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新疆三非心得体会
新疆三非心得体会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也日益增多,学校师生中信教人员有明显的增加之势,如何防范各种宗教组织向高校进行渗透,是做好新时期高校稳定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尤为重要。
在教育活动中,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面临的新情况,进一步认识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
深入开展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集中教育活动是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特别是“三股势力”把学校作为渗透的重点,千方百计地利用宗教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渗透,推销其政治和价值观念,拉拢学生信教,渗透活动增多,渗透形式多样,渗透力度加大。
宗教渗透具有政治恶毒性、文化侵略性、范围国际性、手段多样性、组织隐蔽性、破坏严重性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决定了要有效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就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必须不间断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新疆“三史”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族团结、维护稳定教育活动的渗透、干扰和破坏。
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学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坚持师生不能信教,坚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严格管理学校思想文化教育队伍,严禁宗教活动向学校渗透。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6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6三、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我国法律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也要求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严禁在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中传播宗教、发展信徒、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建立宗教组织,任何宗教都必须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1.宪法规定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其中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我国的教育制度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宪法的这些规定,明确了我国实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根本法律依据。
2.教育法明确“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学校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这一规定,既是我国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体现。
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各级各类国民教育学校特别是高校的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
3.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不得组织和举行宗教活动《宗教事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宗教方面的综合性行政法规,对宗教事务的各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献。
”这里所指宗教活动场所是指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依法审批设立、登记备案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
教育与宗教——精选推荐
新疆宗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民族和宗教教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重难点:正确认识教育与宗教的关系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新疆宗教活动的特点宗教信仰普遍化。
新疆南疆三地州信仰伊斯兰教的达85%。
宗教信仰存在五多现象,信教群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多,宗教教职人员多,学经人员多,朝觐人员多。
仅喀什地区依法登记的清真寺就达9861座,约占全疆清真寺总数的42。
某县有218个村,学校数112所,清真寺就有1021个,清真寺是学校数量的9.1倍。
宗教活动家庭化。
由于一些高中、初中的学生毕业后无法就业,自觉不自觉受到了宗教影响。
一些大县教育系统退休的人员较多,居住比较分散,没有人组织教师、职工的社会文化活动,他们退休后跟着信教群众跑。
宗教削弱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非法宗教活动出现。
喀什地区16.2万平方公里,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占全疆40%。
地下讲经点多、面广、线长。
一些亲戚被发展为地下讲经点的成员,一些地方未成年人占到53%,浓厚的宗教氛围滋生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经活动。
非法宗教活动年青化。
青少年始终是分裂与反分裂、争夺与反争夺、渗透与反渗透的焦点。
制造喀什地区2008年“8·4”、“8·12”暴力恐怖案件的骨干成员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
二、非法宗教的活动对教育的挑战1.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制造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及事件。
受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渗透的影响,学校学生反汉排汉的情绪严重,反汉排汉的事件频繁。
一旦有民汉学生群殴事件发生,就会导致大量学生的围观起哄、受伤,公安民警和校方在劝阻过程中被学生围住,有的学生高喊民族分裂的口号,制造民族不和谐的声音。
正确认识宗教 反对宗教极端 ppt课件
火祆教
佛教
喀什莫尔佛塔
正确认识宗教和民族的关系
宗教观念积淀于民族心理和文化生活中,宗 教问题常常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宗教不是每一个民族成员的必然属性,宗教 更不是与生俱来、人一出生就信仰的。
•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绝 不允许把宗教的教义作为师生行为规范的 标准要求,也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任何人 借宗教之名干预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 产物,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西游记》中掌控风雨雷电的 “神”
天 气 预 报
人工降雨
“神”创造了人?
OR
人创造了“神”?
