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
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鉴定与获奖管理办法
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鉴定与获奖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鉴定与获奖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和认可。
为规范鉴定与获奖管理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二、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责鉴定委员会由学校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学术委员会以及相关专家组成。
其职责包括制定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鉴定标准、组织鉴定评审并发布结果、提供指导和支持等。
三、标准的制定与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鉴定需根据学科特点和时代要求进行制定与更新。
常规标准包括专业水平、教学成果、教育科研工作、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四、鉴定流程与方式鉴定流程包括申报、初审、评审和公示等环节。
鉴定方式可采用在线评审、专家评议、课堂观摩等多种形式,以多元化的方式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
五、鉴定结果的公示与奖励鉴定结果应通过校园网站、公示栏等途径进行公示,并向获奖教师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奖金和奖品,以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六、鉴定结果的反馈与评估鉴定结果的反馈与评估是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鉴定与获奖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评估与反馈,及时了解教师的成长需求和改进方向,促进持续发展。
七、管理办法的完善与培训管理办法应与时俱进,根据实践需求进行完善和调整。
此外,还应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管理办法的了解和应用水平,保障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教师参与与激励机制建立积极而有竞争力的教师参与与激励机制,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成果质量。
九、管理办法的执行与督导对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管理办法应有具体的执行细则,并设立相应的督导机制,确保管理办法的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十、管理办法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只有制定和执行好管理办法,才能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总结: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鉴定与获奖管理办法是推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三篇)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包括以下方面:1. 科研项目管理:学校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审批和管理的制度,规定科研项目的申报要求、审批流程和管理要求。
2. 学术论文管理:学校建立学术论文发表管理的制度,规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报送程序和管理要求。
3. 科研经费管理:学校建立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规定科研经费的申报、审批和使用要求。
4. 科研成果评价:学校建立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和评价,确定科研成果的等级。
考核奖励制度是指学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并给予相应奖励的制度。
这一制度包括以下方面:1. 考核指标:学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考核时,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
2. 考核方法:学校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包括学术论文的篇数、影响因子等指标,以及科研项目的经费、周期等指标。
3. 奖励方式: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包括学术称号、荣誉证书、科研经费支持等。
总的来说,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同时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规范和激励。
这些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的教研实力。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二)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这些制度和规定包括教师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科研成果评价和认定、研究经费管理、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
教科研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学校制定科研项目申报流程和评审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申报国家级、省级或学校级的科研项目。
学校还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机制,对项目的进展、经费使用和成果进行监督和管理。
2. 科研团队建设:学校鼓励教师组建科研团队,为团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是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发展,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质量和水平而制定的。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法规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奖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重要成果,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范围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重要成果,如教学论文、教材编写、教育教学研究报告等。
第三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评选标准
评选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应充分考虑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影响力,同时还应兼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第四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审程序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审程序应当公开、公正、公平,评委应由学校相关部门组织,包括教研室主任、教务主任、学科带头人等。
第五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奖励形式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可以通过奖金、证书、荣誉称号等形式予以奖励,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支持。
