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案(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5 次) 时间:XX/11/22 01:16pm 来源:边城[这个贴子最后由边城在 XX/11/22 01:17pm 第 1 次编辑] 想来自己很久没有写实录了,所以不好意思下,提起笔来写下这个标题。
大家都知道,这课很长,又是自读课文,怎么上确实很麻烦,虽然论坛上已经有了相关的实录和讨论,但要怎么上好,我一直很茫然。
包括到今天上课,我还很犹豫,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下手。
只是心中有个初步打算,第一课时要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课文,为明天上课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教案,还不清楚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读。
教学过程:师生问候。
师:请大家都把书关上,我想请大家齐背《诗经》三首。
生背诵课文,背得比较好。
师:背得比较整齐,很不错!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孔雀东南飞》这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生打开课本。
)师:首先请大家看到课文注解1。
大家要记住一些文学常识,一是《孔雀东南飞》选自哪里?(徐陵的《玉台新咏》)二是《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与初中时学过的《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生在书本上划记。
)我突然灵机一动,这首诗如此长,就非得让学生把所有的文字都读完吗?我难道不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读其中几段吗?学生想读哪里就读哪里,然后再问问他们读后的感想,不是也很好吗?我马上清楚了这节课应该怎样进行了。
于是我说——师:这首诗很长,我也不要求大家一口气就把它读完,我想请大家随手翻翻,翻到哪页就读哪页,看到哪段就从哪段开始读起,读那么四到五段,或者你觉得自己愿意再多读几段,也行,好吗?(生表示同意,于是开始让学生读。
)学生读了有六七分钟,读书的声音仍然没有减小,看来学生还挺喜欢读这首诗的。
我示意学生停下来。
师:好的,刚才大家都随意读了课文,我想问几位同学你读了哪些段落。
我先请张建荣同学来说说。
张建荣:我读的是要求背诵那部分,就是“鸡鸣外欲曙”开始,一直读到了12页第二段。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内容;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核心词汇及常用表达; 3.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孔雀东南飞》;2.教学PPT;3.黑板、粉笔;4.学生课本。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引入课文《孔雀东南飞》,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向学生展示一张孔雀的图片,提问孔雀的特点。
步骤二:课文阅读和理解(30分钟)1.提醒学生首先通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致内容;2.分段阅读课文,学生课本中已标出相应的段落;3.学生课本中也标注有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4.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步骤三:课文重点词汇学习(20分钟)1.教师出示PPT,将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逐个呈现;2.解释词汇的中文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词义;3.播放关于词汇的配套语音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步骤四:课文练习与拓展(25分钟)1.布置课文中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填空或完成书面练习;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答案和意见;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和阅读理解成果。
四、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感想;3.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练习;2.阅读课文并思考其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3.准备下次课程的学习材料。
注:本教案仅作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关于“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 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 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 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 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 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孔雀东南飞
第一课时
1、了解乐府诗的体裁特征,《孔雀东南飞》在乐府 诗中的地位。 2、学习“序”的内容。 3、梳理本诗结构,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4、标题有什么作用?