人是哪儿来的?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 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 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演化 的。
宗教与风俗习惯的区别
风俗习惯是指人类社会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社 会风尚、礼仪、习俗等。是在一定的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 具体表现为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 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共同的喜好、 习俗和禁忌等。
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 心理感情、道德准则和宗教观念等。
在我国,学校是传播现代化科学知识和社会 主义现代文明的场所,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 活动,不允许教职员工和学生从事任何形式 的宗教活动,这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社 会主义学校的性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 标决定的,也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的必然要求。
中办、国办《关于做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高校进 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意见》
——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
人类的进化
“万能”的上帝犯难了……
宗教学校教育
宗教学校教育篇一:学校教育中的宗教文化问题学校教育中的宗教文化问题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作者:娜木罕摘要:教育与宗教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使教育与宗教绝对分离,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然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必须坚持的原则,现阶段,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只能是宗教与教育的办学权、管理权相分离,只能是宗教信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而必要的宗教知识教育,则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关键词:学校;宗教文化;宗教知识在教育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我国一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国家性质决定的,也符合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潮流。
但是教育与宗教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真正实现教育与宗教分离,既要坚持原则,也要讲究策略。
一教育与宗教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二者的关系,无论从历史止还是从现实来看,都是非常复杂的。
从历史来看,教育与宗教是一对连体的孪生姊妹。
当人类先祖开始在地球上活动的时候,他们就有了向下一代传递生产和生活知识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原始的教育。
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他们对许多现象无法理解,对大自然充满了恐惧,于是原始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也产生了。
原始的宗教与原始的教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某些教育内容并非宗教知识;但二者又密不可分,因为宗教知识借助宗教活动来传递,宗教活动本身就成为一种教育活动,况且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带上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最主要的知识都由巫师掌握并传授。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广泛的社会生活教育继续存在,同时出现了专门化的教育形式,即学校教育。
宗教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使广大人民把宗教当作了超脱现实苦难的精神庇护所,从中寻找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寄托;而统治阶级看到了这个“庇护所”对人民精神的麻痹作用,觉得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大力扶持宗教的发展。
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心得体会
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心得体会在沙区党委、沙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的决策部署,坚持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坚持学校师生不能信教,坚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严格管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依法处理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问题,确保了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确保了育人阵地不断巩固。
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是我区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展开的一场长期的较量和斗争,实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的政治问题。
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的百年大计,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
基于这样的清醒认识,自治区下定决心,形成合力,把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抓好抓实。
中央18 号文件发布后,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央18 号文件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由自治区教育厅牵头制定了《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见》《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工作制度》《“关于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
2011年12月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第八届委员会第9 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研究我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有关工作。
2012年2月27日,自治区召开专题会议,对自治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进行部署。
在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一个依靠地方党委、政府,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自治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依据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为根本,以有效阻断渗透和校园传教的渠道为重点,以依法处理宗教向校园渗透问题为突破口,确保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确保育人阵地不断巩固。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4课 第2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二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标要求: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认同我国的宗教政策。
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明确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和职能,说明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理解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与方式。
法治意识:遵守民族区域自治法,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
公共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科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
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
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民族格局: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3)国家统一: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提醒]主权与自治权①主权是国家性的,自治权是地方性的。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提醒]①坚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时政术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学习宗教知识心得体会
学习宗教知识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在我党历史上,对于宗教问题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曲折发展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当然是消灭阶级和剥削,建立无阶级、无宗教的共产主义社会。
但是我党对于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等特征从一开始就有着比较深刻地认识,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保护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团结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是我党长期坚持的基本宗教政策在新的时期,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教育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我党一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这既是由我党的本质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国家性质决定的,也符合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潮流。
