肉汤
羊肉汤主要将羊肉、羊 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 汤,煮熟后捞起来沥干 ,然后切成薄片倒入汤 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 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 花,再配上花椒面、盐 、味精等调料,一碗热 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 肉汤就做成了。
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
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制作的技上。
3、旅游景点
NO.1楚王陵
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 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 的陵墓,是模仿地面 宫殿的建筑群体,结 构复杂,形制奇特。 整座陵墓呈南北中轴 线对称式建筑布局, 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 的生活场景,也印证 了汉代盛行的“视死 如生”的丧葬观。
NO.2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 的夫妻合葬墓, 该墓于1981年2月被当 地群众开山采石首次发现,同年11月 和1992年11月,南京博物院同徐州市 文化局先后对北墓道及整个墓葬进行 发掘清理。
徐州会战中包括了哪些战役

徐州会战中包括了哪些战役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是我军和日军在江苏省徐州市附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那么徐州会战包括哪些战役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徐州会战中包括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徐州会战中包括的战役关于徐州会战包括哪些战役这个问题很多人其实很容易回答。
徐州会战包括了滕县之战、临沂大战、台儿庄战役和徐州突围这几次战役。
当年,日军从潍坊南下,接连攻陷山东好几个城市,企图迅速吞并中国,但是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
日本的濑谷支队大举进攻滕县,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死伤惨重。
虽然最后滕县没能守住,但是它为我军在保卫台儿庄的战略部署上争取了时间。
临沂大战是由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指挥的,日军三次疯狂地攻打临沂,最后都被我军打了回去,粉碎了日军夹击台儿庄的阴谋。
这次战役的胜利对全国各个抗日战场的影响非常巨大。
徐州会战中最著名的战役应该就是台儿庄战役了。
日军占领滕县以后,猖狂至极,倾其大部分兵力直扑台儿庄,中国守军拼死抵抗。
后来,我军实施了对日军的前后夹击,重伤了日军的两个王牌军,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台儿庄大捷,它大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士气。
徐州突围为我国的抗战史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蒋介石预先识破了敌人的意图,指示李宗仁演了一出空城计。
它使敌人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为我军在后来的战争中保存了精锐力量。
徐州会战给了日军前所未有的打击,有效地延缓了日军疯狂进攻的脚步,为我军部署下一次的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徐州会战的具体经过徐州会战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的一次重大会战,它发生于1938年1月到6月期间,经历近五个多月时间才结束。
徐州会战经过可分为淮河狙击战,两次临沂之战,滕县之战和台儿庄战役。
下面就来简单叙述徐州会战经过。
淮河狙击战是指发生在1938年1月26日到2月3日之间以徐州南部为作战地区的战役。
日军为扩大侵略,加快步伐进攻安徽凤阳、蚌埠,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最终和日本侵略军就淮河隔海对峙。
两次临沂之战和滕县之战发生于1938年2月下旬到3月中下旬。
徐州古迹的古诗

徐州古迹的古诗徐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
这些古迹见证了徐州的辉煌过去,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佳作。
以下是一些与徐州古迹相关的古诗,以供参考。
1. 淮海战场淮海战场可歌咏,徐兵奋起击败敌。
邹、瑞之举兴起,七军再次夺胜利。
淮海战场位于徐州市郊外,这里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
在淮海战役中,中共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中共军队取得了胜利。
这段诗描绘了淮海战役的壮丽场面,表达了人们对淮海战役的赞颂和敬意。
2. 虎山古刹虎山古刹悠悠久,悬空寺里佛光明。
山上繁花似锦绣,禅音回荡心灵静。
虎山是徐州著名的名山,山顶有一座悬空寺。
这座古刹历史悠久,佛光明亮。
山上花朵盛开,美如锦绣,寺内禅音回荡,给人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3. 徐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宝藏多,展馆陈列历史河。
文物珍贵引诗思,古老文化久远存。
徐州博物馆是陈列着徐州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
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展示着徐州的历史河流。
观看这些珍贵文物,不禁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也增加了对古老文化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4. 云龙湖畔云龙湖水波涟漪,碧波荡漾似诗仙。
湖畔翠竹伸枝叶,湖心小岛映美景。
云龙湖位于徐州市中心,湖泊清澈,湖面上波光粼粼。
湖边绿竹成荫,翠色吸引人们的目光。
湖中小岛上美景可人。
这首诗描绘了云龙湖的美丽景色,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放松。
5.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历史悠,多彩文化展风流。
古人智慧研铜石,遗迹成为史书留。
二里头遗址位于徐州市郊外,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
这里出土了众多的文物,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