第六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体制,明确奖励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奖励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上述条例是一种可能存在的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条例,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学校教科研室奖励制度
一、目的为鼓励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奖励制度。
二、奖励范围1. 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的教师;2. 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教师;3. 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
三、奖励种类及标准1. 教育教学科研立项奖励(1)国家级项目:每项奖励5000元;(2)省级项目:每项奖励3000元;(3)市级项目:每项奖励2000元;(4)校级项目:每项奖励1000元。
2.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国家级奖项:每项奖励5000元;(2)省级奖项:每项奖励3000元;(3)市级奖项:每项奖励2000元;(4)校级奖项:每项奖励1000元。
3. 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奖励(1)对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学校将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2)对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奖励申请及审批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教科研室提出奖励申请;2. 教科研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奖励对象及奖励金额;3. 教科研室将奖励名单及奖励金额报学校领导审批;4. 学校领导审批后,教科研室负责将奖励发放给获奖者。
五、奖励发放1. 教科研室在每年12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的奖励发放给获奖者;2. 奖励发放方式:现金或转账。
六、奖励监督1. 学校设立奖励监督小组,负责对奖励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 教师对奖励制度执行情况有异议,可向学校奖励监督小组提出申诉。
七、附则1. 本奖励制度由学校教科研室负责解释;2. 本奖励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
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导言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是对教师和学者们长期投入于教育和科研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这一过程,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该管理规定展开讨论,探讨其目的、内容、实施情况及相关问题。
目的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教师和学者们积极投身教育和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通过奖励优秀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内容该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成果奖励: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卓越表现和教学成果进行奖励。
包括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教材、教案等的评选和奖励。
2. 科研成果奖励:对学者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表现和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包括科研项目、论文、专利等的评选和奖励。
3. 团队成果奖励:对协作团队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4. 学术会议和讲座奖励:对组织和参与学术会议和讲座的教师和学者进行奖励,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5. 学术荣誉称号:对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者进行荣誉称号的授予。
实施情况学校对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的实施情况需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一般情况下,需要设立专门的奖励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具体的奖励标准和评审流程。
此外,还需建立健全评审机制和评审标准,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评审过程中,应注重对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学术影响力和科技创新性等方面的评估。
相关问题但是,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奖励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需要得到保障。
评审过程中应确保公平竞争和公正评审,避免个人因素和非学术考量对评审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奖励的激励效果需要得到提升。
除了丰富奖励形式和内容之外,还应加强对教师和学者的培养和引导,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为他们获得更多荣誉和奖励创造条件。
总结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是对教师和学者们投入于教育和科研工作的认可和激励。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一、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是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而设计的一套规范和管理方式。
教科研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师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学校对教师科研项目的立项进行严格管理,要求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前,必须提供详细的研究方案和预期成果,并经过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审批。
同时,学校要对教师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
2.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学校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评定和奖励,对于科研成果较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评定科研成果时,学校会综合考虑论文发表数量、质量、专利申请和获得、学术影响力等因素,并根据评定结果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
3.科研项目进展跟踪和评估学校对教师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
定期跟踪可以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评估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目标,使科研项目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二、考核奖励制度考核奖励制度是学校为了激励教师积极工作和提高工作绩效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对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考核以及相应的奖励机制。
1.教学能力考核和奖励机制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效果、学生评价、教材使用等方面。
教学考核结果作为评定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好的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提高岗位职级、评选优秀教师等。