如果借口“宗教自由”而放弃这一原则,那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何况,宗教自由是指人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如果在学校中强行进行宗教信仰教育,在一时一地必然只能向学生灌输某一种宗教信仰,而剥夺了学生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这与宗教自由的原则显然是相违背的。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就是说,公民可以信仰宗教,也可以不信仰宗教,既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我国宗教坚持实行独立办教的原则,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没有超越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允许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在我国,学校是传播现代化科学知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更不允许学生从事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
当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会背景 下,教育与宗教的分离问题备
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当代教育 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基础与实 践经验,以期为未来教育发展
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与方法
通过系统梳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体系,揭示教育与宗教相互关系的本质。
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如何处理教育与宗教的关系,总结成功经验与挑战 。
建立宗教对话平台: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推动不同 宗教间的对话和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
制定明确的教育方针:应该明确规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目标,避免教育内容与宗教观念的冲突。
促进宗教间的对话与理解
培养宗教教育师资:通过培训和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宗 教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教师,为学生在宗教问题上 的引导和教育提供支持。
03
当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 实践探索
国外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实践
01
02
03
美国
宗教不得干涉教育,学校 不得进行宗教教育和宗教 活动。
法国
法律规定世俗教育与宗教 教育相分离,学校不得进 行宗教教育和宗教活动。
英国
实行宗教中立政策,学校 不得进行宗教教育和宗教 活动。
国内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实践
法律政策保障
教育与宗教分离的法律依据
国际法律文书
《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 法律文书强调了教育与宗教的分离原则。
国家法律文书
各国宪法和教育法通常规定教育与宗教的分离,保障公民的宗 教信仰自由和教育的中立性。
法律文书的执行
各国政府和法院应遵守国际和国家法律文书的规定,保障教育 与宗教的分离。
03
加拿大宗教与教育分离政策
加拿大政府实行宗教与教育的分离政策,学校不得强迫学生参加任何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政策措施述论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政策措施述论作者:张晓晨来源:《理论导刊》 2015年第2期张晓晨(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通过立法保障公民信仰自由与受教育的权利,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奠定了法律基础。
与之相应,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接管教会学校,收回教育主权,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提供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慎重推进民族宗教革新,全面实现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教育与宗教分离;民族宗教革新中图分类号:G52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106-03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研究”(14BKS1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晓晨(1983-),女,天津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家教育事业以及宗教事业的发展。
中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中国,宗教同政治一向是分开的,所以宗教与教育的问题不像欧洲政教合一的国家那样严重。
但是,在建国初期,国内还存在大量的教会学校,这些学校受帝国主义控制,对新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当时中国的各个宗教内部也存在一些教育与宗教相混杂的状况。
因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放松对教育与宗教工作的治理,而是率先从立法着手,从法律上给予教育、宗教方面最为基本的规定和保障,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也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一、保障公民的信仰自由与受教育权利,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奠定法律基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5条明确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外5则)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外5则)作者: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17年第05期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答: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妨碍义务教育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8条同时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什么是宗教极端主义?答: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而是利用宗教外衣包装起来的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思想行为。
宗教极端主义打着宗教旗号歪曲经典教义,煽动极端思想、宗教狂热与族群仇恨,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并可导致暴力恐怖主义,让跟随者走向目无法纪、丧失理性、残害无辜的反人类、反社会的罪恶道路。
反对和抵御宗教极端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党对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答:1.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
2.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要宣传无神论,但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
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4.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5.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要严格区分、妥善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关于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心得体会
关于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心得体会篇一: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心得体会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心得体会在沙区党委、沙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的决策部署,坚持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坚持学校师生不能信教,坚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严格管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依法处理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问题,确保了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确保了育人阵地不断巩固。
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是我区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展开的一场长期的较量和斗争,实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的政治问题。
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百年大计,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
基于这样的清醒认识,自治区下定决心,形成合力,把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抓好抓实。
中央18号文件发布后,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央18号文件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由自治区教育厅牵头制定了《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见》《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工作制度》《“关于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