关于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 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 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第五部分:合葬化鸟(32) —尾声
开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首先,借鸟起全篇奠定
沉痛而悲哀的基调,起着提纲挈领,暗喻全篇
的作用。
汉代乐府民歌,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 发”,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主要作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东门行》,《十五从军征》、《战城南》, 《上邪》,《江南可采莲》
小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 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 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 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把握情节
问题: 1.概括故事梗概。 2.理清文章结构。
课文内容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引子
第一部分:兰芝自诉(2)
—开端
第二部分:被遣归家(3-12) —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 —再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 —高潮、结局
《孔雀东南飞并序》名师课件(第1课时)
解题释义
1. 作品简介: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
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 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 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 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 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 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4.偏义复词 (1)偏义复词:两个词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做一 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 作陪衬。是古代的一种语言习惯,有凑足音节的作用。
①《陋室铭》:“往来无白丁”中的“往来”,侧重于来; ②《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侧重于远; ③《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指皇帝 死,殂指平民死;其中,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④《鸿门宴》:“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偏在入。
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故事的尾声
课文小结
诗歌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叙述, 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 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 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 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2)文中的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公姥:婆婆(偏义复词) 昼夜勤作息 作息:工作(偏义复词) 我有亲父兄 父兄:同胞兄(偏义复词) 我有亲父母 父母:偏指母亲(偏义复词) 逼迫兼弟兄 弟兄:偏指兄(偏义复词) 其日牛马嘶 牛马:偏指马(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 第一课时
《孔雀东南飞》教案(第一课时)情感目标:了解“汉乐府”与乐府诗的影响。
知识目标:1、了解《孔雀东南飞》的内溶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识记徐陵与他的《玉台新咏》。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对情节作大致的划分,加上适当的小标题。
教学方法:1、品位、诵读2、讨论、点拨相结合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
今天我们学习被称为“乐府双璧” 的另一篇乐府民歌,同时它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二、关于“乐府”及《玉台新咏》①“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关于“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有自请回娘家。
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
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
这个美好的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
②《玉台新咏》与徐陵:《玉台新咏》是南朝、陈徐陵编选。
十卷。
书成于梁代。
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所收诗歌上自汉魏,下迄梁代,共七百九十六篇,其中为《文选》所收者六十九篇。
选诗范围较狭窄,多叙男女闺情,但也不乏杰作,如具有反封建礼教的积极主题和高度艺术成就的我国第一首成熟的长篇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世或题作《孔雀东南飞》)即最先见于此书。
③徐陵(507一583)字孝穆。
今山东郯城人。
南朝陈文学家。
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
梁时,官东宫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
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
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
孔雀东南飞 第一课时.ppt
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
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这样“乐府”
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其中的民歌部分,称为“乐府民歌”。来自民间的乐府 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乐府诗的精华所在。宋
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
一部总集。
文学常识:乐府诗
二、发展(7-12)
三、再发展(13-21) 四 、高潮 (22-31) 五、 尾声 (32)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汉武帝 刘彻设立的 “汉乐府”原来是指_______ 掌管音乐 的机构。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 _________ 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人们把乐府官 署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 府诗”,这样“乐府”就成了一种音乐性 的诗体名称。
今天要学习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
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世界上最长的 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 《孔雀东南飞》与北朝民歌《木兰诗》被喻为“乐府双 璧”。
1.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快速Fra bibliotek成基础 感知第1、2题。 (5分钟)
2.按照导学提纲提示划分诗歌段落,标注 在课本上,复述诗歌故事情节 。
温馨提示
课前准备: 1、课本、导学提纲、双色笔。 2、在导学提纲上写明姓名、限时训练号。 释放你的激情:大声朗诵汉乐府文学常识 课堂目标:激情高效
惜 时 高 效
全 力 以 赴
文学常识:乐府诗
乐府:本是秦汉时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
歌的专门官署,后指由乐府创作、采集的诗歌。后世文
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教案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A、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B、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C、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D、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实词[教学重点] 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B[教学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在我国灿烂的文学艺术宝库中保存着许多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小说、戏剧中更多,你能举出几例吗?明确: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陆游与唐婉等。