2.科研能力考核和奖励机制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科研论文数量、质量、专利申请和获得等方面。
科研考核结果作为评定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好的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评选优秀科研人员、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等。
3.综合素质考核和奖励机制学校还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和评估,考核内容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
教导处范文教育科研、技能、指导学生获奖的奖励办法
教诲处范文之教育科研、技能、指导学生获奖的奖励方法为了落实科研促教,科研强校工作,为了构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校级五级教育科研课题共存的场面,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推行应用,鼓舞老师们参加教研的热情,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宜宾县一中教育科研、技能、指导学生获奖的奖励方法》。
一、教科研成果获奖(一)教育科研成果鉴定方法1.课题组负责人将有关教育科研获得的成果向教科处提出鉴定申请。
2.教科处召集学校课题治理小组成员对所提出的课题研究成果进展初步评审,调查研究成果是否有较严重意义或价值,以决定是否有必要组织专家鉴定组进展鉴定。
3.关于学校课题治理小组认为有鉴定价值的研究成果,教科处通知课题组整理研究成果材料,做好成果鉴定前的预备工作。
4.教科处依照立项课题的级别、成果方式邀请课题立项部门的领导、专家和本地教育科研的专家及有关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鉴定组对课题成果进展鉴定。
5.将成果鉴定材料送至立项批准单位备案,并将会议记录送达有关部门。
(二)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法—11—注:①此科研成果奖励方法要以主管部门(或学校评定)下发文件为准,其他途径的科研成果不列入此项奖励方法。
②校级科研成果以教科处确定奖励等级名额为准。
③县级及以上级别的课题假设结题但未评奖,则按相应级别三等奖折半执行。
二、技能获奖(优质课、课件类)注:①在同一轮逐级选拔中只计最高奖。
②课件类折半计算。
③要以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下发文件要求参与的为准。
④校级技能大赛以教科处确定奖励等级名额为准。
三、指导学生获奖注:①一轮竞赛只计最高奖、一项竞赛多级参赛只算一次,就高不就低。
②仅限于自然科学奥赛、全国中学生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
③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且能为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或破格录用提供协助或免试入学的奖项,本奖励方案有效。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三篇)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第一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激励教职工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推动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研究成果等;(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包括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计改革、教学资源开发改革等;(三)教科研成果,包括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等;(四)教育教学管理成果,包括教学管理创新、教师培训与发展成果等。
第三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审程序应当公开、公正、公平,遵循科学、规范、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审机构由学校设立,由专家组成,成员应具备相应的学术和专业背景。
第五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审标准应当包括创新性、原创性、实践价值等要素。
评审标准应当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教学、教科研的需求相适应。
第六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奖励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奖金、荣誉、职称晋升、学术交流机会等。
第七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应当有明确的奖励标准、奖励级别和奖励金额,奖励标准、级别和金额应当根据成果的质量和重要程度进行科学确定。
第八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发放应当及时,并应当有相应的公示程序,公示结果应当向相关教职工公示并接受监督。
第九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经费来源应当有明确的指导,可以包括学校预算拨款、社会捐赠、科研项目支持等。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的制度和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能力的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二)第一条总则根据《学校奖励条例》及相关规定,为激励教职工在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中取得卓越成果,充分发挥其创新精神和专业才能,特制定本奖励条模版。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范本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范本一、教科研管理制度1. 教师科研项目管理1.1 科研项目申报及审批1.1.1 教师可以自愿申报科研项目,必须按照学校的科研项目申报流程进行申报,包括填写项目申报书、制定项目计划书、提交申报材料等。
1.1.2 学校设立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批教师申报的科研项目。
评审委员会由学校科研处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
1.1.3 申报科研项目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和审核,包括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创新性等方面。
1.2 项目执行与管理1.2.1 项目立项后,教师需要按照项目计划书的安排,合理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工作。
1.2.2 教师需要及时向学校科研处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包括项目的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
1.2.3 教师需要按照项目完成时间节点,完成相关的研究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计划。
2. 教师科研成果管理2.1 科研成果登记和归档2.1.1 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后,需要进行科研成果的登记和归档,包括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获得的科研成果奖项等。
2.1.2 学校设立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方便教师对科研成果进行登记和查询。
2.2 科研成果评价2.2.1 学校设立科研成果评价委员会,负责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委员会由学校科研处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
2.2.2 科研成果评价主要以论文的影响因子、专利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科研成果奖项的权重等指标为依据进行评价。
2.3 科研成果奖励2.3.1 学校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予以奖励,包括奖金、荣誉称号等形式。