20XX 年12月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第八届委员会第9次常委会议,讨论研究我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有关工作。
20XX年2月27日,自治区召开专题会议,对自治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进行部署。
在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一个依靠地方党委、政府,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自治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依据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为根本,以有效阻断渗透和校园传教的渠道为重点,以依法处理宗教向校园渗透问题为突破口,确保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确保育人阵地不断巩固。
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实施方案3篇
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实施方案3篇宗教是联系人与神祇或超自然、神圣存在的文化体系,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实XXX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指导意见,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我校广大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筑牢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思想防线,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结合我校情况,特制定我校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和“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打击“三股势力”分裂活动,坚定不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工作,全面贯彻落实x工作会议精神,巩固x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自觉地推动科学跨越,巩固社会主义办学阵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围绕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认真开展集中教育,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协调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反对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体系,筑牢团结稳定和抵御渗透的铜墙铁壁。
二、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
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的目的,不仅在于扩大宗教的影响,更在于与我争夺青少年、争夺下一代、争夺未来。
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广大师生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维护国家和各民族人们的根本利益的崇高使命感,积极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自觉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关于开展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黄圩中学2017 年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指导意见,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我校广大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筑牢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思想防线,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结合我校情况,特制定我校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打击“三股势力”分裂活动,坚定不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指导意见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全省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自觉地推动科学跨越,巩固社会主义办学阵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围绕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认真开展集中教育,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协调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反对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体系,筑牢团结稳定和抵御渗透的铜墙铁壁。
二、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
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的目的,不仅在于扩大宗教的影响,更在于与我争夺青少年、争夺下一代、争夺未来。
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广大师生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维护国家和各民族人们的根本利益的崇高使命感,积极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自觉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浅谈“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认识
浅谈“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认识4月28日,自治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自治州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州党委书记李学军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入透彻地分析了当前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做好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学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坚持师生不能信教,坚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严格管理学校思想文化教育队伍,严禁宗教活动向学校渗透。
近年来,在一些人借口宗教问题引发事端中,往往是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问题更加复杂。
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冲突。
但实践证明,鲜明地高举“四个维护”的旗帜,就比较容易教育和争取大多数群众,孤立和打击少数坏人;比较容易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个维护”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行为准则。
如果谁背离了这个准则,宗教就会被引入歧途,失去在我们国家应有的地位,也就根本谈不上“相适应”。
在我们国家,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绝不允许违反国家法律,损害人民利益,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
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指导意见,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我校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净化校园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开展“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在新疆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今后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校党委统一思想,进一步认清这场斗争的性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再教育,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对我校的渗透、干扰和破坏。
正确认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宗教是什么
1、概念
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 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 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 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社会力量。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人们 对“ 超自然”力的祟拜。
3、宗教的发展
自发宗教——人为宗教 自然宗教——多神教—— 一神教 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世界性宗教
古 代 民 族 形 成 的 基 本 条 件
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民族 形成的经济条件 血缘关系的淡化 部落联盟组织的建立
国家的产生,使民族最终 形成
民族形成的多种途径
由几个部落在发展中 异种族通婚后
由几个民族融合而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形成的混血民族, 形成的民族 形成新的民族,如回族。 如美洲的新型民族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 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 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的稳定的共同体。
