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和维生素1

合集下载

酶和维生素1.ppt

酶和维生素1.ppt
催化水解反应的酶: 一般可省去底物水,省去反应类型。
第二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性
酶促反应(Enzymatic reaction):酶催化的生物化 学反应。 底物(substrate):由酶催化,发生化学变化的物 质。
新陈代谢不可缺少,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
一.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1.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2.稳定底物形成过渡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 应; 3.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 4.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变化。
一般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酸碱度( pH 5-8 ) 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温度范围为20-40C。
4)酶易失活
酶高度不稳定,凡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强酸、 强碱高温等)都能使酶破坏而完全失去活性。
5)酶活力可调节控制
①酶和代谢物的区域化分布 ②酶活性的调节: 6)酶原某激些活酶、催共化价活修力饰与、辅变酶构、调辅节基和及酶金含属量 离的代子调谢有节物关(对。合酶成 活的 性诱 的导 抑、 制阻 和遏 激和 活降 、解激)素调、节
(4)二个功能部位:
结合部位:结合底物
多催通化过部相 位对:弱催的化力底;物转化为产物 结合特异性取决于活性部位精确原 子排列。
一些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

残基总数
活性中心残基
牛胰核糖核酸酶 溶菌酶 牛胰凝乳蛋白酶 牛胰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枯草杆菌蛋白酶 碳酸酐酶
124 His12, His119,Lys41
二. 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 3.反应条件温和 4.酶易失活 5.酶活力可调节控制 6.某些酶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及金属离子有关。 7.酶促反应无副反应
1)高效性 ①酶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

维生素和辅酶基础知识

维生素和辅酶基础知识

因为FMN和FAD广泛参加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维生素B2能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对维持皮肤,粘膜,和视觉正常功效都有一定作 用。当维生素B2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 度减弱,主要症状为: 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 皮炎等。
维生素B2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在酵母、肝、肾、 蛋黄、奶及大豆中含量丰富。
1~2mg
泛酸(遍多酸) 维生素PP(B5)
维生素B3 烟酸和烟酰胺
辅酶A(CoA)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转移酰基 转移2H(H-和H+)
3~5mg 10~20Mg
维生素B6
生物素 叶酸 维生素B12 维生素和辅酶基础知识 硫辛酸
吡哆醇、吡哆醛、吡 哆胺
能够传递酰基, 是形成代谢中间产物主要辅 酶。
维生素和辅酶基础知识
第11页
维生素B6和辅酶磷酸吡哆醛
维生素B6包含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在体内 这三种化合物都能转变为辅酶磷酸吡哆醛(PLP ), PLP氨基酸代谢中许多酶辅酶。PLP参加反应 包含转氨基作用, α -和β -脱羧作用、β -和γ -消去 作用、消旋作用和醛醇反应等。PLP化学多能性 是因为他①与氨基酸α -氨基形成稳定西佛碱或醛 亚胺;②其有效电子穴作用, 、以形成稳定反应中 间物。
维生素概念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长、发育、代 谢所必需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在体内既不作为构建机体材料, 也不作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起源,但在正 常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可作 为辅酶或辅基成份参加机体各种酶促反应。
维生素和辅酶基础知识
第1页
维生素发觉
• 孙思邈 • Eijkman, , Grijns • Hopkins 1906 • 1913 Mendel L B等

生物化学-知识点_1酶、维生素整理

生物化学-知识点_1酶、维生素整理

酶、维生素1.酶的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发挥相同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以蛋白质为主。

酶的化学组成:酶的活性中心:1)由酶分子在空间位置上比较靠近的几个氨基酸残基或其上某些功能基团所组成。

2)位于酶分子表面。

3)酶分子结构中其它部分为酶活性中心形成提供结构基础。

4)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2.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刚分泌时,无催化活性,这种无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酶原的激活:某种物质(活化素)作用于酶原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1)保证合成酶的细胞本身不受蛋白酶的消化破坏。

2)在特定的生理条件和规定的部位受到激活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3)酶原激活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调控酶活性的方式。

3.酶促反应的特点:加速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高效性:更有效地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浓度对速度的影响:底物浓度对速度的影响: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和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环境有关v=1/2Vm时,Km=[S]。

Km与酶和底物的亲和力成反比。

4.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

特点:I与S结构类似,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作用强弱取决于[I]/[S],故抑制作用可被高浓度S解除动力学, v 降低,Vmax不变,Km增大,斜率增大医学相关性: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矿物质、维生素、酶1知识讲解

