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案本制取印模
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实验报告 -回复
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实验报告-回复"Schein's 3 Levels of Culture: Unveiling the Layer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Introduction:In today's fast-paced and ever-changing world, organiza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complex. To understand and navigate these intricacies, it is essential to comprehend the underlying factors that shape an organization's identity, beliefs, and values. Edgar Schein, an influent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Schein's 3 Levels of Culture" to shed light on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chein's model, delving into each leve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s.Level 1: Artifacts and BehaviorsThe first level of culture, as identified by Schein, revolves around visible manifestations, known as artifacts and behaviors. These are the most noticeable aspects of culture, typically observed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s physical environment, dress code, language, rituals, and symbols. For instance, an organization may have openoffice spaces, encourage casual attire, and foster a collaborative work environment. Additionally, team-building activities, annual celebrations, and specific jargon used by employees are also part of this level. Artifacts and behaviors reflect the surface level of culture and provide observers with initial insights into an organization's values and norms.Level 2: Espoused ValuesMoving beyond the visible manifestations, the second level of culture involves espoused values. These values represent the organizational beliefs and philosophies that influence decision-making, employee behavior, and strategic direction. Espoused values are typically communicated through mission statements, codes of conduct, and leadership messages. They serve as a guiding force, shaping the organization's identity and providing a framework for decision-making. However, it is vital to be aware that espoused values might not always be aligned with the actual values and behaviors that manifes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is discrepancy often arise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pressures, conflicting priorities, or variation in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s.Level 3: Basic Assumptions and Shared UnderstandingsAt the core of Schein's model lies the third level of culture – basic assumptions and shared understandings. This level represents the deep-rooted, unconscious beliefs, attitudes, and underlying assumptions that dr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asic assumptions are often taken for granted and rarely questioned, forming the foundation of an organization's culture. They are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rough direct observation and require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s