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发原创期。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哲学从多元走向一元,又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时期,即从先秦时期

的诸子百家争鸣走向儒术独尊,又从儒术独尊走向儒释道三足鼎立。

三、宋至清中叶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释道的理学占据主导地位。

四、中国近代哲学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息息相关。

五、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是人神关系,宗教信仰发展到传说中的五帝时发生了异常。绝地天通的宗教革命确立了君权神授。

六、新天人观(神→物质)

七、“天六地五”: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春秋时期民为神之主,民本思想得到伸张,宗教观念被淡化。崇尚道德成为人生与社会的最高价值。

九、“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才是真正的不朽

十、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

十一、孔子“仁”《吕氏春秋·不二》篇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

的认识论主张应该根据客观事实的实际给予事物相应的名称。实决定名,而不是名决定实。

判断言论是非利害的标准“三表法”:一是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标准,二是以众人的实践生活经验为标准,三是应用于刑政,以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取得实际的功效为标准。

十四、孟子提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十五、《易传》中“继善成性”人性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知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十六、惠施的著作后来全部失传了,现在比较集中记载惠施学说的只剩下《庄子·天下》篇所载会是历物之意的十个命题。

十七、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人必须依循如此的本然天道,才能有合理且积极的作为“化性起伪”:要使礼义发挥社会作用,就必须使其被多数人所接受。

“虚壹而静”“虚”:虚心。壹:专一。静:静心.指虚心专一而冷静的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十八、韩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参验: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以参考验证来判断是非真伪的方法。

十九、董仲舒的人性论【性分三品】既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论,也异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主张把“性”区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善,“斗筲之性”恶,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他强调看人性问题应从中民着眼。

“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王充把认识过程分为“耳目闻见”与“以心原物”两个阶段。

者的关系,进一步辨明经验,知识,语言,词汇的局限性,建议确认本体的不可指称性。

二十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基本内容:

(1)首先,该论确认自然万物是客观存在的。

(2)其次,虽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不依赖于名言概念,但名言概念对于人们来说却是有意

义的。

(3)再次,作为“畅志”“辩物”的名言概念的来源,欧阳健认为从根源上说,物没有自然之名,

理没有必然之称,只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辨别事物,表达思想,才为各种事物立下了

不同的名言概念。

(4)最后,言可以尽意。

二十三、郭象“性分自足”的价值观P253

“业力”的强弱大小不等,在时间上会产生先后迟速的不同。为恶为善,并非一定要在此生受报应,也有可能在下世或者几世乃至千百世以后受报应。同样现实生命中所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今生的业因还没有成熟,因而尚未发生明显的作用,但因果报应不爽,最终还是会应验的。

二十五、五时八教的判教学说

●五时:是将全部佛典按照佛说的时间先后所做的判是依次是华严时、陆苑时、方等时、

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八教:是就教化众生的形式和内容而做的划分,又分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创立了唯十宗,又称法相宗。“唯识无境”

二十七、华严宗判教——五教十宗。

(1)“五教”包括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宗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

●小乘教是为声闻乘人所说的教法,传授四谛、十二因缘的《阿含经和《四分律》、《发智

论》等;

●大乘始教为开始由小乘转入大乘者所说的教法,传授大乘空宗的《般若经》、《中论》以

及有宗的《解深密经》、《唯识论》等;

●大乘终教为大乘终极的教门,传授真如缘起、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楞伽经》和《大乘

起信论》等;

●顿教是顿修顿悟的教门,传授不依言辞、不设位次而顿悟教理的《维摩请经》等;

●圆教为圆融无碍的教门,完全说一乘教理的《华严经》。

(2)“十宗”分别是: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安真实宗、诸

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案、圆明俱德宗。

二十八、葛洪《抱朴子内篇》

二十九、韩愈的“道统”论

三十、李翱的“复性”说

三十一、格物致知

●二程对的理解

(1)程颢所说的“知”是指人的道德意识,由于“知”蔽于“人欲”而不明,因此需要“格物”,格物

就是致知的工夫,也就是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启发人固有的道德意识。

(2)在格物致知的问题上,程颐的论说更详细。在他看来,“格物致知”是修养工夫的基础,

是为学之本。他把“格物”训释为“穷理”;在对知的理解上程颐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以程颢的看法,理在人心只要反身而诚,则理自明;程颐则认为理在人心也在事物,格物对两者都应求索,这样才能穷理,不过在这两种之中程颐还是更重视德性之知。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是探索事物的终极原理,致知则是指将已经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向外类推,触类旁通,逐渐掌握万事万物的终极规律,达到一种近乎无所不知的境界。

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应该从身边细微的事物开始,认识它们所蕴含的分殊之理,然后触类旁通,推而广之,最终认识到那个终极的天理。

朱熹的格物知之论揭示了由积累到贯通的认识过程,符合认识飞跃的规律。

三十二、论述“发明人之本心”的思想

(1)陆九渊从“心即理”的学说出发,认为要作为人首先是“发明本心”,即“存心”、“养心”、“求

放心”。存心就是存善心,养心就是修养身心,求放心就是找回本心,这实际上是一种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