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失重与超重知识点归纳
物理课程超重与失重讲义
物理课程讲义学科:物理专题:超重与失重主要考点梳理1、知识点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
2、重点与难点分析(1)超重和失重的本质(2)超重和失重过程中运动状态的分析(3)如何利用物理方法诠释超失重现象与规律3、总结归纳加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下速度向上速度向下易错小题考考你题一题面:当一个人站在水平台秤上完成一次蹲起过程中,台秤指针如何偏转?金题精讲题一题面:原来做匀速运动的电梯的地板上,有一个被处于伸长状态的轻弹簧拉住,具有一定质量的木块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
现发现木块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梯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木块处于失重状态B. 电梯一定向上做加速运动,木块处于超重状态C. 电梯可能向上做加速运动,木块处于超重状态D. 电梯一定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木块处于失重状态题二题面:在一个升降机里,一个物体放在一弹簧顶端,弹簧下端固定在升降机底部,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缩短4cm。
升降机运动时,弹簧缩短量变为2cm,由此可知,升降机运动情况可能是()(计算中g取10m/s2)A. 以2.5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B. 以5.0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C. 以5.0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 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题三题面: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随自动扶梯加速上升,已知加速度的大小为a,方向与水平成θ角,物体在加速上升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
扶梯受到的正压力为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
题四题面:某人在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里,最多能举起80kg的物体,他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________kg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40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g取10m/s2)。
《超重与失重》 知识清单
《超重与失重》知识清单一、超重与失重的概念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
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
完全失重:当物体以加速度 g 向下加速运动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状态,称为完全失重。
二、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超重产生的条件:物体的加速度向上。
例如,电梯加速上升时,人站在电梯里会感觉到自己变重了,这就是超重现象。
因为此时人的加速度向上,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失重产生的条件:物体的加速度向下。
比如,电梯加速下降时,人会感觉自己变轻了,这就是失重现象。
此时人的加速度向下,人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
完全失重产生的条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且方向竖直向下。
常见的完全失重现象,如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他们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
三、超重与失重的本质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发生了变化,导致加速度改变,从而使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物体的视重(即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四、超重与失重的定量分析1、超重时设物体的质量为 m,加速度为 a(方向向上),重力加速度为 g。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F 支= m(g + a)此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F 压= F 支= m(g + a) ,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mg。
2、失重时同样设物体的质量为 m,加速度为 a(方向向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F 支= m(g a)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F 压= F 支= m(g a) ,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mg。
3、完全失重时加速度 a = g (方向向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F 支= 0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F 压= 0五、超重与失重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电梯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重和失重现象。
4.6超重和失重(知识解读)
4.6超重和失重(知识解读)(解析版)•知识点1 超重与失重的概念、特点和判断•知识点2 根据超重或失重图像或状态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作业 巩固训练1、实重和视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
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典例11】匹克球是一种用球拍击球的运动,它是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混合运动.近年来匹克球在我国部分地区逐渐成为“新晋网红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由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空中飞行时,受重力和推力的作用B.球撞击球拍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拍的力C.球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球在空中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答案】D【详解】A.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重力作用,而不受推力,故A错误;B.球撞击球拍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拍对球的力等于球对球拍的力,故B错误;C.球的惯性由质量决定,则球的速度越大,惯性依然不变,故C错误;D.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重力,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12】(多选)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0t 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䈝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至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A.1t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2t时刻小球速度最大C.2t至3t时间内,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3t至4t时间内,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CD【详解】A.小球落到弹簧表面后,开始压缩弹簧,此后弹簧的弹力开始增大,小球受t时刻到的合力减小,但方向仍然向下;当重力等于弹力时合力为零,速度达最大,故1小球速度没有达到最大,故A错误;B.当重力等于弹力时合力为零,速度达最大,之后弹力继续增大,弹力大于重力,小球t时刻弹力最大,小球速度为0,故B 向下做减速运动,最低点时弹力最大,由图可知2错误;C.2t至3t这段时间内,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开始时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当弹力小于重力时,小球向上做减速运动,故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3t至4t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力为0,说明小球离开弹簧,只受重力作用,具有向下的加速度g,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正确。