history, stories, and narratives. Basic assumptions shape the behaviors, decis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influencing everything from communication styles to the approach towards innovation and risk-taking.Implications and Benefits: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Schein's 3 Levels of Culture can have several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s. Firstly,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to analyze and manage cultural change. By identifying the visible artifacts, the organization can focus on evolving its norms and values to drive desired behaviors. Secondly,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spoused values allows leaders to align their messages and actions to foster a consistent cultural narrative. This alignment contributes to building trust andcredibility amongst employees. Lastly, uncovering the underlying basic assumptions enables organizations to challenge and transform deeply ingrained beliefs that may hinder progress and innovation.Conclusion:In conclusion, Schein's 3 Levels of Culture offer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y recognizing the visible artifacts and behaviors, the espoused values, and the deep-rooted basic assumptions, organizations can gain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ir identity and influence their culture towards their intended vision. While cultural change cannot happen overnight, a deliberate and consistent effort to align the three levels can pave the way for a more vibrant, inclusive, and high-perform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共页课件 (一)
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共页课件 (一)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共页课件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是口腔科学中重要的制模技术。
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口腔状况,提高口腔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这篇文章将介绍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共页课件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一、印模制取印模制取用于捕捉口腔内部的形态信息,包括牙齿、牙龈和颌骨等。
印模的制作通常需要使用印模材料,如硅橡胶、酚醛树脂、聚酯树脂等。
制作印模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首先需要对口腔进行口腔内清理和牙齿的表面硬度去除,以避免印模的误差。
2. 使用印模托支撑印模材料,在印模材料固化前,需要在印模材料中形成适合放置牙型的凹槽。
3. 当印模材料固化时,需要使用特殊的器具,将印模材料插入口腔中,再将印模材料取出。
4. 在从患者口腔中取出印模材料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可以在之后的使用中取得更好的卫生效果。
5. 最后,将印模送到实验室进行模型制作和分析,分析的结果能够更好地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石膏模型灌注石膏模型灌注是将印模材料灌注到石膏中,制成实际的口腔模型。
在石膏模型灌注之前,需要将印模进行处理,包括清洁、消毒、容器固定等操作,以保证制模质量。
在制作石膏模型时,需要执行以下步骤:1. 首先准备好石膏材料和其他所需器具。
2. 将印模托放到制模台上。
3. 将石膏材料放入制模信息中,用电动混合器将石膏混合均匀。
4. 将混合好的石膏倒入印模中。
5. 等到石膏充分硬化后,将印模用制模车切除。
6. 对石膏模型进行清洁、消毒和装配,进行后续的诊疗。
三、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共页课件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共页课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该课程的设计从“基础概念、操作技巧、器械材料、安全应用”四个方面展开讲解,充分满足初学者对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共单的知识掌握。
