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发原创期。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哲学从多元走向一元,又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时期,即从先秦时期
的诸子百家争鸣走向儒术独尊,又从儒术独尊走向儒释道三足鼎立。
三、宋至清中叶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释道的理学占据主导地位。
四、中国近代哲学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息息相关。
五、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是人神关系,宗教信仰发展到传说中的五帝时发生了异常。
绝地天通的宗教革命确立了君权神授。
六、新天人观(神→物质)
七、“天六地五”: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春秋时期民为神之主,民本思想得到伸张,宗教观念被淡化。
崇尚道德成为人生与社会的最高价值。
九、“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才是真正的不朽
十、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
十一、孔子“仁”《吕氏春秋·不二》篇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
的认识论主张应该根据客观事实的实际给予事物相应的名称。
实决定名,而不是名决定实。
判断言论是非利害的标准“三表法”:一是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标准,二是以众人的实践生活经验为标准,三是应用于刑政,以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取得实际的功效为标准。
十四、孟子提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十五、《易传》中“继善成性”人性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知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十六、惠施的著作后来全部失传了,现在比较集中记载惠施学说的只剩下《庄子·天下》篇所载会是历物之意的十个命题。
十七、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人必须依循如此的本然天道,才能有合理且积极的作为“化性起伪”:要使礼义发挥社会作用,就必须使其被多数人所接受。
“虚壹而静”“虚”:虚心。
壹:专一。
静:静心.指虚心专一而冷静的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十八、韩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参验: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以参考验证来判断是非真伪的方法。
十九、董仲舒的人性论【性分三品】既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论,也异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主张把“性”区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圣人之性”善,“斗筲之性”恶,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
他强调看人性问题应从中民着眼。
“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王充把认识过程分为“耳目闻见”与“以心原物”两个阶段。
者的关系,进一步辨明经验,知识,语言,词汇的局限性,建议确认本体的不可指称性。
二十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基本内容:
(1)首先,该论确认自然万物是客观存在的。
(2)其次,虽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不依赖于名言概念,但名言概念对于人们来说却是有意
义的。
(3)再次,作为“畅志”“辩物”的名言概念的来源,欧阳健认为从根源上说,物没有自然之名,
理没有必然之称,只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辨别事物,表达思想,才为各种事物立下了
不同的名言概念。
(4)最后,言可以尽意。
二十三、郭象“性分自足”的价值观P253
“业力”的强弱大小不等,在时间上会产生先后迟速的不同。
为恶为善,并非一定要在此生受报应,也有可能在下世或者几世乃至千百世以后受报应。
同样现实生命中所遇到的不公平现象。
今生的业因还没有成熟,因而尚未发生明显的作用,但因果报应不爽,最终还是会应验的。
二十五、五时八教的判教学说
●五时:是将全部佛典按照佛说的时间先后所做的判是依次是华严时、陆苑时、方等时、
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八教:是就教化众生的形式和内容而做的划分,又分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创立了唯十宗,又称法相宗。
“唯识无境”
二十七、华严宗判教——五教十宗。
(1)“五教”包括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宗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
●小乘教是为声闻乘人所说的教法,传授四谛、十二因缘的《阿含经和《四分律》、《发智
论》等;
●大乘始教为开始由小乘转入大乘者所说的教法,传授大乘空宗的《般若经》、《中论》以
及有宗的《解深密经》、《唯识论》等;