《超重与失重》 讲义
《超重与失重》讲义一、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且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g 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这种状态称为完全失重。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体重秤上。
当人静止时,体重秤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
当人加速上升时,体重秤的示数会大于人的重力,这就是超重现象;当人加速下降时,体重秤的示数会小于人的重力,这就是失重现象;当人自由落体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
二、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例如,当电梯加速上升时,人站在电梯里会感到脚下的支持力变大,体重秤的示数增加,这就是超重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g = ma,其中 F 是支持力,m 是人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a 是加速度。
因为 a向上,所以 F 大于 mg,即支持力大于重力,产生超重现象。
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比如,当电梯加速下降时,人会感觉脚下的支持力变小,体重秤的示数减小,这就是失重现象。
此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 F = ma,因为 a 向下,所以 F小于 mg,即支持力小于重力,产生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且方向竖直向下。
在太空中的航天器中,宇航员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因为航天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此时宇航员对航天器的压力为零。
三、超重与失重的本质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改变。
重力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由于加速度的存在,使得物体的视重(即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改变。
物理超重与失重的知识点
物理超重与失重的知识点
超重和失重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体在引力场中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以下是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一些知识点:
1. 超重现象:
-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产生条件: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即加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 示例:电梯加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会大于自身重力。
2. 失重现象:
-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产生条件: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即加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
- 示例: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地板的压力会小于自身重力,产生“轻飘飘”的感觉。
3. 完全失重:
-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现象。
- 产生条件: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时。
- 示例: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为他们所受的重力被航天器的加速度所抵消。
4. 超重和失重的应用:
- 在超重状态下,物体的重量会增加,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设计和测试某些机械结构的承载能力。
- 在失重状态下,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实验,如微重力实验,研究物体在无重力环境下的行为。
- 在航天领域,超重和失重现象是航天器发射和返回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总之,超重和失重是物体在引力场中运动时的特殊现象,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大小有关。
理解和掌握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的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掌握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超重的定义: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
2. 失重的定义: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
3.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的受力分析。
4. 实际例子分析:如电梯运动、荡秋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2. 难点:如何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超重和失重的本质。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电梯、荡秋千等,引发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兴趣。
2. 讲解超重和失重的定义,分析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电梯加速上升时人的感受。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并分析其原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并提出问题。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航空、航天等领域。
2. 介绍相关物理实验,如电梯实验、秋千实验等,加深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2. 分析生活中的一种超重或失重现象,并提出问题。
《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总结
《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总结1.初步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2.分析并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3.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一、重力的测量方法一: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G=mg。
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二、超重和失重1.视重: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4.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状态。
(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
详解: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
