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的语言学意义
尔雅

如《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先秦 时代宫室是同义词。
5.《尔雅》保存了一些天文、历法、地理动 植物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战国时代自然 科学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
《尔雅》的价值和不足
不足: 把不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的词混为一条。即 ‚异训同条‛。
台(yí )、朕、赉(yù)、畀(bì )、卜、阳, 予也。《释诂》 依清人戴震的说法:‚‘台(yí )、朕、阳’ 当训‘予我’之予;‘赉(yù)、畀(bì )、 卜’训‘赐予’ 之‘予’。‛ 《尔雅》把不同义的六个词并列在一起,用一 个同形词解释。
《尔雅》的注疏情况
历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影响大的 有下面几家: 晋代郭璞《尔雅注》 被收入十三经注疏里 北宋邢昺《尔雅疏》 清人郝懿行的《尔雅义疏》 清人邵晋涵的《尔雅正义》 今人徐朝华的《尔雅今注》
《尔雅》的影响
《尔雅》对后代语言学著作的发展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 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辞书: 《小尔雅》《广雅》(魏晋时期) 《埤雅》 《骈雅》 (宋代、明代) 《通雅》《别雅》 (明清时期) 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 学‛。
朱骏声:释诂者,释古言也;释言者,释 方言也;释训者,双声、叠韵、连文、重 文、发声助语之辞也。
《尔雅》的内容
后16篇所收是专用名词,类似后世百科词 典的内容。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 种事物的名称。 后16篇又可细分为三小类:
4-7篇:释亲、释宫、释器、释乐,是解释人事 的名称的。 8-12篇:释天、释地、释丘、释山,是解释天 文、地理的名称的。 13-19篇: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 释兽、释畜,是解释动、植物的名称的。
尔雅训诂内容

尔雅训诂内容
摘要:
1.尔雅训诂的定义与意义
2.尔雅训诂的内容分类
3.尔雅训诂的研究价值与影响
正文:
尔雅训诂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辞书,主要收集了古代汉语的词语解释和训诂,对后世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一、尔雅训诂的定义与意义
尔雅训诂,简称《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也是古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资料。
它收集了先秦至汉代的词语解释和训诂,是我国古代辞书和训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尔雅训诂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和语言知识,而且对后世的汉语研究和辞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尔雅训诂的内容分类
尔雅训诂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释诂:对古代词语的意义进行解释。
这些词语包括古代的专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释训:对古代的成语、谚语、惯用语等进行解释。
3.释义:对古代文献中的词语进行解释。
这些文献包括《诗经》、《尚书》、《春秋》等。
4.释音:对古代的音韵学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录,包括古代的韵部、声母、
韵母等。
三、尔雅训诂的研究价值与影响
尔雅训诂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尔雅训诂提供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和语言知识,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资料。
2.对于辞书学的研究,尔雅训诂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对后世的辞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尔雅训诂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成语、谚语、惯用语等,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尔雅与古代语言学

尔雅与古代语言学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辞书,收录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汇和用法。
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还反映了汉代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特点和演变。
因此,学习尔雅对于了解古代汉语及其文化背景十分重要。
然而,尔雅在古代语言学中的地位远不止如此。
尔雅的出现和意义尔雅最早是在东汉时期编撰的,成书时间约在公元150年左右。
虽然在河南省荥阳市发现了一个比今传本更早的版本,但它并未流传下来。
尔雅共收录了14700多个词汇和用法,并根据意义、读音和文献来源进行分类。
上卷主要涉及天、地、人、官、军、车、器等方面的词汇,下卷则集中介绍人体、动植物、工艺、娱乐、宗教、祭祀等方面的用词。
尔雅之所以能够在古代时期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是一本官方正式的辞书。
它的主要作用是阐明各种用词的确切含义,维护汉字的规范和统一。
因此,尔雅对于汉字的普及和推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还被广泛用于教育和文化交流,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尔雅在古代语言学中的地位近年来,学者们在研究古代语言学时,越来越注意到了尔雅这一辞书的重要性。
在语言学上,尔雅是对古汉语的一种系统化描述和解释,是早期汉语音韵系统的重要参考来源之一。
通过对其中出现的古代用词、文化现象、法律制度等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演变,还可以揭示汉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形态。
例如,在尔雅中,可以看到许多现在已经很少被使用的汉字和读音,这些古代汉语的特殊用法和变化规律对研究汉语语言史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在尔雅中关于礼制、文化习俗和祭祀仪式的记载也是了解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汉代社会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尔雅的相关争议虽然尔雅在古代文化及语言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也存在着某些争议。
总体来说,尔雅文字表达并不十分严格,词语解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歧义。
此外,它编纂时代较早,所收词汇和文化现象也有局限性。
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并寻找其他历史文献作为辅助材料。
《尔雅》的贡献及影响

