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稿教师资格试讲稿人教版语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试讲稿
《荷塘月色》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号考生,今天,我为大家试讲的题目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体会了《荷塘月色》所领略到我们的美的享用。
师: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主干?师:嗯,你说道就是时间的先后顺序,非常不好,除了吗?师:你说还有——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也就是移步换景。
说的也非常的准确。
二、析读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还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它的叶脉呢?师:大家探讨的声音渐渐大了,认为大家已经化解的差不多了。
师:第一组同学已经自觉的坐好。
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讨论成果。
师:哦,你们指出“精致的语言”形成了文章的叶脉。
(板书:语言精致)师:那文章有哪些精美的语言呢?师:就是啊,文中存有很多相似的句子,例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满山红的就是田田的叶子。
它们之所以念去简洁、自然,就是因为他们都使用了——叠词。
师: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等。
师:哦,你说道如果不必叠词与否可以?师:那就让我们试着换一种说法。
师:“坎坷的荷塘上面,满山红的就是很多的叶子”、“微风过程,送去缕清香”......师:你的头啊,都快要成拨浪鼓了。
师:认为你就是不赞同删除叠词的,那就说道下你的理由吧。
师:嗯,你说叠词更能体现文章的柔美、舒缓、流畅。
师:那现在,就要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句子,再次体会下文章的叠词之美。
师:嗯,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都不一样了。
师:第二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哦,你们真的“直白的修辞学”也形成了文章的叶脉。
师:那文章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师:哦,你说道“叶子水很高,像是亭亭的舞女的裙。
”将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子,写下叶子的美丽。
师:你说的非常准确,不仅点出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指出了它的作用,基础知识非常的扎实,好,请坐。
教师资格试讲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荷塘月色的景象,领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述的荷塘月色的景象的理解和描绘。
(2)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荷塘月色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荷塘月色的美丽之处。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荷塘月色》。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和讲解。
4. 教师讲解与示范:(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进行示例分析。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练习。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 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应用。
3.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描写文章,进行欣赏和分析,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师资格试讲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理解《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欣赏散文的意境美。
2. 运用写作技巧进行散文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
2. 准备相关散文阅读材料,供学生讨论和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景,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荷塘月色》,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意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与荷塘月色相关的写作话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加深对作者写作风格的理解。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散文,参加校内外的写作比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并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荷塘月色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荷塘月色各位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面试说课稿吧!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荷塘月色”,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荷塘月色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著名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下面我将根据我的备课思路和设想,一一展开讲说。
一,说教材,学情(一)说教材特点《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图景,语言文字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著名的美文。
也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历年来重点保留并解读的文章,因此相当重要。
(二)说学情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目前高一年级的学生多数都对写景抒情的散文有所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
但由于知识水平和年龄限制,阅读多停留在粗读和泛读。
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还尚待形成。
尤其对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所流露的情感还不了解。
所以在引导阅读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创设适当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灵敏的语感。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为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本课内容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学习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体会作者感情。
由于本篇课文较为重要,对高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因此我将本篇课文分两课时讲解。
第一课时:学生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品味文中语言,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以下为第一课时讲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说课稿:《荷塘月色》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说课稿:《荷塘月色》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本部分学习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通过“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在“读”中品味语言之妙,从而主动探究本文的魅力所在。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掌握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提高语言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重点是:1.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4—6段的赏析,感受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景中有情,物我交融美好境界。
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的深层思想。
五、说教法学法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
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情景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荷塘月色》教案---试讲材料
《荷塘月色》教案---试讲材料《荷塘月色》教案(一)一、教学目标(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2)体味作者匠心: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
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