2.超重、失重的比较特征状态加速度视重(F)与重力关系运动情况受力示意图平衡a=0F=mg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超重向上由F-mg=ma得F=m(g+a)>mg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失重向下由mg-F=ma得F=m(g-a)<mg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完全失重a=g 由mg-F=ma得F=0自由落体、抛体、正常运行的卫星等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3)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
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等现象,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也不能再使用(如天平),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物理教案-超重和失重
物理教案-超重和失重一、引言本教案将介绍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重力状态,包括超重和失重现象。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示例演示,学生将对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二、超重现象2.1 超重的定义超重是指物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产生的重力增加现象。
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而在其他天体上,如月球或太空中,物体所受的引力将发生变化。
当物体所在的天体引力大于地球引力时,物体会产生超重现象。
2.2 超重的原因超重现象的产生与物体所在的环境有关。
当物体进入具有更高引力的天体或其他条件下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将增加,从而产生超重现象。
2.3 超重的实际应用超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实际应用。
例如,在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时,他们会经历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超重现象。
此外,超重现象还可以用于模拟地球引力,如在太空中进行物理实验。
三、失重现象3.1 失重的定义失重是指物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产生的重力减少现象。
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是因为地球引力产生的,而在其他天体上,物体所受的引力将发生变化。
当物体所在的天体引力小于地球引力时,物体会产生失重现象。
3.2 失重的原因失重现象的产生也与物体所在的环境有关。
当物体进入具有较低引力的天体或通过其他方式减少物体受引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受的重力将减少,从而产生失重现象。
3.3 失重的实际应用失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也有实际应用。
例如,在航天飞行中,当飞船进入轨道时,宇航员会经历到失重现象。
此外,失重现象还可以在实验室中用于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和生物行为。
四、超重和失重的对比超重和失重都是物体在不同引力环境下所产生的现象,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4.1 引力方向在超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引力方向与地球引力方向相同,但引力大小增加。
而在失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引力方向与地球引力方向相反,引力大小减少。
4.2 物体状态超重情况下,物体仍然保持与地球一起下落,只是速度更快。
超重和失重知识点
超重和失重知识点人们常常把超重和失重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超重是人体质量超过了正常范围,而失重则是指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到的重力为零。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重和失重的知识点。
一、超重的成因超重的主要成因是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这就意味着人们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过多的能量,身体需要消耗的能量却太少,最终导致了身体代谢和能量平衡的失调。
此外,睡眠不足、压力和懒惰也会导致超重。
二、如何计算超重程度超重的程度可以用体质指数(BMI)来计算。
BMI是一个标准的计算公式,其公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正常体重的BMI指数为18.5-23.9,超重的BMI指数为24-27.9,肥胖的BMI指数为28及以上。
三、超重的危害超重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给健康带来风险。
超重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胆囊疾病、肝脏疾病、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和某些类型的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四、失重的成因失重是指在重力场中物体受到的重力为零,例如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就处于失重状态。
与超重不同,失重并非一种病症,而是由于物理学原理导致的一种现象。
五、失重的危害失重对身体的危害并不大,但它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调整,如心血管、呼吸和骨骼系统。
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因此需要进行恰当的补偿训练。
六、超重与失重的联系超重和失重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
但是,超重的人员在太空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来适应失重环境。
超重的人也需要更多的支撑,以在失重状态下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七、如何避免超重要避免超重,必须控制饮食,注意健康饮食,并增加身体活动量。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减肥,并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八、如何在失重状态下保持身体健康在失重环境下,身体需要适应新的生理环境。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可以进行适当的恰当的训练,使身体适应失重状态。
此外,营养摄入也需要注意,以保持肌肉和骨密度的健康。
总之,超重和失重虽然在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物理知识归纳之超重和失重现象
物理知识归纳之超重和失重现象物理知识归纳之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物理知识归纳之超重和失重现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超重现象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现象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现象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
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超重和失重就是物体的重量增加和减小吗?】答:不是。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因为此时弹簧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恰等于它的重力。
假若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了,大于mg 时叫超重小于mg叫失重(等于零时叫完全失重)。
注意: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
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V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在完全失重(a=g)的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比如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
另外,超重或失重状态还可以从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对应的加速度)上来解释。
上述状态中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自然其产生的加速度(通常称为重力加速度g)是不发生变化的,自然重力不变。