一是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是民族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2、民族的产生 从氏族、部落发展到了民族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 的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 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一 个必然结果。一般来说,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始 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 物。
前
言
民族与宗教是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 在民族的构成要素中宗教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 因素。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在历史上或现在都 信仰过或正在信仰着一种或多种宗教。宗教是 一个文化范畴,其实际载体是人,人是属于一定 民族的人,所以在当今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相 互关联,显得尤为突出,是当今人类所关心的头 等大事,但是民族与宗教又不能等同,且不能把 民族与宗教混为一谈,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宗教知识宣传教育
崇尚科学反对非法宗教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指导意见,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各类非法宗教活动的认识,增强学生抵制非法宗教能力,11月25日,我校召开了全校性的主题班会。
此次班会以“崇尚科学•反对非法宗教”为主题,各班都作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结合事例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非法宗教及非法宗教的危害性,随后正确引导学生怎样做到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非法宗教活动危害性的认识。
继承和发扬健康向上的民俗传统,屏弃愚昧落后的陈旧陋习,自觉抵制各类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当好反对非法宗教活动、抵制极端宗教思想法制宣传活动的宣传员,为建立和谐平安的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 1 -。
落实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自查报告
落实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自查报告示范区和风小学2021年7月24日中心校通知:要求各中小学自查有无自行(或跟随家长)参加宗教活动,有无去宗教机构、教堂参与补课,严格落实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教育法规。
接到通知后,校长杨传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学习相关法规和文件。
制定方案,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自查(排查)小组,对我校辖区内的学生“有无自行(或跟随家长)参加宗教活动,有无去宗教机构、教堂参与补课”等现象进行排查。
经过明察暗访、重点学生跟踪调查、进户询问、走访群众、认真、细致的排查,发现我校辖区内学生无自行(或跟随家长)参加宗教活动,没有去宗教机构、教堂参与补课的现象。
我们认为:学生在学校,应该大力进行唯物论、无神论的学习和宣传,树立科学人生观,而不能从事宗教活动,在学校从事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都与《宪法》、《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相违背,与我国法律所确定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学校必须保持良好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必须有一套保证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管理规章制度,因此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是不允许的。
未成年学生,世界观还没有形成,还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极易受到影响。
作为学生,本身正处于在学校接受知识、学习科学的阶段,如果信仰宗教,就会影响学习,影响他们形成科学判断事物的能力,影响他们的行为。
我们要严格坚持宗教与国民教育相分离的原则,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不得以任何形式在我校宣扬宗教。
我们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坚持宗教与国民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言
民族与宗教是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 在民族的构成要素中宗教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 因素。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在历史上或现在都 信仰过或正在信仰着一种或多种宗教。宗教是 一个文化范畴,其实际载体是人,人是属于一定 民族的人,所以在当今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相 互关联,显得尤为突出,是当今人类所关心的头 等大事,但是民族与宗教又不能等同,且不能把 民族与宗教混为一谈,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一、民族是什么?民族是怎样产生的? 二、宗教是什么?宗教是怎样产生的?
三、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宗教的关系
四、现代社会普遍遵循的政教分离原则与教
育与宗教相分离
一、民族是什么?民族是怎样产生的
1、民族概念
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 和民族问题》一书中,首次提 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
宗教消亡的条件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中指出的: “当社会通过占有和有 计划地使用全部生产资 料而使自己和一切社会 成员摆脱奴役状态的时 候,当谋事在人,成事 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 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 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灭, 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 随之消失。原因很简单, 这就是那时再没有什么 东西可以反映了。”
如汉族、维吾尔族。
宗教是什么
1、概念
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 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 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 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社会力量。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人们 然宗教——多神教—— 一神教 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世界性宗教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 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 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的稳定的共同体。
一是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是民族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2、民族的产生 从氏族、部落发展到了民族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 的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 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一 个必然结果。一般来说,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始 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 物。
义无神论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在世界观上是完全对立的 大学生党员、共青团员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 义理论,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成长为一个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新疆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聚
居和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各民族共同 团结奋斗,开发和建设了我们的美好家园。 你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 开发建设新疆的生力军,衷心地希望各民族 同学要心怀感恩祖国之情,深刻认识、正确 处理民族和宗教的关系,坚持教育与宗教相 分离,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和掌 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新疆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 量。
①自发宗教——
自发宗教:属于原始 宗教,是人类社会最 早的宗教,产生与原 始氏族社会时期,它 是原始人对自然界和 萨满法师面具、萨满 舞蹈
自身错误认识的产物, 因是自发地产生的, 称之为“自发宗教”。 人类最具代表性的自 发宗教就是“萨满教”
4、宗教的消亡
宗教的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只有消除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社 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后,宗教才能最终 消亡。
党和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具体讲在
学校教育中就是要做到五个分离 (1)学堂与教堂相分离; (2)教师与宗教职业人员相分离; (3)教材与宗教经典、宗教教义相分离; (4)学生与教徒相分离; (5)学校教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相分离。
5.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
古 代 民 族 形 成 的 基 本 条 件
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民族 形成的经济条件 血缘关系的淡化 部落联盟组织的建立
国家的产生,使民族最终 形成
民族形成的多种途径
由几个部落在发展中 异种族通婚后
由几个民族融合而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形成的混血民族, 形成的民族 形成新的民族,如回族。 如美洲的新型民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