●大乘终教为大乘终极的教门,传授真如缘起、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楞伽经》和《大乘
起信论》等;
●顿教是顿修顿悟的教门,传授不依言辞、不设位次而顿悟教理的《维摩请经》等;
●圆教为圆融无碍的教门,完全说一乘教理的《华严经》。
(2)“十宗”分别是: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安真实宗、诸
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案、圆明俱德宗。
二十八、葛洪《抱朴子内篇》
二十九、韩愈的“道统”论
三十、李翱的“复性”说
三十一、格物致知
●二程对的理解
(1)程颢所说的“知”是指人的道德意识,由于“知”蔽于“人欲”而不明,因此需要“格物”,格物
就是致知的工夫,也就是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启发人固有的道德意识。
(2)在格物致知的问题上,程颐的论说更详细。
在他看来,“格物致知”是修养工夫的基础,
是为学之本。
他把“格物”训释为“穷理”;在对知的理解上程颐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
以程颢的看法,理在人心只要反身而诚,则理自明;程颐则认为理在人心也在事物,格物对两者都应求索,这样才能穷理,不过在这两种之中程颐还是更重视德性之知。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是探索事物的终极原理,致知则是指将已经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向外类推,触类旁通,逐渐掌握万事万物的终极规律,达到一种近乎无所不知的境界。
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应该从身边细微的事物开始,认识它们所蕴含的分殊之理,然后触类旁通,推而广之,最终认识到那个终极的天理。
朱熹的格物知之论揭示了由积累到贯通的认识过程,符合认识飞跃的规律。
三十二、论述“发明人之本心”的思想
(1)陆九渊从“心即理”的学说出发,认为要作为人首先是“发明本心”,即“存心”、“养心”、“求
放心”。
存心就是存善心,养心就是修养身心,求放心就是找回本心,这实际上是一种道
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修养过程。
(2)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
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是继承了孟子
在《孟子·告子上》中“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的观点而来的。
(3)发明本心论的理论基础“发明本心”即认为主观的“心”与客观的“理”完全等同,达到心、理
合一的目标。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发明本心论的理论前提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他们主张性善论。
三十三、论述知行关系
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
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
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第四,知行并进,相资为用。
中国哲学史
单选1′10个;名词解释;论述;材料分析。
选择:
中国哲学史的基本问题:最基本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中国哲学初创期的宗教改革:“绝地天通”,哲学源于宗教。
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思考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萌生。
名词解释:
墨子“贵兼”:主张“兼以易别”,其价值标准就是能为天下兴利除害。
兼爱:“兼”是总全而不作分别,“兼相爱”就是对一切人不分远近、亲疏、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普遍而同等地爱之。
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要防止随意揣测、断然认定、拘泥错谬、自以为是,以保证观察和推论的客观性。
六经:最早出自《庄子·天运》篇,指儒家推重的六种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的总称。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一念之间,即具有十界三千诸法。
“一念”指日常生活的“一念心”。
此“一念心”即圆具三千诸法。
“三千”指三千性相,与“三千大千世界”的含义不同。
墨子“天志”:认为“天”是最高主宰之神,它有“欲义而恶不义”的道德意志。
在人世间,庶人、士、大夫、诸侯、三公等都要“尚同”服从于天子,而天子之上还有天神。
孟子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的根本属性,具有“四心”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这“四心”就不是人。
《黄帝四经》:见载于《汉书·艺文志》,但久已失传。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中,有《经法》、《十大经》、《称》和《道原》四篇文字,约11000余字。
唯识宗的“三自性”:又称“三性”、“三相”、“三性相”,具体说就是“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不确定)缘起性空:世间万物五不凭借各种条件的组合而成(缘起),没有独立的自性,是“性空”。