诗歌中,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首推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由该课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导人新课。
二、简介乐府诗和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汉乐府民歌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与《木兰诗》一起被并誉为“乐府双璧”。
它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举例:《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三、了解《孔雀东南飞》写作的时代背景,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雀东南飞 第一课时
话题:心底无私天地宽
一、解题
1、作者简介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幼小的时候,就被高人赞誉为“天上石麒麟”“当世颜回”,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著作《徐孝穆集》六卷和《玉台新咏》十卷。
◆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
◆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
◆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
七夕晚上的另一项活动是守夜,人们对天下拜,并说出心愿,主要是乞富、乞寿,没有孩子的乞子。守夜活动有不少男子参加,目的是为全家乞福。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向往。
3、坐具
诗中的“床”“榻”都是坐具。床,最初只是卧具,后兼为坐具。要了解“床”“榻”为坐具,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人坐的形式。先秦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跪坐形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很早就有用席子来铺垫的习惯,就是所谓的席地而坐,即以席为坐具。坐时两膝着席,把臀部放在脚跟上。这样,脚跟承受的压力太大,时间长了,就会酸痛。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感觉臀部坐在较矮的床上或榻上要比坐在脚跟上舒服,所以,大约在秦汉时期,床榻开始成为坐具。汉时的床榻比较低,大约有今天的一市尺。床,一般体积较大,比较笨重,大多是室内固定家具;榻,体积小较轻便,大多是待客的临时用具,使用时移出,过后收藏。因此诗中有“移我玻璃榻,出置前窗下”句。两个人合坐的榻叫合榻。三国时,孙权曾召鲁肃,二人“合榻对饮”,不可理解成二人躺在床上喝酒。到了南北朝,床榻作为坐具在南北方就极为普遍了。今天仍有不少地方把小板凳叫“脚床”,可能就是坐具名称演化的结果。
2021年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2021年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 A、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B、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C、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D、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实词[教学重点] 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B[教学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在我国灿烂的文学艺术宝库中保存着许多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小说、戏剧中更多,你能举出几例吗?明确: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陆游与唐婉等。
诗歌中,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首推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由该课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导人新课。
二、简介乐府诗和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汉乐府民歌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与《木兰诗》一起被并誉为“乐府双璧”。
它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举例:《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三、了解《孔雀东南飞》写作的时代背景,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十二中张烈佳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张烈佳教学目标1、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从诗歌的写作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3、熟悉汉乐府的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实词。
教学重点难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第一课时一、导入事先播放《梁祝》flash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为什么会千古传诵?是因为它们演绎的是轰轰烈烈的催人泪下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能让读者感动,同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这样的故事。
二、简介有关文学常识(幻灯片4、5)A. 汉乐府及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B.《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宋代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中,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三、朗读欣赏(幻灯片6)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习诗前小序,概括其内容明确:小序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结局,作诗的缘由。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第一部分(第2节)开端:兰芝被遣第二部分(3~12节)发展:夫妻誓别第三部分(13~21节)再发展:兰芝抗婚第四部分(22~31节)高潮:双双殉情第五部分(第32节)尾声:告诫后人3.学生思考: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明确:作用有二: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黄 第一课时
相(加上意思) 6.仔细看:相马 7.选择:悔相道之不察兮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 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 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古:教养;今:从错 误中取得知识),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 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退 出来)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好自相(她)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我)忘。”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余行。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 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 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 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 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 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 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 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 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 “儿已薄禄相(相貌),幸(幸亏)复 得此妇,结发(结发夫妻)同枕席,黄 泉共为友。共事(古:在一起生活;今: 一起工作)二三年,始尔(语气助词) 未为(算是)久,女行无偏斜,何意 (哪里想到)致(招致)不厚(看 重)?”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第一课时
一、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 徘徊”运用了什么手法?起什么 作用?
1、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 别离。 2、孔雀徘徊返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 哀的基调 3、结构上:统摄全篇,引起下文,又 与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朗读2—6 (兰芝被遣)
1 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是否太繁琐? 句子有何特点?