中考物理失重与超重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失重与超重的知识点一、失重与超重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
如果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
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
我们看起来物体就没有重力了。
如果用手提着挂有物体的弹簧测力计使之急剧加速上升,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增加,大于物体的重力。
我们看起来好像物体的重力变大了。
可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真正受到的重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或支持物的作用力称作视重。
视重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当视重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称为失重。
当视重大于物体重力时,称为超重。
同学们可以这样试一试:用手托起一块较重的砖,静止时手上感到的压力大小与砖相等。
当你突然下蹲,使砖急剧加速下降,会感到砖比静止时轻得多;或者猛抬手,使砖加速上升,会感到砖比静止时重得多。
这就是上面讲的失重与超重现象。
不过你要明白这仅仅是你手的感觉而已,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重力并没变。
二、宇宙飞船里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宇宙飞船在发射升空、在轨运行、着落返回时,宇航员都会有强烈的超重失重感受。
发射升空过程中需要获得向上的巨大加速度,飞行员会受到十几倍于自身的压力而处于超重的状态。
没有接受过严格训练的人会两眼发黑,动弹不得,甚至失去知觉,这是因为人体里的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着陆返回时,会有强烈的失重感受。
宇宙飞船在轨运行期间,来自于地球的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绕地球运行所需的向心力,此时飞行器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轻轻一碰就会飞起来。
三、宇航员的生活趣事(1)吃饭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进食不大方便,吃饭的动作要缓慢而仔细,稍不留神,食物就会飘飞起来,还得用手或勺子把它们捕捉回来。
物理教案-第七节 超重和失重
物理教案-第七节超重和失重一、引言超重和失重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介绍超重和失重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二、超重1. 超重的定义超重是指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受到的重力力量大于其真实重力的现象。
当一个物体处于非惯性系或者受到加速度的影响时,就会出现超重的情况。
2. 超重的原理超重的原理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当一个物体处于非惯性系或受到加速度的影响时,额外的加速度会使物体受到更大的力,从而产生超重现象。
3. 超重的实际应用超重的现象在航天、过山车等领域中有着实际应用。
在航天飞行中,当飞船加速或减速时,航天员会经历超重或失重的状态。
而在过山车上,当过山车急速下坡时,乘客会感到超重的压力。
三、失重1. 失重的定义失重是指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受到的重力力量减小或完全消失的现象。
当物体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受到重力和离心力平衡、或者受到其他力的抵消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2. 失重的原理失重的原理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情况来解释。
首先,当物体处于自由落体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物的力平衡,导致失重现象。
其次,当物体受到的离心力与重力相等时,也会出现失重现象。
最后,当物体受到其他力的抵消,从而取消重力的作用时,也会产生失重。
3. 失重的实际应用失重的现象在航天飞行、国际空间站等领域中有着实际应用。
在航天飞行中,当飞船进入轨道或者在太空中飞行时,航天员会感受到失重的状态。
在国际空间站中,航天员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生活活动。
四、总结超重和失重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超重和失重的定义、原理和实际应用,增加了我们对物理学的认识。
通过了解超重和失重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航天飞行、过山车等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超重和失重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超重和失重 知识(1)
超重和失重【要点梳理】要点一、超重与失重(2)实重与视重①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②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即a ≠0),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说明】正因为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视重不再等于实重,所以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强调应在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下进行.(3)超重和失重现象①超重现象:当人在电梯中开始上升时,感觉对底板的压力增大,即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这个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绳的拉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称为超重现象.如用弹簧竖直悬挂一重物静止,当用力提弹簧使重物加速上升时,弹簧伸长,弹力就会变大,这就是一种超重现象.②失重现象:当人在电梯中开始下降时,感觉对底板的压力减小,即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这个物体对支持而的压力(或悬挂绳的拉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称为失重现象.如果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绳的拉力)等于零,叫完全失重现象.如用弹簧竖直悬挂着一重物保持静止,人拿着悬挂点加速下移时,弹簧会缩短,说明弹力变小,这就是一种失重现象.若人松手,让弹簧和重物一起自由下落,则弹簧的示数为零,此为完全失重现象.【注意】a .超重与失重现象,仅仅是一种表象,好像物体的重力时大时小.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支持力或拉力,但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加速运动时,重力和支持力(或托力)的大小就不相等了.所谓超重与失重,只是拉力(或支持力)的增大或减小,是视重的改变.b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不一定是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以是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即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物体都处于超重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同理,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物体既可以做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也可以做竖直向上的减速运动.c .物体不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即y a ≠0时,则当y a 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y a 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念.d .当物体正好以向下的大小为g 的加速度运动时,这时物体对支持面、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即视重为零,称为完全失重.完全失重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若地球上重力消失,则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有现象都将消失,如天平失效、体重计不能使用、小球不会下落等等.