矿物质、维生素、酶1知识讲解

矿物质、维生素、酶1食品化学--维生素,矿物质,酶A卷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维生素2、食品添加剂3、酶抑制剂4、酶促褐变二、选择题。

(本题共60分,每小题4分)1、下列维生素中对光最不稳定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CD、维生素D2、下列维生素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最稳定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B5D、维生素D3、在古代一次航海中,由于缺乏水果,船上的大部分人都死于一种疾病,后来给他们吃了番石榴,这种疾病就没有再出现了。

请问这个疾病是什么?因为橙子中富含那种维生素才抑制了该疾病的发生?()A、维生素D 坏血病B、维生素C 恶性贫血C、维生素C 坏血病D、维生素D 恶性贫血4、在强酸性条件下加工下列食品,()的营养价值受损失比较大。

A、橙子B、大豆C、花生D、动物肝脏5、延缓衰老是每个女性的梦想,因此近年来许多女性都服用富含()的食品或药剂。

A、维生素CB、维生素EC、维生素DD、维生素A6、下列那种加工过程不会引起维生素B的严重损失()A、将小麦磨碎制成面粉B、做馒头时往里面加入强碱性物质C、淘米时多次用清水淘洗米D、在弱酸性条件下加热含V B的食品7、在植物食品中,磷主要以下列哪种盐形式存在()A、草酸盐B、植酸盐C、磷酸盐D、偏磷酸盐8、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矿物质损失的主要途径()A、淋洗B、酸化C、除下脚料D、碾磨9、下列哪种矿物质是对身体有害的()A、AsB、AlC、CoD、Mn10、下列那种食品不能用热处理法来控制酶促褐变()A、果蔬B、食用香料C、牛奶D、洋葱11、下列哪种酶对水果果汁有澄清作用()A、果胶酶B、蛋白酶C、纤维素酶D、葡萄糖氧化酶12、酶促褐变中,酚类底物结合能力大小排序正确的是()①苯酚②焦性没食子酸③绿原酸④酪氨酸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③①D、③④②①13、啤酒是最早用酶的酿造产品之一,在啤酒酿造中,对于啤酒泡沫的形成和持久性、啤酒的香气和风味有很重要的作用的酶是()A、β-淀粉酶B、果胶酶C、蛋白酶D、半纤维素酶14、既能与酶结合,也能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抑制剂是()A、不可逆抑制剂B、竞争性抑制剂C、非竞争性抑制剂D、反竞争性抑制剂15、脲酶催化水解尿素表现了酶的哪种专一性()A、绝对专一性B、键专一性C、基团专一性D、立体化学专一性三、是非题。

酶与维生素

酶与维生素

3、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酶的反应条件温和,低温、高温、强
酸、强碱、重金属、抑制剂等都易改变 酶活性。
4、酶的活性受到调节控制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或调节酶的催化活
性,如代谢物、对酶分子的共价修饰等。
第二节 酶的结构和功能
(一)按酶的组成分类
单纯酶(简单酶) 仅有aa,淀粉酶、脂肪酶
酶→
酶蛋白 决定酶促反应特异性
(一)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分子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引
起酶活性的抑制,且不能采用透析等简 单方法使酶活性恢复的抑制作用就是不 可逆抑制作用。
专一性抑制(如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 的抑制)
非专一性抑制(如路易士气对巯基酶的 抑制)
(二)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分子以非共价键可逆性 结合造成酶活性的抑制,且可采用 透析等简单方法去除抑制剂而使酶 活性完全恢复的抑制作用就是可逆 抑制作用。
六、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凡是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
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 剂(inhibitor)。 按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可将其分为 不 可 逆 抑 制 作 用 (irreversible inhibition) 和 可 逆 抑 制 作 用 (reversible inhibition)两大类。
结合酶(全酶)→
辅酶
辅助因子→ 决定酶促反应性质和类型
辅基 金属离子
由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组成的酶称为全酶(酶蛋 白与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活力)。
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法除去的小分子 有机物称为辅酶。
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用透析法不易除去的小 分子有机物称为辅基。
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酶结合,组成一种全酶, 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进行某种化学反应。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水溶性维生素可以形成辅酶。

1.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体内活性形式为焦磷酸硫胺素(TPP)。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也是转酮醇酶的辅酶。

2.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体内活性形式为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

3.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体内活性形式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NAD+及NADP+是体内多种脱氢酶(如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辅酶,起传递氢的作用。