2.3.2 科研成果奖励主要按照评价结果和成果发表或应用的重要程度进行确定,评价委员会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奖励提案,学校领导根据提案进行决策。
二、考核奖励制度范本1. 教师科研工作考核1.1 科研项目完成情况考核1.1.1 对教师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按时完成情况的考核。
学校教育科研奖励办法
学校教育科研奖励办法科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促进教师深化学科研究,提高专业素质。
为了鼓励和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本文将就如何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奖励办法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展开讨论。
一、奖励项目和级别为了能够全面激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学校应该设立多个奖励项目和级别,以覆盖不同的科研类型和成果。
例如,可以设立教育科学研究奖、学科创新奖、教材编写奖等。
同时,学校还应该设立不同的级别,包括校级、市级和国家级,以鼓励教师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二、奖励标准和评价方法制定奖励标准是确保科研奖励公正性的关键。
学校可以参考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综合评价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全面。
三、奖励资金和资源分配要确保科研奖励体系的有效运行,学校应该保证充足的奖励资金和资源分配。
可以设立专门的科研奖励基金,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科研工作。
同时,学校还可以提供必要的研究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支持。
四、科研成果的权益保护为了进一步激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学校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
可以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帮助教师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鼓励他们积极申请专利、版权等。
五、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学校应该建立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规范的申报程序和管理流程。
科研项目的申报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创新意愿,鼓励他们提出有独立思考的科研方案。
六、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的应用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学校应该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可以建立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七、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培养科研团队的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团队项目,鼓励教师组建科研团队,加强合作研究和交流。
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八、科研教师的榜样力量学校要发挥科研教师的榜样力量,树立他们的形象和地位。
教科研奖励制度(3篇)
教科研奖励制度是指为了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教学创新工作,对其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教科研奖励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术论文奖励:对教师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学术分数或者荣誉称号。
2. 科研项目奖励:对教师申请和负责的科研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可以给予研究经费资助、荣誉称号或者升职加薪等。
3. 教学成果奖励:对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突出表现和创新实践进行奖励,可以给予表彰证书、奖金或者职称晋升。
4. 专利成果奖励:对教师取得的专利成果进行奖励,可以给予一定的奖金、荣誉称号或者技术评价。
5. 学术交流奖励: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对其取得的交流成果进行奖励,可以给予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的报销或者学术津贴。
除了以上方面的奖励,还可以设置学术指导奖、学科竞赛奖等其他形式的奖励,以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教科研奖励制度(2)是一种激励教职工开展科学研究的机制,旨在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教科研奖励制度的设置:1. 研究项目奖励:根据教师申请的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
2. 科研成果奖励:对于教师在科研领域内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成果或专利发明,给予奖励,如稿费、奖金或荣誉称号等。
3. 教师培训资助:鼓励教师参加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或培训班,提升其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给予相应的资助。
4. 研究团队奖励:对于取得科研成果的研究团队,给予集体表彰和经费激励,以鼓励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5. 学术荣誉奖励:根据教师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卓越表现,评选年度最佳教育科研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等。
6. 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调整:给予积极投入科研工作的教师更多的休息和工作时间,适当减少教学工作量。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教职工。
第三条学校教科研工作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兼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条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较高综合素质和具备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条学校设立教科研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和奖励等工作。
第二章教科研工作的安排和管理第六条学校每学年制定教学计划和科研计划,明确教学和科研任务,确定教学和科研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第七条教职工应按照教学计划和科研计划,严格落实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第八条教职工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应本着科学、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注重实践和创新,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第九条学校设立教科研资金,用于支持教职工参与科研活动,购买教学和科研设备,开展教学和科研项目等。
第十条学校鼓励教职工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课题研究,推进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第三章教科研工作的考核和奖励第十一条学校设立教科研工作考核制度,对教职工进行定期考核,以评价教职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效。