该课件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丰富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印模制取和石膏模型灌注的制作流程、操作技巧和安全应用注意事项。
口腔取印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口腔印模的取模方法及注意事项。
2. 了解不同印模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3. 提高口腔修复技术操作水平。
二、实验原理口腔印模是口腔修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用于获取口腔软、硬组织的形态,为修复体设计提供依据。
本实验主要采用藻酸盐作为印模材料,其具有无毒、无刺激性、流动性好、凝固时间短、易与模型分离等优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托盘、调拌碗、调拌刀、口镜、牙签、一次性器械、口杯等。
2. 实验仪器:口腔取模椅、灯光设备、牙科模型等。
四、实验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端坐,背与地面呈90度角,头部略低,调整椅位灯光,保证上下颌牙合面与地面平行。
2. 物品准备:根据患者牙弓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托盘,并检查托盘内外侧距离牙弓3-4mm,翼缘距离黏膜转折处2mm。
3.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取印模过程中放松,如有不适举左手示意。
4. 试托盘:左手牵拉患者口角,右手持托盘旋转式进入,检查托盘是否合适。
5. 取印模:口镜牵拉口角,旋转进入口内,中线对齐,后方先就位,前方后就位,使多余材料从前方溢出,避免恶心。
做肌功能整塑(上向上向前向内下:上前内),保持托盘稳定,待印模材料硬固后,取下。
6. 检查:检查牙列是否完整,有无脱模,是否有气泡,系带是否清晰到位边缘伸展适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取印模过程中,患者配合良好,未出现恶心、不适等情况。
2. 取得的印模形态完整,牙列清晰,系带到位,边缘伸展适度。
3. 印模材料凝固时间适中,便于操作。
4. 印模材料与模型分离良好,便于后续修复体制作。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口腔印模的取模方法及注意事项。
2. 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印模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3. 提高了口腔修复技术操作水平。
4.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以下几点:a. 选择合适的托盘,确保托盘与牙弓形态匹配。
b. 取印模过程中,保持患者舒适,避免恶心、不适等情况。
c. 印模材料凝固时间适中,便于操作。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一 印模制取及石膏模型灌注》
实验一印模制取及石膏模型灌注【目的和要求】1掌握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方法。
2掌握石膏模型的灌注方法。
【实训学时】 3学时【实训内容】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然后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实训用品】硅橡胶印模材料、石膏模型材料、不锈钢有孔托盘、硅橡胶调拌注射装置、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橡皮碗、石膏调伴刀、振荡器等。
【步骤和方法】一、制取印模〔以制取上颌工作模型为例〕1、选择适宜的上颌不锈钢托盘,范围应盖过上颌前牙及磨牙,宽度距离牙列2~3mm。
2、按照材料说明书的要求,取适量硅橡胶初印模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托盘上,进行初印模的制取,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下托盘。
3、将初印模牙列处的初印模材料用刀片刮除少许,即完成个别托盘制作。
4、按比例调适宜量硅橡胶终印模材料,将其对准预备牙肩台处,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缓慢注射一周,防止产生气泡,然后在初印模牙列合面注射终印模材料后,立即将个别托盘置于口内复位,制取终印模。
5、待终印模材料凝固后取下,检查工作印模是否符合要求。
二、灌注石膏模型1、按照先水后粉的步骤向调伴碗内参加需要的水和粉。
2、待石膏粉完全被水浸湿后,用调伴刀进行快速均匀的调伴,调伴时间1分钟左右。
3、调伴完毕后,将石膏碗放在振荡器上,排除气泡,准备灌注模型。
4、将印模置于专用振荡器上,并用手固定。
也可以手持模型,用手轻轻振荡下灌注模型。
将调伴好的石膏浆从印模的最高点处开始灌注,上颌从腭侧灌入,下颌那么从舌侧灌入并逐渐从高处流向四周,也可采用从一侧向另一侧灌注的方法。
牙列模型灌注后,稍微静置,继续添加石膏,一直到牙列颈缘至底座的厚度为1~为止。
5、模型灌注后应在石膏终凝以后脱模,虽然不同的模型材料性能有所差异,但模型灌注后都必须静置至少1小时再别离模型。
【考前须知】1、调伴模型材料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的中的比例和时间进行操作。
2、调伴的方向要沿一个方向进行。
3、操作中,要注意器械的清洁,并防止污染模型。
【思考题】1、为什么要在振荡的情况下进行模型的灌注?2、上、下颌模型灌注时,模型材料置于哪个位置灌入?。
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实验报告
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的方式,探究材料的流变性能和模具设计对产品成型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
制取印模是通过制作硅胶模具,然后在模具中灌注流动性较好的材料,待其干燥硬化后取出,得到产品的成型方法。