4.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内活性形式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也是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ALA合酶)的辅酶。

5.泛酸:又名遍多酸,体内活性形式为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ACP)。

CoA及ACP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

6.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如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参与C02的羧化过程。

7.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体内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
(FH4)。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

8.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体内活性形式为甲基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

生化作用:参与体内甲基转移作用。

9.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铁的吸收。

论述维生素与辅酶的作用

论述维生素与辅酶的作用

论述维生素与辅酶的作用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而辅酶是一种辅助酶催化反应的物质,它与酶一起参与调节和促进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

维生素与辅酶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详细论述一下它们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维生素B族包括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主要作为辅酶的组成部分存在,它们能够与酶结合,参与调节和促进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

比如,维生素B1是合成乙酰辅酶A的必需物质,乙酰辅酶A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重要物质;维生素B2是FAD(辅酶FAD)的组成部分,它在人体内参与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B6是多种辅酶的前体物质,它在人体内参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等。

此外,维生素C也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些维生素主要溶解在脂肪中,可以在人体内储存一段时间。

脂溶性维生素的作用主要是参与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

比如,维生素A在人体内主要以视黄醛的形式存在,它是视网膜感光的关键物质,对于保护视力非常重要;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损伤;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和血液凝固过程。

总的来说,维生素与辅酶密切相关,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共同参与调节和促进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保持人体健康。

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要保证摄入足够的各种维生素,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同时,合理搭配食物,注意饮食均衡,可以更好地发挥维生素和辅酶的作用,保持身体健康。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酶与维生素(含试题及解析)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酶与维生素(含试题及解析)

第三章酶与辅酶一、知识要点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每分每秒都进行着成千上万的大量生物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且速度非常快,使细胞能同时进行各种降解代谢及合成代谢,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生物细胞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以极高的速度和很大的专一性进行化学反应,这是由于生物细胞中存在着生物催化剂——酶。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不同于一般的催化剂,它具有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和酶活可调控性等催化特点。

酶可分为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六大类。

酶的专一性可分为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其中相对专一性又分为基团专一性和键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又分为旋光异构专一性、几何异构专一性和潜手性专一性。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S)、酶液浓度(E)、反应温度(T)、反应pH值、激活剂(A)和抑制剂(I)等。

其中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为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 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当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分别对Km 值与V max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酶的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即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酶的催化机理包括过渡态学说、邻近和定向效应、锁钥学说、诱导楔合学说、酸碱催化和共价催化等,每个学说都有其各自的理论依据,其中过渡态学说或中间产物学说为大家所公认,诱导楔合学说也为对酶的研究做了大量贡献。

胰凝乳蛋白酶是胰脏中合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活性中心由Asp102、His57及Ser195构成一个电荷转接系统,即电荷中继网。

其催化机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反应的酰化阶段,第二阶段为水解反应的脱酰阶段。

同工酶和变构酶是两种重要的酶。

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变构酶是利用构象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活性的酶,是一个关键酶,催化限速步骤。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和辅酶
第28页
CoI: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
维生素和辅酶
第29页
CoI: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维生素和辅酶
第30页
CoII: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NADPH)
维生素和辅酶
第31页
维生素和辅酶
NAD-binding region of some dehydrogenases. motif (Rossmann fold).Arrow: C-4
carrying two electrons is transferred to NAD+.
维生素和辅酶
第34页
五、维生素B6与转氨酶辅酶
吡哆醇
吡哆醛
吡哆胺
B6 vitamin family
B6 deficiencies: protein metabolism disorder
维生素和辅酶
第35页
维生素和辅酶
第18页
Reactive center: C-2 of thiazolium ring
维生素和辅酶
第19页
噻唑环C-2失去H+形成负碳离子, 是很 好亲核基团
维生素和辅酶
第20页
维生素和辅酶
TPP是脱羧酶辅酶 生化作用: 脱羧
缺乏时糖代谢受阻, 丙 酮酸、乳酸就会在组织 中积累, 影响心血管和 神经组织正常功效
维生素和辅酶
第14页
维生素和辅酶
脚气
第15页
第二节 B族维生素与辅酶、辅基
维生素和辅酶
第16页
一、维生素B1和脱羧酶辅酶
硫胺素(thiamin)--VB1
缺乏: 神经炎、心力衰竭

第5章--酶化学习题

第5章--酶化学习题

第五章 酶与维生素一、名词解释1.米氏常数(Km 值):当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称为米氏常数。