第十二条教科研工作考核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施情况、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等方面。
第十三条教科研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级,以及加分、减分和不加不减等奖惩。
第十四条优秀的教职工可以获得奖励,奖励内容包括金钱奖励、荣誉称号、职称晋升等。
第十五条学校设立科研创新奖,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职工进行奖励,奖励内容包括奖金、荣誉证书、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等。
第十六条学校设立教学质量奖,对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职工进行奖励,奖励内容包括奖金、荣誉证书等。
学校教科研制度及奖励办法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教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科研创新活力,特制定本制度及奖励办法。
二、教科研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育科研人才。
3. 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三、教科研制度1. 组织架构:成立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教科研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
2. 课题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申报,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3. 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
4.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5. 培训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奖励办法1. 课题奖励:- 对成功申报并获批的各级各类课题,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 对在省级以上课题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论文奖励:- 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根据论文级别和影响因子给予相应的奖励。
- 对获得优秀论文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 教学成果奖励:- 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 对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4. 学术交流奖励:- 对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5. 其他奖励:- 对在教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学校将给予额外的奖励。
五、实施与监督1. 本制度及奖励办法由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科研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及奖励办法的顺利实施。
3. 对违反本制度及奖励办法的个人或团队,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及奖励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学校实际情况变化,可进行相应修改。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细则(三篇)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激励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创新与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是对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的一项制度。
第三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的原则是公正、公平、有效。
第四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分为个人奖和团队奖两类。
第五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门和学科负责人的作用,形成集体评审的结果。
第六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公开的原则进行。
第七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的资金来自学校教育经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
第二章个人奖的评定第八条个人奖是对个人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的一项制度。
第九条个人奖评审的原则是公正、公平、有效。
第十条个人奖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成果:主要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包括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教学方法创新、获奖情况等。
(二)教育科研成果:主要评价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包括论文发表、科研项目、教材编写、课程研究等。
(三)教育改革创新:主要评价教师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成果。
(四)师德表现:主要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师德表现和影响力。
第十一条个人奖评审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
第十二条初评由学科负责人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出初评名单,再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复评,最后由学校教务处领导小组进行终评。
第十三条终评结果由学校教务处正式公布,并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的结果应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团队奖的评定第十五条团队奖是对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的一项制度。
第十六条团队奖评审的原则是公正、公平、有效。
第十七条团队奖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团队建设:主要评价团队在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方面的建设情况。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奖管理办法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奖管理办法概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奖是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的优秀成果的表彰和奖励。
管理好这项奖励,可以激励教师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奖项设置、评审标准、申报程序、奖励资金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奖项设置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奖应包括教学奖和科研奖两个方面。
教学奖主要针对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杰出表现,科研奖则关注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
教学奖可设置为“优秀教师奖”和“优秀课程奖”,科研奖可设立“科研突出贡献奖”和“科研创新奖”。
二、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应该客观公正,明确而细化,能够鼓励教师们的创新和实践精神。