灌取模型则是将流体材料倒入模具中,再进行固化,即可得到产品的成型。
实验过程:
首先制取印模,选择合适的模具,将硅胶均匀涂覆在模具表面,保证模具表面光滑,等待硅胶干燥后,取出模具。
然后进行灌取模型,将流动性较好的材料倒入印模中,待其干燥后,取出模具,得到成型产品。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的方式,可以得到产品的高度精确成型。
另外,通过对不同流动性材料和不同模具设计的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模具设计的差异对产品成型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的方法,并对材料的流变性能和模具设计对产品成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究。
同时,也发现了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对产品成型的重要性,这对于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制取印模和灌取模型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在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中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全口义齿印模的制取实验报告
全口义齿印模的制取实验报告一、实验介绍全口义齿是模仿真牙构造,用人工材料制作的牙齿组合,主要用于完全缺牙患者的牙齿重建。
而全口义齿印模就是全口义齿制作的第一步,在该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制作全口义齿印模的步骤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制作全口义齿印模需要用到硅橡胶材料,并且需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制作。
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1)制备口腔将口内所有残留物清除干净,让口腔保持干燥。
(2)制备印模盘使用印模盘模具,将硅胶材料倒入模具中,使其充分均匀地填充整个模具表面。
(3)印模取模让患者张开嘴,佩戴印模盘,使其完全包裹住口腔中的牙齿和牙龈,用手托住印模盘,以保证印模不错位,然后让硅胶材料自然凝固。
(4)印模修整将取下的印模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并用刨子和研磨器将印模的边缘修整平滑。
2.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所需硅胶,印模盘的型号、规格等。
将硅胶材料放置在室温下30分钟左右,等硅胶变得柔软,易于操作时,开始进行后续步骤。
(2)制备口腔将患者口腔内的积存物清除干净,然后喷上少量干燥助剂,在口腔保持干燥状态。
(3)制备印模盘将硅胶材料按照标尺要求进行切割,以模具为依据放置,注意硅胶分成两部分,上下盘口合起来即可,用手压缩硅胶以排出空气,不要压太紧,以避免破坏模具。
(4)印模取模将上、下两盘印模置于患者口内,令患者张口牙龈咬紧,以便印模表面挤出。
等硅胶变硬后,轻轻转动印模,松开患者的嘴,便可取出印模。
(5)印模修整将取下的印模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当印模不能再剪除多余的部分时,将印模的边缘用研磨器或刨子进行修整。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制作全口义齿印模是全口义齿制作的第一步,该实验主要考察实验者的操作技巧和基础知识,通过实验的操作使学生能够熟悉全口义齿印模的制作流程。
在实验过程中,硅胶作为印模材料,通常分为增韧型和硬度型硅橡胶两种。
增韧型硅胶柔软度较高,硬度型硅胶持续时间更长,适用于冷凝和热凝型牙科印模。
取印模
采印模制取准确的口腔软硬组织的印模,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托盘,采用适当的印模材料,根据需要的印模种类,最后用相应的取模方法来取得印模。
一、托盘的选择取印模前必须根据缺牙多少、缺牙种类、患者牙弓形状和大小、牙弓高低和印模材料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托盘。
1、选择托盘的基本要求:(1)根据缺牙多少和缺牙部位决定选择局部托盘或全口托盘。
一般个别后牙缺失(含游离缺失)者采用局部托盘;单侧后牙缺失两个(一般为非游离缺失),义齿设计不延伸至对侧,同侧余留牙咬合关系良好,能准确对位者,也可采用局部托盘。
否则应当使用全口托盘。
(2)根据患者牙弓大小、形状、高低,选择托盘的大小、形状合深浅度。
选择托盘合适的标准有一下几点。
1)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mm-4mm的间隙。
2)托盘唇颊舌系带部位应有相应的切迹。
3)托盘翼缘比前庭沟和舌沟底短1mm-2mm,不能妨碍唇颊舌的功能活动。
4)上颌托盘后缘两侧应盖过上颌结节,中间盖过颤动线;下颌托盘后缘盖过磨牙后垫区。
5)个别后牙缺失,余留牙关系正常者也可以只盖过邻近缺隙的几个基牙。
6)对于一些特殊缺失,可以选用一些特制的成品托盘。
如双侧后牙游离缺失者可以选用前牙区底平而深、后牙区底浅而为椭圆形并适合牙弓外形的托盘。
(3)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围。
固定修复印模范围应包括:基牙、邻牙、对颌牙、缺牙区牙槽突及相关软组织。
可选择部分印模托盘,也可选择全牙列托盘。
可摘义齿修复印模范围应包括:所有基牙、缺牙区邻牙、系带、基托、固位体设计的相关牙颌基托覆盖区。
后牙游离缺失可选择后牙游离缺失专用托盘。
全口义齿修复专用托盘:因为通常采用二次印模法,所以成品托盘选择不宜太大,可用初次印模材调整伸展范围,再取二次印模。
2、根据采用印模材料的不用选择有孔托盘和无孔托盘。
一般若用印模膏取印模,应选择光滑、无倒凹和无孔托盘,这样印模完成后印模膏才易与托盘分离;若用弹性印模材料取印模,则应选择托盘上有固位孔的有孔托盘。
制取印模的操作流程
制取印模的操作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制取印模这事儿,可别小瞧它,这就像是给牙齿做个特别的“模子礼物”呢!制取印模前,咱得把一切都准备好呀!就像要去打仗,得把武器弹药都备齐咯!先把所需的材料都找出来,印模材料啦、托盘啦等等。