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
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
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
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
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
《荷塘月色》试讲逐字稿
《荷塘月色》试讲逐字稿作者:朱自清文体:写景抒情散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中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诵读,品味本文语言,学习作者充满诗意的语言艺术。
3.品味“荷塘月色”的画面美、意境美,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的彷徨、苦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赏析描写荷塘、月色的语句2.学习并赏析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的相关语句三、教学方法教法:诵读指导法、点拨启发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学法:课前预习法、诵读涵泳法、圈点勾画法、合作讨论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荷塘图片师:同学们,面对这片碧绿的荷塘,你想到了什么?生1:想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诗人杨万里的笔下,荷花是色彩艳丽的。
生2: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日的荷塘是生机勃勃的。
生3:想到了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品质,是高洁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面对这般美景,朱自清先生又是如何描绘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欣赏这“荷塘月色”。
(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问题:播放“配乐范读”,学生跟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这篇文章写了在夜深人静时,作者去散步,路过荷塘时,看到了月光下的荷塘以及荷塘上的月色。
(板书:月下荷塘、塘上月色)2.问题:究竟是怎样的景象?(过渡至下一个环节)(三)品读课文,深入分析1.问题:文章用哪几个段落重点描写荷塘和月色?自由朗读4-6自然段,重点描写荷塘和月色的语句。
学生回答:“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裙。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叶比作裙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荷叶的柔美。
教师总结作者笔下的荷叶,具有柔美的特点(板书:荷叶柔美)问题:如果换成“碧绿的大玉盘”可以吗?学生1回答:不可以,“裙”让人们感觉荷叶是舞动着的;“大玉盘”则是固态的,相比之下缺少动态,让人感觉很生硬,失去了美感。
《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塘月色》说课稿1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时,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
首先把握读。
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
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
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
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
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
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
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效果。
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
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教师资格试讲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课文作者朱自清及其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作者写作背景。
难点:(1)体会作者通过关键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课文描绘的荷塘月色,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营造荷塘月色的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美。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播放轻音乐,营造氛围。
(3)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写作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模仿。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字词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概括主旨。
(2)教师引导分析课文结构,提炼主题。
5. 欣赏与感悟:(1)学生讨论:你最喜欢的荷塘月色景象是怎样的?(2)教师总结,引导珍惜美好时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 运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短文。
3. 调查身边同学对荷塘月色的看法,总结大家喜欢的理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朗读、讨论等方面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短文写作和调查总结等方面。
《荷塘月色》说课稿
《荷塘月色》说课稿下面分享这篇《荷塘月色》说课稿,说起朱自清,大家脑海一定涌现出很多关于他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品味这篇《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
然后再总结。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高中语文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1号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荷塘月色》,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本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
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经典的美文。
二、说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分析、表达能力。
2、学习巧妙的语言修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了解作者寻求宁静、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我将鉴赏语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为我教学的重点,通感的学以致用为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拟采用诵读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讨论法。
声情并茂的配乐诵读法:此法可使听众渐入佳境,引起共鸣。
图文并茂的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色图幻灯片,配合语言描绘,视听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
合作互动的设疑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探讨。
学法: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2、多模仿示范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3、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本篇散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我将采用旧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列举关于“荷”“月”的古诗词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头”“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
2、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为赏析语言美,感受画面美。
荷塘月色试讲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荷塘月色一、问好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鞠躬)!我是来应聘语文组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荷塘月色,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二、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一部经典之作,清华大学为了纪念这位作者和这篇文章,特地在院内建了一个亭子,这个亭子的名字就与这篇文章同名,而大家所熟悉的凤凰传奇组合也有一首歌曲与这篇文章同名,唱响了大江南北,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说出他的名字,对,它就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板书荷塘月色)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在学习课文之前,来先明确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教学),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2、理清作者的思绪和思想感情脉络,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探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触发点。