对于教学奖,可以设置考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评价等指标;针对科研奖,可以参考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发表情况、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细节方面进行评估。
三、申报程序申报程序应简明方便,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满足奖项条件的前提下,将教师的申报压力降到最低。
建议采用线上申报,教师们可以根据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并上传相关证明文件,申报材料须包括教学或科研成果的详细介绍和评价。
四、评审委员会为了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应设立教育教学科研奖评审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应由校内外专家、知名学者、行业权威等组成,以确保评审流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五、奖励资金奖励资金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作为对教师付出的肯定和激励。
学校应该确保奖金数额适中,并及时发放,以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公示与反馈评审结果应进行公示,提供给申报人和全校师生查阅。
同时,针对申报未获奖的教师,可以适时进行反馈,指导其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七、互动交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们进行经验分享、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八、长效机制为了保持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奖的积极性和持续性,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建议定期评估和改进奖项设置、评审标准和申报程序,以及加强对获奖教师的追踪和跟进。
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
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教学科研奖助成为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现有的管理办法。
一、背景介绍学校教学科研奖助是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提高其研究水平的一种制度。
通过奖励和认可,可以激发教师的学术激情,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提升。
二、现有管理办法的问题目前,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奖助的评选标准不够明确,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其次,奖助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导致激励作用不明显。
此外,申报材料和程序复杂繁琐,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明确奖助的评选标准为了确保奖助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应明确评选标准。
例如,可以从教学成果的质量、创新性以及对学校教学科研的贡献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建立奖助的层次划分为了提高奖励的激励作用,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应建立明确的层次划分。
可以按照教师的职称和教学科研水平将奖助分为不同档次,让教师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
五、简化申报材料和程序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应简化申报材料和程序。
可以优化申报系统,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填写,并提供在线提交和审批的方式,提高效率。
六、加强评审组成员的培训和选拔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应加强评审组成员的培训和选拔。
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班,提高评审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评审能力。
七、加强奖励宣传和表彰仪式为了提高奖励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应加强奖励宣传和表彰仪式。
可以通过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宣传获奖教师的事迹,激发其他教师的学术热情。
八、建立奖励项目的可持续性为了保持奖励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应建立奖励项目的可持续性。
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保证奖励经费的来源和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九、加强奖助的评估和监督为了确保奖助的效果和效率,学校教学科研奖助管理办法应加强奖助的评估和监督。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目前,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多种多样,不同学校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的办法。
一、创新思维与研究导向学校应当明确教学科研与创新发展的必然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科研活动。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导向,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他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科研工作。
二、建立奖励制度学校要根据教学科研成果的不同层次和质量,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例如,可以设立科研项目经费,提供资金支持和教学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开展。
三、评价指标与标准学校应当明确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评价指标应该包括科研项目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创新贡献等,标准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学术界权威机构的要求。
四、组织培训与交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加他们的学术影响力。
五、引进外部资源学校可以引进外部资源,例如邀请业界专家和学者进行教学科研指导,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和指导。
外部资源的引进可以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和创新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建立奖项和荣誉学校可以设立教学科研成果的奖项和荣誉,表彰教师和学生取得的科研成果。
这些奖项和荣誉可以包括个人奖、团队奖和专利奖等,不仅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树立学校的科研品牌形象。
七、社会资源的整合学校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企业、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
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八、鼓励团队合作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加强科研能力和团队凝聚力,还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1.培养师生科研意识教育教学科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激励师生积极参与科研,学校应该制定一套科研奖励办法。
首先,学校可以设立科研成果奖励金,作为激励师生参与科研的经济支持。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科研讲座、研究交流等形式,培养师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意识,使他们主动投入科研的行列。