然后把患者的口腔清理干净,可不能有食物残渣啥的在里面捣乱,不然印模出来可就不完美啦,这就好比画画前要把画布擦干净呀!接下来,就该调印模材料啦!这可得仔细着点儿,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就跟和面似的,得掌握好那个度。
太稀了,印模软趴趴的立不起来;太稠了,又不好操作。
哎呀,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呢!然后呢,把调好的材料放到托盘上,要均匀铺开哦,可别这里多一块那里少一块的。
这就像是给托盘穿上了一件特制的“衣服”。
好啦,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要开始真正的操作啦!把托盘轻轻放到患者口腔里,让患者轻轻咬住。
这时候患者可得配合好呀,不能乱动,不然印模就不清晰啦!这就好像拍照的时候要保持不动才能拍出清晰好看的照片嘛。
在托盘在口腔里呆着的这一会儿,可别闲着呀,得时刻观察着患者的反应,要是有不舒服啥的,得赶紧处理。
不然患者难受了,咱这印模也制取不好呀。
等了一会儿后,就可以小心翼翼地把托盘取出来啦!哇,一个牙齿的印模就出来啦,就像一个小小的牙齿模型艺术品!这时候可得仔细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完整呀,有没有气泡呀之类的。
要是有问题,那可得重新来一次咯。
制取印模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很重要呀!就像搭积木,一块没搭好,整个就可能垮掉。
所以呀,咱们得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不能马虎。
制取印模虽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但也需要我们的细心和耐心呀。
只有这样,才能制取出完美的印模,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朋友们,你们说制取印模是不是很有意思呀?虽然过程可能有点小麻烦,但当看到那完美的印模时,一切都值啦!。
印模制取实验报告
印模制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印模制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印模制取的操作技能。
3.了解印模制取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印模制取是一种制造模具的方法,它是通过将模具的形状转移到印模上,然后再将印模转移到模具上,最终得到所需的模具。
印模制取的原理是利用印模材料的可塑性和硬化性,将模具的形状转移到印模上,然后再将印模转移到模具上,最终得到所需的模具。
印模制取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石膏印模法、硅橡胶印模法、聚氨酯印模法等。
其中,石膏印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将石膏浆液倒入模具中,等待其硬化后取出,得到印模。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包括模具、印模材料、量杯、搅拌棒、刷子等。
2.制备印模材料:根据所选用的印模材料的说明书,按照比例将其混合均匀。
3.涂刷印模材料:将混合好的印模材料涂刷在模具表面,注意要均匀涂刷,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4.等待硬化:根据印模材料的说明书,等待其硬化,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到一天的时间。
5.取出印模:等待印模材料硬化后,将模具倒置,轻轻敲打模具,使印模松动,然后将印模取出。
6.修整印模:将取出的印模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材料和毛刺,使其表面光滑。
7.制备模具:将印模放置在模具中,将所需的材料倒入模具中,等待其硬化后取出,得到所需的模具。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一份印模,并用该印模制备了一份模具。
印模表面光滑,没有气泡和空洞,模具的形状和尺寸与原模具一致。
五、实验分析印模制取是一种常用的制造模具的方法,它具有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制作精度高等优点。
在实际生产中,印模制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模具的制作,如塑料模具、橡胶模具、铸造模具等。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石膏印模法制取印模,这种方法制作的印模硬度较高,适用于制作一些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模具。
如果需要制作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的模具,可以选择硅橡胶印模法或聚氨酯印模法。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印模制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印模制取的操作技能,了解了印模制取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印模制取及灌注模型
印模的取出
待材料硬固后,将托 盘后缘向下翘动后取 出托盘。
冲洗、检查印模是否 清晰,边缘是否完整 ,伸展是否足够,是 否有撕裂或者脱模的 情况。
四 . 灌注模 型
模型材料的调拌
在橡皮碗中加入 适量的水
然后加入石膏粉 (比例依模型材 料不同而不同)
用调拌刀调拌均 匀,振动橡皮碗 几次,排出空气
( 2 )上颌托盘的后缘应 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 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磨牙 后垫。
( 3 )若托盘边缘伸展不 够,可用蜡片加深或加长 ;如果仅局部有一定差异 ,可用技工钳调改。
三 . 取印模:
– 一次印模法、两次印模法