③超重和失重的判断方法:若物体加速度已知,看加速度的方向,方向向上超重,方向向下失重.若物体的视重已知,看视重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视重大于重力,超重;视重小于重力,失重. 要点二、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超重、失重现象的产生条件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我们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析到其本质,故对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有:用牛顿第二定律去定量地列方程分析,以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列方程,注意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因为压力和支持力并不是一回事,同时注意物体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超重和失重典型例题】类型一、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举一反三【变式】(双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 )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B.电梯可能是在上升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上D.乘客一定处在失重状态类型二、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例2、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举一反三【变式1】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变式2】一质量为m =40 kg 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 =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 内体重计示数F 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类型三、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举一反三【变式1】电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某实验小组在电梯内利用DIS 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电梯的地板上,在传感器上放一个重为20N 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平板电脑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物块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从t 1时刻到t 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B . 从时刻t 3到t 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C . 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D . 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变式2】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A .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B .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 .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D .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变式3】如图所示,A 为电磁铁,C 为胶木称盘,A 和C (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 ,B 为铁片,质量为m ,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台称读数F ( )A .F=mgB .mg <F <(M+m)gC .F=(M+m)gD .F >(M+m)g B AC【超重和失重 典型例题】类型一、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例1、【答案】B【解析】当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均竖直向下,且a =g ,为完全失重状态,所以B 正确.而A 、C 、D 中运动员均为平衡状态,F =mg ,既不超重也不失重.举一反三【变式】【答案】BD【解析】电梯静止时,弹簧的拉力和重力相等.现在,弹簧的伸长量变小,则弹簧的拉力减小,小铁球 的合力方向向下,加速度向下,小铁球处于失重状态.但是电梯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故选B 、D.类型二、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例2、 【答案】C【解析】A 、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ma =﹣解得9F m g a N =-=()B 、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解得11F m g a N =+=()C 、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解得11.5F m g a N =+=()D 、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ma -=解得8.5F m g a N =-=()故示数最大的情况为C ;举一反三【变式1】 【答案】D【解析】体重计示数变小了,说明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但所受重力并不变小,A 错;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B 错;电梯的加速度一定向下,但不一定向下运动,C 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D 对.【变式2】 【答案】9m【解析】由图可知,在t =0到t 1=2s 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 ,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 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1F mg ma -= ①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211112h a t = ② 在t 1到t 2=5s 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 ,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 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2121()h v t t =- ④在t 2到t 3=6s 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 ,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 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2=ma 2 ⑤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231322321()()2h v t t a t t =--- ⑥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123h h h h =++ ⑦由以上各式,解得h =9m .类型三、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举一反三【变式1】 【答案】BC【解析】A 、从时该t 1到t 2,物体受到的压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故A 错误;B 、从时刻t 3到t 4,物体受到的压力小于重力,物块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故B 正确;C 、如果电梯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那么应该从图象可以得到,压力先等于重力、再大于重力、然后等于重力、小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故C 正确;D 、如果电梯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那么应该是压力先等于重力、再小于重力、然后等于重力、大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故D 错误;【变式2】 【答案】D【解析】题中几种运动,对整体分析,都只受重力作用,运动加速度为g ,方向向下,容器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对容器底部无压力.故在底部的小孔处水不会漏出.【变式3】 【答案】D【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铁片被吸引上升过程中,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因此铁片处于超重状态,因此F-(M+m)g=ma ,可知:F >(M+m)g。