2. 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3.辅基:是指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相结合的辅助因子,不能通过透析除去,需要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才能与酶蛋白分开。

4.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分子量在35000~13000,一般多属于水解酶。

如胰蛋白酶、溶菌酶和胃蛋白酶等。

5. 酶的比活力: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活力单位数。

6.多酶体系:由几种功能相关的酶彼此嵌合而形成的复合体,分子量一般在几百万以上。

7.激活剂:凡能增加酶活性的物质,通称为激活剂。

8.抑制剂:凡是能降低或抑制酶活性但不引起酶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9.变构酶:某些小分子物质与酶的调解中心相结合,改变酶的构象而使酶的活性发生改变,这种调节酶活性的方式称为变构调节,具有变构调节的酶称为变构酶。

10.同工酶: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1.酶原:有些酶(如消化系酶和凝血酶)在细胞内初合成或分泌时是无活性的,这些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

二、填空题1.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 蛋白质 或 核酸 。

2.酶具有 高效性 、 专一性 、 作用条件温和 和 受调控性 等催化特点。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底物浓度 、 酶浓度 、 PH 、 温度 、 激活剂 和 抑制剂 。

4. 与酶催化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 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 诱底物分子的“张力”和“形变”效应 、 酸碱催化 、 共价催化 、 活性中心的低介电性 等。

5.丙二酸和戊二酸都是琥珀酸脱氢酶的 竞争性 抑制剂。

6.变构酶的特点是:(1) 由多个亚基组成 ,(2) 具有T 态和R 态两种构象 ,它不符合一般的 米氏方程 ,当以V 对[S]作图时,它表现出 S 型曲线,而非 矩形 曲线。

维生素与酶

维生素与酶
(4)温和的作用条件:酶促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即可进行, 酶本身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活性。
(5)某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有关。
第二节
酶的命名及分类
一、酶的命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 p. 79-80 例如:
习惯名称:谷丙转氨酶 系统名称: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酶催化的反应:
咯嗪两部分组成。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
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核黄素(维生素B2)
FMN
FAD
AMP
1. 亚类
1. 亚亚类
27 序号
2. 根据酶的组成分类
单纯蛋白质酶类
酶蛋白决定底物的类型 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Hale Waihona Puke 酶蛋白质结合蛋白质酶类
辅助因子
金属离子 金属有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3. 根据酶的分子特点分类
① 单体酶; ② 寡聚酶; ③多酶复合体
第三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一、维生素和辅酶的概念
维生素与酶
酶学研究简史
• 公元前两千多年,我国已有酿酒记载。 • 一百余年前,Pasteur认为发酵是酵母细胞生命活动的
结果。 • 1877年,K ühne首次提出Enzyme一词。 • 1897年,Buchner兄弟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实现
了发酵。 • 1926年,Sumner首次从刀豆中提纯出脲酶结晶。 • 1982年,Cech首次发现RNA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提
维生素A(A1) 维生素A2
β-胡萝卜素
2.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D4、
D5。其中D2,D3活性最高。
维生素D的通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氧化-还原酶类 (Oxido-reductases)
AH2 + B (O2)
A + BH2(H2O2,H2O)
主要是氢的转移或电子传递的反应。
脱氢酶类(dehydrogenase) 氧化酶类(Oxidase)
6/29/2020
“2”. 转移(移换)酶类 (Transferases) 催化化合物中某些基团的转移。 A·X + B →A +B·X
学说。 ⒊1926年,Sumner 刀豆种子脲酶结晶,首次证明酶是具有催化
活性的蛋白质。 ⒋1982年,Cech对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RNA具有催化作用——
ribozyme(核酶)。
6/29/2020
三.酶的分类
⑴国际系统分类法 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ittee, EC) 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和机理,分成六大类:
液态钯( 48.9KJ/mol)
过氧化氢酶(8.4KJ/mol)
蔗糖
果糖+葡萄糖
活化能:无催化剂(1339.8KJ/mol)
H+(酸)(104.7KJ/mol)
蔗糖酶( 39.4KJ/mol)
6/29/2020
②提高反应速度107 –1013倍(非酶催化剂)
或108 –1020倍(非催化反应)。
例如: 65C条件下,1克结晶-淀粉酶可催化2吨 淀粉水解。 一餐饭在37 C下的消化: 无催化剂需50年;消化酶消化3-4小时。
一个底物分子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根据X分成8个亚类: 转移碳基、酮基或醛基、酰基、糖基、 烃基、含氮基、含磷基和含硫基的酶。
6/29/2020
“3 ”水解酶类 (hydrolases)
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
AB + H2O
AOH + BH
“4 ”裂合(裂解)酶类
(Lyase)
催化底物分子中非水解性移去一个基团或原子形成 双键的反应及其逆反应。
第1大类,氧化还原酶 第1亚类,氧化基团CHOH 第1亚亚类,H受体为NAD+ 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流水编号
6/29/2020
⑵按酶化学组成分类 简单蛋白酶和结合蛋白酶
⑶按酶结构特点分类 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和 多功能酶
6/29/2020
四.酶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1)根据催化底物命名(蛋白酶;淀粉酶) 2)根据催化反应的性质命名(水解酶;转氨酶;裂
解酶等) 3)结合上述两个原则命名(琥珀酸脱氢酶) 4)在这些命名基础上加上酶的来源或其它特点(胃
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脂酶和酸性磷酸脂 酶)。
缺点:一酶多名,一名多酶,写出反应难。
6/29/2020
2.国际系统命名法(国际酶学委员会1961年提出)
酶催化的反应: 丙氨酸+ -酮戊二酸 谷氨酸 + 丙酮酸
A + B + ATP + H-O-H→A B + ADP +Pi
连接酶,与ATP分解反应相互偶联,催 化C-C、C-O、C-N 以及C-S 键的形成反 应。
丙酮酸羧化酶 丙酮酸 + CO2 草酰乙酸
6/29/2020
酶的身份证号码——编号
EC 酶大类号.亚类号(底物).亚亚类号.序号
乳酸脱氢酶 EC 1. 1. 1. 27 酶学委员会缩写
“5”. 异构酶类( Isomerases)
A
B
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
即底物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
6-磷酸 CH2OH 葡萄糖
O OH 异构酶
OH
OH OH
CH2OH CH2OH O HO
OH OH
常见:消旋和变旋、醛酮异构、顺反异构和变位酶类。

