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能正确朗读并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
2、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3、能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4、能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疏通文句;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
教学难点: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讨论。
课时:两课时。
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朗读课文,学会断句,注意感情和节奏。
2、借助字典、注释,了解词解释、句子含义。积累常用文言知识。
3、概括并口述文中三件趣事。
导入:
师问: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抓过蚊子和蛤蟆玩吗?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啊?(生讨论回答)问:那你们觉得蚊子的叫声大吗?蛤蟆算是庞然大物吗?但却有一个小孩认为蚊子的叫声又大又响,蛤蟆就像个大怪物似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沈复先生的《幼时记趣》。(板书课题)
我知道,这是同学位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你们首先要学会怎样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文意,但我想,你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商量着把文章改写成每个人不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就能读懂的文章,通过注释和工具书都不能理解的字词你们可以问老师。
读一读
①读准下列加点字。
童稚.(zhì)藐.小(miǎo)鹤唳.(lì)凹凸
..(āo tū)沟壑.(hè)庞.然大物(páng)怡.然称快(yí)土砾.(l ì)
项为之强.(jiāng)癞.蛤蟆(lài)
②学生自由朗读、集体朗读课文,做到读通顺、有感情。
③教师范读、领读课文;
译一译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词典,试着先独立翻译课文,把自己翻译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记一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做笔记)
1.实词积累:
余:我。
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眼力。察:看清。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
故:所以
私:私下里
拟:比
强:僵硬的意思
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拔山倒树:搬开土山,撞到大树,拔,移,搬开
2.虚词积累:
之:物外之趣:的。
心之所向: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昂首观之:代词,代蚊子。
项为之强:代词,代“昂首观之”。
以:徐喷以烟,用。
或:连词,或者。
其:使其冲烟飞鸣:代词,蚊子。
常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盖:连词“原来是”
为:项为之强:因为
3.一词多义:
观:昂首观之(看)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作青云鹤观(景象、景观)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时:余忆童稚时(时候)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以:徐喷以烟(经常)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介词,把)以丛草为林(当作)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之正浓(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
4.成语解释: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
5.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
6.省略字:“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省略宾语。
“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
7.省略句:群鹤舞(于)空使之(与)台齐驱之(于)别院
8.固定句式:作……观:当作……看以……为:把……当作…………为所……:表示被动,译为“……被……”
说一说
1、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性的说一说。明确: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2、请用自己的话将三件事向大家复述一遍,同学认真听好,并作适当点评。
练一练:
1、识记文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笔记本上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
2、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清代沈复的《幼时记趣》。上节课,我们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扫除了文字障碍,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更加具体地感受一下沈复幼时的童真童趣。
想一想
1、揭示本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
明确:本文中心的词语是“物外之趣”。通常的判断方法有:找标志词——“故”、或根据上下文内容的关系来判断——概括和具体、或根据上下文的结构来判断——总分结构等
2、文中描写作者充满童趣的句子有哪些?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产生过类似的“物外之趣”吗?(讨论回答)
明确:①、私拟作群鹤舞空…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②、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怡然称快。③、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驱之别院。
譬如,骑在竹竿上想象成挥鞭策马驰骋沙场的场面;看到天上的白云所产生的连篇的浮想等。
3、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
明确:从生活的态度上看对生活的热爱、平日细心的观察、想象的奇特、纯真的童心是产生“物外之趣”的因素。
板书:
热爱生活
明察秋毫
想象奇特物外之趣
纯真童心
这些乐趣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的真的童心、童趣。
4、思考“探究·练习”第一题。
明确:
一、有好的眼力:“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二、有爱好观察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三、想像的合理性:“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这样,癞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