– 以临床上最常用的藻酸盐 印模材取模为例
1. 印模材料的调拌
取适量的藻盐 印模材料至于橡皮碗内, 加适量水(体积比约为 1:1) ,用调拌刀调拌均匀 后盛于托盘内。调拌 30s , 口内 1.5-2min.
注意:比例合适,调拌 印模材和将印模材放入 托盘的动作必须迅速准 确,否则印模材将流动 性降低甚至硬固。
将印模材调拌均 匀,放入托盘内
2. 上颌印模的制取
医生可站在病人 的右前方或右后 方
托盘就位: 右手持托盘
,左手持口镜牵 开患者右侧口角 ,用旋转方式将 托盘放入口内
从后向前颤动就位,使多余材料从前面排出 。
印模制取及灌注模型
可摘局部义齿必须在模型上制作, 因此印模要准确反映口腔软硬组织。
目的
内容
要求
•了 解 取 印 模 及 灌 注模型的方法
•示 教 制 取 印 模 及灌注模型的方 法 •取 印 模 后 , 各 自灌注一付模型
•掌 握 托 盘 选 择 的 要求,取模及灌 模的方法 •了 解 取 模 时 病 人 的体位和头位, 及医生的位置
实验一全口义齿的制作(一)(精)
实验一全口义齿的制作(一)制取全口印模、灌注模型(3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全口印模的方法和要求【实验内容】二次取模法制取全口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实验用品】仪器设备:仿生头模(含无牙颌模型)、橡皮碗、调拌刀、全口托盘、石膏打磨机(2台)、弯剪刀消耗材料:藻酸盐印模材、锻石膏、铅笔、红膏、抗膨胀液。
【方法和步骤】1.二次取模法制取全口印模(1)选择合适托盘,要求托盘宽度应比牙槽嵴宽2~3mm,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粘膜皱襞约2mm,唇颊舌系带出应呈切迹,上颌托盘长度需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
(2)将红膏放在60~70度热水中软化,取适量软化的红膏放置在托盘上用手指轻压其表面,形成牙槽嵴形状的凹形,将托盘放进口内就位,同时作肌功能整塑,完成后取出托盘,检查初印模是否清楚、完整。
若不符合要求,可将红膏再次软化,重新制取印模。
(3)红膏硬固后,将其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约0.5mm,调少量、较稀的藻酸盐印模材,放入初印模内,再次取模,完成终印模。
印模要求:①取模时,使组织受压均匀;②印模边缘应圆钝,有一定的厚度(2~3mm),要充分让开系带;上颌后缘的两侧要盖过上颌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的伸展与后颤动线一直;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骨嵴;③必须采取功能性印模;④取模过程,应保证托盘保持正确而稳定的位置,避免移动。
2.灌注石膏模型要求: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mm;上颌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后缘应在磨牙后垫前缘起不少于10mm。
实验二全口义齿的制作(二)蜡基托、牙合堤的制作、颌位关系的确定(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蜡堤制作要求和方法2.掌握颌位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加深对无牙颌颌位基础理论的理解【实验内容】1.在无牙颌工作模型上制作蜡基托及牙合堤2.在仿生头颅模型上确定颌位关系【实验用品】仪器设备:仿生头模(含无牙颌模型)、哈氏牙合架、钢尺、酒精灯、雕刻刀、蜡勺、牙合平面规、弯剪刀消耗材料:分离剂、蜡片、火柴、铅笔、抗膨胀液。
第二章第七节印模制取ppt课件
硅橡胶印模材料
• 硅橡胶和交联催化剂 合用
• 混合后5~6mi想,但价格高
非弹性印模材料
• 印模膏(可逆性) • 印模蜡 • 油泥等(可逆性)
氧化锌等(不可逆性)
口腔印模材料的种类
• 根据印模材料能否重复使用分为 可逆性印模材料 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 根据印模材料的凝固形式分为 化学凝固类 热凝固类 常温定型类
印模分类
• 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
• 开口式印模(临床常用,常有误差) • 闭口式印模(更真实)
印模分类
• 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 可分为
• 解剖式印模(非工作侧)
• 功能性印模(工作模型均要求)
印模分类
• 按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可分为
• 压力式印模(施加一定压力) • 非压力印模(不施加特别的压力) • 选择性压力印模(承力区施加,非承力区缓和)
牙弓大小与形态 牙弓高低 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如何选择托盘
• 牙弓大小与形态:
• 托盘大小、形态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 托盘略大于牙弓 • 托盘内面与组织间约有3~4毫米间隙
如何选择托盘
• 牙弓高低:
• 托盘边缘止于距黏膜皱襞2毫米处 • 不能妨碍系带、唇、舌 • 不能妨碍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印模分类
• 分层印模法 • 分区印模法
托盘的种类
• 按制作托盘的材质分有
金属托盘(有孔型、无孔型;消毒后反复 使用)
• 塑料托盘(一次性) • 金属支架外部涂塑托盘 • (稳定,难消毒,不易修改)
托盘的种类
• 按托盘的结构和使用目的分有
• 全牙列托盘 • 部分牙列托盘 • 无牙颌托盘
如何选择托盘
口腔修复学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
名称: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目的:了解及学习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方法。
仪器:口腔检查盘一套、藻酸盐印模材料、橡皮碗、调拌刀、石膏粉、水等。
原理:藻酸盐印模材料和石膏粉用水调拌后能自行凝固的特点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