《超重和失重》 知识清单
《超重和失重》知识清单一、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超重和失重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所受支持力或拉力与重力关系的两个重要概念。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所受支持力或拉力大于重力,这种现象称为超重。
例如,当电梯加速上升时,站在电梯里的人会感觉到脚下的支持力变大,仿佛自己变重了。
而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所受支持力或拉力小于重力,这种情况被称为失重。
比如,电梯加速下降时,人会感觉脚下的支持力变小,好像自己变轻了。
需要注意的是,超重和失重现象中,物体所受的重力本身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支持力或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二、超重和失重的产生条件1、超重的产生条件要产生超重现象,物体必须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这可以是物体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也可以是物体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
在这些情况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力方向向上,支持力或拉力大于重力,从而导致超重。
2、失重的产生条件产生失重现象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这可能出现在物体加速下降的过程,或者物体减速上升的过程中。
此时,合力方向向下,支持力或拉力小于重力,形成失重。
三、超重和失重的定量分析1、超重状态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方向向上),重力加速度为g。
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F 合= ma,而合力等于支持力 F 支重力mg,即 ma = F 支 mg,所以支持力 F 支= m(g + a)。
可以看出,当a > 0 时,支持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2、失重状态同样假设物体质量为 m,加速度为 a(方向向下)。
此时合力 F 合= ma,合力等于重力 mg 支持力 F 支,即 ma = mg F 支,所以支持力 F 支= m(g a)。
当 a > 0 时,支持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当 a = g 时,支持力 F 支= 0,这种完全失重的状态在太空中的航天器中较为常见。
四、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1、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乘坐电梯时,电梯启动上升和停止下降的瞬间会有超重感,而电梯启动下降和停止上升的瞬间会有失重感。
《超重与失重》 讲义
《超重与失重》讲义一、什么是超重与失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乘坐电梯快速上升或下降时,会感觉到身体的重量似乎发生了变化。
这种现象就是物理学中所说的超重与失重。
超重,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
比如,当电梯加速上升时,人会感觉到自己好像变得更重了,这就是超重现象。
相反,失重则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
比如,当电梯加速下降时,人会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仿佛体重减轻了,这就是失重现象。
要深入理解超重与失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大小通常用公式G =mg 来计算,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 98 米每秒平方。
二、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超重的产生条件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当物体向上加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此时支持物对物体的作用力 F 会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mg,从而产生超重现象。
失重的产生条件则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当物体向下加速运动时,支持物对物体的作用力 F 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mg,就出现了失重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向下且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 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
三、超重与失重的实例生活中有很多超重与失重的实例。
比如,在游乐场中,过山车快速俯冲时,乘客会经历失重;而在急速上升的过程中,则会体验到超重。
在航天领域,宇航员在火箭发射阶段会经历强烈的超重,而在太空轨道上绕地球飞行时,则处于失重状态。
这对宇航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
此外,跳水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的瞬间,处于失重状态;而当运动员入水时,会受到水的巨大阻力,产生短暂的超重。
四、超重与失重的影响超重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
在超重状态下,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血压会升高,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
《超重与失重》 知识清单
《超重与失重》知识清单一、超重与失重的概念超重和失重是在物体竖直方向运动时出现的一种现象。
超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就会处于超重状态。
失重则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就会处于失重状态。
如果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这种状态被称为完全失重。
二、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1、超重产生的条件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就会产生超重现象。
比如电梯加速上升、火箭点火起飞等情况。
以电梯为例,如果电梯加速上升,人的加速度向上。
此时,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人会感觉自己变重了,这就是超重现象。
2、失重产生的条件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就会产生失重现象。
比如电梯加速下降、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等。
以电梯为例,如果电梯加速下降,人的加速度向下。
此时,人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人会感觉自己变轻了,这就是失重现象。
3、完全失重产生的条件当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向下的加速度为 g 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比如在太空中的航天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航天器内的物体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三、超重与失重的特点1、超重的特点(1)物体的视重增加,即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2)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3)物体的质量不变。
2、失重的特点(1)物体的视重减小,即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2)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物体的质量不变。
3、完全失重的特点(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