2.确定评选标准为了确保科研成果奖励公正、合理,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评选标准。
评选标准要尽量客观,包括科研成果的质量、影响力、创新性等方面。
同时,可以设立不同层次的奖项,鼓励不同阶段的科研工作。
3.设立科研成果奖励金学校可以设立科研成果奖励金,作为对优秀科研成果的肯定和鼓励。
科研成果奖励金可以由学校根据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定,为获奖者提供经济奖励。
4.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制度为了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投身科研,学校可以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制度,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科研能力的机会。
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师生可以深入研究某一领域,提高科研水平。
5.推动科研合作学校应该积极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
通过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6.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是科研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和实际生产部门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7.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为了确保科研工作的规范、高效进行,学校应该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科研项目的进度报告制度,及时了解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8.建立科研成果的宣传渠道学校应该建立科研成果的宣传渠道,提高科研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利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渠道,发布优秀科研成果,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评析和指导。
9.加强科研能力建设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应该加强科研能力建设。
可以组织专业培训、学术讲座等活动,提升师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育科研工作奖励制度
为了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也为了调动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特制订以下奖励制度。
(一)课题结题奖1、学校对参加区级或者区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课题结题后,赋予一次性奖励。
级别金额国家500 元省400 元市300 元区200 元2、如果立项课题获得区级以上成果奖励,学校则对参预该课题研究的教师赋予一次性奖励。
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国家800 元600 元500 元400 元省600 元500 元400 元300 元市400 元300 元200 元100 元区200 元150 元100 元80 元(二)教学论文、优质课、精品教案奖对于与教科研有关的教学论文,优质课,精品教案在区、市、省或者全国得奖,学校也予以奖励,奖励金额分别为:1、教学论文奖: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 300 元200 元100 元50 元 200 元150 元80 元40 元 100 元80 元50 元30 元2、优质课奖:级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 120 元 100 元 80 元 省 100 元 80 元 60 元 市 80 元 60 元 40 元 区 60 元 40 元 20 元 校30 元 20 元10 元3、课件奖:级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 200 元 150 元 100 元 省 150 元 100 元 50 元 市 80 元 60 元 40 元 区60 元40 元20 元4、公开课、示范课:全国 100 元、省级 80 元、市级60 元、区 级 40 元。
(三)学科竞赛辅导奖教师如通过教科研, 导致教学质量上升, 学生竞赛获奖的也可以省市区获得奖励。
1、团体奖全国、省级: 200-500 元市、区级: 100-300 元镇校级: 20-30 元以上团体奖大致奖励额度,具体视奖励级别由行政领导班子商定。
2、个人奖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国家 120 元90 元60 元40 元省90 元70 元50 元30 元市70 元50 元30 元20 元区50 元30 元20 元10 元校15 元10 元 5 元3、说明:① 惟独个人获奖赋予教师个人奖,有团体奖则只给团体奖,不重复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山东省商贸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提高教育科研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切实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特制定本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
一、管理体系 1、教科室是在校长及分管校长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并承担一定研究任务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属学校中层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市规划办、市教科所、市(区)教研室的管理与指导。
2、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室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应用研究为主),为学校科学决策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3、根据学校承担的课题级别,在相应科研领导机构的指导下,分别成立课题小组,确立课题负责人和主研教师,落实责任,分工明确。
教科室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指导,并按上级的要求,定期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4、学校应对课题研究加强领导和管理,在时间、人力、物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和保障,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课题分类及管理 1、根据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积极1 / 8争取参与有影响的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使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学校的教育决策和对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2、课题研究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反映学校的特色。
3、课题选择应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某些前沿问题确立课题,体现选题的前瞻性、新颖性,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创新价值。
4、按课题立项级别分为校级立项课题和校级以上立项课题。
其中校级课题中含组级课题,由学校教科室实施管理,并组织力量加以指导;校级以上立项课题是指市级、省级及国家级立项课题,由学校教科室协助上级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三、课题申报 1、参照济南市规划办的《课题指南》或区教研室课题,选择并申报符合学校特色的研究课题。
立项课题实行限时申报,每年一次,校级课题为上一年的 10 月底前截止,省、市级课题申报时间根据上级文件规定日期,逾期不予受理。
2、校级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省市级课题一般不超过二年。