内容:1、示教学习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方法;2、两人一组,相互取印模后,各自灌注一副模型。
步骤:一、采取印模:(一)选托盘:主要根据同学牙弓的形态、大小选择托盘。
(二)调整坐姿:端坐,使背与地面呈近90°角;取上颌印模时,其上颌与实验者的肘部相平或者稍高,张口时上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取下颌印模时,患者的下颌与实验者的上臂中份大致相平,张口时下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三)取印模:在橡皮碗中调配藻酸盐印模材料,将调好的印模材料盛入托盘中;取印模时实验者可站在被实验者的右后方或右前方。
若取上颌印模时,左手持口镜牵拉左侧口角,右手持托盘,以旋转方式从左侧口角放入口内,取出口镜,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提起上唇,托盘柄对准面中线,轻微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
用右手食指及中指支持在左右双尖牙区的托盘上,以保持托盘固定不动,左手将上唇及左侧肌肉向下、向前、向内拉动,作肌肉修整;再用左手支持托盘,右手同法作右侧肌肉修整。
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将印模从口腔中取出,冲洗,检查印模是否清晰,准确,有无脱模情况发生。
取下颌印模时,一般站在被实验者的右前方,右手持托盘,以旋转方式从右侧口角放入口内,取出口镜,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提起下唇,托盘柄对准面中线,下颌托盘就位的同时,嘱其舌尖向前伸并轻微摆动,右手食指及中指在双尖牙区保持托盘稳定不动,左手牵拉下唇及下颌颊侧肌肉向上向前向内完成肌功能修整。
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
(四)灌注模型:1、印模冲洗干净后,吹干水分,立即灌模。
2、在盛有适量水的橡皮碗中缓慢加入石膏粉,用调拌刀搅拌均匀,震动几次,排出气泡。
用调拌刀取少量调拌好的石膏粉置于印模的腭顶或舌侧较高部位,使其从一端流入印模的牙冠部位,并逐渐灌满整个印模,同时使气泡逸出。
口腔印模制取方法课件
口腔印模的制取目的
诊断与治疗
通过制取口腔印模,医生可以对 患者的口腔状况进行诊断,制定 合适的治疗计划,并制作治疗所
需的模型。
修复与矫正
口腔印模可以用于制作牙齿修复体 ,如义齿、牙冠等,也可以用于制 作牙齿矫正器的模型。
科研与教学
口腔印模可以用于科研和教学,帮 助研究人员和教师了解和研究口腔 结构和形态,提高教学质量。
。
清洗后的印模应妥善保存,避 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 良环境条件对印模造成损坏。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印模,应 定期进行复查和维护,以确保 其长期保存的质量和准确性。
口腔印模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印模的完整性和清模接触到化学物质、油污 等有害物质,以免对印模造成损害。
口腔印模制取方法课 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口腔印模制取的基本概念 • 口腔印模制取的步骤 • 口腔印模的分类 • 口腔印模的注意事项 • 口腔印模制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
案
01
口腔印模制取的基 本概念
口腔印模的定义
• 口腔印模:是一种记录口腔内牙齿、牙龈、黏膜等软硬组织形 态和位置关系的印模。通过制取口腔印模,可以获取口腔的详 细信息,用于制作各种口腔治疗和修复所需的模型。
调制印模材料
按照说明书调制印模材料,确保其符合制取要求。
准备其他材料
如染色剂、分离剂等,以便在制取过程中使用。
患者准备
01
02
03
告知患者制取目的
向患者解释制取口腔印模 的必要性及过程,消除其 紧张情绪。
患者体位调整
根据制取要求调整患者的 体位,以便更好地制取印 模。
【源版】第八章-印模制取与石膏模型的灌注
(3)灌注石膏: ① 取少量石膏浆,置于印模的腭部或下颌印模内舌侧壁稍
高处,使石膏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进入印模牙牙合处。
② 将印模托盘置于桌子上或石膏振动器上振动逐出石膏内 气泡,轻轻振荡托盘,防止空气或水分滞留于此处而产 生气泡。
③ 逐步灌注其他印模部位,直到完成全部工作。
(4)分离模型: ① 灌模30分钟左右出现发热现象。 ② 石膏发热变硬后将模型从玻璃板上取下,去除周边多余
第八章 印模制取与 石膏模型灌注
泰山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口腔正畸教研室 郭甜甜
教学目的
掌握:模型结构与类型
记存模型的要求 模型灌注注意事项
熟悉:印模制取
模型灌注与修整
一、模型结构与类型
1.模型结构
上颌基底部分 解剖部分 下颌基底部分
2.模型类型 (1)记存模型:保存和记录患者治疗前、中、后口腔 状况的模型。
⑥ 分别从上颌尖牙远中处开始,上颌模型前部磨成两个平 面,前部相交于中切牙之间,后部止于两侧尖牙远中, 与上颌两侧平面相交成钝角。
⑦ 对好上下颌模型咬合关系,用铅笔作两个记号。将上下 颌模型侧面磨成与双尖牙及磨牙颊尖连线平行的平面。
⑧ 磨平上下颌模型后壁。下颌模型后壁止于磨牙后垫后, 上颌模型后壁止于上颌结节后切迹,与模型底座及牙弓 正中线垂直,使上下颌模型后壁处在同一平面。
⑧ 已灌注的上下颌标准记存模型。
⑨ 分离模型。
⑩ 灌注完的标准记存模型。
6.模型灌注注意事项: (1)印模灌注石膏后,如果放置时间太久,可将印模置于温 水中浸泡30分钟,便可容易脱模。 (2)如果口腔内存在孤立牙齿,灌注石膏前需在印模中相应 部位插入细小火柴棒或牙签,避免脱模时使这些牙齿折断。 (3)脱模过程中如果不慎将个别牙齿折断,在不影响制作精 确度的前提下,可使用玻璃子粘结剂或磷酸锌粘固粉,复位 后进行粘结。
美工印模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美术设计与工艺年级:六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掌握印模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美工印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印模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印模的创意设计。