(2)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等于重力加速度。
(3)物体的质量不变。
四、超重与失重的实例1、超重的实例(1)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的瞬间,杠铃处于超重状态。
(2)游乐场中的“跳楼机”在加速上升时,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2、失重的实例(1)蹦极运动员在跳下的过程中,会经历失重阶段。
超重和失重教案
超重和失重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理解影响超重和失重的因素,掌握超重和失重时的身体变化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策略。
二、教学重点1.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超重和失重时身体的变化。
3.相关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策略。
三、教学难点1.如何区分超重和失重。
2.如何根据超重和失重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策略。
四、教学内容1. 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超重是指物体的重量大于其所受到的支持力,失重是指物体所受支持力等于重量,即物体所处的力平衡状态。
2. 影响超重和失重的因素1.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的质量。
3.物体所处的环境(比如地球、太空等)。
3. 超重和失重时身体的变化在超重环境下,人体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和重力加速度,导致身体的变化,比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在失重环境下,人体会失去对重力的感知,导致身体的变化,比如头晕、反应迟钝等。
4. 相关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策略1.对于超重环境,可采取增加肌肉力量、改变呼吸方法等防护措施。
2.对于失重环境,可采取加强锻炼、改变饮食等防护措施。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讨论、观察三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接着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超重和失重时身体的变化。
最后通过观察模拟和实际操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策略。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理解超重和失重时身体的变化,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策略。
教师可通过考试、问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和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总结
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总结超重和失重是物体在不同引力条件下的状态,主要在物理学和航天学中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超重和失重的知识点总结:1.超重(Overweight):超重是指物体所受的重力大于其自身重力的状态。
在地球上,如果物体所受重力超过其自身重力,就会感觉到超重状态。
超重可由于物体的质量增加或受到其他外力的影响。
2.地球上的超重:地球上的超重主要是由于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受到垂直向下的加速度。
这种超重的感觉通常是在乘坐加速的电梯、过急转弯或下坡行驶的车辆时会有。
3.失重(Weightlessness):失重是指物体在没有明显重力作用下的状态,即物体与任何支撑点、外界物体之间没有接触力。
在失重状态下,物体看起来无法通过重力产生所谓的重量。
4.火箭中的失重:失重通常在航天器进入自由落体轨道时发生。
当火箭以充分的速度和角度飞离地球时,会进入可微重力或者零重力区域,航天员会感受到一种类似于自由落体的失重状态。
这种状态对于进行科研实验和航天活动非常重要。
5.人体在失重状态下的变化:在失重状态下,人体会失去在重力作用下的支撑,肌肉负荷减少,骨骼负担减小,使得身体的运动和活动更为轻松。
然而,长时间的失重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等健康问题。
6.微重力环境的研究:失重状态提供了在地球上探索物质和生物的微重力环境。
通过在航天器中进行实验和观察,科学家可以研究与地球引力有关的现象和生物行为。
总而言之,超重和失重是物体在不同重力条件下的状态,超重在地球上常见,并会导致肉体感受的改变,而失重则在航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实验和研究提供了特殊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重与超重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教案
一、失重与超重
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
如果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
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
我们看起来物体就没有重力了。
如果用手提着挂有物体的弹簧测力计使之急剧加速上升,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增加,大于物体的重力。
我们看起来好像物体的重力变大了。
可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真正受到的重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或支持物的作用力称作视重。
视重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当视重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称为失重。
当视重大于物体重力时,称为超重。
同学们可以这样试一试:用手托起一块较重的砖,静止时手上感到的压力大小与砖相等。
当你突然下蹲,使砖急剧加速下降,会感到砖比静止时轻得多;或者猛抬手,使砖加速上升,会感到砖比静止时重得多。
这就是上面讲的失重与超重现象。
不过你要明白这仅仅是你手的感觉而已,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重力并没变。
●二、宇宙飞船里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宇宙飞船在发射升空、在轨运行、着落返回时,宇航员都会有强烈的超重失重感受。
发射升空过程中需要获得向上的巨大加速度,飞行员会受到十几倍于自身的压力而处于超重的状态。
没有接受过严格训练的人会两眼发黑,动弹不得,甚至失去知觉,这是因为人体里的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着陆返回时,会有强烈的失重感受。
宇宙飞船在轨运行期间,来自于地球的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绕地球运行所需的向心力,此时飞行器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轻轻一碰就会飞起来。
●三、宇航员的生活趣事
(1)吃饭
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进食不大方便,吃饭的动作要缓慢而仔细,稍不留神,食物就会飘飞起来,还得用手或勺子把它们捕捉回来。
科学家认为,零重力可能导致脑充血进而影响味觉,故此宇航员吃饭跟我们患感冒后吃东西没味道的情形相似,所以宇宙飞船的厨房里总会备有各种香辣刺激的食品供宇航员
选用。
在失重环境里,宇航员只能用吸管喝饮料,因为即使把杯子倒转,饮料也不会流进嘴里的!
(2)睡觉
宇航员在太空中睡的都是胡涂觉。
其表现一是黑白不分,二是睡姿奇特。
黑白不分,是说宇航员在天上绕地球航行,而太空里的日出日落由航天飞机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定,故此,24小时内日出日落会多次交替出现,宇航员只好机械地按钟点而安排工作和睡觉。
睡姿奇特,是说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中分不清上下左右,找不到躺的感觉,所以宇宙飞船上没有床,而宇航员可以在太空舱的任何地方、以任何姿势睡觉。
在失重环境里睡觉,最奇怪的现象之一就是人睡着了,两臂却会自己摆动。
因此,多数宇航员睡觉时都会钻进布袋,拉上拉链,将自己固定在舱壁上,这样既能保暖,睡着时又不会飘走。
(3)梳洗
我们看似简单的洗脸、刷牙、刮胡子、理发以及洗澡,到了太空就成了麻烦事。
在失重的情况下,水不会流动,所以宇航员刷牙时,虽然能够像在家里一样也用牙刷、牙膏,但是由于没有去水的渠道和水槽,只能把泡沫吐在卫生纸上。
宇航员用普通剃刀剃完胡子后,都只能用纸巾把水和泡沫擦净。
在太空洗澡更令人伤脑筋,美国科学家改良了太空浴室,将宇宙飞船的浴室变作一个浴罩,罩内被施以0.8个大气压,浴罩下部装有抽风机,宇航员洗澡时打开淋浴龙头和抽风机,上面洒水,下面抽水,这样便有身处地球一样的沐浴效果。
不过,由于太空舱里的储水有限,洗澡又需要很多水,所以宇航员平时只能用浸透浴液的海绵擦擦身体。