(还可以改的更简洁,目标内容过多)三、播放朗读录音,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
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一切闭上眼睛去欣赏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问题:•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找出散落在文中直接或间接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句子,体会作者思绪的变化四、整体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思绪,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1、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一个问题,教师总结大家带着我的问题一起欣赏完了本篇课文,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第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交流(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好,你来,你第一个举手,请坐,你虽然没听明白老师说的问题,但是你把每一段的段意都总结了一下,而且总结的非常好,同学们我们根据这位同学总结的段意,再一起来说一遍,第一段的段意是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第二段的段意是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三段的段意为行在小路上的感受;第四段的段意是荷塘美丽的景色;第五段为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六段的段意是荷塘四周的景物,第七段的段意是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作,第八段的大意是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稿2篇
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问好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高中语文组四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那么在这篇课文学习之前呢,老师想先提问大家一些问题。
大家能不能说出一些我们学过的关于描写荷花的诗句?好,我听到有同学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哦,还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非常好,我们就说到这。
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关于月色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非常好。
哦,还有《静夜思》对不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吗?还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非常好,看来这名同学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我们给他点儿掌声鼓励。
好啦,那我们今天的诗句就说到这儿了,我们发现今天的内容主要是围和荷花和月色展开的。
那就不难得出本节课的一个题目,我们今天上课的题目就是《荷塘月色》。
那么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课堂吧。
新授首先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来充分阅读一下课文。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呢,希望同学们能够完成一个小小的任务。
那就是把大家不认识不了解的生字词标记出来。
好的,我看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抬起头来了,那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我们都标记出来了哪些字?首先有一个草字头一个翁。
那么这个字念蓊,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还有一个足字旁一个度。
这个字念踱,踱步就是慢慢的走的意思。
下面我们看没看到一个袅娜。
在这里呀,它可不读娜,还有一个梵婀玲。
这个呢,就是我们英语violin小提琴的一个音译的形式。
在这里呀,朱自清先生把它比作一个仿佛在生动跳舞的少女一般。
所以用了这样的音译。
它下边有一个什么首?这个字念鷁,鷁首。
这个鷁首指的就是船头的意思,古代会将鷁鸟画在船头。
再后边有一个棹,这个棹表示的是船桨。
最后有一个词敛裾,在这里呢是指衣襟的意思。
好啦,那我们来一起整体分析一下文章。
首先来看我们读完全文以后。
荷塘月色 说课稿 教师招聘
《荷塘月色》说课稿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第二单元是散文单元,编者把《荷塘月色》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由此可见它在本单元的重要性。
因此上好这一课对学习本单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朱自清先生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教学目标作出以下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有两个: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有两个: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说教法“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五、说学法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稿教师资格试讲稿《荷塘月色》试讲稿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结构进行了梳理,了解了本文按作者的行踪和心情双重展开的圆形结构。
首先请你们回忆一下:作者的行踪怎样?请这位学生回答,嗯,他说得对,全文是遵循了“家——荷塘——回家”的圆形结构。
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你们能在文中找到原文吗?这位同学找到了:“颇不宁静——暂时宁静,淡淡喜悦——失去宁静,难以遣怀。
”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由此看来,作者的情绪随景物的转化在发生着改变,情景相融,物我为一。
今天再让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去欣赏淡淡的景,去品味淡淡的情……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阅读4—6自然段,思考这三段具体描写了哪些内容?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这三段分别写了月下荷塘的景色、荷塘中的月色和荷塘四周的景色。
可见作者描写的荷塘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今天我们重点来欣赏月下荷塘和荷塘中的月色,接着请大家自由朗读4、5自然段,再走近一些,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请大家拿起笔来,边读边在文中标示出来。
在读的过程中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和月色的?我环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大家都找得非常准确。
在第4段中描写了:荷叶、荷花、微风、荷香、流水等景物;在第5段中描写了塘中景物、月光与光影组合。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形象生动,让人宛在其中,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景技巧呢?请大家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风格方面进行赏析。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4自然段,再请他的同座说说本段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这位同学很喜欢这句话“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荷叶比作舞裙。
还有没有同学想分享一下?嗯,这位同学选择了这一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你能说说为什么很喜欢这句话吗?不错,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荷花的情态都写活了。
其实啊,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还运用了一种很特别的修辞方法,充分体现了汉语的语言之美。
这种修辞方法就是“通感”,所谓“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
是指把人们的各种感觉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又可称作“移觉”。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说:“她笑得很甜”。
这里就是把视觉转化为味觉。
文中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请大家一起帮着老师找找?同学们都找得很不错,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将嗅觉上的感受与听觉上的感受相贯通,非常形象生动,将我们的各种器官和想象力都调动了起来,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纯净柔美、清新优雅的画面。