《尔雅》的贡献及影响作者:周晓宇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3年第03期摘要:《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专著,它是我国古代典籍词语的总汇,被历代的文人学者视为经典。
《尔雅》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
它的编写结构和释词体例对后代编纂辞书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试从释词体系和编纂体例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尔雅》的贡献和影响。
关键词:《尔雅》贡献影响释词体系编纂体例一、引言《尔雅》是我国训诂学方面的专著,它以解释词义为主,也是我国第一部兼有百科性和辞书性的语义应用词典。
它的学术价值很高,被历代的文人学者视为词义注释和词义考证的经典。
《尔雅》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尔雅》的贡献及其影响。
二、《尔雅》的贡献及其影响(一)释词体系《尔雅》始创于西周初年,后来不断经过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增益和润色,最后成书于战国中期。
《尔雅》的产生、流传乃至成书,或者接近于先秦古籍产生的年代,或者要早于先秦晚期古籍产生的年代,它是我国最古老的辞典式的训诂著作,是古代典籍词汇的汇总。
《尔雅》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加以类聚和群分,在解释词义方面具有系统性,表现为能够揭示词语的各种义项上,于是就为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勾画出了大的轮廓。
这也使《尔雅》由帮助阅读古代文献为目的的著作,变成独立研究词汇这门学科开端的著作。
同时,《尔雅》不是一些词汇材料没有内在联系的堆积,而是始创分类的结构模式,为同时代的词书树立了分类规范,成为最早的一部研究古汉语词汇的专著,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上古汉语词汇中存在很多的同义词,因此很多词语都可以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这三种义项。
《尔雅》在以解释先秦古籍为落脚点时,并没有注意到词语义项的类别,原因在于当时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区分词语义项类别的概念,但《尔雅》却能够客观地揭露出词语的各种义项,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难能可贵的。
”尔雅“是什么意思?

”尔雅“是什么意思?一、起源与历史背景《尔雅》一书的作者许慎是西汉初年的著名学者。
当时,汉文化蓬勃发展,古籍繁多,但汉字的定义和解释并不统一。
为了归纳和规范古代汉字的用法,许慎决定编写一本专门的字典。
二、《尔雅》的内容与特点1. 《尔雅》的组织结构《尔雅》共分为十六类,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词语,如天文、地理、人物、动植物等。
每一类中的字词均依据音韵和义项进行排列。
2. 《尔雅》的语言风格《尔雅》以简练明晰的文字风格著称,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各个字词的定义和用法,还配以丰富的注释和例证。
这些例证来源广泛,既有儒家经典,也包括了其他学派的文献。
这一特点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知识背景和上下文信息。
三、《尔雅》的学术价值与影响1. 奠定了汉字规范化的基础《尔雅》通过对汉字的义项和用法进行系统整理和解释,为后世的汉字研究和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它提供了汉字学习的标准教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书。
2. 对后世字典的影响《尔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对后世的辞书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的组织结构和注释方式成为后来字典编纂的借鉴对象,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3. 体现了中国古代学术精神编纂《尔雅》需要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并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
这一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学者对于严谨求实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度理解和继承。
总结:《尔雅》是古代中国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经典辞书。
它以其独特的组织结构、简练明晰的语言风格以及对汉字定义和用法的全面解释,对于中国汉字的规范化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古代学术精神的杰作。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尔雅》中汲取智慧,拓展我们对于古代汉字和文化的理解。
尔雅训诂内容

尔雅训诂内容一、尔雅的概述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辞书,也是一部训诂学经典。
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之一,也被称为《尔雅释诂》或《尔雅释义》。
尔雅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许慎,他在《尔雅》中收录了当时流行的词汇,对这些词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训诂。
尔雅的内容包括了各种事物的名称、用途、特征等,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尔雅的分类尔雅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1. 动物类尔雅中收录了许多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例如: - 麋鹿:麋鹿是一种四肢修长的动物,善于奔跑。
它的毛色多为棕黄色,有时还有白色的斑纹。
麋鹿的角很长,呈分叉状。
- 虎豹:虎豹是一种猛兽,体型较大,毛色美丽。
它们通常生活在山林之中,善于捕猎。
2. 植物类尔雅中也有很多关于植物的内容。
例如: - 松柏:松柏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常常生长在山地或寒冷地区。
它们的树干修长,枝叶繁茂,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风景树种。
- 草木:草木是指各种草本植物和小乔木。
它们生长迅速,常常用来装饰花园和公园。
3. 社会生活类尔雅中也包含了很多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词汇。
例如: - 君臣:君臣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和官员。
君臣之间有着明确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君主负责治理国家,而臣子则负责辅助君主。
- 朝廷:朝廷是指国家的政府机构和行政中心。
朝廷是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法律、管理国家事务。
4. 人体类尔雅中也有很多关于人体的词汇。
例如: - 心脏: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胸腔中。
它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中。
它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包括代谢物质、排毒、产生胆汁等。
三、尔雅的意义尔雅作为一部古代辞书,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记录了战国时期的词汇和用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风貌。
通过研究尔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尔雅》同义词考论