每一位课题负责申报人在同一年度只能申报同一立项级别的一项课题(不包括课题研究参加者)。
3、申报校级以上课题须填写《济南市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书》,按栏目要求填写清楚,并送交一份《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四、课题立项 1、申报校级课题的立项论证由校教育科研评审---------------------------------------------------------------最新资料推荐------------------------------------------------------ 组承担,学校重大课题须邀请上级教科研部门的科研人员和有关领导、聘请有关专家,召开论证会组织论证。
2、评审通过的课题,在申报人根据评审组提出的意见修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后,送校长审定并书面公布确立为校级立项课题。
3、申报市级课题的立项论证由市规划办评审组承担,评审通过的课题,在申报人根据市评审组提出的意见修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后,送市规划办审定并书面公布,确定为市级立项课题。
4、申报省、市级课题,先由市教科部门负责论证,在申报人根据评审组意见修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后,由市教科所负责统一报送上级教科研部门。
5、凡被确定为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后,校级课题立项取消。
五、过程管理 1、课题申报经批准后,接收《立项批准通知书》,由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
2、课题立项后一月内上报正式方案,并召开开题会,确认开题。
3、教科室应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检测研究效果,提供信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课题组负责人至少每一学期作出口头或书面的阶段研究报告,并将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阶段报告送市教科所备案。
4、课题组要强化研究过程的自我管理,抓好计划实施的反馈调节,抓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3 / 85、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或延长研究期限,课题负责人应书面报告学校教科室,经同意后方为有效(市级以上课题原则上不允许延长期限),并报市教科所备案。
6、对立项无实际进展的课题,校教科室在经过帮助、督促后仍未能按计划进行研究者,校级立项课题经校长所同意,市级以上课题经市教科部门同意,应通知课题组负责人中止研究,并撤消课题项目,该课题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课题。
六、课题结题 1、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应做好材料的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撰写成果报告。
2、课题结题报告的形式一般为: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专著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软件、音像制品或实物模型等。
3、结题报告送评的截止日期:校级课题为每年的 9 月 30 日。
市级课题按规定的结题时间。
4、凡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内送交结题报告且无书面延期申请的立项课题,一律视为无效课题,由市、区、校教科部门以书面形式公布,取消该课题的立项资格,课题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任何一级的课题。
七、成果鉴定评价 1、校级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评价由学校教育科研评审组承担,鉴定评价工作在每年的期末前完成,由学校以书面形式公布,并将评价结果报市教科所备案。
---------------------------------------------------------------最新资料推荐------------------------------------------------------ 2、市级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评价由市教科研评审组承担,由市教科部门以书面形式公布。
3、评选为各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者,列入教职工年度考核成绩,学校分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作为评职、评优的条件之一。
4、学校重大课题结题后,其研究成果须报上级科研机构同意,邀请有关专家,采用通讯或会议形式,组织课题鉴定。
八、研究经费管理 1、学校对立项的各级课题均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
2、每年科研专项经费为 50000 元;当年度未使用完,余额转入下一年度。
3、研究经费按以下标准给予(暂定金额)课题级别经费标准课题级别经费标准国家重点课题 10000 元市级重点课题3000 元国家规划课题 8000 元市级规划课题 2019 元国家级其它课题 3000 元市级其它课题 1000 元省级重点课题 5000 元校级课题 1000 元省级规划课题 3000 元省级其它课题 2019 元注:子课题的科研经费按同级其它课题发放。
4、研究经费按立项开题、研究中期报告、结题,分别按 30%、30%、40%给予。
5、到期如未能结题者,已领取的科研经费全额退回。
九、成果推广 1、学校教科室要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除5 / 8编印优秀成果集和会议交流外,应由学校教科室组织成果获奖者在全校或局部范围内对接受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推动科研成果有计划有步骤地得到应用。
2、学校教科室在推广过程中要逐步实现由低级向高级转化,提高推广效果。
并在推广过程中,对推广的形式、途径、方法等进行研究,使成果推广更为科学、有效。
十、课题档案管理 1、课题档案应包括:(1) 《课题申报表》及课题研究方案、论证材料; (2)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3) 研究工作中期报告及研究成果报告; (4) 成果鉴定评价、验收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 (5) 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
2、学校教科室对校级立项课题进行编号存档。
课题的编号一般为 6 位数,前四位数代表年份,第五、六位为课题顺序编号。
十一、奖励办法(一)获奖论文奖励标准:级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省级教育厅或省教育学会 150 120 100 80 教育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 120 100 80 市级教育局或市教育学会 100 80 50 教育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 80 50 30 校级 50 30 20 注:(暂定金额) 1、非教育行政系列的论文评比不属此奖励范围。
2、校级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按上交论文的 5%、---------------------------------------------------------------最新资料推荐------------------------------------------------------ 15%、40%评出,每次分别不少于 2、5、10 篇;(二)发表的论文、专著奖励标准:论文发表级别奖励标准国家级报刊按每千字 20 元计算,最高不超过 100 元。
省级报刊按每千字 10 元计算,最高不超过 80 元。
市级报刊 30 元注:1、论文:(1)1000 字以下,均不奖励;(2)发表的论文与人合作的情况处理办法:与本校教师合作的,学校按标准发给,由合作者自行解决;与非本校教师合作的,按第一作者 60%,第二作者 40%标准发给。
(3)专业报刊增刊中发表的论文不奖励。
2、专著:专著的奖励按每千字 20 元发给。
与人合作的,按个人实际撰写的字数计算。
最高不超过 1000 元。
3、发表的论文与专著均不含有偿或自费发表出版。
(三)说明:1、每年论文奖励专项经费为 10000 元,当年未用完,余额转入下一年度;2、本办法所列的论文、专著均指与教育教学(含专业)相关者;3、每人每学年每类享受最高奖一次;4、同一篇7 / 8论文多层次或多次获奖(含跨年度),按就高原则,不重复计奖; 5、市级以上凭获奖证书及本论文(含文本与电子)到教科室申请、登记后按相应等级领奖。
十二、本办法自 2005 年 9 月 1 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