古人在这里研究铜器和石器,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这些遗址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也被记录在史书中。
这些古诗描绘了徐州的古迹及其美景,赞颂了徐州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古迹是徐州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这些古诗通过文字描绘,展现了徐州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汉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进至洛阳,接
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 敌乃可服”的建议,[3]以项羽杀害义帝为口实, 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令三军发丧,缟 素三日,发檄文布告全国:“天下共立义帝, 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愿 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联络各地诸侯王, 率本部及塞、翟、魏、赵、代五国诸侯联军56 万攻楚,并一举攻占楚都彭城。
+ 有情有义,敢作敢为,好勇斗狠。 + “风俗劲悍,有霸王之遗风”(《图经》), + “西楚剽轻,易发怒”(《史记•货殖传》)。“沛楚
之民,急疾颛己”(《汉书•地理志》)。 + “考其旧俗,人颇鸷悍轻剽,其士子则侠任节气, 好尚宾游。盖楚之风焉。”(《隋书•地理志》)。 + 宋代徐州知州苏轼在其《上神宗皇帝书》载:“其 民皆长大,胆力绝人”,“汉高祖沛人也,项羽宿 迁人也,刘裕彭城人也,朱全忠砀山人也,皆在今 徐州数百里间耳,其人以此自负,凶桀之气,积以 成俗"
+
公元前21世纪 夏帝启15年,彭伯寿征西河。 公元前1185年,商王武丁起兵灭大彭。 公元前963年,周穆王令楚文王伐徐,徐偃王败走。 公元前573年,晋悼公率八国诸侯之兵廿万围彭城,楚军败退。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北上度淮,与中原诸侯会盟于徐之桐山。 公元前209年,泗水亭长刘邦拔剑斩蛇,于沛城起兵。 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袭彭城,与楚霸王大战,惨败,死者众,睢水为之不 流。 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于九里山,张良夜吹萧散楚兵,韩信占彭城 公元191年, 黄巾军攻徐州 公元193年, 魏武帝曹操率兵击陶谦于彭城,大战破之。 公元198年,曹操沿下邳城挖长壕,引泗水灌城,杀吕布。 公元200年,曹操破徐州克下邳,俘关羽及刘备妻。 公元323年,后赵王石勒攻彭城,下邳。 公元384年,东晋谢玄率万众救彭城。 公元405年,魏宋战徐州,魏败走。 公元422年,刘宋军自徐州北援山东。 公元466年,宋,北魏战于徐州,北魏都督安都大败张永。积尸六十余里。 公元506年,梁魏争夺徐州。 公元614年,张大彪率军攻徐州,遇伏,万余皆战死。
+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隋炀帝,据徐州。 公元623年,李世民讨徐元朗,占徐州。 公元862年,唐浙东观察使平定徐州兵乱,杀骄兵数千。 公元884年,黄巢克徐兖等数十州。 公元899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攻徐州。 公元915年,梁末帝朱友贞遣牛存节攻徐,破城。节度使(朱殷自焚)。 公元1129年,宋金战于徐州,下邳。。 公元1140年,韩世忠三围淮阳。 公元1218年,红袄军工序,与徐州总领纳合六哥战于狄山,杀金兵无数。 公元1232年,蒙古军南下攻徐,蒙金争夺徐州。 公元1351年,农民起义军芝麻李化装入城,共占徐州。 公元1360年,张士诚占徐邳。 公元1407年,燕兵袭邳县,朱棣伏兵九里山。 公元1511年,刘六刘七起义军攻徐州。 公元1523年,山东矿民王堂起义军攻徐州。 公元1554年,倭寇犯徐,徐邳军民奋起灭倭。 公元1636年,李自成攻徐,陷睢宁。 公元1644年,史可法调兵徐邳,次年清兵围邳陷徐。
+ 项羽得知后,留众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
万疾驰南下。时刘邦等众诸侯已入彭城,收其 货宝美人,置酒高会。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 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西,于清晨时发 动突然袭击,战至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往泗 水方向溃逃,楚军紧追不舍,杀汉军十余万人, 一直追击至灵壁(今安徽灵璧县)东濉水,汉 军相互拥挤、践踏,加上楚军追杀,汉军十余 万人皆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此役,汉军被 歼数十万,刘邦也险些被虏,仅率数十骑突出 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 经此一战,汉军元气大伤。
+ 黄河沿极,誉为“五省通衢”。 +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徐州水路 交通地位一跌千丈。 + 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1915年、1925年陇 海铁路西、东二段先后修成,徐州再次成 为全国交通枢纽,区域物流中心,军事争 夺的焦点。
+ 徐州的陆上交通,古代也比较便利,其标
+ 徐州东近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地,
南瞻江淮平原。它像一位巨人,立于一个 制高点上,虎视眈眈,可督苏鲁豫皖四省。 由此向东西南北挺进,都如高山流水势不 可挡。 + 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国东部的“腰眼”, 是中国南北的“咽喉”,均属要害位置,适宜 两军决战。
+ 近现代的三次重要战争,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
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 地面积约占全市9.4%。
+ 徐州市地处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
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 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 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 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 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 山湖。
+ 古今军事家的观点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徐
州之战,往往是关系到敌我双方盛衰的决 战,而不是无关生死的一般战役。 + 但徐州作为一国之都的时间,同具有4000 多年战争史比起来,只是短短一瞬;为什 么它的得失会对整个国家具有决定性作用 呢?