《尔雅》同义词考论
尔雅,古希腊语的原意是“说话合理”。
而在汉语中,尔雅也就成了智慧、知识等意思。
尔雅不仅代表了一般的知识累积,更体现了立场的正确性、逻辑的连贯性等社会智慧
积累方面的追求。
从内涵上讲,尔雅也可以理解为智慧、智谋、机智。
尔雅意味着拥有明智的判断力,
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充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尔雅更强调的是全面了解事物,从更从容
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尔雅可以称作是理性的追求。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以主观性
太过了去战斗,从而造成效果不佳,甚至大打出手,但是尔雅却能暗示我们,可以多思考,获取更多的信息,融入更多的视角,从而使自己的判断正确、合理。
尔雅还可以称为俭朴,古赋给了我们一个品行朴实的形象,希望我们做一个俭朴的人。
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小范围内过一种普通的日子,而是希望我们有一个俭朴的思想和生活,
以充实的课余时间为彩,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人生的时间运用得有效率,使自己不要在无关
紧要的事情上耗费太多精力。
说到底,尔雅可以看作是一种智慧积累,也可以称为理性的追求,是一种正确的立场,指导着人们正确的思考,做正确的事,争取正确的结果,这也是尔雅所提醒我们要坚守的。
尔雅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尔雅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尔雅是一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辞典。
在古代,汉字的使用非常复杂,字形复杂多变,字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文字的准确理解和使用,人们开始编写名词解释辞典,以便人们能够明确每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尔雅是这类辞典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
尔雅主要收录了古汉语中的名词,包括人名、地名、物名等各种名词。
辞典以字母顺序排列,对每个名词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用法。
其中,对于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和不同义项,也会进行解释和区分。
尔雅的编纂对古代汉语研究非常重要。
它不仅记录了古代人们对字义的理解和解释,还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阅读和研究尔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作为一部辞书式训诂著作,《尔雅》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古籍, 其学术价值很高, 被历代文人学者奉为经典。
《尔雅》内容很丰富, 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领域。
《尔雅》是我国最古老的辞典式训诂著作, 其解释词义系统而准确, 为后代学者注释古籍、编纂辞书所广泛
采用, 为汉语词义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尔雅》解释词义有系统性, 表现在能揭示词语的各种义项上。
上古汉语多义词居多, 往往很多词都同时
包含本义、引义、借义三种义项。
《尔雅》立足于解释先秦古籍, 并没有顾及词语义项的类别, 况且当时人们还没有这样的观念, 但是《尔雅》却客观地披露出词语的各种义项, 则难能可贵。
《尔雅》解释词义很准确, 往往能再现词语的古训。
先秦很多典籍深奥简古, 不易读懂。
尤其很多词语长期被借用, 其本义早已湮没, 然而在《尔雅》的义训中还保留着。
《尔雅》解释词义严谨、可靠, 对后代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汉至今历代学者编纂辞书、注释古籍均广泛采用《尔雅》的义训, 几乎形成一种社会风尚
《尔雅》是我国先秦词语的汇编, 收集词语丰富据笔者统计,《尔雅》共收集各类词语四千三百多个, 各种释条二千多个。
多彩, 概括而全面地展示出上古时期词汇的历史面貌。
从构成上看,《尔雅》所收词语多为单音词。
这些单音词集中于《释诂》、《释训》, 分散于其馀各篇; 多数属于
普通语词, 少数属于专科名词。
《尔雅》收词单音词居多的局面, 恰好说明汉语词汇起源于单音词, 反映出古汉
语词汇的特点, 与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词为主的格局, 形成鲜明对照, 也展示出古今汉语词汇的巨大变化。
当然上古时期汉语词汇绝非纯粹单音词的世界, 还有不少双音词,《尔雅》所收双音词就是明证。
《尔雅》所收双音词不仅数量可观, 而且类型多样
《尔雅》还收录近三百个合成词, 尽管为数还不算多, 但是构词方式齐全, 其价值不能低估。
从词性角度看,《尔雅》所收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
词, 共有十一大类, 基本上能反映出古汉语词法的框架结构。