运用铺陈的表现手法和互文的修辞。
内容上:1.按时间顺序叙述兰芝的家教和
修养,强调兰芝的聪慧能干。
2.“能”“学”“弹”“诵”突出 其多才多艺,知书达理。
结构上:为下文“无偏斜”“无罪过”作
铺垫,暗示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激起读者 的同情。
铺陈和互文
铺陈:即“赋”,运用浓墨重彩对描
写对象进行渲染、呈现、讴歌产生文 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 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 互相调换,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圈出诗句中的偏义复词 “见”、“相”两个字,并翻译。
读序文讲故事
通过序文了解故事的梗概。 1、时间 地点 人物 2、主要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作缘由
1、时间:汉末建安中; 地点:庐江; 人物:焦仲卿、刘氏、仲卿母
2、起因: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经过:自誓不嫁、其家逼之 结果:投水、自缢
3、写作缘由:时人伤之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2.关于“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 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 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 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 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 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
பைடு நூலகம்2021/5/8
第一课时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1
友情提供
鲁迅先生对“悲剧”曾 有过这样的诠释——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 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 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且 是永远的生活。
2021/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
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
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
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
府”。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
的一种新诗体。
2021/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4
友情提供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 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全诗357 句,1785字。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 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 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二是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
(1)会不相从许 (2)还必相迎取 (3)誓不相隔卿 (4)誓天不相负(5)不得 便相许
三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 (1)好自相扶将 (2)蹑履相逢迎
(3)怅然遥相望 2021/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归愚)
2021/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5
友情提供
叙事诗与抒情诗的区别:
• 抒情诗:直接借景、借物抒 情
• 叙事诗:借助故事情节,塑 造人物形象,表达诗歌主题
2021/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以孔雀徘徊反顾起兴,引起下文故事。
③奠定悲凉基调(营造……氛围),暗示悲剧结局。统摄全篇。
3、尾声化为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六、小结
1、情节回放——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引子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6节)——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7~12节)——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节)——进一步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节)——高潮、结局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节)——尾声
2、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
4、背景资料: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汉朝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就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注意诵读指导,包括语音、声调、气息、停顿、重读等。
全诗按故事情节发展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会不相从许”)写兰芝向焦仲卿倾诉,揭开她与婆婆间的尖锐矛盾,并表示自己无法忍受下去,愿意被遣送回家。焦仲卿向母亲求情,被母亲坚决回绝,兰芝离开焦家成定局。
第二部分(从“府吏默无声”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辞别焦家,仲卿送她回去,分别时两人立下盟誓。
四、诵读文本,知人论世
1.听朗诵《孔雀东南飞》,体会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看课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并在文中作批注。
4、梳理文章思路。
五、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提亲,在哥哥的干预下,兰芝被迫应承了太守家的婚事,太守大事做迎娶的准备。
第四部分(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成亲的那一天,傍晚时,仲卿赶来,兰芝、仲卿诀别,两人相约以死抗争。夜里,兰芝投水而死,仲卿上吊自杀。
请同学们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
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
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其实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爱情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动地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延续,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至今仍在上演着……
第五部分(最后一段)写焦刘两家将兰芝、仲卿合葬在一起,两人化为鸳鸯。
1、D
主簿、伶俜、踯躅
2、
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
谓言无誓违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合葬华山傍
老师以幻灯片形式,出示难读字音,并进行纠正
箜篌(kōng hóu)伶俜(líng pīng)玳瑁(dài mào)否泰(pǐ tài)主簿(bù)
踯躅(zhí zhú)葳蕤(wēi ruí)婀娜(ē nuó)明月珰(dāng)公姥(mǔ)
老师以幻灯片形式,出示乐府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写作背景。
(2)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经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并序)》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语文教案
课时序号:12
课题:《孔雀东南飞(并序)》
主备人:
时间: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汉乐府和《孔雀东南飞》的相关知识。
2.解决诗歌中的生字词。
3.整体感知诗歌,概述诗歌大意,训练学生理清叙事长诗的思路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诗歌,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活动:
一、课前热身,激情演讲(5分钟)
1、学生演讲Biblioteka 2、学生点评三、明确目标,自主预习(18分钟)
(一)出示目标:
1、了解“乐府”的相关知识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2、初读课文,扫除字音障碍。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二)自主预习
1、注音:
箜篌()伶俜()玳瑁()否泰()主簿()
踯躅()葳蕤()婀娜()明月珰()公姥()
七、当堂训练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哽咽 葳蕤 遗施 主薄
B.伶聘 公姥 扶将 窈窕
C.思量 誓违 许和 怅然
D.婀娜 掷躅 嗟叹 煎迫
2、找出下列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
谓言无誓违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合葬华山傍
八、教后反思:
教师活动:
现场点评激励
二、精选导语,激发兴趣(2分钟)
2、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通“奁”。
府吏见丁宁通“叮咛”,嘱咐。
摧藏马悲哀通“脏”,脏腑。
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3、关于乐府:
(1)“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给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或拟乐府。如《敕勒川》《木兰辞》等都是乐府诗。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并序)》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乐府诗继承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在表达方式上多用赋、比、兴等,修辞上多用排比、比喻、夸张、反复等手法,内容上以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