+ 1,徐州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
略意义。 徐州,史称“北国锁钥”,“南国重 镇”,用徐州人的话说,他们生活的这座城 市“不南不北,不大不小”。在南方军事家眼 里,占领了徐州,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北方 大门之锁的一把钥匙;而在北方军事家眼 里,夺下了徐州,就等于占领了向南方进 军的桥头堡。
+ 公元1853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北伐过徐州。
公元1860年,捻军攻徐擒杀总兵滕示胜。 公元1865年,僧林格沁追捻军至邳县。曾国藩驻徐州攻捻。 公元1866年,赖文光率捻军围丰县攻徐州,李鸿章驻徐州攻捻。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军光复南京,张勋退驻徐州。 公元1912年,孙中山下令北伐,光复徐州。 公元1913年,徐州陷入张勋冯国璋之手。 公元1925年,直奉孙传芳张宗昌争夺徐州。 公元1927年,蒋介石指挥北伐军数次攻徐,南北激战经年。 公元1930年,蒋介石坐镇徐州,指挥蒋冯阎大战。 公元1938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徐州大会战,血战台儿庄。 公元1948年,淮海大战。
+ 沿泗水南下,可到淮阴。南宋时,黄河决
口,夺泗而流。元代之后,泗水纳入京杭 大运河水系。到了明朝,就在徐州建码头 了,每年经徐州北上的粮船多达1.2万余艘。
+ 汴水流,泗水流。 + 流到瓜洲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始休, + 月明人倚楼。
+ 元明清三个朝代都建都北京,其粮食却取
垓下之战
霸王别姬
+ “楚汉相争,刘邦取得成功,而项羽失败
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缺乏群众路线,刘 邦的用人之道比他好,所以才有萧何、张 良、韩信、曹参、樊哙、陈平等文武百官 跟随左右。而项羽仅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 最后只好成为孤家寡人了。不过项羽的死 还是很悲壮的,不愧是‘生为人杰、死为 鬼雄’。”
之长江下游,如这条水上大动脉一旦阻塞, 北京便嗷嗷待哺,京师危矣。而徐州便是 这条水上大动脉的必经之处。故徐州有“五 省通衢”之誉,北上通山东、河北、天津和 北京,南下通浙江。徐州北关牌楼一带, 古时便是大码头,而牌楼和鼓楼便是码头 的重要标志。此处,数百年间均千帆竞发。
+ 元明清时,京杭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徐
+ 今老东门(原徐州卫戍区司令部) + 今花园饭店(原第五战区司令部)
+ 今成功大厦西(原张勋帅府,蒋剿总司令
部)
+ 东晋人认为,“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
” + 毛主席1952年视察徐州时讲到:“徐州是古战 场,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东西南北的咽喉要 道。” + 朱德元帅说:“徐州历史上就是决战的古战场。 ” + 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曾这样评价徐州的战略地 位:“南不得此,无以图冀东,北不得此,无 以窥江东。是胜负转战之地。”
+ 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共进行了三大战役,
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是一次决定性 战役。 + 蒋介石:党国存亡,在此一举。 + 毛泽东:淮海一战,江南无大仗。 + 蒋军队失败之后,兵溃如山倒,从此一蹶 不振,最后导致其政权跨台。
+
打仗,特别是打大仗,必须调动军队,而 且兵贵神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 的速度完成军事部署。 + 除调兵之外,还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 常识。在此条件下,交通条件便成为一个 关键。 + 如果谁占领了徐州,运兵、运武器、运粮 草,就没有多大困难了。
+ 从古代起,徐州就有畅通的水路。城的北
面与东面有泗水环绕,西面有汴水(通济 渠的一段)流过。从泗水北上,可通金乡、 曲阜、定陶;从汴水向西,可达开封、洛 阳; + 汴水是古城开封的一条生命线。仅粮米一 项,每年由汴水漕运到开封,就达八百万 石。
+ 到了南宋,高宗为了防止金兵以舟船运兵
进逼,下诏毁坏所管辖境内的汴渠水道。 因此,南北水运遂告断绝。
志之一,是有驿站穿境而过。驿站是古代 传递政府文书的人,用来中途换马、休息 和住宿的地方。现徐州市铜山县利国镇, 古代就叫利国驿。既然设驿站,公路自然 就修得好。
+ 到了近代,徐州又成了我国铁路交通枢纽之一,
纵贯南北的津浦铁路(1911年)和横穿东西的 陇海铁路(1915年),在这里交会,使更大规 模的更加快捷的运兵、运粮成为可能。 水路、陆路、铁路,在徐州编织了一个密集的 网点,一旦打仗,军事家们便视为坦途。占领 徐州之后,可调兵遣将,四面出击;朝发夕至, 故不可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