从构成与词性两方面对《尔雅》所收词语进行粗略分析, 说明上古时期汉语词汇已相当丰富, 门类比较齐全, 这样《尔雅》就在客观上展示出先秦汉语词汇发展的概貌, 为后人研究先秦词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珍贵的资料。
《尔雅》为我国最早的汉语词典, 它按意义编排解释词语, 为我国辞书的编写开创出新体例, 也为其他相关113
著述的编写导航。
《尔雅》属于辞书式训诂著作, 采取以义类聚的编写体例, 即按意义为词语划分类别、篇目、章组、释条、义
例, 其释义单位从大到小, 逐层深入, 使词语多而不乱, 各得其所。
《尔雅》在词语编排上能将以义类聚贯彻始
终, 其所收词语很少有杂厕现象, 编写体例相当精密。
同时,《尔雅》在我国辞书中又产生最早, 被誉为始祖。
加
之, 从西bv汉文帝起, 历代皇帝多看重《尔雅》解释古籍的功用, 逐渐将它列为经书。
为此《尔雅》就成为我国辞书
的典范, 后代学者都研习它, 甚至有些学者模仿其体例, 先后写出一批补苴《尔雅》的词典④, 在传统文化
史上
号称群雅, 于是形成雅学这一特有的学术门类, 至今绵延不绝。
《尔雅》的编写体例, 不仅直接传递给后代各种雅学著作, 还给他类著述的编写以深刻的影响。
流风所及, 《尔雅》的编写体例还覆盖了类书、政书、丛考、札记、目录等书。
说《方言》是一部很有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比如在《方言》卷三中说:“官婢女厮谓之娠。
”所谓“女厮”,即指送给使者的妇人(娠),而这种制度在汉前及汉代均有。
汉代的统治者对农民是很轻视的,如在《方言》卷三中又说:“儓……农夫之丑称也。
南楚凡骂庸贼谓之田儓。
”这些称谓,也给后世人研究汉代的阶级关系提供了资料,通过这些语汇资料,也能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
其次,对后人阅读和研究古代史籍及文学作品都有帮助,《方言》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
比如我们读《逸周书•王会》时,会见到“鲛瞂利剑为献”一句。
那么这个“瞂(fá伐)”字是什么意思呢?只要一查《方言》就解决了。
在《方言》卷九中说:“盾,自关而东或谓之瞂。
”这就是说,“自关而东”这一地区,有人把“盾”叫做“瞂”。
再比如我们在阅读古籍时,经常会碰到“蝾螈”一词,旧《辞源》和新《辞海》等工具书都说这种动物与守宫类似,但始终没有说明何地才称“蝾螈”?而《方言》却说得清清楚楚:“守宫?……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
”不仅如此,就连秦晋、西夏、东齐海岱、北燕等地对守宫的叫法以及水陆两类的名称也都一一罗列,这真是“求一而得三”。
而演第三,《方言》是记载古代不同地区的不同语汇,而《尔雅》却是以收集研究古代的同义词为主,若能将这两部书对照起来进行研究,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发现,古代的某些通用语,很可能由于它的词义范围的缩小通用语。
这就变为后来的方言;而古代的某些方言,也很可能由于它的词义范围的扩大演变为后来的给我们研究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方言的糅合、祖国各方言区语言的发展规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四,从《方言》全书中还可以发现,今天的某些方言土语有很多是依古代某地区方言土语沿用下来的。
比如山东莱阳一带的人说:“这个人真是个松(sōng)包!”翻译一下,就是说“这个人真懦弱”的意思。
这个“松”字在《方言》中就写为“倯”,古今词义完全一样。
可见,《方言》也是我们今天编撰当代的方言词典所必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第五,“即异求同,条分缕析”的研究方法,在今天看来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郭璞在《方言注•序》中概括得好:“考九服之逸言,标六代之绝语;类离辞之指韵,用乖途而同致;辨章风谣而区分,曲通万殊而不杂。
”从横的方面说,他是罗列了同时代的许多地区性的方言;但从纵的方面看,扬雄也并没有忽略语言的时代特征。
他这种发展的观
点的建立,是以语言的实际为基础的,所以也是科学的,其编撰方法也是有系统的、连贯的、有条不素的。
第六,《方言》中的语言材料,不是从书面到书面,而都是经过实地调查所积累起来的。
这正如扬雄在《答刘歆书》中所说:“常把三寸弱翰,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
”这也就表明扬雄自己经常手拿毛笔和四尺涂上油的白布,到处调查方言。
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这种方法对我们也颇有启示:古人尚且如此,难道我们不能作得更好吗?
《尔雅》和《方言》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尔雅》除了诠释“古今异言”
之外,还搜集了大量的“方俗殊语”;而《方言》也同样是诠释“别国方言”和“绝代语释”。
不过,这两部书编辑体例虽然各异,但它们都是按照词义不同来归类的。
其不同点主要有二:第一,《尔雅》的内容主要是“古今异言/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的内容则主要是以通语释方言。
这两部书若能互相配合使用,那就可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对于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