6/29/2020
“6”合成酶类 Ligases or Synthetases
6/29/2020
C—C键
CH3 C=O
COOH
C—O键 CH2COOH
HO—CH—COOH
CH3 C=O H
+ CO2
HCCOOH
HOOCCH
+ H2O
C—N键
COOH CH—NH2 CH2 COOH
COOH
CH HC
+ NH3
COOH
• 主要包括:醛缩酶、水化酶(脱水酶)及脱氨酶等。
6/29/2020
6/29/2020
二. 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 3.反应条件温和 4.酶易失活 5.酶活力可调节控制 6.某些酶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及金属离子有关。 7.酶促反应无副反应
6/29/2020
1)高效性
6/29/2020
①酶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
H2O2
H2O+O2
活化能:无催化剂(75.5KJ/mol)
酶促反应(Enzymatic reaction):酶催化的生物化 学反应。 底物(substrate):由酶催化,发生化学变化的物 质。
新陈代谢不可缺少,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
一.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1.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2.稳定底物形成过渡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 应; 3.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 4.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变化。
生命现象是多步反应; 生理条件下无催化剂许多反应进 行的太慢或不能进行。
细胞需要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s) 每一种生物生命过程必须。
6/29/2020
第三章酶与维生素(P70)
6/29/2020
第一节 酶的概述(P70)
一.酶的概念 二.酶的发展简史 三.酶的分类 四.酶的命名
6/29/2020
6/29/2020
2)专一性(Specificity)
①概念:
又称特异性,是指酶在催化生化反应时 对底物严格的选择性。 指一种酶只能作用于某一种或某一类 (结构性质相似)特定底物。 即例酶如只:能蛋催白化酶某催一化种蛋或白某质一的类水化解学;反应。 核酸酶催化核酸的水解。
一.酶的概念:
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 分的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s )。
二.酶的研究简史
⒈酶的发现与提出
1878年 巴斯德 发酵是酵母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果, 出现酶的名称 1897年,Buchner兄弟 不含细胞的酵母汁成功实现了发酵。提出了
发酵与活细胞无关,而与细胞液中的酶有关。 ⒉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了酶促动力学基本原理—米氏
习惯名称:谷丙转氨酶 系统名称: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系统名称: <<Enzyme Handbook>> Thoms E.Barm编 底物名称(构型)+反应性质+酶。 底物不止一个,全部列出,用冒号(: )分隔。
催化水解反应的酶: 一般可省去底物水,省去反应类型。
6/29/2020
第二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