接着再看看作者的写景角度有何变化?大家可以从远近、高低、动静、虚实、视听、声色等方面入手。
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棒,他认为文章写景角度是高与低的结合,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
那么大家请进一步思考这样写景角度的转换有何作用?看来大家都了解了,这种写景角度的转换,将荷塘最突出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代散文名家,除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之外,在语言用词上也很有特点。
那么请大家想想:这段中用词有什么特点?大家都找到了,这段运用了很多的叠词,那么我如果把这些叠词去掉或更换掉,行吗?大家都说不行,那么你能告诉我这样叠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吗?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但似乎不太全面,其实叠词的使用,可以使文章的韵律和谐,更富有音乐的美感,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最后我请大家自主学习文章的第5自然段,试试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特点方面去领略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荷塘月色》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荷塘月色》。
下面我就按我的备课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本部分学习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通过“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在“读”中品味语言之妙,从而主动探究本文的魅力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一)、教学目标1、学生情况分析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初中的学习已经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鉴赏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审美的技巧和能力上,还有待加强。
2、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依据本单元是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3、制定教学目标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②、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揣摩重要词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5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三、说教法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因此散文教学很适合鉴赏活动的展开。
尤其是,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灵的絮语,很适合于朗读。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要求,在教学时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法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
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五、教学设想由于《荷塘月色》是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读是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
授课中我始终贯穿了“朗读”。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听读和学生自己的朗读来走近文本。
初读感受画面美;;二读领略语言美;三读体会情感美;四读投入学生生命体验。
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依靠“文本”本身来说话,让学生自己来与文本对话,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者本来就是因为心绪不宁,才出来排解内心苦闷的,作者到底为什么心绪不宁,我们无法知晓,但他把他笔下的景描写的那么美,那么细。
可见作者在克制自己,努力让自己专注于眼前的景色,无论是看荷叶还是荷花都是那么精工细描。
作者本来是在看景,但美丽的荷塘景色吸引了作者,作者忘我的开始赏景了,随风飘来的荷香,使作者好像听到了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此时的作者已经和景物合二为一了,达到了一种无我之境。
由看景到赏景,引导学生达到无我之境,和学生一起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永远留在美丽的荷塘,不再回到纷繁杂乱的现实。
这就足够了。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播放《荷塘月色》Flash影片片头: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高悬,静静的荷塘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伴着轻柔的音乐,从一片荷叶中探出头来,慢慢绽放。
从盛开的荷花花蕊中现出《荷塘月色》的文题及作者。
提问:看到我设计的篇头了吗?看到花儿盛开,心情怎么样?有一个成语是形容人很高兴的,与花开有关,是什么?心花怒放。
花儿开放是写什么?写景。
你们看到花儿开放,很开心是写什么?写情。
写景是为了什么?抒情。
(导出本课主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板书)(三)、诵读四五段,感知画面美。
引导学生诵读第四五段。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
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第二步,抽学生起来朗读。
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3)教师适时的范读一部分。
“美读吟诵”是“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诵读的关键“在于走入作者文字之心”。
而且,老师的诵读,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达成共鸣”,使冷冰冰的文字活了起来,使听课的学生在情绪上达到一个高潮。
韩军老师认为诵读有三不在:不在普通话,不在音色美,不在声音大,关键在于走入作者文字之心。
程翔老师认为“读书要有一种生命的投入”(4)再次动情朗读。
听完范读后,竞读交流:分组竞赛,各组推举优秀者在班上朗读表演。
通过多形式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四)、仔细品读,体验感情美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
再次请学生起来朗读四五段,这次是请学生挑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段,带着感情来读。
(五)、诵读品味,领悟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多媒体出示问题:第四五段都写了哪些景,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这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是怎样的?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1、第四段有哪些演员上场?第五段是给演员制造气氛的,是哪些景物?(引导学生找出四五段描写了哪些景物)2、第四段写荷塘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3、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4、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荷塘的动态呢?是为了表现什么?(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明确:毛泽东在他的《沁园春·长沙》中有一句词“万类霜天竞自由”,他由自然景物的自由自在想到了什么?那么朱自清看到荷叶荷花的自由自在,生机勃勃会产生什么样的愿望呢?追求自由。
5、第五段写月光突出了动态还是静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分析)6、心里不宁静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暂时获得了宁静。
作者对眼前美景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7、荷塘的一动一静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师板书)荷塘——动态美——追求自由月色——静态美——暂获平静,陶醉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六)、走近作者,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夹杂淡淡的忧愁假如你是六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儿女一大家全指望你养活,你工资又不高,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生在七八十年前,经历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看到国民党疯狂屠杀共产党和进步革命青年,你会参加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可是那时共产党的力量很小,随时都可能被杀。
那你还要参加共产党。
朱自清那时候作何选择呢?他选择了逃避,不参加任何一方。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同样是白色恐怖下,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鲁迅会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他的语言象投枪,象匕首,时时体现他的疾恶如仇的性格。
而朱自清的性格相对来说较平淡,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