2. 印模的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美工印模基本知识、设计技巧、制作流程等。
2. 实物教具:印模材料、工具(如刻刀、油墨、纸张等)。
3.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印模设计灵感,如图片、图案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印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印模?印模有什么用途?二、讲授新课1. 讲解印模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用途。
2. 分析印模的设计要素,如形状、图案、色彩等。
3. 介绍印模的制作流程,包括设计、雕刻、上墨、印刷等步骤。
三、示范与指导1. 教师现场示范印模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印模设计主题。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印模设计,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印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印模设计作品,互相评价。
二、拓展与提高1. 引导学生思考印模设计的创新方向,如环保、个性化等。
2.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创新方向进行印模设计。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印模设计作品,进行互评。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强调印模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一个印模设计作品,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方法并熟练运用
实验用物
口腔综合练习台、藻酸盐、橡皮碗、石膏调拌刀
实验 注意事项
1.调整椅位
2.选择托盘
3.根据修复方法选择印模材料
4.制取印模时力量均匀
5.在印模材料可塑期内进行肌功能整塑
6.托盘在口腔中保持正确和稳定的位置
得分
调整体位
25
选择印模托盘
25
藻酸盐调拌粉水比例
15
制取印模
35
合计
100
教师签名:日期:
教学反思
教研室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7.材料是否混合均匀
8.阴模表面是否存在气泡和皱褶
9.材料和托盘是否脱模实源自验步骤(一)调整体位
患者坐靠在治疗椅上,头部枕在头托上,通过调整治疗椅靠背与头托的倾斜角度,使患者要制取印模的上颌或下颌牙列的牙合平面与平面平行。取印模时术者可站或坐于患者的右前或后方。根据取印模时术者取站姿或坐姿,调整治疗椅的高度,使牙列平面稍高于术者的肘部,便于术者操作。取印模过程中应保持患者身体及头部位置稳定、舒适。
(5)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印模制取过程中术者应充分体现爱伤意识,尽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动作轻柔,体位正确,避免过多的印模材料流到咽部,刺激咽部导致患者恶心,避免托盘压迫、损伤口腔组织,保证患者舒适和印模质量。
实验总结
上、下颌模型主要是唇、颊系带的牵拉
课后作业
评定学生制取印模的过程与结果
操作步骤
分值
印模材料调拌与托盘就位,牙列印模通常采用藻酸盐印模材料。按照藻酸盐材料印模材料的粉水比例要求2:1,调拌印模材料并置于印模托盘内,术者左手持口镜牵开患者口角,右手持托盘,快速旋转放入患者口内并使托盘就位。印模边缘功能整塑托盘在口内完全就位后,在印模材料凝固前完成印模边缘功能修整动作。取上颌印模时,轻轻牵拉患者上唇向下,牵拉左右颊部向下前内,完成唇颊侧边缘整塑。去下颌印模时,轻轻牵拉患者下唇向上,牵拉左右颊部向上前内,完成唇颊侧边缘整塑。让患者抬舌和伸舌,完成口底边缘整塑。在整塑过程中保持托盘位置稳定,避免移动,直至印模材料完全凝固。印模取出,印模材料完全凝固后,轻轻翘动托盘,使印模脱位,然后旋转托盘从口内取出。印模取出时应避免使用暴力,避免过度翘动托盘,以免托盘和印模变形,或印模材料脱模,避免托盘磕碰对颌牙或损伤软组织。印模从口内取出后检查印模质量。牙列印模应取得牙列及周围组织的完整形态,印模表面及边缘完整,无缺损和气泡,表面光滑、清晰,无变形或脱模现象。
实 验教 案 本
系部:__________
教研室:___________
课程: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
2014年10月
实验名称
牙列印模制取
实验地点
实验周次
一周一次
授课班级
实验课时
8
实验方法
以老师示教为先,学生再动手操作
实验分组
1.2.3组
实验目的
1.知识能力方面:掌握印模的定义及印模材料和分类,熟练掌握托盘的选择和运用
(二)医嘱
取印模前术者应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告知患者取印模的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让患者放松,不要紧张,在取印模过程中保持身体和头部位置稳定。指导患者练习在取印模时所需做的印模边缘整塑动作。
(三)选择印模托盘
根据患者的颌弓形状及牙槽嵴的宽度、高度选择托盘。上颌托盘的宽度应比上颌牙槽嵴宽2~3mm,其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黏膜皱襞的2~3mm,唇颊系带处应呈切迹,托盘长度覆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的高度和宽度与上颌托盘相同,其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避开唇颊系带,不妨碍唇、颊和舌的活动。必要时可对托盘进行适当的修改。试托盘时让患者练习抬舌和伸舌等边缘整塑动作。(四)制取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