论述和材料分析: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①君主实行“王道”,首先就是“隆礼”。
“人道之极”就是人道的最高准则。
②荀子不仅“隆礼”,而且还重视“乐”。
礼乐的道德教化有局限性。
③“重法”是要以“隆礼”为前提,他把“法”置于“礼”的统率之下,礼法并用,“明德
慎罚”,在儒家的治道中增加了“重法”的分量。
④荀子把“礼”和“法”都理解为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和人伦规范,并以法释礼,融合儒
家与法家,打通了儒家与法家之间的森然壁垒。
治国理念:外法内儒。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
①“自然”和“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观念。
“自然”即自然而然,顺其本性自由发展;
“无为”即顺自然而无不妄为。
两者是一致的。
②人的祸患来源于身体,如果“无身”,也就无患。
要“贵身”和“爱身”,“无身”不能理
解为消灭肉体的存在,而是说身心有过多的欲望和私智需要去除。
③“贵身”和“爱身”就是在充分认识到身体的过多欲望中包含着一种离“道”的倾向。
④修炼方法是“为道”。
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即“日益”。
“为学”的方法是做“加法”,
“为道”的方法是做“减法”。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区别:
①字体不同。
今文经用隶书书写,古文经用大篆书写。
②篇幅不同。
如《尚书》,今文《尚书》共二十九篇,古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外加孔子
序一篇,共四十六篇。
③兴衰地位不同。
两汉时期今文经学作为官学,长期占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只有民间学问
的意义,便不时发生今古文经学之论争。
④今文重视孔子,古文重视周公。
王充的“知物由学,学之乃知”思想:
①王充承认人才有高下、才智有差别的客观事实,但他认为这种差别是相对的。
②王充指出学习与实践才是认识事物的根本途径,是认识的基本前提。
③王充还认为认识离不开感官的作用,求知者“须任耳目以定情实”。
王弼“得意忘象”的认识论:
①通过分析“意”、“象”、“言”三者关系,进一步明辨经验知识、语言词汇的局限性,借
以确认“本体”的不可指称性。
②通过揭露经验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否认在经验层面上给出“本体”的可能性。
③虽然看到了语言、物象和义理三者的差别,看到了经验知识的局限性,有合理性,但夸
大了这种差别,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结果是抛弃现象去认识本质,导致了先验论。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思想:
①确认自然万物是客观存在的。
②虽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不依赖于名言概念,但名言概念对于人们来说却是由意义的。
③针对名言概念从何而来,采取了约定俗称的观点。
④言可以尽意。
三论宗的四重二谛:
①说有是俗谛,说非有非空才是真谛;说有说空都是俗谛,说非有非空才是真谛;说空有
之二与非有非空之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观音谛;以上三重二谛都是教门,
超越它们的才是真谛。
②简而言之就是否定。
不仅否定有,而且否定空,否定非有非空,甚至否定真俗二谛,超
越真俗二谛。
由浅入深,充分展示了佛教哲学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式。
唯识宗的“五重唯识”思想:
①一遣虚存实识。
即以为此心之境,是遍计所执的虚妄法,体用非有,故而遮遣;内心诸
法,为依他圆成,体用非无,故而存留。
此为虚实相对的观法。
②二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各各有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
此四分中,相分为所缘
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识。
而所缘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
此为心境相对观法。
③三摄末归本识,相分是识所取之境,见分是了别境的作用,此二者均从识体生起,故识
体为本,相、见二分为末,所以离开识体之自体分,就没有相见二分的存在,故摄末归本。
这是体用相对的观法。
④四隐劣显胜识。
八识心王,各有其相应的心所,心王是主要作用,是胜:心所是相应作
用,是劣。
故隐去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
这是王所相对的观法。
⑤五遣相证性识。
八识心王的自体分,是依他(因缘)所起的事相,证得圆成实的理性。
这
是事理相对的观法。
韩愈的“道统”论:
①确认儒家先王之道从尧开其端,在时间上早于释迦牟尼创始的佛教法统,因而较之佛教
更加源远流长。
②强调儒家道统植根于本国国土之中,比外来的佛教更具有正统性。
③认为儒家道统经过历代圣贤相传,已浸润到社会各个领域,比佛教更具有权威性。
李翱的“复性”说:
①提出了与韩愈“性三品”说不同的性情观。
“性”本来是善的,人之所以不善,在于“情”
的干扰,即“性善情恶”。
②情有善有不善。
③依性善情恶说,想要入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复性”。
“复”有恢复之意。
④复性分两步,第一步是斋戒其心,不思不虑。
第二步,“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即连
动静与否都不要想,超越动静的相对性,让心进入到一种绝对静止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